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老唤 >> 
字体∶
中国还有学问吗?

老唤 (发表日期:2016-04-27 17:50:02 阅读人次:7325 回复数:26)

  羞煞严复,气煞休谟

  
——评刘仲敬译《英国史》

  
2014-08-10 19:01:16 来自: David

  
在 晚年,休谟一直念兹在兹的就是这部《英国史》,并在给书商的信中一再以“一个人的前半生不足以写一部作品,而一个人的后半生也不足以修订一部作品”自警。 但就是这部与吉本的《罗马帝国兴衰史》和罗伯逊的《苏格兰史》并称于世,堪称18世纪“哲学历史学”之鸿篇巨制的《英国史》,在中国却遇人不淑,被汉译活 生生地糟蹋了!

  
尽管刘仲敬曾狂妄地以严复自况,并在各种公开场合大谈其玄妙的翻译经,但人们只要肯核查一下网上很容易获得的《英国史》原文,刘译 虚有金玉之表的败絮本质便立马暴露无遗,因为仅仅《英国史》开篇第一自然段,就至少有三处明显的错误。首先,对于“Ingenious men, possessed of leisure, are apt to push their researches beyond the period, in which literary monuments are framed or preserved; without reflecting, that the history of past events is immediately lost or disfigured, when entrusted to memory and oral tradition, and that the adventures of barbarous nations, even if they were recorded, could afford little or no entertainment to men born in a more cultivated age”这段话,刘译为“有闲暇的才智之士自然应该越过文字的丰碑已经得以确立和保存的时代,深入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野蛮民族的功业一向依赖记忆 和口传的历史,即使有文字记录残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较文明的各民族的兴趣。”但凡粗通英文之人不难看出,刘译完全颠倒了休谟的原意,因为休谟实际上是“反 对”将历史研究延伸至史料微渺的远古时代的。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有闲暇的才智之士易于将他们的研究推至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而没有意识到:当人们 将过往史事委诸记忆和口头传统时,不免有立马湮灭或失真之虞,而即便将这些蛮族的历险登录在册,也很少甚或根本就不能为生于更为文明时代之人提供任何消 遣。”将“are apt to(易于)”错译为“自然应该”,而又不明白“without reflecting”这个关联句所起到的转承作用(这或许是漏译的原因),颠倒原意、指鹿为马也就在所难免了;其次,刘译将“the convulsions of a civilized state”译为“文明国家遭受的冲击”也是莫名其妙,好像是“convulsions”是来自国家外部似的。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文明国家的悸动”,因为 “convulsions”更多地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兴衰沉浮、治乱更替;最后,刘译将“but the sudden, violent, and unprepared revolutions, incident to Barbarians, are so much guided by caprice, and terminate so often in cruelty”译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命运的反复无常,突如其来的暴力、意料之外的革命、事出偶然的蛮族入侵大体都以血腥和残暴结局”更是堪称神 译。且不说刘译将逻辑完整、语义明晰的句子胡拆乱分,随意增删文义,居然还把“incident to Barbarians”译成“事出偶然的野族入侵”,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岂不知“incident”除了“偶然”,还有“相伴相生”之意,再说,何来“入 侵”之说?!其实,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是“与蛮族如影随形的突然、暴烈而毫无先兆的剧变大多起于无常而终于残暴”。

  
或许有读者会认为,刘译开篇所出现的这种错误只是事出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但我要说的是,无论就出错“频率”之高而言,还是就错误的“严重”程度而言,开篇这一段都绝非孤例。刘译的错误是大面积的、系统性的,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译者的英文水准明显不过关。

  
这 首先表现在望文生义,对一些常见英文单词的意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造成大量的错译。比如,不知道“object”除了“反对”还有“目标”之意,故 而将“they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any other object than to pillage the provinces for present gain”(除了为眼前的利得而劫掠各省,他们不可能有其他的目标)译为“他们不可能反对劫掠行省,增加目前的收益”(第2卷:中文4,英文2);不知道 “(this)world ”除了“世界”还有“现世”(相对于“来生”)之意,把“besides the severe penalties, which it was in the power of the ecclesiastics to inflict in this world”(德鲁伊僧侣除了有权在现世施加的严厉惩罚)翻译为“德鲁伊僧侣不仅借助教权,用严厉的惩罚把世界束缚在恐怖之中”(第1卷:中文5;英文 21);不知道“economy”除了“经济”还有“俭约”之意,将“want of economy and an ill-judged liberality were Henry’s great defects ”(不知俭约和不得其所的慷慨是亨利最大的缺点)译为“亨利最大的弱点就是财政困难和欠考虑的慷慨赏赐”(第2卷:中文18页,英文13页);不知道 “calling”除了“呼声”还有“职业”之意,把“But there are also some callings, which, though useful and even necessary in a state, bring no particular advantage or pleasure to any individual)(但还有一些职业尽管在国家而言是有益甚至是必需的,但却并给不能给个人带来任何专门的收益或享受)译为“不过,还有另一些呼声认 为:有些行业既有用又必须,却不能给个人带来利益或娱乐”(第3卷:中文110页,英文90-91页);不知道“cause”除了“理由”还有“讼案”之 意,把“The king himself often sat in his court, which always attended his person: He there heard causes and pronounced judgment”(国王经常亲自列席法庭,在那里听讼并判案)译为“国王经常亲自列席法庭,听取双方的理由和法庭的判决”(第1卷:中文366,英文 339);不知道“licence”除了“特许状”(执照)之外还有“放纵”之意,把“They condemned celibacy and monastic vows, and thereby opened the doors of the convents to those who were either tired of the obedience and chastity, or disgusted with the licence, in which they had hitherto lived”(改革者谴责独身和隐修誓言,由此向那些要么厌倦了服从和贞洁,要么对他们此前的放浪生活感到憎恶之人打开了修道院的大门)译为“改革者谴责 独身和隐修誓言,修道院的门户由此打开。有些修道士厌倦了顺从和贞洁,或是不满他们迄今仰仗的特许状,可以就此离开”(第3卷:中文115,英文95); 不知道“raise”除了有“供养”之外还有“提高”之意,把“The committee of danger in April 1648 voted to raise the army to 40,000 men”(1648年4月,危机委员会投票决定将军队增至4万人)译为“1648年4月,危机委员会投票通过决议:供给四万大军”(第6卷:中文108, 英文94);不知道“turn”除了“弯曲”还有“风习、倾向”(natural inclination)之意,把“Such a military turn at that time prevailed among the English”(那时,这种尚武从征之风颇盛)译为“那时,这种曲线从军的方法在英国人当中极其盛行”(第6卷:中文91,英文79),把“by the turn of his character”(由于其性格倾向)翻译成“曲与周旋”(第2卷:中文209,英文180);不知道“drop”除了“落下”之外还有“放弃”之意, 把“the whole clergy gradually dropped the more rigid principles of absolute reprobation and unconditional decrees”(全体神职人员逐渐放弃了绝对谴责和无条件判罚的严苛信条)译为“全体神职人员还是渐渐落入更严厉的信条:绝对为神所弃和无条件的神意” (第5卷:中文110,英文97);不知道“minute”除了“短暂”之外还有“微屑”之意,将“Such circumstances, though minute, it may not be improper to transmit to posterity”(这种情况尽管微不足道,或许并非不宜传诸后世)翻译为“这种情况虽然短暂,大概并非不宜传诸后世”(第5卷:中文197;英文 176);不知道“trial”除了“审判”之外还有“尝试”之意,将“The great men, having proved, by so sensible a trial, the impotence of law and prerogative, would return to their former licenciousness”(经过如此明显的一次试探,显贵们已证实了法律和特权的无能,遂回复到他们此前的恣睢状态)译为“显贵业已践踏法律和特 权,现在意识到以往的恣睢将会重新面临审判”(第5卷:中文218,英文195);不知道“oracle”除了“神谕”之外还有“圣人”之意,将“Sir Edward Coke, the great oracle of English law”(英国法律的大圣人爱德华.科克爵士)翻译为“英国法律的神谕所爱爱德华.科克爵士”(第6卷:中文350,英文302);不知道 “material”除了“材料”之外还有“重要的”之意,将“Waller was the first refiner of English poetry, at least of English rhyme; but his performances still abound with many faults, and what is more material, they contain but feeble and superficial beauties”(沃勒最先致力于精练英诗,至少是英诗的格律;但他的作品仍然错误百出,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只含有微弱的浮表之美)翻译为“沃勒最先致 力于精练英诗,至少是精练英诗的韵律;但他的作品仍然错误百出。素材越多,文笔之美反而更肤浅、更虚弱”(第6卷:中文112,英文97);不知道 “minister”除了“大臣”之外还有“牧师”之意,把“Such dangerous societies had been suppressed by Elizabeth; and the ministers in this conference moved the king for their revival”(伊丽莎白压制这种危险的宗教集会,在这次会议上,牧师们游说国王对宗教集会网开一面)译为“伊丽莎白压制这种危险的结社活动,在这次会 议上,诸位大臣游说国王网开一面”(第5卷:中文10,英文7-8);不知道“necessities”除了“必需品”、“必要”之外,还有“经济窘迫” 之意,把“the great necessities , to which the king was reduced”(国王所陷入的巨大的财政窘迫)译为“贬低国王的巨大必要性”(第5卷:中文283,英文253);不知道“assume”除了“认定” 之外还有“获取”之意,把“the king had even assumed powers incompatibl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imited government”(国王甚至已获取了根本就无法与有限政府原则相容的权力)翻译为“甚至他设想中的王权都无法跟有限政府的原则相容”(第5卷:中文 233,英文210);不知道“cultivate”除了“文明、开化”还有“培植、耕作”之意,把“As no man, by reason of this custom, enjoyed the fixed property of any land; to build, to plant, to inclose, to cultivate, to improve, would have been so much lost labour”(由于这种习俗,任何人都没有固定的地产;建设、种植、圈地、培育和改良都是徒耗劳力)译成“由于这种习俗,任何人都没有不动产。建筑、种 植、圈地、文化和进步都无从说起”(第5卷:中文39,英文32);不知道“speculative”除了“推测的”还有“玄思性的、理论性的”之意,把 “the king’s despotism was more speculative than practical”(国王的专制主义更多是理论上的,而非实践上的)译为“国王的专制主义主要是思考推测,而不是实际行动”(第5卷:中文37,英文 30)。

