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故乡故乡
|
|
|
| 字体∶大 中 小 | 樱花时节悼吾师
|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14-04-08 18:37:19 阅读人次:5886 回复数:33)
|
——追悼王磊老师
大概是1975年,29中新来一位年轻教师,他叫王磊,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美术专业课老师。王老师那时大概22岁或23岁,刚刚毕业的工农兵学员。在那个时代,工农兵学员是最高学历,也是社会公认的优秀人才。
现在看,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还是孩子。教室里,站在前面的王老师往往不知道如何摆出教师范儿慑服学生。在那个政治教育高于一切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老师及校务人员,看待和评价学生的眼光及标准,首先是政治思想。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即是否积极要求进步,是否经常提前到校打扫卫生,是否带头相应各种号召。这方面的呼吁工作,王老师似乎总是做得不得要领,甚至不会组织那些其他老师张口就来的政治色彩遣词。
印象里他常常是一副既漠然空灵又有几分顿感的样子。有时候一大早走进教室,眼角还挂着眼疵,好像还没睡醒。发型也不合当下时宜,一年四季黝黑消瘦。外观看,基本就是一个拖沓的单身青年,看不出是个教师。下午上专业课的时候,才能彰显出他的老师派头。走在学生中间,眼神专业而专注。“太灰!”“形不准!”这时候的他,很腕儿很严厉。
1983年到1984年期间,曾和王老师同供职于一家学校。没有房子,王老师和夫人分别住学校单身宿舍。夫人还和我同屋了一段时间。记得有一次王老师坐在夫人的床上,颇为清闲又不乏思考地说“爱情,爱情究竟是什么呢?”像是天问,又像是自问。茫然的神态中,布满幼稚天真。
那以后再没见过王老师。这位比学生年长不足十岁的老师,交下一群好学生。这些同学尊敬他、亲近他、关怀他。为他博得学生的敬爱感到欣慰,为有这些关照王老师的同学而自豪。印象里,王磊老师是一个充满艺术家气质的人。性情单纯,不修边幅,才华横溢。正是这些他自身携带的本色魅力,吸引着当年那群孩子们,几十年忘不了他。无论远游他乡成名成家的画师,还是就业于当地的初中毕业的学生,只要王老师来,就有酒席有聚会。定居澳大利亚的同学说,每次去看王老师,都不事先通知,突然出现在他眼前,为的是给老师惊喜。“今天,王老师跟咱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今天是2014年4月8日,星期二。从京都返大阪途中,微信班级群惊悉王磊老师今晨病逝于沈阳,淋巴癌。享年61岁。生前执教于沈阳某高校艺术系。
……
行驶在鸭川河边,两岸樱花满开。花色花香铺天盖地,遍野芬芳,春水汨汨。花瓣开始随微风飘摇而下,处处春草青青,落英点点。脑中浮现着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我的那些同学,那些老师。并没有哭,眼眶却一直湿润着。王老师是我们少年时代的一部分……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敬爱的王磊老师,一路走好。
~~~
致二十九中同学:今天起我们成了没有老师的同学。大家互相关照,各自保重。
~~~
附:1976年8月16日(我的学校笔记)
姜老师给我们全体美术班做的报告:私有知识、资产阶级法权在美术界的突出表现。等级观念、三名三高、业务挂帅、技术第一。
杨老师讲,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一切事物的首位。
.
