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日常记录
字体∶
低调星期天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7-06-19 10:39:12 阅读人次:5110 回复数:56)

  

  
午饭时,突然接到女儿的短信:“今晚想回家”。

  
“可以呀。欢迎!几点到车站?去接你。”刚发出回信,就看见手机有未接电话,是她早上5点半打来的。这么早来电话,又发短信说要回来,一定是有事。平时,她很少主动跟家里联系。没有特殊情况,不可能有这样的紧急联络。

  
这孩子可能遇到了什么事——说着,心里已经恐慌成一团空白。他说“还不快打个电话问问!还发什么邮件啊!?”

  
电话通了。那边接应。只听到她的声音,就放心下一大半。可是,那不振作的声调,又让放下的一半心重新吊颤起来。小心翼翼地问“怎么了?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事?”

  
“妈妈。我有个同学,叫Aiko,去年9月来过咱们家,你记得吗?”

  
“哦。她什么样?你经常来同学,我分不清是哪个。”

  
“你当时还说她漂亮,瘦高的,长头发。”

  
“哦,我想起来了,是有一个。”

  
“你真的记得吗?记错了可不行啊。”

  
“我想起来了,她家好像住大阪市内,是吧?”

  
“对。妈妈还记得Aiko,谢谢你。”说着,她就哭了。

  
“Aiko她怎么了?她现在做什么呢?上大学了吗?”

  
“……。”她在哭。

  
“你这么难过,Aiko她出什么事了?”

  
“Aiko。Aiko……死了。”

  
……

  
Aiko自杀了。

  
我悬着的心落下来。却一下子落得太低太沉。

  
“你今晚回来吗?”

  
“嗯。回去。但是要很晚。我们约了几个同学在大阪见面,都是Aiko的朋友。晚饭在外面吃完再回去。”

  
深夜,去车站接她。远远看见她穿一身黑衣在雨中走过来,脸色苍白。坐在车里,她神情平静。孩子一个月没见,像是长大了许多。沉默难堪,不如直言道破。“Aiko的事,该不会是误传吧?”。她苦笑着“哦,怎么可能呢?”

  
Aiko家境很好,母亲是钢琴教师。只是性情有点与众不同,并非孤僻,但从中学时就有点偏向忧郁。经常缺席,考试成绩却优异于他人。大家都说她聪颖过人,英语尤其好。高中毕业后没选择升学,时而做点零工。同学们说她属于ニ-ト【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口气惋惜。

  
回到家,她在电脑上打开她们高中同学自己的网站。Aiko半年前的留言还在上面。她给我们看Aiko的照片。爸爸妈妈站在她两边,看这个跟自己孩子同龄的女孩儿。对我们来说,Aiko虽是陌生人家的女儿,却因着自己女儿的凄哀一起心痛。女儿把Aiko的照片下载保存起来。看她操作这些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孩子她已经是一个大人。 

  
这一夜,我们睡得很晚。我说我去睡的时候,她拿出孩子气的口气撒娇说“不行!”。爸爸开始转移话题,像从前那样开玩笑逗乐子。一句话引得她笑得翻滚在床上,一边伸手拍打我,一边说“你们怎么越来越落伍了?每次回来都越发觉得是这样。”之后,她又帮我们挽回面子,说不是我们落伍,而是她自己在往前走。

  
说笑之间,她又忽然陷入沉默。平躺着身体,自言自语。“Aiko。Aiko。她跟我同样的年龄,同样还不到20岁的身体。她已经不在这个世上半年了……”。我坐在一边,不制止她沉湎,尝试着成为她,体会失去同龄友人的精神震颤和情感痉挛。同时,也体会着Aiko家人的悲痛。“从楼上跳下去的时候,Aiko一定很恐惧。Aiko。一定很疼。”只是这样自言自语着,没有哭。

  
女儿最要好的同学叫尚子。我问她尚子是否知道了这件事,她说昨天打电话对尚子说这件事的时候,尚子向她道了歉。说事出不久她就知道了,只是由于高中时女儿跟Aiko关系比较亲密,怕她难以承受,没勇气对她说。

