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世基 >> 孤陋寡闻
字体∶
询问东京书画院

刘世基 (发表日期:2007-01-14 02:15:36 阅读人次:3461 回复数:41)

   请问 东京中国书画院在哪里?

  
院长是谁?

  


  


  


  


  


  


  


  


  
详见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1月10日星期三 海外来鸿

  





Page: 2 | 1 |

 回复[1]:  吴卫建 (2007-01-14 02:30:45)  
 
  看后立刻闪过一个念头,一查,果然如此,哈哈。

 回复[2]:  刘世基 (2007-01-14 02:34:00)  
 
  我也是昨天12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拜读的。

 回复[3]: もうみえみえの「茶番劇」 陸朗 (2007-01-14 09:10:16)  
 
  所以,有些人看不惯国内的「假,大,空」,老是骂个不停,对日本自己身边发生的「假,大,空」事情却可以熟视无睹,真让人费解。

  


  
有些人所为,不过是子虚乌有,利用一切机会挖空心思浑水摸鱼,以假乱真而已(もうみえみえの「茶番劇」)。这哪有点中国传统文人之美德?盖现在中国的「著名画家」都是这副样子。先学会做人,做个厚道人,本分人,再谈什么家,著名不著名。

  


  
以前有个郑什么的还专门在网上「打假」呢。

  


  
反对招摇撞骗

 回复[4]:  风 (2007-01-14 11:21:40)  
 
  陸朗,说的是郑若思吗?好久不出江湖了。

 回复[5]:  东京博士 (2007-01-14 11:35:46)  
 
  国内盛行「假,大,空」的风气必然在海外华人圈内反映,社会不是真空的。海外的「假,大,空」市场不大,因为国民意识相对成熟,法律相对健全,自欺欺人的话,无人理睬,中国是自己的国家,即使自己不在哪里生活,也有不少亲朋好友在,对此社会关注,乃至对不良现象揭露抨击有什么不正常的?既然人民日报引用的东西,理所当然必须由该报来解释。

  
有不少人出国多年了,依然误以为自己是别国请他来做卫生检查或纪律检查的,赫赫,宣传国际共产主义新风尚,为外国改天换地做贡献之前,自己那个国家的一屁股烂屎却视若文化大餐桌上的山珍海味。

 回复[6]:  羅鳴 (2007-01-14 12:07:41)  
 
  我没有人民日报,那个贴上来看看,是不是名人总骗未来舞蹈又在兴风作浪?干吹联名写封公开信给国内媒体。呼吁注意海外有人行骗。

 回复[7]: 文化是个筐 风 (2007-01-14 12:39:24)  
 
  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文化是个靶,谁都拿它骂。

  
揭露抨击,很正常,很正常。不过,具体地揭露抨击才有效。

  
具体地拿个现象来揭露抨击,即使只是抨击到现象,也算是努力了,值得收一朵花的。要能深挖一下,挖挖那个现象下面的莫个具体的文化,具体地指出其坏处,把它深批一通,就是高手了。呵呵。

  
泛泛地来一句,谁都会。

 回复[8]: 还是要分清自我宣传和行骗的界限 陈某 (2007-01-14 12:45:28)  
 
   大家知道,在日本申请一个公司什么的是比较简单的,假如某日我去申请一个“环球大学堂”,估计也会拿到执照的。那么,我的名片上印了“环球大学堂 校长”,算不算行骗呢?

  
要看事实,要看结果。。。。。。

 回复[9]:  信息 (2007-01-14 13:04:25)  
 
  祝愿中日人民世代友好(海外来鸿) (博讯亦有转载)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1-10 第01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尊敬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

  
非常感谢贵报在去年底发表了拙文《我在海外的一次感动》,说的是一个日本警察和我家的故事,不少网站对文章予以转载,许多在日华人朋友看了都给我打电话,说这样用实事来宣传日中友好,很有说服力,也很感人。我给邻居——日本著名书法家足立翠泉看了贵报。她高兴地说,我去过中国好几次,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是面向海外的中文第一大报,发表文章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么权威的报纸上通过一件小事宣传日中友好,我不但要祝贺你写得好,还要感谢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的高瞻远瞩。她要复印和翻译出来给弟子们和熟人朋友们传阅,并向市役所(即市政府)市长等人报告。我心里高兴极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真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知音和贴心人哪!我做华侨多年,深深感到:坐飞机离开了地球,才知道自己永远离不开地球;出国离开了祖国,才知道自己永远离不开祖国。

  
2007年元旦来了,日本人都把元旦当中国的新年祝贺,欢庆丁亥年来临。日本人把十二生肖的猪年当做野豚年,因此我就画了一张野猪条幅,还画上了几朵玉兰花,特以此水墨画感谢贵报并向海内外华侨华人拜个早年,衷心祝愿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东京中国书画院院长 魏来五道

  
  2007年1月3日于日本千叶县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7-01/10/content_12242702.htm

  

 回复[10]: 看到了,在头版。 龍昇 (2007-01-14 13:04:33)  
 
  

 回复[11]:  祁小春 (2007-01-14 13:07:48)  
 
  拜读了!魏先生很会说话,读了确实令人感动。这确实不易啊,想不著名都难!

