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上海闲话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10-19 00:31:50 阅读人次:5266 回复数:90)

  

  
上海是一个正在生动起来的城市,突出表现为城市外观上迅速装点出来的明星气派。不过,大把金钱填埋下去可以造就出壮丽的景观,却未必能有效建立起与之匹配的文化自信。最明显的例子是,为了刻意显示文化上的优越感,上海还得不时祭出怀旧的大旗。

  
朱大可曾调侃上海是水性杨花的城市,上海的秘密就在于它没有记忆。然而,当怀旧之风悄然兴起,并在文化界的蓄意煽动和调配下,与时尚情调构成同谋,合二为一地妆扮着城市新面貌的时候,我想上海的问题已不再表现为失忆,而是唯恐记忆不够深刻。

  
怀旧算不上恶俗,却是一种容易传染的时髦病。就连标举着时尚生活发源地、从里到外闪亮簇新的“新天地”都必须靠石库门、老家具、旗袍店,还有旧上海的老歌、老挂历、老照片来为自己的文化品味壮胆,正象征着上海的自恋情结仍在膨胀而不是收敛,上海离开新都市文化的宏大目标还很远。怀旧之风空气一样飘荡在城市上空,就像为青涩的生活咖啡加了点奶,给人以文化四溢的印象。但个中滋味是真是假,并非每一个品尝者都愿意如实表达,更何况还有成千上万正为生活奔波的城市旅人尚无暇坐稳到咖啡桌前。

  
今天,在上海吃文化饭的人无不感谢30年代的黄金十年,因为有驰名远东的十里洋场足够让他(她)们挖掘、炫耀并且附丽。当年的上海有过什么?有过茅盾的大手笔《子夜》里描述的民族资本家从崛起到边缘化的完整过程;有过新感觉派小说里摹绘的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声光电色,自然也包括早期穆时英笔下生动无赖的流氓无产者;有过左翼作家阵营热衷颂扬的工潮和学运;有过鸳鸯蝴蝶派调教出来的平庸却又鲜活的市民趣味;当然还少不了孤岛时期的张爱玲,她的笔下有单身女人住在都市公寓里,享受着无聊的小资生活,咀嚼着无望的爱恨情仇。这一切,构成了当年上海万花筒式的整体风貌。

  
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上海被内外战乱、政治运动和闭锁心态压缩成一个平面,一个缺少流动、没有落差的可怕的平面。曾经有过的多元文化气息被彻底冷藏,以至于如今重新打开上海的时候,后人只会对其优雅、体面的外包装充满兴趣,彷佛浪漫、迷人和摩登就是上海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有意回避了更多的庸俗、无奈和血泪。一种深度的历史错觉正在弥漫,城市里那些因风起势,乐意为错觉推波助澜的文化人难辞其责。令人感到心意难平的是,这个阔绰起来的城市可以为30万台商的入居而欢欣鼓舞、四处张扬,却无比吝啬地不会对多达300万的流动民工投以更多的关注。在怀旧的镜面里,我们发现了趋炎附势的一脉相承。与此相对应,大多数文化从业者在自己的精神谱系中已经自觉剔除了悲天悯人的气质,而甘愿退缩到某种私人化享乐化的氛围里,从事着美其名曰的时尚写作。

  
如今,在有意无意为上海留影造像的作者群落中,阴盛阳衰已成为一道突出的风景。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时代传奇。80年代先锋文学当道时掷地有声的主力作家和批评家,有的淡出有的离开。磅礴、锐利、深刻或极致已经远去,为琐碎、细腻、感伤和唠叨留出了空间。试问,女性因素的上升和扩张,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需要雄浑精神气魄和深刻文化力度的现代大都市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文坛大姐大王安忆正接着张爱玲的意绪和笔触持之以恒地往后写。这位被陈村称誉为“ 最后的小说家”的才女算是表现上海人最大气的作家,但她喋喋不休的繁复描述有时也像旧式里弄石库门里挤进了太多的人家,让人不胜其烦。陈丹燕大肆渲染着上海的风花雪月、金枝玉叶,还有红颜遗事,俨然就是上海传统的代言人。翻箱倒柜历数家珍的做法,使她在郑逸梅故去之后,完成着一种女性化的新掌故写作,尽管故事还算娓娓动听。卫慧在城市的怀抱里毫无禁忌地游进游出,是新人类,更是一条无比油滑的鱼。她的写作,全部资本就是挥霍青春,而这一切并非永远理所当然。还有安妮宝贝,无论是为网络写作的爱情故事还是转移到报刊上的时尚评论,多是抽离时空背景下的自言自语,永远讲述着关于生活和感情的不可靠寓言。

