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故乡故乡
字体∶
2010回乡记(夏)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10-08-28 17:46:13 阅读人次:14620 回复数:100)

  

  


  


  
【长春-哈尔滨途中/公路】


  


  
 

  
【哈尔滨-齐齐哈尔途中】


  


  


  
时隔20多天打开电脑,屏面展开正常,待各只“老狗”闪动定位后,光标却死定了不反应。再拿起鼠标一通研究琢磨,发现这只无线老鼠腹有电池,换之,遂灵光从心。就此生出微妙感时情怀,几天不相处,就生分到了短路。

  
此前的“2009故乡行(1)”和“天涯海角”,都是开了个大头,拖拖拉拉没续完即不了了之,写着写着自己就给忘了。还不屈不挠,2010年夏版回国记录又整上来了。不是非整不可,也不是非不整不可。随行随兴,整哪算哪,整啥样就啥样吧。

  


  
日程:往返19天。行路耗时4天。

  
去程:名古屋——长春

  
返程:长春——大连经由——大阪关西空港

  
航班:南方航空公司

  
(今年票价意外贵出往年,往返逾10万日元,想起了90年代初。)

  


  
此行是无主题探亲度假,相当自然的自然行。有那么点悠哉悠哉的感觉。行程时日不受约束,睡到自然醒,吃到不想吃。经历两场急需服药的病侵,那个美丽的扁桃体作怪要封喉,被我强大的过硬体质几小时给制服消失。

  


  


  
【在齐期间。饭间偶尔发现,这个啤酒是曾经在南非世界杯电视节目里看到广告的那个。】

  


  


  
【齐齐哈尔-长春途中/铁路】


  


  


  


  


  


  
火车。车次K130,齐齐哈尔-江北。从没听说过这站名,上了车才知道“江北”是指吉林市。软座,票价72元。实际是软席车厢下铺,乘员6人。此室只我一客,不知何故。其他包厢客满,走廊边座也坐满。车厢破旧,车窗污垢成膜。衣钩错位,门锁处几近掉渣。

  
图片只是记录的补充部分,千万别当摄影看。D70还是D700好听不好拿,就认准了iphone随拍。随手也带了一个富士傻瓜,却没带充电器,用起来底气不足。最直接最取之不尽的,还是自己的眼睛。摄入放题。

  
……

  
亲人亲情之亲以外,所见所闻所感,关键词以概之:钱。吃。

  
拉动内需硕果:车满为患,物品成堆。全部感官负担强烈:声音,气味,视觉,肢体疲惫。精致难脱粗糙,高档不掩简陋。所有的地方所有的环节,都在变换变幻,似乎一切都处于临时状态。

  
随记随贴,不随时序。

  


  


  


  
1、积水成患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25#HF0001

  
2、谈婚论嫁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25#HF0007

  
3、体验腐败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25#HF0013

  
4、校友相聚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25#HF0025

  
5、残留妇人的传说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29#HF0029

  
6、鞋痴说鞋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34#HF0034

  
7、烧纸与扫墓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46#HF0046

  
8、文娱生活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55#HF0055

  
9、二人转(一)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64#HF0064

  
10、二人转(二)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84#HF0084

  
11、豆腐账及书账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84#HF0085

  
12、坍塌的过去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13&&no=0017&&hfno=0097#HF0097

  


  


  





Page: 4 | 3 | 2 | 1 |

 回复[1]: 1、公路积水成患 雪非雪 (2010-09-12 23:26:11)  
 
  

  
到长春第二天,齐齐哈尔电话,问何时归故里。告正打听买火车票。之后弟弟电话,告不必买火车票,开车到长春接回。次日午后,弟弟载父母吉普车至。8月11日,出发上高速。经由德惠、哈尔滨、大庆,500公里余,5小时后到家用午餐。

  
8月14日 周六(齐齐哈尔)

  
昨夜睡时电闪雷鸣,窗外大雨倾泻。空气潮湿,难眠。直到1点半后才睡。早上起来,方知大雨成灾,路已成河。

  