|
回复[1]: 雪非雪 (2014-04-08 18:55:38) | |
【图片中的这些花寄托着我的追思与悼念,敬献给王磊老师。】
一路缅怀一路花
高阳悬东方
樱色染河床
古都四月景
花繁柳丝长
异乡春正好
忆故思远方
|
回复[2]: 小小鸟儿 (2014-04-08 19:30:49) | | |
回复[3]: 情深似海,感动天地。 小草 (2014-04-08 20:34:02) | | 节哀,保重! |
回复[4]: 科长 (2014-04-08 21:29:52) | | 61。
所以我说么,趁现在能吃能玩,要多吃多玩
所以我说么,明年退休,你们都不信 |
回复[5]: 雪非雪 (2014-04-08 22:03:17) | |
四月五月真好,一不留神就会被好看的花草树木风致风月栓住神。真是美得令人无奈,六神无主,甚至感到一种类似疼痛的不知如何是好的慌乱。大概是因为禁不住两岸花的诱惑竟然车停一边的冒然所为,匆匆观赏片刻,但不尽兴,因为有不安。
~~~
鸟儿、小草、科长,谢谢。
|
回复[6]: 旅人 (2014-04-08 22:42:12) | | 曾经与一位成功人士聚餐,席间成功人士说
“无论你有1百万,1千万,关键是那前面的1,如果前面的1倒下了,后面的0再多也没有意思。”
“这个1就是你的一条命,如果这条命倒下了,什么都是0”。
话糙理不糙啊。
各位,哪怕只有一个0,也要好好珍惜这个1。 |
回复[7]: 东京博士 (2014-04-08 23:26:14) | | 这个年龄段,国内患癌症的真多。。。。 |
回复[8]: 夏夏 (2014-04-09 09:07:29) | | 樱花开得灿烂,花期却短暂.如同生命.
珍惜活着,珍惜当下.
雪,快乐起来啊. |
回复[9]: 记得 anqier (2014-04-09 14:27:52) | | 姐姐以前有一篇文章写到您的父亲,现在不太喜欢和别人有更多言语上的交流,一定让他身边的人和他多说话,这点非常重要!
尽管有歪楼的嫌疑,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相信姐姐能理解。 |
回复[10]: 邓星 (2014-04-09 14:41:50) | | 科长何时看得这么穿了。。非雪赶快参考啊,基本是我的理论。 |
回复[11]: 东京博士 (2014-04-09 15:19:14) | | 我倒是觉得不用退休,如果照样能吃喝玩乐,还能拿工资,干吗要退休,不爽了才退休,爽着呢退休不是SB了嘛。很多人一退休就生病了。 |
回复[13]: 这肯定是胡说 科长 (2014-04-09 15:38:50) | | >>很多人一退休就生病了。
我现在
上班想干啥就干啥,就是不能出去看风景 |
回复[14]: 邓星 (2014-04-09 15:50:31) | | 我也以为有时间尽情尽兴才好。所谓一退休就生病,那是指那些退休后每天
一大早起来坐在家里等吃等喝无所事事的人。
有计划周游世界的,要好几年时间都不够,怎会生病。再说,人的身体和脑都要
不断地锻炼才不会衰退。 |
回复[15]: 二进宫 (2014-04-09 17:04:06) | | 是,人的身体和脑都要不断地锻炼才不会衰退。
我打算死在工作岗位上------- 一直锻炼。
以前也打算到处看看,现在一寻思,啥意思啊
地方和地方能有多大差别?女人和女人有啥不一样啊
喝喝酒看看书上上东洋镜赌赌钱,挺好,菲律宾我是不去。 |
回复[16]: 二进宫 (2014-04-09 17:38:21) | | 晴空、丽日、樱花
??、怀旧、想家
断肠人、在天涯 |
回复[17]: 东京博士 (2014-04-09 19:07:07) | | 我以前也是“上班想干啥就干啥,就是不能出去看风景”,现在上班也不能看风景,但是工厂里可以看到很多美女,所有女职工都穿着一样的净化服带着口罩,只露俩大眼睛,看上去都是美女。 |
回复[18]: 夏夏 (2014-04-09 21:04:37) | | 哈,东博色眼看美女.