  
刘不仅对许多英文单词的意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还搞不懂一些极其简单、极其习见的英文短语——如“on this head”、“in some measure”、“It is however remarkable”,结果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译法:将“Edward, that he might give them satisfaction on this head, had applied to Lewis of Bavaria, then emperor”(爱德华在这方面可以满足他们,已向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伐利亚的路易提出了诉请)译成“他们的首领爱德华就向当时的皇帝巴伐利亚的 路易申请,以便让他们满意”(第2卷:中文163,英文140);将“This remark is, in some measure, though imperfectly, justified by the conduct of Edward III”(这种评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不尽完善,但却由爱德华的行为予以坐实)译成“这就是说:爱德华有些举措虽然不完善,却有正当理由”(第2卷:中文 217,英文186);将“It is however remarkable……”(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译成 “无论多么异乎寻常……”(第6卷:中文111,英文96)。

  
然而,对刘仲敬构成最致命挑战的还是他根本就看不懂的英文语法和句式。正是由于这种 根本性的缺陷,导致译文错谬百出,从而不仅严重歪曲了《英国史》的原意,而且也对中文读者造成了无可估量的误导。比如将“Sensible, that the people, at all times, especially when their understandings are obstructed by ignorance and bad education, are not much susceptible of speculative instruction”([阿尔弗雷德]意识到,在所有的时代,人民都不易接受玄奥的教导,尤其当人民因无知和缺乏教育而民智未开时)翻译成“在任何时 代,即使是蒙昧的风气和恶劣的教育闭塞了人类的慧根,才智之士也不易流于臆断”(第1卷:中文67;英文70);将“By an act of the fifth of this reign, it is made felony to cut out any person’s tongue or put out his eyes”(亨利在位第五年的一项法案将挖眼、割舌列为重罪)翻译为“亨利在位第五年的一项法案规定以挖眼、割舌惩治重罪”(第2卷:中文276,英文 245);将“Of all men, nature seemed least to have fitted him for being a tyrant”(就本性而言,他是所有人中最不适合做暴君的)翻译为“所有的人自然视他为暴君”(第2卷:中文50,英文37);将“Reasons for and against Toleration”(支持和反对宽容的理由)翻译成“反对宽容的论证”(第3卷:中文337,英文290);将“unwilling to sacrifice to politics his inclination”(不愿为政治牺牲他自己的偏好)翻译为“不愿牺牲政治偏好”(第5卷:中文27,英文23);将“They aspire not to the sublime; still less to the pathetic ”(它们无意于崇高之情,更无意于感伤之情)翻译为“(它们)不能激发崇高之情,充其量不过感伤而已”(第6卷:中文113,英文97);将 “the king full of hopes of receiving supply; the commons, of circumscribing his prerogative”(国王满心希望收到补助金,而下议院则满心希望限制国王特权)翻译为“国王对补助金寄予厚望。下议院对国王的特权多加限制”(第 5卷:中文31,英文26);将“yet Henry scrupled not to tread in his footsteps, and to encourage the same abuses in elections”(然而亨利出于顾虑,既没有重蹈理查德的覆辙,也没有在选举时鼓励同一种滥权)翻译成“但亨利毫不踌躇,如法炮制,照旧鼓励操纵选举 的滥权行径”(第2卷:中文273,英文242);将“To these passions of Henry, as well as to his suspicious politics, we are to ascribe the measures, which he embraced two days after the battle of Bosworth”(我们将亨利在博斯沃思战役两天后所采取的举措,完全归因于他的这些激情及猜忌性政治)翻译为“亨利意气用事、心存猜忌的政策,我们归 因于他在博斯沃思战役两天后采取的举措”(第3卷:中文6,英文4);将“the protector, from a spirit of ostentation, ordered them to be transported by land to London”(护国公出于炫耀,下令将战利品由陆路运往伦敦)翻译为“护国公无意炫耀,下令将战利品由陆路运往伦敦”(第6卷:中文61,英文51); 将“And he entirely commanded their affectionate regard, by his abilities and success in almost every enterprize, which he had hitherto undertaken”(凭借在此前所从事各项事业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功,他[克伦威尔]完全赢得了军队的衷心爱戴)翻译为“迄今为止,将 军几乎战无不胜。他处处体贴军队”(第6卷:中文63,英文53);将“But the spectacle the most shocking to every one, who retained any sentiment either of honour or humanity, still remained”(但那种让所有仍怀有荣誉或人道情感之人深感震惊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翻译为“但围观者大为震惊地发现,所有的俘虏仍然保持着幽默和人 性”(第2卷:中文265,英文236);将“The more prudent covenanters had concluded, that their pretensions being so contrary to the interests, and still more to the inclinations of the king”(更审慎的盟约派已经得出结论:他们的主张不仅与国王的利益严重冲突,而且更与国王的性向相悖)翻译为“更审慎的盟约派已经得出结论:他们的权 利主张比实际利益更倾向于国王”(第5卷:中文220;英文197);将“The desire of power, likewise, which had engaged Charles in these precipitate measures, had less proceeded, we may observe, from ambition than from love of ease”(同样,我们或许可以注意到,促使查理做出这些鲁莽举动的权力欲与其说源于野心,不如说源于对闲适的喜好)翻译为“这些鲁莽的举动需要强烈的权 力欲,国王的动力每况愈下。我们已经看到,查理爱野心不如爱舒适”(第6卷:中文204,英文177);将“But the effects of these dispositions on both sides became not very sensible, till towards the conclusion of his reign”(直到其统治末年,这些倾向对于双方的后果才变得十分明显)翻译为“不过直到本朝末年,双方的立场倾向都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第5卷:中文 27,英文23);将“The feudal system, with which the liberty, much more the power of the commons, was totally incompatible”(封建制度与人民的自由,尤其是与人民的权力水火不容)翻译成“封建制度及其自由与人民权利的增长水火难容”(第2卷:中文 44,英文33);将“In all these transactions appears clearly the opinion, which Elizabeth had entertained of the duty and authority of parliaments”(透过所有这些事务,伊丽莎白对议会的义务和权威所秉持的看法便一目了然)翻译成“所有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了国会对伊丽莎白的忠 诚和敬畏”(第4卷:中文117,英文99);将“Had the king been impowered to levy general taxes at pleasure, he would naturally have abstained from these oppressive expedients”(假如国王曾被授权随意征收普遍性的赋税,他自然不会求助于这些压迫性的权宜之计)翻译成“国王已经掌握了随意普遍征税的权力,自 然不会放弃这些压迫性的权宜之计”(第3卷:中文53,英文41)。