  
后半夜,她让我帮她找出她们的高中毕业文集,她捧着,仔细阅读Aiko那一页上的每一个字。

  
……

  
她的手机壁纸换了新画面,是最近的乱画习作。彩色背景下,半个黑白猫脸。问她什么意思,她说不知道。再问题目是什么,说是“キャベツとマカロニとヒジキ”(洋白菜、通心粉和洋栖菜),又说也可以叫“虹”。我看不出名目,追问画它的时候要体现什么。被她嗤笑说“妈妈怎么这么愚昧?人的心理不是全部都可以解释的。”

  
原来是这样。所以,她只对Aiko离去的事实悲哀,而不对Aiko的选择作任何责备,甚至还说Aiko本人认为这样做是解脱,别人对她不该有抱怨。

  
别人的心理不可解读,自己的尚可梳理。目睹着她痛失学友的疼痛,惊憾难掩。我辈常人,只能以常人之心度事。遇到心理灾难时,能不闭塞心域,想着向家人呼救分担,于我已是安慰。天授命于人,延续它,一半靠命数,还有一半,就是本能意志和亲情维护吧。(20070619)

  
……………………………………………………………………………………

  


  


  


  
キャベツとマカロニとヒジキ

  


  





Page: 2 | 1 |

 回复[1]:  久夏 (2007-06-19 12:12:05)  
 
  心痛。

  
前个月,有个日本人儿子卧轨自杀。那是我刚到日本来时见到的一个可爱的男孩,他的玩具现还在我儿子房间。今年刚刚23岁,据说是因为忧郁症。

  
为什么现代日本的年轻人很多会这样呢?

 回复[2]: 最佩服日本人的自杀 李长声 (2007-06-19 14:07:16)  
 
  不信奉好死不如赖活,觉得活着不自在就自我了断,生不由己,死还不由己么,最叫人敬佩,虽然日本人的自杀有点被夸张了。王蒙说,中国不出大作家就是因为自杀的作家太少了,此话不无道理,只可惜他本人并不想带个头。老舍也像他那样忍辱偷生或卧薪尝胆该多好,起码也弄个政协副主席干干。

 回复[3]:  待于泥 (2007-06-19 14:56:06)  
 
  从雪桑的叙述中,看的出这件事对孩子心理影响比较大,孩子现在看好象若无其事了,但心灵上还是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望雪桑切莫等闲视之,有意识的慢慢消除这个阴影,明确告诉孩子遇到什么都要积极面对,这样选择逃避是懦弱的,也会给她家人,朋友带来无尽的伤害等等,办法不一,就是通过这件事,叫孩子千万别觉的这样就会一了百了。

  
当然要选择方式方法,春风化雨般,相信雪桑肯定能做到。

  
假如雪桑已经考虑到这层了,就当我没说吧。

  
祝天下母亲的女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进步!

  
久夏,现代日本人多会这样,原因当然有多种,但我觉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日本人有些太过强调个人隐私,认为孩子在干什么,考虑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和疏通,其实,有些悲剧的发生,在此前都会有症兆,细心的家长会想办法阻止它发生,可惜,日本的母亲总跟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美其名是尊重孩子,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成年人的指点。

  
国内认识的一对教授夫妻,上大学的女儿因为恋爱问题跳楼,那母亲后来痛苦的对我说,其实孩子一直住在家里,日记从一个星期前就在写自杀的计划,而放日记的抽屉从来没锁过,她也尊重孩子,从来没看过。。。。。。

  
生孩子是天性,养孩子可是一门艺术

  

 回复[4]: 他不自杀,咱有什么办法 我是局长 (2007-06-19 14:38:06)  
 
  又不能白送他一双长丝袜……

  

 回复[5]:  蛇 (2007-06-19 14:41:52)  
 
  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根本不同,上面李长声长老已经说了,“日本人不信奉好死不如赖活”,所以对日本人自杀这个问题如果用中国人的思维去衡量,去评论,一点也没意义!

