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上海闲话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10-19 00:31:50 阅读人次:5267 回复数:90)

  

  
上海是一个正在生动起来的城市,突出表现为城市外观上迅速装点出来的明星气派。不过,大把金钱填埋下去可以造就出壮丽的景观,却未必能有效建立起与之匹配的文化自信。最明显的例子是,为了刻意显示文化上的优越感,上海还得不时祭出怀旧的大旗。

  
朱大可曾调侃上海是水性杨花的城市,上海的秘密就在于它没有记忆。然而,当怀旧之风悄然兴起,并在文化界的蓄意煽动和调配下,与时尚情调构成同谋,合二为一地妆扮着城市新面貌的时候,我想上海的问题已不再表现为失忆,而是唯恐记忆不够深刻。

  
怀旧算不上恶俗,却是一种容易传染的时髦病。就连标举着时尚生活发源地、从里到外闪亮簇新的“新天地”都必须靠石库门、老家具、旗袍店,还有旧上海的老歌、老挂历、老照片来为自己的文化品味壮胆,正象征着上海的自恋情结仍在膨胀而不是收敛,上海离开新都市文化的宏大目标还很远。怀旧之风空气一样飘荡在城市上空,就像为青涩的生活咖啡加了点奶,给人以文化四溢的印象。但个中滋味是真是假,并非每一个品尝者都愿意如实表达,更何况还有成千上万正为生活奔波的城市旅人尚无暇坐稳到咖啡桌前。

  
今天,在上海吃文化饭的人无不感谢30年代的黄金十年,因为有驰名远东的十里洋场足够让他(她)们挖掘、炫耀并且附丽。当年的上海有过什么?有过茅盾的大手笔《子夜》里描述的民族资本家从崛起到边缘化的完整过程;有过新感觉派小说里摹绘的现代都市的灯红酒绿,声光电色,自然也包括早期穆时英笔下生动无赖的流氓无产者;有过左翼作家阵营热衷颂扬的工潮和学运;有过鸳鸯蝴蝶派调教出来的平庸却又鲜活的市民趣味;当然还少不了孤岛时期的张爱玲,她的笔下有单身女人住在都市公寓里,享受着无聊的小资生活,咀嚼着无望的爱恨情仇。这一切,构成了当年上海万花筒式的整体风貌。

  
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上海被内外战乱、政治运动和闭锁心态压缩成一个平面,一个缺少流动、没有落差的可怕的平面。曾经有过的多元文化气息被彻底冷藏,以至于如今重新打开上海的时候,后人只会对其优雅、体面的外包装充满兴趣,彷佛浪漫、迷人和摩登就是上海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有意回避了更多的庸俗、无奈和血泪。一种深度的历史错觉正在弥漫,城市里那些因风起势,乐意为错觉推波助澜的文化人难辞其责。令人感到心意难平的是,这个阔绰起来的城市可以为30万台商的入居而欢欣鼓舞、四处张扬,却无比吝啬地不会对多达300万的流动民工投以更多的关注。在怀旧的镜面里,我们发现了趋炎附势的一脉相承。与此相对应,大多数文化从业者在自己的精神谱系中已经自觉剔除了悲天悯人的气质,而甘愿退缩到某种私人化享乐化的氛围里,从事着美其名曰的时尚写作。

  
如今,在有意无意为上海留影造像的作者群落中,阴盛阳衰已成为一道突出的风景。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时代传奇。80年代先锋文学当道时掷地有声的主力作家和批评家,有的淡出有的离开。磅礴、锐利、深刻或极致已经远去,为琐碎、细腻、感伤和唠叨留出了空间。试问,女性因素的上升和扩张,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需要雄浑精神气魄和深刻文化力度的现代大都市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文坛大姐大王安忆正接着张爱玲的意绪和笔触持之以恒地往后写。这位被陈村称誉为“ 最后的小说家”的才女算是表现上海人最大气的作家,但她喋喋不休的繁复描述有时也像旧式里弄石库门里挤进了太多的人家,让人不胜其烦。陈丹燕大肆渲染着上海的风花雪月、金枝玉叶,还有红颜遗事,俨然就是上海传统的代言人。翻箱倒柜历数家珍的做法,使她在郑逸梅故去之后,完成着一种女性化的新掌故写作,尽管故事还算娓娓动听。卫慧在城市的怀抱里毫无禁忌地游进游出,是新人类,更是一条无比油滑的鱼。她的写作,全部资本就是挥霍青春,而这一切并非永远理所当然。还有安妮宝贝,无论是为网络写作的爱情故事还是转移到报刊上的时尚评论,多是抽离时空背景下的自言自语,永远讲述着关于生活和感情的不可靠寓言。

