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荟萃 >> 高谈阔论 >> 名人与日本
字体∶
留日政治家们遗迹何在?

袁金华 (发表日期:2006-05-11 15:18:14 阅读人次:1209 回复数:0)

  中日交往史上曾经有过二段非常精彩的时期。一是在中国的唐朝,日本天皇派遣10多批“ 遣唐使”到长安,加上大批僧侣,商贾到中国,把中国的盛唐文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吸收到日本,经济贸易交往频繁,开创了日本“ 天平朝代”的繁荣。第二个时期是近百年左右,日本在明治天皇之前也并不比当时的中国满清政府好多少,经常受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欺负,1854年日本也被列强逼迫开埠通商,后来经过“明治维新”,搞了一系列的变革,国力强盛了,经济繁荣了,特别是经过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由此迈进了世界列强的行列。日本的变化着实吸引了在苦难中挣扎的大批中国的爱国志士,日本成了再造中国的最好的榜样,于是一批批留学生、一批批维新派、一批批革命家纷纷东渡日本,寻找挽救祖国危亡的灵丹妙药。据统计20世纪中国留日学生已经超过一万人,如果加上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在日各派革命力量,估计当时日本华人不下三万人。可以说在上世纪初的日本国土上,尤其是东京地区成了中国英豪们的活动大舞台,孙中山在这里筹建反清同盟会,康有为、梁起超在这里宣传维新变法,蒋介石在这里就读军事学校,章太炎在这里办《民报》鼓吹反清革命,鲁迅在这里学医,决心“ 我以我血荐轩辕”,蔡锷在这里策划讨伐袁世凯、李大钊、陈独秀在这里接受共产主义,周恩来在这里准备“ 面壁十年图破壁”……正是由于日本这样一座舞台,为中华英豪们后来的事业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起点。不管他们是革命的、改良的、搞政治、搞学术的,也不管他们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演变,单就他们当时决心奔赴日本,怀抱救国图存的豪情壮志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也正是这批留日精英,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意义比留学英美的要大得多。

  
历史已经过去百年,“折战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批当年的留日英豪们在东京何处生活、就读?遗迹是否还可以寻觅呢?怀着思古之情,笔者作了些实地寻访,实录了一些资料,以飨读者。

  
周恩来与“东亚高等预备学校”


  
周恩来是现代日中两国人民都非常熟悉和敬仰的人物。很多人只知道他留学法国勤工俭学,其实他的第一个留学国是日本。1917年9月,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与几位同学决心东渡日本留学,出发前夕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著名诗句,到达东京后进入“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就读。“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校长是松本龟次郎。松本先生1866年出生于静冈的农家,师范学校毕业后做过小学教员,师范学校老师,后任宏文学院教授。1918年受聘到中国的北京京师法政学堂教日语。在中国任教四年,回国后与友人创办了“东京高等预备学校”,致力于中国留日学生的事业,这所学校在校学生最高时达到2085名,在当时是一所学生众多、声望很高的学校。东亚高等预备学校的校址在神田区中猿乐町5号,原是二座两层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倒毁,后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教学楼)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现在的地名称作神田神保町2─20号,就在千代田区西神田路南端。原学校的大门附近已建成一个“爱全公园”,原校舍也改为千代田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单位。为了纪念周恩来曾在这里留学生活,千代田区在原校门旁建造了一座石碑,镌刻了“ 周恩来曾在这里就读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字样。

  
周恩来在学校深受松本校长的关爱,松本很赞赏周恩来的爱国热情和刻苦求学精神,松本曾经对日本的学生说:“ 能热爱自己国家的人,才有可能去爱别的国家。”在东京期间,周恩来参加了由南开学校和天津法政学校留日学生组织的“新中学会”,相互激励爱国热忱、报国之志。1918年,北洋段祺瑞政府为了向日本借款,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议》,激起留日学生的义愤,周恩来参与了抗议活动,1919年4月回中国报考南开大学,自此周恩来再也没有来过日本,到了晚年还向访华的日本朋友打听东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的情况,还在怀念松本校长。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名人与日本
    李鸿章日本遇刺与《马关条约》签署 
    留日政治家的遗迹(续) 
    留日政治家的遗迹(续) 
    留日政治家的遗迹(续) 
    留日政治家的遗迹(续) 
    留日政治家们遗迹何在? 
    郁达夫之死再起波澜 
    100年了 日本人还记着鲁迅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