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小林 >> 历史与人物
字体∶
“刺儿头”与“花生米”

小林 (发表日期:2007-01-01 16:12:03 阅读人次:1984 回复数:8)

   1941年12月7日,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于是爆发。同日蒋介石决定脱离自卫抗战的阶段,正式对日宣战。并提议太平洋战场所有参与国建立军事同盟。

  
美国向盟军提议,单独划出中国战区,成立中国战区盟军统帅,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蒋介石为了向美国致谢,提议由美国派一位将领来华担任统帅部的参谋长,来协助他与盟军的各种事务与关系。一九四二年元旦,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推荐他的老部下,陆军中将史迪威担当这一使命,于是罗斯福派已有中国事务经验的史迪威将军就任。

  
一九四二年三月三日,史迪威带著美国援华的五百万美元,第五次来到中国。但是他在三天后才正式向蒋介石报到。第一次见面,他就通知蒋介石,他将指挥在中、缅、印战场的所有美国军队。而他实际只是蒋介石的参谋长,应该接受蒋介石的命令。他的“傲慢与神气”使蒋介石很不高兴。据蒋介石侍从室的人回忆,史迪威走后,蒋介石独坐客室,表情阴沉,久久不语。更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史迪威经常自行其事,甚至抬出罗斯福来威胁蒋介石,这样就弄得蒋介石下不来台,有时竟为一点小事吵起来。

  
在一次协调工作时,蒋介石极为认真地对史迪威说:“我将任命你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中国部队驻缅第五军、第六军归你指挥。”

  
然而仰光失守后,史迪威发现蒋的所谓授权并没有兑现。因为蒋又同时任命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中国驻缅军总司令,驻缅的中国军队几乎都不服从史迪威的指挥。史迪威怒气冲冲地飞到重庆,对蒋介石说:“您的部下没有执行您的命令。”

  
蒋介石装出惊讶和不安,和史迪威一起飞到缅甸眉苗,把中国军官召集开会,当众告诉他们,史迪威将军“拥有提升、撤职和惩罚中国援缅军任何军官的全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创新。”蒋介石还私下答应他,将授予他一枚用篆体字镌刻其官衔的图章,以确认其指挥权。可是一个星期后,史迪威所得的图章上镌刻的却是“总参谋长”。

  
史迪威看到蒋介石不履行诺言,十分生气,就以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来要胁蒋介石,又以此向美国政府报告蒋介石之无能,并说蒋根本不抗战,只是要求援助。并提出取代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至此,史迪威、蒋介石关系公开恶化。

  
先是互相埋怨,接著互相起绰号。蒋介石称史迪威为“刺儿头”,史迪威则在私下称蒋是“花生米”。这本是蒋在秘密通讯中的代号,而美国习俗却是指没有分量、被人瞧不起的小角色。这种称呼不久就变为半公开的。“刺儿头”的雅号倒无所谓,“花生米”则从内容到分量,著实让统帅千军万马的中国领袖太难堪。蒋介石决定寻找机会,给“刺儿头”一点颜色看。

  
一次,蒋介石、史迪威为缅甸战役失败的责任问题发生争吵,蒋介石轻蔑地说:“史迪威将军先进的作战思想固然令人信服,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输掉了战役,再怎么说也是无用的。”

  
史迪威气得站了起来,指著蒋吼道:“你这粒‘花生米’,没有你在暗中操纵,战役早就胜利了!”

  
蒋介石欲言又止,怒气冲冲的把茶杯摔在地上,狠狠地说:“娘希匹,枪毙!”史迪威听了,马上回到住所。给罗斯福总统拍了一份电报,说蒋介石要枪毙他。罗斯福生怕蒋介石卤莽失控,急电示蒋介石,要他谨慎从事,否则会停止对中国战区的一切援助。

  
几天过去了,史迪威没有看到蒋介石要枪毙他的丝毫迹象,很是奇怪,就向卫兵打听。原来蒋介石情急之不,用浓重的宁波口音吼出的那句话,是指责他“强辨!”史迪威自己不禁大笑不止。这个笑话广为流传,他也成了大家的笑柄。

  
蒋介石虽然很讨厌史迪威,可他带来的五百万美元,却怎么也让他讨厌不起来。于是两人就援款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又发生分歧。史迪威主张这笔钱用于生活日用品,以改善中国士兵的生活状况,否则,他将撤回贷款。蒋介石听了不断地点头,连说:“好的,好的!”

