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纪实空间
字体∶
大
中
小
余华《兄弟》英译本在美发行讲演会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9-11-07 22:43:54 阅读人次:3605 回复数:4)
第一次读的余华作品是《活着》,之后是《兄弟》(上)。后者的(下)到现在也没看。所以说他这《兄弟》实际上我只看了“兄”,或者“弟”,总之是没看全。不过,倒是见了余华本人,还听了他对自己小说的大肆宣传。
……
2009年3月12日,余华在哈佛大学就《兄弟》英文版在美发行做演讲并于演讲后向购书者予以签名。演讲台是一列长桌,面对听众就坐的5人分别是余华、《兄弟》英译者周成荫(Eileen Cheng-yin Chow 哈佛大学)、Carlos Rojas(杜克大学)、作家任碧蓮(Gish Jen布兰德斯大学)、福克纳文学奖获奖者哈金(波士顿大学)。
首先,余华朗读了《兄弟》(上)一个片断,之后由讲台上几人分别就余华作品做简单讲评,最后由听众提问进入问答式交流。
关于《兄弟》,余华就它在中国评论界受到的酷评进行了立场鲜明的反驳,并就创作动机及写作视角作了交代。“这本书在中国遭受了猛烈的批评。每一本书都是我的孩子,可《兄弟》这个孩子被欺负的最多,所以我最疼他,最喜欢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评论家批评我这本书。之前我还以为将是一片赞扬呢。有个上海的很好的评论家说,大家批评这本书是目前中国还受不了这样的书。在法国有记者问我为什么在中国大家批评这本书。我说,比如一上来就写李光头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中国人看后就会不高兴。这位法国女记者很惊讶,‘写在厕所偷看屁股就被批评,是不是中国政府组织的?’我说不是,是民间自发的。记者接着问中国人都不偷看屁股吗?我说偷看屁股在文革时很正常,这是当时的厕所结构造成的。女记者坦诚说在法国厕所结构允许这种偷窥行为时也有男人偷看,我很吃惊地说,‘法国男人还要偷看?你们上床不都很容易吗?’法国女记者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她说:‘这是你们男人的本性!’”
“写一部全景式的小说是很困难的。于是我在叙述的时候用了‘我们刘镇’(英文翻译只是用了“我们”)这个主语,让刘镇所有的人出来讲述故事,有时候是几个人,有时候可能是几百个人,这样才能将躁动不安的欲望写出来。”“我要解释为什么把欲望写出来。我在写作品时也感到了强烈的欲望。书中的欲望是一种病态的欲望。中国读者认为作家在批判社会时应该是医生的角色,但我们今天都是病人,所以作为医生来批判现实是化妆以后的现实——我以病人的角度来写,这是病人写的,不是医生写的。”
余华对《兄弟》各译本书名都采用英文“兄弟”一词表示不爽。撒娇说“我的作品好不容易给翻译成多种语言,放到书柜上根本都区分不出来……所以到德语版发行时我说不能再用这个名字了,结果只有德语版没用这个名字。”
译者周成荫担任同声传译,一同听会的国内某高校英语教师对她的英文大加赞叹,说基本就是母语同等水准。演讲会以英语为主体用语,提问者基本也使用英语,只有余华说中文。坐余华旁边的周成荫两三次在余华说出一段话后用中国话说“他说……”引起哄堂大笑,之后她自己也一边笑着摆手一边改口说“He said……”
问答时有人要求余华能否推荐三本书,余华拒绝。他说每人读书偏好不同,再说,真推荐的话岂止是三本。还有人说他作品语言不够美,他说,他只是按照自己故事需要的节奏选择叙述方式。
会后买了《活着》英文版并获得签名。这是我平生第一本亲临现场凑热闹获取作者签名的书,尽管可能终生不能够把英文版读通。购书动机是一个再单纯不过的理由,实在是喜欢这部小说。十几年前在日本一家大学图书馆书架上选出这本书,不是因为著者余华,那时还不知道余华是谁。所以抽出它是因为“活着”这个状态词作书名有点特别的缘故。《活着》中文版是我阅读余华的第一本书,捧在床上,一气通读,泪流满面。读完才知道作者叫余华,那时候还不知道余华是他还是她,震撼我的不是谁写了这个故事,而是这部有关“活着”的生命诗卷散发出的温馨而苦难的生命力量,它实在是太巨大太强烈。