  
已经十分清楚了,具有市场价值的怀旧风潮是怎样兴起的。在那些阴柔缠绵、细密敏感的笔调里,隐藏着对十里洋场的缅怀和迷恋,对生活细节的幻想和渲染。相形之下,这一切都让普通大众无地自容,也挑拨着新兴中产阶级的追慕之心。于是,一个在十年内匆匆崛起的大都市不幸发现自己已被浸泡在怀旧的显影液里,在它的文化面具上逐渐呈现出过去的软性影像,而少有朗健的现时场景,更谈不上清晰的未来蓝图。

  
在巧用怀旧感觉为城市贴上文化标签之余,真实的上海还达不到想像中那样完美。很多人由远而近地注视着,发现上海仍处于学习和模仿的现在进行时态。有关国际大都市的自我满足, 更多的只是来自30年代的印象存留和概念叠加,因为没有理由相信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能在十年内建成,即便上海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冷静考察就会发现,直到80年代末兴建内环线高架路及90年代初开发浦东,上海才真正启动了现代都市建设的正规程序。在此之前,上海东砸一槌西敲一杠,没有现代城市规划的整体概念;在此之后,除洋人留下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馆、南京路和淮海路上个别的历史经典,以及西区少许有特色的欧陆住宅外,上海几乎是被摧毁重建的,整一个“敢叫日月换新天”。

  
今天,站在外滩隔江眺望浦东,可以发现这座新都市的建设理念和建筑轮廓中,明显晃动着纽约曼哈顿、香港维多利亚海港、日本东京湾和横滨港的影子,当然也少不了新加坡。遥想东京的山手线环线铁路雏型始建于明治18年(1885),而上海内环线建成于1990年代初,同样是现代城市交通基干线路,相差了几近一个世纪。如果懂得这种比较背后的历史内涵和现实落差,可能大多数上海人再也没有勇气嘲笑纽约、东京已建成三、四十年的现代建筑日显陈旧,也没有胆量鄙夷30年代的香港甚至东京远在上海之下了。但是,绵延不绝的怀旧声浪依旧为上海编织着超越现实的光荣,而新生的礼赞已全然忘却今天上海大部分现代设施的平均建筑年龄还只是个位数。

  
新城市化运动正在这个地球上广受推崇。在由大型商业购物广场、中央商务区、纵横交错的交通网、整齐划一的小区住宅构成的后现代城市浪潮中,上海肯定是一个迟到者,但迄今取得了骄人成绩,证明在全球化的课堂上,上海算是一名求知上进的好学生。不过,这些成绩不足以培养出超人的优越感。尤其在文化层面上,上海尚缺乏对周围世界的感染力和辐射度,即使紧抓已成为时尚重要组成部分的怀旧这根稻草,也无济于事。在城市外壳以克隆的方式快速建成之后,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城市文化建设势必到来。面对着人的问题无可避免会上升,余秋雨写于10年前的名文《上海人》值得重温。在建构新城市群落的文化心理结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准则的时代命题前,无节制地吹弹怀旧老调,不是黔驴技穷,就是敷衍了事。

  
2002。1。24

  





Page: 3 | 2 | 1 |

 回复[31]:  唐辛子 (2006-10-22 22:58:24)  
 
  29楼李老师说得真好!“闲话似不妨别出心裁,自抒己见,倘若像新闻报道一样被较真,文学就没有活路了。”---送花!

  
而且,认真看过莫先生的贴,感觉到莫先生的坦率,真好!却也又同时感觉到莫先生的为难--作为名人的为难,在想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前,不得不做些反复的声明,总怕自己的一片真心反而遭人误解,唉!又想叹气了---如果莫先生不那么出名的话,写在网络上的贴子,一定会更有魅力---因为不必过于委婉,可以淋漓尽致。

  
再:最近的东洋镜,越来越不好玩了,大家太客气了,太祥和了,太互相给面子了,长此下去,东洋镜可更名为“君子镜”,大家都谦谦君子,祥和有礼,彼此客气,客气,再客气~~

  
55~~好郁闷!

