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视听阅览
字体∶
新书整理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7-03-08 12:02:58 阅读人次:1990 回复数:11)

  1-22略

  
23、 我们的1950年代(旷晨等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4、 我们的1960年代(旷晨等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回复[1]: 年代资料书图 雪非雪 (2007-03-08 12:30:46)  
 
  


  
五十年代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没收官僚资本、控制物价飞涨、土地改革、大跃进运动、创建人民公社等,本书内容包括1950年代历年大事回放、1950年代的电影、歌曲、连环画、记忆碎片、老新闻、词汇等。配有历史照片。

  
…………………………

  
(网摘)

  
年代怀旧丛书-我们的六十年代 内容简介年代怀旧丛书,一场关于中国六十年代时政、电影、歌曲、记忆碎片的追忆盛宴。

  
经历六十年代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时代难以言说,它似一个没有密码的“黑匣子”,畜养了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首尾相连,却又面孔各异,显得繁琐而绵密。它留我们的记忆可能是一场狂热的运动,一声试血的口号或是一种关于饥饿的记忆。庐山会议、向雷锋同志学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大串连……

  
本书为您展现六十年代的历史回放;六十年代的电影;六十年代的歌曲;六十年代的记忆碎片;六十年代的老新闻;六十年代的词汇。

  
在此书中,你会与许多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擦肩,这是一个潮湿且温暖的旅程,但愿你能从它们那里看到变通个体在六十年代里的喜怒哀乐、共和国在六十年代里的曲折历程、中华民族在六十年代里的挣扎与彷徨……

  
年代怀旧丛书-我们的六十年代 本书目录阳光灿烂的时代——六十年代历史回放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暴风雨来临前的绝色光影——六十年代的电影

  
革命家庭

  
红色娘子军

  
红旗谱

  
战上海

  
暴风骤雨

  
李双双

  
南海潮

  
冰山上的来客

  
早春二月

  
野火春风斗古城

  
小兵张嘎

  
农奴

  
英雄儿女

  
白求恩大夫

  
舞台姐妹

  
大浪淘沙

  
有一种声音叫做怀念——六十年代的歌曲

  
打靶归来

  
什么结子高又高

  
翻身农奴把歌唱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走在大路上

  
学习雷锋好榜样

  
丰收歌

  
大海航行靠舵手

  
我为祖国献石油

  
在六十年供的路上跑——六十年代的记忆碎片

  
走向街头、横扫“四旧”

  
——六十年供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

  
英美汽车改成“反帝牌”,苏联汽车改成“反修牌”

  
——六十年代的“更加运动

  
徒步行军走遍全中国

  
——六十年代的全国大串联

  
草绿军装、劳动服

  
——六十年代整齐划一的时尚服装

  
人人佩带毛主席像章

  
——六十年代最时髦的装饰

  
全国上下一片红

  
——六十年代流行一时的“红海洋”

  
“早请示,晚汇报”

  
——六十年代人人读“红宝书”

  
语录歌

  
——六十年代的流行歌曲

  
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六十年代的荒诞记忆

  
……

  
故纸堆中翻拣拟水年华——六十年代的老新闻

  
遗落的岁月烟尘里的言语——六十年代的词汇

 回复[2]:  吴卫建 (2007-03-08 12:41:01)  
 
  哟,刚要说都是好书吧,怎么1-22不见了,此中那袁鹰和胡发云的书我特意去买过,但已无,我曾看过此2人写的其他的书籍,确实不错。

  
我亦较喜欢有怀旧内容的书籍和一些物品。

 回复[3]:  雪非雪 (2007-03-08 12:41:46)  
 
  吴桑眼睛快啊

  
补上:

  
风云测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袁鹰)中国档案出版社

  
如焉(胡发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该两书书店均有售,最近买的。

 回复[4]: 非雪能(网摘)五十年代看看吗 龍昇 (2007-03-08 13:14:58)  
 
  

 回复[6]: 龍昇桑,遵命! 雪非雪 (2007-03-08 13:22:34)  
 
  年代怀旧丛书-我们的五十年代 本书目录黎明岁月再现--五十年代历年大事回放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黑白岁月里的声色光影--五十年代的电影

  
我这一辈子

  
白毛女

  
乌鸦与麻雀

  
南征北战

  
鸡毛信

  
渡江侦察记

  
董存瑞

  
烈火中永生

  
祝福

  
上甘岭

  
不夜城

  
五更寒

  
柳堡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

  
林家铺子

  
五朵金花

  
战火中的青春

  
老兵新传

  
青春之歌

  
聂耳

  
盛衅章忆峥嵘--五十年代的歌曲

  
歌唱祖国

  
浏阳河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我是一个兵

  
歌唱二郎山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让我们荡起双桨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九九艳阳天

