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世基 >> 瀛洲怀远
字体∶
日本九州来采风 艺术家们多现眼

刘世基 (发表日期:2006-12-29 14:47:04 阅读人次:2857 回复数:11)

   

  


  


  
〈今年4月2日到8日,中国画家和摄影家到日本九州来采风。〉

  
当我得知中国画家和摄影家来日本九州采风的消息时,我很是佩服此次活动的策划者,也深觉这是一个好的新闻题材,就跑到现场去收集新闻,除了做报道的新闻以外,还有许多的关于此次活动的亲眼所见的花絮,值得一记,也许多年之后还是会有点意义。

  
无赖事务局长

  
在机场迎接的时候,有枚可以说得上是巨大的手制条幅,写着热烈欢迎中国艺术家来日本采风,白底红字,是负责接待的福冈国际大学学生们赶制的,不规范的字体,下面写着福冈国际大学海村研究室,和星华中国水墨画学院,在机场大厅异常醒目。有个人穿梭在候机大厅里,穿着身不合体的西服,留着长发,浅绿色的衬衣,不相配的领带在人群中跑来走去,和任何人说不上两句正规的话,让人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没有一份安宁的气息,跑到条幅前大发雷霆,说没有写上他们公司的名称云云,让打条幅的学生马上卷起来,搞的学生们莫名其糊涂,整个老老的日本小无赖的模样,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此次主办方的事务局长,不觉得对此次活动的感官和目的大打折扣。事到如今至少我觉得没有必要计较写不写谁的名字并不重要,艺术家们知道谁是主办方就可以了,何必再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让无辜的义工学生们为难?

  
所谓事务局长就是要负责好接待工作,做好后勤的事,然而此局长举止粗暴无礼,站没站相,走没走相,自己分内的事没有做好还要指责别人,在后来日航宾馆的吕厚民演讲会上,也出现了因为接待处参加者签名的事,拉扯接待的负责人,大庭广众之下,中日记者云集之时,知道得是在讲工作,不知道得还以为那里跑出来的神经病要大打出手呢。而且在演讲会后的水墨画实际绘画时,准备不周,致使冷场30分钟之久。本来是很有层次很有水平的盛会,一个无赖的事务局长就大大降低了到场艺术家的身价,真为这些名家所不值。

  
名家的傲慢

  
一行60余人的艺术家代表团,相继出现的机场大厅,不愧是当代代表国内画坛的大家们,各各气宇轩昂,卓然不群,好不容易人员到齐,在机场的大厅举行了开团仪式,没有麦克风您就根本听不到是主持人在说话,还是谁在说话?艺术家们在交流着福冈机场的狭小,事先并不知道要从机场直接奔赴采风各地的牢骚,好不容易点完名,就是各说各话,组织者无力,旁观者无言,艺术家却畅所欲言,七八十人的大厅乱哄哄。简直就是国内的火车站,好不容易分组分班,口出怨言者有之,不满者有之。一个多小时后才算分完班,各奔前程的九州七县。

  
4天后又再在日航宾馆重演了一出闹剧,来日的艺术家们不泛名家,而您想和哪位艺术家们聊聊此次的收获,看你是中国人很少有人会理睬您,相互之间在比较着所去的地方的好处与不同,用各自先进的数码相机在比较着迤逦风景和相机的牌子及画素。

  
因为我来自黑龙江,碰巧在艺术家代表团里也有黑龙江省的艺术家,赶紧跑过去套近乎,好不容易交换了名片,探寻对日本的印象?对方告诉我已经来日本不下5次了,没有什么特殊印象,三两句话就冷了场,只好讪讪告退。开始还以为艺术家的清高,不屑和我这海外同乡交谈,不想一会儿看见艺术家老乡从自己的旅行袋里拿出一沓纸,原来是复印的宣传资料,让工作人员分发众人,我才知道不怪人家傲慢,原来是开创冰雪画派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于治学,一代掌门人自然非同凡响。我只能自嘲有眼无珠,不知是大艺术家,应该毕恭毕敬。但也纳闷如此大家,还有必要自己宣传自己吗?还发什么广告呢?

  
相识的朋友给我介绍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也是黑龙江省人,点点头算是认识了,我客客气气递过去了名片,对方漫不经心的拿过去,还是朋友在一旁说,副主席也和老乡交换张名片吧,对方才不情不愿的拿出了一张名片,想要聊几句对日感观的话,被告知我还有事,那边有日本媒体在等着我,知趣告退,原来副委员长要和福冈总领事寒暄拉关系。名家就是名家,接触的层次不同吗?