  
以刘的这种英文水准,不难想见,在面对一些更为复杂的句型时,出现各种与原义 截然相反,甚至明显违背历史常识的“低级错误”就势所难免了!比如将“These clowns, who assume to themselves the name of barons, abound in every thing, while we are reduced to necessities”(那帮自命为男爵的乡巴佬们无所不有,而我们却在经济上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翻译为“我们筹集必需品,已经焦头烂额,那些装腔作 势、自称男爵的小丑还在四处插手”(第2卷:中文18,英文13);比如将“His wit, to use the expression of one who knew him well, and who was himself a good judge, could not be said so much to be very refined or elevated, qualities apt to beget jealousy and apprehension in company, as to be a plain, gaining, well-bred, recommending kind of wit”(用一位对他知之甚深、其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鉴赏家的话来说,他的机智与其说是那种过于精雅或过于高邈而易于招致猜忌和忧惧的那种,不如说是平 易、招人喜欢、有教养和值得推荐的那种)翻译成“最熟悉他的人士说,他的机智本身就是最好的法官。他的机智精练高雅无以复加,足以招致同伴的嫉妒和恐惧。 他的机智质朴、迷人、有教养,使他受人欢迎”(第6卷:中文330,英文285);将“They then openly asserted, that the levying of tonnage and poundage without consent of parliament, was a palpable violation of the ancient liberties of the people, and an open infringement of the petition of right, so lately granted”(然后,他们公开宣称:未经国会同意便征收吨税和磅税,这一行为明显地侵害了英格兰人民的古老自由,是对新近获批的《权利请愿书》的一次 公然践踏)翻译成“然后,他们公开宣称:国会没有批准吨税和磅税,明显侵犯了国民的古老自由,公然违背了最近批准的《权利请愿书》”(第5卷:中文 168,英文149),于是乎,经刘仲敬这么一译,侵犯国民的“古老自由”并践踏《权利请愿书》的罪魁祸首俨然变成国会了!不仅如此,刘仲敬还将斯密评价 休谟的这段话“And that gaiety of temper, so agreeable in society, but which is so often accompanied with frivolous and superficial qualities, was in him certainly attended with the most severe application, the most extensive learning, the greatest depth of thought and a capacity in every respect the most comprehensive”(虽然这种欢快的性情在社交中最令人愉悦,但它常常与那些轻佻浮薄的品性相生相伴,但在休谟那里却当仁不让地与最严谨的努 力、最广博的学识、最深刻的思想、最广泛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译成“他天性愉悦、合群易与,但他最严格的操守、最渊博的学识、最深刻的思想、包罗万象的理解 力经常伴随着轻佻、肤浅的品质”(第1卷:中文11,英文19),天可怜见,经刘仲敬这么一译,斯密简直就是在拐弯抹角地骂休谟是轻佻浮薄之徒!

  
第二、译者缺乏翻译《英国史》所应具备的基本史学素养。

  
尽 管刘仲敬以“世界史”为专攻,尽管有学界前辈以“学贯古今中西”对其倍加称誉,但是,当他史无前例地将“包税商”(farmers)翻译为“农夫”(如 “关税由农夫[farmers]征收,而非由专员征收”,“多年来,海关用农夫[farmers]和关员征收磅税、吨税和新税”,分别见第5卷:中文 113、240,英文100、215),当他把“亚琛和约”(Treaty of Aix-la-chapelle)翻译成“六章条约”(第6卷:中文142,英文124),当他将“恩税”(benevolences)翻译成“福利税” (“本朝第一次出现征收福利税[benevolences]的记录”,见第2卷,中文262,英文226)时,我们便不难得出这样一个让人大跌眼镜,但却 颠扑不破的结论:刘仲敬不仅英文不过关,而且还缺乏翻译《英国史》所应具备的最低限度的史学素养。

