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纪实空间
字体∶
大
中
小
追思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13-05-26 22:53:58 阅读人次:4621 回复数:36)
堀切道子,享年92岁,上周六5月18日长眠。
堀切道子女士是我到日本最早认识的几位友人之一。
初见时,我几乎不能说成句的日语,她就努力用自己掌握的不超过5个中文的单词跟我对话,从来都是满面含笑,时而自我调侃说没出息,学了多年中文却不能用充分的汉语与我沟通以表达她对我的关心,不能帮助我解除初到异国他乡的寂寞等等。
曾经给她组织的中文班代上过几次课。上课的时候她几乎从不认真听讲,而是在本子上做出席者记录、数钱、记账、装信封。我自以为自己真是那个时空的老师,提问时自然不会绕过她,满脑子是名单账本的她,就呵呵笑着说“哈哈,你好!你好!!”,大家齐笑。她就自嘲说“我就会这么一句中国话,哈哈……”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多么不知深浅。她发动周边人积极加入汉语班,甚至到了游说的程度,可是她自己却不上心学,只想通过这样的工作来帮助我们。
上完课正好中午,她一定要把我带到公民馆2楼餐厅吃饭。简易餐厅菜单上最贵的几样不高于500日元,一份烤吐司加咖啡不到500,每次她请我吃这份。决不允许我自己付钱,我一有这样的表示,她马上沉下脸,偏过脸瞪我。整个九十年代的多次接触,都是如此。
1990年春,一起逛大阪梅田地下街。好像是去看一个什么展览。她给我好几样礼物,多半是毛巾、香皂、小布袋什么的,还有购买化妆品时商家赠送的小容量试用品粉底霜。她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你要趁着年轻好好打扮自己,“ねえ、雪非さん、若いうちに絶対お洒落にして!私のような婆ちゃんになったら後悔しないように。”说着,她掏出自己的化妆包,取出一支口红,用手把表层擦一擦,说,“别嫌弃啊,我刚用了几天的,给你,要涂口红啊。”于是,我当时就找个洗手间涂抹,鲜红鲜红的,她看了非常高兴,说这才好看。
也是刚来日本时曾经一对一辅导过中文的一位“学生”,与她住在同市。后来加入她组织的那个中文班。几年前,这位“同学”当选上当地市长,她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前去参加一个当选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和她在附近咖啡店喝咖啡聊天,她几次对我专程前往表示感谢。聊天儿间,她把手上的三环金戒指取下来,拿起一只说送给我。我很吃惊,说不行不行,您戴着这个非常合适,我第一次见到您时您就戴着这三只戒指,这是一套,怎么可以破开呢?她说“对对,已经戴了很多很多年了。但是想送给你一个,你戴上试试。”我试戴了一下,大小正合适。她非常开心。
年轻时她曾经在长春满铁工作过。她的中国情结,或许就因着这段经历。离得并不远,但是见面频度并不高。每年两次互赠寒暑礼物,几个月打个电话。3年前,听说她病了,一天,约了下班后去探望她。到的时候,她在楼下等候着。那时她已经走路困难,但是那晚她心情振奋,张罗着让女儿做饭一起吃饭。事先跟她女儿已经说好不吃饭,说说话就走。所以她女儿就直截了当地说人家不吃饭,都忙着呢。再说什么也没准备啊。她就说有罐头,再煎个鸡蛋。女儿无奈地对着我们苦笑。
说着话,她抖动着双手,拿出一个透明小塑料袋,把里面东西拿出来,说这是中国钱,自己以后不用了,给你。我看了一下,有一张伪满时期军票,现在流通的百元钞新旧各一张,还有几枚毛票。我就拿出几张日元,说跟她兑换收下。她又是沉下脸来,不要不要!
