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杂记账
字体∶
礼仪与商战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9-01-19 15:49:12 阅读人次:4172 回复数:43)

   

  
日本人重礼仪,体现在有形环节中的,是一年两度的冬夏季节礼候。夏季的叫“中元”,源于中国道教的中元节,传入日本之后,与盂兰盆节合二为一,演绎成今日的礼品赠答或者致信“暑中问候”;冬季的叫“岁暮”,意“寒中问候”兼旧年答谢。每当进入6月和11月下半,各商场就照例陈列出礼品专柜,大型商场甚至空出一层,开展专题业务。礼仪给商战带来的效益,不知振兴了多少奄奄一息的商家门户。

  
这两项年中礼俗,自从在日本落脚安家,也跟进了我的生活日程。一年两次,总要抽时间去百货店挑选几样适合对方的礼品寄过去。久之,就觉得成了真情薄形式重的一件麻烦事。大约5年前开始,决定逐渐淡化这种披著形式外衣的繁琐礼仪。

  
虽说是入乡随俗,随到不觉得外生的程度,就开始要掂量掂量这个习俗与自己心理上感情上的距离。就说这日语中的“御礼”,便有口头上和礼品上的两样。某人帮你做了件什么大事小事,不管你心里怎么感激著,在当时当天或者次日或者再见面的时候,总要记住千万挂在嘴上说给对方听去。至少,也要特意打个电话口头加以强调。否则,就被认为你是不懂日本文化有失礼仪之邦风范。事实意义上给过自己帮助的人,过后最好还要寄上一份有形礼品,不管是什么,总之这样东西会替你装扮出几分懂礼识相的君子风貌。

  
知道了这些人情世故的外形,就想著照做,惟恐自己做不成一个合格的俗人。与人交往时,事无巨细地打点著什么地方该用个方的还是长的礼品盒去填平并且填得温情脉脉知情达理。原则差不多是宁愿人负我,我不负人。不是逞能,这样做是给自己留一小块分寸的馀裕,比之不安和歉疚受用得多。这是周到的为我。人不为我,怎么来著?天诛地灭倒不至于,为谁呢?说到底还是为了圆满自己。

  
这样你来我往,就结积了好几位收礼送礼乒乓回合著的固定对象。久之,都忘了究竟收的是什么来头的礼。送呢,也多半是因为收过。来而无往非礼也。可是再细想,倒也没欠过多少非谢不可的人情。稍稍认识的民间日本人,教室里一周一次面授中国话,人家已经付了学费。年底,就寄来点心啦水果啦啤酒或者火腿,或者一叠商品券。早时是因为收入菲薄,身为学生,受人援助尚可说服自己踏实。有了收入,就是个经济独立角色了,要与人平起平坐,这样的礼就要还回去。不知不觉就跟著年复一年起来。

  
有几位10年以上的老相识,从孩子到日本那年开始,年年给压岁钱。说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在身边,就算是替爷爷奶奶给的,为的是让孩子体验到在被关爱中成长的丰富情意。并且,他们一定还要强调说这样做自己心里高兴。此外,孩子升小学升中学升高中升大学也要跟著节节相祝。对此,只好以变相的方式做回应。回中国时,想著挑选那类能表达出体贴而又不显出以物易物痕迹的东西,来表示对对方厚意的领会。

  
日本友人的友好情意,有时候不好掌握分寸。那种自愿的表达似乎有点脆弱得神经质。比如,收到一份不薄的礼,马上打电话谢过,那边就很高兴。于是无话。次年,还会照样寄过来。如果觉得担当起来心里不过,也买了价值相当的东西寄去,第二年那边很可能就不再用礼品表达。意思是觉得给这边添了麻烦,反而让这边破费了。

  
孩子上高中那年,颇为郑重地给几个人写信,说谢谢多年来的关照,以后请不必再援助云云。措辞上下了相当的功夫,惟恐被人家以为这种谢绝是忘情负义或者敬而远之之类断缘的拒绝。尽管如此,其中一位友人还是从此变得生疏起来。唉!这种伴随著钱物的往来,好像还真不如中国式的你50我100清清楚楚地容易打发。