 回复[12]:  羅鳴 (2007-01-14 13:22:26)  
 
  风先生:对行骗者用得了上纲上线写论文吗?

  
老陈:申请个公司需要花钱的起码要25万日元以上(我去年申请的价)。未来舞蹈有这个钱的话就不会到处行骗了,住蟑螂阿帕多了,即使有也会拿去捐给国内大学拿个荣誉教授头衔阿。

  
未来舞蹈:真肉麻,有种你叫人民日报逐日记者到你家去采访你啊,你是越老越爱国。回国当海外华侨著名书画家,人民日报更给您来个书画专栏呢。不要行骗了,为你子孙积点德吧

 回复[13]:  吴卫建 (2007-01-14 13:25:08)  
 
  "......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是面向海外的中文第一大报,发表文章是很不容易的" ,

  
我想,只要愿意,镜子上各位的文字都会上人民日报海外版,俺太座大约十多年前就在那报上登过什么(对不起,显摆了)。

  
怎么此原文没上网,原文更有趣。

  

 回复[14]: 陈梅林何在? 祁小春 (2007-01-14 13:28:01)  
 
  你以前采访的李燕生(也入魏先生团体名单,好像还领衔?)已经回北京了,在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当所长,月底薪1万元,在京见到他,开着宝马,很酷哦。看来现在是在日在美艺术家回国热啊!哈哈!

 回复[15]:  陸朗 (2007-01-14 14:00:36)  
 
  只想说一句∶拉大旗,作虎皮

 回复[16]:  刘世基 (2007-01-14 14:16:37)  
 
  咱住九州乡下,常在电视上看见东京警视厅呀,东京特搜队什么的,还真第一次看见东京书画院,猛一看还以为是什么财团法人呢。比如说东京棋院。这算不算误导读者?

  
是,在日本有间门面,就可以叫什么学院,但还没看见谁用东京来冠名的呢。东京书画院名头不小,又有书又有画,一个人也着实不容易。这要不为其宣传宣传,也说不过去。

 回复[17]:  陸朗 (2007-01-14 14:26:07)  
 
  风网,你好。对,你说的郑若思。的确好久不出江湖了。

 回复[18]:  吴卫建 (2007-01-14 14:32:49)  
 
  不过多看看会习惯的。很多年前,我因工作去拜访一名为“日本国土建设株式会社”之公司,起初我以为一定是一个较大的建设公司,去后我才知道这仅仅一家只有3人左右的不动产公司(类似夫妻老婆店)。

 回复[19]:  烧饼 (2007-01-14 15:22:43)  
 
  阿弥陀佛。

 回复[20]: 请签名! 羅鳴 (2007-01-14 15:32:24)  
 
  http://www.dongyangjing.com/bbsmain.cgi?mode=view&no=765

 回复[21]:  taya (2007-01-14 16:13:47)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不就OK?管别人名声大名声小?别人名声大不见的赚的就多,自己也不见的就赚的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各人有各人的自由。有实绩才是真牛,光是评论别家,就算自己是真有本事也难免被人说成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降低自己身份。

  
叔叔们别砸我HO~~~

 回复[22]:  羅鳴 (2007-01-14 19:27:47)  
 
  回复[21]: taya (2007-01-14 16:13:47)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不就OK?管别人名声大名声小?别人名声大不见的赚的就多,自己也不见的就赚的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各人有各人的自由。有实绩才是真牛,光是评论别家,就算自己是真有本事也难免被人说成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降低自己身份。

  
叔叔们别砸我HO~~~

  
如果你真这样想,你就不会发这个帖了,也不会上来对这事对那事做近乎于老太太似的唠唠叨叨的了。

  

 回复[23]: 风桑,小春 陈梅林 (2007-01-15 00:31:53)  
 
  同意7楼风桑的具体事情具体批判的意见,不要因为某个想出名不择手段的人把大家都骂进去了。

  
小春,李燕生厉害,真的像燕子一样飞回去了?他的豪宅怎么处理呢?2个孩子一起回去了?