有明眸欣赏,真好. |
回复[19]: 雪非雪 (2014-04-09 22:31:26) | |
谢谢诸位。
请原谅不一一点名致谢。
anqier,我和你想法一样,可是我远在东洋,想跟老爸说话也没有多少从容的天时条件。不过我妈很爱说话,不管别人听不听都爱说,也算是一种补救措施。
大家关于早早退休的想法很理解,尤其公司工作一年到头没几个连休日,一做就是几十年。我的小孩就走的这条路,我看着都有点焦虑,天天上班天天上班,一周休一两天,要一辈子,这还得是幸运的,如果遭遇失业,倒是有时间了,而人生又将被“失业”搅得被动。我的混饭行当倒是蛮符合我的总体松弛偶尔有弹性的习性,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和假期过像无业者或退休人员那样的日子。
~~~
谢谢大家的体谅安慰和话题引申。我的王磊老师明早上路,有来自全国各地近十名同学将前去送别。
倒不是这位老师如何德高望重、舍己为人、桃李天下,只是那时候我们都是孩子,其实他也还是孩子。某种程度说是一起成长的人,有青春岁月做同一背景的师生师徒兄长情谊混在的情感。回想起来,那时的他,虽然不乏艺术才华,但神态终日布满迷茫懵懂,不知怎样才好又怎么都行的感觉。我们的少年时代有他,他的青春时代有我们。追悼老师的同时是在追忆缅怀每个人自己的中学时代以及与那段时光的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其后各自人生命运的展开。1976年10月之后,我很快转出这家专业中学进入普通高中得以按时参加高考,留下的同学继续学习美术,此后好几年间,几位同学断断续续考入高校艺术系。他们都经历过跟王老师摸爬滚打的专业训练……
~~~
关于这段时期发生的事,曾经在8年前有过记录: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02&&no=0014
(2006年帖:三十年前的9月9 “我每日惶恐不安。老师也知道了这件事,找我谈心,告诉我不能跟社会人交往。”)
今天(2014.04.09)在这里补充一下:上面说到的找我谈话老师包括校团委老师和班主任王磊老师。那段时间,有一次下课晚,王磊老师骑自行车送我回家,另外还有几个男生女生一起骑车陪同,老师担心我归途被社会青年拦截。王老师骑的车没有后货架,我坐在前面。15岁的我,觉得很害羞,其他同路女生也有点兴奋,知道了我的遭遇经纬开始由背地把我做谈资而转为当面表同情,有人发感慨说雪非雪主要是你家太远了,还有人说你主要是眼睛太大了招风……
那是一段很难熬的难堪日子。
在这个中学的三年多时间里,经历了舅舅结婚、姥姥去世、毛泽东逝世以及其后“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大型纪念画展(每人画一张毛泽东像)、“四人帮”倒台、高考制度恢复、转学恶补文化课……
我的笔记本上有一页写着“76.10.20日公布打到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1976年10月20日。那一天我们骑自行车从分校结束劳动回城。在解放门转盘街,看到周围贴出“打到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大标语。我们这些小伙伴当时是真的惊呆了。扶着车把伫立良久。好几个人,记不清都有谁。当晚,记录下上面这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那一年15岁。更多的同学才14岁、13岁。大概半年之后转学去了八中。离开同学们,离开王磊老师,也永远离开了这个人才济济的艺术摇篮。
~~~
转一个同学对王磊老师的回忆:
在此先向前去代表同学们送王老師最后一程的几位同学表示感谢!!!
这不由的让我想起老師结婚时我们几个去甘南参加婚礼,我们睡南炕,他们住北炕,就好象前几年一样!
想起有一次我和宝章在王老師家喝多了,五个人挤一个床,小迪迪太小,不敢挤,嫂子被挤在角落里坐了一晚上,还是宝章文明,半夜非要回家,结果是第二天门牙摔掉半个,,,,,,
还记得王老師有个学生在酒厂工作能弄到好酒,每次肯定都是要回来两桶,他一桶我一桶,先喝他的,我的拿走,他的喝完了我们再去要,我的反正永远拿不回来,,,,,,
还记得嫂子那时在单位是会计,所以她那里自然就成了我的小金库,只要没钱花了就去借……
那个年代!!!
老師一路走好吧!
如果有来生还做你的学生!
社会上一句"他是王磊的学生"你知道代表什么吗?代表着我们走到哪里都会高人一等!
雪霏说的好-"我们是一群没有老師的同学了"
今后咱们要更加团结互爱!
王磊老師:天堂再见!!!