前天下班回来开信箱,看到她女儿邦子发来的讣告明信片。读着上面的信息,手抖动起来。
一位有恩之人离开了。
今天下午去她家见她女儿。把“御香典”和“御灵前”放在佛坛前,点香,合掌,打铃。如今,这是能够与堀切道子女士进行交流的唯一方式。心里默念着,堀切桑,来看您了,感谢您,感谢您。
邦子拿过来一个制作精致的竹盒,上面印着牡丹花,一面有“丹心向阳”四个字,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友谊商店等面向外国友人提供的中国文化纪念品那一类。盒子里有两块印章石料,两尊印章大小的绿色雕刻玉狮。还有一小块墨。这些都是她去中国旅行时购来的纪念品。邦子说她不懂这些东西的意义,觉得送给我们本邦人更好,母亲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她拿出几小包各国硬币,说不知道哪里是哪里的,给你吧。我看了一下,有泰国、韩国、美国、香港、台湾和中国现在流通的硬币。把这几十枚硬币按国籍分类后,对邦子说我只收下中国的这几个,作为纪念。其他的邦子自己留着,将来由您女儿收藏才合适。
我把手上的戒指取下,对邦子说了几年前那天她母亲送给我时的情景。我说我觉得这是您母亲几十年的随身物品,作为纪念还是您收留更合适。她看了一下说是是,母亲手上一直戴着这个。说着,去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小袋,倾囊倒出。几枚指环中,我看到了三环一套的另外两只无饰金环。把我手上摘下的一只和这两只放在一起,三只一模一样。
邦子说这两只戒指是前不久去医院探望时,母亲从手上取下来让她带回家的。这一小袋遗物中,只有这两枚金戒指属贵重金属,其他都是饰戒。邦子没收下我从她母亲那里得来的这枚戒指。她说既然母亲送给你,就是她打算这样分配遗物。
堀切道子没有任何遗产,反倒留下了治病贷款。昨天晚上和几位日本朋友见面,其中有位老人刚好白天参加了葬礼。对她说我今天要去给离世一个星期的故友上香,向她请教怎样做才合适。她说一般关系的“相场”是3千日元,如果想外加礼物的话可以是小点心、一盒香什么的。她八十已过,差不多每个月有葬仪要出席,说起这些丝毫没有生死之慨,完全是在向我介绍一项大众生活规则一般。我说我们已经买来了专用信封,装进去3万日元。大家听了吃惊,说这个额度已经是亲属关系了。我说我觉得这样一点也不多。其中一位说给的多的话家里人也是负担,按日本习惯是要还礼一半的。我说我考虑到这一点了,要不然还想更多一点。
公营住宅。和邦子围坐在小小的简易桌前,聊了大概近两个小时。她拿出葬礼照片给我们看,出席者只有三位。邦子、她过去的男友、和邦子女儿。她说这是母亲的嘱托,从患病开始她就不希望见到别人,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的病态弱态,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一辈子顽固、坚强。邦子说起母亲,又气、又愁、又爱。最后都病得不能走路,还动辄要跟女儿断绝关系,女儿说好啊,您自己去市役所办手续啊。邦子说自己小时候遭受母亲严厉管制,没少遭受打骂。那时候就想等母亲老得卧床不起了,就用脚踢她复仇。可是真到了母亲不行的时候,就不忍心不管了……
邦子满腹的话,一直在说在说。她没有兄弟姊妹,没有丈夫,独生女已经工作,尚独身。她说三年前突然收到市政部门发来的一个通知,说父亲希望见她,问她是否承诺。“母亲听说后气得发疯,离婚50年了,从未有音信,并且当年是父亲携款与外面女人出走的……可是怎么说那也是我的生父啊,跟母亲的恶缘是另一回事,于是我瞒着母亲跑到东京去见了父亲。在介护设施里,半痴呆了,但是见了我还是喜得哭了,我也止不住泪,我和女儿都长得像父亲……见到父亲之前,我还想是不是时来运转天上馅饼掉下来了,父亲会有遗产向我交代什么的,哈哈……原来跟母亲一样,呵呵。过一段我还要去看他……女儿也要去,她说没有这两位老人,就没有她的出生……”
……
从堀切桑家出来,把车停进站前停车场,把当年去上课时走过的路走了一遍。到公民馆2楼餐厅,坐在应该是曾经和堀切桑对坐过的地方,要了一份当年一样的份餐。【2013.05.26】
【她多次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你要趁着年轻好好打扮自己,“ねえ、雪非さん、若いうちに絶対お洒落にして!私のような婆ちゃんになったら後悔しないように。”说着,她掏出自己的化妆包,取出一支口红,用手把表层擦一擦,说,“别嫌弃啊,我刚用了几天的,给你,要涂口红啊。”于是,我当时就找个洗手间涂抹,鲜红鲜红的,她看了非常高兴,说这才好看。
