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世事漫谈
字体∶
“革命”后遗症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6-11-10 17:25:00 阅读人次:4760 回复数:50)

  

  
1966年,外公66岁。

  
解放前有几处土地,有瓜园,还有一个不大的砖窑。土改时合作得好,被当地政府化为中农。对此,他一直庆幸,并感激自己的老母亲救了自己的命。

  
当地几户富人的纠察会会场,是在我家后院的李组长家。头一天夜里,一个顽固派硬是不肯让出财产与政府合作,便被活活打死。次日,外公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吓得魂飞魄散。除了哭天喊地拜天拜地,毫无一措可施。连哭了两天两夜,她就哭瞎了眼睛。第三天的夜里,她一个人偷偷走出门,在路上爬着摸到了后院李组长家。

  
爬进去,她就直接对着李组长和其他干部磕头“求求你们,千万别杀我儿子!”

  
李组长们动了恻隐之心,加之外公同意合作,便放外公走了。

  
外公背着失明的老娘回家了。

  
不久,老娘瞑目而去。

  
建国后,外公获得一份政府分派的工作,在市广播电台的发射站做更夫。虽然是更夫,却是国家公务员待遇。这对一个靠做钟点工扛活起家的小业主来说,无疑是一件差不多值得日夜感恩的命运垂青。直到退休回家,他从无一天休息无一次迟到。家里没有他的铺位,回到家他就只是半躺在炕上眯着眼睛沉思,有时忧虑有时微笑。

  
我上小学前2年的一天,外公回家问我父母“今天电台有个年轻人问我‘张大爷,你说毛主席好啊还是刘少奇好?’我说‘都好啊,都是新社会的功臣。’那年轻人说‘张大爷,开会的时候要是有人问可不能这么说。刘少奇是个大坏蛋!’……”父母就赶忙交待了外公,告诉他千万不能把两个人都说成好人,千叮咛万嘱咐:刘少奇坏,毛主席好。

  
那以后几天的时间里,外公半躺在炕上就自言自语“毛主席好,刘少奇坏。”他还有点羞涩地偷偷拜我为师“小雪,你考考我,看我能不能说对。”我就问“张大爷,你说毛主席好还是刘少奇好?”他听了,好像就忘了该怎么答。而是自言自语着说“都是这个社会的风光人儿,怎么就一个好一个坏了呢?”我就喊“张大爷!你说是毛主席好还是刘少奇好?”……

  
外公不识字。自己闯关东从山东到东北,一路打工扛活。给地主铲地做过头人,给国民党军马送过草料,后来被指定为专供草料的草站负责人。干到40岁的时候,算是有了些积累独立起来。种植西瓜、开设青砖窑、牛肉坊等等。1953年,他的运粮马被征去援朝。几个月后的一天,外公带着我的母亲外出路过附近小学时,听到一声熟悉的马嘶长鸣——他的马认出了主人。他带着母亲走进校园,在成群的病残马中找到自己的马,抱着马头和马一起哭。马蹄上有子弹穿过的洞孔,它能走回国走回家,让外公欣慰心疼得久久不忘。不久,马就死了。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始终是一种惊恐中买好的心态。他差不多逢人就说“共产党就是好。从古至今哪有这么好的社会儿?退了休在家呆着还给工资。”每到发工资的日子,他就换上干净衣服早早去电台领工资,回来买2斤新鲜肉给我们吃。看我们吃得香,他就说“这些孩子真可怜,这要是从前,老爷可以炖上成锅的肉,让你们天天吃个够!”

