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雪非雪 >> 纪实空间
字体∶
有一种自绝有别于轻生

雪非雪 (发表日期:2007-12-22 14:49:02 阅读人次:1983 回复数:7)

  

  


  
12月5日,余虹坠楼自杀了。

  
余虹,1957年生于四川,生前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艺术与精神》等专著及近百篇论文。他留下遗书说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给人大文学院,并在“祝福所有朋友”的同时,表示“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

  
此前,不知道余虹是谁。现在,我想知道这样一个卓有建树的人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终结方式,便阅读他的文章并访问了他的博客。9月13日他最后一文《一个人的百年》中写道:“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

  
6日夜里,他的博客上出现一个3行字的短贴:

  
“让我用眼泪为你做一朵小白花……

  
沉痛悼念余虹先生!!!

  
一个帮助过你设计博客的人”。

  
24小时里,这三行字的访问人次达24000,回复760条。一位曾与前往波士顿大学访学的余虹住同一公寓的大学教师写道“余教授为人爽朗热情,在公寓里颇有人缘,大家都很乐意与他交往。余教授做得一手正宗的川味好菜。……他做的煎牛排,味道鲜嫩无比,住在公寓里的中国朋友几乎都曾有口福享用过余教授的这道拿手名菜。”一个这样富有凡人趣味的人,为什么就选择自绝?

  
悼念、尊敬、惋惜和“一路走好”,是留言中频率最高的词汇。其中有许多几百字逾千字的匿名发言,现摘录部分如下:

  
1.“在读你的文字。知道你,是在你离开以后。痛惜,但是没有泪水。感谢你的文字你的思想。你的自杀不是一般意义的轻生。你的死,使很多人获得一次灵魂清洗。这里有这么多人理解你的弃生。或许,选择这种解脱,你只是为你自己。但在你走后,有这么多人在震惊中不由自主地获得启示。”

  
2.“余虹:你走了就走了吧。对于任何一个真诚与善良的人,这个时代社会已不值眷恋。当你无法改变丑陋的现实,可怕的莫过于你被现实所改变,自杀兴许是保持理想与尊严的最后出路。我尚未知天命,王国维那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如似催命之言,经常袭击心耳。……余虹是美学家,更是一位心灵诗化的生存者,他把诗当作生命本质的存在过程,认为那些悬置了现实的异化之伪美,造成人的疏离和冷漠,违背了诗的原始使命。他主张艺术本质应该是真,以此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虚伪进行反省批判。事实上,中国文艺向来都是虚伪与懦弱之延伸,畏惧权力、回避现实、苟且之乐、无耻之兴……。做学问不麻木将是何等的暗疼难耐?即使厌恶也不得不强作迎合。……对于他这种闭着眼睛的惺忪者,赖活不如死。还是那句话:走就走了吧!无须惋惜,无须挽留,无须告别,惨淡还是那些角落里的惺忪存活者。”

  
3.“希望你一觉醒来,中国已万象更新。你是一个有良知的学人,一路走好。”

  
4.“70年前,王国维在颐和园沉潭自尽。也是50岁。陈寅恪先生悼念他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艰;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至于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辩,故亦不之及云。’”

  
5.“自杀——回归诗意栖息地之途:……又一个智者离开了。余虹是哲人,本质上也是一位诗人。思想的寂寞才是真正的寂寞。‘郁闷是一种压抑而又难以发泄与倾诉的情绪,一种理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这显然是国人当代生存晦暗昏茫的症候。---余虹《我与中国》’。”

  
6.“当今社会,要适应潜规则,就要昧起良知良心;不服从潜规则,就要付出代价。而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还有良知、良心。当良心与潜规则碰撞,就会陷入无尽的苦恼之中。但我总认为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潜规则,那么我们也有权力对它说——不!”

  
7.“在这样一个由政治与资本掌控的时代,想要维护人文知识分子哪怕一点儿尊严实在太艰难了!我们没有精神家园栖居的温爱和庇护,四处只有欲望的横流与世俗名利的争斗,理想与信仰之光已在我们这个物质主义时代逐渐黯淡与消散,我们是一群既饥饿又冷漠闪射着满身油光的行尸走肉,余虹的死给予这个野蛮时代些许稀薄救赎的微光!”

