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小林 >> 历史回眸
字体∶
中国空军的摇篮(下)

小林 (发表日期:2006-09-21 08:37:27 阅读人次:3843 回复数:0)

   中国空军的摇篮-东北老航校(下)

  
永远不忘中日友好

  
1954年,日本朋友返回自己的祖国。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等因素,他们回到国内后生活都非常艰苦,但不少人仍然怀念着老航校的生活。他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日子,林弥一郎亲自发起和组织了“航七会”。多次组团来华访问,探望老战友,老朋友。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

  
1977年5月,林弥一郎来华访问,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伍修权设宴款待日本客人。他对林弥一郎说:“我们一起吃顿饭,叙叙旧。今天不谈公事,这是家庭气氛的宴会,我把夫人、女儿都带来了,请不必客气。”

  
席间,伍修权又说:“当年,我把自己腰间的手枪抽出来放在你手里,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后来,你和你的300名部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对此我们非常感谢,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们又见面了,我希望把今天作为一个转机,希望你为中日友好事业再次发挥作用。”

  
林弥一郎非常激动,一再感谢对他的盛情招待,他表示要为日中友好愿尽余生。

  
伍修权向被邀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林弥一郎等日本友人热情祝贺,并合影留念。在纪念大会之前,伍修权为空军亲笔题词:“继续和发扬东北老航校的光荣传统,加速空军和航空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随后,林弥一郎又带领代表团去东北各地访问,旧地重游,到牡丹江祭奠牺牲在中国的日本战友。

  
东北老航校建校40周年纪念日

  
1986年6月1日,是东北航校建校40周年纪念日,6月6日,林弥一郎率老航校教官《日本老朋友友好访华团》50人应邀来中国参加纪念活动。他们受到了空军司令员王海等人的热烈欢迎,老朋友、老学员相逢格外激动。

  
200多名东北老航校的老校友和来访的50名日本朋友在空军大礼堂见面了。这些40年前朝夕相处的战友,尽管如今都是年逾花甲或年过古稀、头发花白的老人,但老朋友相逢,个个心情激动,都变得年轻起来,沉浸在一片欢笑声中。

  
“要不是你处理得好,死啦死啦的有!”刘玉堤紧紧地握着当年的主任教官系川正弘的手不放,系川频频点头……

  
在挤满人群的会场中,韩明阳好不容易找到了飞行教官小暮(筒井)重雄,互相握手、拥抱,并拉着他去见同组的学员刘玉堤。小暮(筒井)重雄教官和他们的谈笑声,把采访的记者吸引过来了,拍下了这个激动场面的镜头。整个会场人来人往,各自找着自己想见到的老朋友……

  
6月7日,中国同志同日本朋友一起乘图154客机去杨村机场参观。在飞机上,韩明阳和筒井重雄教官并排坐着,筒井重雄说着半通不通的中国话,谈论着当年在老航校的情景,使40年前在九九高练上比翼齐飞的情景立即在脑海中浮现,更加感到老朋友重逢的亲切和友谊的真挚。

  
飞机到达杨村机场,刘玉堤作为驻军的指挥员,在舷梯旁迎接了日本客人。迎宾会上,刘玉堤介绍了当前中国空军情况,着重对当年的主任飞行教官林弥一郎先生率领的日本老朋友访华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40年后老朋友重相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还特别提到,见到他们的教官筒井重雄,感到很亲切,对在困难的年代结下的友谊要倍加珍惜。

  
他们陪同日本老朋友参观了飞行表演,一起观看中国自己生产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当筒井重雄教官坐在驾驶舱中的时候,高兴地说:“很好!很好!和老航校相比,大大的不一样了。”

  
同吃一锅饭,同拉一根杆

  
这次友好活动,使中国同志回忆起40年前的往事,至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947年的春天,一期乙班的飞行学员开始了飞行训练,驻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附近的千振机场,宿舍在湖南营村一个破旧的榨油房内,飞行教官、学员和地勤人员睡的都是通铺,铺的是谷草,当时也不分什么空勤灶、地勤灶,吃的都是高粱米、玉米面窝窝头、土豆、白菜。油很少,肉更少,生活是很艰苦的。但大家士气高,干劲大,飞行的积极性很高。每个日本飞行教官负责3—4个学员,一个飞行日要飞15—20个起落,还要和地勤一起给飞机进行流水作业加油。 油加满了,炊事班长送来了加餐,热腾腾的窝窝头外加咸菜,吃得分外香甜。大家给它取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名字“黄金塔”。两个“黄金塔”下肚,飞机的马达又响起来了,一架一架的飞机此起彼落,十分繁忙。