 回复[32]:  taya (2006-10-22 23:06:55)  
 
  DB这话,正好我这2天跟朋友谈起,我家乡也是如此,竟然听不到纯正乡音,据说真正城市的年轻人都出国了,剩下的都是农村来务工的农民朋友,所以从日本回到中国,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再也找不到家乡的亲切了。

 回复[33]:  唐辛子 (2006-10-22 23:35:30)  
 
  东博这话说得奇怪---“公共场所几乎很少有上海人。上海人大量出国,外地人又大量涌入上海”----剧我了解到的,可完全不是这样。每次回国经过上海,发觉的一个事实是:外地人在上海做老板的越来越多,上海人给外地老板打工的越来越多。

 回复[34]: 再多几句嘴 李长声 (2006-10-22 23:39:46)  
 
   故乡变了就觉得失落,恐怕是记忆的失落。这些话,东京人也可以冲你说。感叹似大可不必,城市本来也不是你的。占山为王,风水轮流转,城里人的祖上又是从哪里来的。

  
一些人批评国内建筑,用的不过是从外国街头拾来的眼光。我的印象:北京的建筑像一只只蹲踞的蛤蟆,而上海建筑像高挑的螳螂。

  

 回复[35]:  东京博士 (2006-10-22 23:52:32)  
 
  回33楼:你又不是上海人,你对上海奇怪的事其实就是很不奇怪的,你在上海8年,恰恰是阿拉这种上海人出国给留出的空挡,在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看上海的视点中,当然不会与你有重合点的。32楼taya的话倒是有点共鸣。

  
另外,“外地人在上海做老板的越来越多,上海人给外地老板打工的越来越多。”这话特别好笑,上海滩本身就是个冒险家的乐园,谁都没有说过上海人个个非成为老板不可,在法制不全,权大于法的中国什么人能成为老板还很不好算命的,这帖子从楼主开始就没有人在比撕钞票,真正的上海人,哪怕不太富裕的,都最看不起的就是大街上比撕钞票的,这也是一种文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但毫无疑问那种被称为真正的巴子,哪怕他是老板,兜里很有钱),OK?

 回复[36]: 小唐辛子,不要郁闷 莫邦富 (2006-10-22 23:48:54)  
 
  小唐辛子,不要郁闷,我在日本人眼里可是个很辣很辣的辣椒。

  
看看我的一些骂人的文章,都是点名的。你一定知道在日本点名批评人所承担的风险。

  
http://www.nextone.jp/no060803/va/va04.html

  
所以,日本有一位相当右的评论家“夸”我「莫邦富さんは歯に衣を着せぬ日本批判で有名だ」。

  
“歯に衣を着せぬ”似乎可译为口无遮拦吧。你说多可怕,谁也没有觉得我是“谦谦君子,祥和有礼”,倒是觉得你该把你的名字让给我才是了。有一次,我想给我的书起个心平气和点的书名,出版社的担当编辑居然说“那就不像莫先生的书了”,气得我回家差不点儿买块豆腐撞个头破血流。

  
但是,在中国人的论坛上,我还是推崇祥和一点。辣椒也是甜辣椒。

  
长声兄,谢谢指教了。是的,闲话应该别出心裁,自抒己见。我太较真了点,但是,真的不喜欢说这个城市方好那块地方坏的文章,以至较真了。

 回复[37]:  taya (2006-10-22 23:51:17)  
 
  感叹是人皆有之,自己生养的地方,自然感情最深,所谓一地一风俗,一地一方言,让人能直接感受到“根”的存在,正是这些乡音乡情。自己所怅然所失的,只是自己曾经熟悉的团块的消失,而非失去控制权一说。

 回复[38]: 怀旧的大旗 水双 (2006-10-23 08:59:11)  
 
  上海文坛祭起怀旧大旗,恐怕并不是一个“文化贫血”的标志,而是一声很沉闷的呻吟:还我血气,象那个时候一样。

  
当中国的文人们对自己所面对的世界无法把握、难以表述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过去的辉煌,就像他们喜欢喋喋不休地说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五四时代的德塞先生一样。这里面多多少少地有一点文艺复兴时代的气味。

  
上海的黄金时代大概只有二三十年代吧,那时上海确是有一点“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能耐,它有英国人贩卖的印度鸦片、有苏北人拉得飞奔的东洋(黄包)车、有俄国人塞给工人和读书人的狂热的列宁主义、有蒋介石举起的硬梆梆的三民主义大旗、有杜月笙支撑的江湖义气、有钱庄老板们操纵的股市黑市、也有梅兰芳也不得不敬佩的海派京戏、等等。