图片:1990年4月30日。右起堀切女士外孙女、堀切女士、雪非雪。】
【2013年5月26日。当年上课的公民馆门前。】
Page:
2
|
1
|
回复[1]:
旅人
(2013-05-26 23:09:41)
母亲听说后气得发疯,离婚50年了,从未有音信,并且当年是父亲携款与外面女人出走的……可是怎么说那也是我的生父啊,跟母亲的恶缘是另一回事,于是我瞒着母亲跑到东京去见了父亲。在介护设施里,半痴呆了,但是见了我还是喜得哭了,我也止不住泪,我和女儿都长得像父亲……见到父亲之前,我还想是不是时来运转天上馅饼掉下来了,父亲会有遗产向我交代什么的,哈哈……原来跟母亲一样,呵呵。过一段我刚还要去看他……女儿也要去,她说没有这两位老人,就没有她的出生……”
*****************************************
活生生的人生
从葬礼出来,再去吃那一份定食,一定会更善待自己
回复[2]:
小草
(2013-05-27 00:20:57)
非雪
那张照片真年轻,水灵。
3000和30000好像只是多了一个0而已,
想想,却又似非那么简单的算式。
回复[3]:
小小鸟儿
(2013-05-27 01:01:27)
时光易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回复[4]:
科长 (2013-05-27 07:13:38)
献花
回复[5]:
cid (2013-05-27 09:01:57)
右一侧面看不清,右二7旬真不像,右三的确很漂亮。
堀切婆婆手捏的是“大团结”?
回复[6]:
待于泥· (2013-05-27 09:41:43)
读毕,一声轻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回复[7]:
与禅寺 (2013-05-27 10:00:57)
[从堀切桑家出来,把当年去上课时走过的路走了一遍。到公民馆2楼餐厅要了一份当年一样的份餐。坐在应该是曾经和堀切桑对坐过的地方,用了午餐]
情真意切的追思
能得你这样安静的追思,老人在天堂也会高兴。
日本有不少老人真是这样,对非亲非故的年轻人照顾爱护不图一点儿回报。
以前我也认识个老太太,一个劲儿对我洗脑说,要趁年轻多打扮,要化妆,要……hehe。这对我来说特新鲜,我只听我父母说读书要往上比,生活要往下比,没听说要多打扮的haha
回复[8]:
邓星
(2013-05-27 15:19:05)
回复[9]:
见过许多堀切桑般的老太太,
龍昇
(2013-05-27 15:36:48)
提到“你要趁着年轻好好打扮自己”。
有位和她同龄的老太太,曾对我说起,她是在战前战后那几年度过青春时代的,她要追回未曾打扮的青春,所以在条件好起来的老年才开始打扮自己,也常对年轻女子说莫辜负青春之美啊。
回复[10]:
雨 (2013-05-27 16:33:58)
身边也有些这样的老友,也将会经历雪这样的经历。
雪非好漂亮
回复[11]:
自带板凳 (2013-05-27 17:07:37)
[从堀切桑家出来,把当年去上课时走过的路走了一遍。到公民馆2楼餐厅要了一份当年一样的份餐。坐在应该是曾经和堀切桑对坐过的地方,用了午餐]
最后的“用了午餐”太字儿化了。不自然。
“用了午餐”,谁这么说话啊。又不是皇上。
可以改成“稀里哗啦地吃完,又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乌龙茶,然后我就一蹦一跳地回家去了”。
多好啊。
中文要这样写才行。
回复[12]:
我跟你们大家的观点不一样
自带板凳 (2013-05-27 17:14:32)
我最烦的就是老太太化妆。
老了就老了,老了又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儿,捣持得跟个鬼似的不是吓人么……
老了,我跟您叫声奶奶,那是尊重啊。日本人都变态,不愿意别人叫奶奶,
明摆着您都80了,我跟您叫啥?
……叫大妹子您高兴么?
中国人也不学好,您看看刘晓庆,那还叫人么,简直是个鬼。
回复[13]:
局长该用晚餐啦!
龍昇
(2013-05-27 17:20:21)
回复[14]:
与禅寺 (2013-05-27 17:41:00)
同情一下板凳。日本不化妆的老太太,比例不高。
其实只要不过头,化一下真挺好的。
问题是什么叫不过头。
回复[15]:
古诗有云:
深谷 (2013-05-27 18:03:29)
吃饭诗
阔绰阔绰走过来,扒吼扒吼三碗饭。
想非雪桑这辈子也达不到上述境界了吧。
关于化妆,爱美之心可以理解,但是化妆一定就比不化妆美么?
