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故乡故乡
字体∶
东北话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7-07-04 10:40:31 阅读人次:17158 回复数:265)

  

  
不到东北实地走,怎么也体会不到东北话的韵味。东北那么大,各地方音又有不同。生在黑龙江,自以为口音最不明显。离开那里之前,就没想过反顾一下自己的话音特征。后来知道,说是东北话,黑吉辽各地又不同。最没特色的当属黑龙江,说没特色不是贬义啊,是相比普通话说的。话这东西,好像有的外国也是越往北越没特色。

  
到日本之后就成了个卖话的。既然当成换饭的本领,就得整标准点儿,否则误人子弟。久之,就忘了乡音土语。近年的春晚小品和几部电视剧,帮我恢复了一些俗语记忆,并且开心观后开始注意起东北话。

  


  
有一次,在哈尔滨乘上开往沈阳的长途客车。车傍晚出发,没多会儿天就黑了。车里乘客不多,一人一个大椅子,还能放倒半躺下。头一次坐这种长途夜行客车,有点兴致勃勃。大平原啊,任咱驰骋。别的不敢自豪,就大道这平这直,没得比。外面一抹黑,往外看自己整个一盲人,是啥也看不见。车里放着邓丽君歌。每个椅子上有一条脏浴巾用来防寒,迷迷糊糊睡过去就觉得冷,想不盖也得盖,饥寒两样事,袭人不留情。讲究也没用,基本温饱条件第一,嫌脏活挨冻这么傻的事我不干。

  
开车司机是个中年男人,旁边坐着中年女售票员。其实也很少有人中途上下车,她就属于是伴行的途友,陪着司机唠唠嗑儿了什么的。车开到也不知是啥地方,突然坏了。好像什么地方卡住了,嘎嘎直响。大客车停在夜里不知道几点钟的时辰。司机在驾驶室里掀开了什么地方,光着膀子蹲那里折腾,看着很费劲。女助手也在旁边跟着忙乎。

  
我回头看一下,车里几个乘客都睡得呼呼香,只我一个看这看那。司机像在拧卸还是安装一个什么东西,哼哧哼哧使着很大的劲。他一边干活一边议论,“TMD这咋这紧呢?赶上洞房花烛夜了。”女助手就呵呵笑,回沈阳话道“告诉你说话得谨慎啊还有乘客都有耳朵呢。”他就说“我咋不谨慎了?这不就紧着说紧嘛?你别紧张好不?放松!”

  
刚上车的时候我还想,这位女同志夜里跑长途挣钱糊口真不易。听他们的闲聊,忧虑立马解除了。一路风情一路歌,乐不思蜀着,挺好。呵呵,挺好挺好。

  


  


  
刚上网络那阵儿,不知道网是咋回事,也不知道网上都有些啥。点击连点击,把屏上堆了有100多页,还以为倒腾网络就是这样。跟着点击翻页,点哪儿算哪儿。不知怎么就看见个“东北人”的条目,就跟进去了。好像是个音乐网站。有很多歌名,以前听也没听过见也没见过的。点击一个叫什么东北人活雷锋还是黑社会什么的,出来一个大方块,方块上跑着几个字,跟小虫子似的,紧着殷勤,一会儿一句“下载中……”一会儿一句“下载中……”。下载完毕,出来一个三角形。三角啥意思?……哦,这就是让我play吧?刚反应过味儿来,三角下边就出俩字:开整!

  
哈哈!逗得我自己一上午肚子里滚笑浪。东北人可真能整,蔫不唧的一句半句,听得你笑死噎死。

  


  
■东北话——接着整 (2007-07-05 12:13:22)

  


  
回去到电影厂职工宿舍看朋友,要上楼想起来得打个长途电话。就到厂门口的小卖店里去打公用电话。交了钱刚要打,一个女孩过来给店主大妈扔过去1毛钱就抓起电话一顿播号。我还没缓过神来,她电话已经通了。

  
“×你妈你@嘚濏哪儿去了?跟谁浪哪?”她嚼着口香糖,嘴唇涂得鲜红欲滴。我站旁边等着,心想她1毛钱也打不几句话。没想到人家小红嘴儿嘣料豆似的叭叭没个完,听得我不忍耳,躲到另一个柜台磨磨蹭蹭地分两三回买了好几包涪陵榨菜。

  
朋友是个教师。我跟她说了那场红唇香舌的脆骂,她皱着眉头撇着嘴,满肚子的忿恨和蔑视被无可奈何堵在口里,硬是什么也没能说出来。过了一会儿,她发话了。说我在外边呆长了,五官心态都给洗得退化到婴儿水平,说这女孩子说脏话算个啥?你没见有些所谓知识分子文化人呢,别说脏话,啥脏事儿脏钱都敢伸手。她说她除了上课和买菜根本不出门,眼不见心净。