  
史迪威以为蒋接受了他的意见,便放心地把这笔钱交给了蒋介石,心满意足的暗想:这回,你总算乖乖地听了我一次。没想到蒋介石用这笔钱主要购买军用物资,极少一部分发了军饷。

  
史迪威知道后,大发脾气,当面责问蒋为何违背诺言。蒋冷冷一笑,说:“我几时答应过你的要求啊?”

  
史迪威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不敢莽撞,下去再一探究,才知道,蒋的宁波方言是中国最难懂的一种,连许多中国人也不一定都明白。所谓“好的、好的”,只是“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并非表示同意,简直气得史迪威无以名状。

  
一九四四年四月,日寇发动湘桂战役,竟出现日军两三千人,追击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狼狈逃窜的景象。史迪威将这一大失败的奇闻,报告罗斯福总统。

  
七月九日,罗斯福采纳史迪威的建议,电令蒋介石把军事指挥权尽快交给史迪威。蒋介石看罢译电,竟抱头嚎陶大哭,在日记中写道:“实为余平生最大之耻辱。”

  
史迪威却有一种满足的快感,并且写了一首诗:

  
“我等了很久,想要复仇,终于时运来了,我瞪眼瞧着那小子,兜屁股踢他个够……

  
我晓得我仍须忍受,进行一场令人厌倦的竞走,可是啊!天赐的欢乐多么舒畅!

  
我已经叫那小子颜面丢够。”

  
蒋介石当然不会听从罗斯福的指挥,又不好拒绝。于是一面采取拖延法,一面搞垮史迪威的墙脚,让罗斯福改变对史迪威的看法,从而改变原先的决定。他致电罗斯福说,他可以交出军事指挥权,但不能交给中国军队不信任的人。希望美国派一位富于友谊合作精神的美国将军,来接替史迪威。同时又策动赫尔利、陈纳德、马歇尔等一起影响罗斯福。一开始,罗斯福还坚持原先的方案,但看到蒋介石的态度如此坚决,于一九四四年十月五日,致电蒋介石,表示同意免除史迪威中国战区参谋长职务和管理租借物资的权力,只要求让史迪威继续指挥在云南和缅甸的中国军队。但作为美国总统代表的赫尔利不同意,因为他怕这样会影响自己出任驻华大使。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赫尔利用一把钝刀子割断了我的喉咙。”

  
蒋介石、史迪威矛盾终于有了一个彻底解决的方案,史迪威要取代蒋的目的没有达到,蒋却把他赶走了。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九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将史迪威从中国召回,命令要求他:“勿作声明,四十八小时内离渝,行踪保密。”

  
这回轮到蒋介石得意了,为了羞辱他,蒋介石决定授予他“青天白日特别勋章”。中国有许多种勋章,而这种勋章是不受地位、级别限制的,甚至一个空军中尉也可以获得。史迪威虽是“中国通”。但并不了解这些,所以很高兴。有人提醒他,说向他授勋的是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军官,史迪威惊讶的张开了嘴,许久没有闭上,他这才明白蒋介石的用意,于是针锋相对,派出一名级别更低的美国军官,代表他去通报拒绝接受。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史迪威所力主修建的利多公路正式通车。这条路由印度利多、经缅北密支那至中国云南,最终将与从中国保山经腾冲,接通缅甸密支那的保密公路相接,成为滇缅公路在日本占领仰光,失去缅甸出海口岸后,一条极为重要的出海通道。蒋介石出席了通车剪彩大会,并在会上热情的赞扬史迪威的巨大贡献。蒋介石说:“我们已经打破了倭寇对中国的封锁,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的卓越贡献,我把这条公路命名为史迪或公路。”

  
在美国的史迪威听说这件事后,先是满脸笑容,接著疑惑不解的问:“他没经过我的允许,谁叫他这么做的?”