  
已经十分清楚了,具有市场价值的怀旧风潮是怎样兴起的。在那些阴柔缠绵、细密敏感的笔调里,隐藏着对十里洋场的缅怀和迷恋,对生活细节的幻想和渲染。相形之下,这一切都让普通大众无地自容,也挑拨着新兴中产阶级的追慕之心。于是,一个在十年内匆匆崛起的大都市不幸发现自己已被浸泡在怀旧的显影液里,在它的文化面具上逐渐呈现出过去的软性影像,而少有朗健的现时场景,更谈不上清晰的未来蓝图。

  
在巧用怀旧感觉为城市贴上文化标签之余,真实的上海还达不到想像中那样完美。很多人由远而近地注视着,发现上海仍处于学习和模仿的现在进行时态。有关国际大都市的自我满足, 更多的只是来自30年代的印象存留和概念叠加,因为没有理由相信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能在十年内建成,即便上海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冷静考察就会发现,直到80年代末兴建内环线高架路及90年代初开发浦东,上海才真正启动了现代都市建设的正规程序。在此之前,上海东砸一槌西敲一杠,没有现代城市规划的整体概念;在此之后,除洋人留下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馆、南京路和淮海路上个别的历史经典,以及西区少许有特色的欧陆住宅外,上海几乎是被摧毁重建的,整一个“敢叫日月换新天”。

  
今天,站在外滩隔江眺望浦东,可以发现这座新都市的建设理念和建筑轮廓中,明显晃动着纽约曼哈顿、香港维多利亚海港、日本东京湾和横滨港的影子,当然也少不了新加坡。遥想东京的山手线环线铁路雏型始建于明治18年(1885),而上海内环线建成于1990年代初,同样是现代城市交通基干线路,相差了几近一个世纪。如果懂得这种比较背后的历史内涵和现实落差,可能大多数上海人再也没有勇气嘲笑纽约、东京已建成三、四十年的现代建筑日显陈旧,也没有胆量鄙夷30年代的香港甚至东京远在上海之下了。但是,绵延不绝的怀旧声浪依旧为上海编织着超越现实的光荣,而新生的礼赞已全然忘却今天上海大部分现代设施的平均建筑年龄还只是个位数。

  
新城市化运动正在这个地球上广受推崇。在由大型商业购物广场、中央商务区、纵横交错的交通网、整齐划一的小区住宅构成的后现代城市浪潮中,上海肯定是一个迟到者,但迄今取得了骄人成绩,证明在全球化的课堂上,上海算是一名求知上进的好学生。不过,这些成绩不足以培养出超人的优越感。尤其在文化层面上,上海尚缺乏对周围世界的感染力和辐射度,即使紧抓已成为时尚重要组成部分的怀旧这根稻草,也无济于事。在城市外壳以克隆的方式快速建成之后,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城市文化建设势必到来。面对着人的问题无可避免会上升,余秋雨写于10年前的名文《上海人》值得重温。在建构新城市群落的文化心理结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准则的时代命题前,无节制地吹弹怀旧老调,不是黔驴技穷,就是敷衍了事。

  
2002。1。24

  





Page: 3 | 2 | 1 |

 回复[1]:  雪非雪 (2006-10-19 01:40:43)  
 
  杨先生笔下的上海真实无华。上海近百年文化史况的白描,勾画出其内在的文化贫血。

 回复[2]:  东京博士 (2006-10-19 07:31:58)  
 
  先赞一个,写得够煽情的,呵呵。

  
再质疑一句:“这个阔绰起来的城市可以为30万台商的入居而欢欣鼓舞、四处张扬,却无比吝啬地不会对多达300万的流动民工投以更多的关注。”

  
这哪儿跟哪儿啊?日本能接受现在60万华人在自己的地方让大家安居乐业,不能接受600万外来的简单劳动者又该怎么说?更何况上海又不是自己说了算的独立上海。无论哪个地方,不都是广纳钱财人才追求发展的?流动民工的问题和责任并非上海一地应该负担和能够负担的,必须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讨论,你这话砸在北京,广东,大连等任何一个沿海城市都能侃侃的,那就不是上海的问题了,除非上海搞独立你还能从“人道主义”角度批评它几句“为何没有制定难民接收政策”。

  
说到台商,上海好多年前就贬称他们是“台巴子”,不知道该怎么跟你的“欢欣鼓舞、四处张扬”联系,说到底对台政策是国家出台的,又不是上海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否则不仅没有今天的陈市长落马,连徐市长,黄市长,朱市长都不存在了。

 回复[3]:  郭家 (2006-10-19 09:15:22)  
 
  文化的贫血不是上海特有的现象。整个中国,党文化一化独放,万花皆煞,人们的思想被禁锢,视界受限制,创作遭监视。就象一个人,只吃一种食物,哪有不贫血的。

  
再说怀旧文化是怎么产生的?作家敢写现实批判的文章和小说吗?就象现在的中国银屏上充满辫子戏一样,人们只能借古喻今。即使这样,还免不了遭受《海瑞罢官》,《武训传》那样的厄运,所以只好写点风花雪月,鸳鸯蝴蝶了。

 回复[4]: 郭家好! 火 (2006-10-19 09:04:02)  
 