  
不过,这样也好。他虽然怀着很多的不甘心不理解,但起码保持住了正常面对现实。后来看《芙蓉镇》,里面那个运动起家的王秋赦疯后整天敲着铜锣嘶哑着嗓子喊“运动了!运动了!”,那才真叫惨。

  
1984年5月,外公去世后的第二天,母亲当着全家人的面,打开了外公的箱子。里面是几件棉衣棉裤。母亲把棉衣棉裤用手抓来抓去,在里面发现了一团硬物。剪开外公的粗针大线,里面是一个破手绢裹着的小包。打开,是1千多元人民币。

  
1千多元钱,很快就花光了。

  
1991年,家里翻盖房子,在拆毁外公的仓房时,从墙缝中发现了一个装小型炮弹的塑料圆筒。那是多年前堂舅舅从自己兵工厂带回来的工业次品。拧开盖子,里面是一个脏兮兮的红布捆。家人屏气相看,以为是大笔人民币。待打开看,原来是十几张旧地契和解放后的房照。此外,还有伪满时代的纳税单、人民政府捐公粮收条、马证等等。

  
红布包里的东西,现在在我手中。前一段父母来日,我还提起这个话题。说外公前半生真不容易,拼命干活儿打下的一点家底,最后什么也没剩下。父亲却笑着说“咳,这算什么啊?比你老爷惨的多了。多少人连命都没了,人得知足得向前看。光抱怨有什么用?”

  
母亲听到这话,就笑着说“谁像你那么心大?”然后就对我又把那些说了很多遍的话又说了一遍。父亲被下放到郊区放羊,母亲带着盒饭去探望他。老远看见他一个小身影在草甸子上赶着一群羊,她就开始哭。不想见到爸爸以后,爸爸不仅不难过,还很开心。说自己一个人常常对着羊群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他还给母亲看他写在草地上的抒情诗。

  
听母亲唠叨这些,父亲就讽刺教导她一番“你呀,什么都不懂。知不知道有句话叫‘不堪回首’?‘不堪’什么意思?就是不忍心不能承受。那还回首它干什么?找罪受啊?人靠什么活着?第一,是像孩子老爷那样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干活儿;第二,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不,谁管你呀?要不你就去当英雄,去改天换地。能吗?不能,就别怨。你成天怨这怨那的,不仅什么也改变不了,还给孩子添乱。”

  
父亲的这种心态说,比较低调。这是不是也算一种“革命”的后遗症呢?就算是,也算不上重症。至少,没给别人添烦乱。(20061110)

  


  


  


  





Page: 2 | 1 |

 回复[31]:  雪非雪 (2006-11-12 17:47:20)  
 
  鹤城生,但是不善田径

 回复[32]:  雪非雪 (2006-11-12 20:45:58)  
 
  见27楼。

  
风老师不在线的时候,趁机偷学了艺

  
当面道歉。

 回复[33]:  风 (2006-11-12 21:00:19)  
 
  那两个字,写得比俺好。呵呵。

  
才发现,地契上还有张照片。毛泽东的?

  

 回复[34]: 回风桑 雪非雪 (2006-11-12 21:10:43)  
 
  对,是毛泽东。是中华民国37年12月25日由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发的。不久就自动捐给了当地政府,上面的第一张照片是负责人手写的收据。

 回复[35]:  风 (2006-11-12 21:11:50)  
 
  唉!

 回复[36]:  小林 (2006-11-12 21:38:36)  
 
  雪桑保存的地契不是变天帐吗?怎么保存下来的呢?

 回复[37]: 回小林桑 雪非雪 (2006-11-13 23:38:49)  
 
  怎么保存下来的呢?

  
——文章里有一点说明。外公去世后,在翻盖他的仓房时墙缝里发现的。外公去世于1984年,中国已经进入奔向四个现代化的时代。发现这些东西时已经是1991年,母亲想把这些东西交给政府,但是家人认为已经没有交公的必要和价值,就丢在一边了。几年后,家里便购置了新时代的私有房产。

 回复[38]: 废纸 雪非雪 (2006-11-13 20:03:49)  
 
  


  
中华民国37年12月25日发行的[土地执照]。

  


  
中华民国37年12月28日捐地捐建国公粮[收据]

  
前后相隔3天。

 回复[39]:  吴卫建 (2006-11-13 20:09:05)  
 
