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荟萃 >> 亲历纪实 >> 堀江贵文和他的活力门
字体∶
附录1 堀江贵文的“奇谈怪论”

徐朝龙 (发表日期:2006-05-02 10:36:52 阅读人次:901 回复数:0)

  怪人的奇妙思维,正是他成功的秘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过时陈旧的教育体系将人的思维方式板块化、格式化、模式化,使人的大脑陷于一种与时代逆行的退化趋势。于是有人站出来倡导“大脑革命”,希望引导人走出这种误区。而要走出误区,最大的障碍就是跳出常识的桎梏,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堀江独特的理念也许是一种启发。

  


  
也许是出生在素有反权力和反中央传统的九州地区的缘故,堀江贵文对现实社会的存在方式和固定思维始终有着明确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必然会反映在他的思想和言行中,形成了他风格独特而又引人注目的一系列“怪论”。这些叛逆性的言论,反证了他之所以赢得广大年轻人的拥护并取得迅速成功的原因。其实,他的言行和工作的方式甚至成功的结果在很大程度地来自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习惯想法和常识首先不盲从,然后通过逆向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再想办法付诸实践。这种思维突出体现在商务开拓中,对他来说,需要和众人逆向思维,做生意就要寻找那些被众人忽视或不看好的“夹缝生意”,或者是大家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的合法生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超常的成功。堀江的成功故事证明了他逆向思维方式的价值。实际上,他的许多逆向思维非常发人深省,这里列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堀江谬论”,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思想原因。

  
“现在是个人和社会重新启动的时代”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因特网和通信技术带来的信息革命形成了对旧社会体系的冲击。新旧势力的角逐,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荡,也诞生了无数的新机会。堀江认为,一个社会体系的老化、思想的保守和制度的停滞迟早将呼唤彻底的社会变革,年轻一代将是这种变革的主力军。的确,综观历史可知,推动历史变革的总是那些年龄不过20—30岁之间的人们。因此,日本社会自身的老化和病入膏肓,为社会重新启动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则将是旧社会和旧制度的掘墓人,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社会的激变和重组将为广大年轻一代提供重新启动、脱颖而出的绝好机会。对那些面临淘汰的老一代来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有志气的年轻人则可以乘机发现机会,抓住时机,敢于掌握自身命运进行创业,在变革的大潮中扶摇直上。

  
“我完全否定上大学的意义”

  
对于日本的年轻人为了进入一个好大学而拼命上夜校,读昂贵的私立学校,堀江很不以为然,愤然指出:大学根本没有必要去上,4年按部就班的学习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既然是听教授们谈论自己写的书,还不如自己去书店买书来读。与其去上现在的大学,还不如干脆退学去成立公司挣钞票。他甚至觉得自己虽然23岁就从东京大学退学出来,但还是觉悟太晚,因为创立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19岁就从哈佛大学退学了,自己已经晚了4年,因而很后悔。而且,松下幸之助和早川德次(夏普公司创立者)甚至从小学就退学了,结果都干成了大事业。在堀江看来,如果说现在上大学还有一些价值,最多就是利用那段时间储蓄人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好的大学的人脉关系对将来会更有价值。大学在于名气,一旦考上好大学,就足够证明个人的实力了,所以入学一个月后基本就可以退学了,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自己主动辞掉好大学反而会提高自己的口碑。

  
“人不用学会写字和计算也行”

  
对于学习,堀江的观点很尖锐、很刻薄。他认为作为学校仅仅需要教人会书写和算盘(现在日本的小学生首先必须学会算盘)就足够了,甚至认为现在的字只要会认,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去学着写。过去由于没有计算机,只有纸张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人们不得不学习写字。可是现在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人们根本不用再去学着写什么字了,谁也不会感到任何不方便,只要认得就行了。而且算术和计算也是这样,电子计算器无处不在,况且现在就连移动电话也有了计算功能,人们还有什么必要花费精力去学习什么五位数的笔算呢,完全没有必要。

  
“荒唐无用的逻辑思维”

  
堀江对从小学起就需要培养逻辑思考能力的主张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即便是没有逻辑思维能力,现在大多数人不是照样活得很好吗?没有这样能力的人照样有他们生存的空间,这就是社会的现实。况且本来就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就算是费尽周折掌握了逻辑思维能力,仍然不会产生比他人更高的生存能力,这样的人生是非常无聊的。

  
“劳动并不能锻炼人”

  
对于劳动可以培养人的意志之说法,堀江更是嗤之以鼻。他觉得,既然时代前进了,人类社会进步了,一切都必须与时俱进。明明社会上发明了许多便利的清扫器具,可是学校还偏执地让学生用抹布和扫帚去做大扫除,说是要锻炼人,这简直是胡扯。有那么多新的发明创造为什么不引进、不拿来使用呢。那些认为劳动可以锻炼人的大人们不过就是想让年轻一代体验他们自己从前受过的苦难而已,这完全就是一种泄私怨的行为。年轻一代被这样长期强制,挑战精神和创造性就会被埋葬。在堀江看来,拒绝接受新生事物和让孩子们停留在旧传统的阴影下,是保守的老一代们自私的表现。