  
所有这一切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可以值得细细品出一点味道的,这些林林总总汇成一句话就是:那里蕴藏着生命原动力。发掘一下,也许可以为这个城市的文化的再起飞准备一点底气。

  
所以不必太担心怀旧的大旗在支撑门面,当上海的文人们能够、可以、会把握·表述·透视·发掘这个世道的时候,不仅是怀旧大旗、其他各种各样的彩旗也会飘起来的。至少我是这么期待的。

 回复[39]:  我 (2006-10-23 09:22:14)  
 
  只要是直抒胸臆的文章,就没办法较真,因为根本没有“真”,看看大家的跟帖就知道了,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看法,大都带着个人经历的烙印。

  
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这种文章一百个人写有一百个结论,纯属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但是有些描述客观的文章就不一样,有人觉得那是指鹿为马,于是就较起真来。

 回复[40]:  唐辛子 (2006-10-23 10:24:46)  
 
  莫先生:您给的连接,是不是您日文的BLOG?刚偷偷看了二篇文章,现在上班时间,地址收藏起来,等下班回家再仔细看其他。还有这本书:

  


  
我家里正摆着一本,先生已经看完了,我还没看,等我认真读完,在东洋镜写感想.我周围许多对中国感兴趣的朋友,他们都喜欢买莫先生的书.

 回复[41]: 回东博: 唐辛子 (2006-10-23 10:46:37)  
 
  回复[35]: 东京博士 (2006-10-22 23:52:32)

  
回33楼:你又不是上海人,你对上海奇怪的事其实就是很不奇怪的,你在上海8年,恰恰是阿拉这种上海人出国给留出的空挡,在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看上海的视点中,当然不会与你有重合点的。32楼taya的话倒是有点共鸣。

  
另外,“外地人在上海做老板的越来越多,上海人给外地老板打工的越来越多。”这话特别好笑,上海滩本身就是个冒险家的乐园,谁都没有说过上海人个个非成为老板不可,在法制不全,权大于法的中国什么人能成为老板还很不好算命的,这帖子从楼主开始就没有人在比撕钞票,真正的上海人,哪怕不太富裕的,都最看不起的就是大街上比撕钞票的,这也是一种文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但毫无疑问那种被称为真正的巴子,哪怕他是老板,兜里很有钱),OK?

  
------------------------------------------------

  
先将东博老师的回贴拷贝一次,保留个现场,CC~~然后就东博老师的留言提几个问题。

  
1:“你在上海8年,恰恰是阿拉这种上海人出国给留出的空挡”---东博老师这句话真让人好奇:我去上海,和您有什么关系吗?侬这类上海人不出国,俺这类外地人就去不了上海了?

  
2:“外地人在上海做老板的越来越多,上海人给外地老板打工的越来越多。”---我不过说了个事实,老师您这么敏感+激动干什么?除了上海本地人,其他不都是外地人吗?外地人在上海做老板的难道还不够多?上海的经济难道不是靠外地人支撑起来的?

  
3:“这帖子从楼主开始就没有人在比撕钞票,真正的上海人,哪怕不太富裕的,都最看不起的就是大街上比撕钞票的,这也是一种文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但毫无疑问那种被称为真正的巴子,哪怕他是老板,兜里很有钱),OK?”

  
---不敬爱的东博老师,您瞧!上面这一段说得就更莫名其妙了,我只说了“外地人在上海做老板”的多,您就联想到“撕钞票”,谁规定外地人做了老板就一定要撕钞票了?有钱人就一定是“巴子”?若按这个逻辑,东博老师现在岂不是正朝“巴子”的目标而努力?又或者已经在日本成功地成为了一名“上海巴子”?而且,您的联想是不是也太丰富了一点?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过谁在大街上比撕钞票的,我真是好奇,若您认识这样的人,记得一定要告诉我,去捡几张撕坏的钞票也不是坏事啊。 CC~~

  
至于东博老师说:上海人看不起“巴子”,“也是一种文化”,那当然了,文化么,谁不会啊,文化不就是一张嘴么,什么东西,说的人多了,就变成文化了。连厕所不都有“厕所文化”吗。

 回复[42]:  郭家 (2006-10-23 12:17:57)  
 
  上海的经济难道不是靠外地人支撑起来的?

  
-----------------------------------------

  
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有统计数据没有?