  
说到买菜,我也来了劲儿。我说我去买菜,那卖菜的咋看都有60多,硬是一口一个大姐地叫我,我交钱给她的时候笑着问她“我怎么能是您大姐呢?”,她就说“哎呀妈呀大妹子!我光顾卖我的菜了也没看你脸啊大姐。!”!教师朋友也说起她的菜场经历。她说“人家叫你大姐那不是抬举你啊?昨天我去买菜,被人叫住说‘大婶买几根黄瓜吧!这黄瓜顶花带刺才嫩呢!’,我说我不爱吃黄瓜,那边就说‘那还不给大叔买几根?’哈哈哈……我说‘你叔他早奔黄泉了,那边儿是片黄瓜地’……哈哈哈”。这位朋友未婚,到菜场就直接大婶儿待遇。

  
在北京去朋友家,见楼下有个水果摊就过去看。一过来守摊主人就亲近着说“大姐快尝尝这瓜,那才甜呢!”一听是个东北老乡,就接过来吃了一块儿。我一个外地人,在北京,吃着东北老乡递过来的哈密的瓜,这个甜!就指着一个大的说要买。她一边给我称瓜,一边叨咕“你就吃去吧,包你没吃过这么甜的瓜。”可我还是有点不放心,说“真跟我尝的一样甜啊?”那边舌头打出一长串啧啧啧,“你看!要不我给你杀开尝尝?”“不用不用。”接过钱,她又接着表态,“大姐你就放心吧,回家切开一口能甜个跟头!这瓜,暴力甜!”

  
暴力甜!抱着瓜上楼,说给朋友听,爆笑一通之后,取刀享受暴力始。

  


  
■东北话——又整出几句  (2007-07-06 09:54:58)

  


  
2003年3月。

  
在大连一家商场买东西,忽然就听那卖货的大连人喊“打起来了!打起来了!”。我问“谁打起来了?”他一手捂着耳边的小收音机,另一手指着那个收音机对我喊“伊拉克!美国跟侯赛因干上了!”。

  
这天夜里,弟弟和父亲盯着电视看到很晚。他们认真听着中国一流战略学家的分析,等待着伊拉克的漂亮反击。直到凌晨,伊拉克炮火四起,却不见有什么精彩的接火出现,他们就去睡了。于是,我把母亲一直推荐的《刘老根》放进DVD一个人看起来。这一看就看到了天亮。

  
特别浓郁的东北话,我从小就不大说。我家里两种语言体系,姥姥姥爷说山东土话,父亲说普通话,其实父亲说的是他的家乡话,是内蒙吉林交界处的东北话。但那时候我就觉得那就是普通话,觉得跟收音机里说的是一类。我和母亲都能自如操纵这两种语系。后来我自己意识到,我一直说的是比较接近标准的普通话。这似乎是由于夹在两种语言体系中造成的别无选择,便直奔捷径而去。

  
单是一个馒头,姥姥姥爷叫“馍馍”或者“细面干粮”,奶奶叫“饽饽”,我则叫馒头。姥姥姥爷把窝头叫“窝窝头”,奶奶叫“老窝头”,北京人就说“窝头儿”,似乎那窝头的尖能直刺进喉咙底。

  
就那么个几口人的家,也有地域文化歧视。何况一乡一市一国。姥姥把她说的山东土语叫“咱家那边的话”,把父亲称为“此地人”,把父亲说的话叫“此地话”。那时候不懂“此地”是个啥还是个哪儿,山东口音的“此地”听着就是“瓷地”。她和姥爷还贬低父亲的话是“臭糜子话”,因为父亲老家那一带种植那种谷物,做粘豆包用的,发酵后有一股酸味儿。父亲也不是本地人,但是姥姥姥爷认为山东以外的东北人都是“此地人”,那语调就像说“此地”也不怎么样。山东移民到东北的人,把山东那边叫做“家”,不管是不是家人是不是亲戚,只要是从那边过来的,一见面统统说“咱家”那边如何如何。3、4月份,“此地”刚开始化冻,他们就说“家那边花都开了……”。家那么好,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呢?后来知道,他们多是20年代闯关东移民过来的,有点象现在人去南方啦沿海城市啦香港或者海外。他们说家那边花开了,是满怀的乡情乡念。

