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荟萃 >> 走马看花 >> 访日漫记
字体∶
我眼中的日本

晓天 (发表日期:2006-04-07 16:34:38 阅读人次:1042 回复数:0)

  编者按:2004年9月,应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邀请,中国基层工作者代表团一行60人访问了日本,60人的大团分成了三个小团,各个小团的侧重点不同,参观访问了不同的地方。他们走访了日本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学术机构等多家单位,足迹踏过东京、山梨、福井等地。其间不仅有机会参加座谈会,听取各种讲座,同日方青年进行交流,还有机会在民宿期间亲身体验了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20天的行程虽然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但亲眼所见却是客观真实的。通过他们的笔触,也许能帮助我们感受一个丰富的日本。

  
2004年9月,应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邀请,我随中国基层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东京、山梨、福井等地,走访了日本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学术机构等多家单位,民宿期间亲身体验了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日方青年的交流给了我们相互了解的机会,20天的行程虽然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但亲眼所见却是客观真实的。

  
一、我们真的互不欣赏吗?


  
在20多天的行程中,日方组织者为两国青年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和丰富的形式,通过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媒体的发达使青年人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思维方式的接近、流行时尚的趋同、跨国文化的穿透力使青年人很快就能建立起友好、轻松的私人关系。但从整体上观察性格差异的确存在。首先,日本人普遍认真、严谨,但有时爱“小题大做”。例如我们考察期间,组织者几乎每到一地都会发一份全部23天的日程,不过这样的安排也确实让我们整个行程自始至终精确无误。说到“小题大做”有一个例证,一位团友民宿期间希望和男主人切磋一下乒乓球,老先生高度重视,用近一个小时从头到脚全部换上乒乓专用装备,拿出崭新的球拍撕掉保护膜,我方团友看此架势丝毫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连发数球,对方竟一个也没接到。

  
其次,循规蹈矩缺乏人情味。在东京访问期间的接待无疑是得体而细致的,JICA工作人员从不喧宾夺主,而是做好引导的角色,让我们亲身直接接触日本社会和普通民众,相比而言地方的接待更富有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JICA邀请了大批第三世界的青年,他们在JICA国际中心夜晚欢歌,弹吉他,喝啤酒,从无日本人陪同或参与,一些非洲朋友说,当你回想的时候,你会感觉那里并没有交上什么朋友,他们只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或许他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可是第三世界的青年们无奈只能在地下室自娱自乐。

  
总体来说两国国民性格确实有所差异,面对同样的事务,他们似乎缺少中国人举重若轻的从容和随机应变的灵活,在他们看来我们缺少了精益求精的严谨和绝对服从的谦逊,我们嫌他们教条、死板、固执,他们看我们随意、取巧、散漫,和我们的襟怀天下比起来他们似乎胸无大志,和他们的尽职尽责比起来我们好象过于好高婺远。

  
二、“失去了十年”的日本新一代


  
根据日方的介绍说,每年与日方青年的合宿、讨论活动是访问一大亮点,合宿前组织方反复给我们讲解日本人是如何将鞋放在门口然后再掉转方向,类似细节有很多条,可等到时候才发现这些规矩早已荡然无存,两位日本帅哥的行李乱做一团,或许是他们为了照顾我们的习惯?我们接触的多数年轻人身上看不到传统的严格礼仪和思想观念,或许因为他们是复杂的一代人,他们成长在日本社会的成熟期,在“失去的十年”开始自己的事业人生,这时日本社会正在经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东方传统观念和谐后的饱和状态,我们难以评价这一因素对于日本发展的停滞起到怎样的作用,但却可以清晰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在日本青年身上表现为整体性的无所适从,他们身上完成了对传统观念的解构,但东亚文明与西方政治体制如何建构更为和谐的关系似乎还需要更宽广的实验空间,“失去的十年”结束了经济奇迹对思想异化的掩盖,我们似乎看到了转型后国家青年人的生存状况,当我们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为国家的复兴和个人的前途而忘我工作时,他们已经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日本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成为长辈无法解释的社会现象,因为犯罪行为往往是一个自己有漂亮轿车的富家子弟去偷别人的自行车。他们已经缺少了发展中国家青年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和勃勃雄心,上进心和物质利益刺激下的工作狂已越来越少,社会体制、企业制度的成熟使青年人丧失了跃升的可能,当一切都注定时,只有PACHINKO(弹子机)能带来少许未知的惊喜,当国家前途处于迷茫时,只有政治走向上的极化能带来心理上的鼓舞。