  
其实,像我上面所提到的这种让人瞠目结舌、匪夷 所思的专业性错谬在刘译中比比皆是。简单一点的比如把“law of nations”(万民法)译为“邦国法律”(“国王襁褓即位,现年三十六岁,居然对邦国法律(law of nations)如此无知,似乎令人惊讶”,第5卷:中文20,英文14);把“the Roman pontiffs”(历任罗马教皇)译为“历任罗马主教”(第1卷:中文172,英文164);把“civil magistrates”(民政官员)译为“治安法官”(第2卷:中文282,英文249);把“Institution of the garter”(创立嘉德勋位)译为“袜带授勋”(第2卷:中文193,英文168);把“the commission of trailbaston”(刑事委任状)译为“徭役”(“恢复供应徭役”[the renewal of the commission of trailbaston],见第2卷:中文220,英文188);把“募兵委任状”(commission of array)译为“专员制”(“本朝首创专员制”[The first commission of array, which we meet with, was issued in this reign],见第2卷:中文299,英文263);把“purveyors”(承办商、采买人)译为“包税人”(第2卷:中文257,英文234);把 “the Indies”(西印度群岛或印度群岛)译为“印度”,结果无中生有地让西班牙的Phillip II到“印度”迫害异端(“他颁布严令,在西班牙、意大利、印度[the Indies]和低地国家迫害异端”,见第4卷:中文42,英文35);把“positive statute”(成文法、实在法)翻译成“肯定性法案”(“英国司法体系确定了基本原则:国王虽然不能准许道德上的非法行径,却能许可仅仅由肯定性法案 [positive statute]禁止的行为”,见第6卷:中文350,英文302)。更有甚者,由于不知道“conversion”有“宗教改宗”之意,从而将“but the generous nature of the prince was averse to such sanguinary methods of conversion”(但国王天性慷慨,对这种以暴力胁迫改宗的方法心存厌恶)译为“但国王天性慷慨,不愿意以这样残暴的方式改变态度”(第2卷:中文 281-282,英文249);不知“elect”有“选民”之意,从而将“that doctrine affords the highest subject of joy, triumph, and security to the supposed elect, and exalts them, by infinite degrees, above the rest of mankind”(这种教义为假定的选民提供了最高层次的欢愉、胜利和安全,并将他们无限度地抬高,从而高踞于其余人类之上)翻译为“这种教义为设想的选 择提供了最高层次的欢愉、凯旋和稳固,无限升华,高踞于其余人类之上”(第5卷:中文110,英文97);不知“janizaries”有“土耳其近卫 军”之意,从而将“The military confessors were farther encouraged in disobedience to superiors, by that spiritual pride, to which a mistaken piety is so subject. They were not, they said, mere janizaries; mercenary troops inlisted for hire, and to be disposed of at the will of their paymasters”(由于这种精神骄傲——错谬的虔诚常常滋生这种精神骄傲,军队里的忏悔师进一步受到鼓励,以不服从上级为能事;他们说:他们可不是 土耳其近卫军,那种拿人钱财、唯东家是从的雇佣军)翻译为“军队忏悔师误解虔诚的真义,以精神的骄傲进一步鼓励了忤逆犯上的行径。他们说:他们可不是区区 守夜人,像唯利是图的雇佣兵一样拿人钱财、听凭东家使唤”(第5卷:中文393,英文359);不知“divan”有“东方国家的议事厅”之意,从而将 “After all this discourse, more worthy of a Turkish divan than of an English house of commons, according to our present idea of this assembly”(毕竟,根据我们目前的国会观念,这种话语更适合土耳其的议事厅而非英格兰的下议院)翻译为“根据我们目前的国会观念,这种谈论更适合 土耳其咖啡馆,而非英格兰下议院”(第4卷:中文276,英文242)。当然,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当属把“The great charter ha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is valuable part of liberty; the petition of right had renewed and extended it”(《大宪章》奠定了宝贵自由的基石;而《权利请愿书》则更新并扩展了《大宪章》的内容)译成“《大宪章》奠定了宝贵自由的基石。请愿权不仅复兴,而 且扩展”(第6卷:中文270,英文235),居然能把“the petition of right”译成“请愿权”,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 果说上面如此简单的专业术语刘仲敬都能译错,那么凡涉及到较强专业知识的翻译就更可想而知了!如想当然地将“barons of exchequer”(财政法院的法官)译为“财务卿”(“他们宣布,每一届国会开幕第三天,国王就应该重新任命这些官员,只有两院法官和财务卿 [barons of exchequer],见第2卷:中文172-173,英文147),将“The Parliament of Paris”(巴黎高等法院)译为“巴黎的国会”(“巴黎的国会身为法律和正义的尴尬之城[The parliament of Paris itself, the seat of law and justice]”,见第4卷:中文44,英文37;而且撇开原文不说,这句中译本身就是文理不通的病句!),将英国内战史上有着特殊内涵的专有名词 “the good old cause”(美好的古老事业)翻译成“古老和正当的目标”(第6卷:中文84,英文73)。此外,由于不知道“cautionary towns”为荷兰独立战争时期英格兰应邀在荷兰所设立的“警戒城镇”,从而想当然地将“cautionary towns delivered”(第5卷第47章的“分标题”,意为“交还警戒城镇”)翻译为“市镇防范于未然”(第5卷:中文41页,英文38);由于不知道 “Statute of Mortmain”为《没收法》或《死手法》之意,不知道“use”作为法律术语意指“用益设计”,从而将“The Statutes of Mortmain was often evaded afterwards by the invention of uses”(此后,人们常常通过发明各种“用益设计”来规避《死手法》)莫名其妙地翻译为“以后,永业立法经常以虚构用途的方法规避”(第2卷:中文 110页,英文90页);由于不知道“states”、“estates”尚有“等级会议”之意,从而悖谬地将“often without consent of the states or great council”翻译为“经常不经国家(states)或大议事会同意”(第2卷:中文314,英文293),将“without any advice of parliament or estates”翻译为“没有国会或有产者(estates)的建议”(第5卷:中文37,英文37);由于对霍布斯及英国内战史事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从 而将休谟品藻霍布斯的这句话——“Timidity is the principal fault”错误地翻译为“羞怯是他遭到责备的主要缺点”(第6卷:中文114,英文98)。尽管“timidity”除了“胆小”还有“羞怯”之意,但 但凡了解霍布斯生平或知晓霍布斯曾自称是“恐惧”的“孪生子”这一典故的,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译为“胆小畏葸是其主要的缺点”;由于不知道“权力源于财 产”是17、18世纪英国宪政学说中的一句至理名言,从而将休谟的“As power naturally follows property, this revolution alone gave great security to the foreigners”这句话无厘头地翻译为“因为权力源于地产,这场革命就已经保证了外国人的地位”(第1卷,中文162,英文156)。

  
译错 也就罢了,如果能一路走到黑,“持之以恒”地错下去,那也算错得有风格、有节操!但刘仲敬则不然,他不仅译错,而且要变着花样错!当他把“the statute of provisors”(圣职法)一会儿译成“《临时条例》”(第3卷:中文149,英文122),一会儿译成“补充条例”(第3卷:中文156,英文 128);当他把“dispensing power”(“搁置权”或“豁免权”)一会儿译成“授权”(第2卷:中文252,英文218),一会儿译成“执行权”(第2卷:中文17,英文12), 一会儿又译成“王权强化”(第2卷:中文219,英文188);当他把“purveyance”(“先买权”或“采买权”)一会儿译成“王室供应徭役” (第2卷:中文219,英文187),一会译成“徭役”(2卷,中文165,英文142),一会儿译成“补给征用权”(2卷:中文24,英文17),一会 儿又译成“食物供给”(第4卷:中文289,英文258)时,你不能不怀疑这不仅是一个史学素养不达标的译者,而且也是一个心思游移、敷衍塞责的译者!

  
第三,译者态度轻薄倨傲,对原著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说英文不过关、史学素养不到位尚属“水平”问题,那么,我下面所要说的就属于“态度”问题了。

  
首 先,刘译中存在着大量的漏译。在述及《人身保护法》时,休谟曾对其负面影响进行了某种颇具保守主义之特色的反思,也即“It must, however, be confessed, that there is some difficulty to reconcile with such extreme liberty the full security and the regular police of a state, especially the police of great cities. It may also be doubted, whether the low state of the public revenue in this period, and of the military power, did not still render some discretionary authority in the crown necessary to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第6卷:英文235),但就是这么一段既长、又十分重要的段落却在刘译中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踪影(它本应该出现在刘译第6卷第 270页)!又比如,在论及“光荣革命”与英国自由体制之间的关系时,休谟曾说过这么一段被后世研究者频频“引述”的话,也即“And it may justly be affirmed, without any danger of exaggeration, that we, in this island, have ever since enjoyed, if not the best system of government, at least the most entire system of liberty, that ever was known amongst mankind”(第6卷:英文338),但同样,经过刘仲敬的翻译,这段话也神秘地“被失踪”了(它本应该出现在刘译第6卷第391页)!实际上,因这 种敷衍塞责的翻译态度而被遗漏、“被失踪”的段落在刘译中又是何其多也!