  非雪桑:果然是扫描效果好,东北当时大概分9省,是吗,台湾有些地图还是如此绘制的,你这是嫩江省,似乎还有热河等的。

 回复[40]: 回吴桑 雪非雪 (2006-11-13 20:22:52)  
 
  好象是这样的,但是具体要查资料才可说清楚。中国的省份划分,七○年代还有过调整。父亲的老家,我记得写信的时候就变过两次以上。吉林省改为内蒙古后来又改为吉林,现在好像又是内蒙古了。

  
·····

  
找到以下内容,请参考。

  
隨著日本戰敗投降,中國收復東北地區。由於偽滿統治時間頗久,為避免造成過大衝擊,兼以試驗「縮小省區」方案,國民政府除熱河省恢復原轄境外,原則上將偽滿省份兩省併為一省。奉天、錦州併為遼寧省,安東、通化併為安東省,四平、興安南省併為遼北省,吉林、間島併為吉林省,牡丹江、濱江併為松江省,三江、東安併為合江省,北安、黑河併為黑龍江省,龍江省改為嫩江省,興安東省、興安北省併為興安省。另一方面,興安總省的蒙古族亦於抗戰勝利後,自行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為往後內蒙古自治區的成立奠基鋪路。

 回复[41]:  吴卫建 (2006-11-13 23:33:42)  
 
  非雪桑:谢谢了。可能是东北历史复杂,行政区就容易变更,从近代历史看,东北地区沙俄涉足过,军阀统治过,日本占领过,伪满统治过,苏军又占领过,够多的了。

 回复[42]:  风 (2006-11-14 00:06:37)  
 
  就相隔3天!

  
仔细读了一遍原文。‘不堪回首’;“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多少人连命都没了,人得知足得向前看。光抱怨有什么用?”。就可怜了那个老母亲。

  
往事‘不堪回首’,也堪回首,说不明白。雪非雪把这些资料好好保存着,最好找个带真空塑料夹的资料册,把这些文字和资料放在一起,一代一代传下去。比传些金银财宝更珍贵,也更有用。后代会从中懂得很多东西的。

  
Yesterday,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

  


  
Yesterday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s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Suddenly

  
I'm not half the girl I used to be

  
There's a shadow hangin' over me

  
Oh, yesterday came suddenly

  
Why he had to go

  
I don't know

  
He wouldn't say

  
I said something wrong

  
Now I long

  
For yesterday

  


  


  
Why he had to go

  
I don't know

  
He wouldn't say

  
I said ... I must 've saidd something wrong

  
Now I long

  
For yesterday

  


  
Yesterday

  
Life was such an easy game to play

  
Now I need a place to hide aw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I believe

  
In yersterday

  
I believe

  
In yesterday

  


  


  


  


  


  


  


  


  


  

 回复[43]: 谢谢风桑 雪非雪 (2006-11-14 00:25:34)  
 
  喜欢这首歌。

  
喜欢这个歌手。

  
女儿尤其喜欢这个歌手,是披头士中最喜欢的。她说他象自己的舅舅。呵呵。

 回复[44]:  风 (2006-11-14 00:31:34)  
 
  我正好在听。Paul McCartney - Back In The Us - Live 2002

  
最好的一张DVD音乐专辑。

  
呵呵,舅舅。不就是那个谁谁的哥哥么。嗯,雪家闺女的眼光应该不错的。

 回复[45]: To 风桑 雪非雪 (2008-06-10 12:44:04)  
 
  就是他,几年前在外公捐出的那块地附近,买了一块自己的地过起了外公生前憧憬的农家院日子。

  

 回复[46]:  风 (2006-11-14 00:46:21)  
 
  对,对。像啊。特别是眼神。

  
下回来俺家菜园拔萝卜时顺便看看些照片。种地的表情都相似。特别是上面第一张:有个窝头就会笑咪咪的抱着站在门口啃的。

 回复[47]:  嘿嘿 (2008-06-10 12:32:26)  
 
  你们那嘎达也叫“外公”吗

 回复[48]: 速答嘿嘿: 雪非雪 (2008-06-10 12:48:30)  
 
  嘿嘿,好啊!

