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魏来五道 >> 魏来五道看世界
字体∶
马季大师驾鹤西去, 幽默笑声撒满人间

魏来五道 (发表日期:2006-12-29 22:17:21 阅读人次:2319 回复数:19)

  马季大师驾鹤西去, 幽默笑声撒满人间

  
2006,12,26.魏来五道

  
12月20日,我正在北京《艺术与收藏》杂志社拜访尹玉峰主编,因为他看了我父亲《魏大愚书法篆刻集》后,非常感动,决定为我们父子发表二十版的书画印作品介绍,说是父子两代艺术事业的传承。今年十月他还特别邀请了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剧院的演出中心主任王莺对谈,用《这是怎样的一种绮丽啊》为题发表了文章。这位东北辽宁省出身的才子,特有肝胆与才华,还写了《名门出才俊》诗词云:

  
水碧山辉,藏珠蕴玉归,樱花姸了牡丹媚,名门魏来吐蕊;

  
五道通汇,木火土金水,相生旺世遂人类,万点墨花浸醉。

  
我非常感激他把我当知音,对我的无私帮助,现在书已印出,我带了一点日制陶瓷工艺品来谢他,与之相谈甚欢。后又同去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拜谢王莺主任,正好王主任的风华正茂的漂亮女儿将去英国留学,就坐在妈妈边上, 我就为他们对谈拍了张照片,下次连文稿一道发表。

  
因我要赶去中关村考察团的报到处,就取了一些书,坐了中央美院李成举画家的小车出来。送了尹主编回社,李画家当晚要去保定,而我要去西直门。华灯初上,车水马龙,道路拥挤不堪,他就送我去坐地铁。我走到国贸地铁口报摊前,听到人声嚷嚷:“想不到马季走得这么快呀!”

  
“啥,马季走啦?”我大吃一惊。

  
因为1934年在北京出生的马季,虽做过书店营业人员,但自1956年调进中央广播艺术团以来,正好国内演东欧电影《牧鹅少年马季》,他的艺名一借东风,也就改为马季,大家反把其原名马树槐给忘了。他可不是波兰的牧鹅少年,而是中国相声曲艺界的泰斗呀!

  
我赶紧买了份晚报,真的,马老二十日上午因心脏病,在北京天通苑家里突然走了!

  
我不久前才去过他家呀!,

  
那是今年6月18日,我给马季先生电话约定后,下午二时半就坐好友,中国当代名家书画保真第一经纪人李成举的奥的小轿车,还叫了一位崇拜马季的湖北画家赵世君好友,一道去了北京北边最大住宅区天通院五区@号楼@号门@室去采访他。

  
马家是顶屋12楼上下连体房,按了门铃,一位小保姆来开门,招呼我们在客厅沙发坐下,砌好茶。我们看到的是现代装修,进门墙上是幅工笔老虎,平静的蹲坐在那儿,态度安祥地平视人间,右面墙边有个精美的木架,放上了各种造型的瓷器陶罐,左边还有落地大电视等,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气息的家,也反映了马老的爱好和品味。

  
不一会儿,马季从楼上下来,和我们亲切友好地握手,我们又看见他那憨态可掬、特有的熟悉的微笑。他穿着唐服,七十二岁的人了,走路不是特灵便,有点重的感觉。他记得我与他在日本的的见面,还说谢谢。我们说想采访您一下,他微笑出两酒窝说:“好啊好啊,”我们说您手头有没有关于您的一些介绍文章,他说我正在写一些,过几天去云南,有空再找一点。我们说有没有现成的,他说,今天一下还拿不出来。我们说大家很崇拜您,想合张影,他说“好啊好啊”,我们就分别和他合了影。可一直没见到其妻子于波和儿子马东及别的亲人。

  
看见他“好啊好啊”的应酬,我们也不是相声界的,具体也谈不了什么事,朋友们也照了相,也看了其真人活貌活宝, 另外马老名声太大了,似乎也不在乎要再宣传什么,对名声已到了淡然处之的境界,我们觉得要谈也一下子展开不了,还不如回家查网,又不好意思耽误马老写回忆文稿的时间,就告辞起身,马老又是“好啊好啊”地送到大门口,我们说了谢谢,请您多保重的话就走了,不想此次一见,竟是永别!

  
还好,我这辈子在电视里见他太多,见活人真面还总算有两回。比起北京著名相声演员、后起之秀的郭德刚,一回没见过,只通过一次电话还算幸运!