  
其次,“指鹿为马”,错把“杭州”当“汴州”。正是由于译者对原著倨傲、 对译事轻薄,从而导致了许多“指鹿为马”,错把“杭州”作“汴州”的错误。比如将“Cassivelaunus,one of their petty princes”翻译为“他们最杰出的王子卡斯维拉努斯”(第1卷:中文6;英文22)。在这里,刘仲敬显然是把“petty”误认为是“pretty” 了!又比如将“the ecclesiastics called aloud for the punishment of his disciples”翻译为“神职人员声嘶力竭地要求惩治他的教义”(2卷:中文265,英文236)。在这里,刘仲敬又显然是把“disciples” (门徒、信徒)误认作“principles”了!又比如将“His army was retained entirely by pay, and looked on the quarrel with the same indifference, which naturally belongs to mercenary troops, without possessing the discipline, by which such troops are commonly distinguished”翻译为“王师完全为军饷作战,对双方的争论同样无动于衷。雇佣军自然如此,没有军队通常的原则”(第5卷:中文218,英文 195),在这里刘仲敬显然又把“discipline”误认作“principle”了!还比如,将“The more early French writers are liable to the same reproach. Voiture, Balzac, even Corneille, have too much affected those ambitious ornaments”翻译成“越早期的法兰西作家越容易受到同样的批评。伏尔泰、巴尔扎克,甚至高乃伊都纵情于华丽词句”(第5卷:中文125;英文 108)。在这里,刘仲敬又显然是把“voiture”看成是“Voltaire”了!又比如,将“he purposed by arbitrary power to establish liberty, and, in prosecution of his imagined religious purposes, he thought himself dispensed from all the ordinary rules of morality, by which inferior mortals must allow themselves to be governed”翻译为“他企图借助武断权力,奠定自由。他实现想象的宗教目标,自以为不受任何普通道德规范的约束。低级的规范必须从属于高级”(第5 卷,中文409,英文371)。在这里,显而易见,刘仲敬又把“inferior mortals”(低贱的普罗大众)误认作是“inferior morality”了!

  
最后,在翻译时罔顾原文,信“笔”雌黄。如将“he again returned with his army into Gaul, and left the authority of the Romans more nominal than real in this island”翻译为“(他)再度凯师高卢,留置罗马官守,外示归治、内实羁縻”(第1卷:中文6-7,英文22),原义不过是指“他再度与军队一道回师 高卢,留在这个岛上的罗马人的权威更多是名义上的而非实际上的”,我不知道何来“外示归治、内实羁縻”之说!又比如,将“but he himself had the misfortune, he believed, to be the first Christian man that had ever married his brother’s widow”翻译成“但他相信,他不幸成了第一个娶了寡婶的基督徒”(第3卷:中文157-8,英文129),明明是“寡嫂”,怎么在刘的笔下就升格成 “寡婶”了呢!同样,将“Oxford is said to have payed no less than fifteen thousand marks, as a composition for his offence”译为“据说,牛津伯爵至少为这次冒犯付出了一万五千镑贡献”(第3卷:中文60,英文46),明明是一万五千“马克”,怎么在刘的笔下就 变戏法地成了一万五千“镑”了呢!又比如将“We may remark, that a man of a thousand marks of stock was rated equal to one of two hundred pounds a-year”译为“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人拥有一千马克动产都相当于岁入一千镑”(第3卷:中文361,英文309),分明是“两百镑”,怎么在刘的笔 下就突然增值了五倍,变成了“一千镑”了呢!又比如将“What Fitz-harris’s intentions were, cannot well be ascertained: It is probable, as he afterwards asserted”翻译为“埃弗雷德的意图难以判断,大概跟他后来的表示一样”(第6卷:中文296,英文257),明明是菲茨-哈里斯,怎么就“李代桃 僵”成了“埃弗雷德”了呢!

  
翻译诚非易事!故而但凡稍有翻译经验的人都不难承认:在翻译中出现少量差池不仅在所难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情有可 原。也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我对那种对译者的一两处无心之失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市侩作风向来不以为然。但是,刘仲敬所译的《英国史》则截然不同,因 为其所表现出来的英文水准之低下,历史素养之粗劣,翻译态度之轻佻,错误名目之繁多实乃近年




 回复[1]: 续 老唤 (2016-04-27 18:05:08)  
 
  所罕见,从而也致使其所译的《英国史》成了不折不扣、名副其实 的“数卷残编”!

  


  
老唤按:突然又听说中国突然又出了个【奇才学者】,于是赶紧查找,因为根据我的经验:中国怎么可能会有【学者】出现呢,更何况是【奇才】?

  
果然不出所料!我曾放言:书店里95%都是垃圾,看来评价过高。因为从教育到写作再到出版就是一条生产垃圾的流水线。

  

 回复[2]: 帽子归帽子,硬伤归硬伤 夏雨 (2016-04-28 23:29:06)  
 
  呵呵,一见老唤较真,就开心

  
--长见识的机会来 了.

  
刘仲敬是做历史学问的,有许多学术论述。我读过一二篇转载来的文章。感觉文字有点晦涩,拗口。有人说受了西方文法的影响。但无疑的是,刘仲敬有世界性的视野,他研究中国历史,一扫传统主流的观点,具有许多前所未闻的颠覆性的见解。

  
不错,那翻译确是刘仲敬的一个硬伤。看到楼上转载的批评,也觉得奇怪,对刘仲敬来说,搞翻译是他的一个弱项,他专业成果那么丰硕,为什么还要去搞那个短板?或许是在出名之前搞的?或许出版社要借他的名气让他翻的?可为什么不作审阅,把关? 等等等等,,,,

  


  
问题是,

  
这个硬伤能证明刘仲敬的历史学术水平差劲吗?

  
呵呵,不能。这是两码事。

  
某个人翻译水平拙劣蹩脚的事例能证明中国没有学问吗?

  
哈哈,也不能!

  


  
呵呵,老唤,是个艺术家,他信手画了个好大好大的圆圈当帽子,照例帽子底下应有个脑袋吧,可是我们发现帽子下只捺了一点,那个点那么小,容不下眼睛鼻子,只能从颜色上认出好像个伤疤。

  
哈哈,帽子归帽子,硬伤归硬伤。

  
什么意思?

  
结论是,

  
《中国还有学问吗?》这个题目忒大。没有相应的内容匹配,难以说服人。

  
老唤贪图省力,随手画了一幅现代派的抽象画而已。

  

 回复[3]: 阿拉依稀记得有名家说过: 采夫 (2016-04-28 23:40:58)  
 
  翻译就是再创作!

  


  


  


  
唤神啊,痛心疾首吧!

  


  
抱歉!贴错了,应该是贴在「【信、达、雅】是个假命题!」那篇的。不知道怎么删除或搬运,只好留这儿了。

 回复[4]:  老唤 (2016-04-29 12:17:28)  
 
  一

  
恕我直言,对于没有受过真的正规教育的人来说,写作和翻译是两回事。但是真正做过学问的人都知道,翻译是写作的起点,特别是对研究外国学问的人来说。

  
为了避免误解,这里先对上面的文字做些解释:

  
1, 这里说的【写作】不是小说创作,因为真正的小说靠的是天才;希望靠勤奋而创作的人大都是一次性垃圾制造者。这个问题挺大,容我不再啰嗦。想想拉小提琴,大概能够理解。(混钱是另一个问题)

  
2, 翻译的水平不等于外语的水平。这样说还是容易引起误解。比方说,我去酒吧,常常遇见菲律宾的姑娘比我说得溜嗖得多,因此弄得我我很惭愧。但是你不能就此说:她比你英语好。不信你拿一篇文章来,看看谁……

  
翻译首先是一种理解,理解一个你本身不具有的思想。

  
其次是知识,它是真正理解的手段。

  
最后,但更重要的是态度:对于学问的尊敬。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正规的大学院在招生的时候都设有翻译一关。这也是我为什么就此枪毙了刘仲敬。以上三点他无一做到,因此他也不可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学问】,无非就是哗众取宠。

  
特别令我伤心的是:休谟是我特别珍爱的哲学家(注意:哲学家!)之一,四十多年来无论我搬到哪里,身边都放着休谟的书,他那么聪明,每句话中都透着灵气!连他的作品都敢亵渎的人,我无言以对。

  
我也浏览过小刘的文章,他最好的文章大概是书评,比如那篇犹太人迈耶客观评述希特勒的文章,虽然内容并不特别新鲜,但还是令人耳目一新。陈老板喜欢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喝了酒又忘了,就是靠着这个在电视上挣眼球的。

  
至于他自己的文章,确是【奇文】,不否认他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地看了不少书,但是他把很多没有可比性的东西攒在一个句子里,无非就是卖弄!这是最坏的文风(参见我译的叔本华【论风格】),和他的翻译一个路子。还记得若干年前,我请教被公认为法国思想研究的日本【第一人者】对【比较文学】的看法时,他说:萝卜和白菜没什么可比性,把萝卜研究透了就不错了!(大意)

  
我妹妹的女儿今年考上南开大学的博士生,来了好几次邮件,好像就希望我说一声【祝贺】,但我始终没回复。因为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专业就是【比较文学】,制造垃圾!