  
著名摄影家吕厚民先生在演讲会的台上讲述50,60年代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事情,并拿出当时所拍的九幅照片,台下的日本人听众洗耳恭听,流露着无限向往的神情,台下的艺术家们在各自聊天,在彼此交换着情报,对台上的演讲熟视无睹,对是否影响其它听众根本无动于衷。听着台上在讲述毛主席接见日本友人的事迹,看着眼前闹哄哄的像自由市场的场面真得很为中国人汗颜,丝毫不讲文明气息,没有一点公共道德意识的所谓艺术家们,可都是中国画坛,摄影界当红的艺术家呀,可以说得上是人中龙凤呀,怎么会这样?不觉得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让伟大的艺术家们到广阔天地里去修理地球,到工农兵之间去体验生活,在牛棚里搞创作,那样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活得战战兢兢活得小心翼翼,是不是就会讲究公共道德了。不可否认在那样的年月里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是充满了怎样的生命激情和对生命热爱的活力呀?而近来的艺术家们哪有什么辛苦可言,满世界都是附庸风雅的商人官人,满世界是钱的追捧,一幅画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千万,艺术家个个大款,人人讲钱,还有多少对艺术创作的激情呢?不久前看到过前面说过的所谓的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创作的《唐人诗意》的画作,实在不敢恭维,美人无唐美人的肥美,细背塌腰,瘦马嶙峋毫无唐代骏马饱满的精神。这样的大家,如此的傲慢,也就庆幸在如此的重名利的繁华盛世吧,没有了伟大领袖,也没人给他们赶到牛棚去体验生活,庆幸,庆幸,不知是谁要庆幸?

  
大家的风采

  
别说在浩浩荡荡的所谓名家人马中,有位白发长者手拄拐杖,当刚刚从海关出来后就不声不响的听从在场的义工学生指挥,还有旁边人搀扶着他,看来年纪不小,别人也很尊敬他,日本国家放送NHK采访的时候也细声慢语的回答,很有大家的气度,并且在6日的演讲会后的水墨画表演中,尽管组织者准备不周,冷场了半个多小时,还是这位老先生率先让随同人员取来笔墨纸张,率先画了起来,而且对我们的问话,也很热情地回答,交换名片才知道是中国老美画会副会长著名画家陈大章先生。也许经历了太多的沧桑,才会如此历练人情,接人待物如此的老到,不怪乎是名家风范,不知同团的艺术家们是否把老艺术家的举动看在眼里。应该多学些老艺术家的厚重,有名声不是就有了傲慢,美术界的悄悄事海外也多有耳闻,一个副主席也可以花几十万活动而来的。平易近人才会让人家尊重你,在自己的行业中也许你大名鼎鼎,但世界上你的同行毕竟有限,不是谁会都知道您的大名的。谁都来尊重你的,让人尊重首先你要尊重别人。这么多大家怎么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呢?

  
不会讲话的委员长

  
能够组织如此庞大的艺术家来日本采风,的确是需要各界的人脉和一定的财力,此次《素颜的日本》制作委员会的委员长很值得大书一笔,不论是从商业目的,还是对艺术的追求,都是值得称慰的,尤其是在当今中日两国已经有几年没有举行过高峰会谈,两国关系日益冷淡的情况下,通过民间外交加深两国民间的交流,策划如此盛大的活动,的确需要很大的胸怀和手笔,而此次委员长似乎做到了,但不足之处也确实很多。尤其在机场迎接的时候,求人裱画的人专程从北九州来取画,为了赶上4月6日的展出,委员长竟然毫不客气的对人家说,我对您又不熟悉,是谁找你来的,你怎么能保证这批画的安全,裱画的人预备了材料,备齐了人手,赶了100公里的路,受了一阵抢白,还没有接到这批活,不仅冤枉,还让所有参与的人大跌眼镜。后来才知道原委,原来此次活动的招待,是每位画家出画两幅,来作为参加此次活动的费用,主办方所谓的筹划花掉了几千万日元,不仅夸大其词也是大有利可图的。不要去说利益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委员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来日本20多年,也在画廊画界跌爬滚打这么多年,况且芸芸众生谁不是为了求名求利,但是,要想从事艺术行业赚钱才和艺术家打交道,而且回答记者问的时候,还是要说点冠冕堂皇的话比较好,谁都知道来九州的费用低,这本是心照不宣的事,没有必要遮遮挡挡,还是要能说会道的好,要上的了厅堂,还是不要用日本无赖地痞来撑门面的好。还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是人家叫到您收两幅画,您就想马上套现,收回您的成本,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唯恐您的投入亏了似的。您要想想每个画家的两幅画,多少人的画都是每幅十几万人民币呀,两幅就是几百万日元呀,50人100余幅画就是几亿日元的收入,您还不知足呀?