  
我从小生长在南昌市中心中山路中段的黄家巷里,父亲魏大愚在那儿买了前店后院的房子,庭园还有葡萄园,前房就开了耕砚斋鬻书店。所谓鬻书就是卖字,这是父亲一辈子的职业,也是爱好。有人说爱好与职业相一致,这可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幸福啊!马季爱相声,又以说相声为职业,而且又大成功了,当然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我家的黄家巷口有座南昌市文工团的剧场,常开“笑的晚会”,我除了在耳机和无线电里常听侯宝林、郭起儒、马三立、马季等的相声,还有刘兰芳、单田芳的评书,天津李润杰的快板书等,就会常混进巷口里的笑的晚会听江西著名导演兼喜剧演员张刚,华连生兄弟等的相声, 常会如痴如醉,放怀大笑。还与张刚老师及其子张三刚交好,后来我在江西大学文工团演《于无深处》中的何为,就特请了张刚先生来指导。另外南昌街头茶楼也有位艺名“小桂林”的讲相声评书的滑稽奇才,在南昌也很出名,这些都让我着过迷,可惜南方人普通话天生不太易咬准,否则我还差一点儿去学曲艺或话剧演员呢!现在只有常常在日本电视里客串个临时演员过过戏瘾,充实生活。

  
有了此种爱好,我崇拜喜爱马季等大师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前年刘兰芳率团访日本,在早稻田大学讲座表演,我就赶去听了,晚上追到她们住的旅馆等他们采访,还和二位同伴请他们团十几人吃晚饭,就与很有肝胆的刘兰芳------中国文联副主席兼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在北京,刘主席和她丈夫王印权在东北菜店“小土豆”里请我吃饭,还介绍姜昆给我认识并合影…….

  
今年4月15日,中文产业株式会社与乐乐中国电视台联合邀请刘兰芳为团长的中国顶峰级曲艺代表团来东京、大阪为华人演出,盛况空前。我去后台找到刘团长,她说快去台下看戏,给我照几张像。

  
我等演出一完就到后台,将上午写成的“曲艺之王”的书法送给刘团长,又把“笑星之王”的草书送给马季,并题上了小字云:

  
“马季先生,相声泰斗,震耳发聩,延年益寿,演艺东洋,威震八方,飞跃世界,富国兴邦。”

  
马季先生后面几句简直高兴地与我同认同念,接着还连声说“写得好,有功力! 谢谢谢谢”。我说今天来不及了,下次到北京采访您。

  
“好啊,好啊!”

  
“那您的手机号? ”

  
“13701008601”。他爽快真诚地告诉了我。

  
马老走了,公开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号码,可不再有暴露隐私之弊,却有发送哀悼短信之功!

  
人啊人!为啥走得这么快呢?

  
我想从中医学方面来分析说几句:马老虽说是人活七十古来稀,要在古代医疗卫生不佳和食品不够丰富时,也算是活到天年了,但在当代则不算太高寿。另外他是四肢齐全,五官无恙,为何动弹不了,一口气就接不上来了呢?

  
我想,原来人的自然老死绝大多数是“塞死”。中医术语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也可说,不通则痛,太不通则死吧!比如脑血拴,肝硬化,心肌梗塞、冠心病,肺癌,心脏病,…..等等,大多是血糖高,血压高,毛细血管阻塞等造成的。正如一个城市,交通一阻塞,也就瘫痪了!

  
老子说,柔软的东西代表生机,僵硬的东西常代表死亡。柔软的东西长寿,僵硬的东西短命。在人身上看,舌头最软,最长寿;牙齿最硬,最易亡。

  
因此要想长寿,就要尽力而为地吃一些让身体能柔软的食品,比如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豆浆牛奶,无糖的八宝粥,刮油防塞的罗葡,红薯,芋头,土豆,豆腐、萍果等,而一定要少吃高脂肪、高分子、高蛋白、难消化、易阻塞血管的猪油、白糖、鸡鹅鸭蟹等难分解、难消化之品。即使要吃,也要象东北乱炖一样,用猛火加文火煮烂,再配大料,葱姜蒜醋酱等杀菌制油之佐料,才能补而不堵,吃而能化,变成营养,另外打打太极拳类运动,也为柔软活动身体,才更养生益寿延年。