  还记得火吗?火是你的粉丝 ,你的观点又好,心胸还宽厚!送

 回复[5]:  郭家 (2006-10-19 09:14:33)  
 
  谢谢火兄捧场。其实甚感惭愧,我没有大侠们一泻千里的文才,只是偶尔撬边而已。心胸宽厚也不敢当,语言尖刻得罪人的时候也不少。说不准什么时候也会对你讽刺几句,到时候可不要烧我哟。

 回复[6]:  东京博士 (2006-10-19 09:30:19)  
 
  郭家说的好,就是不能说国家。嘿嘿

 回复[7]: 太高兴了。 火 (2006-10-19 09:30:19)  
 
  你能回音,那太幸福了!那我们就是朋友。郭兄,可以这么称呼你么? 我不会烧你,但我刚刚烧完那个游人,看她怕火山怕得那样,···。

 回复[8]: 斗胆唱点反调 莫邦富 (2006-10-21 23:59:56)  
 
  我是上海人,在这儿发言,有瓜田李下之嫌。而且我的原则是一向不以吹捧或贬低中国的某一个地区来行文。但是,今天来一次例外。主要是看到杨文凯这么写,雪非雪这么捧,讲句老实话,我觉得浅薄了一些。而我又希望这2位应该是全面冷静地看问题的人,所以,斗胆唱点反调。

  
很想问一句,你们走过多少中国大地,作过认真比较么?今天的上海有许许多多你们所指责的问题,但是同时请举出一个没有你们所指责的这些问题的城市或省份来看看。国内有多少地方,“大把金钱填埋下去”,还造就不出一个“壮丽的景观”,更别说“有效建立起与之匹配的文化自信”,连基本无效和根本不匹配的“文化自信”都没有建立起来。连一张简简单单的交通卡都做不起来的城市,光是在中国和日本就有多少?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北京的日本常驻人员以“单身赴任”为多,而他们一旦被派到上海去常驻,马上就带家属。我采访过这个问题,接受我采访的日本人被我一问,先是一愣,仔细想了一会儿才回答:“太太从没说过愿意跟我来北京。”而他们任期结束,接到公司内调令,居然会以太太不愿意马上离开上海为理由,要求延长在上海的赴任期限(这些都是我实际采访过的人和事)。请给我数数,在中国有多少个这样有魅力的地方?为什么台湾商人爱去上海创业,而不太愿去中国的其他省份?再看看海龟们回到的是哪个城市?要知道回国的海龟们可不全是上海出身!!

  
大家还可以想想,这么多年中国各地哪儿不盖新楼,不开发新的区域?!但是,有浦东的那么一个地标式镜头么?!欧美日的多少刊物介绍中国,怎么会不约而同地选用浦东那地标式镜头的照片呢?

  
去上海的新天地、泰康路、绍兴路、莫干山路、外滩的几个新号看看转转之后,再说城市文化!

  
上海也是你们的上海!欢迎批评上海,批得越疼越好,但是要击中要害。不要浅薄,自以为是,故作深沉。

  
当然,我知道杨文凯这么写,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爱,可以理解,也能接受,但是毕竟浅了一些。同样也是出于更大的期待,我以这样的批评来期待2位写出更好的文章,提出更尖锐的问题,那时候我也会以更大的热情来鼓掌、支持。

  
顺手附一篇这个星期的我的连载专栏,正好写的是上海。因为水平有限,写的也是很浅的东西,仅供枪靶子用。

  
http://www.be.asahi.com/20061021/W13/20061012TBEH0007A.html

  

 回复[9]:  东京博士 (2006-10-22 01:01:31)  
 
  俺今年上半年就出差回国了3次,某著名日本大手企业是俺们的客户,驻苏州高新区有大型工厂,俺直接打交道的制造部长是驻华3年的日本人,他根本不愿意会日本总社,今年5月的GW我赶回东京与家人团聚度假,GW刚结束的日历上的第一天我就又到了苏州,没想到这个部长已经坐在位置上上班了,我十分惊讶地问他怎么没有回日本过GW,他笑着回答我说回去过了,还是在中国愉快,所以比我早2天就返回苏州了。当然也许这是个例,这里面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驻华的日本人拿日本工资,还拿海外津贴,不是住长期包租的宾馆,就是公司购买的社宅(高级忙雄),还带保姆,据他们自己说我的亲眼观察,工作节奏明显比日本轻松。另外我在日本的邻居,孩子是我孩子的同学,他们曾经举家在上海生活了4年,男主人是伊斯丹的一个课长,4年后回日本用全额现金买了我们隔壁的房子,通常这种年龄的日本人买房子都是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

 回复[10]: 老莫不用斗胆 陈某 (2006-10-22 08:23:02)  
 
  哈哈,交流,批评,争论,狡辩,都很正常。只是这位杨大主编,至今没有写过一次回复。他很少用电脑打字,文章还都是用笔写出来的!你也就不能在这里看到他的答谢或者反驳,嘿嘿。

