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美子 >> 散文
字体∶
执著

美子 (发表日期:2006-07-28 06:26:32 阅读人次:1661 回复数:0)

   国内的朋友终于寄来了我多年梦寐以求的《中国连环画报》,那发黄的封面和书页,陈旧的铅字,熟悉的故事,似曾相识的画中人,还有那记载着岁月刻痕的1978、1982的刊号,牵动着我回忆的思绪,乘上时光的小舟,划回了难忘久远的过去。

  
我彷佛重新置身于生活了十几年的老街坊,耳边想起童年玩伴的欢笑,眼前浮现出邻居们淳朴善良的面孔,一排排红色的砖瓦房,一座座隔墙相望的邻居小院,一群群天真灿漫的孩子……

  
当年我也是其中“一份子”。童年的每一天,不知不觉地消失在做不完的游戏中,跳皮筋、跳方格、踢口袋、填石子、弹玻璃球、煽纸牌、猜杏核,玩到母亲们高声地呼唤着我们各自的名字,催我们回家吃晚饭。夏天的傍晚我们还会乘着夜色捉迷藏,听任叔叔讲故事……直到有一天,我在杨大娘家第一次读《中国连环画报》之后,才知道除了《毛泽东选集》、小人书、语文课本、《十万个为什么》以外、还有比玩儿更有吸引力,更有趣味的杂志!由中国美术出版社于1951年创刊的月刊画册,除了一个个的短小故事外,还有浓缩版的经典连载,书中将更多的文字转化成了视觉艺术,图文并茂,弥补了我从不愿看长篇的缺陷,大有“ 相见恨晚”的感觉。以后每到发刊日我都会拒绝玩伴们的邀请,早早来到杨大娘家,盼望“送书上门”的邮递员快快到来,以便“一读为快”!从《雷峰叔叔的故事》、《邱少云》、《刘胡兰》、《草原英雄小姐妹》、《半夜鸡叫》、《闪闪的红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人到中年》、《张海迪》、《伤逝》、《伊豆的舞女》、《伊索寓言》、《希腊神话》、《安徒生童话》、科学知识、成语故事等等,内容至今记忆犹新……书中故事兼趣味性、娱乐性,古今中外取材广泛,既有阳春白雪,也不乏下里巴人,雅俗共赏。连环画报在那个精神生活单调、物质生活贫乏的时代成为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为我少女时代增添了浪漫的回忆。我高中毕业那年,父亲分到了条件比较好的楼房,我们离开了居住了十几年的老街坊,搬家的时候,杨大娘院子里的芍药、波斯大叶菊、艳粉豆、姜思腊正是盛开的时节。而我为不能随时借阅连环画报也伤感了好长时间。

  
也许因为搬得太远,也许后来因为学业没有读杂志的时间,也许是出现了更多的杂志,丛书走进了我的视野,转移了我的视线,也许它已经完成了填补我黄金时代──少女时代一段空白的使命,也许……总之连环画报悄然地退出了我生活的舞台。

  
对故乡曾怨恼过她的贫脊与干涩,曾厌恶过她的嘈杂与拥挤,曾伤感过她的寒冷与忙碌,也曾不满过她的愚昧和落后。离开故乡,离开了中国,故乡在我的心里开始变得温馨、亲切、令人向往,充满眷恋!过去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或许不来日本我并不介意连环画报的存在,也不会执着地去寻它多年,去池袋的中文书店寻找,托回国的朋友捎带,始终未能如愿,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竟成了一块放不下的心病。来日多年连环画报每每都会出现在我的回忆里,每每总与我的乡愁搅在一起,成了对玩伴的思念和牵挂,对老邻居们祝福的情感,对淳朴乡情的寄托,对故乡眷恋的依托!

  
今天手捧着这几本旧画报如释重负,多年执著地寻找和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多年的惆怅和失落终于得以解脱,一颗流浪之心经过多年的漂泊终于找到了归宿,现在应该好好地整理一下多年的记忆,还有记忆簿里一页页珍贵的回忆。去年的故乡之行,故地重游,耳边依稀想起当年母亲深情地呼唤,同时还听到一个操着塞外草原俚语的乡音,轻轻地叫着我的乳名,似乎在告诉我所有的童年玩伴说:“小玲玲今天回来的!小玲玲今天回来的!”……

  
2005年4月28日 于福岛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散文
    执著 
    明月千里寄乡思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