  
马老功成名就,是不是宴会太多有点淤塞呢?我见到的名星姜昆,那脸上也似有点宴会病的影子呀。

  
24日,首都八宝山公墓,万人排队鞠躬送马老,胡锦涛,曾庆红等中央领导用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之意,而中央领导陈至立,刘云山等则亲到现场,另外还有从山东、河南、东北等地专程赶来送行的老百姓,有连夜赶做马季铜像的,有曲艺界名人刘兰芳,马老弟子姜昆、刘伟、黄宏、笑林及朱军、李金斗、唐杰忠、常宝华,殷秀梅、郭德纲等等演艺界名人。姜昆则洒泪挥毫亲写对联:

  
“青山永志马季恩师一生说唱创新为百姓;

  
高风已留树槐先生万代相声欢笑撒人间。”

  
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第一告别大厅两边挽联是:

  
“一刹时巨星殒落魂牵万众地动天崩,

  
几十年一代风流笑洒人间鞠躬尽瘁”。

  
哀荣至此,人生也够本了!

  
有人提起马季年轻时火气大,曾打过师傅侯宝林,所以侯跃华,侯跃文兄弟气得不与他来往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北方人善言辞,多又慷慨激昂之士,处理矛盾没广东人,福建人,日本人那么柔和,也是多年历史地理文化之必然。这次马季走了,侯家兄弟赶来挥泪哀悼,也是冤家宜解不宜结,文人相亲不宜轻呀!

  
死者,逝者如斯夫!

  
活者,宽容一些,柔软一些,和谐一些,更幸福长寿一些吧!

  


  




 回复[1]:  陈梅林 (2006-12-29 23:33:02)  
 
  又搭名人车罗。

 回复[2]:  古运河 (2006-12-30 01:55:23)  
 
  有意思。

 回复[3]: 陈梅林说得对 魏来五道 (2006-12-30 10:41:40)  
 
  一语中的,说出了我办的国际名人杂志的宗旨:研究名人,挖掘名人,分析名人,宣传名人,联谊名人,学习名人,追赶名人.陈编辑是受上海否定文化思维加日本谨慎思量较多,我受广东福建肯定文化,东北三省大气文化,山东河北讲义气文化,江西正气文化,安徽善良文化,西北纯朴文化等影响较多另外亲眼看到文革中否定文化泛滥成灾,如读书人是臭老九,华侨是里通外国,有钱人是地富反坏右等.....全遭了殃,家破国贫民穷,我看怕了,用此观点看到处是牛鬼蛇神,心惊胆寒.寸步难行.因此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去否定别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点七月寒,我眼睛里张三是作家,李四是画家,王二是音乐家,陈五是企业家,黄六是商家,刘七是富豪,...都值得我学习,到处是先生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每人都有个人生的生动故事,我写不过来,就多挑名人写,向名人学,到处有成功,到处有名家,生活真快乐,到处有鲜花,...我也很快乐.与其在那边上说风凉话,不如自己跳进快乐海中去痛痛快快.至于别人怎么说,那是人家的自由,我自我开心健康就好.走自己的路,让人说去.哈哈

 回复[4]:  陈梅林 (2006-12-30 21:35:58)  
 
  老魏哎,I服了you。千万不要把俺往你的名人杂志连在一起,俺胆小。

  
请教什么叫上海否定文化?

  
看来老魏上4年大学都在追女朋友了吧,アリバイ?

 回复[5]:  东京博士 (2006-12-30 21:40:15)  
 
  上海否定文化,哈哈,新鲜词,比当初的新新人类容易明白些,却又不明白。赶快找那个牛皮纸的“工作手册”记下。

 回复[6]:  陈梅林 (2006-12-30 21:46:09)  
 
  这老魏,像个3岁小孩……

 回复[7]: 什么是否定文化? 魏来五道 (2006-12-30 22:01:11)  
 
  首先谢谢老陈夸我象三岁小孩,童心未灭.我回您一句,这老陈,像个83岁老人....

  
下面请允许我从具体事例来谈这个我独创性的概念:否定文化与肯定文化.

  
前几年我由东京飞上海,看见文汇新民等报均有报道,安徽青年韩某想出名,未经批准,擅自赤手空拳由外墙爬上上海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的事,结果是给公安部门扣押,他在拘留后痛哭流涕,…..云云.从批判的角度否定了这事.