  
东博的例证,好像说日本人去上海,主要也是经济利益所驱使?我儿子有个同学的父亲是伊斯丹的一个部长,他们有机会轮流去上海赴任,他问我上海是不是厕所里没有草纸的?或者门口有个老太收费的?当他确认后,连连摇头说不去不去。呵呵,所以他至今还没有去上海。

 回复[11]: 哈哈,抬杠的时间又到了。 阮翔 (2006-10-22 08:58:23)  
 
  各位和杨老师唱反调的朋友,我坚决相信杨文凯老师对上海的爱不比你们少一点半点。他是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的人。至少我感觉得到。

  
我觉得他对上海的认识比您们要深刻得多。

  
北京上海怎么发展的,作为中国人最好不要多讨论。呵呵。伤人。

  
简单的说,说北京发展问问天津人,说上海,就说邓爷爷在桥上挥手后,问问海南人,深圳人就可以了。

  
莫老师,我有朋友非常喜欢您。呵呵。

  
不过这段话:

  
“很想问一句,你们走过多少中国大地,作过认真比较么?今天的上海有许许多多你们所指责的问题,但是同时请举出一个没有你们所指责的这些问题的城市或省份来看看。国内有多少地方,“大把金钱填埋下去”,还造就不出一个“壮丽的景观”,更别说“有效建立起与之匹配的文化自信”,连基本无效和根本不匹配的“文化自信”都没有建立起来。连一张简简单单的交通卡都做不起来的城市,光是在中国和日本就有多少?”

  
在我看来,对中国其他省份也太不公平了。

  
在我心里,北京上海算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阻碍。

  
另外,现代上海,我是说90年代以后的上海,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文化自信。

  
"居然会以太太不愿意马上离开上海为理由,要求延长在上海的赴任期限(这些都是我实际采访过的人和事)"

  
这段话恰恰表现了没有文化自信。

  
一个new yorker绝对不会谈论类似这样的话题。

  
其实杨文凯的文章真的深刻的地方,很多人没有看懂。上海是个有魅力的城市,但是他的魅力绝不在金贸大厦或者十里洋场。爱上海的人应该真的去了解上海,改造上海。

  

 回复[12]: 忘了说一句 阮翔 (2006-10-22 09:04:51)  
 
  杨文凯老师是思考者。

  
思考者有时候不适合网络。呵呵。

  
我看谈论上海最好采取两种态度,1,夸成鲜花儿,2,踩成狗屎。这才是网络思维。

  

 回复[13]: 莫先生 liyao (2006-10-22 10:20:21)  
 
  俺是小liyao,请你多关照!

  
东洋镜的海深啊!俺刚来镜时,招人暗算(就是那个风虫) 差点···. 你也要小心,你好像不常来吧!要挺住.

 回复[14]:  雪非雪 (2006-10-22 18:49:07)  
 
   我不是上海人,来参加这里的讨论资格很低。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作为过客多次出入,作为读者在各类文字图片画面上看过各种年代各式各样的上海。曾写过《模糊的上海印象》,那里可以看清楚我作为非上海人的点滴上海描述。我没有必要把上海绘成鲜花更没有充足理由把它踩成狗屎。我只写我看我感,可能疵漏百出,但那是我个人世界中的客观,欲掩饰美化而不能。

  
杨先生的文章阅读得并不十分仔细,但是我想我是领会了这篇“闲话”中不“闲”的分量。于是立刻写回复说“杨先生笔下的上海真实无华。上海近百年文化史况的白描,勾画出其内在的文化贫血。”赞同郭家“文化的贫血不是上海特有的现象。”。话题说的是上海,但是贫血是一个大背景下的通症。经济景观的崛起自然会伴随文化景观的振兴,但是这种疾速的发展往往会使文化这个需要相当时间相当积累沉淀的属于社会“品位”的人文面孔来不及应对相称。构建经济景观的人们在现实中冲锋陷阵,无暇顾及文化景观的良莠是非,只是能消费则消费能沉湎则沉湎而已。一些有了温饱保障物质余裕的文化人醒悟到自己有责任振兴文化甚至创建新时代文化的人,便开始吟味文化。可是他们虽不是长生不死的世纪老人,却只能从回味中怀恋昔日的荣光来给今日的新世相涂抹旧日的粉黛。铅华本是毒素在中,何况又陈放了这么久。不耐其烦的涂抹无度自然是越涂越走样,最终将导致颜面崩溃质表剥离。楼主杨先生的“闲话”便是对这种表层涂抹做出的内在排斥。

  
排斥是一种有利于建设的反应。优良文化的形成需要很多因素,21世纪的文化婴儿不应该再睡陈旧的外婆摇篮。但愿那种主宰时代主宰社会的力量能为它的成长和独立行走伸出慈爱宽厚的手。