关于余华这次的赴美巡回演讲,网络上曾看到西部一华人博客中描述她对余华其人其貌的大失所望。演讲会次日我也接到费城一女友电话,听说余华到哈佛演讲,追问其下一站是哪里,即使不去费城去纽约的话她也要驾车前去聆听。该女友是一个20几年不改初衷的文学热爱者。曾在国内一著名文学杂志做编辑,后旅居美国。谈起莎士比亚和梵高以及海明威,她的声音便进入诗化节奏。那种陶醉,那种对于文学之高贵精神的崇尚与捍卫,是我所接触到的众多文学梦人中的唯一铁杆。对于余华作品她有近乎同样的投入。但几日后她亲临会场听毕报告后,电话里再谈余华时声音变得明显低调。我知道她绝不会就此放弃对余华作品的关注,但是她心目中那份由作品魅力引发出的作者魅力就此黯淡了几分光环确定无疑。
亲临倾听的动力或许只是由于他的作品影响力。作品世界中的余华是作家,游说在各国各地讲堂的余华,只是一个中年男人。谈到自己作品的“硬伤”——“其实也不算什么硬伤,就是一点小毛病嘛!”他的自爱与自护,博得在场听众们的宽宏笑纳。有点世俗,甚至带点痞性的诙谐。照应时代市场规则,无可厚非。文学创作是严肃的,文学批评更是严肃的,但作家的演讲却允许个性与调侃。不是嘛?是否严肃对待各种批评,那是余华自己的事。与其看他的态度不如看他的作品,作品才是他作为作家也作为人最有说服力的真正态度。他可以创造出作品故事中需要的各式人物,但没必要一定去创作一个读者心目中期待的余华。如果他认为必要,相信不难做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本色也正是可贵之处。非要带着洁癖一般的眼光去看待偶像的话,偶像也只能是粉丝心目中虚设的精神雕刻。
当作家走出作品面对读者时,已经既不是“病人”也不是“医生”,而只是一个自然人,是一个作家与作品之间的第三者,而又不同于作家、作品之外的读者的第三者,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护着他的精神产品,解释着他的产品的精良与价值。而这种解释,与作品的好坏并不能构成多少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至少我这样看。起码,对于生活中的余华其人并未有何兴趣,但将继续关注并愿意享受他的文学世界,只要那里有值得分享的成分与价值。(2009.03)
回复[1]:
旅人
(2009-11-07 23:21:24)
看过余华的活着后,再看他的其他的著作就觉得没那么好看了。也许是我没有水平欣赏的原因?
回复[2]:
雪非雪
(2009-11-08 12:15:12)
据说《许三观卖血》好看,但没看过。所以与旅人同感。
回复[3]:
我也爱看兄弟!
孙秀萍
(2009-11-08 14:13:12)
许三观卖血记确实很好看,体现了一种悲情和对农民的怜悯。兄弟最初是在网上看的,边看边流泪,感动得什么似的。后来不过瘾,又买了书籍。
这就是于华的力量!!
回复[4]:
雪非雪
(2009-11-08 16:04:02)
如此感动孙秀萍,看来得把(下)找到看看。
下午好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
首页
注册)
用户名(
必须
)
密 码(
必须
)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
图片引用格式
:[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纪实空间
追思
余华《兄弟》英译本在美发行讲演会
桃花源36小时
向龍昇、老三两位镜友汇报
2008.05.12 PM2:28~
四季色彩(图片)
痛苦的双向煎熬——作家李锐的大阪讲演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4)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3)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2)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1)
2007年的元日参拜
岩本公夫与北京门礅
2008 元日参拜(图)
有一种自绝有别于轻生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绿色黄金周
日本公厕的中文提示
桜花祭
新学期
纪念一个去者
日本的张国立迷
半工半读(片断)——我的第一份工
阪神大地震改变了我心目中的日本(1)
阪神大地震改变了我心目中的日本(2)
《读书图》(Reading)
日本鲁迅研究学者北冈正子教授古稀晚会记事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