  
如果你是说上海以前是个渔村,靠后来大量的外地人涌入才使其发展起来的话,那没有疑问,上海确实是靠外地人撑起来的。最多的外地人也就是附近的浙江人和江苏人。那么请问哪个城市不是那样发展起来的?包括北京,还有湖南长沙。

  
如果你是说现在的上海是靠外地人支撑起来的,换一句话说,如果现在上海的外地人全部撤离的话,上海就会崩溃的话,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危言耸听?中国的城市中,除了象深圳那样靠内地输血才能活以外,还没有一个城市离开外地人就会崩溃的。

  
上海人以前对外地人有偏见不假,现在好像是反过来了,外地人对上海人的偏见多起来了。我倒是同意东博的说法,:“这帖子从楼主开始就没有人在比撕钞票,真正的上海人,哪怕不太富裕的,都最看不起的就是大街上比撕钞票的,这也是一种文化”。就像中国的暴发户出国到欧洲,回来后不屑一顾地说,还以为欧洲有多好,房子那么陈旧,比我们中国的上海北京差远了。

  
大量外地人进入上海,大量外地人在上海当老板,大量上海人被外地人雇佣,但这丝毫动摇不了上海这个城市作为主人的地位。大量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许多日本人为外资企业打工,甚至许多著名日本企业被外国企业家收买,即使那样能改变日本作为主人的地位吗?为外国公司打工的日本人的地位降低了吗?

  
最后申明一下,本人不是上海人,不过在上海度过了7年的学生生活,也在上海工作过几年,是标准的外地人。

 回复[43]:  东京博士 (2006-10-23 11:56:34)  
 
  上海人出国的人虽然不是个个都是优秀的,但是相对来说,整体上有3大特征——

  
1。偷渡出国的人极少,大多数人都是正规的私人出国,早期大都是家庭有海外关系的,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属于上海的上流阶级的孩子,与北京的官场权力下的那些得益的孩子不同。

  
2。出国的上海人单纯的打工,从事体力劳动赚钱的不是很多,在出国的群体构成上不得不说精英或准精英占大部分(本人除外)。比如本人当年出国前后,正好是国家政策变换期,在这之前出国者必须通过托福考试,也就是说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达不到一定层次的人首先被筛选掉了,日本比较宽松的入境政策下,大多数比较容易出国的与已经拥有何种学历的有关,大量的高学历和搞技术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来日本并生存下来,因此这部分人的离开,对上海的产业的确造成过不小的影响,但是10年后20年后,各种层次的外地人能宽松地进入上海,以及上海的下一代的成长渐渐地弥补了这个空洞,但是上海的整体文化在缺乏了一代上海人的前提下发生了变化也是客观事实。

  
3。上海人出国也不是完全不为了钱,但是钱之外追求的东西似乎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多,这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上海本来的经济文化水准就并不低,这一点似乎是最明显的了。当然也有单纯追经济和生活舒适的,比如一些国际婚姻的人,但上海人的女嫁外的国际婚姻者大多数有自身的问题(比如下岗了,离婚了,单纯的崇洋等等,个例不谈)。

  
我这里说的上海人一代空缺如果用演艺体育界来看,那就是从汪齐风,汪嘉伟,何智丽,龚雪,张瑜,陈冲这些人开始一直到我出国后大约5年,加上产业和技术人员的流失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可以算是对上海各个层面的空洞化影响比较大的一代人。

  
我大学毕业后就职的上海的某单位,办公室内11个大学生,在我出国的那年剩下2人(一个半年前遭车祸,一个结婚了难以动弹)。

  
回国如果现在搞大学的同窗会,毕业时35人,在国内现在能联系上的只有3人(一人去了深圳,2人在上海从未出过国),其余都在国外,可见俺们这代上海人的出国比率之高。

 回复[44]: 东博老师 阮翔 (2006-10-23 13:23:13)  
 
  真诚建议你改名叫上海博士。

  
尽管你离家数千公里,但是好像从来没走出过上海。

  
我看到你的言行,感觉你的思维是一个园,你在圆周上行走。非常自满。

  
从拓扑上说,你永远在前进,而且大踏步,无论线速度还是角速度都比

  
别人快很多,因此你非常得意。

  
什么时候能离开圆周看看自己的轨迹呢?尽管你的前方永远是大路,可惜

  
只是在原地打转。

  
我同学里面上海人很多。估计对您老这个想法,他们都会觉得脸红。

  
至少有一点,上海在进步,而您还在圆周上挺胸抬头阔步向前。

 回复[45]: 回郭家 唐辛子 (2006-10-23 13:40:09)  
 