  
说是繁琐,这个星期天,还是去阪急百货店订了几份“岁暮”礼品。对方多是老人,走到社会边缘了,能多收一份礼品,想必还是会多一份喜悦和振作。如此看来,这繁琐里也还是伴随进了情意与关照。

  
与此相关联的还有贺年卡。极力精减过之后,剩下150枚左右依旧属于必须发送。不知不觉的,就成了商战阵营里的战士。活著这项营生,原本就是场持久战,想不参战都不行。

  


  


  





Page: 2 | 1 |

 回复[31]:  是的 (2009-01-20 18:01:51)  
 
  知道了。。纳入货多~~~~~~~ 阿里尕驼物~~~

  
同时有另一小小的发现: 急性子和懒惰毛病,我每次看帖就直接跟复。懒得返回首页登录进来。因此,名字旁边没那闪烁的图标。。。刚才重新从首页登录进来,才出现那个小可爱。。。哈

  

 回复[32]: 也“礼” 是的 (2009-01-20 18:19:20)  
 
  >谢谢参与讨论礼仪专题,

  
个人感受中。“礼”的主题和解题,对“礼”的感受和悟解切入,是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理解,解析的重要钥匙之一。

  
日本人从小成长的一切生活活动和人际往来,无不深深渗透和贯穿着“礼”的神经主线。。。从幼儿园,小学,,,,到社会。无处不是。

  
有时异想天开想着玩,据说当年孔老二一心要“克己复礼”,却没如愿闷闷不乐。。。

  
原来,这“礼”早从陆地跑这美丽的小岛,走家串户志得意满呢。。。他还复的啥呀。。。

 回复[33]:  雪非雪 (2009-01-20 18:27:34)  
 
  关于单独发帖

  
【是的】是指怎样的单独发贴呢?

  
如果是在【论坛】,可以单独发帖;论坛以外的地方上贴需要正式注册,就是加入组织的意思……

  
斑竹涅

 回复[34]:  我 (2009-01-20 19:04:21)  
 
  我的几点想法:

  
觉得累,那因为还是中国人的底子,努力向主流靠拢,这没法不累。日本人基本上是身在累中不觉累,不信你把日本人放到中国社会去,他们会觉得另外的一种累。

  
我们的下一代,只要是在日本这个池子里长大的,他们应该不会觉得累,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参战,不付き合い,就等于是放弃生活本身。但上一代就有各种活法。

  
说到中元、岁暮,其实日本人之间95%以上都是“一方通行”的,雪说的那种拉锯战,我觉得是不是双方不够默契:)),日本人的「あうんの呼吸」的功夫好像是五感以外修炼。大家都很明白,中元、岁暮的拉锯战,其实是渔翁得利的消耗。只要一个回合,一般大家都会挂起免战牌来。

  
留学生时代受人恩惠多些,那时觉得在日本社会里,酬谢礼仪的社会服务非常到家,很是方便,什么问题都能搞定,比起样样都要亲躬国内社会来,效率太高了。

  
还有,和中国相比,日本交往酬谢的层面很多,相对应的礼品价格带也是全方位的,从3—5百日元小玩意,一直到需要分期付款的大件。很多名副其实的略表心意的小商品,被人们用作人际交往的小道具。

 回复[35]:  蛇 (2009-01-20 19:53:41)  
 
  > 不参战,不付き合い,就等于是放弃生活本身

  

 回复[36]: 再谢了 是的 (2009-01-21 12:18:37)  
 
  >关于单独发帖

  
【是的】是指怎样的单独发贴呢?