  
在青年人心中历史问题已被悄然抹去,当我们就中日历史与日本青年交流时,普遍存在一种由于无知而导致的不耐烦态度,多数人的看法是“就算我父亲是小偷,你也没必要每次见面都提起吧。”必要历史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无法理解亚洲人民是以怎样的心情关注着日本历史观的点滴变化,他们也一定不理解必要的警惕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是何等必要。

  
通过合宿、民宿活动,可以感受到日本青年对于接触、了解中国的愿望,但媒体对中国的介绍存在偏颇,使普通人对我们的了解十分有限,甚至非常片面。中日关系的问题一个独特现象就是民间对外交有影响,两国媒体应该认真反思,民众间的相互感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媒体的角度,中日关系里感情问题是关键,我们既然都承认邻居是无法选择的,两国就应该为正常的睦邻关系做出不懈努力,在中国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全面超越日本的过程中,摩擦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希望有更多人能进行理性的思索,认识到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

  
三、中日与“师说”


  
日本行政体制是我分团考察重点,我们走访了从中央的总务省、人事院到地方的市、町、村基层行政单位,日本行政系统完善的制度建设保证行政行为的高效和精确,普遍存在的制衡结构使行政行为随时受到有效的、良性的、建设性的制约和监督,自我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使行政管理始终处于公开、透明状态,让日政府廉洁形象获得了世界认可。通过日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居民生活的综合指数,而不是单纯的GDP总量,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例如福井县反复强调该地是著名长寿县,在日最适宜居住地排名中多年名列前茅。各地政府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把住民的健康福利作为行政工作重点。日本行政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我实现依法行政有借鉴意义。中日两国的行政管理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同属东亚文明,彼此的经验具有格外现实的借鉴价值。

  
就行政体制考察的收获来看,客观地讲,日本拥有最多我们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很多东西拿来就可以用,而不用再经过漫长的本地化改造过程,这个过程的成本是高昂的。在和我们几乎同时被西方列强打开门户以后,他们选择了较我们更深层次的学习与革新,在东亚文明结合西方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且比较成功的尝试。

  
但是有很多方面日本对我们存有戒心,例如高速铁路问题。JR东日本铁路公司和日方学者多次提到我们的高速铁路技术引进问题,并对其技术优势进行大力宣传,通过日方表述可发现,其意图不仅是京沪铁路项目,而是以此为突破口控制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进而以此为平台在未来亚洲高铁网络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日学者称这是日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契机,但日方同时透露东日本铁路公司高层对向我们转让技术态度谨慎,甚至非常消极,担心中国在此领域动摇其技术垄断地位。

  
日本对中国抱有戒心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部门对中日经济关系发展适应缓慢。我们访问的福井县以稻米生产和眼镜加工为支柱产业,目前都受到中国产品的冲击,在与日方农业人员交流时,日方农民代表在谈到中国稻米和蔬菜进入日市场时情绪激动,认为两国存在因劳动力成本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致使当地出现农业生产者破产情况。当地眼镜企业几乎全部已在浙江、江苏等地设厂,造成当地就业压力加大,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解释:中日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晰,我出口产品多集中在日用品行业,给人造成中国产品铺天盖地的错觉,而日方出口多为高附加值产品,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需要日方产业界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

  
此行收获很多,考察了日各级行政体制的运行和改革动向、深入了解了日本民情及对华态度、不失时机地宣讲了我们的对日政策、消除了部分日本民众对中国存在的疑虑和误解、结交了一些致力于两国友好的日本友人,代表团成员通过自身言行,向日民众宣传了我国发展状况,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原载人民网)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访日漫记
    访日漫记<十二>:大难来临时的感受 
    访日漫记<十一>:实地日语体验(下) 
    访日漫记<十>:实地日语体验(中) 
    访日漫记<九>:实地日语体验(上) 
    访日漫记<八>:说明会(下) 
    访日漫记<七>:说明会(上) 
    访日漫记<六>:东京印象之文化篇 
    访日漫记<五>:东京印象之市民篇 
    访日漫记<四>:东京印象之城市建设 
    访日漫记<三>:啼笑皆非的日语交流 
    访日漫记<二>:拔苗助长的日语速成培训 
    访日漫记<一>:这回我还就去日本了 
    我眼中的日本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