 回复[6]: 对! 我是局长 (2007-06-19 14:53:01)  
 
  

 回复[7]:  邓星 (2007-06-19 16:39:15)  
 
  赖活好象的确不如好死。只不过好死很难得到的。

 回复[8]: 多谢各位女士、先生 雪非雪 (2007-06-19 23:12:01)  
 
  参与讨论并好言相慰。

  


  
看大家上面说到“好死不如赖活”,想起去年曾贴过一篇文字里提到过。

  


  
[作为这家人保证人的“姐夫”,并非仅仅因遭到恩将仇报伤心致死,他是一个普通人,只想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有规则有尊严地活着。内弟一家太多的“麻烦”(这个词日语写作“迷惑”)带给他的耻辱,使他对无力挽回自己的生存尊严而绝望。我们中国人常用“好死不如赖活”来鼓励陷入绝境的自己或他人,这是一条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格言,但它的反面却含有牺牲做人尊严的意味。世上没有哪一种死是“好死”,却有千种万种的“赖活”。“姐夫”用尊严死这一极端方式来拒绝耻辱的活,他的死是他生存价值准则的证明。自绝成了他挽回尊严的特殊方式,也成了他精神生命的一种延续。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51&&kno=008&&no=0011

  
待于泥サン,谢谢你的提醒和建议。我得抓紧攻读这门“艺术”,功底实在够差。

  

 回复[9]:  陈梅林 (2007-06-19 17:44:45)  
 
  去年,我女儿高中时代的一个同学也自杀了。据说是忧郁症。因为进了名校,能力上出现问题,高二时只能退学,最后自杀。虽然已经分别4年,同学们都去参加葬礼。

  
心痛。

 回复[10]: 心痛,并敬佩着 李长声 (2007-06-19 18:43:51)  
 
   女儿是在日本成长的,所以对于学友的自杀,她想的是“从楼上跳下去的时候,Aiko一定很恐惧。Aiko。一定很疼”。明白“她只对Aiko离去的事实悲哀,而不对Aiko的选择作任何责备,甚至还说Aiko本人认为这样做是解脱,别人对她不该有抱怨”,这样的母亲就既不愚昧,也不落伍。我说到别的意思上去了。“遇到心理灾难时,能不闭塞心域,想着向家人呼救分担”,再好不过了,或者像美国人那样动辄看心理医生(我只是从电影上看见的)。

  
不知生,焉知死,我们中国人向来对于死先就闭上了眼睛,不想去知道,或许“好死”也该有千种万种哩,例如像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那样。

  
我的人生也就是赖活吧,今老矣,常想怎么能好死。

  

 回复[11]: 这个话题太深奥太沉重 陈某 (2007-06-19 18:52:24)  
 
   还是先赖活着再说。

 回复[12]:  待于泥 (2007-06-19 20:19:36)  
 
  嘿嘿,高度同意陈班主

 回复[13]: 版主说得对 雪非雪 (2007-06-19 20:30:42)  
 
  把这样扫兴的话题拿上来,是我不好。抱歉。

  
长老所言之意,窃以为已领会。多谢誉辞鼓励。

  
我理解的好死,就是自然死。——又说到这个字眼,打住。

  


  
邓星,做了父母的人,哪里还有那么多胡思乱想好死赖活的杂念?儿女就像不连体的器官,许多事由不得自身洒脱了,纵然不快乐,也权当快乐的好。哈哈。

  
还有,谢谢蛇的话题引申和局长幽默。

  


  
久夏和梅林二位身边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可见这种事离大家的生活不远。但是你们能做到缄口不语,比我有城府识深浅。这个话题,就此打住。还是面对现实,说点振作的。方才下工听说今天是端午节,各位怎么过?久夏,你家是否吃本番粽子?

  


  

 回复[14]:  taya (2007-06-19 21:09:15)  
 
  日本人的价值理念和生存标准都很简单,单纯。如果那个孩子的父母也从小给她灌输我们养你这么大,你自杀了,我们老了怎么办,或者以后我们家就靠你了,又或者你一定要为我们家争光什么的,你看她能轻轻松松地就放弃自己的生命了吗?

