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小林 >> 历史与人物
字体∶
李立三智识国民党预谋

小林 (发表日期:2007-12-23 20:10:47 阅读人次:4022 回复数:39)

   1946年1月10日,“军调处三人小组”(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美国代表马歇尔)商定,设立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三人小组负责东北日侨俘遣返的总体部署,具体遣返工作由国民党东北行辕和东北民主联军组织实施;除安东和大连的日侨俘由民主联军和苏军直接遣返以外,其余滞留东北的日侨俘全部经由葫芦岛港遣返。

  
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的协议,在不同政治力量控制的地区都建立了遣返日本侨民的机构,并进行了协调,确定了从不同区域遣返日本侨民的日程表。

  
中国共产党东北局的遣送日本侨民事务所,所长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早期领导人,曽执行过左倾路线的,有名的李立三同志。

  
1946年初,国民党军接收了东北的大城市。但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仍在共产党军队的控制之下。黑龙江和吉林部分地区仍为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占领。

  
在这些地区居住的日侨约20万人左右。国民党军担心民主联军利用这些日侨与他们作战,便在大遣返开始后,主动和抗日民主联军交涉,要求尽快移交日侨,以免除后患。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预谋。

  
1946年4月,国民党东北行辕军调部邀请抗日民主联军速派代表团到沈阳协商遣返日侨事宜。7月下旬的一天,由李立三率领抗日民主联军代表团,乘坐美军派往哈尔滨的专机飞到沈阳。

  
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李立三,身着深蓝色条纹西服,风度翩翩走下飞机。东北行辕参谋长董英斌,率沈阳日侨俘管理处处长李修业及副处长四人等在机场迎接。

  
当晚,沈阳日侨俘管理处处长李修业,代表国民党军方在铁路饭店举行盛大的鸡尾酒会,欢迎以李立三为首的抗日民主联军代表。参加这次酒会的有日侨俘管理处的联络官员、行辕和长官部以及地方高级官员、中外记者等共500余人。

  
宴会开始后,先由李修业代表国民党军方致欢迎词,随后由李立三致答词。宴会气氛热烈而友好。宾主双方频频举杯祝酒,谈天说地,回顾八年抗战浴血奋战的岁月。

  
宴会上,李立三谈笑自若,机警善辩,令不少国民党军政官员钦佩。席上有位美国记者问起李立三193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部长期间,因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而受到处分时曾有何感想。李立三用流利的英语幽默地反问道:

  
“当你正喝着美酒时,如果有人问你多年前患病时吃药的滋味,你会作何感想?”

  
美国记者一时语塞,引起席间一片哄笑。

  
然而,李立三却不知道,在他登机来沈阳之前,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已召集行辕参谋长董英斌、长官部参谋长赵家骧、政治部主任余继忠等高层将领,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商定了这次会谈的主要意图:除要求抗日民主联军交出他们控制地区的日侨数目和散布地点外,为国民党军尽可能地由长春向北推进,力争将交接地点选在抗日民主联军控制地区内,以便日后能够更多地控制尚未进入的地区。越向北越好。这样就可以扩大国民党军队的控制地区。另外,还要求长官部第二处多派一些工作人员,一面协助管理工作,一面严密监视抗日民主联军的行动,防止他们借遣返为名,向南扩张。

  
会后,行辕参谋长董英斌和长官部参谋长赵家骧,向代表国民党军方与抗日民主联军代表会谈的李修业传达了这次秘密会议的内容,要求李修业在会谈时争取达到目的。

  
翌日,双方会谈在行辕内一个僻静的小院进行。

  
当双方谈到日侨交接地点时,李修业请李立三先提出几个地点,作为双方协商的基础,以试探对方有何计划。但李立三却以客气的言辞一再推辞,要李修业先提。于是,李修业便按照行辕会议的预谋,提出以靠近吉林西北边境的白城子、长春东北部的舒兰、东南部的敦化以及老少沟等四处,作为日侨交接地点。

  
李立三听完李修业的提议后,用铅笔轻轻地敲敲桌面,略一思索说:

  
“不行,以上地区,有的地方贵军尚未到达,暂不能定为交接地点。”

  
熊式辉的预谋竟被李立三道破,并果断拒绝了上述提议。李修业感到这个面带微笑的谈判对手难以对付。他反问李立三道:“那么,贵军认为交接地点应该定在何处呢?”

  
“我认为有老少沟和永吉两地就行了。”李立三说。

  
李修业按行辕的旨意做了一番争取,但李立三坚持不同意将交接地点定在抗日民主联军控制地区。经过反复研究,双方决定:

  
一、以老少沟和永吉两处作为交接地点,另以开通和舒兰为交接预备交接点;

  
二、双方互告控制地区人数;

  
三、由国民党行政院拨款50万元流通券,作为民主联军遣送日侨费用;

  
四、双方在交接地点都不得任意扣留对方的火车列车和机车;

  
五、由双方各派工作人员若干,在指定的交接点上组成联络交接小组,协商有关交接事宜,互不从属,各负各自控制地区的责任;

  
六、交接地点如有必要更换时,须经双方同意后才能进行。

  
国民党军方原定会谈时间为两天,不料一个上午就达成协议。但是利用交接日侨之机进行扩张的预谋未能实现,使熊式辉等人深感难以向蒋介石交差。

  
在当天的宴会上,李立三笑着对李修业说:

  
“贵军想利用交接日侨之机另有所图,可有点缺少诚意啊!”