  


  
中国的问题(包括学术)到处都是,提出什么问题非常简单(比如我说【信达雅】)。没人说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思考能力,他们的智商更多的是考虑房子问题,顶多考虑到红烧肉,还有一部分人是既得利益者和希望忍气吞声平平安安进入天堂的。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考虑这些问题。

  
就是这极少数人中也各怀鬼胎。有像宋江一样等着招安的(包括被美国招安),有梦想改朝换代当皇帝的,其中只有更为稀少的人是出于兴趣和使命从科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我对改朝换代没兴趣,陈胜就是当了皇帝,比秦始皇也好不到哪儿去。不就是个农民吗?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差不多。而这个小刘却好像对此比较感兴趣,他好像预言了2017年的【大洪水】,这是科学吗?不是妖言惑众吗?跟李洪志能有一比。所以我虽然对反党的人有兴趣,但我得看看他们是为什么反党,怎么个反法儿。

  
我还是比较喜欢【少谈点儿主义】,从身边最小的事情上做起(比如:分析分析国人),因为在我看来:【国、民、党】是一回事儿!并且如果人人如此,真的民主才有可能(鉴于中国人目前的素质,可能性不大。)

  

 回复[5]: 陈老板 老唤 (2016-04-29 00:41:41)  
 
  我是会员吗?

  
好不容易给你分析了一下,就连自己的帖子也看不见了。和我党能有一比。

  
我说过,谁帮我分析分析,分析得有道理,我请客。

  
看来我叫你老板还是有道理,如果你也认为你是在开私家店,而我干得又不好,我可以辞职。

 回复[6]: 你的ID登录后都能看到的呀 骏骏 (2016-04-29 11:42:37)  
 
  

 回复[7]: 对不起 老唤 (2016-04-29 12:20:24)  
 
  好几年没登录了,上东洋镜一直用mac。

  
大概是这条用了ipad,再用mac就被mac拒否了,是不是这样?

  
微信也一样,用了iphone,android就得重新登录。

  
谢谢!

  
为了改一个字【出于】打成了【处于】。

  
你不请我吃饭?

 回复[8]: 对于【大洪水】的看法 老唤 (2016-04-29 12:36:48)  
 
  【大洪水】大概是指2017年经济崩盘吧?

  
1,即使崩盘,崩盘前后,群众的性质(国民性)不会有什么改变或区别。

  
2,现在的我党比1960年【自然灾害】期间的我党更加聪明和强大,会有更多更先进和强有力的手段对付草民,这点请放心。草民不就是想劫富济贫吗?没那么容易!就那么点儿钱,你不穷,我怎么阔?!

 回复[9]: 呵呵 对不起,本文仅供会员参阅 二进宫 (2016-04-29 15:54:42)  
 
  

 回复[10]: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呵呵你(泛指)都符合了吗 夏雨 (2016-04-30 17:25:05)  
 
  明白了,老唤的最强项之一是翻译。可惜了,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那块长板上去。

  


  
-------

  
其实老唤的许多观点都是同意的!

  
比如《中国的问题(包括学术)到处都是,,,,,》(----烂透了!)

  
《比如:分析分析国人》

  
记得数年前,老唤说过,提高国民素质首要做的应该是提高艺术素养(那时我呵呵笑言:远水不救近火,急性病遇上了慢郎中!)

  
可见老唤对国民性的问题始终萦怀在心。

  
先转一贴供老唤一笑

  
呵呵,人家也没光吃饭不干事呢。最近就出了个《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至于公民道德素质基准应该是以前出的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等等之类的吧。

  


  


  


  
“ZT:专家们自己先要有科学素养 ·方舟子·” 2016-04-27

  
科技部等部门的专家们自己先要有科学素养

  
·方舟子·

  
科技部等20个部门制定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号称是“经组织专家

  
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

  
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的,要求全社会据此学习、培训,为公民提高自身科

  
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然而里面的错误比比皆是。我们先来看一些事实错

  
误。

  
【(45)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

  
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专家们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19世纪,以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

  
微粒。实际上有很多物质并不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是由比原子更小的基本粒子组

  
成的,比如中子星、黑洞,它们都不是由原子组成的。

  
【(48)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专家们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伽利略之前的时代。“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

  
因”那是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说法,早就被伽利略推翻了。学过初中物理就知道,

  
运动并不需要力,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力,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讲这个的。专

  
家们要大家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自己却不知道牛顿力学定律在讲什么。

  
【(49)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

  
专家们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牛顿的时代。牛顿认为太阳光由红、橙、黄、绿、

  
蓝、蓝靛、紫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那是因为他认为“七”是一个神秘数字,

  
太阳系有七个天体(当时的认识)、一星期有七天、音符有七个,所以颜色就要

  
有七种。这种划分当然是非常主观的,比如一般人是分辨不了蓝光和蓝靛光的,

  
所以现在通常只说六色光。这些颜色的光也不是“单色光”。物理学上说的单色

  
光指的是单一频率的电磁波,太阳光含有无数种单色光。

  
【(60)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形成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

  
转一周为一年,形成四季更迭;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伴有月圆月缺。】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这是公历;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更准确地说

  
是月相变化周期)为一月,这是阴历。公历的月和月球公转周期没有关系。专家

  
们是要大家恢复使用农历?

  
【(69)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

  
把生物分成动物、植物与微生物,那是十九世纪的分法。微生物不过是微小

  
生物的统称,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微小的动物、植物也可被归为微生物。生物

  
怎么精确地划分大类(界),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一般人至少也该知道生物

  
可分为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细菌这几大类。

  
【(72)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物质不就是DNA和RNA嘛,还要大家怎么“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是不

  
是专家们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遗传物质”?

  
【(75)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知道心、肝、肺、胃、肾等主要

  
器官的位置和生理功能。】

  
专家们忘了最重要的器官——大脑,难怪这么无脑。

  
再来看看观点的错误。

  
【(9)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提起阴阳五行,大家想到的可不是什么唯物论,而是风水、算命。某个大人

  
物死了,就天地同悲、巨星陨落、阴雨连绵,这就叫天人合一,这是唯物论吗?

  
当然不是。关于格物致知,有个很著名的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对竹子思考了七

  
天七夜,想从竹子里格出什么道理,没格出来,病倒了。这是唯物论吗?也不是。

  
关键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这些哲学思想观念和科学素养能扯上什么

  
关系啊?说是文化素养还差不多。科学是没有国界,没有文化属性的。外国人不

  
懂什么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难道就都没有科学素养了?