  
为了尽快地学会飞行,同学们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攻下飞行技术这个难关。但是,飞行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罗曼蒂克,发动机一响,轮子一转,就不像在地面演练时那么自如了,飞机像一匹没有驯服的烈马,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两支翅膀左上右下像喝醉了酒似的,刘玉堤因病住院耽误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急于赶上进度,四处向同学取经,有一个同学介绍起飞动作体会时说了一名“体检要求50公斤的握力”的题外话而引起了一场误会,结果在起飞时用力推着驾驶杆不放,飞机尾巴抬得很高,快冲出跑道了,才被主任教官系川用力拉起来。韩明阳因着陆看地面的距离过近,一米平飞的高度老是判断不准,不是拉高,就是拉低。其他学员也都遇到过各种不同的技术难关。动作粗,理论基础差,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筒井重雄教官针对这些问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手把手地教,一些难懂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非常透彻。他一有空就领着学员们到机场的草坪上练习操作动作,大家还面对面地坐着,他用一根棍子比划着作示范,学员们一边观察他的动作,一边琢磨用力的大小。然后,他把住那根代替驾驶杆的棍子让学员们拉,看学员们用的力量是否合适。有时,他把头一歪,表示方向偏了,学员们赶紧“蹬舵”修正。他讲的一半是日本话,一半是中国话,有时还要加上手势比划,大家才能听懂。但他教得总是那么耐心,空中带飞时反复交待:“你看着,我的做!”他先亲自操作一两遍,然后总是微笑着说:“好,你的做。”这时,他在后面把关,拉杆多了,他挡一点,拉杆少了,他帮一把。每次做完,他总是以鼓励的目光瞧着大家说:“这次很好。”然后再心平气和地指出大家的毛病,循循善诱。他要求学员们像大姑娘绣花那样,养成耐心细致的操纵习惯。另一方面,他在教学中又要求十分严格,起飞怎样加油门推杆,保持方向,到多大速度该干什么,上升该做什么动作,转弯怎样看地平线的关系位置和针球仪怎样指示等等,要求记得一清二楚。在空中,哪怕一个细小的动作做错了,也要重来,转弯速度大了或小了,盘旋中高度保持不好,他会立即纠正,“不行,再来一次”。就这样,筒井重雄教官手把手地教会了学员们飞行技术,使学员们成为人民空军的飞行员。

  
1958年,和中国学员们比翼齐飞在蓝天上的日本战友先后回国了,在中国生活了18年的筒井重雄有14年是在中国空军度过的。他和他的妻子、儿女,都是从中国一同回国的。回国后在日本长野县饭田市的山乡中开荒种地,靠种果园为生,是一个不富裕的果农。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仍然积极参加日中友好的活动,每次开会,他们自备路费,自带干粮往返数百里,从不缺席。在抵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抵制“教科书”事件中,他们集会上街游行,提出强烈的抗议。他继续为中日和平友好,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日本飞行教官筒井重雄是日本的一个普通农民,但他为中日友好事业的贡献永远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互相感谢老师之恩

  
在见面会上意外地听到日本老朋友称呼中国同志是他们的老师。日本老朋友说,他们当时在日本军国主义战败的情况下,参加中国人民空军航校的工作是为了吃饭,为了活下去,为了安全回国。对为什么要教解放军战土学飞行,有何意义并不理解。是在教中国干部、战士驾驶飞机的同时,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身上使他们自己受到了教育。这种教育是书本上没有的,是活的教育,是中国同志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将好的思想渗透到他们心里,使他们从内心感到佩服。正是这种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知不觉地、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他们是旧军人出身,参加了侵华战争,开始参加工作对共产党是不了解的,是航校干部和学生以自己的言行给了他们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过去是错误的,并开始觉悟了,懂得了为什么搞训练,才以百倍的干劲,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尽管环境十分艰苦,工作条件十分简陋,还是决心把中国飞行员训练好。这种思想变化的老师是航校的干部和学生,是中国同志教会了他们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国同志是他们政治上的老师。

  
中国同志发自肺腑感谢日本教官教会了我们航空技术,日本老朋友发自内心感谢中国同志教会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互相感谢“老师”之恩的场面,使人十分感动。

  
祝中日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往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使中日两个伟大民族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日本人民的愿望。

  
在艰苦的解放战争年代,日本老朋友为中国培养了飞行员和其他技术人员,这一历史功绩,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些当年由日本教官亲自带飞培养出来的飞行员,更是永远忘不了启蒙老师的恩情。

  
林弥一郎先生等为数众多的飞行员、地勤等方面的日本空军技术人员被共产党留在了中国,他们身不由己地参加了中国革命,尽管负载着沉甸甸的望乡的情愁,尽管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辛,他们还是勤勤恳垦地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数十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这是不该忘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日友好的一個重要篇章。

  
1999年8月14日,林弥一郎先生因病在大阪去世,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日中和平友好会”的会员们在大阪举行了隆重的追思会。林弥一郎是一位中国人民永远尊敬和仰慕的空军之友与良师。

  
“航七会”后改名为“日中和平友好会”。 日中和平友好会又扩大组织,吸收曾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建设的日本人士。到1990年,会员已有800多人,在日本各地设有7个支部,两个筹委会。多次组团来华访问,探望老战友,老朋友。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

  
“日中和平友好会”成为很有影响的日本民间友好团体。他们参加各种日中友好活动。他们把似锦的年华和大半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日中友好事业。

  
他们怀着对留下自己青春足迹的中国的深情厚意,半个世纪以来矢志不渝为日中友好和发展两国关系而奔波,抒写了一页感人的“日中战后史”。

  
2006.9.21

  
本文参考文献:《东北老航校》张开帙编著,《私と中国》林弥一郎

  
被采访者;前田光繁,筒井重雄

  


  


  
日本友人在牡丹江祭奠牺牲在中国的日本战友。右4为林弥一郎,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左1为刘玉堤原北京空军司令,左2为刘玉堤夫人为筒井重雄,左3为为筒井重雄2006.9.1

  


  


  


  
庆祝空军创建50周年,左3为刘玉堤北京空军司令,左2为筒井重雄,左1为北空原副参谋长韩明阳,1986.6.9

  


  


  
庆祝空军创建50周年,坐在飞机内为筒井重雄,外边是他的学生原北空副参谋长韩明阳,1986.6.7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历史回眸
    美女爱英雄 
    英雄爱美人 
    中国空军之母 
    65年前的今天 奇袭珍珠港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启示二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启示 
    中国空军的摇篮(下) 
    中国空军的摇篮(中) 
    中国空军的摇篮(上)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記实 
    野坂参三在中国的岁月(下) 
    野坂参三在中国的岁月(上)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