  
“与其为了明天,不如为了今天”

  
堀江经常嘲笑那些一来采访,就动不动问他将来的目标和理想的人。对这样的提问,他觉得根本不值得回答。对他来说,自己甚至从来不去考虑半年以后的事情。他非常赞赏佛教“诸事无常”的说法,认为即便是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人们都难以预料,还谈什么3年、5年后的业绩预测,这几乎真的属于“脑子里有水”了。对于堀江来说,人最重要的就是愉快地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因此,如果为了明天要他牺牲今天,他是绝对不干的。

  
“什么人生设计,那真是无聊至极”

  
堀江认为人生最神奇之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如果你订好人生计划,而一切居然都完全按照计划实现了,那样的人生肯定是最乏味的。人生的不确定性集中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运气上。人生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的组合而决定的,当你遇到最佳组合时,运气和机会就会主动降临到你身上。而能否在人生中看出这种机遇的到来,就因人而异了。因此,只要自己能看出苗头并把握好机会,工作和人生都会很顺利。这和自己努力不努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更与有没有人生设计无关。所以,你考虑得再长远,与你每天得过且过,最终的人生结果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毕竟人和人一生遇到的机遇是不同的。

  
“人生需要面对,逃避永远没有出路”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自我成功”观,有不少人完全以个人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功度”。说到底,就是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也有穷人的满足,换句话说就是“知足常乐”。然而堀江却觉得这样有些看破红尘的生活态度非常无聊。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人生不过如此,那么他通向未来的路也就中断了。所谓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不过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已。比如,在佛教中,所谓“觉悟”一般认为是到达真理的状态,可是仔细想来,不过是对从理论上追求真理的逃避。因为只要你认为自己“觉悟”了,那么就再也不用继续辛辛苦苦去追求真理了。换言之,你如果认为要达到真理已经不可能的时候,就会放弃并在心里说服自己,这就是“觉悟”的境界。可是,这样的“觉悟”,是在自己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完成的,说到底仍然是一种逃避。在佛主“觉悟”的时代,科学根本不发达,即便人想弄清死的本质也无法实现,为了超越生死的苦难就必须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可人类居然两千多年来还在重复同样的思考,这就需要探讨了。在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年轻一代绝对不能轻易“觉悟”,看破红尘,因为这样就会否定人的无限可能性,人生需要面对,逃避永远没有出路。

  
“‘人生无常’中才有你的未来”

  
在日本,当市场的土地价格或者股票价格暴跌,甚至外汇价格遭遇日元升值的时候,总有不少人捶胸顿足、哭嚷不已。其实既然是投资就肯定会有风险,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就必然有这样的事件出现。又比如,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制度的放宽,企业也开始从终身雇佣劳动力向劳动力流动化转变,对于这些变化,总是有悲观的论点登场。其实历史就是兴亡反复的过程,那些将战后短短60年的和平繁荣认为是历史的常态的人,当然无法接受现实的变化,因此,顽固抵触和盲目悲观的情形随处可见。其实,永远安定一成不变的世间是绝对没有的,佛教上“诸行无常”的说法就是宇宙人世最大的真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无常”是无处不在的。许多年轻人面对动荡的社会和逝去的时间,容易产生许多消极悲观的思想,觉得自己的人生今后没有什么希望了。其实,正是因为人世间有“无常”,那么,目前还是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期待今后数年自己也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呢?“无常”绝对不意味着今后一切只能绝对地糟糕下去,根据你人生心态和行事方式,未来可以是无比辉煌,也可以是一片黑暗。既然眼前社会旧的势力正在土崩瓦解,年轻人有无数崭露头角的机会,我们为何不把变化看成是机会、努力争取抓住机会并赶上时代的潮流呢。

  
“该打的时不去坐地铁,该乘飞机时不去坐火车”

  
虽说“人生百年”,即便如此,每个人活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生活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人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堀江对生活浓度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干成事业需要知识和经验,而获得知识和经验需要时间和生活浓度的统一。一般人如果要混日子,那根本不需要讲什么生活浓度,只是看看如何打发时间。但如果你想获得成功,那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高度集中地去做事情,就是要高效利用时间,提高生活浓度。因此,必须在自己的人生和时间支配上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特别是年轻人,体力好、精力旺盛、头脑反应快,如果时间利用得好,生活浓度高,无疑会取得成功。所以,堀江自己每天的日程都几乎是爆满的,绝对不让自己空闲下来。他觉得一个人应该经常把自己的每小时值多少钱这个观念放在心里去工作,随时注意最有效地利用时间,要么投资自己(搜集信息、充实知识、增加经验等),要么创造价值。于是,对钱和时间的关系就会把握得很准确了,该打的时不去坐地铁,该乘飞机时不去坐火车,为了“买自己的时间”从不吝惜钱,他是一个真正“惜时如金”的人。