我觉得这就是判断是否适合化妆的标准。
回复[16]:
俺的中国梦
采夫
(2013-05-27 17:45:07)
梦见国家公布人事任免名单,任命雪飞雪老师为驻日大使。
回复[17]:
与禅寺 (2013-05-27 17:52:22)
[2013年5月26日。当年上课的公民馆门前]
这枚照片不合格。
强烈要求重新贴,原尺寸。
回复[18]:
我想起了两位姥姥
自带板凳 (2013-05-27 17:54:04)
一位是我姥姥,另一位是小林兄的姥姥。
小林兄贴了一张他姥姥的照片,我一看心里头咯噔一下子:跟我姥姥太像了!
那衣着那神态那周围的气氛……
一个干干净净,平平整整,利利索索的老太太,绝无任何化妆品的痕迹。
多自然啊!多美啊!
那样的姥姥的形象留在我们心中,才是最真实的亲人。
回复[19]:
嘿嘿,爷爷,我用过啦
自带板凳 (2013-05-27 17:59:49)
我还在公司……用了两块饼干……
嘿嘿
回复[20]:
夏夏
(2013-05-27 19:30:07)
雪情真意切,很感动.
世界美好.
回复[21]:
雪非雪
(2013-05-27 20:13:50)
多谢诸位和善友好的留言。
昨夜贴完上面这段文字,就收到国内一老弟下面的信息。什么也说不出来。请诸位体谅。
......
老哥,房老师好!
向您二位汇报果果的情况。
果果没了。
入院前,果果好好的,测胎心很棒。入解放军304医院后,多次测胎心仍很好。5月23日晨3时,又测,仍很好。六时许测胎心,没有了。护士赶紧叫来另一个护士帮忙找,只找到一次。就接着找,找了25分,后来又找来B超师,测完后确认果果没了胎心。
但考虑到之后还要孩子,院方建议丹丹顺产。这样,5月24日晨5时,也就是在确认果果没了的一整天后,在饱受了剧痛和知道诞下的果果是没有生命的情况下,丹丹还是把果果生产了下来。我进入接生室,看到了已经没有气息的果果,头微微向左,眼闭着,身长51厘米,还没有来得及叫上一声爸爸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忍不住泪水和哭声。
这是典型的医院方出的事故。当时,也就是6点左右测胎心时,还测到一次,可是,没有大夫,光有护士。护士一直在测胎心,耽误了抢救的黄金15分钟。一般的妇产医院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手术剖腹。可是这已经是后来我们才了解的做法了。
呜呼果果!我可怜的孩子。可怜的丹丹。我要尽我的全部,为果果讨个说法。伟民老哥说,在美国,出这种事故,医院倒闭。可是,这是在国内。对于医院,我们是极为弱势的。我们只能像“秋菊”打官司一样了!
愿我的果果的灵魂已经升入天堂。下次还投胎转世为我们可爱的果果!‘
老弟 敬上
.....
回信:
老弟:我们刚刚看到,为你们难过,更为果果难过,他没看到这个世界有太阳。
我们今天出席一个老朋友的葬礼,对离别之痛,感同身受,愿意分担你们的丧子之痛,如果可能的话。朋友92岁,回来的路上我们还说,看来生命是轮回,童老弟那边马上就要报喜了...
属于你们的孩子还会投奔你们来,好好照顾太太,她的身体负担和精神打击都更大。
你也保重!
回复[22]:
伴我醉 (2013-05-27 20:41:16)
哈哈,板凳的心态也是有点问题了.
回复[23]:
待于泥· (2013-05-27 22:36:09)
“你要趁着年轻好好打扮自己”。
-------------------------------------------------------------------
我觉的这只是应该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趁着胃口好多吃些好的东西,趁着体力好多看看名胜古迹,趁着有余力多帮助帮助其他人,趁着有时间多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等等。
这样,人生才不遗憾。
老太太帮了雪桑很多忙,雪桑对于老太太,又何尝不是她平淡生活中一处靓丽的风景?所以她才把自己的戒指送给雪桑,以表感谢。
滚滚红尘,清雅脱俗的没有几人,我们更多是在此中行走,挣扎,那就尽量把它变成享受吧,把你生活的餐桌摆上尽量多种的菜肴吧。
天天清粥小菜固然养生,可这种百年等于一日的生活,不过也罢。
特以此蛇足遥送堀切道子女士,愿天堂也有中文学习班,仍然由她负责做记录、记账、装信封,
数钱。。。。。。
回复[24]:
喜欢雪老师情真意切的文字
四海为家 (2013-05-28 12:06:10)
我是到了日本之后,才知道万恶的、没有人情味的资本主义社会,才有更多的奉行“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人。
雪老师的文章也让我想起众多帮过我的又不图回报的亲切的大叔大妈们,有的已经去了那个世界,我也趁此机会在心底为他们敬上一炷香。
回复[25]:
与禅寺 (2013-05-28 12:18:15)
什么那个世界,不要用这种日语味的表达!天堂!