  
8.“中国又少了一个不愿弯腰的知识分子——他为尊严走了,他的离去既具有悲剧美学意义,更具有政治文化意义。……中国近现代史上知识分子自杀事例有王国维以及文革中的翦伯赞夫妇、傅雷夫妇、老舍、邓拓等,这些自杀多属于迪尔凯姆在其《论自杀》中对自杀类型划分出的第三种类型,即由于个人缺乏社会约束的调节,个人需求和欲望的实现受到社会制约。这是中国处在独特环境下有良知知识分子的自杀特色,他们为自由和尊严而死。看重自由和尊严的人,也必不可能同蝇营狗苟的社会融为一体。‘自杀不易 活着更难’。他走了。既勇敢又怯弱,既智慧也迂腐。他勤于思考执着于哲学。哲学教人以智慧,教人如何快乐、充实、满怀激情和信心地走完人生之路,教人活得有价值。真正的哲学是反对自杀的,成功的哲学家是快乐和淡定从容的。我尊重他的选择,但却愿意留下来。我活着,就是展示我的生存方式:我活着,就具有榜样的价值。出了门我胆怯卑微受尽轻视嘲笑、侮辱和迫害;回到家我就是我心中的勇士,我畅游在精神的天空,驾驶思想的战鹰喜怒笑骂扫射轰炸。我,自豪地享受着上帝赋予的生命愉悦。只有真正的知识分子才能切身感受到这冰火两重天。”

  
……

  
上面转载的这些片段,在笔者读来,是当今一些知识分子以个人体会对余虹之死作出的注释。字里行间充满借题发挥的忧愤,可见余虹之死非同一般的轻生。兼好法师说:“遍观有生,唯人最长生。……在不能长住的世间活到老丑,有什么意思?语云,寿则多辱。”这是周作人《〈徒然草〉抄》里的一段译文。周晚年给鲍耀明的信中几次言及“寿则多辱”。或许知堂对此四字早有领悟,他若在40岁时离世,则不会有后来的失足附伪以及暮年遭殴的屈辱。鲁迅若多活几十年,谁又能保证他做得到沉默而不遭受身心难堪?每一个生命体都会在本能地追求生命延续的同时也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毕竟生活质量不同于生命质量,故有泰山鸿毛之说。子云朝闻道,夕可死矣。然而,我们宁愿不要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化,于家庭于社会,人人有义务活着。还是鲁迅那句话,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立花隆的《临死体验》中,许多案例说死后可见三途川和遍地美丽的花朵。即便真是这样,还是让我们多看看今生今世的风景。亲友相伴的温暖,四季轮现的自然色彩。让这些垂手可得随时可感的天然爱,帮助我们忘却种种失意。生命,终究要以生命来支撑。尽管这个世界不完美,却是我们拥有的唯一世界。有勇气选择自绝的人带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让我们懂得怎样活得更真诚更美好,敢于蔑视并批判违背人性和道德法则的一切,于符合人之本性的平凡生活中,活出作为人本该有的幸福快乐和价值与尊严。

  
今晚夜空异常幽暗,繁星闪烁点点。愿去者灵魂化作新星,于天上明鉴人间。(20071208)

  


  


  




 回复[1]: 很沉重的话题。 小草 (2007-12-22 16:19:25)  
 
  茫茫人海,知音难寻?

  

 回复[2]:  雪非雪 (2007-12-22 22:20:00)  
 
  小草,知音来了。

  
好像有个电影还是歌曲名叫《知音》,你看过吗?

 回复[3]:  Jasmine (2007-12-23 00:07:07)  
 
  非雪,我看过网上对此人评价极高,但还有个说法,说他患有胃病,被折磨得很,好像也有些受不了之类的。

 回复[4]:  雪非雪 (2007-12-23 00:58:38)  
 
  Jasmine,好。

  
我也看到这样的说法了。

  
不过,以这样极端的形式单纯为解脱身体疾患折磨,真的是太求全了。

 回复[5]:  雨 (2007-12-23 01:19:46)  
 
  有些人的心装着更多的忧患,亏了他们,我才只需在意茶米油盐。

  

 回复[7]:  雪非雪 (2007-12-23 10:14:28)  
 
  有些人的心装着更多的忧患,

  
亏了他们,我才只需在意茶米油盐。

  
…………

  
雨说的真好。

  
这么到位的话,我怎么想不出来啊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纪实空间
    追思 
    余华《兄弟》英译本在美发行讲演会 
    桃花源36小时 
    向龍昇、老三两位镜友汇报 
    2008.05.12 PM2:28~ 
    四季色彩(图片) 
    痛苦的双向煎熬——作家李锐的大阪讲演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4)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3)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2) 
    东大阪华人早市杂记(1) 
    2007年的元日参拜 
    岩本公夫与北京门礅 
    2008 元日参拜(图) 
    有一种自绝有别于轻生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绿色黄金周 
    日本公厕的中文提示 
    桜花祭 
    新学期 
    纪念一个去者 
    日本的张国立迷 
    半工半读(片断)——我的第一份工 
    阪神大地震改变了我心目中的日本(1) 
    阪神大地震改变了我心目中的日本(2) 
    《读书图》(Reading) 
    日本鲁迅研究学者北冈正子教授古稀晚会记事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