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刘柠 >> 新作
字体∶
靖国神社问题能否实现“软着陆”

刘柠 (发表日期:2006-09-07 15:19:07 阅读人次:1837 回复数:1)

  说曹操,曹操到。8月15日,小泉果不其然再次以首相的公职身份参拜了位于东京都九段下的靖国神社,令中韩舆论再次哗然。尖锐的情绪性对立之下,各种抗议攻势你来我还,自不在话下;但种种迹象表明,水面下,旨在“后小泉”时代使靖国神社问题“软着陆”的角力也在悄然展开。

  
小泉8"15靖国参拜的真意

  
小泉何以如此偏执于靖国参拜呢?笔者以为,政治家,当然会有自身的信仰,这是其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底色”。但同时,政治家的思想往往未必有多么坚守,甚至常常摇摆不定。在某个特定时期,其具体呈现哪种形态,常取决于斯时斯地的利益博弈。

  
以此视角观察小泉参拜的深层动机,虽不能说完全的中,但大致不爽:

  
第一,尽管小泉其人基本谈不上有什么“靖国信仰”(上台前几乎从来没参拜过靖国神社),但他却是靠打“靖国牌”上的台——每年8"15参拜是其“竞选公约”。5年前,正是靠这一条,击败了对手桥本龙太郎。但上台后,身为首相的他毕竟不能完全不顾及中韩的反应,因此,将参拜日做了调整,规避了8"15参拜的政治风险。这在小泉其实是很痛的——政治家一诺千金,他觉得不应该“爽约”,“背叛”选民。因此,这任期最后的8"15实不容错过;

  
第二,因福田康夫的退阵和党总裁候选人、财务相谷垣祯一等对“参拜派”安倍晋三的叫板,事实上,靖国神社问题已然成为总裁选举的政策论战焦点。安倍为顺利过关,在此问题上明显低调。而小泉的8"15参拜,实际上不失为对安倍的有力支撑——作为首相,一年一度参拜足矣,安倍至少在当选首相后一年内,可不必考虑靖国问题带来的困扰。而对小泉来说,多了个“将靖国参拜进行到底”的姿势其实也坏不到哪去,反而平添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悲壮色彩,对强化“小泉神话”不无帮助——保不齐小泉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第三,“考虑到与崛起中的中国的关系,日本决不做中国的应声虫。”不能不说,“小泉流”的东亚观在深层上的确契合了日本面向21世纪的国家战略目标和日本国民的一种普遍逆反心态。因此,以“总保守化”下的“普通国家”为最终指向的政治大国,从对中国说“不”开始。

  
管它8"15,“后小泉”是正经

  
早在7月底,关于小泉是否会在8"15最后一拜及万一参拜的情况下将如何应对的问题,中方就在内部进行了研讨,并形成了如果参拜,在做出强烈抗议的同时,力争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预案,即所谓“高调反应,控制影响”方针。同时,7月28日,驻日大使王毅在名古屋演讲时,暗示只要次任首相在靖国问题上“自肃”,中方便会考虑重新开始首脑会谈。这明摆着是对“后小泉”日本执政者亮出的底牌。同时告诉日方,即便在后小泉时代,中共也没有从靖国底线上后退的余地。

  
为规避8"15小泉参拜的情况下,中方采取召回大使等极端外交措施对日本舆论的刺激,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8月10日再度被要求提前回国“述职”。8月15日当天上午,在北京的日本大使馆门前,大约30名民族主义者、保钓人士举行了适度的抗议活动,高呼口号,焚烧国旗,递交声明,却并不恋栈。有迹象表明,中国对8"15小泉参拜其实已没那么在意,而是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后小泉”执政者身上。

  
看得出来,呼之欲出的“安倍首相”在靖国问题上如履薄冰:一方面,为回避靖国问题成为党总裁选举的政策论战焦点,他对参拜与否不置可否。而与此同时,却不失时机地对媒体抖出其曾在今年4月前往参拜的故事,貌似不经意,背后却有精明的计算——显然不愿被那些为数甚众的主张参拜的选民说成是“丧失立场”、“对华软弱”;另一方面,在7月由“文艺春秋”出版的、名为《致美丽的国家》的著作中,他为自己的靖国历史观如是辩护道:“有人以靖国参拜为由,指责‘日本正在走军国主义道路’。但是,战后日本的领导人,譬如小泉首相,有无发出过侵略近邻国家的指令?有无企图装备可作攻击他国之用的远程导弹?我们尝试拥有核武装了吗?我们弹压过人权吗?限制过人的自由吗?破坏民主主义了吗?答案,全都是‘NO’。今天的日本,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与军国主义无缘的民主国家……面对这个由日本人自己构筑的国家形态,我们应自豪地挺起胸膛。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存在,今后也无意做何改变。”这会不会是安倍为上台后继续参拜而刻意为之的理论务虚、铺垫?