  


  
不管怎么样,自杀我是绝对不赞成的,先不说好死不如赖活,或者留得青山在什么的,我觉得,人既然生下来就应该负些责任,比如做儿女的,虽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自由的,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作为父母的孩子,自然也当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再比如其他,作为公司的一个职员,作为孩子的家长,作为爱人的伴侣,那时候他/她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会各自担当不同的角色。人其实有的时候不是真的没路可走,而是有的时候各个症结刚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堵住了血管,他们难过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也没有人主动地想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也许当时过了那个劲又能缓过气来了, 可是有很多人就是差了迈过去那道坎儿的一口气。如果家人能及时注意观察和交流可能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了。不过我看日本家庭最缺乏的也是这个,没有什么心于心的交流,甚至也很少有关于人生,特别是积极方面的交流。这是一个痼病。现代严重的压力已经压抑了人与人交流和相互信任的本能,当然也可能是我骨子里有比较传统的因素吧。

 回复[15]:  蛇 (2007-06-19 21:27:19)  
 
  > 如果那个孩子的父母也从小给她灌输我们养你这么大,你自杀了,我们老了怎么办,或者以后我们家就靠你了,又或者你一定要为我们家争光什么的,你看她能轻轻松松地就放弃自己的生命了吗?

  
从小就给这么大压力? ~~~

 回复[16]: 人身事故 游人 (2007-06-19 21:36:15)  
 
  到这边坐电车,遇到非常停车时,经常听见“人身事故”这个词,不免想到这。。。

  
日本人没有“好死不如赖活”这句话,所以恐怕更多的人想的是:哦。。。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开。。。

 回复[17]:  待于泥 (2007-06-19 21:48:48)  
 
  taya成熟了,哈哈。

  
但对孩子,到是不必从小给她灌输我们养你这么大,你自杀了,我们老了怎么办,或者以后我们家就靠你了,又或者你一定要为我们家争光什么的,只要正色告诉孩子,父母爱他(她),失去了他(她),做父母的就会没有任何乐趣,并可以举个例子,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则小动物什么的,叫他想想失去这个宝贝是不是很难过,而后指出父母失去孩子会比他失去这玩具和小动物更难过百倍。

  
不一定管用,但不妨一试

 回复[18]:  蛇 (2007-06-19 22:08:14)  
 
  日本人は輪廻転生を受け入れず、「みんな死んだら仏様」という考え方に飛びついたぞ!即ち、「死んだら神になる」!

 回复[19]:  待于泥 (2007-06-19 22:14:49)  
 
  “把这样扫兴的话题拿上来,是我不好。抱歉。”

  
哈哈,雪桑何必多虑,今天是端午,正好应这天的景。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到底哪一个重要,这是唯一的哲学问题。

  
从屈原,到老舍,再到海子,中国从来也不缺舍生取尊严者,真要好好讨论这个问题,借用陈班的话,这个话题太深奥太沉重了,我等不才,说不清楚的,我们跟蒋子龙一样,属于太现实,太肥胖的一类。

  


  

 回复[20]: 粽子也很尴尬 水双 (2007-06-19 22:49:31)  
 
  给日本的孩子们讲粽子的故事,不免要扯到屈原。他们问:秦国不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吗,楚国输给秦国,天下统一不是件大好事吗?屈老何必寻短见呢?(哎,又扯到短见,今天权当屈原祭)

  
今晚的食桌(上半场),饺子来自鲁国,粽子来自越国,啤酒来自日国(原料来自何方,不清楚)。

  

 回复[21]:  待于泥 (2007-06-19 22:52:25)  
 
  水双的上半场吃的不错,下半场通常是什么内容?

 回复[22]:  雪非雪 (2007-06-19 23:08:51)  
 
  水双家的过节饭盛大啊,分场吃。我这里连粽子也没有,是不是连顿也算不上

 回复[23]: 待于泥さん 雪非雪 (2007-06-19 23:11:18)  
 
  哲学问题,免谈了。

  
呵呵,其实是没有能力谈下去。

  
容回到人间烟火,吃粽子了没有啊?

 回复[24]:  久夏 (2007-06-19 23:20:15)  
 
  >久夏,你家是否吃本番粽子?

  
抱歉,最想吃粽子的我,忘了今天是端午

  
粽子是一定要吃的,星期天补,过一个高兴的星期天

  
还是活着好呀,斑竹,粽叶找到了吗?电动压力锅买回来了吗?