  


  


  
第二天知道,昨夜大雨间有冰雹。地上西红柿树上李子给砸到地里。向日葵头都给砸掉了。

  


  


  
8月19日 周四 (长春)

  
与友人香格里拉饭店吃自助餐,之后到友人家小坐。出门时约3点,小雨点稀稀落落。无伞,手帕蒙头,疾步上友车京吉普。途中行走人民大街(原斯大林大街),大雨如注,却未见路有排水不畅。不由叹赏:到底是大城市,这么大雨不见积水云云。吉普开进自家小区内,走地下车库,电梯入室。劝友人进家避雨,说有事要赶回去。

  
骤雨不歇,窗外雨帘成幕。3小时后,接婆婆电话,被困公交车上已经2小时。问何故不打车?说出租车已拒绝工作,全城主干道机车行走机能瘫痪。又半小时后,家中另一成员电话,也被困公交车,车滞路上,纹丝不动。告家人不必担心,人身安全未有异常。之后,双双来电话,说已下车,步行趟水,奔家走。要去接,被拒绝。说谁接也没用,凡是车,都行不通了。被困车内路人的最大问题,还不是车走不走,几点到家,而是生理性急要。公交车乘客最后纷纷下车奔入街头店内如厕。据说,麦当劳店内客流涌入,连矿泉水都卖光了。

  
半夜近1点,警察家属归。进屋说饿得要晕倒,累得要昏倒。全城警察自然加班,全体出动上路维持交通秩序。喊哑了嗓子,饿空了肚子,站直了腿脚,湿透了全身。没有晚饭直接出勤。国家发放的警用雨衣不防水。相问这种意外情况下的加班有否补贴,告无。

  
个别路段排水机能跟不上,导致积水过膝,大小车辆塞成团。造成交通休克的主要原因应该不是积水本身,而是汽车逆行。警察喊破喉咙也治止不过来。所谓逆行,是排在车列里的车,见前车不动,就开到对面车道上欲超车,都这样想这样做,就把对面车道给彻底塞死,所有的车哪边也走不成。

  
送我们回家的京吉普,放下我们时不到4点,当晚9点才到家,不到3公里的路。一个朋友演绎英雄救美,见下雨给女友打电话要去车接,结果走了5个多小时,不小心手机还落水,联系不上,害得人家饿着肚子硬等到半夜。

  
次日报纸说,前日长春交通休克达2小时。打车时司机无意中的一句感言,叫我感动不已:昨晚要不是警察出动管制诱导啊,得堵一宿!谁也别想吃上晚饭,饿也饿坏了……

  


  


  
大水没路仍从容。该玩儿的玩儿,还可以就水刷车。


  


  


  


  

 回复[2]: 这样的日子好 科长 (2010-08-28 18:08:52)  
 
  >>睡到自然醒,吃到不想吃

  

 回复[3]:  东京博士 (2010-08-28 18:16:35)  
 
  新京曾经是当时亚洲基础建设第一的现代化城市,从建筑,铁道到市政排水供电供气网都是一流的,很多到现在还在沿用,只不过是不好好维护发展,才会如楼主描述今不如昔。那时满铁的快速列车的爱称居然与今天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完全一样,就叫のぞみ和ひかり,为不影响楼主宝地,另外发帖供参考——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38&&kno=004&&no=0018

  

 回复[4]:  雪非雪 (2010-08-28 18:46:03)  
 
  

  
东博说得没错,积水路段多为旧满洲设施延伸之外区域。出租车司机连连抱怨,人家日本人半个多世纪以前整那玩艺儿,好几十年也不是没下过大雨,谁听说过排水困难?

  
……

  
科长,这样的好日子大家都有份儿,后边等着呢。

  
谁还没有退休那一天?