  
所以,虽然曾经身在东北之中,反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风貌。《刘老根》之后,开始学说东北话。开始欣赏“二人转”。东北人语言简短直露,肌肤之亲更外露,习惯拍拍搭搭拉拉扯扯,可是我不习惯。中学同学有个跟我要好的女生总占着我一只手,我就老大不愿意。早上一见面就拉过去说“把我手给我!不许给别人摸啊!”,要是对我有不满,就对我手撒气,打得啪啪响。我与母亲身体授受不亲,直到现在。东北人高兴了说“整两盅!”,不高兴就直说“装啥呀!”。总之,是不习惯与你拉开距离。家人的朋友哥们儿姐妹儿会跟着朋友一样称呼家里人,跟弟弟妹妹是朋友,就把弟弟的姐姐叫姐姐,叫得跟亲姐姐一样亲。不是大姐二姐,就是“姐”甚至“姐呀”,那股亲昵劲儿,亲得就像亲姊妹在头对头绣着花。

  
有个乡友,不管多少年不见,只要见就一见如故如旧。头一天见了,第二天就来电话“哎,你来呀。陪我唠唠嗑儿,我可愿意跟你唠了。哎,你现在说话行不?……那啥吧,俺家那谁他不是不在吗这阵儿,那谁谁就总往这儿跑,要帮这帮那的。你也知道他从小就对我挺好,我就那啥呀,将计就计,哈哈,有啥重活儿啥的就让他帮干。俺家那谁也知道他,他俩处可好了。完了吧哈,你听我说啊,帮就帮呗,咱也没想别的呀。那天你说咋的?来了吧就不自然,沫沫唧唧沫沫唧唧完还吭哧憋嘟,原来你说咋的?他一个劲儿地往我跟前儿蹭,完了吧也没话,要有事儿你倒发话啊!屁也不放。……那你说这不是明摆着就想跟我干那事儿吗!啊?你说是不那意思?我一看不好要坏菜,我就跟他翻脸了。你说他咋那嗯缺德!啊!俺家那谁要知道了能饶他吗?……那你说我以后该咋办?是装没那回事呢还是再给他几句?反正那天我把他给损够呛,把他气的呼哧带喘地脸都不是色(shanr第3声)了穿上大棉袄就走了,手套都没拿,骑摩托车还不把手指头冻掉几个啊?!哈哈哈……”。

  
其实,我还从没见过她家那谁,但她就是信任我。我也觉得她可爱,有啥说啥。

  
不过,我说的东北人,是我直接接触到的个别东北人,可不是所有的东北的每个人,别整误会了啊。

  
——————————

  


  
以为写完(65楼)电话那边说的就完了,没想到还被追问结果,就只好把这边的话也得交代出来了。

  
————

  
说了一大通,她就问“嗳你说我处理得对不对?以后再见面啥的能不能不自然?”我发话了:“有什么不自然?我听你勒勒这一大串没听出有任何敌情,全你一个人在这单相思编瞎话,人家既没动口也没动手,你咋就知道人家那意思?自作多情吧你?”

  
“哎呀妈呀看你说的我跟他自作多情?但是吧也可能我多心了他那人其实挺本分的。那你说咋回事儿?我看有的书上写的女人直觉百分之七十都对,那我咋就那样觉得了呢?你帮我核计核计这咋回事儿?你一说我就明白你说啥我都信。”

  
“咋回事儿?女人直觉百分之多少正确这我信,但人家指的是心理正常的情况下。”

  
“啊!唉我说那你啥意思你说我不正常?……嗳你说是不是因为俺家他不在家时间长了我就得发生心理障碍?我也觉得我有时候神经过敏,就怕有人占便宜了啥的把握不好自己。”

  
“你呀多余担心。就你这贞妇烈女型的谁敢碰啊?除非谁活够了想当烈士!”

  
“!!哈哈哈……不行,哎呀我笑得上不来气儿了!……嗳你还啥时候回来?”

  


  
……

  
■ 东北话——现日本人的东北话 (2007-07-06 16:40:41)

  


  
新学期,会话班练习初级会话。课本范句是“你好!请问你属什么?”、“我属虎。”“你今年多大?”、“我今年十九岁。”

  
给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上初级汉语,一开始必须照本宣科。要不然你稍一走样就把刚入门还没入的给吓得不敢说。

  
————

  
领读几遍讲解一番之后,几个学生之间开始做轮换练习。属相和年龄数字部分可以置换。进行到第4、5个学生的时候,就卡住了。女生问男生“你好。请问你属什么?”男生答“我属牛滴。”他比范文多答出一个“滴”,而且话自然得跟在饭桌上和奶奶说话一般,导致下一个学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了。一听他说话,立刻判断出是中国东北人。他是日本人名,不好多问,就诱导学生继续进行。等到该他问别人的时候,免去“你好”这个过度,张口直接就是“你属啥滴?”,他的搭档又发懵,直看我。我把话接过来帮助女生完成会话。