  
【(87)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

  
“西医”是俗称,在这么严肃的文件中应该叫“现代医学”。中医与现代医

  
学相比是不是有优势且不说(如果真有优势早跟现代医学一样风行全世界了),

  
关键是了不了解中医药和有没有科学素养能扯上什么关系啊?外国人不了解中医

  
药,难道就都没有科学素养了?科学界很多人在批评中医药,是不是他们都没有

  
科学素养?

  
【(20)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农医天算以及近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

  
贡献。】

  
这也属于文化素养,跟科学素养无关。

  
同样:

  
【(5)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科学和技术具有重

  
要作用。】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许对认识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认识自然、发

  
展科学和技术能有什么作用?外国科学家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是就妨

  
碍了他们认识自然、发展科学和技术?

  
还有像:

  
【(6)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能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2)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

  
段。】

  
这属于中国官方哲学的内容,与科学素养无关,用来作为政治素养的基准还

  
说得过去,用来作为科学素养的基准就莫名其妙,等于说不承认中国官方哲学的

  
人,就没有科学素养。世界上大部分科学家岂不都没有科学素养?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中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法……

  
如果这也叫科学素养的话,那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素养。

  
这么多权威部门组织专家搞出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却充斥着科学常

  
识错误,充斥着与科学无关的东西,说明这些专家自己就没有科学素养,他们首

  
先就应该成为科普的对象,可见要提高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使

  
命。

  
2016.4.23.

  

 回复[11]:  二进宫 (2016-04-30 15:30:25)  
 
  把女人得罪了吧

  
完了

  
走着瞧吧

 回复[12]: 我党做得对! 老唤 (2016-04-30 16:55:38)  
 
  让这帮傻屄活得匆忙,来不及思索。

 回复[13]:  夏雨 (2016-04-30 22:41:22)  
 
  现在,草民和我党方向一致,大家都向着邪恶一路走(工友和农友,一条革命路上走, 不灭豺狼誓不休!----打一样板戏唱词)。

  
倒觉得草民更聪明:

  
适者生存嘛,你邪我也邪,你出底线一步,哈哈我眼里就无所谓线!

  


  
----“现在的我党比1960年【自然灾害】期间的我党更加聪明和强大”

  
多了点钱不是?用钱摆平叫聪明和强大?

  
若从反面来理解呢?呵呵.

  

 回复[14]:  金枪鱼 (2016-05-03 10:19:55)  
 
  从这几天被猛批的百度搞的竞价排名,就可知道如今是个绝对崇拜孔方兄的年代,纵然是一肚子败絮又怎能阻挡获益一个金玉其表。

  
题目错了,应该改成“中国还需要学问吗?”

 回复[15]: 不是【这几天】, 老唤 (2016-05-03 11:40:02)  
 
  若干年前就开始【猛批】了。

  
不过你放心,baidu好着呢!因为它是我国领导亲属收容所,多聪明。不挣钱怎么养活一帮子吃闲饭的高薪阶层?

  
baidu日本【总裁】是我的哥们儿,他刚当这个官儿的时候,我问他:baidu什么东西?连刘晓波的名字都没有!他说:是么?我回去查查。

  
他不懂IT,是专门负责给党把关的。

  
【金玉其表】不恰当,应该是【金玉其里】。

 回复[16]:  夏雨 (2016-05-03 15:01:43)  
 
  <工友和农友,一条革命路上走>最新实例:

  
我党---部队医院,国家卫生部,中央台,百度(我国领导亲属收容所)

  
草民---医院科室外包给草民混混莆田系

  
(莆田人是如何一步步占领私人医院市场的?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97089

  
-----

  
魏则西--没有活路的蚁民。

  
看见他们呼叫公正正义了吗?魏则西们不想要民主?

 回复[17]:  夏雨 (2016-05-03 18:01:07)  
 
  zt习近平,海口惨案你看着办吧!

  
解滨

  
上个周末,我在微信群里收到一个来自国内的视频,那是有关海南海口一个村子里的暴力拆迁。 镜头中一群身穿政府制服,手持电棍和大棒的政府流氓们在痛打一群手无寸铁、孤立无助的妇女和儿童。 画面中妇女和儿童的惨叫声不断。 那些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对那些孩子踢、打、踹、锤,还使用上万伏特的高压电棒痛击那些儿童。 画面上那些妇女和儿童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反抗那些政府暴徒。 他们蜷缩在路旁,试图用双手保护自己,但那些中国地方政府的流氓们似乎并没有停止殴打那些妇女和儿童。

  


  


  
作者:枫苑梦客 留言时间:2016-05-02 18:40:04 令人发指!!!据说一位遭到电击的老人已经过世,听听那个孩子凄惨的哭声,这是什么世道啊?!!你说,习近平,海口惨案你看着办吧!显得太幼稚。现在是习王当政,你去听听王岐山在中纪委培训班上的内部讲话吧,他是极力赞成强拆的,说没有强拆就没有城市改造的高速度。还拿日本一个机场因为钉子户拒绝搬迁多年未能修成道路做例子,证明共产党铁腕手段暴力强拆是正确的。如此混账领导当政,他们能把老百姓的死活当一回事?笑话!!指望这样的人反腐败,还能有什么结果?海南的房地产是太子党投资热点,据说李小琳就通过海南省长拿下了一块廉价地皮。

 回复[18]: 比如我是县长, 老唤 (2016-05-03 20:59:07)  
 
  当然了,只是比如。县长想当我儿子,我认不认还是个问题。

  
比如我是县长,收了开发商的钱,约好下个月开工。你倒是也替我想想,我怎么办?!

  
你再瞧瞧那些【群众】,男人都没了,让女人孩子顶着,跟他妈南京保卫战没什么两样儿:中国特色。孰不知,假如有一个杨佳,至少夏俊峰之类的,拆迁反倒不那么好办了。

  
中国人的命比外国人的命值钱……当然为了钱,命也就不要了。

  
中央有军队,地方有城管,这是需要。在本县长眼里,城管是垃圾,群众更是垃圾,垃圾和垃圾互相消灭,可以解决人口问题,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如果事情闹大了还可以用钱解决,反正穷屄们也没见过钱。

  
有人还呼吁什么【公道】,我倒要问问:【公道】多少钱一斤?

 回复[19]:  夏雨 (2016-05-04 00:52:51)  
 
  《垃圾和垃圾互相消灭,可以解决人口问题,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

  
呵呵,这是老唤 的尼采哲学吗?

  
《约好下个月开工。你倒是也替我想想,我怎么办?!》

  
一表面上好像是为了遵守契约,其实骨子里还是为了自己私利,搞政绩升官。

  
二收了钱,也可退钱!还怕开发商不从!手中有权,有的是手段!嘿嘿都懂的!

  
《男人都没了,让女人孩子顶着》

  
即使是村民的对抗策略,也是不得已的哀兵之计,不难理解。青壮年出来顶,很可能会酿成流血事件,结局就是被戴上暴力对抗的罪名捉起来关起来。而老幼妇孺出面,冲突程度会缓和得多,问题是这些城管毫无人性,毫无良知,人家手无寸铁,又没还手,他们竟下手如豺狼虎豹般凶狠。

  
假若你是县长,我首先不怪属下,他们是听命令的。要怪的第一个就是县长!

  
(把那县长的父母妻小拉出来打一顿先说!哼哼!)

  
《【公道】多少钱一斤?》

  
国内确是很多人不讲【公道】,但不等于没有。

  
【公道】在人心里,或者在人的心底埋藏着。

  
即使自身利益最要紧,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讲一点公道。

  
这还是为了自己。叫做对得起自己。

 回复[20]: 这么简单的中文也看不懂? 老唤 (2016-05-04 02:49:20)  
 
  或者不知道【幽默】二字?