 回复[5]:  东京博士 (2010-08-28 19:34:11)  
 
  这个啤酒我喝过,不过不是在哈尔滨,而是在非常南方的某城市的一个叫哈尔滨饺子馆的饭店。

  

 回复[6]:  雪非雪 (2010-08-28 21:34:12)  
 
  》而是在非常南方的某城市的一个叫哈尔滨饺子馆的饭店。

  
——

  
广告都整到南非去了,何况“非常南方”,呵呵。不过,味道怎样?我忘了记住味道了。

 回复[7]: 2、谈婚论嫁 雪非雪 (2010-08-28 23:22:37)  
 
  

  
身近的婚嫁话题淡漠多年了。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正赶上成拨出生的缘故吧,无论是嫁娶还是添丁,兄弟姊妹亲友同学,成串儿似地一连闹腾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都进入消停期,貌似消停,其实都玩着命地供奉生活。儿女,房子,汽车什么的,谁也没得轻闲。如今,下一代渐近成人,婚嫁话题就紧逼过来。

  


  
第一起是家中晚辈一侄女。22岁,寒假回家探亲,偶然的机会就被大人一牌友看中,直接为子求亲,两孩子一见钟情。半年内婚事几近搞定。我的归访,成了这侄女娘家一大角儿登场一般,被吃请,被忽悠。也是啊,咱比那侄女的准公婆还长出几岁,怎可避免被忽悠做娘家上宾。如今的80后恋爱之自由度虽非吾辈所能想象,但涉及到婚嫁时的双边父母直接参与审查设计比之以往有过之无不及。就业难的时代,各家子女大多独生,搞不好就成为被啃老族啃着过活的落难老人,能不参与选拔指导以尽职责吗?说明白了,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自卫之策。

  
不过,这桩亲事还真是可称良缘。年轻人自己乐,双方大人乐。两家天天乐不可支,那四十刚出头三、四的准公婆,恨不得一天把媳妇娶到家。百余平米的房子已买下,婚戒也给戴好,张罗着去什么地方给买貂皮大衣。最让侄女亲娘乐颠颠的是男孩家开着一个木材加工厂,每天的进项当日交给咱家侄女管理。啧啧,此信大矣。姑妈我20多年前免掉破掉的婚嫁程序,被这下一代给弥补重修得结结实实。婚俗传统之坚厚,实乃令人兴叹。

  


  
第二起,是亲属一弟,婚期指日可待。弟10年前离异,有一女,断断续续,与前妻数度着婚外式无家庭生活的单亲为父为母时日。终于,谈定新妻,决定步入新生活。新人小弟10岁余,无婚历,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生活流派。难得难得。

  
今日电话,明日大婚。无奈金正日无预告忽至长春,并下榻南湖宾馆。弟家小区与南湖宾馆滆湖相望,花园小区内湖边被布置警卫。婚庆来宾中多人告假,自从那大将军入境又到吉林,春城始告急。各方相关人员就此走脱不开。

  
来干嘛?扰民嘛!

  


  
第三起,是去年《友人病了》帖中患病晓华甩手留下的丈夫。提亲者众,避之不及。年富力强绝非架空之词,个人有实业,膝下有小女。人品钱财上上乘,唯小学女儿日常打理缠身手。且此小女任性调皮,严重时乖戾难治。静心思考,再选女友十分必要。于是,我们作为朋友,在长期间一同参与相亲。相亲前思前想后,犹犹豫豫,不想一相却给相中了。对方3年前丧偶,其夫亡于车祸。本人一线主治医,人好手艺好。两人皆为丧偶,属自然灾害之患,而非婚姻生活失败。难得的是,作为我辈同龄人,30年来惶惶不可终日的改革大潮里浪奔浪涌过来,未能冲卷去她温雅单纯的知性气质。看周边,50岁上下国中女性邻居亲属同窗中,未成张口闭口钱睁眼闭眼还是钱的老娘们儿者有几?唯此,难能可贵。

  
……

  
谈起生小孩,不少人羡慕起丁客家庭。有人说养一个小孩供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100万元,一般工薪层年轻家庭要靠常规收入买房养小孩,这个帐没得算。不啃老啃谁去?