  
“不要打临时工,也不要做白领”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打临时工,可是社会上从来没有划算的临时工。一打临时工,你就成为别人剥削的对象了。打临时工实质上就是出售自己宝贵的人生时间。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找到的工钱很高的临时工很划算,甚至会觉得这个公司怎么如此大方慷慨呢。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知道了相对于你得到的报酬,那个公司所赚到的是你的五倍甚至十倍的利润,你就会感到很不平衡,知道自己被严重剥削了。这一点对于作白领阶层的人也是同样的,一旦正式就职,你就处在别人的控制体系中,把自己的命运拱手交给别人,永远处在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状态。因此,只要你不自己创业,只能终生成为别人剥削的对象。堀江对于日本社会中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控制的白领阶层之多感到很不可思议。当然,这个现象与日本社会那种“公务员不会被解雇,大企业会保护员工”的雇佣观念有很大关系。如今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和自我把握的社会,如果觉得自己不行而愿意被脑子更好的人支配的人便可以去就职;不愿意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并任人宰割的人,就应该自己起来创业。总之,如果想在短暂的人生中体验一次成功感受的话,你必须意识到被他人左右是一种局限的人生,是一条没有希望的末路。由于人生时间短暂,个人单打独斗无论怎么努力收入也是有限的。所以,堀江竭力主张放弃打临时工和做白领,自己去成立公司,让别人替你打工挣钱,这才是成为富人和走向成功的捷径。

  
“最优秀的学生自己创业,最差劲的学生则投奔大企业”

  
许多人总爱反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当老板。对此,堀江认为,这些事情不去动手干,谁都说不清楚。他的心态简单明快:任何人都可以创业,即便生意失败了,最多不过归零而已,因此根本不值得害怕。再说,即使是借债还不了,自己破产也不至于危及生命,至于信用问题根本不用担心,人们是非常健忘的,正因为人有失去记忆这个能力,世界才非常美好。另外,人们开始做生意感到害怕是因为他们总希望公司是一直稳定的,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稳定的东西,这就好比人们认为坐飞机和轮船比自己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要高一样,其实未必如此。大飞机也会失事,泰坦尼克不是也沉了吗?它们也并非安全系数为零。而驾驶汽车则不同,虽然危险性高,但是如果小心一些,自己还是可以防止事故的。他还引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 教授的论断:“我大学里的最优秀的学生都自己创业,最差劲的学生则投奔大企业”,认为自己创业当老板才最符合经济的本质。因此,他认为人是否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关键在于思维方式,如果总觉得自己不行,在心理上筑起一道墙壁,要追求人生新的发展是很困难的。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最应该挑战的也是自己。

  
“现在是一个淘金的绝好时代”

  
堀江指出,19世纪的美国曾经出现过淘金热潮,任何人都希望一获千金而奔向西部,现在日本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当今,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干事创业。而在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却不可能,那时有身份制度,即便你想干什么新的事情,到处都会碰壁,虽然也有人敢于去挑战那些墙壁,但是风险却是很大的。今天这样宽松的时代是过去所没有过的。要采取行动也不需要很大决心和勇气,到处都有机会。只要抓住机会,任何人都可以挣到大钱,是一个淘金的绝好时代!让堀江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在这个梦幻般的时代,为什么大家还乐于继续做白领呢?他觉得这些人肯定是在什么地方给自己筑起了一道墙壁,一道心理上的障碍。而且社会上越是优秀的人越是这样,大家都觉得大企业的名片远比无名的小风险公司要有价值,要不就是认定自己创业的话,要挣到目前年薪的一百倍是绝对不可能的。对这些人来说,成功只是干医生或律师那种得到社会认可的职业,至于在网络上销售健康食品等挣钱之类的职业却是不被认可的。为此,堀江提醒到,挣钱就好比骑自行车,只要尝试一下就知道没有什么了不起了,消灭自己心理障碍,就会看到无数的淘金机会。

  
“公司是利用别人来为自己干事的工具”

  
堀江认为公司不过是利用别人能力的社会装置,会利用的人就成了富人。堀江从小就注意到利用别人的好处,他认为人交朋结友主要还是在于互相利用。当然通过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来利用人,属于很高的利用艺术,这种利用需要让对方心服口服,不能是自己好处全捞,对方总吃亏受难。如何满足被利用者很重要,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关系。绝大多数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的人总愿意所有事情亲自去干,但在这个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个人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成功的人都是那些认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都很不够,很善于利用别人的能力为自己干事情的人。人生的选择就是,要么自己创业成立公司,以便利用更多人的能力来使自己获得成功。要么就自己进公司被别人利用,没有什么中间道路可走。

  
“松下时代的意识在今天行不通了”

