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王锦思 >> 发现抗日
字体∶
海拉尔、诺门罕,战地行、文物记

王锦思 (发表日期:2007-02-26 20:39:55 阅读人次:1883 回复数:3)

  

  
当北京盛夏酷暑难耐,我因为出差来到避暑胜地内蒙古呼伦贝尔, 并有幸在当地文化局同志带领下,参观了海拉尔日本要塞工事,更有向往已久的诺门罕战场。我并粗浅地根据自己的有限的文物收藏,把藏品与这场战争和这块土地进行部分对接,以其获得更直接地认识和感受,并与大家分享。

  
7月30日,参观了海拉尔军事要塞。

  
这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而修筑,历时近4年时间。要塞分为5个阵地,占地21平方公里,由地上、地下两层工事组成,地面工事有钢筋混凝土修筑的碉堡、掩蔽部、炮兵发射阵地、指挥所、观察所和永备火力点。地下工事里面有通讯、供电、供暖、通风、给排水等设施十分齐全。

  
即便盛夏时节,我和游客要走进地下工事,也必须身穿军大衣,进入工事底部,温度已经达到五度左右。还有一些年迈的日本老人也身着大衣步履蹒跚前来参观,执着的劲头不难猜出他们和这段历史有某种关系。

  
根据推算,直接参加修筑东北秘密工事的中国劳工最少也得百万人,许多劳工在完工后被屠杀,埋进“万人坑”。海拉尔工事仅幸存一名劳工,也在多年前去世,令人痛心。

  
8月1日,我又来到呼伦贝尔市的新巴尔虎左旗,文化局杨局长热情接待了我,并赠给我一本《诺门罕战争》一书,随后我在文化局王主任等人陪同下,驱车来到了90多里外的诺门罕战役旧址参观。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和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诺门罕战争。历时135天,兵员达20 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 。

  
在诺门罕高地这个不足600平方公里的战争舞台上,朱可夫、巴甫洛夫、乔巴山、植田谦吉、 坂垣征四郎、小松原……一一登场亮相。

  
日本关东军损耗了5.4万兵员。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日本称“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诺门罕战争遗物陈列馆,供人参观。里面有炮弹、枪支、飞机、坦克残骸;生锈甚至依就发着寒光的日本战刀;钢盔,有日本的,也有标着红五星的苏蒙军人的,有的上面标记着弹洞;钢笔还能用;药瓶里装着药仍散发出逼人气味;还有胭脂、雪花膏、味素盒,数不清的子弹、挽具、皮靴、汽油桶等等。

  
随后,我打算去用炮弹堆积成“和平”字样的战地和焚烧日军尸体的大坑参观,觉得不能给此行留下遗憾。

  
由于炮弹堆和焚尸坑所处位置靠近蒙古边境,属于边防军管辖,平常人严禁进入,日本人要参观需要公安局手续批准方可成行,就连陪同我的两位当地文化干部也没有去过。于是他们 反复打电话沟通,终于取得边防部队批准,一名排长还奉命引导我们前行,这令我们喜出望外。

  
昔日硝烟已经散去,但战争遗迹犹存。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在布满炮弹坑的草原战场上前行,颠簸。

  
经过一段行程,来到了用当年日军炮弹堆积的“和平”字样纪念地,附近有高耸的边防军了望铁架忠心耿耿地守卫着和平与安宁。

  
而后我们在排长带领下驱车向南继续前进,寻找焚尸坑。又走了好远,终于来到了焚烧数千名日军尸体的大坑。这里距诺门罕湖西南约10余公里的一个低洼处,保留着当年日本军队焚烧尸体的现场,有不少日本人专来祭奠亡灵。还有哭泣跪拜。

  
深一脚浅一脚走进沙柳丛中,蚊子成群地飞舞,无论怎样拍打,也难免被咬。

  
据随行的人员介绍,曾经在战场和焚尸坑,附近的牧民和军人,都能拣到日军的钢盔、战刀等遗物,到处可以看到烧焦了的木炭残屑和碎骨、弹片。不过由于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战地文物已经被冲刷得近于干净,加上蚊子太多,还有三个人陪同,我不好意思仔细搜寻“战利品”,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只好迅速离开。

  
这里虽然贫穷,但是村里唯一的小饭店酸菜粉竟然十四元一盘,比北京还高。我不打算继续逗留了。

  
回望苍茫的草原,唯愿再没有异族铁蹄践踏,祈望和平永驻!