  


  

 回复[8]:  邓星 (2010-08-29 03:15:12)  
 
  哦,原来回乡去了。明天再细读。。

 回复[9]: hehe~~~~~ 阿蓓 (2010-08-29 08:13:03)  
 
  我也是,板凳坐着,回头读~~~

 回复[10]:  雪非雪 (2010-08-29 16:07:59)  
 
  邓星阿蓓,两位亲爱的和亲爱的,你们早晨好!

  
我这里尽是粗事粗字,禁不住细读和回头读。我会留意下,如果有看相好吃的贴上来奉献给阿蓓。。。。。

 回复[11]:  小小鸟儿 (2010-08-29 16:34:54)  
 
  最近怎么总有人叨咕长春呢!尤其是你,竟然经过我的第二故乡到我的第一故乡

 回复[12]:  雪非雪 (2010-08-29 17:07:39)  
 
  明白了,你的第二故乡是日本,第一故乡是中国。咱是俩故乡重合的老乡啊,眼泪哗哗地。。。。

 回复[13]: 3、体验“腐败” 雪非雪 (2010-08-29 19:50:39)  
 
  

  


  
自然行的好处就是一个自然,没有必然和不自然不情愿,除非遇上点什么小偶然。吃饭,睡觉,逛街。每样事都简单松弛,放松的感觉不错,却也时而有点类似无所事事心不落底的虚无。就像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那种感觉。睡到自然醒起来,还要懒在床上那么1、2个时辰,举着大板儿(ipad昵称)小板儿(iphone昵称)扫荡各路新闻和八卦。“东洋镜”依旧打不开,凤凰、搜狐、文学城、新浪什么的。

  
待看得没得看了,起来,餐桌上摆满了早餐,茶几上好几样水果,跟供品似的。娘家婆家都这样的情景,跟约定好了双边提供同等待遇一般。每次都打算回家能帮老人做点什么,可一旦回来进入家的生活,不仅什么也帮不上,反而成为被帮的对象。回来之前人家就把类似活计的事儿都处理完并全面策划如何让孩子们吃好休息好玩儿好……于是,10点11点之间,豆浆、油条、面包、馒头、豆沙包、月饼、油饼、米粥、咸蛋、凉拌菜等等,禁不住诱惑样样叼咬几口,瞬间填得脑满肠肥。接着可能就会有新通知传达过来,午间在某某饭店某某间聚餐,三姨二舅或者谁谁亲家大舅哥什么的。

  
吃吃吃。被招待,也招待大家。总之是招待肚子,十几天肥出3公斤。这哪是招待?纯属虐待。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正义的身体怒吼了。那是跟一个发小姊妹打着出租去见另一个南方回来的女发小途中。还没到目的地我就觉得不好,跟她说“不好,我特别不舒服,想吐……”到了约好的地方,南方回来那姐儿站路边等车门一开就扑过来要抱,我彻底无精打采,说不行我想吐……唉呀妈呀你是不是水土不服啊?快站边上要吐就吐……不行,怎么能在这儿……环顾四周,见身后是区政府大楼,就要进去发泄。她俩对我说你进那里得登记,肯定以为你上访的。顾不得那么多了,心想登记就登记,实话实说不是上访的是要上吐也可能兼下泻的……

  
幸运的我走过大门第一道岗哨没被拦截,走进建筑物内,左侧并坐着两个小伙子守着登记薄,也没问我有何公干。我直接找要办事的地方,结果这地方特别好找,寻味而至。一进去,还没站稳就呕得死去活来。当时心想,这不是内里非要呕是外部条件太充足了。谁说咱政府官员作威作福?这厕所空气这么亲民。有点感动。

  
后来发小女生给我推荐了一种叫“藿香正气滴水”的药,服了就好了。连喝了差不多2升水。之后又把这些水倾吐出去。又喝水。身体彻底被激怒,连水都拒绝。

  
接着就自以为与身体和解了,还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似地该吃吃该喝喝,结果几天后麻烦又来了。嗓子疼,咳嗽,说话二重奏似的被迫装立体声。到了上飞机再下飞机,扁桃体也跟着闹起来。抗生素吧。2片顶上,爆睡10小时。没事了。空腹10多个小时后,直立,行走,有点身轻心轻的恍惚,心想这下可能亏了不少斤两,称一称。——得,什么破称啊?比走时候大出3公斤!这要不是狂吃吃到吃药还不肥到压坏了人体秤?