  “上海的经济难道不是靠外地人支撑起来的?”---我是这么说的,而且没有任何数据,因为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你的第一段就回答了。至于你下面说的那些,是你的联想,我从来没有那么说过,更没有那么想过。事实上我觉得按地区划分人是不可取的,但东博老师有时候有这个爱好,喜欢说上海人如何如何,我么,喜欢找他的碴,打击他老人家一下。

 回复[46]:  东京博士 (2006-10-23 13:44:42)  
 
  变质蛋糕又来了,而且是双层的,呵呵,热闹。

 回复[47]:  姚晓珊 (2006-10-23 13:51:31)  
 
  辛子:在自己的菜园子呆长了,真想出来走走。人啊,在哪都一样生活,怕得是到哪都留不下自己的轨迹,扎不下根,最后会枯萎而死。

 回复[48]:  唐辛子 (2006-10-23 13:53:42)  
 
  还有:我对上海和上海人没有偏见,因为在上海的八年,我生活得非常好,我的上海朋友非常多,大家都很友好,可以说上海是我一直以来最爱的城市,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相信都是,因为我的青春年华的记忆都在那里,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一座城市能与上海相比。

  
但是,我对东博兄的某些思维有偏见,东博老师也是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的人物,但思维方式有时候还总停留在未开放的上海时期,让人感觉有点遗憾。

 回复[49]:  唐辛子 (2006-10-23 13:56:52)  
 
  回复[46]: 东京博士 (2006-10-23 13:44:42)

  
变质蛋糕又来了,而且是双层的,呵呵,热闹。

  
------------------------------------

  
不敬爱的东博老师:我一天不送你变质蛋糕,您老人家居然就开始惦记着了吗?难道变质蛋糕居然拥有臭豆腐的功效?

 回复[50]:  东京博士 (2006-10-23 13:58:25)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对别人的喜恶不发表意见。

  
我喜欢张瑜陈冲那个时代的上海,并不影响你们喜欢外地人蜂拥而来的上海。

 回复[51]:  姚晓珊 (2006-10-23 13:58:44)  
 
  东博兄好像是镜里的主角,忙人!

 回复[52]:  唐辛子 (2006-10-23 13:59:00)  
 
  啊!对不起,东博老师,我对您的喜恶发表意见了,我错了。

 回复[53]:  唐辛子 (2006-10-23 14:00:54)  
 
  CC~~姚老师:东博是镜子里的地主,有事没空就要揪出来斗一斗。

 回复[54]:  东京博士 (2006-10-23 14:04:08)  
 
  回唐辛子:俺倒是特别喜欢臭豆腐那玩意,而且上海的臭豆腐外脆里嫩,比北京那硬绑绑的好吃多了。呵呵。

  
上海臭豆腐(摄于2006年,上海七宝老街)

  


  
北京臭豆腐(摄于2004年,北京王府井美食街)

  

 回复[55]:  东京博士 (2006-10-23 14:05:26)  
 
  回51楼姚桑:鏡内いじめ,唐辣椒最喜欢玩的Game了。

 回复[56]:  姚晓珊 (2006-10-23 14:07:50)  
 
  辛子:我今天说多了,以后请来我的菜园里聊,聊孩子的事情。再见!

 回复[57]:  唐辛子 (2006-10-23 14:10:39)  
 
  挖!东博兄:我都闻到臭豆腐香了!好久没吃过了!长沙的臭豆腐很有名的,但我第一吃到的臭豆腐是上海的,金黄金黄的,感觉比黑呼呼的更亲切。

  
看在臭豆腐的份上,我不再いじめ你拉!

  
CC~~东博老师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哈!

 回复[58]:  唐辛子 (2006-10-23 14:11:48)  
 
  好的, 姚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以后要多多向你请教。

 回复[59]:  东京博士 (2006-10-23 14:37:04)  
 
  第一张照片,上海七宝的那家臭豆腐店的后院我特意进去看了,哈哈,唐辛子要是看到了肯定不敢再吃。

  
北京那个我更惨,原以为付了钱给我油炸几块的,没想到那起来就给了我,北京都是这么吃臭豆腐的?我极度疑惑,但是周围未找到油锅的痕迹。。。。郁闷了2年。

 回复[60]:  唐辛子 (2006-10-23 14:52:11)  
 
  东博:说实话:我从来不太敢在大街上吃东西的,偶尔吃过几次而已。上海的荣华鸡不知道东博记得不记得,我一共吃过二次,每次吃完就急性肠胃炎。55~我的肠胃总是很娇气,这一点,我真的喜欢日本。

Page: 3 |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