  
如果是在【论坛】,可以单独发帖;论坛以外的地方上贴需要正式注册,就是加入组织的意思……

  


  
当然是指“初来这里,不熟悉”了。常玩闹的地方最近网站维修网很不稳定。郁闷中网上流浪求学,前不久偶然闯到这里。。。但好象。。。(这是网上流浪暂时驻足的第五个地方了)

  
我是电脑盲,左看右瞅,不知这里怎么单独发帖。似乎。。。必须具备某种“资格或地位”?如果是,哆嗦着敬畏敬远。。。

  
我的名字,不用特地费事引号和括号。我能看懂的。起这样没有突出“特点”易混淆的日常名字。。打字带来“不便, 费事”。。。不好意思。。

  
感谢热情与热心。再谢了。

 回复[37]:  雪非雪 (2009-01-21 12:50:23)  
 
  是的,不谢不谢。

  
请玩儿好。

 回复[38]: 嘿嘿!我收到一堆“岁暮” 新局长 (2009-01-21 14:46:56)  
 
  怎么办啊?

 回复[39]: 回复[我] 雪非雪 (2009-01-22 22:53:13)  
 
  [我]的几点想法拜读了。

  
的确,这“中国人的底子”是定性的底子了,怕是脱不掉。有趣的是带着这底子偶尔进入现今中国社会,同样讨一堆“累”来。天长日久,给弄夹生了。呵呵。好在对于我等普通“外人”来说这种交际性礼仪尚无固定准则待履行,虽笨拙一点,凭借自我性的常识意识为之,而已。

  
有交往20年的老太太,80多岁了。到时候就打电话来问寄什么中元或者岁暮好,完全是商谈的口吻,当成一大事似的。我也就顺便问她愿意收到什么。搞得跟日常游戏似的,算是找个打招呼的借口通通气。并且她每年都说“明年到时候若不给你打电话商量这些事儿的话,就说明我已经死了,哈哈哈……”。

  
明明知道是渔人得利的拉锯游戏,也依然以为有合作下去的道理。

  
……

  
谢谢[我]。

 回复[40]:  雪非雪 (2009-01-22 22:52:04)  
 
  答新局长:

  
我这边正好中国岁暮,要不帮您分担点儿

 回复[41]:  我 (2009-01-23 00:10:52)  
 
  > 有趣的是带着这底子偶尔进入现今中国社会,同样讨一堆“累”来。

  
我最后的那段话,就是为说这层意思写的,但只说了那引子,就把主题咽下去了。

  
日本社会的礼仪里虽然“仪”的成分比较多,但是“礼”还是有大大小小各种层面的表现,还有传情的功能。相比之下,国内社会对礼仪的需求范围非常狭窄,如果没有足够的干货就很难让对方理解你的情意。很多在日华人都有这种感觉。

 回复[42]: 雪新春快乐! 孙秀萍 (2009-01-23 22:45:39)  
 
  

  
你这还过岁暮呢,都新春了。呵呵,成了日中送礼文化大讨论了。

  
你这里门庭若市偶就不掺乎了,拜个年,赶快闪!

 回复[43]:  雪非雪 (2009-01-24 07:18:38)  
 
  同感痛感41楼。

  
用日本的礼仪感觉去礼仪国人亲友,呵呵,后来才知道有时是自讨没趣。这个,若干年前便有觉醒。自以为是个“気持ち”……

  
干脆,统统免礼。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杂记账
    缅怀高仓健(2014) 
    秋夜长 
    新年感言 
     
    朝露暮雪 
    口水歌 
    正宗端午节 
    祝福 
    教师节随笔 
    正式怀旧 
    大红枣儿甜又香 
    IT革命到掌中 
    休闲动针线 
    情人节那夜 
    新年,新年 
    礼仪与商战 
    我身边的日本人 
    天道酬勤 
    信任危机 
    吊唁罗田广总领事 
    “排查”需要共识与忧患意识 
    道德底线会使校舍变坚固吗? 
    灾难之鉴 
    看对牌 
    当下,我能做什么? 
    汉语倒爷 
    蒲公英 
    煮咖啡 
    让你的情人节只属于你自己 
    距离 
    “初梦”及其它 
    倒计时 
    贺年片时节 
    家长角色 
    11日——中国排队推动日 
    女人的购物欲 
    月亮情结 
    脆弱的自尊 
    盛夏絮语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