  
回来第3天,基本进入以往的节奏。再称,恢复到常规吨位。到底是made in china,既不抗造又抗造。

  
……

  


  


  


  


  
每次都一样的感受,一着陆日本踏上通向机场建筑的通道,就有种逃出大风大浪进入温室被保护起来的安全感。机场大巴也是行驶在柏油路上,却没那么大的摩擦声。车都在流动,风调雨顺的流动。

  
到家。电话老娘。只响一声那边就操起了电话,要哭似地“到了?到自己家了吗?”“到了,刚到。”“我都打了两遍电话了,没人接,急死了!你爸也坐这儿等电话呢。”“急什么呀?”

  
晚上看网闻才想起来爸妈为什么那么急。昨夜离我家不远的伊春飞机失事,伤亡惨重。不到12小时后我就上天飞,他们怎么能不急。

  


  


  


  

 回复[14]:  小小鸟儿 (2010-08-29 18:48:17)  
 
  你明白啥了,你一点也没明白

 回复[15]:  采夫 (2010-08-30 01:32:26)  
 
  长春,香格里拉,还记得的。刚开业的时候去过,咖啡是丹麦人煮的,在细高的杯子口上挂着一大托奶油,味道好极了,至今难忘。一老同学来看我,还喝了葡萄酒,听着菲律宾人唱英文歌。嘿嘿!

 回复[16]: 东北人就是热情,呵呵呵。 自带板凳 (2010-08-30 09:49:09)  
 
  老雪每次回国都写一次纪录,每一次看老雪的回国纪录,都有一个很突出的感觉:

  
东北人待人接物真是太热情了。

  


  
从接机就开始感动,回到家更是一派亲情洋溢,吃饭是一大桌子一大桌子的,山珍海味接着山珍海味的,水果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娘家吃完了,婆家还是一大桌子一大桌子的,还是一大堆一大堆的……

  


  
还有三姑六姨七舅八叔……

  
一拨一拨的

  


  
真热闹啊。我很羡慕啊……

  


  
我回国就没这些东西。。。。

  
我从北京回家的车上给我爹打电话:我在外边吃饭。

  
他说,好吧,你在外边吃吧,我就省事儿了。

  
吃完了才回家。

  


  
我们家不太正常大概!

  


  
也不光是我们家,我去亲戚家,也差不多。也不吃饭,寒暄完了就走。

  
唯一一次在我老舅家吃饭,他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想吃饺子,舅妈就出去买了一些现成的茴香馅饺子来吃。

  
这正常么!?

 回复[17]: 哪家子有哪家子事 龍昇 (2010-08-30 10:36:11)  
 
  不说亲戚朋友多少之故,非雪是姑奶奶回家,当然比你老爷们回家热闹。

  
另外,非雪是述说细致,你要是把那茴香馅饺子描述一下,或白洋淀变大啦变小啦干净了脏了……也会添些热闹的。

 回复[18]: 您说的他就是有理儿! 自带板凳 (2010-08-30 10:44:21)  
 
  嘿嘿,这事儿让您这么一说,那我也是叫一个豁然开了朗。

  


  
关键还是男女之别。女人么,回个娘家那自然是一件大事儿。

  
我们大老爷们儿,谁还拿咱们当盘儿菜呀!