  
对于活力门公司冷酷无情的管理方式,不少人看不惯而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公司不具有社会意义。公司内竞争的精神压力巨大,很多员工工作不到一年就干不下去,辞职走人,这样是否是公司对员工和其家庭不够负责?另外,通过廉价工资雇佣员工产生竞争力,抢夺了其他公司的生意,在这些公司中有不少是努力为员工和社会做贡献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而通过残酷竞争威胁到这些企业生存的公司未必有社会责任感。再说,一般企业都在努力赚取利润以缴纳税金为社会做贡献,可是堀江的经营重点之一却在于如何少纳税,完全忽视了企业的社会意义(归纳起来,上述这些认识基本都是以松下幸之助等为代表的战后日本经营大师们构筑起来的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部分)。此外,堀江自己主张经营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股东进行利润回报,但他自己却是最大股东,结果利润都回报到自己那里去了。面对这种批评,堀江的反击很简单,他说,现在是交流自由、价值多元和变化发展的社会,与松下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实际上,现在不是公司选择员工,而是员工选择公司。公司如果对个人确实有价值,那么再苦再累也会有人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必定都是精英,公司竞争力自然就会强大,强大的公司必然淘汰那些很讲求社会意义却不努力经营的公司,这就是市场原理。自己持股偏大,主要是为了保持自己努力经营的动机,当然也是为了公司的稳定经营和今后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决定了股份公司必须最大限度地向股东回报利润,必须在所有环节都赚到利润。尽量少缴纳税金其实是经营的重要一环,只要手段合法就可以。因此,赚钱缴税并向股东做贡献,这就是堀江经营公司的目的。公司如果经营不健康,无法赚到钱并回报股东,也就没有实际的社会意义了。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必须先能够赚钱,这样的理解要比那些成天把社会贡献挂在嘴边的人的主张更明快。钱必须猛赚,漂亮话少说,实际事多干,这才是既清楚又简单的道理。

  
“要干就从大家都认为不行的地方下手”

  
堀江认为,现代的人从孩提时代就一直被大人们不停地灌输着“合群”和“随大流”的思想,大家都相信这样做既安全又有好处。其实这种认识是最愚蠢的。对他来说,大家都认为不行的地方,其实往往就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只有冲破这种固定僵化的思维,才能发现商机,赢得成功。堀江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如活力门公司不过是一个新生风险企业,却异想天开地要收购每年巨额亏损40多亿日元的职业棒球队“近铁猛牛”,这一举动招来了整个社会的非议和讥讽。大家都认为收购没有好处,而且和因特网业务挂不上钩。可是,当堀江列举出自己要收购球队的充足理由和商机时,不少人又如同发现金山一样,一窝蜂地拥上来争夺。堀江的举动不仅打破了既存的社会秩序,更重要的在于冲击了人们的习惯思维,才引来反对势力的非议和阻击。事实可能会又一次证明,真理确实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干投资少、利润率高的事业”

  
经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必须在做生意之前就搞清楚。对堀江来说,那就是“干投资少、利润率高的事业”。如果你希望经商能够绝对成功,那你就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在他看来,绝对不能伸手的生意是做连锁店,做连锁店开始就有什么咨询费、加盟费等,而且每个月还必须向“盟主”上交一部分,投入资本不少而利润率却很低,可以说是最糟糕的商业模式。同样,开餐馆也是如此,初期投入很大,资本回收周期长,利润率也未必可观,况且还有客流变动等风险。也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对一般人来说,既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资金又不富余,比较好的选择可能是按摩行业,最好是不设铺店,采取上门服务,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成本。这样,慢慢地开成连锁店,这比花不少血汗钱跑到国外去拿MBA学位要好得多。

  
“信息和速度比点子更重要”

  
现在许多人很崇尚“点子”,觉得有好点子就能够赚钱。堀江认为,其实点子和商品不一样,点子本身是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许多点子并非是只有某一个人能够想像到的,实际上成百上千的人都会在子脑里浮现这样的点子。只有最初把点子付诸实施,并切实申请专利的人,才能够真正获得利润。堀江看来,当今时代,能够产生出附加价值的只有信息量和速度,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信息量,而且信息处理的速度更快,你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点子是以信息为源泉的,多大的信息量和多快的处理速度,决定了点子是否可以迅速地转换成为滚滚而来的金钱。

  
“抓住商机,可以一获千金”

  
堀江认为现代人要成功就必须有金融知识。一般投资者是根据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收益率来推算它的发展前景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该公司股票。比如,假定你的公司本财政年度结束时取得了1亿日元的利润,并且此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股票的每股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为15倍,有的投资者判断你的公司今后会以这样的业绩继续发展,愿意购买你公司的全部股票,你的公司的价值就是15亿日元。如果股票全部在你手上(只是一种假设),并马上把股票全部卖掉的话,你就可以得到15亿日元。如果拿到这些现金,堀江认为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购买那些市盈率为2倍或者3倍的公司,比如用15亿日元收购了市盈率为3倍的一家公司的全部股票,也就是拥有了该公司全部的5亿股票。经过一个时期的精心经营,如果以10倍的市盈率出手,那么到手的现金就可能是50亿日元!这就是金融的魔力。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投机炼金术,但经商本来就是一个游戏,有人赢就必然有人输,当然要走赢家路线。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胜负呢?堀江认为是信息收集力的差别。他提出,经商就是信息掌握能力和金融知识的组合,现在不是一个依靠埋头苦干就可以发展起来的时代,而是一个抓住商机,可以一获千金的时代。

  
“不懂得金融就别去搞公司”