 回复[24]: 羅先生,陸朗,taya  风 (2007-01-14 23:08:12)  
 
  羅先生:哎呀,太不好意思了。俺那[7]楼,是跟东博的[5]楼抬杠的。结果现在才发现,发在羅先生帖子的楼下啦。还让羅先生费力打了半行字,抱歉啊抱歉。那个问号,俺就不回答了。俺不敢对羅先生们致力的深刻话题插话打诨,也不感兴趣。俺喜欢跟东博抬杠,逮着个机会那是不放过的。嘿嘿。啊,不,是CC~~~~~~ .

  
陸朗好。是啊,好久都没有见到郑若思了。有一阵子还在海川见到,这大半年都没见踪影了。哎,遗憾啊遗憾。

  
taya,叔叔们不能砸,俺能 。砸一个炸药包 。对,对,名声大不见的赚的就多。多赚点的,是本事。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主持人问保罗·麦卡特尼:年轻的时候追求fame and money,你现在功成名就大富翁了,追求别的了吧。麦卡特尼哈哈一笑,still fame and money! 。因为有了fame and money能干很多事,比如开个成功的慈善音乐会什么的。真牛!

 回复[25]: 呵呵,梅林! 风 (2007-01-14 23:10:58)  
 
  多谢梅林的同意。俺的志向更小:别把俺骂进去就行。

 回复[26]:  陸朗 (2007-01-14 23:25:31)  
 
  风桑,俺也理解你曾经说的网上毕竟是个虚拟空间没必要较真。但是,那些人真要是「玩玩」倒也算了,显然不是,尤其是带到国内认为造成不少意想不到混乱,特别是国内目前对日本信息还不是那么很畅通。

  


  
我前阵子听说国内有人想通过在日中国人办个什么学校,牛吹得很大什么日本的合作学校可以如何如何(学校在哪儿还没影子呢),愿合作的一个生源可获几万,我想这样的悲剧又要开始了。

 回复[27]: 呵呵,陸朗 风 (2007-01-14 23:37:29)  
 
  陸朗认真!

  
较真好啊,俺喜欢!

  
真要较真,就用不着尤抱琵琶半遮面。干脆上镜子开个专栏,就叫 路见不真,朗声而起 什么的,如何?

 回复[28]: 梅林请看 祁小春 (2007-01-14 23:51:09)  
 
  “我的根在这里!”

  
——记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篆刻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燕生

  
赵文山

  


  
我和燕生少年相识,情同手足。新年,远在东京的燕生送来节日的问候,并向我透露了他准备回国讲学、发展的信息。

  
1985年燕生渡海去东瀛。20年来,虽在异国功成名就,生活舒适,但一颗赤子之心,期望回归欲念萦绕他心头。时刻想以苦练修成的艺术正果报答有养育之恩的故土。每当谈及此,情到深处,不免使燕生泪湿衣襟。他说:“我的根在这里,我追求的艺术灵魂在这里,我的父母、亲朋在这里,我的同道、知音在这里。我回归之志与日俱增。”

  
今年3月再次归国,他即受聘为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篆刻研究所首席专家、名誉所长,5月下旬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画篆刻展,同时国家文物出版社为燕生编纂出版了书画篆刻集。如果以每个十年为人生的一个里程,我认为他经历了蒙学、奋进、修成、深造、薄发诸阶段,而这之后则将是较长久的历程——升华。

  
蒙学

  
燕生1953年生于北京,6岁随其父李祖孝先生(考古学家、书法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楷书。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山西平遥文化馆),燕生与姐姐、妹妹随母亲住在北京,当时家里生活较为拮据。童年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仅有父亲用过的笔墨纸砚陪伴,练字成了他的最大乐趣。写出的成品常由亲朋好友评判,然后母亲在写得好的字上用红笔画圈,这是对他的亲切褒奖。每一个红圈,都给他带来无比的快乐和激励。至今,年迈的母亲还清晰记得小燕生废寝忘食痴迷练字的情形。同龄的小伙伴们称他是“小博士”,常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许多历史故事,如郑人买履、曹冲称象、唇亡齿寒等。他不断地唱着、诵着、写着那些古代经典,千年中华文明的雨露滋润着童年的燕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注入了艺术生命。

  
奋进

  
少年的燕生就懂得发愤进取,常说艺不压身。10岁燕生便写得一手规整的颜体,12岁开始学习篆刻。初期摹刻父亲留给他的碑帖印谱,逐渐地就难以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后幸遇恩师康殷先生(古文字学大师、金石篆刻大家),有机会使其书法篆刻步入承宗依法的正轨。