  
克拉玛依之歌

  
新货郎

  
敖包相会

  
匮乏年代里的精神食粮一五十年代的连环画

  
赵百万

  
老孙归社

  
人民是不朽的

  
刘胡兰

  
东山少年

  
葡萄熟了的时候

  
少年英雄柏惠尔

  
斯巴达克

  
"虎王"坦克的秘密

  
兄妹历险记

  
董存瑞

  
虎头鲨落网记

  
智取大盖山

  
钢铁运输兵

  
王志平和他的妻子

  
井中仙女

  
偷自行车的人

  
马赛港口的童工

  
我要读书

  
草上飞

  
春香传

  
杨根思

  
巡道员的儿子

  
大牛和二牛

  
替哥哥当矿工

  
新结识的伙伴

  
夜归

  
五彩路

  
逃出盗窝

  
在五十年代的路上跑一五十年代的记忆碎片

  
山楂树下倾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来自苏联的文化洗礼

  
"扫清屋子做主人"--五十年代对旧社会污毒的清理

  
同心同德干工作,比翼双飞搞建设--五十年代的婚姻时尚

  
地头瓜棚、街头巷尾的识字班--五十年代的文化扫盲运动

  
人民装、烫头发、雪花膏--五十年代的衣着打扮

  
穿着"布拉吉"嘭嚓嚓--风行五十年代的大众舞蹈

  
钢水滚滚火光闪,定叫英美吓破胆--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的新民歌风潮

  
科级干部八级工,不如十斤萝卜一捆葱--凭票购物的艰难岁月

  
"五爱"教育--五十年代大规模的教育活动

  
纺纱、织布、纳鞋、绣花-一五十年代的女红

  
收扫街费、发票证、处理街坊打架--五十年代的居委会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朋友来借,等到立冬--摇着扇子走过五十年代的夏日

  
大放卫星、大炼钢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运动

  
向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开战--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

  
吃大锅饭--五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大食堂

  
几斤肉快活吃几天--五十年代过年记忆

  
"大批判"与长篇热--五十年代的文学记忆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空前繁荣的戏曲舞台

  
故纸堆中回味五十年代一五十年代的老新闻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

  
青年团员在朝鲜前线

  
宁死不屈的八勇士

  
是谁陷害了我

  
一封信的一百零一天旅程--记一个恶劣的文牍主义实例

  
丁玉英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选举日

  
一夜的思想斗争

  
反对刊登广告中的铺张浪费现象

  
新人民币发行的第一天

  
我们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马寅初谈人口问题

  
老作家们的新旧生活

  
大字报集锦

  
发射早稻高产"卫星"目击记

  
人人写诗个个唱

  
农展会上看"珍奇"

  
河南三十多万个食堂越办越好

  
遗落在岁月烟尘里的言语--五十年代的词汇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必须严格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逐步解决立场问题/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三大改造/走合作化道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外国学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好/超英赶美/反右倾、鼓干劲、掀起新的大跃进高潮/除四害/成分/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对马寅初"人口论"的批判/土地改革/打虎运动/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婚姻法/禁娼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武训传》的批判/肃反运动/

  
年代怀旧丛书-我们的五十年代 文章节选新人民币发行的第一天

  
市场巡礼

  
昨天,是国家发行新人民币的第一天。

  
早晨四点多钟,天还没亮,电车就从西南角电车厂陆续开出来了。售票

  
员们的背包里,都装上了一把一把的新人民币零票...

 回复[7]: 第一版人民币诞生记 雪非雪 (2007-03-08 13:36:40)  
 
  

  
[中国艺术报]

  


  
陈丽芬 祁雪英

  
1948年12月1日,是中国金融货币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同时发行了中国人民自己的货币——人民币。这一盛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全国金融机构及其货币由分散走向统一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旧中国极其混

  
乱的货币制度的结束及新中国社会主义统一的货币制度的初步确立。

  
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在西柏坡

  
1947年3月,我军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党中央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同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并以刘少奇为书记,移驻到平山县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财经办事处建立起来”。

  
4月16日,经中央批准,华北财经办事处在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夹峪村正式成立,董必武为主任。“华北财办”从成立之日起就在党中央和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着统一华北各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并肩负着筹建全国性的银行的工作。

  
10月2日,董必武致电中央,建议组建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并同时建议银行名称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很快回电,认为目前筹建全国统一的银行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银行名称可以用“中国人民银行”。

  
11月又成立了以南汉宸为主任的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起初设在西柏坡。

  
1948年7月,中央财政经济部在西柏坡成立。此后华北地区的财经工作直接归于中央财政经济部的领导下。7月2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与冀南银行奉命合并,改称华北银行,总经理南汉宸,华北银行总行设在石家庄。此后,人民银行筹备组的工作即合并到华北银行总行,这样,华北银行总行肩负着双重任务:它既要管理华北解放区的银行,同时又要负责筹建中国人民银行。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扩充原“华北财办”为“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董必武为主任,薄一波、黄敬为副主任。基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先后通知各大区和董必武同志:确定银行的名称为“中国人民银行”。11月2日,沈阳解放,三大战役胜利在即。这样,中央原来确定的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的决定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中央经商定临时决定要赶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发布“通告”与“布告”,宣告: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与西北农民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南汉宸为总经理;以华北银行总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2月1日发行中国人民票——“人民币”。在中央人民政府没有成立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就开始执行着国家银行的职能,得到了全解放区广大军民的信任和拥护,《人民日报》为此特别发表了题为《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评论文章。