  
堀江看来,在日本,没有金融知识的人太多了,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也不懂金融。连金融都不懂,还搞什么公司经营呢?懂得金融,就可以跨越时间,用杠杆原理来增加自己的资产,非常简单。比如,借贷就是典型的超越时间,要想购买价值1亿日元的东西,可是自己手里只有1千万日元,怎么办呢?不必等到自己的存款达到1亿日元,如果真的需要,可以用自己的信用来抵现金,当场买下来,这就是基本的金融思维,它可以让你的交易不受时间束缚。依靠信用进行交易,深一步的做法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在日本不是什么新事物,过去江户时代大阪的大米市场就很盛行期货交易。那时稻米的收成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收成之前,大家用一定的钱先买下未来大米的所有权。如果收成不好,行情就会高涨,当价格高于你购买的价格时,你就赚钱了。当然,如果是丰收了,价格跌了下来,那么你就亏了,这就是金融的魔力。

  
“以钱生钱可以稳定、壮大经济”

  
在长期培养起来的道德观念下,对许多日本人来说,堀江 “运用资本”的做法属于“虚业”。然而,堀江则坚持认为,“玩钱”的金融业本来就是为使实业有活力,比如实业只能赚1亿日元的地方,导入金融手法则可以赚上3亿日元甚至10亿日元。金融是壮大经济规模的手段,钱必须流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比如,对国际经济整体影响巨大的外汇交易市场,纯粹是靠投机资本支撑起来的。正因为大量的投机基金的流入,市场才能抑制外汇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如果没有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就不可能长大,也无法化解通货膨胀或紧缩产生的冲击波。实体经济壮大不起来,社会变动就会很激烈,人们根本无法安心生活。在金融业不发达的国家,实体经济就小,货币量也少,国家和民众都很贫穷。而经济发展起来后,钱也多了,人们明白了钱也是商品,于是用钱生钱的金融业也就发展起来,金融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才被认可。美国和英国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实行了金融自由化。然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段钱最多、国民最富有时期,居然没有人想到金融的重大作用。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桥本政权才完成了日本的金融改革。即便如此,习惯了节俭和不露富的日本社会对于以钱生钱的金融至今仍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人们依然用鄙视和谴责的眼光看待金融业是“投机”和“不务正业”,为此,堀江决心在日本要通过“钱生钱”的投机事业为金融业正名。

  
“信息必须当即处理”

  
堀江经常嘲笑那些通过剪报积累信息的人,他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信息进行保留、整理以及分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本来,报纸和杂志等已经经过编辑部门的过滤和筛选,是任何人都可以拿到的信息,所以,这些信息的价值已经不是很大了。另外,为了高效率地收集信息,对信息源泉限定选择的做法也是很荒唐的。虽说因特网上流传的信息没有多大价值,但其中未必没有隐藏着的金砂。但是,要淘到金砂的成本却非常高,如果你不参与淘金,那么你将永远与金砂无缘。对堀江来说,重要的不是信息的来源,而是对信息的处理。信息有时效,必须当即处理,否则就会失效。他认为要积极地大量吸收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去处理。这样,你获得有用信息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你还能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一举两得。

  
“不要被市场的谎言所欺骗”

  
在堀江看来,过去一代人的人生是非常可悲的,他们被许多虚幻的东西欺骗了一生,猛然清醒时人已老迈,人生无法重来。堀江认为,日本的社会制度,尤其是企业的年功序列(论资排辈制度)和终身雇佣制度等都是骗人的把戏和谎言,它让许多人相信这样的生活是永恒不变的,于是产生出了大量的终身白领。大家从低层开始拼命劳动,希望熬到年头就可以得到提升,然而真正能够登到金字塔上层的人却没有几个,这和“非法传销”之害人没有两样。同样,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有居住“单家独户”建筑的期望,为此,大家不惜背上几十年的银行贷款,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买下房产,每天清早挤上电车,花上一、两个钟头赶去城里上班,得到的除了一生沉重的负债外,仅仅是拥有“带院子的单栋房产”这样一个虚幻的满足而已,这纯粹是被市场的谎言所欺骗的结果。

  
“年轻人不要储蓄,哪怕借债也要消费”

  
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生活很贫困,于是大人们就总爱向下一代灌输勤俭节约、克制消费、热爱储蓄的思想。这一点是全世界共通的。但是,堀江认为,人必须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是对的,不过如果不消费,钱不流通,经济就无法循环,社会财富就无法增长,人们就会始终停留在一个贫穷状态上,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连“经营之圣”松下幸之助先生也曾经指出:“如果没有消费,钱是产生不了价值的”。所以,在这个和平时代,经济总体规模和社会财富积累都非常大了,时代也完全变化了,现在的年轻一代更需要抛弃贫困时代形成的勤俭意识,努力工作,拼命消费,不要储蓄,让更多的钱进入流通,成为经济良性循环的血液,这样钱才能再生钱,才会有更多的钱回到自己这里来。更进一步说,年轻人如果没有钱,哪怕是借债也要消费。社会对年轻人应该形成一种低利息、无担保的借贷体系,让他们去消费或创业,这样既可以增加税收,又促进经济更快发展。有人问堀江钱该怎么花,他非常明快地回答道:尽量花,痛快地花。许多人认为每月工资应该有三分之一拿出来存在银行里。但是,堀江说,有钱就应该花光,钱是挣出来的,不是存出来的。比如出去吃饭,他不是先检查钱包,看有多少钱才决定吃什么样的饭,而是吃自己想吃的东西,每天的生活绝对不能潦草对待,即便是借钱,也一定吃个心满意足。堀江对花钱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大胆地花钱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钱花光了再挣,有一些负债才有压力,干起事业也更加投入。一个国家要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扩大市场需求,而拥有巨大财富的老一代人由于体力、精力不断下降,也没有什么消费欲望了,只有依靠调动年轻一代的旺盛需求,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