  
或是没当过县长,因而不理解县长的心思?

  
回帖没一句经得住推敲!

  
如果这是国人的一般水平,国人的水平真是令人绝望!

  
也深知自己在做无用功,说了也没用……

  
就说说这句吧:

  
……国内确是很多人不讲【公道】,但不等于没有。【公道】在人心里,或者在人的心底埋藏着。

  
你想说什么?

  
是说不讲公道的人心里却埋藏着公道吗?【公道】跟耳朵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吗?

  
【人】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抽象的【人】,那么应该也包括城管呀?如果是具体的人,那么是谁呢?

  
也许有这样的可能:一个心底埋藏着【公道】的人正好是个屡教不改的盗窃犯,或是见死不救的旁观者?

  
或许是这样:【知】和【行】可以不必一致,那么这个人算个什么东西?不是跟城管、百度、莆田……差不多嘛?他们不也是【人】吗?

  
……

  
如果你能理解我的分析,那么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说:【回帖没一句经得住推敲!】了,也就省得我都分析一遍了。如果连这句话的分析都不能理解,我再说也没用。

  
我的中文应该说很简明,只需要能稍微思考思考就知道什么是【假大空】了。

  

 回复[21]:  刀把五 (2016-05-04 11:00:54)  
 
  善、恶是人性的硬币的两个面。

  
能充分发扬人性善的一面的社会环境就是好的社会;

  
能充分发泄人性恶的一面的社会环境就是坏的社会。

  
民众是与政府相匹配的。

  
什么样的政府会教育,引导出什么样的民众;什么样的民众也会产生出什么样的政府。

  
文化属性使然。不以人们的意志转移。

  
焕民老师是镜子里难得的一位有理论水平,有独立见解的镜友。

 回复[22]:  夏雨 (2016-05-04 20:50:11)  
 
  哇塞!这下可把老唤冤大了。

  
“垃圾消灭垃圾”,原来是指我党一种恶毒手段。

  
老唤睿智的发现。

  
呵呵,以后五毛不会来站台了,如何是好,

  
----

  
关于《国内确是很多人不讲【公道】,但不等于没有。【公道】在人心里,或者在人的心底埋藏着》

  
是针对《我倒要问问:【公道】多少钱一斤?》的。

  
意思是

  
即使大多数人不讲【公道】,但有少数人讲。而在大多数人里头,还有一部分人表面上不讲,心里头明白(即心底埋藏着)。譬如看了这视频,但不发言的人。

  
你要老百姓做到【知】【行】一致,那是很难的(尤其在这样一个社会)。

  
古人说那是对圣人的要求。

  

 回复[23]:  夏夏 (2016-05-04 22:55:31)  
 
  中国现在还有什么?

  

 回复[24]: 加个补充更完美 夏雨 (2016-05-05 21:08:06)  
 
  给[21]楼刀把五的经典名言

  
<民众是与政府相匹配的。什么样的政府会教育,引导出什么样的民众;什么样的民众也会产生出什么样的政府>

  
加个补充,是不是更完美

  
---民主社會,人民可以選擇政府;沒有民主,政府決定誰是人民。(来自网络)

 回复[25]: 魏则西别哭:神是可信的! 2016-05-06 一九四五 水深之处— 伴我醉 (2016-05-06 18:20:38)  
 
  转 魏则西别哭:神是可信的!

  
2016-05-06 一九四五 水深之处—圣经福音网

  
4月13日,陕西咸阳,魏则西的遗体被推去火化,留下了他最深爱的父母以及他的那个最深沉的问题“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2014年的4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大二的魏则西被查出得了滑膜肉瘤。这是一种恶性软组织肿瘤,五年生存率是20%-50%。那时他的梦想不再是大四之后去美国学计算机,而是唯一的——能够活下去。

  
在面对死亡时,人最大的渴望只能是活着。只可惜他不认识神才是人的生命(约11:25),而且祂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约10:10)。

  
患病之后,魏则西在西安的一家医院先后接受了4次化疗和25次放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15年8月,他在知乎上绝望地提问:“二十一岁癌症晚期,自杀是否是更好的选择?”底下有328 个回答(截止5月5日),但没有一个回答能改变这个二十一岁生命的无助。只有这位耶稣的同在是人的安慰、安稳和安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23:4)。

  
可是,他的父母并未就此放弃,通过百度搜索,他们看到了排名靠前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一家人很快赶到北京,见到了一个姓李的主任,他们被告知:这个技术不是他们的,是斯坦福研发出来的,他们是合作,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看着了报告单,说保二十年没问题。接着,他们还“专门查了一下这个医生,他还上过中央台,CCTV 10,不止一次”,于是魏则西心里想:“百度,三甲医院,中央台,斯坦福的技术,这些应该没有问题了吧”(魏则西2月26日在知乎上的回答)。就这样在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严谨”的确认之后,这被称为从斯坦福引进的“生物免疫疗法”,成了一家人最黑的夜里唯一的光亮。结果却令人失望。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无法医治,谁能识透呢(耶17:9)?有谁会想到所谓的排名靠前是“竞价”的呢。就这样,魏则西先后在这里进行了4次生物免疫疗法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最后的积蓄,又跟亲戚朋友借钱。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肿瘤转移到肺部,医生通知撑不了一两个月了。就如他在2015年11月6日所写道的“此去北京,生死难料。”

  
是啊,人都是虚谎的(伯11:11),而且喜爱虚妄,寻求虚谎(诗4:2),这是人真实的情景。不仅那位李主任是如此,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如此。但是唯有这位神是可信的,祂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诗119:89),即使天地过去,神的话却不能过去(可13:31)。人说的话在开心时可能算数,得罪他了便立马翻脸;在他有权有势时可能算数,等他下台退休时就过期作废了;在他活着时可能算数,等他都没了话也便没用了……唯有这位神的话是信实的,而且是人可以抓住的,是地上任何的东西所不能摸着、所不能改变的,所以是非常坚定的,是坚定得超凡的。

  
所以人若靠百度、相信三甲、迷信斯坦福的技术……都不是那么稳固,因为信靠这些的,当这些以破产,它所宣称的一切也便归于虚无。但神自己是永不能破产、永不能改变的,所以祂的信实是永远可靠的(提后2:13)。所以“那以耶和华为倚靠,不理会狂傲和偏向虚假之辈的,这人便为有福”(诗40:4)。

  
则西,别哭,这就是人性的恶,人生来就是罪人,所以需要耶稣。也只有耶稣才能彻底解决你那个以生命发出的问题——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回复[26]: 听窦文涛们评论海口惨案 夏雨 (2016-05-16 23:40:42)  
 
  他们为什么打得下手

  
(20160512 海南联防队员强拆现场打人,群众坐地哭喊 )

  
http://mv.6park.com/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53233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回复【回复2】 
    上帝的起源 
     再論“傻屄” 
    魯迅是否是“人渣”? 
    回复愚公 
    如何写信? 
    我老婆和我的最爱 
    纪念刘晓波 
    悼五道 
     文贵的智商 
    中韩比较 
    【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终于死了】 
    《雷雨》与“俄狄浦斯情结”  
    【信、达、雅】是个假命题! 
    中国还有学问吗? 
    2015年老唤美术金奖 
    智商 续 
    求助 
    我是汉奸我怕谁 
     战争万岁! 
    忍无可忍! 
    中國人為甚麼老被別人肏? 
    也聊韩寒和李承鹏 
    [哭]的机制 
    孙中山和毛泽东 
    韩寒的孤独和老唤的孤独 
    一份来自非洲的报告 
    [善]与[忍]的最简史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