  


  




 回复[1]:  陈梅林 (2006-12-29 23:29:32)  
 
  嗨,人品高低立见!

 回复[2]: 刘桑原来是黑龙江热心人,刘大为是山东人, 魏来五道 (2007-01-02 22:19:40)  
 
  都是北方豪爽人.后一刘现在被鲜花金钱堆满了,自然身价很高了.

 回复[3]: 成名3条件 刘世基 (2007-01-03 20:33:38)  
 
  天时地利不要脸

 回复[4]: 悲哉!中国画家艺为财亡 陸朗 (2007-01-20 15:08:54)  
 
  标 题:悲哉!中国画家艺为财亡

  
发帖者:齐鲁晚报 (时间:2006-06-08 15:37:45)

  
--------------------------------------------------------------------------------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现在金钱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众多画家夜以继日地为市场做画,其作品根本就没有一个著名画家的艺术个性。

  
一位资深艺术评论家感慨地说,书画市场这种只认钱不讲究艺术的作品,流向市场后给画坛留下道德败坏的痕迹,追求金钱甚于追求艺术的画家最终必然会失去艺术市场。

  
据业内人士介绍,最近几年,书画拍卖价是“见风涨”,当今市场每年价格上升的幅度平均为35%左右。这么好的卖价形势也让许多中青年画家还没有把画室的凳子坐热,就一头扎进市场的大海里,什么题材好卖就画什么题材,至于作品的价格,每个画家自有办法通过运作加炒作迅速抬高。

  
要说炒作,有一位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的青年画家,真是名不虚传,去年底他的作品市场上每平方尺500元都不太好出手,今年经过一些书画评论家在书画市场上导演“自卖自买”的“连续剧”后,再加上少数传媒的有偿宣传,该青年画家身价便一路飙升到每平方尺3000元。据说,该画家现在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很少,加班加点按每天12小时工作计算,目前收取订金还未交付的“期货”,已经排到了明年夏天。

  
以擅长画罗汉、观音而闻名画坛,某美术学院的一位中青年画家,近两年更成为一支“绩优股”,其作品在市场上充其量1000元/平方尺上下,该画家不甘落后,经画廊和经济人的包装和一些画坛高人的推荐,目前作品价格已经涨到近万元/平方尺,该画家自称思路敏捷,手法流畅,落笔就画。今年夏季,该画家应邀现场作画,邀请方出价60万元人民币,请画家小住几日创作100平方尺的作品,该画家分秒必争,竟然在10个小时内就将“创作”全部完成。“大师就是大师”,一位目击者感叹地自言自语,大师居然能一边刷牙一边作画。真可谓时间少,见效快。

  
收藏界的王先生一直梦想得到江苏省国画院一位以画仿古人物而闻名的著名画家的作品,苦于该画家作品市场很紧俏,价格随着“时速”往上涨。目前市场价格已近2万/平方尺。王先生实在等不急了,好不容易凑齐了4万元人民币,在友人的带领下进入画家的画室购画。谁知,这位大师埋头作画看都不看来者,说,要画现在只能先交钱预约,半年后再电话联系什么时间取“货”,原因是:大师的作品需要收藏的人太多,一两个月内不吃不喝不休息也画不出来。

  
艺术学院还有一位更牛的教授画家,以工笔花鸟画见长而闻名画坛,虽说年龄不到50岁,但其作品很少在艺术市场、画廊、拍卖会、二级市场和一般收藏爱好者手中流通,目前市场价格已经炒到近3万元/平方尺,据说购买和预订这位画家作品的基本都是华侨和外国人,画家收取的都是美金。

  
一位私营老板久仰画家大名,在业内人士的介绍下,花重金好不容易买了一张画。当这位老板“如获至宝”地将画展示给美院的一位著名画家鉴赏时,没想到这位著名画家说此画是一张“印刷品”,毫无创意,更无艺术可言,一文不值。

  
省文联的一位负责人说,如今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泡沫太多,艺术市场内有一大批对书画作品似懂非懂的人,他们自认为对某个画家深有研究,就怕别人说他不懂,尤其是对自己手中有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大加夸奖。最让人感到痛心的是,书画市场中,有极个别自称对某个画家有特别研究和能辨别真伪的人,昧着良心胡说八道,只要有人出高价,请他对某个作品做个“鉴定”,他就开始装模做样地“点评”,否则,你手中的书画真迹也给你说成是赝品。还有一些画家为了抬高自己在市场上的身价,自定作品每平方尺价格万元,不降价,而实际买卖操作的过程中通常是“买一送一”。