  
“少干繁琐的事”

  
目前许多白领职员总爱说自己很忙,堀江却认为他们干得都是一些无意义而繁琐的事情,甚至跟赚钱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开会,不少人总喜欢把已经准备好的印刷资料拿来从头念给大家听,甚至制作一些看似很漂亮的资料发给大家。在堀江看来,这就是繁琐和愚蠢。既然资料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发言人就应该讲那些资料上没有涉及的、自己独特领会和发挥的部分,这样才有创造性和真正的意义。而且,资料不是艺术品,把问题讲清楚就可以了,花费许多时间做得花哨也是浪费时间。对于彻底追求超高效率的堀江来说,有电子邮件打印出来的资料就足够了。即便是电子邮件,他也要求废话少说,简洁明了,任何繁琐的语言和无关的文字对他来说都会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别把钱白白借给银行”

  
日本民族有存钱的习惯,整个国家的私人存款已达到GDP数倍的规模,让世界瞠目。而且,目前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而采取的超低利息的政策依然没有解除,存款利息几乎为零。那么,这些巨大的存款被用在修建一直在亏损的道路、桥梁、机场以及各种公共设施,消耗于金融机构的巨大不良贷款中,实际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堀江认为,巨大的存款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运用导致了整个社会资金流动的不畅,而信息敏感、精力充沛、事业欲望强烈的年轻一代想创业却没有资金。为此,堀江号召年轻人要丢掉“储蓄是美德”的错误落后观念,改变规规矩矩在银行存款的意识,别把钱白白借给银行。聪明人最好不要去银行存款,而是把自己本来就不多的钱尽量拿来消费、投资或是创业。他认为年轻人本来就没有多少积累,不仅不能把很少的钱存在银行,应该想方设法到处借钱进行创业,这才符合世界潮流。

  
“再过10年也许钞票就没用了”

  
迄今为止,活力门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堀江认为,如果在集团内部拥有银行,那么就可以从事间接金融,筹集资金发展事业的手段就更加完备了。9世纪阿拉伯人发明支票后,没有货币也可以做生意了。但是,货币价值依然需要金银来担保。不过,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的金本位制度开始发生动摇,个人和机构信用作为货币价值担保的做法流行了起来。因此,银行和企业间尽管有金钱的移动,实际却只是帐面上的数字移动而已,真实的纸币和硬币已不见了身影,这种交易已经属于虚拟世界了。然而,可恨的是现在的银行却依然投入很高的成本到处设立分支机构和自动柜员机。堀江看来,这些分支机构和柜员机已经逐渐变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现在与银行的业务完全可以通过因特网来进行。钱的交易都可以通过自己家的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来实现,手续费奇高的自动柜员机也不需用了,银行那些众多的分支机构也不用再因人设事了。目前在日本,各种由便利店代收的水电气等费用都可以用移动电话解决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也许10年后货币完全被淘汰,人们的金融交易所依存的,是无数像活力门公司这样的因特网企业建立在网络上的金融信息处理体系。

  
“钱花出去一定会回来的”

  
社会上有不少出版物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亿万富翁”,“如何祈祷自己的成功”,“如何积德让财运隆隆”,对此,堀江皆不屑一顾。他认为,“祈祷”、“积德”这些东西和经济本质没有任何关系,那些“计划开支”和“珍惜钱财”等说教,是一些穷途潦倒、生活落魄的人为写书骗钱而捏造的空话,根本不值得去读。在堀江看来,如果想挣钱,找那些低成本、高利润的生意来做就足够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而且,钱不能停留在身边,必须尽量让它循环。如果你把钱花出去,钱还会再回到你身边来。钱生钱,这才是铁的真理。爱惜着花钱也是对的,但许多人的理解却是“抠着花”,这就错了。你越抠门,钱就越进不来。日本人都喜欢存钱,存款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也许人们都担心老年后年金制度崩溃,生活失去保障,让堀江很感到难以理解。他认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前进,任何人都不能期待目前的生活一直不变,因此,依靠一点可怜的银行存款来对付不可预见和不安定的未来,完全是荒唐无稽的。

  
“年轻人应向老一代借钱,而不是智慧”