  
正好我接着飞广州,深圳,到香港,看到这几地的报道此事的角度正好相反,特别是香港文汇,大公等大报说中国第一蜘蛛人,安徽青年韩奇志,赤手空拳爬上金茂大厦,是如何不畏艰难险阻,一手戴手套,一手空着,脚穿球鞋,虽爬得汗流全身,在半空中还遭警方劝停,但他矢志不渝,终于把第一高楼踩在脚下.为此港澳记者还追到安徽韩的老家采访,他正好被拘十几天由上海放出来,说他从小爱爬山爬树爬烟囱,练就了一身奇才奇功.现在上海打工卖鞋.听说法国著名的蜘蛛人在申请爬金茂大楼,韩心中涌起为国争光的愿望,故而捷足先登……云云.从表扬的角度肯定了此事.

  
同一事件,一是否定的看,一是肯定的看.这决非偶然,因为此两地流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气.我给它按了个名字:肯定文化与否定文化.而上海江浙地区流行的多是否定文化为主的文化;而广东福建及港澳台等地流行的多是肯定为主的文化.

  
从口语中也可看出来,上海江浙地区人谈话,多出现”勿来事”,”嘎哪来事啦””关侬啥事体”(即管你什么事)等不同意的流行语,…..动不动会先否定对方,多挑毛病多挑刺,似好显出自己眼明心亮,见过大世面为主的主观主义.这种否定文化的好处是易激发人们对业务的精益求精,不好骄傲.缺点是:被否定了的人心中不快,互不团结,互相瞧不起,不易合作,协调发展.比如南京人与上海人,杭州人与上海人就常闹意见,互说坏话.如江苏到上海的高速道路的名字是叫沪宁还是宁沪高速,谁摆前面之争就也要大闹意见,摆不平.上海人在杭州吵架的事更屡见不鲜,令我吃惊的是竟看到过在西泠印社百年大庆中,上海会员与浙江会员大打出手的事,据说为了上海派与浙派的各自荣誉,….这犯得上吗?殊不知一打两败俱伤,更无面子可言了.

  
还有今年初回沪,上海某大报竟通版头条云:小心海归是海骗.我大吃一惊为何如此欲致海归美名于死地呢?细看说的是一位上海人,出国赴美取了美国籍,回来办个公司,骗了一笔巨款外逃了.这事是真,也用不到上纲上线污蔑海归呀.为何你不再写大一些<小心上海人骗上海人呢>,这否定文化的危害,连有文化,高素养的编辑也会偏见红眼,易造成人的自私,狭隘,保守的视角,互不尊重,妒贤嫉能,冷血无情,亲朋翻脸,六亲不认,…真是弊多利少,.罪莫大焉.

  
而到粤闽港台地区,就流行口语”好也,好也,没问题.”等肯定的话语,大家好才是真正好,多看人优点,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有事好商量,有意见也喝个早茶沟通,和气生财,和则双赢或三赢,大家赢.有本领,得肯定,有特长,得包装,包得风生水起,变得成龙成凤..比如香港,广东就包装了不少歌星,名星,成如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成,还有成龙,章柏芝,张曼玉等国际巨星,名星多得一下还数不过来.大陆来的李连杰,王菲,伏明霞(被香港誉为伏美人)都在香港锦上添花,我们江西的歌手杨玉莹,陈思思等也在广东成名,打响.一个600多万人的城市造了多少名星名牌啊?反观上海快1600万人了吧,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可出名的歌手有几人呢,我这外行只知老的朱逢博,新的毛阿敏,有位迟志强还搞得坐了牢,真的不出人才吗?还不如说被否定掉了,苛刻掉了,压抑掉了.如有广东人的心胸,按比例也早就会出十大天王的歌星了.作为中国最大的巨城上海,十大天王歌星也不算多吧.

  
从乡下进城生于大上海的周励写了本<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有的章节她含泪而写,因与我是同时代人,常引得我同感共鸣而热泪盈眶,为了象她童年那样因贫穷受孤独的岐视,人与人的不平等现象的减少,为了象她那一样努力上进的人,在被否定文化的档案紧箍咒的早点终结,为了他心中偶像才子象裴阳等一样的千百万知识分子的不公平遭遇的悲剧减少,…..我们为什么不跳出否定文化的怪圈,创造一个有更多肯定文化,增加快乐指数,达到较高的国民幸福总值的世界呢.

  
说句小结的话:肯定文化就是用放大镜看人优点,缩小镜看人缺点;反之,否定文化就是用放大镜看人缺点,缩小镜看人优点.