  
小泉如愿以偿地在8"15完成参拜的当天,即踏上了暑期休假之旅——他显然已经卸下了5年来背负的最沉重的一块石头。那么,其作为首相首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在“终战日”实施靖国参拜的“实效”如何呢?对此,香港凤凰卫视一位资深评论员评论说,“小泉已经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笔者认为,对国与国之间复杂的外交问题如此解读未免过于简单化、意识形态化。只需对8"15前后的民调结果对比一下便会明白,赞成小泉参拜者并未减少,其比例依然高于反对者。不仅如此,对日本人来说,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论战,与一年前相比,所谓“靖国问题”的实质,已然从“首相应不应该参拜”,置换为“应在多大程度上听从外国的意见”和“应如何排除外国的内政干涉”的议题。

  
这种议题置换再次说明了靖国神社问题的复杂性,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预期。事实上,小泉之选择8"15参拜,恰恰未尝不是基于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的恐惧,而在预先评估了日本国民心理倾斜曲线基础之上的抉择。

  
民主社会的基石岂容撼动

  
8月15日,小泉刚刚参拜了东京的靖国神社,前自民党干事长、众议员加藤纮一位于山形县鹤冈市老家的住宅兼事务所便遭放火烧毁。纵火男子隶属一极端右翼团体,事后曾尝试切腹自杀,未果,重伤倒在现场,被送往医院抢救。

  
加藤系亲华派议员,在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持激烈的反对立场,不懈地抨击小泉的参拜。就在8"15当天,还曾对媒体发言说:“(因首相的参拜),对亚外交高度瘫痪,后任政权背负的课题相当沉重。”因此而遭右翼势力忌恨,事务所平均每天接10件抗议,并曾收到过刀片之类的恐吓物。

  
对此,《朝日新闻》发表题为《绝不容许政治恐怖》的社论称:“这一天是第61个‘终战纪念日’,是回忆因言论自由被剥夺而冲入战争泥淖的往昔岁月,并将和平的誓言履新的日子。择此日行凶,是对日本在战后苦心孤诣营造的民主主义社会的挑战,罪加一等。”

  
加藤议员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政治家,今后将一如既往地言说,表达了对政治恐怖的蔑视,并顺理成章地打出了对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不参拜派”候选人、财务相谷垣祯一的支持牌。与自民党内反靖国参拜势力和民主党的“日本正在变成危险国家”的批判相比,政府人士和执政党“参拜派”势力的反应总体低调,小泉、安倍则没有表态,更引发了党内的批评声浪。

  
事实上,在战后被称为“民主国家”的日本,以暴力封杀言论,甚至威胁政治家和言论人士生命尊严的恶性事件从未绝迹:1960年10月,反对日美安保的社会党委员长浅沼稻次郎遭右翼青年刺杀身亡;1963年7月,河野一郎建设相遭遇右翼反对势力的“异论排除”,住宅被焚烧;1971年9月,奔走中日友好的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被右翼分子刺成重伤;1987年5月,化名“赤报队”的右翼团体对《朝日新闻》阪神支局发动袭击,致使两名记者一死一重伤;而就在一个月前,因率先报道反映昭和天皇在靖国神社和甲级战犯问题上态度的“富田笔记”,《日本经济新闻》的办公大楼还曾遭到过极端右翼分子的汽油弹袭击。

  
近年来,围绕21世纪的国家战略目标,尤其是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主流社会呈现出“国论两分”的分化态势,舆论环境急转直下,作为民主社会重要基石之一的言论自由也受到挑战。作为经历过从战前到战时,民主遭绑架的暗黑时代的国度,何以让民主、言论自由等价值不再脆弱,是全社会需迫切思考的重大课题。

  
和解:靖国问题“软着陆”的条件

  
毫无疑问,靖国神社问题已经成为深深扎进中日关系肌体内的一枚毒刺,日益撼动着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靖国问题的实质,是历史问题。而本来属于认识范畴的历史问题,经过小泉政权5年的发酵,已发展成政治、外交和国际问题,加上两国一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煽动性报道和双方社会中民族主义势力对所谓“民意”的绑架,呈胶着状态,短时期内的解决基本无望。