  
年老的一代动不动就教训年轻人“要多存钱,储蓄是美德”,这种做法实际阻断了金钱的流动,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针对目前日本年老一代人喜欢储蓄的情况,堀江认为那是因为他们年轻时没有接受过如何花钱的训练,所以既不会痛快地消费,也不懂去积极投资。然而,现在社会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却都以储蓄的形式集中在他们手里,停顿的储蓄阻碍了金钱的正常循环,让财富变成“死钱”。所以,没有了充足“血液”的日本经济才陷于慢性的营养失调和久治不愈的状态中。为此,堀江呼吁道,反正目前大家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也几乎为零,拥有巨额存款的老一代人不如干脆把钱借给年轻的一代,让他们去购物,去旅行,这样他们就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价值,这等于让年轻人先对自己进行投资。同时,他们的消费也将极大地刺激整个经济,从而带来良性循环。而且,如果老一代拿出资金对年轻一代的事业进行投资,年轻一代所具有的活力、知识、信息将带来事业的成功和金钱的增值,还可以高倍回报年老的一代,其实是双赢的关系,今后的社会应该向这方面发展,只有这样,经济才会真正地好起来。

  
“必须向有才能的人集中投资”

  
日本社会很讲究机会平等,存在十分严重的“枪打出头鸟”的倾向。然而人的能力总有个体差距,每个人的理解力和学习速度都不尽相同。如果让所有人按照同一个教程枯燥地去学习,那些能力不行的人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优秀的人却会闲得无聊而失去干劲,并逐渐消耗掉其原有的能力。堀江认为,义务教育只需要教最基础的东西,剩下的精力应该用来加倍培养尖子学生,国家的教育制度必须为此进行全面改革。比如,从小学就开始举行测验个人能力的全国性考试,名牌大学干脆取消入学考试的年龄限制,让12岁的小孩就可以通过正规考试进大学。社会也应该为有才能的人更加容易地发展才能创造各种条件,毫不吝惜地对他们进行投资。道理很简单,现在是竞争社会,有能力的人和没有能力的人的创造性差之千里。天才不能被埋没,如果天才不能发挥能力,对整个人类社会将是巨大损失。少数的天才支撑着社会,带动大众不断向前进,这应该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

  
“现存教育体系把优秀孩子无情地抹杀掉了”

  
堀江主张对优秀的人才要集中投资。有些人认为这将导致社会阶层和经济构造的两极分化,因而坚决反对。但他坚持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而要发展就不能总是强调平等,必须承认差距的存在。日本社会的特点就是力主大家平等而反对冒尖,从孩子们从小就不敢去发挥和伸张自己的长处,更多的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不得不去适应整个集体的低水平,只要稍微有些出人头地,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导致优秀的孩子在孤立无助中性格和才能全面萎缩。本来可以出类拔萃的孩子就被这种恶劣体系无情地抹杀掉了。因此,堀江坚决反对日本现存教育体系,他认为能力差的孩子并非是低劣人种,但必须客观承认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别,不要强迫少数优秀孩子去适应整体的低水平教育,而应该及早地把他们选拔出来加以英才教育,让他们不断发挥才能并最终成为社会栋梁。

  
“今后十多岁少年创业可畏”

  
创立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是19岁出道的,高科技的发展,因特网的进化,迅速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浓度”,这种生存环境需要人要有充沛体力和精力,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只有年轻人。浓度大的信息提供了大容量的知识,而最有吸收知识欲望的也只有年轻人,特别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实人的经验并不在于年龄大小,而主要在于时间的利用。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就是经验=时间×生活浓度。在这点上,越年轻就越有优势,他们有时间,精力也特别强,面对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应用。事实上,现在十几岁的人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他们的前辈同龄时所不具备的。因此说,今天十几岁的少年们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因特网时代,如果他们真正开始动手创业,那的确是“后生可畏”。

  
“拥有很多钱不一定就能幸福”

  
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如何能够赚钱抱有很强烈的兴趣。为此,堀江认为这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不良偏向,他很希望大家对如何花钱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如何花钱涉及到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有些风险企业家成立公司后股票顺利上市,结果立刻成了大富翁,拥有了很多钱,于是,他们便去买高级汽车,高档别墅甚至豪华游艇等,也许这就是他们疯狂创业、拼命工作所希望得到的幸福。但每个人的梦想和人生目标是不一样的,不同梦想和人生目标所需要的财富金额也就不尽相同。堀江自己是一个拼命赚钱,然后再大胆花出去投资扩大事业的人,所以即便拥有几百上千亿日元,也不影响他的幸福观。而那些没有他这种兴趣的人,赚到一定的钱,买一些名牌产品,和家人一起消费,也能得到相当的满足感。堀江说,有足够支持自己想干事情的钱财,人也就基本可以说是幸福了。钱财带来的幸福感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目的来决定的,绝对不是钱越多,人生才越幸福。

  
“财富可以改变人的心灵”