  


  
你还提白洋淀呢,去年我就差白洋淀没写,拖到后来也不想写了。

 回复[19]:  东京博士 (2010-08-30 12:46:09)  
 
  我回上海喜欢住宾馆,干净利索,不给别人添麻烦(最怕洗完澡衣服已经全部被谁洗掉了)。但大多数次都被亲戚拽回家:“回上海还住宾馆,被人家看到像啥个样子嘛。。”说实话,被拽去的亲戚家里住房都非常宽敞,不亚于我的日本蜗居,最终都倔不过他们,除了有家常菜吃,还有餐后一大群亲戚甩扑克,,,,,不过走的时候依然把宾馆的住宿费留给他们,但也有副作用,下次回国,出现了更多来拽胳膊的人。。。。。。。。。。。。。。

 回复[20]: 说的是这么一个理儿。 小草 (2010-08-30 13:16:39)  
 
  ----走的时候依然把宾馆的住宿费留给他们----

  
俺是感觉那个家(国内虽还有三亲六戚)多少有些生疏起来。也不知原因何在?

  
现在提起回乡,更多几分惶恐。

  
唉。

  


  
非雪,回家增肥,回来减磅,哈哈,看着就乐。 送朵花。

  
你还别提,说起这肚子,俺也是犯愁,每次一回去就上吐下泻,怎么都得去吊几瓶水才舒坦,消气。

 回复[21]:  雪非雪 (2010-08-30 13:37:33)  
 
  

  
采夫的香格里拉真够嘿啦啦啦啦

  
刚开业那会我也去过,那时候正是价格猛烈飙升的时节,一家人吃顿饭2千多块。但是吃完饭给了几张什么兑奖券,几个月后还中了一辆千多元的自行车,可惜听领车小孩说没骑几天就被盗了。

  
……

  
龙爷,请安了。 我毛病就是啰嗦,哩哩啦啦磨磨唧唧……

  
……

  
自带板凳,一大早上抡板凳辛苦了,请受老雪一谢

  


  
难得叫你这么羡慕,又跃跃欲试地要接着得瑟了。

  
你是夸东北人热情呢还是批判俺们大大呼呼贼拉铺张的粗犷?

  
没辙。其实我并不习惯也不喜欢这样,所以才走得这样远也不大情愿频频回乡。但一旦回去就是这氛围,硬是往后退一脸的“不用、不要、不喜欢”的话也叫人家伤心。

  
再有就是我不太善于口头表达,说话声音小表情身姿也没存在感,只是习惯过后描述记录下来。希望大家别嫌弃,就当我是自言自语。之所以每次做这类记录是因为有种小心思驱使,觉得即使这样一年又一年的来来往往热热闹闹,也必定不是长久的光景。中国变幻的这么眩晕,老人也一年不如一年,自以为这样的回乡吃吃喝喝接接送送挺滋润挺和睦,能珍惜就珍惜着的好。不定哪天哪件事就把这些简单自然的热闹冲散带走了。

  
东博和小草说的情形,在我是不能想象的,至少目前未来几年不会这样。父母在,回乡就是孩子。同胞手足也亲,其亲不同于亲戚,这点我家比较传统。

  


  
小草,同病相怜

  
也曾被劝去打吊瓶,我不愿意去医院,就只靠服药简单痊愈了。据说平时不吃药的人一吃药就灵。

  


  

 回复[22]: 兼而有之。嘿嘿。 自带板凳 (2010-08-30 13:39:26)  
 
  〉〉〉你是夸东北人热情呢还是批判俺们大大呼呼贼拉铺张的粗犷?

  
两者兼而有之。

  
哈哈哈哈!