  
我们那嘎达叫姥爷,当时进镜子不久,使用“外公”,是考虑到这里有不少不叫“姥爷”的镜友。

 回复[49]: 谢雪桑解答 嘿嘿 (2008-06-10 13:32:31)  
 
  不过,窃以为作文还是以本地的称谓习惯或风俗才能更熨贴及传情达意。

  
如果考虑到南方的朋友,不妨在文后加注,如何?

 回复[50]:  雪非雪 (2008-06-10 19:04:07)  
 
  

  
嘿嘿,换版本了。遵照你的提示,将原文中18个外公一键置换成本地称谓姥爷了。原帖无法更改,贴这里了。

  
……………………

  
1966年,姥爷66岁。

  
解放前有几处土地,有瓜园,还有一个不大的砖窑。土改时合作得好,被当地政府化为中农。对此,他一直庆幸,并感激自己的老母亲救了自己的命。

  
当地几户富人的纠察会会场,是在我家后院的李组长家。头一天夜里,一个顽固派硬是不肯让出财产与政府合作,便被活活打死。次日,姥爷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吓得魂飞魄散。除了哭天喊地拜天拜地,毫无一措可施。连哭了两天两夜,她就哭瞎了眼睛。第三天的夜里,她一个人偷偷走出门,在路上爬着摸到了后院李组长家。

  
爬进去,她就直接对着李组长和其他干部磕头“求求你们,千万别杀我儿子!”

  
李组长们动了恻隐之心,加之姥爷同意合作,便放姥爷走了。

  
姥爷背着失明的老娘回家了。

  
不久,老娘瞑目而去。

  
建国后,姥爷获得一份政府分派的工作,在市广播电台的发射站做更夫。虽然是更夫,却是国家公务员待遇。这对一个靠做钟点工扛活起家的小业主来说,无疑是一件差不多值得日夜感恩的命运垂青。直到退休回家,他从无一天休息无一次迟到。家里没有他的铺位,回到家他就只是半躺在炕上眯着眼睛沉思,有时忧虑有时微笑。

  
我上小学前2年的一天,姥爷回家问我父母“今天电台有个年轻人问我‘张大爷,你说毛主席好啊还是刘少奇好?’我说‘都好啊,都是新社会的功臣。’那年轻人说‘张大爷,开会的时候要是有人问可不能这么说。刘少奇是个大坏蛋!’……”父母就赶忙交待了姥爷,告诉他千万不能把两个人都说成好人,千叮咛万嘱咐:刘少奇坏,毛主席好。

  
那以后几天的时间里,姥爷半躺在炕上就自言自语“毛主席好,刘少奇坏。”他还有点羞涩地偷偷拜我为师“小雪,你考考我,看我能不能说对。”我就问“张大爷,你说毛主席好还是刘少奇好?”他听了,好像就忘了该怎么答。而是自言自语着说“都是这个社会的风光人儿,怎么就一个好一个坏了呢?”我就喊“张大爷!你说是毛主席好还是刘少奇好?”……

  
姥爷不识字。自己闯关东从山东到东北,一路打工扛活。给地主铲地做过头人,给国民党军马送过草料,后来被指定为专供草料的草站负责人。干到40岁的时候,算是有了些积累独立起来。种植西瓜、开设青砖窑、牛肉坊等等。1953年,他的运粮马被征去援朝。几个月后的一天,姥爷带着我的母亲外出路过附近小学时,听到一声熟悉的马嘶长鸣——他的马认出了主人。他带着母亲走进校园,在成群的病残马中找到自己的马,抱着马头和马一起哭。马蹄上有子弹穿过的洞孔,它能走回国走回家,让姥爷欣慰心疼得久久不忘。不久,马就死了。

  
在我的印象里,姥爷始终是一种惊恐中买好的心态。他差不多逢人就说“共产党就是好。从古至今哪有这么好的社会儿?退了休在家呆着还给工资。”每到发工资的日子,他就换上干净衣服早早去电台领工资,回来买2斤新鲜肉给我们吃。看我们吃得香,他就说“这些孩子真可怜,这要是从前,老爷可以炖上成锅的肉,让你们天天吃个够!”