  
画家都为钞票而画,那留给人们的还有艺术吗?一位著名画家忧心忡忡。

  
现在的年轻画家搞创作直接奔钱而去,很多人已经不能耐下性子练基本功,如果一个画家要想在市场上屹立不倒,没有相当的艺术功底是肯定不行的。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艺术大师都历经波折,不因社会一时的偏好而改变艺术追求,才成就了如今的地位。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们的作品在书画拍卖市场才能成为无可争议的“绩优股”。

  
艺术专家指出,如今年轻画家不在自己的作品上下功夫,整天进行着重复性的创作,却梦想着如何能一夜成名,这种情况很危险。一些媚俗的作品或许一时卖得不错,但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回复[5]:  陸朗 (2007-01-20 15:13:00)  
 
  对不起,借了刘桑宝地

 回复[6]:  刘世基 (2007-01-21 14:33:03)  
 
  好呀,承您吉言,而且中国如今什么都中国特色,何止书画艺术美术界,全部都向钱看,前天给哥哥嫂子打电话,他们为了职称还要继续上博士,要在核心杂志上至少发表3篇文章,每篇的版费就要5000人民币,加上请客送礼,每篇没有一万元没戏发表,看来在国内没有钱连学问也做不了。也不怪到处都是著名,不著名没有市场,著名了也多得是欺世盗名。小民如我者只能呻吟呻吟,也比不出声的好呀。谢谢陆兄。

 回复[7]: 书画界潜规则: 刘世基 (2007-01-21 14:35:15)  
 
  画家必以大官僚做靠山

  
近日在搜狐博客出现了一场关于绘画的口水战役。始作俑者是一个名叫施雨的南京画家。他在《画家吴国亭直言画坛腐败》一文中提出:出了校门之后,更重要的是看你的“运气”,看你的个性。要想轻易地取得“成就”,一定要走既当官又当画家的“两栖”之路,当官为画画开路,画画为做官扬名。

  


  
这在娱乐圈潜规则偃旗息鼓之后,无疑又如一枚重镑炸弹,炸响了书画界的潜规则。他同时在该文中一针见血的发表观点:“一天美术也没学过的人成为美术界权威,德艺双馨的人则穷困潦倒。权威性的专业刊物《美术》,近年来常用大量篇幅刊登美术官员们的玉照和活动照,不知是否与登歌星影星的低俗生活杂志比美?”

  
书画界潜规则就是,画家必以大官僚做靠山?是否等同于娱乐界演员出名必睡导演?

  
随后,画家安田在博文《美术界的潜规则》中指出,收藏界造假、拍卖记录有诈、画家品行不端确实在美术界存在,但潜规则的套子不能套住所有人。言下之意,对其本人而言,美术界没有潜规则。

  
娱乐界张钰以身体交易的潜规则引起轩然大波,如同娱乐界潜规则爆出后娱乐明星们过激的反应一样,关于书画界潜规则,正在搜狐博客小范围内开始争吵。坦言“文学死了”的安徽诗人叶匡政(叶匡政博客),在搜狐开博并贴旧文称响应赵半狄的“绘画死了”,把博物馆遗老、画廊老板、拍卖行操盘手、画坛炒家和掮客、投机家、暴发户与艺术批评家、画家、美术编辑和记者联合在一起,通通贬为伪艺术势力,并引发文艺复兴的论战。

  
对此,身为画廊主持和艺术投资顾问的美女李文子(李文子博客),则撰写博文叫板叶匡政,针锋相对的指出,一个写《大往事》政治揭秘的阿Q,跑到公众平台漫骂艺术是极其不道德的。她认为叶匡政只是个局外人,没有资格把书画界一棍子打死。并反问如果绘画真是骗子,有那么容易得社会的逞么?而画家崔自默(崔自默博客)则认为,文艺圈子里到处“骂”声一片,互相揭短、暴露阴暗面是心态极不正常的表现。(文/幸知)

  

 回复[8]: 刘兄, 两栖人 (2007-01-21 15:06:25)  
 
  说的极是。我知道一个事。一个在国外没有混上硕士,博士猫的。不是不想混而是实在没法混上。惭愧!!!...回国后,前几日得知,不但是祖国莫 著名高校的硕士,而且连博士帽都戴上了。最,最,最有料的..该高校的讲坛上还多了一位临时讲师。虽本人极力认为费金,费银,有所不值。可心里却暗笑来着。

  
做学问莫如做到博阿 。谁还敢...