  
下课后,男生过来了。我想试试他的汉语基础,就问他什么时候来日本的,他说“拾拔(18)岁”,问他从哪儿来,“就辽宁那边儿。那啥我奶奶是日本人老师。”我推荐给他两本中文读物,他挺感动地说“谢谢老师。”然后就说“老师我说你别生气啊,我觉(jiao)着吧这中文书编得不咋地,你看这‘请问你属什么?’,咱中国人也不这么说话呀,谁都是‘你属啥滴?’,再说也不老说‘你好’啥的,反正老家那边儿不这样说话……”。

  
……

  


  
在京都的站台上遇见一对老年夫妇,妇人花白的头发上别着好几个黑金属卡,把两鬓头发拢到耳后。我跟他们身后上了电车,不由自主就坐在了他们旁边。他们看着有些拘谨,东张西望着彼此一语不发。我主动问那妇人“你是中国人吧?”,她高兴地眼睛一亮“是啊!你咋知道呢?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我是中国人?是不他们日本人不带这卡子?”,说着“中国人”“日本人”,她就把手伸到头发上去摸那些黑金属卡。老男人把脖子伸过很长一节,探听着我们同一种语言的对话。夫人左手就不断搡搭着他的胳膊。她就这样一手抚头发一手按着老头,跟我聊开了中国日本日本中国。她的东北乡音叫我觉得亲切。“说实话我看他们日本不咋地,还是咱中国人待人亲。”临下车,妇人慌张着怕车不让她下就开走紧着往车门上贴,她身后男人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回弯着长脖子对我点头致意,礼数周到地介绍说“她叫田中,是日本人”。

  
听了老汉的话,不知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涌上来一层心酸。

  


  
■东北话——大连话 (2007-07-07 20:00:41)

  


  
地处辽东半岛的大连,虽然行政区划属于东北,但是大连地区的口音有其与一般东北话截然不同的特殊味道。人们把东北说的话笼统称作东北话,却把大连人说的话叫大连话。外地人形容大连话说是有股“海蛎子”味儿。到过大连的人常常这样归纳大连,说大连山美水美人美就是语言不美。

  
本家小侄子生在大连,由大连人姥姥带大。他住的地方远远可以看见火车,动不动就爬到窗台上喊“活且!活且!”。第一次听他喊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喊什么,问他在说什么,他马上换成普通话说“火车。姑妈我说的是火车。”口齿及其清晰。我说你再说一遍方才的“火车”,他就又喊一声“活——且——!”。小侄子名叫千,姥姥叫他时就成了“潜”,经过观察,我发现大连口音基本是把普通话的第一声发成第三声。比如,他们把“我妈”说成“俺妈”听起来就是“鞍——马”。

  
在关西国际机场办完出境手续等着登机的当儿,旁边站两个高个子女人热聊。一看那身材就知道是大连人,大连女人平均高,但高不是唯一特点,其特征是身材高并腿长且直。看她们越聊越投入,我这边一人闲得无聊,就想知道她们在聊什么,更主要的是想证实一下她们说的是否大连话。一凑过去,玄了!海蛎子味儿足得不能再足。一人说一人听,义愤填膺。说主30出头,漂亮也富有的样子,旁边放着路易威登,腰上别着品牌小包。她好像说了很多很久的话,声音有些沙哑了,听她反反复复说着“宝子宝子”,我以为是在说孩子,再听,又好像不是说孩子。

  
“哎呀马(妈)呀俺家那个彪(第3声)子他怎么就那么爱吃宝子!八百辈子没见过宝子了那个没出息的熊样儿!……你说啊,那×养的狐狸精看上去也人模狗养儿的哈谁想到她能干那花花肠子的事儿?勾人儿还有拿宝子下套儿的这世上可真是什么事儿都有啊哈。……这事儿说起来也怨我,俺家那彪子就爱吃宝子我呢就不会包,这不跟她住一个小区嘛就认识了还处挺好的,我呢又成天价不着家东跑西跑的挣钱顾家,这年头谁不玩命挣钱你说?嗨就趁我不在的时候啊她就给他包宝子吃,三吃两吃就吃一块儿去了你说这包子吃滴啊!真没见过这么吃包子的这个彪子可真是彪到家了气死我了!我跟你说你记着我这辈子不吃包子!别说吃我一见包子就恨不得撕烂了还吃?我将来就是养条狗我都不给它吃包子!”