  
赞成阮祥的回复,杨先生是爱上海的。爱,是一种出自本能的最原始也最复杂的情感。仅仅是喜爱的话,只需要赞美和占有;如果是热爱,就会多忧多虑。或许才是更深层意义上的爱。一篇“闲话”,不可能代表一个人对某一事某一地的全部认识,相信楼主有更全面更立体的上海观。“闲话”只是其中的闲话部分而已。

  
莫先生说我是“捧”,呵呵。我愿意把“捧”理解为对这篇文字限定中的作者认识的“同感”。莫先生的文章也拜读了,从莫先生该篇文字的视角看上海,我也有与作者同样的同感。我是彻底的生活实施者,不是超然的思考者。对自己生活场地中的具体职能职责,力求竭尽全力。对于忧国忧民之重举,自知力不从心。

  
我写回复不看作者只看文字和文字内容,即时输字,浅薄难免。

  
感谢莫先生的“反调”讨论,启发我今后看问题要全面写回复要谨慎。谢谢。今后还请多批评。

  

 回复[15]: 没想到倒是莫先生吓倒了雪桑 陈某 (2006-10-22 13:29:33)  
 
  雪桑完全不必“今后看问题要全面写回复要谨慎”啊。

  
其实呢,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杨文凯是从文化层面看上海,莫邦富是从国际地位上看上海,东博是从经济的角度看上海,阮博是从唯恐天下不乱的网络视角看贴子和回复。

  

 回复[16]:  liyao (2006-10-22 13:36:30)  
 
  啊···!雪JJ的话好深刻,何时给小妖上个课.我要长大. 要像雪JJ一样···.

 回复[17]: 坛主 雪非雪 (2006-10-22 13:37:45)  
 
  我倒了吗?

  
坐着呢

 回复[18]: LIYAO 雪非雪 (2006-10-22 13:39:37)  
 
  撒娇耍皮?

  
你有那么小吗?

  
我有点不信

 回复[19]:  吴卫建 (2006-10-22 14:09:28)  
 
  “今后看问题要全面,写回复要谨慎”是经验之谈,为此,鄙人很有同感,这也是对自己的告诫,否则,一不小心可能砖头和帽子工厂要来了。

  
其实,如斑竹概括分析,很多问题大家的切入点不同罢了。

 回复[20]: 混在上海 (转贴) 一心 (2006-10-22 14:16:42)  
 
  

  
从上海回来之后,人家问起对上海的印象,还真理不清头绪,浑浑噩噩地一团,干脆以一篇「混在上海」作答,各花入各眼,自己去咂摸其中三昧罢了。

  
上海并没有什么自然景观,虽然在东海之滨,但又有几个市民观赏过海景?市郊的佘山只是一个土墩。小学生春游年年去龙华,龙华塔看都被看老了。

  
剩下的就是人文景观了,也许用「人工景观」更合适点,上海房子造得连地皮都下沉,天际线却凌乱不堪。城市规画可以说是零,当地人骄傲地说上海快赶上东京纽约了,我看赶上马尼拉还差不多。

  
我诧异上海人变得这么没有想象力,虽然所有人都说上海人精明。精明在哪里?精明在他们会赶大潮流?精明在他们毫不犹豫地扒掉老弄堂造起火柴盒,然后把一个鸽子窝装修得美轮美奂?精明在拿的皮包是卡地亚穿的西装是亚曼尼的?精明在锱铢必较,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在跨国公司上班的白领显然就是当代的「高等华人」,以前叫「买办」、「跑街」,现在叫「专案经理」、「营业代表」。精神倒还一致,在公共场所掏出手机大声讨论九亿美元的一单生意,话毕频频转头看有多少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可惜上海人看惯了「搞浆糊」,连头也不抬,「高等华人」若有所失了几分钟,手机一响,又声如洪钟地讨论下一单生意。

  


  
以前到上海,看到上海人的西装袖口商标还没拆去,难道他们真忙得从服装店直接过来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特为留著要人家看他穿的名牌,不禁掩口失笑。这次去好像见不到这种村相了,但上海人享受了好东西而不为人知,好像「锦衣夜行」,真煞煞地心痒难熬,无论如何也要寻机会献宝一下。星巴克里一坐,手提计算机打开,眼光却不在屏幕上,转来转去看野眼。出去吃个便饭,也要带上大镜头的数码相机,「哢嚓」一声拍下满桌的杯盘狼藉。路边小摊上吃生煎馒头时不忘把红塔山香菸和金质打火机放在桌上,用手机大声约下一个饭局,旁观者拎拎清爽,本人是有身价的,吃生煎馒头只偶一为之,下一餐就到锦江饭店吃「扑肥」(buffet)去了。

  
讲起装修房子,上海人更是满口术语,把外来人听得一怔一怔的。房子有高层、低层、别墅、平面、复式。小区的环境、地铁的远近是必须考虑的。装修分为美国山庄式、欧陆风情式、明清复古式。弄到结果螺丝壳里的道场做出来都差不多。上海人为你不能欣赏他们的心血大为摇头,说,朋友帮帮忙,你去外国这么多年是吃素的?一点审美观念也不得。我笑笑,也不想和他们分辩。在上海是很难有诗意的居住的,绿色只有公园里才有,豆腐乾似的一块,还要看季节,高楼上看出去的风景是灰茫茫的一片,触目所及的是对面楼里吊出来的晾衣服,长的是丝袜短的是裤衩,那就只好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折腾来折腾去了。