|
回复[20]: 雪非雪 (2014-04-09 21:34:38) | |
1976年寒假,抄写《百家姓》时,练了一本什么字帖,写出来的字就迥然不同了。那时起,个人追求开始渐渐被认可,开始可以公开走白专道路了。
|
回复[21]: 这东博一直给我的印象就是正人君子 小草 (2014-04-09 23:24:26) | | 什么时候变色了? |
回复[22]: 东京博士 (2014-04-10 10:38:24) | | 石川美女多多,一点都不造假,这是前天晚上去附近洗温泉时帐台上的服务员。
|
回复[23]: 与禅寺 (2014-04-10 12:34:15) | | 雪老师真是有心人,居然还保留学生时代的笔迹
我亦有一同姓同名王磊老师,是个女老师。90年代初上外新推出一套日语课本《新编日语》,配套的录音磁带中女声就是她。(男声是黄展鹏老师。黄老师是个只会讲日语的华侨)这是一套可以说当时屈指可数的日语课本,一问世就被许多高校采用。初学日语的学子们一般只能通过磁带模仿王磊老师的发音,而我非常幸运地每天跟她与黄老师真人肉声练。
她日语很厉害这不消说,而我记忆中深刻的倒不是这个,而是对学生的仪表举止要求也很高。刚入学时,有一次当着同学的面在课堂上纠正我的仪表服饰,连手放哪儿,腰挺多直都被她一一狠狠纠正。当时委屈得真想哭。可回头来想想,当时我们的专业老师,对学生不仅要求专业,连举止仪表都管的亦只有她,可谓忠言良药,难能可贵。而她本人就是十分注重自己仪表仪态的。正因为她当时那样狠狠地批评过我,批评的内容我印象深刻,很多坏习惯改掉了。
借雪老师宝地,感谢我的王磊老师的教诲,感谢她的直言批评。她是个了不起的好老师
碰到好老师的学生,比如雪老师的学生,比如碰到我的王磊老师的我,都是幸运的。 |
回复[24]: 当年15岁的雪童鞋还挺关心政治的,认真记下这一重要 河东河西 (2014-04-10 13:00:38) | | 历史时刻,并保留至今。
好像大城市要稍早些,大约在10月15日人们基本上已闻知。 |
回复[25]: 雪非雪 (2014-04-10 21:23:28) | |
话说此人心理状态还算比较正常,到什么时段就进入该时段程序,眼下就是猛烈的怀旧,有个什么契机就进入缅怀,还动辄翻查证据,进而能秀即秀。把自己中学的事拿到没有多少公众意义的场合有点不合适,难得大家围观捧场,致谢。
借此宝地给与桑的王磊老师献一枝花。
承蒙大家光临参与,这里才成了宝地,感激大家。
河东河西桑,15岁那位童鞋当年不是关心政治,之所以记录了,大概是因为被政治关心得神经质,公然可以把不得了的几个名字冠以“打到”,觉得非同小可,就写下了,有点小孩子体验刺激的感觉。
我们那地儿偏远,那时候又没有网络,公布得晚也未可知,无从考证了。只记得那段时间大人常背着孩子议论什么,另外我的小本子上有从父亲本子上偷偷抄写的几首悼念周总理的诗,是后来基本都收入《天安门诗抄》的几首。
……
|
回复[26]: 张三 (2014-04-11 17:18:35) | | 有雪mm这样的学生牵挂,王老师也能含笑九泉了。 |
回复[27]: 科长 (2014-04-11 17:34:53) | | 我应该有76年10月的日记
明天休息找出来
看看这个家伙说了什么 |
回复[28]: 小学予科 (2014-04-11 21:10:17) | | 雪老師的懷念方式讓人感到安詳。謝謝沒有晒古徽。 |
回复[29]: 雪非雪 (2014-04-11 23:25:05) | |
张三、科长、小学预科三位朋友,谢谢留言。
怀念是一种具有沁润心灵空间的温馨意绪。感谢老师以溘然长逝的永别方式让我在长久远离故乡的异国安详安静地重温旧时光。曾经的粗砺贫瘠,因岁月的沉淀而凝缩,浮上心头的皆是简单朴素的真实。那些虚度的年华,因为怀念而让人感到温暖和丰富。人生只有一次,不宜因曾经的遭遇而终生叹怨。于国,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于己,是唯一的少年时代,好奇心与想像力丰富到膨胀,却只能在枯燥无味的日复一日中自生自灭。放下是勇气,放过是胸怀,放生是慈悲。心空静了,自然就能容更多光明。我愿意努力把心放在光明多的地方,这样才舒畅舒服。
|
回复[30]: 小草 (2014-04-12 00:07:03) | | 没有海浪
就不会
留恋沙滩
把顽皮的脚印
留下
没有飞雪
就不会
渴望冬天
把干枯的大地
滋润
|
故乡故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