  
围绕靖国问题的“软着陆”,日本国内有4种预案:1、甲级战犯分祀;2、摘掉“宗教法人”招牌,使其“国家化”;3、另行建设一处新的、非宗教化的追悼设施;4、将既有设施“千岛渊战殁者墓苑”扩建为全国性追悼设施。其中,以第1种“分祀”方案最具现实可操作性。

  
但问题是,假如有一天,即使“分祀”得以实现(且不论其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的话,那么基于历史问题之上的靖国神社问题便一定能够得到化解吗?别忘了,所谓“分祀”方案,其实有相当强的权益色彩,在本质上仍然未脱以外交、政治手段解决历史问题的套路。而以外交、政治手段加以“解决”的历史问题,由于道义资源的先天不足和相互理解基础的缺失,难以实现真正发自内心的和解。而后者,恰恰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过去,靠所谓“中国不提,日本不忘”,两国曾维持了长达二十年余的“蜜月”。但曾几何时,蜜月醒来是龃龉——我们突然发现,这曾经携手共赴蜜月的一对,离真正的和解还很遥远。

  




 回复[1]:  陈梅林 (2006-09-09 21:47:11)  
 
  有道理。继续分析!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新作
    叫父兄太沉重 
    我们还是不懂日本 
    谈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日本史称中国为“支那” ,从何而来? 
    反战还是美化战争? 
    神保町的细节 
    日本出版业的黄昏之美 
    如何看待钓鱼岛问题  
    知日当如李长声 
    东亚:抓间谍运动的背后 
    正面解读外部世界对中国现实的反应 
    金大中事件:让历史问题的解决去政治化 
    哈“不良”——时尚文化的原动力 
    包老,昨天我为您送过行 
    假如日本军舰开进中国港口 
    谁的公园 
    食品安全是国家利益 
    中国媒体,你的名字叫血汗工厂——谨以此文悼念原晓娟女士 
    那夜,夜凉如水——我所经历的18年前的那一夜 
    魏京生事件,考验日本“价值观外交” 
    “和平宪法”一甲子,志在必改? 
    奢谈“温颜融冰”为时过早 
    中日有多远 
    安倍访美: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国家机密”与报道自由和公民知情权 
    在历史问题表态上的后退,实质是一种机会主义 
    新浪,请告诉我为什么?! 
    《邓小平秘录》背后的秘辛 
    民间对日索赔:都是历史惹的祸 
    旧话重提“光华寮” 
    要政策论战,不要狼狈为奸 
    警惕“历史修正主义” 
    日美联合作战计划起跑,台海朝鲜纳入照准视野 
    2006:日本转身 
    支持率大幅下降,安倍政权初亮红灯 
    中日关系的深度和谐取决于胡锦涛访日 
    朝核问题: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日本版”NSC:首相官邸“白宫化”的重要步骤 
    爱国主义教育的终极指向 
    “命令放送”与报道自由 
    "和平宪法"颁布 60周年,改宪机运趋成熟?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近忧与远虑  
    美,就是像情人一样地生活——塔玛拉·德兰姆皮卡的生涯和艺术 
    与鹰共舞——安倍其人及其新保守主义政治 
    超越“超越日本的激情岁月” 
    “特措法”再获延长,安保强化提速 
    大韩航空KAL858航班爆炸事件揭秘(旧文照贴) 
    金政权是日本军事大国化的协力者 
    张念:“蛋生”在中国 
    “小泉剧场”:最终谢幕,还是幕间休息 
    让历史问题成为两国关系的“出口” 
    石心宁:无限逼真的“捏造” 
    靖国问题“软着陆”与美国因素 
    安倍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小泉”号起航 
    竹中平藏请辞,“小泉剧场”黯然谢幕 
    历史认识如何超越国境 
    皇室长孙的诞生与社会共识的流产 
    蕗谷虹儿的生涯和艺术 
    小泉,我来为你“盖棺” 
    “后小泉”政治:鹰派与鹰派的较量 
    “安倍政权”如何才能长期化 
    靖国神社问题能否实现“软着陆” 
    自民党总裁选举:小泉政治的最后答卷 
    朝日:从胶着到冻结 
    管他“8·15”,“后小泉”是正经 
    日皇中止参拜原因揭底,靖国问题解决出口乍现? 
    日本:离核国家有多远 
    朝鲜:绝地反击胜算几何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