  


  
开车在上海是个特权,你在路口等红灯时可以看到司机瞥视的眼光写著「高人一等」,你过马路动作慢点会招来一声吴侬软语:「寻死啊」。骂声来自驾BMW的时髦女郎,被骂的三脚两步跳到上街沿回骂:「赤那,一只鸡罢了,神气什么?」

  
这骂人话就有点偏差;鸡也有鸡的道道,我就不敢在上海开车,先不说满地乱窜的自行车、见缝插针的行人可以激出你的心脏病来。交通规则应该有的吧,但没人遵守。到底是车让行人呢还是行人让车?到底如何换道?什么时候可以左转?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走?全看不懂。我几次坐出租车吓出一身冷汗;一辆大巴士贴身几英寸地挨著你,一甩屁股就挤了进来。老太太在疾驶的车阵中巍然屹立,眼看就要撞上了,老太太却轻移莲步,一闪一忽悠,车子就贴著擦了过去,简直像少林功夫那样令人叹为观止。

  
说也奇怪,这么一个交通混乱的城市倒没看到几件车祸,我想是归功于「模糊逻辑」法则,在交通法规之外驾车人另有一套思路,本能地分辨出何是可行,何是不可行,什么时候能擦边而过,什么时候能无视来车而奋勇向前。这个就不是在驾驶学校学得来的,更不是我们这些假洋鬼子能一窥奥妙的。管你开了三十年或四十年的车,你不得不向上海驾车者脱帽致敬,对他们驾轻就熟,身手敏捷,路在险中求的大无畏精神,真得佩服到五体投地。

  


  
以上讲了上海的衣、住、行。说到「食」,我要收起讥讽的语气,用诚恐诚惶的态度来描述,否则就是对人类在饮食领域的巨大成就不敬。上海的吃不算执世界牛耳的话,排进前三名是没有问题的。纽约有那么多餐馆,但你有今晨从阳澄湖送来的大闸蟹吗?就算香港人吃的空运大闸蟹也没有上海人的道地,大闸蟹还在晕机呢,味道当然两样。

  
从外滩三号的顶级意大利餐厅到路边的馄饨摊子,上海真正体现了一种「民以食为天」的精神大同。口袋里有几个铜板的,大可以一面享用意大利生火腿卷一面欣赏黄浦江景色,也可以花六、七块人民币叫一碗滚烫的鸡鸭血汤,来上两客生煎馒头,看看小菜场人来人往的风光。想做生意人头一个动的脑筋就是做吃的,所以大大小小的饭店遍地开花。到夫妻老婆店里吃油豆腐细粉汤,到楼高七层的高级餐厅吃法国蜗牛,根据你皮夹子的厚薄,悉听尊便。上海人有时为到哪个饭店吃饭而头痛,高档饭店十只手指头肯定数不过来;苏浙会、小南国、美林阁、是新式本帮菜,张生记是吃杭州菜的,巴蜀人家做的改良四川菜上海人也能接受,功德林是吃素的,宝庆路复兴路那儿还有公馆私家菜。小吃有苏州面馆、淮杨点心、小绍兴鸡粥。想吃地道外国菜可以上衡山路啃正宗德国猪脚,到红房子吃罗宋大菜。可惜只生一张嘴巴,只有一个肚皮,人生就这点不足。

  


  


  
你不能连吃两顿饭,但饭后喝喝茶总是可以的吧,来来来,转角上就是优雅茶座,灯光朦胧,音乐低回。茶资五十块一人,咖啡奶茶铁观音普洱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红茶绿茶黄茶黑茶水果茶,同时奉上瓜子蜜饯、开心果放屁豆、绿豆糕芝麻汤团。不贵不贵,孵茶馆是上海人的老传统了,花钱消磨光阴,三两好友,说说股市行情,谈谈楼盘买卖,再嘀咕几句某相识包了个二奶,某名人竟敌不过七十老叟,在情场惨败,两三个时辰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半夜过后,在起身离座时觉得肚子又有空位了,于是相约一起去吃消夜,以前只有云南路有夜市,现在到处都不愁找到过得去的夜消店。锦江宾馆脚下就有一家,门口有挑担卖盗版CD的,挑了三张美国刚上市的新片,才花人民币二十大元,想象米高梅公司福斯高层主管看了准吐血,再走进饭店就胃口大开。朋友早点好竹笙苦瓜、爆腌鳗鱼、冰镇芥蓝,香莴笋碧绿生翠,滚烫的菜泡饭里薄薄的一片火腿吊鲜味。上海人现在讲究清淡,夜消也吃得百分之一百符合营养学。