  

 回复[23]:  雪非雪 (2010-08-30 13:40:52)  
 
  那就都笑纳了。

  


  
然后再接再厉。

 回复[24]: 别客气! 自带板凳 (2010-08-30 13:42:29)  
 
  都周。

 回复[25]: 4、校友相聚 雪非雪 (2010-08-30 14:47:45)  
 
  

  
初中是一家艺校性质的中学。当年全市招考,总共音乐美术两专业,各招30人。是小学美术老师推荐我去报考的,可能是因为我画的萝卜比较好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去参加了考试,记得是两张考卷,一张是临摹芭蕾舞姿的“白毛女”,另一张是静物,画一个军用水壶和旁边一条白毛巾。考号和名字写在画纸背面。稀里糊涂地考上了。

  
音乐班只录取2名男生,美术班只9名女生。

  
2年间有近半年在农村分校务农,其余在校时间上午语文、数学,更多时间是政治课,一黑板一黑板地抄笔记,就那时候把钢笔字练得飞快。下午专业课,先是画速写,之后静物,石膏像。很长时间是给什么地方画宣传画或者板报,用扁刷写黑体字,画孔老二。后来就是追悼会,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准备作品。我画的毛主席不像,那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画水粉画,颜色掌握不好,老师站3米外,就一个字“灰!”意思就是用色功夫不到家。并且形不准,给画的像个老太太。

  
粉碎四人帮后开始大举齐画漫画,把江青门牙画得占半张脸那么大。就在那时候,我第一个转出艺校,进入一般中学开始补习艺校不开设的物理化学。

  
2年后这家学校学生大半转出,学校就闭校了。该校从创建到解体历时8年,共招生400余人。在当年几乎全国取消考试制度的情况下,避开文化课只凭专业考试选拔录取这一项,一直是当年在校生们彼此引以为自豪的可圈点之点。

  
……

  
今年2月接到通知,说要搞校庆,还发来致辞什么的让帮助润色。我浏览一下发现存在严重的阅读障碍,主旋律基本是强调为该校添花添彩饶有业绩的人物还没上台就把自己列入主席台名单,所以就低调对应,没回信也没报名。

  
今夏回去,偶然的机会被拉进一个正在进行的音乐班女生的聚餐。34年没见,大家却热情非凡。校友情谊高涨,席间几番回味连搞了3天的大型校庆。一个解体了30多年的中学,校友聚会居然搞得那么铺张盛大,真有精神。酒会,歌会,音乐会,画展,校徽(由专搞图标设计者专题设计),专用纸袋,当地报刊两版专题报道……而且还每个出席人挂一个丝带金牌。会费200元,各地赶回加上当地人共260多人,连吃2、3天,会场费呢?说是有人捐款。我没交200元会费,却有人给领了一份全套纪念品。还在一女生家看了一宿的校庆录像。

  
所以,不管怎么说,还是被这个名存实亡的曾经的母校触动了一下。

  
搞这么热闹,并未因未出席而感失落,倒是这几个在校时也不曾说过几句话的音乐班女生之热情叫我有点过意不去。

  
饭桌上就有人把带来大家喝的酒硬是送给我,让带回日本。过后又有两人非要请吃饭,电话说了又说。人家说记得我那时候辫子特长眼睛特别大,穿一件黄格衣服什么的,我就感动得不行,因为我不记得人家当时梳什么辫子穿什么衣服……所以就答应吃饭,我请,结果人家来了,还带给我特别的礼物——一个她亲手绣做的钱包。我当场就用上了,把钱包里面的中国钱卡倒腾进去,说“太好了,以后这就是中国钱包了!”

  
这个姐妹十分透明乐观,且大度畅快。做事嘁哩喀喳,说话风趣到位。几个人各自说起家里老人,这个家里三丫说到自己娘和婆婆,三句一拍大腿喊“能把我气死!现在全给送老年公寓了!”她说大姐说“咱妈生4个姑娘就是给自己生了4个丫鬟!”问何意?说六、七十年代生活都困难吃供应粮,她妈做饭的时候大锅周围贴一圈玉米面饼子,中间蒸一小碗大米饭,那是她妈给自己蒸的。到了82岁,自己把儿女给的钱敛一块儿买了件貂皮大衣……不行,太祸害人了,就给送公寓了,每周接回来到我们姐几个家指手画脚一番。婆婆呢就正好相反,给买多少衣服也不穿,整个包袱包起来塞柜里,身上补丁摞补丁,专门站家门口示众丢你家人……