回复[26]:
谢谢与太指正
四海为家 (2013-05-28 13:10:47)
回复[27]:
夏夏
(2013-05-28 16:48:03)
我却是喜欢日语中<他界>的表达.觉得这个表达很朴素,自然却礼仪.
回复[28]:
与禅寺 (2013-05-28 17:25:30)
我以为对应的是 あの世行き
不知道四海想说的是什么
夏夏的理解显然和我原来想的不一样,那确实是个很妥帖的词。
回复[29]:
哦,与禅寺晚上好.
夏夏
(2013-05-28 21:17:27)
我对四海为家的话<那个世界>理解是<他界>.真不好意思啊.
有空一起喝茶.
回复[30]:
雪非雪
(2013-05-31 12:59:32)
再次谢谢大家的友善参言。
先感谢板凳同学的批判。你真神。我写最后那句话的时候,本来写的是“吃了饭”,但不知怎么觉得“吃饭”这样的日常俗语与我当时的静穆意绪有点不合拍儿,就变成了“用餐”。与其说是做文章,更应该说是追思追忆的默录。没有构思没有遣词,直接写了就贴出来了。追思过程包含翻看旧相册,手机翻拍了那张照片。
所以,把你看着不舒服我自己也觉得发酸的“用餐”改了,“吃饭”也不说了。都说了“要了份餐”了,还用说“吃”?不吃要份餐干吗?卖啊?!
小草、cid、雨、与禅寺诸位好。关于照片,谢谢你们的议论和抗议。同学们,那是24年前,时光给任何人都会带来青春与沧桑的反差效果,唯独这一点,万物公平。现如今,水灵得灰发白发黑发混合型,近视散光老花眼,风光无限啊。与禅寺桑,那张现照没办法提供更清晰版了,是手机拍的,当时下意识要记录下那座曾经和故人同步进出过多次的建筑物,出入口和电梯阶梯上有我们同步的足迹。还去看了一下当时上课的教室,眼前浮现出那些愉快、友好、谦恭的学生,似乎看到堀切同学坐在后角方位那个坐位上数钱、记账,样子一丝不苟。
旅人、待桑、小小鸟儿、邓星、夏夏、采夫、深谷、四海为家,伴我醉,谢谢你们。敬茶。
关于化妆。
同感龙爷的见解。到底是涉世广度深度兼有,雪非叹服。还有,感谢另外几个同学就化妆话题贡献的看法观点。板凳,咱姥姥那代人,不化妆的干净安静印象,是那样的岁月背景衬托出来的吧。那时侯,她们不是主动选择了不化妆的本色,而是没有化妆还是不化妆可选择。再说,我们心目中,姥姥就是老太太,不是女人。甚至心下拒绝她们是女人……不肖子孙啊,呵呵。
……
回应可能不周,有失礼失言处请担待谅解。这会儿午休,就要上课了。学校电脑中文输入软件还没启蒙,差不多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选择变化——就这样——“差不多十一各自一个子弟选择变化”,辛苦了我……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纪实空间
追思
余华《兄弟》英译本在美发行讲演会
桃花源36小时
向龍昇、老三两位镜友汇报
2008.05.12 PM2:28~
四季色彩(图片)
痛苦的双向煎熬——作家李锐的大阪讲演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4)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3)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2)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1)
2007年的元日参拜
岩本公夫与北京门礅
2008 元日参拜(图)
有一种自绝有别于轻生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绿色黄金周
日本公厕的中文提示
桜花祭
新学期
纪念一个去者
日本的张国立迷
半工半读(片断)——我的第一份工
阪神大地震改变了我心目中的日本(1)
阪神大地震改变了我心目中的日本(2)
《读书图》(Reading)
日本鲁迅研究学者北冈正子教授古稀晚会记事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