  
上海真是吃的天堂,我敢拍胸脯保证。你们在报上写两篇吃喝文章骗稿费的家伙,如果没到上海混吃混喝两三个月,最好还是识相点免开尊口。什么京津小吃、台南小吃、云南小吃、广东乱吃、四川辣吃、东北胡吃,全是小儿科。你到了上海才知道什么叫「吃无境止」,才知道「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才知道孔夫子说的「割不正不食,时不正不食」是多么地可怜。

  


  
不过请客吃饭也不是人人消受得起的,我就做过一次「阿莫林」。

  
事缘去参加艺术学院一盛大派对。派对办得出色,不但有教师作品、学生习作琳琅满目,当厅放一条长桌,桌上用锌盘盛放碧绿的苹果、桔红的西红柿、生脆的黄瓜,还有开心果瓜子咖啡茶水。接著还端出现蒸热气腾腾的鲜肉大包和香菇素菜包子,倒真是别开生面。我塞下去三个包子,心想晚饭也算吃得舒服。哪知这仅是热身,系主任宣布请宾客们去小酌叙谊。我受制于交通工具,心想小酌也不妨,就跟了众人去了。

  
到了一个叫「大浪淘沙」的地方,正门只得用「金碧辉煌」来形容,比我去过的埃及国立博物馆还要雄伟,门前车水马龙,指挥停车的门僮忙得喉咙都哑了。一进门,发给你一条手链,先把你的鞋袜收起来。然后驱入更衣室,服务生催促你脱光。想想看,我那些朋友都是几十年没见面了,一旦碰头马上来个「裸裎相对」,不但面子下不来,心态也弄得极不自在。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到如今,脱也得脱,不脱也得脱,牙一咬,牺牲色相也就这一回,脱光了飞快地窜进浴堂就是了。

  
浴室奇大无比,泡澡的大池子人头幢幢,雾气蒸腾。另有擦背的、捏筋的、修脚的、递热毛巾的、管拖鞋的,我冲了个淋浴出来,被让著换上一套大花衫裤,从另一个门上到二楼吃饭。

  
到餐厅一望,所有艺术学院风度翩翩的教授,落拓不堪的艺术家,全换上小丑般的大花衫裤,像马戏团里逃出来的一样。男男女女混坐吃「扑肥」,菜式之杂是我之仅见,有日本鱼生、韩国泡菜、西洋牛排、法国牡蛎、广东牛杂、杭州蒸鱼、上海炒素、东北炖菜。跟邻座一个头顶冒烟,面色绯红的食客搭讪,赫然发现此公是中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只是这种见面方式不免滑稽。

  


  
吃完「扑肥」又上包厢,包厢里大屏幕电视、卡拉OK、计算机上网、自动麻将桌应有尽有。众人如鱼得水,扯起话筒,摆开方城,只剩我一个手脚无处放。上了个网,就向大家告辞,众人客客气气,脸上一副看乡巴佬的微妙表情。好吧,好吧,我认了,大家玩好,乡巴佬先走一步了。

  
你不承认自己是乡巴佬还真不行,哪管你是出生在上海市中心,查祖宗八代都没问题,上海话讲得比别人正宗,不带江北口音。如果你融不进上海人的日常圈子,体会不了他们的轻重缓急,跟不上他们的思维方式。不能和他们同欢乐共享受,不懂得往脸上贴金的海派风格,该现的时候不现,该拎清的时候拎不清,该搞浆糊的时候搞不过人家。那么,上海人就不会认同你是上海人,最多鼻子眼儿哼一句:「作孽,外国待久了,人戆掉了。」

  
2006-08-09

  

 回复[21]: 回15楼 阮翔 (2006-10-22 14:26:09)  
 
  “阮博是从唯恐天下不乱的网络视角看贴子和回复。”

  
哎,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观此句,仰天长叹,鼻涕长流。

  
知我者,骏.陈也!

  
长久不见吵架,内心搔痒。奈何板猪不喜拉偏架,不喜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东家长西家短。长此以往,架将不吵。奈何之,奈何之。

  
思之心痛,遂上一挑拨贴,以期一石千浪,骂声四起,脏字连篇,开东洋镜一代盛世。

  
此心天地可鉴!

  
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地来往皆鸿儒,出口无脏字,吾计不成,乃天不与我也!

  
--------签名:

  
临帖涕零,不知所云

  
翔.阮顿拜!