  
听到这儿才明白不是“宝子”是“包子”。大连人爱吃面食的多,到处有卖大包子的小摊,有一次赶上春天槐花开,我还在大连人推荐下买过一个槐花包子吃。

  
80年代中期去大连,坐公共汽车赶上观看售票员跟一个小伙儿乘客吵架。那顿对骂热火朝天。“就你那熊样一辈子嫁不出去!”“彪样儿!俺嫁不出去?俺老对儿比你强一百套!你看你那矬矬样儿养个儿扛肩上爷俩加起来也没俺老对儿高还俺嫁不出去!”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骂,像话剧彩排一般有板有眼,乘客听着看着,挺振作的样子。听到节骨眼上还起哄助威,像听戏。大连话中很多年轻人把学校同桌叫“老对儿”,把对象也叫“老对儿”。“对儿”的发音是“der”。在大连听到频率最高的话是“彪”(音‘表’),意思是傻、呆、蛮、愚等等。“彪子”、“彪呼呼滴”、“你彪啊”!

  


  


  


  


  


  


  


  


  


  


  


  


  


  





Page: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回复[181]:  吴卫建 (2007-07-10 14:34:31)  
 
   雪桑,《不忘阶级苦》之歌我想当时是流行大江南北的,此歌大概属于儿童歌曲,但旋律还较动听,似乎有些凄凉委婉,歌曲主要是控诉老地主啊,

  
唉,当时GCD搞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理论实属谬误。

 回复[182]: 56321,6567265…… 龍昇 (2007-07-10 15:12:50)  
 
  不准,又标不出高低音,大概其啊:

  


  
56321————6567265——

  
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

  


  
1161-65532——22321612——

  
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

  


  
2235653-5——6567261276——

  
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恨

  


  
5311———5311———6567265

  
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

  


  
5556——321—6—222321…………

  
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

  

 回复[183]:  吴卫建 (2007-07-10 15:35:20)  
 
  对,是这个调儿。

  
殊不知当年龙兄唱此歌曲时,心中的感受如何,

 回复[184]:  雪非雪 (2007-07-10 16:18:28)  
 
  吴さん

  
“此歌大概属于儿童歌曲”,这我还不知道,因为那时候还是儿童的缘故?

 回复[185]:  雪非雪 (2007-07-10 16:19:32)  
 
  龍爷连56321都记得,佩服。再称一声龍爷。

  
一哼这个调,就像听见后边有男生先喊“不忘阶级苦!”,群呼后是女生领喊“牢记血泪仇!”。。。。龍爷听唱时的感受如何不知道,我记得听的时候觉得有种悲泣的抒情,作为歌曲,是印象很深的一首。但不知道是儿童歌曲,可能因为最早是从居民委大会上的大喇叭广播中听到的。

 回复[186]:  雪非雪 (2007-07-10 16:47:51)  
 
  久夏,你怎么也知道工农兵学员?

  
工农兵学员——这个称谓,挺朴素贴切。

 回复[187]: 感受如何?都是人家指我鼻子唱的: 龍昇 (2007-07-10 17:06:30)  
 
  唱罢歌吃忆苦饭,忆苦饭吃完了开忆苦会,我老想躲过去,但领导指了我的名。

  
领导:该你忆了。

  
我:忆别人家的行不?

  
领导:不行,不结合自己,怎能触及灵魂!

  
我:我家是老地主,没法子忆呀。

  
领导:也好办,就忆你们家怎么剥削穷人吃不饱饿死的。

  
我:没饿死呀。

  
领导:那就说你们家吃的什么,怎么吃的屁股流油的。

  
我:没屁股流油呀。

  
领导: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我:明白了,我们家老喝燕窝粥。

  
领导:胡说,燕子窝是柴火棍儿,能吃吗!

  
我:明白了,我们家老吃宽粉条炖肉,肉是肥的,吃多了屁股就流油了。

  
领导:这就对了。别说了,再说就是宣传资本主义了。还是说给你们家干活的的饿死的事吧。

  
我:没饿死呀。

  
领导: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我:明白了。有个老农饿极了,错把做豆腐用的卤水喝了,就死了。

  
……

  


  
全队人:念念不忘阶级斗争!

  
领导总结:今日个忆苦思甜大会开的非常成功!

 回复[188]: 也好也不好。 我是局长 (2007-07-10 17:18:54)  
 
  冷。

 回复[189]: 谢谢龙爷的《不忘阶级苦》感受。 雪非雪 (2007-07-10 18:54:39)  
 
  拜读之后,又把忆苦饭想起来了。用玉米面和其他杂面,然后要往里面加野菜。老师领我们去找野菜,记得有徽菜和苋菜和猪毛才什么的。就是没有荠菜。

 回复[190]: 薛东方さん 雪非雪 (2007-07-10 19:12:43)  
 
  |||“ 再有,两个女人的讲话中居然没说“吃包子吃毁了”?|||

  
谢谢你这个“毁了”的提示,看来您才是东北方言大拿,那个“海蛎子”味的说明,到家了。

 回复[191]:  好 (2007-07-10 22:07:47)  
 
  有个出身沈阳的歌手叫毛宁,在广州发展多年,后到了北京。

  
东北话是他最该学的外语!