 回复[25]:  刘柠 (2007-06-20 01:45:26)  
 
  对长声老师コメントのコメント:

  
“不知生,焉知死,我们中国人向来对于死先就闭上了眼睛,不想去知道,或许‘好死’也该有千种万种哩,例如像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那样。”

  
——这我同意。上周日,在三联书店开了个《叶隐》与武士道的座谈,我发言也触及了这个问题。

  
“我的人生也就是赖活吧,今老矣,常想怎么能好死。”

  
——长声老师这样说,我很难过。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90年代即读你在《读书》上的日本作家论,后又读了你大多数的书。所以很难过的。

  

 回复[26]: 扛把锄头跟在长声的后头 黑白子 (2007-06-20 02:32:32)  
 
  长声,花下风流鬼是没戏了,余下的“好死”方法就是你学那刘伶携酒一壶在前,我作那农夫扛锄在后,演一出现代版的“死便埋我”。

  
老而不死是为贼——贼什么?贼香!是那花雕贼香!下回再喝,我得记着带把锄头……

  

 回复[27]:  待于泥 (2007-06-20 08:51:21)  
 
  雪桑:

  
没吃粽子,我自小不喜月饼和粽子这两种应景食品,还有一看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就烦,觉的这么多人凑一起弄一种东西吃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哈哈。

  
长大了,漂泊四方,渐渐喜爱上吃饺子,也乐意参加包饺子的场合,只是月饼和粽子仍是100年不吃也不想。

 回复[28]: 回久夏 陈某 (2007-06-20 08:52:06)  
 
  粽叶没有找到啊。 电饭煲自己好了,可以暂时不买。

 回复[29]:  taya (2007-06-20 10:39:05)  
 
  我可没说是我家父母,但是确实有很多家长会多多少给孩子们说这样的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

  
关于粽子我倒是觉得,很多国人出了国后,就自然而然的丢掉了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包括我在内,主要是考虑别的事情多了,自然就没那份心思。我觉得蛮可惜的,其实有的时候,惦记惦记也还是不错的。

 回复[30]: 待于泥さん 雪非雪 (2007-06-20 13:28:36)  
 
  我对月饼和粽子也不太喜欢吃,小时候不爱吃甜的,但是喜欢自然甜,比如瓜果还是甜的好。在外面久了,对几样传统风俗不知不觉似乎产生一种天然亲近的情结。说不清原因。有时候出于一种助兴的心理,也要张罗张罗。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日常记录
    风筝 
    迎九月初秋 
    送流火七月 
    日常中国 日常日本 
    五月的鮮花 
    告别老电视 
    文具清理 
    不在 
    ストレス解消法 
    钥匙风波 
    友人病了 
    满园尽是洋绣球 
    2008->脱鼠奔牛->2009 
    大扫除 迎新年 
    日常记录 
    防火训练演习 
    理不尽的琐碎 
    一件事 
    日常化春节 
    周末,陪自己玩儿 
    假日体操 
    公寓管理议会 
    月饼哈喇啦 
    暑假日记 
    闲话闲说 
    低调星期天 
    星期天流水账 
    六一 
    工 具 
    本命年 
    搬家 
    今天小满 
     
    母亲节 
    三八节——劳动节 
    小人物 大话题 
    初到日本的日子 
    睡眠——万病妙药良方 
    旧新年回顾 
    人生首语 
    举步维艰的与时俱进 
    自言自语 
    我知道的影界点滴(二) 
    我知道的影界点滴(一) 
    第一个寒假 
    癒されるひと時 
    昨天夜里的违法行为(家常琐记) 
    晚秋 
    巣立 
    电脑是个叛徒 
    分寸 
    各位镜友,你今年体检了吗? 
    送虫子去吃大锅饭 
    领略宽宏 
    日常恐怖 
    即时记录 
    美甲年华  
    30年前的9月9 
    明天是一个整日子 
    油盐酱醋经济学 
    三国语兼用初展风采 
    育儿日记 
    吾家有女初长成 
    女儿今天高考(2) 
    女儿今天高考(1) 
    闲话日本餐具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