  
“文革”期间,大康先生曾被迫迁到距北京400公里外的一个贫困农村,接受改造。偶尔回京看到别人转来请他指教的燕生印稿,顿时眼前一亮,有心结识这位未见的同道。

  
一个冬日,燕生正在灯下练字。忽然,屋外一个声音喊道“燕生,农民大爷找你”,随之进来了一身农民打扮的康殷先生。寒暄过后,先生指点着燕生的作品,并感叹地说,看过作品,我一直以为作者是一位成年人,没有想到原来是个英俊少年,有出息,后生可畏!当时,感动得燕生语塞。从此,燕生暗下决心,艺不惊人,不罢休。15岁起,燕生就经常从城里骑车到近郊香山脚下的先生家里,接受康殷先生面对面的指导。从那时起,每日危坐练字,将精力倾注于笔端,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桌上、床上、地上摆满了写过字的报纸。

  
字写累了,他就练篆刻。刻印先要备料,没有钱卖印材,就托好友从外地给他背来大块的昌化石,燕生用小锯条先把大石块锯成长方形,然后在台阶上粗磨;差不多了,再在砂纸上细磨,然后用破布打光。锯石头飞溅的粉尘在空中飞扬,将他一头黑发变成灰白;手上磨出血泡,又生成许多老茧。心痛的母亲看在眼里,却丝毫没有埋怨并制止过孩子的这种爱好。三伏天里,燕生赤膊上阵,长时间端坐在桌前刻印,他臀部四周被汗水浸透了一圈。有的小伙伴开玩笑地说,燕生真能,尿都撒成了圈儿……

  
修成

  
爱好变为专职,理想变为现实。记忆中,燕生17岁时,书法和篆刻就被送到日本等国展出,受到极高的赞誉,并为许多国家美术馆和国际友人收藏。因为生计,毕业后,他曾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当工人,下班之余,依旧专心致志从事自己的爱好。作品逐渐受到许多国内著名专家的赏识和关注。不久有名人举荐,22岁的燕生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专攻书法篆刻。在那里,他如鱼得水,便夜以继日地研习古代书画,后来索性搬进故宫住宿,进行更加努力地创作。深厚的文学素养及书法技艺、金石般的用笔,使他在传统文人画中表现出出色的悟性和灵感。

  
燕生的勤奋好学、求知若渴的精神也为故宫博物院诸名家所器重。他向罗福颐先生请教诗经、楚辞;向徐邦达先生学习文物鉴赏;向金禹民先生探讨书法,幸运的他在各项爱好中,都能得到最著名的专家的指点。

  
深造

  
正所谓三十而立,燕生有成。但饱览了中华文化精华的他并不满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吸取些世界艺术精华。1985年春,东渡日本时,右手皮箱中装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左手旅行袋内装着沉重的石章,肩上背着画册,从容地踏上飞机。因为误会了他的起飞时间,保证人没有能够到机场接他,他靠乘车摸索,来到保证人的家。迎进独自闯来的燕生时,日本保证人感到万分惊讶,佩服这位有志者的闯劲和毅力,预感这位年轻人会成功、会有出息。

  
来到异国不久,燕生凭着艺术和为人聚拢了许多朋友,很快打开了局面,不但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还促使个人艺术日臻完美。讲学、办展会成为燕生传播中华书画、篆刻艺术的主渠道。他先后被聘为日本NHK文化中心和读卖新闻艺术中心的中国书画讲师、上野森美术馆艺术审查委员、箱根美术馆中国画鉴定;被遴选为日本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东京墨缘会会长等。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在日本播种出一片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地。

  
薄发

  
燕生以他聪慧和勤奋纵观古今,尊古不泥古,力避世俗,蕴天籁之神,养浩然之气,熔千古于一炉。他常说: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博采众长,所以常能辟蹊径而创新。厚积薄发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燕生的作品朴雅纯真,雄浑博大。空灵中蕴苍秀,简约中得天成。欣赏燕生的篆刻,内含乐律;观其书画,感悟金石;聆听其琴韵,静通禅寂;品味诗句,素心若雪。

  
《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9日第4版

  

 回复[29]:  陸朗 (2007-01-15 08:17:13)  
 
  风网∶我又不是郑网,也不擅长「做文章」,更无领袖接见过,只能感服了。。。

  
既然大多数人看了这种事情觉得很正常的话,俺今后也就不再罗嗦,扫大家的兴。

  

 回复[30]:  陈梅林 (2007-01-15 00:39:54)  
 
  回小春:燕生回去收获了。可贺可喜。手里还有他几张照片,其中1张是范曾作画他吹笛的。

  
小春为何按兵不动?别错过春期。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孤陋寡闻
    日本人的汉文 
    讨教?方家 
    询问东京书画院 
    和魏来五道先生商榷著名 
    苏东坡携妓访僧 
    沁园春·东航 
    咏蚊诗 
    中国高干子女在美状况揭秘(转载) 
    大笑过后的思考?转贴 
    老来难 
    和谐社会的打油诗 
     笑死人的12星座宝贝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