  

 回复[192]:  久夏 (2007-07-10 22:15:26)  
 
  非雪: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记得大学数学老师上课时告诉我们,给工农兵大学生讲正负数那个费劲,因为基础太差。那个白卷英雄你还记得吗?让他们上大学真是干鸭子上架,也不容易。后来感觉他们在高校里也不得意。当然也有很得意的,象小林桑这样聪明的人

 回复[193]:  雪非雪 (2007-07-10 23:45:17)  
 
  毛宁是沈阳出身的歌手吗?好像听过他唱的那个叫什麽船票的是他唱的吧?好

 回复[194]:  雪非雪 (2007-07-10 23:51:33)  
 
  久夏老师。

  
有天夜里瞎按电视出来一个数学讲座,一元2次方程,看着硬是解不出来 曾经做过那么多的题题题,都哪去了?问苍天问大地,3x-2(7-x)=0——————编都不会编了。。。。那个右肩膀上的小2怎么输入?

  
所以,你老师的苦衷可想而知。

 回复[195]:  好 (2007-07-11 00:13:26)  
 
  回雪儿:

  
毛宁为土生土长正宗原装沈阳人 绝无伪造假冒。

  
再,那个船票是他原唱的。

 回复[196]:  雪非雪 (2007-07-11 19:14:42)  
 
  好,知道了。谢谢。对了,他好像还演过电影,那个张扬导演的《爱情麻辣烫》,他的台词只有一两句,挺标准的。

  
================

  
想起来了,偷偷来改了

  
上边的演员不是毛宁,是那个周华健。。。我分不开这些歌手。

 回复[197]: 新大连话字典ZT 如水人生 (2007-07-13 11:14:34)  
 
  彪――笨,傻(最著名的一句大连话)

  
走家――回家

  
歹饭――吃饭

  
败――“不”的意思

  
喃――你

  
棍宁――女儿

  
小小――男孩

  
dei?――“对”的发音

  
de?n――“蹲”的发音

  
败泡了――不要吹了

  
晚霞子――衬衣(来自日语)

  
赖机机――类似于脾气不好的意思

  
放声――普通话管这个词叫吱声,也有叫吭声的。

  
卡乎乎――老土的意思

  
biang样儿――瞧不起人

  
毁了――表示什么很特别的程度,例如:热毁了,晒毁了(注意:其中“热”发音:"ye" 。“晒”发音"sai")

  
几个瘾――几个人

  
血彪――非常傻

  
辣眼――厉害或出色

  
炮将――特指能吹牛、会说大话的人

  
一包劲――十分卖力气

  
既好个――非常非常的

  
焦酸焦酸――非常酸

  
八苦八苦――非常苦

  
西甜西甜――非常甜

  
?咸?咸――非常咸

  
活廊子――蟑螂

  
哈酒――喝酒

  
刺锅子――海胆

  
海蛎子――牡蛎

  
我真让喃开了――我被你们开心了

  
五马六混――是指堕落颓废到了一塌糊涂的地步

  
我颗了――没办法了

  
干净、绝了――“好”的意思

  
攒齐――逗弄

  
满哪――到处

  
待人亲――可爱

  
擦起――吃错东西了

  
特勒――不利索

  
组囊――可恨的

  
哈了――倒塌

  
你搁来――你走过来

  
散了吧――算了吧

  
刀梁――螳螂

  
毛毛――狗尾巴草

  
三菜――酸菜

  
咪咪嘎――知了

  
胡铁――蝴蝶

  
喜蛛――红蜘蛛

  
听听――蜻蜓

  
更儿更儿――――不服气

  
三不动――――动辄,动不动

  
盖(该)言了――该着了(通常指倒霉的事)

  
潮乎蛋,哈拉――傻子

  
潮――――同"彪",傻

  
饼子――――笨蛋,孬种

  
次歪了,CUA败了--就是事办糟了

  
受――――爽的意思

  
老了、老鼻子了――――很多

  
绝了――――好

  
海(hāi)海的――――形容特别多

  
姿势――――干净、漂亮、优美(形容人的长相、姿态等)

  
赖(l?i)塞(sai)--害羞

  
够人--让人看不习惯

  
怠狠--怠亲的反义词

  
脏约约――――脏兮兮

  
展样――――很炫耀、很得意的样子

  
嗷嗷巴三――――吵吵巴火

  
与与嘬嘬、与与踢踢、与与戚戚――――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狠丢丢――――狠狠地,恶狠狠

  
嘎实――――舍得

  
特味儿――――亦作“得(dě)味儿”。“特意”的意思

  
赶来――――但是

  
刚么、约(yǔe)么――――估摸、估计

  
待早、再早――――以前,过去

  
全乎――――全面,齐全

  
一点儿都不来(l?i)旋――――一点儿都不骗你,一点儿都不撒谎

  
狗气、狗势――――小气

  
小鼻心眼――――小心眼

  
眼次子--眼屎

  
鼻鸽子--鼻屎

  
脏土--垃圾

  
各样人--让人烦躁

  
笆篱子――监狱

  
马葫芦――下水井吧?