  
毛主席不同意在票子上印他的像

  
在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的过程中,最紧迫的工作就是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当时,解放区的专业人才奇缺,要组成一个整体班子十分困难。筹备处为此多方搜寻,最后确定由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的王益久和沈乃庸设计。最初设计的票面上曾有毛主席像。上报中央审批,中央给董必武回电说:毛主席不同意在票子上印他的像。于是,王益久和沈乃庸又遵照中央“票面上要反映解放区生产建设图景”的指示,重新进行了设计。在文字方面,南汉宸请董必武为中国人民银行票币题字,因为董老写得一手好字。董老很高兴地接受了请求,他在一整张纸上横竖写了楷书“中国人民银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圆角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年”等字样。几经周折,第一批人民币的票样设计出台,并送交中央审批。经党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的第一套人民币首批设计样稿有3种图案版别,即耕地图、火车站图和万寿山图。

  
印钞纸五花八门,极具收藏价值

  
票版设计完了,紧接着就是人民币的印刷。当时印制人民币的物质条件,如纸张、油墨、印制机、号码机及设计技术力量等都极为贫乏,而革命形势的发展又急需大量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为完成中央要求的在年底前印完50亿元的印制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条件印制人民币。印钞纸中有的是印钞专用纸,有的是模造纸,还有道林纸及自造的麻纸等;油墨也是有什么牌子就用什么牌子,有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号码机不管是六位的、七位的,还是八位的,号码字体不管是粗细大小一律全用;印刷机不管是石印机、胶印机、凸印机、凹印机齐上。

  
为了更快地组织力量投入人民币的印制工作,中央将各边区的银行改编、合并为人民银行的下属印制局,这支新组建的印钞队伍在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统一领导下,立即投入到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工作中。为增加印钞力量,1948年5月又请佳木斯的东北银行印钞厂代印一部分。考虑到防止意外,其他印钞厂新印的人民币不切开,不加印号码签章。印好后,再运往石家庄印刷厂加工成品。到11月底,新人民币印好了6马车。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和人民币发行,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当年新华社石家庄分社、石家庄日报记者夏景凡同志,兴致勃勃走上街头做了专门采访,写成了题目为《新人民币的头一天——石家庄街头特写》的通讯,并在《人民日报》的显著位置发布了这一消息,生动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这一天,分行显得异常热闹,要求看样的,先换样子的,提款要求搭配一部分的,营业员们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当人们第一次拿到新币时,总是反复地凝视着。记者问他们有什么感想。有个穿工人装的指着刚拿到手的两张新币说:‘我看不久就有领导全中国的中国人民政府了。’”

  
——

  
《我们的1950年代》文章节选:新人民币发行的第一天(石家庄日报记者夏景凡)

  
新人民币发行的第一天市场巡礼昨天,是国家发行新人民币的第一天。 早晨四点多钟,天还没亮,电车就从西南角电车厂陆续开出来了。售票员们的背包里,都装上了一把一把的新人民币零票. ...

  

 回复[8]:  薛东方 (2007-03-08 17:59:09)  
 
  好久没有看这些熟悉的名字,真是怀旧。

  
雪桑是码出来的字,还是扫出来的?佩服你的功夫,辛苦了!

 回复[9]:  傻子 (2007-03-08 18:04:45)  
 
  薛san的字也妙啊!

 回复[10]:  红叶 (2007-03-08 18:20:20)  
 
  浩大的一座山!学习,学习,“在”学习……沿着“目录”的“案内”前进……

 回复[11]: 薛东方 雪非雪 (2007-03-08 18:39:32)  
 
  多谢体谅。

  
但是,惭愧啊。既不是扫出来的也不是码出来的,是走捷径转贴上来的

  
今天日子特殊,被允许自由照镜子,就……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视听阅览
    星际穿越  
    关于门罗、关于萧红 
    《永远的0》 
    「かぐや姫」 
    「風立ちぬ」 
    当美好成为歌声 
    贺岁片(2011) 
    『99年の愛』 
    『恶人』 
    无耻混蛋 
    二手玫瑰 
    《天堂口》(Blood brothers) 
    《梅兰芳》&《夜上海》 
    走出《潜伏》 
    那几个字要改成这样 
    《玫瑰玫瑰我爱你》 
    时间贫困的日本人 
    女人与镜子 
    纪念迈克尔 
    《1Q84》 
    也说素质 
    东北人说说赵本山 
    《迷失》看完了 
    《立春》 疲惫的青春挽歌 
    《太阳照常升起》 
    一连气看三部电影 
    敌人、男人、情人、人——《色,戒》 
    歌声依旧 人去音绝 
    罪与仇 
    《落叶归根》 负尸还乡 
    日德友好恋曲 《バルトの楽園》 
    电影《月亮河》 
    新书整理 
    跟她对话 
    阳光灿烂的日子 
    典雅的悼文 
    在大阪看“春晚”(2006) 
    《饺子》 
    《东京伤逝》——华人伤逝(上) 
    《东京伤逝》——华人伤逝(下) 
    余华《兄弟》 
    “春晚”小品《说事儿》说出的“事儿” 
    电视剧与乡情 
    介绍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