  
随后,他又对国民党决不利用日本人的承诺表示怀疑,向李修业提出:双方应本着协定的内容和精神努力工作,以早日把留在东北各地的日侨全部送回日本。

  
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沈阳日侨俘管理处财务组长把国民党行政院转拨给行辕的50万元流通券,装箱送交抗日民主联军代表团。并请美军联络处派飞机送抗日民主联军代表团回哈尔滨。飞机起飞前,李立三对到机场送行的李修业和一位副处长说:

  
“我们回去就开始遣送日侨,希望你们做好准备,务必争取降雪前遣送完毕。”

  
从1946年5月7日开始,美国派出的军舰和调拨的船只,日本方面的轮船等开始从东北港口葫芦岛运送日本侨民返回日本,而中国方面为日本侨民向葫芦岛集中提供了交通运输和其它的便利条件。

  
1946年5月7日,满载2489名日侨的两艘轮船驶离葫芦岛港,“葫芦岛百万日侨俘大遣返”正式拉开帷幕。至同年12月31日,经葫芦岛遣返的日侨俘达158批,总计1017549人(其中日本俘虏16607人)。1947年和1948年,又分别遣返了国民党控制区内留用的日侨33498人。这样,3年内从葫芦岛遣返的日侨俘人数达1051047人。

  
在东北进行的日本侨民的遣返工作一直持续到1948年,尽管当时东北的政治局面十分严峻,但是遣返工作没有停止。3年中有105万日本侨民返回了自己的祖国。

  
日本军国主义曾诱使其开拓民充当侵略中国的开路先锋,战败后却又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抛弃掉;中国人民则以博大心胸和人道主义精神救援了这些敌国弃民,实施大遣返让他们平安地回归到了故土。相形之下,天壤之别。

  
六十多年岁月流逝,当年的日侨在世的也都已成古稀老人。可他们对那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记忆犹新,对当年中国人民给予他们的无私救助难以忘怀。

  
本稿涉及到一位镜友的爷爷;即国民党日侨俘管理处四位副处长其中的一位。

  





Page: 2 | 1 |

 回复[31]:  小林 (2007-12-27 10:19:15)  
 
  建议局长这次回国考虑给爷爷在风水好的地方建立一座墓碑!黑色的墓碑上雕刻着:故中华民国东北行辕日侨俘管理处 刘少将佩韦之墓

  
也好寄托我们的哀思。

  
再补充一点,从葫芦岛乘船回国的一百多万东北日侨全部是国民政府遣返的。

  
共产党遣送的日本侨民一直到49年10月。

  

 回复[32]: 也只能是个空坟。 我是局长 (2007-12-27 10:27:30)  
 
  这个副处长只是个短期职务,遣返完成以后就没有这么个管理处了。

  
他本来是中国陆军大学野战课程教研室的教官。

  


  

 回复[33]:  小林 (2007-12-27 10:32:10)  
 
  那也是中国的抗日英杰!改写:故中华民国陆军少将 刘佩韦之墓

  

 回复[34]:  蛇 (2007-12-27 10:40:52)  
 
  广州的黄埔军校、南京的陆军大学。牛啊!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ljdx0003.html

  
+++++

  
> "穿黄马褂(黄埔)、戴绿帽子(陆大)"

  

 回复[35]: 哈哈,你真是个情报人员啊! 我是局长 (2007-12-27 10:40:56)  
 
  陆军大学战时在重庆。

  

 回复[36]:  蛇 (2007-12-27 10:56:57)  
 
  干脆这样吧:南黄埔,北陆大。这回没争议了吧。

  
+++++

  
蛇足:

  
陆大的教官原来是给别人戴“绿帽子”的,哈哈哈!

 回复[37]: 哈哈! 我是局长 (2007-12-27 11:54:57)  
 
  这倒是头一次听说。

 回复[38]:  贫下中农 (2008-01-02 12:16:29)  
 
  向镜友们拜年!

  
GCD欠了许多国民抗日将领,海外华侨,国际友人,朋友们的债,再不还,想还都还不起了。

 回复[39]:  tiffanys (2010-07-15 16:11:37)  
 
  陆军大学战时在重庆。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历史与人物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十一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十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九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八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七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六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五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四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三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二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一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八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七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六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五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四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三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二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記第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下) 
    記第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上) 
    纪念“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 
    对日军战斗的日本兵―水野靖夫 二 
    对日军战斗的日本兵―水野靖夫 
    永远的中国情 
    李立三智识国民党预谋 
    开过三次追悼会的李立三 
    日本新四军山本一三 
    宋哲元最后的日子 
    笔落惊风雨 詩成惜郭老 
    “刺儿头”与“花生米” 
    沈从文寂寞的教学生涯 
    沈从文追求爱情的执着 
    沈从文教学生涯的开始 
    永恒的绿川英子 
    中日两国人民的绿川英子 
    “娇声卖国”的绿川英子 
    世界语学者绿川英子 
    飞虎将军陈纳德(下) 
    飞虎将军陈纳德(上) 
    宋美龄的初恋情人刘纪文 
    生死情 
    日本男子汉砂原惠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