  
臭油子――沥青

  
蔫――――慢

  
迂叨、絮叨、絮烦――――唠唠叨叨、絮烦

  
说胡――――胡说,胡扯

  
迷了魔了――――丢了魂似的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屋脊六兽――――没着儿没落儿的

  
稀了马哈――――马大哈,马马虎虎

  
猴精八怪――――很精明

  
害了――――坏了,糟了

  
邪性――――邪门

  
轻腚子狼叽――――不稳重

  
悄没(mo)声地――――悄悄地,不声不响地

  
虚礼冒套――――虚情假意,不实在

  
虚乎――――大惊小怪,虚张声势,忽悠

  
惊虚虚的――――大惊小怪的样子

  
猜――――泥泞

  
削――――薄

  
血乎溜丫――――血淋淋的样子

  
噤(jīn)噤――――因寒冷而哆嗦

  
孬――――(手)因为寒冷而伸不直

  
嗓门旋(xuàn)儿――――倒霉蛋儿

  
小 biāng cào――――骂人话

  
鳖羔cào――――骂人话

  
杂碎――――骂人话

  
泼实――――能吃,不挑食;能吃苦

  
哑巴悄悄――――悄无声息,偃旗息鼓

  
卡睡――――瞌睡,困

  
爪(zu?)乎――――欺骗,欺负,耍弄

  
哈(h?)乎――――呵斥、训斥

  
太不像了――――太不讲究了

  
熊银――――骗人

  
行当――――马虎

  
找罐子拔――――找不愉快,找别扭

  
显摆――――表现自己

  
猫赖――――耍赖,玩赖

  
插当儿――――夹塞儿

  
哥了――――搅和

  
固拥――――移动,挪动

  
诅囔――――可恶

  
白愣――――摆弄,收拾

  
归拢归拢――――整理整理

  
作(zǔo)搓――――糟踏

  
乖――――碰,触摸

  
舔巴――――巴结

  
嘎(g?乎――――相处

  
泡嫚――――泡妞,搞对象

  
定岗锤――――“剪刀-石头-布”

  
写门――――开门

  
写,嗨(hāi)――――砸,拍(如:用砖头~死他)

  
压车――――塞车,堵车

  
擓(ku?i)――――挠痒痒

  
蹲点――――解大手

  
许――――吮

  
影――――吵杂

  
哈――――倒塌

  
炸(zà)――――冻,冰。例:水冷得~手

  
辜费――――浪费,浪费掉

  
惹乎――――惹,招惹

  
耳视――――理会

  
昆――――理会、搭理

  
墨黑(hě) 墨黑(hě)――――形容黑

  
跳白跳白――――形容白

  
齁(hōu)咸齁咸――――形容咸

  
胶粘胶粘――――粘乎乎

  
忌讳――――醋

  
豆腐语――――豆腐乳

  
巴梢――――章鱼

  
梨糕――――冰糖葫芦

  
猴皮筋――――皮筋

  
老对儿――――同桌,搭档

  
啦啦嘴子――――后进生。过去老师称成绩差的学生为~。

  
拉巴――――最后一个(名)

  
大尾(yǐ)巴狼――――装相的意思

  
二伊子――――不男不女的人,阴阳人

  
便D―――厕所

  
瓦(wá)斯――――煤气

  


  

 回复[198]: 如水人生 雪非雪 (2007-07-13 13:03:33)  
 
  要好好谢谢你呀得。转这么多好玩好听的嘎嗑儿。“逮饭”、“泡嫚”、“待人亲”和“卡呼呼”这都是常听的大连话,“西甜西甜”和“hou咸hou咸”小时候听山东话里也说。也不知道那“hou”究竟是哪个字的转音,比如告诉孩子说少吃咸的或特别甜的东西就说“少吃点,别hou着”。这里有些话是东北话通用的,是吧?