  
而美国政府为表彰他的功绩,向他颁发了一枚荣誉军团勋章和一枚优秀眼务勋章。

  
史迪威是一个性情直率,认死理儿的军人。曾是他的上司的英国元帅蒙巴顿(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这样评价他:“此人心胸狭窄,尖酸刻薄,报复心特别强。”这个评价毫无虚言,早年他曾在菲律宾服役,在被招回国的时候,他在日记中记下了七个向他祝贺的人的名字,以及九个没有向他祝贺的人的名字,可见他是多么在意这些细节。史迪威认为自己在中国两年多,做了许多贡献,不但没有被认可,反而被蒋介石一脚踢开,连美国政府也不原谅(回美后,不让他接待记者,不许发表任何谈话),于心不甘。当然也没有忘记蒋介石对他的羞辱,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要当面报复蒋介石,享受让他难堪的快乐。

  
离华后,他被任命为太平洋战场美国第十军司令,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史迪威出席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并于七日亲自主持琉球群岛的十多万日军的受降仪式。在返回美国前,九月二十六日,他通过马歇尔,希望就近到北平去看看老朋友。蒋介石一口拒绝,理由是他的访问会被中共利用。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二日, 史迪威病逝于美国,享年六十三岁。国民政府外交部给史迪威夫人发来了唁电,言语真挚而深沉。南京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蒋介石这一次是做给美国政府看的,因为他还需要美国的援助。所以蒋介石亲临主祭,致送挽联祭悼:“危难仗匡扶,荡扫倭氛,帷幄谋漠资率划;交期存久远,忽传噩耗,海天风雨吊英灵。”

  
十月二十一日,蒋以国民政府名义,颁发对史迪威的“褒扬令”。

  
史迪威是第一位在去世后,获得国民政府颁发“褒扬令”的美国军人。

  
2007.1.1

  


  


  
为了进一步联合英国与印度共同对抗日本,蒋介石与宋美龄决定出访印度。这次的访问成效相当有限。但是与甘地相见的一段经历却颇为有趣,甘地赠送宋美龄一部纺纱车,并对她说:“你们有武器,我也有武器,现在将我的武器送一件给你。”蒋介石试图以协助印度独立来当作交换的条件,但是甘地却是一个不拿伤人武器的圣雄,他巧妙地幽了蒋氏夫妇一默,两人只得无功而返。

  




 回复[1]:  陈梅林 (2007-01-01 16:19:02)  
 
  拜读1谨记。

 回复[2]:  采夫 (2007-01-01 17:21:10)  
 
  小林兄,写着写着咱们会师了。

  
缅甸,密支那。嘿嘿1

  

 回复[3]:  小林 (2007-01-01 18:30:47)  
 
  是啊!从腾冲到保山,从保山到大理,再到昆明。就到了采夫兄家了。

  

 回复[4]:  采夫 (2007-01-01 19:11:42)  
 
  小林兄,下次你们公司招工别忘了俺。

 回复[5]:  小林 (2007-01-01 20:07:00)  
 
  哈哈!采夫兄!那次我们是自费去中国旅行的。公司招工招的是送报的学生,就是我的拙作《人生之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那样的勤工俭学的留学生。

 回复[6]:  采夫 (2007-01-01 21:19:41)  
 
  干啥都行。主席说过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嘛。

  
只要能跟你一块儿走东闯西,混吃百岁!

  
羡慕呀!

 回复[7]:  雪非雪 (2007-01-02 13:25:29)  
 
  小林桑,佩服你的精力充沛。查阅资料与撰写文章同步进行,而且,范围如此之广。

  
了得啊

 回复[8]:  小林 (2007-01-02 14:34:49)  
 
  我也佩服雪菲的精力充沛。雪菲的题材都是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瑣瑣碎碎,都是真情实感的发挥。是有感而发。

  
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不够,只好在历史题材做手脚。在写《父亲〉的同时,积攒了上百万字的资料,现在一点点往外倒。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历史与人物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十一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十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九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八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七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六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五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四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三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二 
    日本女八路 加藤昭江 一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八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七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六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五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四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三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二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記第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下) 
    記第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上) 
    纪念“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 
    对日军战斗的日本兵―水野靖夫 二 
    对日军战斗的日本兵―水野靖夫 
    永远的中国情 
    李立三智识国民党预谋 
    开过三次追悼会的李立三 
    日本新四军山本一三 
    宋哲元最后的日子 
    笔落惊风雨 詩成惜郭老 
    “刺儿头”与“花生米” 
    沈从文寂寞的教学生涯 
    沈从文追求爱情的执着 
    沈从文教学生涯的开始 
    永恒的绿川英子 
    中日两国人民的绿川英子 
    “娇声卖国”的绿川英子 
    世界语学者绿川英子 
    飞虎将军陈纳德(下) 
    飞虎将军陈纳德(上) 
    宋美龄的初恋情人刘纪文 
    生死情 
    日本男子汉砂原惠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