  

 回复[8]:  陈梅林 (2006-12-30 22:09:47)  
 
  老魏越发轻骨头啦,大概你老婆一直否定你,所以你就弄个上海否定文化。上海文化是什么,恐怕你是说不清的。

 回复[9]:  东京博士 (2006-12-30 22:11:40)  
 
  老魏,年底bic camera数码优惠啊,如果要买,过来俺替你案内。嘿嘿。

 回复[10]: 陈梅林您开骂啦?要不要我回您重骨头,还有什么的? 魏来五道 (2006-12-30 22:13:54)  
 
  上海文化博大精深,但否定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回复[11]: 谢谢东博 魏来五道 (2006-12-30 22:19:28)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买了个卡西哦,720万画素,6.0MEGA厂PIXELS 是EXLIM,但是接上网络有时打不开,可拿出卡来到别机上过一下,如去店里冲洗,有打得开了,是不是卡里或机里有两套程序?

 回复[12]:  东京博士 (2006-12-30 22:25:36)  
 
  哦,已经买了?那不敢多评论了,呵呵。

  
数码相机的照片与电脑连接与网络无关,通常是USB线连接,或直接把卡插在电脑的内藏或外接读卡器上。

  
你说的打不开,是不是USB线插入电脑有时候不能自动认识出新的驱动器?

 回复[13]: 对,大概是认不出新驱动器. 魏来五道 (2006-12-30 22:46:17)  
 
  下次有机会见面再请教.

 回复[14]:  东京博士 (2006-12-30 22:54:54)  
 
  好的,基本上是你的电脑的OS有点问题,如果拔掉再插一下,可能就认出了。

 回复[15]:  小林 (2006-12-31 21:41:37)  
 
  祝五道老兄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江西的名山-庐山

  

 回复[16]: 向小林兄致谢,回拜并祝各位网友新年愉快,心想事成. 魏来五道 (2006-12-31 21:46:25)  
 
  

 回复[17]:  小林 (2006-12-31 21:53:10)  
 
  江西地灵人杰,出名人!不害人利己,老兄尽管出名好了。我行我素,天马行空!不怕人说的。

 回复[18]: 小林真是洞明练达,怪不得写近代史人物那么生动, 魏来五道 (2006-12-31 22:01:25)  
 
  引为知己与学习榜样.

 回复[19]:  小林 (2006-12-31 22:28:21)  
 
  谢谢五道老兄的鼓励!可是酸文人总以为“文章都是自己的好”,你可能听过一个笑话,有个酸文人说“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在吾乡,吾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嘻嘻!

  
我那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史。找乐的。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魏来五道看世界
    参观坦桑尼亚秘库密国家动物园 
    非洲白沙滩艳遇 
    坦桑尼亚照片采风1 
    《赣鄱文化岂能少了魏来--旅日书画艺术家、诗人魏来印象》 
    颂祖国赋(修订稿) 
    颂祖国赋 
    暗恋南京,感恩南京 
    刘兰芳艺术生活五十年 
    有关童年的回忆 
    九月祖国“集结号”,回家的感觉实在好 
    一个永远美丽的人----记三栖明星张金玲 
    转发朋友高明来电:----母爱如佛 
    祖国大地珍珠亮,年末游览采摘忙(上) 
    日本警察为我家站岗 
    魏美和子上初中--- 
    心悟语录(一) 
    轻快出三峡,浩荡奔东海---小记涂善祥 
    NHK周六电影<上海潮>在中日开拍 
    关于丛中笑 
    『中国·现代二十人书法展』在东京隆重开幕 
    《樱桃》无言真情多,母爱泪流已滂沱 
    诗言志,歌咏情,舞动灵 
    从宫达非副外长给我的亲笔信谈起  
    马季大师驾鹤西去, 幽默笑声撒满人间 
    十多年前的旧文稿--两只眼睛看日本人 
    够中国与性生活 
    日中友好“中秋笔会”成功举办 
    王毅大使犒劳华文媒体“三军将士”2005.9.27 
    纵横南北,八千里路月和云(下) 
    纵横南北,八千里路月和云(上) 
    培养幽默侃大山的中心---北京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我在深圳愉快地上了次派出所 
    如何让儿子叫爸爸(上) 
    如何让儿子叫爸爸(下) 
    张纯良传奇与东方卢浮宫之梦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