 回复[199]: 瓦(wá)斯――――煤气 雪非雪 (2007-07-13 13:18:34)  
 
  黑龙江那边说“嘎斯”(音),小时候不知道是外来语,还以为是“嘎死”——联想成跟死有关的事。当地有些外来语,民用广泛。比如面包叫“列巴”,水桶说“为丹罗”,来自俄语。点心呢有的老人就叫“果子”,把油条叫大果子。把相当于日本的“一夜渍”咸菜叫“小夜子”。到日本後,还真看见过品牌叫“小夜子”的咸菜。被殖民地过的地方,外来语也成了方言。

  
。。列巴。。

  
现在,一般的面包叫面包,因为真正的“列巴”成了特色商品。前年曾在哈尔滨买来上好的“列巴”,包装蛮有特色,一个列巴一个专用白布袋,上面印着俄文汉字,个大干硬,提着个面包就有提着粮食的踏实感觉。小时候“列巴”是小孩儿之间骂人的话,说谁谁“大列巴了”就是说那家伙不怎么样或者丢人了等等。现在的孩子,好像不用这个用法表达怨气了。

  
。。喀秋莎。。

  
到哈尔滨遇到熟人,熟人跟我说“今晚去喀秋莎”。喀秋莎意思好像是有俄罗斯女服务员的西餐馆。“嗳,听说了吗?喀秋莎又来新喀秋莎了!”“是吗?去看看!”

  
……

  

 回复[200]: 别齁着!并非东北专用话. 龍昇 (2007-07-13 13:48:26)  
 
  

 回复[201]:  如水人生 (2007-07-13 13:50:07)  
 
  齁咸齁咸的,这句话我的老家人也说。我的老家人祖辈据说是山东登州府的人比较多,好像是胶东一带,那里的话和我的家乡人的话很近,总感觉和大连话有类似的地方,所以我感觉大连话好像和胶东话接近。估计大连人祖辈和哪里人有关系。

 回复[202]: 吃过“黑列巴”吗? 龍昇 (2007-07-13 14:03:46)  
 
  有哥们(军干子弟)从东北建设兵团跑老修那里去了,人家不收,但挺人道——连人带几个“黑列巴”塞一大麻袋里,一皮靴踹回边界这边来了。

 回复[203]: 雪桑啊,那天你说 陈某 (2007-07-13 14:21:49)  
 
  纸板箱肉包子,今天早上的电视新闻里看到了。看来是真的。不知道味道怎样了

  
想想中国人民真伟大啊

  

 回复[204]:  雪非雪 (2007-07-13 14:21:48)  
 
  原来hou是齁!又长了个知zi识si 谢谢。

 回复[205]:  雪非雪 (2007-07-13 14:23:47)  
 
  龍爷故事就是多。黑列巴吃过,白的也吃过。要就着红汤才对装。

 回复[206]:  雪非雪 (2007-07-13 14:25:37)  
 
  版主,纸包子的新闻我在论坛先回应的,後来看有信息说真实性可疑。现在呢?出化验结果了?

 回复[207]:  雪非雪 (2007-07-13 14:32:39)  
 
  版主这个图,202的,才看出门道来 ……我这不也挺有才嘛

 回复[208]: 武汉东湖10万斤鱼死于污染 雪非雪 (2007-07-13 14:43:11)  
 
  


  
[湖面上白花花的一片,死鱼已覆盖了近岸水面。 ]

  
时间: 2007-07-12 17:28:02|文章来源: 中国网  

 回复[209]: 那个纸板箱新闻,最早是北京电视台曝光的 陈某 (2007-07-13 14:58:42)  
 
  今天早上我在这里的电视新闻里看到,引用了北京电视台的画面。还有,一些纸板箱的实物。

  


  
应该还有一张“中国人民很行”的图片的,继续找

 回复[210]: 找到一个好玩的 陈某 (2007-07-13 15:07:30)  
 
  拼音缩写

  
1.中国建设银行——CBC(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 ——"存不存?"

  
2.中国银行——BC(Bank of China) ——"不存!"

  
3.中国农业银行——ABC(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 ——"啊,不存。"

  
4.中国工商银行——ICBC —— "爱存不存。"

  
5.民生银行——CMSB ——"存吗?傻比。"

  
6.招商银行——CMBC ——"存吗??白痴!"

  
7.兴业银行——CIB ——"存一百。"

  
8.国家开发银行——CDB ——"存点吧!"

  
9.北京市商业银行——BCCB ——"白存存不?"

  
10.汇丰银行——HSBC ——"还是不存。"

Page: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故乡故乡
    2014回乡记 
    樱花时节悼吾师 
    2014年春节回乡记 
    针线版《兰亭序》 
    2010回乡记(夏) 
    2009故乡行(1) 
    日记:我的年 
    民生相(2) 
    七十年代 
    民生相(2008) 
    饺子 
    美事回顾 
    东北话 
    大老婆二老婆 
    獾毫笔 
    你在哪里? 
    拿情儿 
    贴对联 
    怀念年 
    姥姥的临终 
    地平线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