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视听阅览
字体∶
大
中
小
“春晚”小品《说事儿》说出的“事儿”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6-11-09 11:54:19 阅读人次:2372 回复数:14)
正月初二那天新华网上登了一篇该网站有作者照片有专栏文集评论员的文章,题为《赵本山春晚小品瑕疵令人遗憾》。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成了“网友热评”的名文,跟贴达1000条以上之多。
文章说的“瑕疵”是指“白云大姐”给小崔自传书《日子》上写了“白云大姐雅正”。用很长篇幅解释说“雅正”的用法不对,非常耐心的向读者解释了“雅正”的意思:读者朋友们都知道,签名送书、签名售书是一项极为多见和常见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作者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对方或是卖给对方,常常会客气地请对方“雅正”,“正”者,“修正”、“改正”之谓也,意思是请对方修正书中的错误,指出书中的不足,这在一些谦虚的作者的自序中也常见。而“雅”者,谦词,常见于“雅量”、“雅正”、“雅兴”等词语当中。
该文作者最后又痛心疾首地说: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作为大腕、名角,他们的节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如何想必谁都清楚。“白云大姐雅正”这样的句子会对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如小学生们造成什么影响,现在说来都可能不太确切。问题在于,既然是经过了如此严格的程序,经过了如此多道的彩排,为何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如此三个大腕在一起演出的《说事儿》,还会出现“白云大姐雅正”这样的问题?参加春晚的演员们很辛苦,导演在内的各级工作人员都很辛苦,我们理当敬佩,但出现“白云大姐雅正”这样的错误或者说瑕疵,实在是太过遗憾。
记得好象是侯宝林先生的一个相声,说相声是一门重在幽默的曲艺形式,好的相声需要好的内容好的演员,但是也需要好的听众。光会说还不够,说是为了让人听的,听者听不出门道来,说者吐血卖命也白搭。那段相声就讲了一个关于幽默的故事。详细内容记不清了,大致是这样的:说有个说笑话的人跟其他仨人儿坐一起讲笑话,讲了头一个笑话之后,仨人中有一个人听了哈哈大笑。讲第二个笑话时有两个人哈哈大笑,问第一个笑话没笑第二个才笑的人“你笑什么?”他说“第一个没意思,这第二个有意思!哈哈哈……”讲第三个笑话时,仨人都捧腹大笑。问那个头两次都没笑的人说“你笑什么呀?”他说“第一个笑话的意思我寻思过味儿来了!哈哈哈哈……”原来他笑的是第一个笑话。可见人的幽默感度差异之大。
刚到日本留学的时候,一次聚会上,来自祖国各地的同胞也兴致勃勃地讲说各种笑话。其中,一个文雅的女同胞慢声细语地给大家讲了一个挺长的笑话,讲完后没人笑。因为她讲得又慢又长,大家好像听着听着就忘了在听什么,注意力都溜了号。她见没人捧场,大概觉得有点难为情,就羞答答地说“其实你们就是没听懂,要是听懂了肯定觉得有意思……”这句话把大家笑得全体喷出饭菜来。事情过很多年后,大家见面还能想起可爱的她想起她这句幽默失败后道出大实话的真幽默。
每年的春节小品都是大家翘首以待的节目,它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需要阳春白雪的雅人放下学究或大腕的架子来感受一下俗趣,也需要下里巴人的庶民从中领悟一点雅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事儿》是一部非常得体的成功作品。小学没毕业的“白云”飘得忘乎所以,仅仅是因为上了一次“实话实说”便再也不能实话实说,拼命想掩饰自己的“老土”本色硬装有钱人文化人——租的衣服硬说是买的,被人当手纸的《日子》硬说是售书签名那天人山人海,这些还仅仅是物质虚荣和名声虚荣,随意编造可蒙骗一时。更大的虚荣是她极力要摆脱文化贫瘠上的精神需要——表达“非常”和“很”的副词,她绝不再使用东北人最常用的“太”、“可”、“贼”,而是把这些土气的口语换成了半是书面语的“相当”并加以夸张和强调。要成为与众不同的精神脱贫的文明人,就要适当的使用些文化用语,“崔,咱说文学方面的,他插不上嘴。”表现出自己在文化教养上已远远领先于身边的土丈夫。可是毕竟还是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乡下大妈,一不小心就要露出小学没毕业的根底来。“白云大姐雅正”便是作者的精心设计。不懂“雅正”还硬要使用“雅正”,这正是她可爱也可气的地方,活灵活现。前几年的小品中,赵本山给范伟出过一道“脑筋急转弯”题,“说1加1什么时候等于3?”答曰“算错的时候等于三”,逗得全国人民捧腹大笑。你能说这个答案是狡辩是谬论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算术思维造吗?