 回复[9]:  陸朗 (2007-01-21 16:11:23)  
 
  记不得是不是这个网上从前有过的一篇,「诚信」在某些人眼里不分文

  


  
张瑜:在日本经营画廊的华人

  
在日本,旅日华人画家、画者办个展,开联展,已是稀松平常之事。但华人经营画廊者却绝对是凤毛麟角。在东京银座开办聚友国际画廊的旅日华人张瑜女士就是在日经营画廊10多年的一位女中翘楚。

  
谈起经营画廊,并非绘画艺术专业出身的张瑜认为,这纯属人生的一个偶然。1986年来日留学的张瑜,学的专业是经营学,但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日本颇有名气的画廊就职。这家画廊的老板在日本战后最困难的时期,在衣食无着的时候得到了一华侨家庭的关照,帮他渡过了难关。出于对中国人的感恩和好感,也基于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热爱,这家画廊经常为中国人画家、在日华人画家办展,进行中日艺术交流活动。这也使张瑜有机会接触了大批中日画界的艺术家和相关人员。

  
4年后张瑜辞职离开了这家画廊,但仍不断有中日画界朋友找到她,请她帮助举办相关的艺术交流和画展活动。为了更方便地开展这类活动,1994年2月,张瑜自己出资任社长的聚友国际画廊正式开业。

  
虽然并非绘画艺术专业出身,但10多年的从业经历,使聪慧、好学的张瑜对绘画艺术也有了精到的理解,并练就了颇具慧眼的艺术鉴赏力。言谈中,张瑜谈起中日画界的事情如数家珍,对每位大师的艺术风格、对每幅画作的优秀之处均成竹在胸,娓娓道来,显示了雄厚的业务底蕴。这一点也可以从她的工作业绩上得到证实。在日本画廊工作4年,年轻的张瑜已升至部长职位,这在日本职员中难得一见,而作为华人她升职的背后是令人惊异赞叹的工作实绩。2004年聚友国际画廊举行了成立10周年开业庆典,并不想张扬的张瑜自己也没有想到很多没有通知的画坛人士得知消息都到场祝贺,或发来贺电表示对她和她的画廊的祝贺和信赖。

  
在经营画廊10年多,为中日画界交流作了大量实际工作后,今年聚友国际画廊又主办了一个以宣传培养中日女艺术家为主的展出活动。旅日华人女画家李焱、宓冬莹的作品就是她的画廊主要展出的作品。

  
对于为华人办展,张瑜也颇有心得。她表示,在画界工作16年了,经营画廊也就是要宣传画家、画作,让艺术实现它的价值。但在聚友国际画廊开业的前5年,她很少展出在日华人画家的作品,因为在多年工作中她接触了大量的在日华人画家,感到华人画家中鱼龙混杂,虽然大多数人品艺品均很好,但也有一些人的表现颇不让人认同。如有的画家和画廊合作,由画廊投资宣传、出场地展出,大力推介其作品,按行业规则,由画廊代其卖画,当然画廊也要收取手续费。但在展出期间,有客人看中其作品后,华人画家反而跟客人神秘地私语“等画展以后再买,我便宜卖你,省去手续费”等等,既暴露了自己的人品修养、职业道德很差,也给画廊带来经济和信誉损失。还有些画家来日前已有一定的名气和艺术优势,但来日后为迎合市场,弃长扬短,作品质量急剧下降,让人颇觉惋惜。

  
虽说鱼目混珠,但珠还是存在的,张瑜认为一些醉心艺术、严谨创作的画家还大量存在,而且艺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之中,而这也是聚友推出华人画家画展的动力之一。

  
(来源:日本《中文导报》,记者:李春雁)

  

 回复[10]: 成名3条件 陈梅林 (2007-01-21 22:53:29)  
 
  回3楼:成名3条件,归纳得有道理。

 回复[11]: 这些人的作品不敢恭维. 屠生 (2007-06-01 11:19:36)  
 
  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等一干人.

  
很显然是官方代表.

  
这些人的作品不敢恭维.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瀛洲怀远
    中秋月圆话月饼 
    彼 岸 花 
    紫阳花开 
    男は辛いよ、休闲一日 图略文 
    大年初三,长崎灯会/图 
    你也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帮中国人 
    清风竹影凉山泊(図文) 
    腊八话腊八粥 
    北海道的回忆 
    七草粥香 
    今夜有雪 
    日本九州来采风 艺术家们多现眼 
    樱花美元金屁股 
    春帆依旧笑东风 
    与人方便与己不便 
    体验地震 
    江南冬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筥崎宫的国色异香 
    散落在海外的瑰宝 
    飞越北方的天空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