  




 回复[1]:  小林 (2007-02-26 20:53:15)  
 
  《茫漠的旷野诺门罕》

  
一位名叫松本草平的日本军医,从5月末的序幕战开始,他就是山县武光64联队军医,整个诺门罕战斗持续的4个月时间里,他都在前线,是这次战斗中唯一一名经历了战斗全过程,而且完完整整地生存下来的军医。38年之后的1977年,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茫漠的旷野诺门罕》的书,由于日本国内的氛围并不适合这本书的传播,所以这本书在日本国内只印行了很少的数量。

  
9月24日开始,日军在诺门罕驻地附近的沙土地上开始修建临时火葬场,所谓的火葬埸也就是一个长、宽各约3米,深约60厘米的坑,从坑底开始垛木柴,一直垛到1米左右,然后将尸体架在木柴垛上,浇上汽油点火将尸体烧成白骨,然后将白骨,连同尸体上发现的遗物安放在一个白木盒内,火葬的过程便告结束了。

  
整个火葬直到10月2日才全部结束,一共火化了4447具尸体。不是4445具吗?怎么又多出来两具呢?原来在日军士兵身上都挂着两颗手榴弹,当尸体开始腐烂后,手榴弹便从腐烂的地方陷入尸体内部,收容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要检查腐烂的部位是否藏着什么危险的东西,手榴弹便随着腐烂的尸体一起被架到火葬场了,点火之后,手榴弹在高温下爆炸,不巧火堆旁站着两名士兵,于是尸体的总数便成了4447具了。从这次事故后,点火之后,人必须离开火堆10米开外。

  

 回复[2]:  吴卫建 (2007-02-27 21:30:14)  
 
  诺门坎战役是苏日在二战中的著名战役,此战役日军大败后,从此再也不敢对苏军轻举妄动了。此后,双方还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也避免了苏联在东西两面作战的不利。我看过此战役的纪录片,苏日几百辆坦克在茫茫大草原上激烈作战的场面很壮观,日军溃退后,很多日军士兵被苏军坦克碾死,死的很惨,日露战争后苏日(俄日)一直是宿敌。

 回复[3]:  羅鳴 (2007-02-27 21:39:40)  
 
  这场战役,同张鼓峰事件一样是日本为夺回被蒙古占领的哈拉性河左岸满洲国的领土。战役的失利,使鸡颈被削去一大块。我们应该感谢日本军人为中国领土保全而做出的牺牲。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发现抗日
    抗战之后多少事业未竟  
    全国政协委员林盛中深切寄语抗战纪念和保钓运动并赠保钓书籍 
    采访《百年风云钓鱼岛》作者  
     请尊重别人的后抗日努力  
     收购日本侵略以及中日友好等相关文物 
     透过遗产看日本  
    哀悼慰安妇雷桂英:抗战新歌】花儿早零落  
    对日索赔应该迎难而上  
    日本国家形象为什么世界第一 
    对照日本,重提“忧患兴邦” 
     全国两会第七年提议国家级隆重纪念抗战 
    “三二四”三周年:保钓精神光辉永存 
    《岩松看日本》:沟通从了解开始 
    国家级抗战纪念亟待走出62年困局 
    关于“误读日本”一文的道歉和说明 
    人代倡“九一八”全国鸣警 
    海拉尔、诺门罕,战地行、文物记 
     亲爱的切尔西,你在哪里? 
    从日本人的公德意识看人文北京建设 
    中国学者质疑抗日战争研究重大数字 
    过年想到杨靖宇 
     11日,请跟我排队!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