 回复[22]:  东京博士 (2006-10-22 17:50:38)  
 
  讲“上海闲话”的时候必须用“上海咸话”,否则说明这米西米西的咸菜炒得还不够咸呢。

 回复[23]:  莫邦富 (2006-10-22 21:29:55)  
 
  各位别误解。我不是来打架的,决不会给发言的人扔砖头和戴帽子。东洋镜上很多朋友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我十分喜欢,因此介绍给国内及日本的许多朋友,请大家都来捧捧场。在海外有这样一个园地,是很不容易的。正因为这么想,总希望这儿的文章能写得更有说服力、更新颖、更令人佩服,避免给人有戴上地方主义色彩的有色眼镜之嫌的误解。

  
所以,昨天的发言也许过激了一点。但是,没有任何打算在这儿吵架或挑人毛病的念头。所以,雪桑千万不要被我吓倒。我也只是一个虚张声势的稻草人而已。

  
有一点是我的真心想法,可以批评上海、北京、广州、沈阳、西安、武汉等等,也可以指责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仙台、或者纽约、巴黎、伦敦,但我希望这种批评尽可能是有数据、事实支撑的,有可操作性的,让被批评一方会服气的,而不是光停留在谈印象上。

  
也许有点王婆卖瓜之嫌,拿我自己来说,我批评过联想,后来联想加强了对外公关人员的服务纪律;我批评过NEC,NEC为此把电脑的维修服务从下午5点以后收费服务改成了24小时免费服务;我批评过日本航空,现在你去成田机场经常可以看到办登机手续的日航机场小姐走出柜台一步来迎接客人了。表扬了国泰航空机场贵宾室给客人准备热汤面,同时批评了在日本的航空公司机场贵宾室里,有时连个冷饭团还吃不上,现在你去成田的全日空机场贵宾室看看,和国泰一样也能吃上热汤面了。

  
信息时代,人生如驹的时间更加可贵。清谈不解决问题,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眼,日积月累,就能解决大问题。对城市问题、城市文化同样如此。

  
大家有时很感叹日本人的利益文明和人文环境,可是早在很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呼吁大家对他人要给与“小さな親切”,而不是像中国国内那样,一来就是五讲四美,内容繁多,操作性差,政治口号性强。

  
啊哟,又写多了,就此打住!再次申明,雪桑千万不要被我吓倒。我没有吓人的意思。如果受了惊,我给你压惊。

  
阮さん说有朋友非常喜欢我。有点受宠若惊。代向这位也许我不认识的朋友问好!

  
谢谢小liyao的担心,我的神经很粗,不会被人吓断的。而且这儿都是朋友,没有人吓我,大家都是平心静气地谈论。不过,还是感谢你的好心和声援。

  
唉,今天的写稿时间又被吃掉了一大块。没有东洋镜的日子多好!

 回复[24]: 纠正:利益文明→礼仪文明 莫邦富 (2006-10-22 21:33:38)  
 
  纠正:大家有时很感叹日本人的利益文明和人文环境→大家有时很感叹日本人的礼仪文明和人文环境,,

 回复[25]:  东京博士 (2006-10-22 21:53:08)  
 
  莫桑说的真好,尤其是不要空谈,自己做点实事,哪怕是非常小的对他人有帮助的事。

 回复[26]: 没有东洋镜多好! 孙秀萍 (2006-10-22 22:00:52)  
 
  

  
和莫老师同感,俺也这么想。

  
总想戒镜,可是写累了总想来看看,顺便还一时兴起发点感慨,和大家斗斗嘴什么滴。

  
嗨,有点理解想戒毒却戒不了的人的心理了。

  
不过一想莫老师也忍不住,俺就有点心安理得了 。嘿嘿

  
通过认真反省,俺写完这个帖子,就说再见了

  
祝大家玩得开心阿

 回复[27]: 那我要准备关门了 陈某 (2006-10-22 22:28:21)  
 
   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话

 回复[28]:  雪非雪 (2006-10-22 22:31:15)  
 
  各位网上好晚上好!

  
白天被坛主数落一顿被莫先生吓倒,晚上又让莫先生安慰一番“千万不要”。这……这……真让我……借用网络青年的一个说法这真让我晕倒

  
……………………………………

  
佩服莫先生平心静气的姿态。

  
这也一直是我对自己生存处事姿态的一种理想。做好小事,一辈子把小事做好就是做好了一辈子这件大事。心平气和踏踏实实。想写就写点凡人听得懂的大实话小心情小感觉。我也就只能是这个样子,再就是尽量给家人多服点务,给学生多点化点学好汉语的秘诀(除了自己下功夫哪里有秘诀?)

 回复[29]: 闲话的闲话 李长声 (2006-10-22 22:32:46)  
 
   邦富和文凯两位先生的文章都是我常读并爱读的,各受其益。邦富先生是媒体名人,我读了是要当真的,而文凯先生写的是随笔,我只当文学读。比如这篇的题目是“上海闲话”,闲话似不妨别出心裁,自抒己见,倘若像新闻报道一样被较真,文学就没有活路了。上海的事情我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我读了这样的闲话,却不只当它是上海的闲话。

 回复[30]:  东京博士 (2006-10-22 22:54:50)  
 
  说句实话,觉得现在的上海对我来说有点生疏,公共场所几乎很少有上海人。上海人大量出国,外地人又大量涌入上海,上海似乎变了很多,哪里有些失落,我也说不清,就说那个新天地,虽然采用了典型的上海旧式建筑风格,但就像模仿国外的高楼大厦一样,只有形似。

Page: 3 |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