  
哈哈哈哈。。。。

  


  


  


  


  
绣钱包的大裙子姑娘和我,去农庄吃玉米


  


  


  


  
手绣中国式钱包


  

 回复[26]:  东京博士 (2010-08-30 14:43:06)  
 
  “父母在,回乡就是孩子。同胞手足也亲”——能理解你说的,有父母在,其实是挡箭牌,我是父母不在,自己辈分又大,回去一趟周围不是平辈就是小辈,要端平一碗水真不容易,往往是花了钱,走了还让别人闹矛盾,有时候觉得没什么葬仪婚礼非出席的话,也懒得回去探亲,大型连休在日本旅游更清静,花钱还比回国少。。。。

 回复[27]:  东京博士 (2010-08-30 14:44:12)  
 
  那钱包挺东北的。。。

 回复[28]:  雪非雪 (2010-08-30 15:04:17)  
 
  》》那钱包挺东北的。。。

  
比较二人转是吧?

 回复[29]: 5、残留妇人的传说 雪非雪 (2010-08-30 22:57:03)  
 
  

  
大雨次日,为防止淌水湿鞋,出门时找出侄女穿的一双厚底拖鞋。这拖鞋是十多年前去大连时穿回去的,准备去海边玩儿用的。留在家里,却被家人带回齐齐哈尔,现在放在90后的侄女鞋架上。

  
在一家餐厅公厕洗手的时候,扫地的大娘拉着拖布端详我的鞋,说你这鞋不是在咱这儿买的吧?没见过这样式儿的。

  
是,是在别处买的。

  
在哪儿买的?

  
嗯,在日本买的,很旧了。

  
日本啊?我一个邻居就是日本人。

  
嗯,是吗?

  
啊是啊。她打仗那时候来的咱中国,有俩闺女,怀里还揣一个梦生,就那节骨眼上她男人打仗死了。后来咱不把小鬼子打败了吗?她就带俩闺女逃难啊,钻江边儿一个窝棚里住,结果把俩闺女都冻死了。后来嫁给咱一个人,姓赵,跟我家邻居。

  
后来吧又生了仨孩子,加那个梦生儿总共四个孩子。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给整的呀可惨了!这些孩子现在都在日本呢。前几年回来人家还带给我日本东西……

  
嗯啊……嗯

  
你说吧人家还真认亲,虽然东西不大人家知道记着咱,啧啧,小木碗儿,可好看了,飘轻的,还有一个小勺儿……

  
……

  
回到餐桌,家人问怎么去厕所去这么长时间,我说我听一个清扫大娘讲了一个日本残留妇人的故事。家人说嗨这事儿咱这地方有的是。

  


  

 回复[30]:  旅人 (2010-08-30 15:25:11)  
 
  又见到雪非雪的回乡记。

  
感到了热闹,看到雪飞雪的快乐。

  
这些快乐也许很烦,但是应该说按概率来说是一次比一次少了。

  
如果父母不在了,亲戚们的聚会就会少很多。

  
如果这些同龄人都上岁数了,也不会有那些兴趣搞那些同窗会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话是非常贴切的。

  
将这些记录保留下来,到老年时看看,会很感慨的。

  
不过,我回去很不喜欢现在的那些同窗会,那里面虚荣,势利的成分太大。真正的同学情义,人间温情很少很少。

  

Page: 4 | 3 |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故乡故乡
    2014回乡记 
    樱花时节悼吾师 
    2014年春节回乡记 
    针线版《兰亭序》 
    2010回乡记(夏) 
    2009故乡行(1) 
    日记:我的年 
    民生相(2) 
    七十年代 
    民生相(2008) 
    饺子 
    美事回顾 
    东北话 
    大老婆二老婆 
    獾毫笔 
    你在哪里? 
    拿情儿 
    贴对联 
    怀念年 
    姥姥的临终 
    地平线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