  
在日本,人们对钱的意识和态度非常矛盾。大家都在拼命挣钱,但又觉得谈钱有些碍口,往往显得很不磊落,似乎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在日本历史上,商人地位是很低的,在其他国家可能也是这样,最会做生意的犹太民族到处遭受嫉恨。然而,商人们却很清楚:“有钱的人是最强的”,历史上商人依靠财力操纵政治倾权覆国的事例举不胜举。过去有“人贫志坚”或“穷人心灵美”等荒唐说法,然而这种教育实际上最扭曲人的本性。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人因为经济上的困境而杀人放火,为钱铤而走险,出现了无数的社会悲剧,这种事情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着。没有钱是会使一些人发狂和丧失人性的。有了钱,人就会显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带来宽容平和的心胸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且,“钱可以调动人”,许多人在钱的面前心灵会发生根本改变,思维、态度以及精神面貌会随着钱而变化。不管这种说法背后的价值观如何,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超过40岁的经营者应该激流勇退了”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看待企业往往爱用其历史久远来赞许评价,比如“半世纪企业”、“百年企业”等等,似乎年代越老越优秀。然而,堀江看来,在因特网时代,那些陈年老店——“百年企业”,每年满足于仅仅提升3%到5%的增长额,完全没有必要继续经营下去,更没有存在意义。他认为,这些企业基本没有干什么新的事业,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死守到底,要么巨大亏损,要么稍微增长一些,这根本不能说是在经营。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个人和企业必须随之变化,不然就会被淘汰。可有些人总喜欢找借口维护旧体制、旧企业的存续,企图避免遭到淘汰,这与时代背道而行,是很不合理的。所以,强调企业历史,强调传统的延续,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潮流的反动,是为了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私欲,这样的经营者应该立刻下台,这样的公司需要马上解体。所谓的“百年企业”不过是一个自私到极点的托辞,拒绝变革和抗拒新陈代谢,这才是它的本质。在堀江看来,在这个称之为”狗年(因Google而起名)的高速时代,超过40岁的经营者就应该激流勇退了,因为面对信息爆炸和环境激变,只有40以下的年轻人在体力和精力上才能胜任经营的重负。

  
“应该在‘吃’上花更多的钱”

  
有道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堀江一直是个喜欢吃好东西的人,为此,他平常十分注意媒体上关于精美食物的介绍,总爱到处去品尝。他对于那些浑身上下穿戴名牌服饰,开着世界名车的时尚男女,却总是到快餐店或是便利店就餐或买食物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也许这些人会认为,吃下去的东西很快就不在了,名牌东西可以一直向周围人炫耀,因此值得这样做。堀江却认为,这些人的消费方式绝对是错误的。因为名牌产品并不能让人生真正丰富起来,未必可以增添个人魅力。倒是饮食生活,它不仅关系人的健康,而且和一个人的心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饮食生活很贫乏,这个人就不可能是内心丰富的人,和他谈话也就感到其内容的苍白和无力。可是与那些美食家们在一起的感觉就很不一样,周围的人很容易被他们风趣和深邃的谈话所感染,甚至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很多东西。

  
“一定要推倒人类遭遇的最大两堵墙壁”

  
堀江的梦想是要实现宇宙旅行的商业化和发展生命科学。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人感到浪漫的一个是宇宙,另一个就是人类的生命。现在人们也许认为去宇宙旅行是梦想,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移动电话、电视电话以及因特网等在30年前也不过是科幻小说的内容。另外,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说,堀江认为人将来可以不死。只要科学发展了,找出了不死的方法,人真的就可以不死(人可以考虑迁徙到宇宙中去)。生命秘密的研究前沿是蛋白质,这个构造复杂的化合物构成了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多样性,只要彻底弄清蛋白质的来龙去脉,就可以搞清楚生命的构成以及人的死因。尽管研究起来非常复杂而困难,但人类毕竟已经跨进了这个神秘的领域。不过,目前对于这个如此重要的研究领域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投资,所以,要推动这个学科的研究还是需要钱。因此,堀江决定今后要建立一种能够让资本流入这个领域的机制。他认为,宇宙和生命是我们人类遭遇的最大的两堵“墙壁”,一堵是离开地球的墙壁,另一堵是探索生命本质的墙壁,人类需要突破这两堵墙壁。在欧洲,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发现了新大陆,从而打破了神权统治下的沉闷,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在科技发展和旧社会体系严重抵触的现代,更需要突破性的社会变革。而要打破陈旧保守的社会体系和时代的闭塞,就需要有开拓新疆域那样的宏伟气概。因此,,他关于宇宙旅行和生命科学的梦想,与其说是具体的构想,倒不如说是他在精神上向现存保守社会势力挑战的旗帜。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堀江贵文和他的活力门
    徐朝龙和马世领做客新浪聊活力门事件 
    后记 
    附录2 活力门公司发展年表 
    附录1 堀江贵文的“奇谈怪论” 
    第十四章 堀江轻狂的因特网未来观 
    第十三章 活力门致胜法宝 
    第十二章 简单平凡生意经 
    第十一章 成功要素聚焦 
    第十章 8年创造百亿美元的神话 
    第九章 挑战棒球虽败犹荣 
    第八章 缔造活力门王国 
    第七章 适者生存的超常团队 
    第六章 走好创业每一步 
    第五章 踹掉东京大学的叛逆青年 
    第四章 活力门重创“和为贵” 
    第三章 “金融魔术”拉开经济新时代 
    第二章 冲击波内幕 
    第一章 活力门震撼日本 
    堀江贵文和他的活力门(前言)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