幽默幽默,幽中之默默中之幽。说者听者要合上拍儿台上台下才有戏,是一种需要心领神会才能共享乐趣的悟性。有些悟不出妙处何在的人顶多是没表情而已,可也有的人偏要用功去思索。似乎觉得听来的幽默笑料不足,非要给搞点升级。上文作者对《说事儿》这番苦口婆心的“雅正”,倒也成了一道经典幽默,难怪有网友回复说“笑死我了!!哈哈哈~~~”。这个“雅正”也真够雅的,引得网友接过来感慨说“要想抖响‘雅正’这个包袱,那是‘相当’不容易。
《赵本山春晚小品瑕疵令人遗憾》请参考: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6-01/30/content_4118726.htm
(060204)
补记:
赵本山是中国百姓的乐神。
谁要是看他小品时笑过而后又说低俗没品位谁就是装孙子!有些到南方混出点模样刚刚脱贫的东北人,提起赵本山就嗤之以鼻,说“那是什么呀?给东北人丢人,让外地人以为所有东北人都那德行。还有高秀敏,那不就是个东北老娘们嘛……”听到这种话我真是无话可说。说这话的人那表情就象王熙凤提起刘姥姥似的。开玩笑!本人夫妇出国快20年了,年年盼着过年不是盼星星也不是盼月亮而是盼着借春晚大驾看赵本山。我身边有人曾经在日本宣传介绍《刘老根》,到会者惊叹东北文化的潇洒浪漫,他们用的是“豪华民间艺术”这个概念评价赵本山和二人转。
崔呀,你那两句二人转唱得挺好,扭得也合拍,穿西装皮鞋合作二人转——绝!以后好好睡觉,睡好了好好办节目————也不知道我在对谁说话。(2006年春节情节期间)
回复[1]:
友情提示
麦田 (2006-12-23 21:58:43)
“名角”也许引用,但这三人不能说“名角”,“名人”较合适。
小品出的错儿,演员导演总导演审查等等环节当然有责任,但应该说这是编剧的错误。
再,名人不等于有文化。
回复[2]:
吴卫建
(2006-12-23 22:51:15)
看到文中“记得好象是侯宝林先生的一个相声”等想到,近日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心脏病发作病逝,终年72岁,惋惜啊。
回复[3]:
雪非雪
(2006-12-23 22:57:09)
谢谢麦田的友情提示。
如你所说,那一段确实都是引用(上文第3段整段)。
另外,我认为小品本身没有出错,错误出在挑错的人这里。
已经是去年的事了,我们都不必操心了。
回复[4]:
雪非雪
(2006-12-23 23:00:10)
吴桑好。
悼念马季。
昨晚跟朋友说到马季,说我们上一辈人渐渐的都要走了,但愿不要把那些优秀的东西都带走而使我们成为文化的孤儿……。
回复[5]:
吴卫建
(2006-12-23 23:13:33)
雪桑好,是呵,岁月无情,老一辈人渐渐的都要离去了。我大概第一个知道的相声演员就是马季,那是在文革后期,他当时说一个有关建设坦赞铁路的相声,记得是与唐杰忠一起说的,印象较深,挥一挥衣袖,30多年过去了。
回复[6]:
风 (2006-12-23 23:43:04)
嗯,岁月无情。挥一挥衣袖,比弹指更洒脱些。
吴兄游了七星岩。曾多次听闻,奈无缘探访。据说有个刻满诗词的石壁。有空儿时写来,让我也神游一次。
回复[7]:
陈梅林
(2006-12-24 00:10:50)
风桑来无影去无踪,连衣袖都不用挥,就去过啦--你不是风神吗?
回复[8]:
吴卫建
(2006-12-24 00:31:43)
风桑,近日都在饮酒吗,又喝高否。
挥一挥衣袖是徐志摩语,可任用,弹指间是主席曾用语,要慎用呀,
。
日前去七星岩时,因同行日本人不喜欢游玩,同时工作也较忙,为此没去七星岩深处游玩,只是在湖边游了下,以后可再去的,不过较远,离深圳市中心坐车要3.5小时(单程),而且全走高速公路。
回复[9]:
梅林,吴兄
风 (2006-12-24 00:45:25)
呵呵。还是有个东西挥挥好,至少能让自己有个感觉。
原来是徐志摩语。徐志摩的诗几乎没有读过,下回找些来读读。
我是几乎每天都喝一点。今天风和日丽,又过了很高兴的一天。开车在外,到一个亲戚家蹭了顿好晚饭,10点多才回来。现在是一酒壶烫清酒,一个煮玉米,香。被严令要节制,今晚不会喝高。呵呵。
回复[10]:
风桑,喝酒时再吟首徐志摩的诗吧
吴卫建
(2006-12-24 01:14:12)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回复[11]:
风 (2006-12-24 01:24:48)
好诗。
轻轻的我去睡了,
正如我轻轻的醉;
我摇一摇酒壶,
不留下一滴清泪。
见笑,见笑。晚安。
回复[12]:
……
雪非雪
(2006-12-24 10:12:18)
回复[13]:
真有你的,风桑
吴卫建
(2006-12-24 01:54:10)
对,决不留下一滴清酒,
,没了就死心了,就可轻轻的去睡了,
。
可是徐志摩知道要气歪了,糟蹋了他的名诗,哈哈。
回复[14]:
taya
(2006-12-24 04:22:49)
最近老徐的诗很有人气啊,哈哈被编成无数版本。看看我那天也跟拖布共吟,还有以前的方言版本,再加上今天风哥的。。。。搞笑。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视听阅览
星际穿越
关于门罗、关于萧红
《永远的0》
「かぐや姫」
「風立ちぬ」
当美好成为歌声
贺岁片(2011)
『99年の愛』
『恶人』
无耻混蛋
二手玫瑰
《天堂口》(Blood brothers)
《梅兰芳》&《夜上海》
走出《潜伏》
那几个字要改成这样
《玫瑰玫瑰我爱你》
时间贫困的日本人
女人与镜子
纪念迈克尔
《1Q84》
也说素质
东北人说说赵本山
《迷失》看完了
《立春》 疲惫的青春挽歌
《太阳照常升起》
一连气看三部电影
敌人、男人、情人、人——《色,戒》
歌声依旧 人去音绝
罪与仇
《落叶归根》 负尸还乡
日德友好恋曲 《バルトの楽園》
电影《月亮河》
新书整理
跟她对话
阳光灿烂的日子
典雅的悼文
在大阪看“春晚”(2006)
《饺子》
《东京伤逝》——华人伤逝(上)
《东京伤逝》——华人伤逝(下)
余华《兄弟》
“春晚”小品《说事儿》说出的“事儿”
电视剧与乡情
介绍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