  
不过,这样也好。他虽然怀着很多的不甘心不理解,但起码保持住了正常面对现实。后来看《芙蓉镇》,里面那个运动起家的王秋赦疯后整天敲着铜锣嘶哑着嗓子喊“运动了!运动了!”,那才真叫惨。

  
1984年5月,姥爷去世后的第二天,母亲当着全家人的面,打开了姥爷的箱子。里面是几件棉衣棉裤。母亲把棉衣棉裤用手抓来抓去,在里面发现了一团硬物。剪开姥爷的粗针大线,里面是一个破手绢裹着的小包。打开,是1千多元人民币。

  
1千多元钱,很快就花光了。

  
1991年,家里翻盖房子,在拆毁姥爷的仓房时,从墙缝中发现了一个装小型炮弹的塑料圆筒。那是多年前堂舅舅从自己兵工厂带回来的工业次品。拧开盖子,里面是一个脏兮兮的红布捆。家人屏气相看,以为是大笔人民币。待打开看,原来是十几张旧地契和解放后的房照。此外,还有伪满时代的纳税单、人民政府捐公粮收条、马证等等。

  
红布包里的东西,现在在我手中。前一段父母来日,我还提起这个话题。说姥爷前半生真不容易,拼命干活儿打下的一点家底,最后什么也没剩下。父亲却笑着说“咳,这算什么啊?比你老爷惨的多了。多少人连命都没了,人得知足得向前看。光抱怨有什么用?”

  
母亲听到这话,就笑着说“谁像你那么心大?”然后就对我又把那些说了很多遍的话又说了一遍。父亲被下放到郊区放羊,母亲带着盒饭去探望他。老远看见他一个小身影在草甸子上赶着一群羊,她就开始哭。不想见到爸爸以后,爸爸不仅不难过,还很开心。说自己一个人常常对着羊群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他还给母亲看他写在草地上的抒情诗。

  
听母亲唠叨这些,父亲就讽刺教导她一番“你呀,什么都不懂。知不知道有句话叫‘不堪回首’?‘不堪’什么意思?就是不忍心不能承受。那还回首它干什么?找罪受啊?人靠什么活着?第一,是像孩子姥爷那样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干活儿;第二,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不,谁管你呀?要不你就去当英雄,去改天换地。能吗?不能,就别怨。你成天怨这怨那的,不仅什么也改变不了,还给孩子添乱。”

  
父亲的这种心态说,比较低调。这是不是也算一种“革命”的后遗症呢?就算是,也算不上重症。至少,没给别人添烦乱。(2006.11.10)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世事漫谈
    近日几件事 
    八卦下八卦 
    蓝玫瑰 
    论东洋镜何时解禁 
    爱国观 
    天下文章抄抄抄 
    婆媳姑嫂 
    小室哲哉栽了,筑紫哲也去了 
    “文明”:喧哗的追悼 
    1.14.成人节 
    非穷人的老后 
    纪念教师节 
    假如,有人窃听 
    究竟被谁八卦了一把? 
    离异夫妇弃亲子.无名施主撒现金 
    网吧难民 
    小气和小器 
    满目青山多少树 
    婴儿舱 
    在日华裔学生的中文学习 
    特殊的画展 
    伪珠光宝气 
    自然灾害与幸灾乐祸 
    追上日本,我们还需要多少年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让鱼活在河里 
    红尘无净土 
    身心疲惫的雅子皇太子妃 
    星条旗 
    小事余味 
    马马虎虎 
    少一点迷惑 多一点自省 
    日本公主出嫁杂记 
    “革命”后遗症 
    话说“小资” 
    有一个姑娘 
    大学祭万岁 
    给狗改名 
    绰号 
    简单的快乐 
    我们是没有童谣的一代 
    “何时了”啊何时了?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