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小林 >> 人物传记
字体∶
父亲二十一 历史的转折

小林 (发表日期:2006-08-09 12:11:47 阅读人次:1411 回复数:0)

  生是日本人、死为中国魂

  
二十一 历史的转折

  
不久、又一次哀乐响起、毛泽东主席去世了。

  
各单位的人都把収音机的扩音器装在大门上、一连几个星期、大家都可以听到収音机里不断报道一代伟人逝世的消息、关于毛泽东生平的记念文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悼念信息。

  
中国大陸权威的通信社―新华社当时的报道:“在辽阔的国土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举国上下、八亿人民沈痛悼念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国家的缔造者和英明领袖、我国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

  
然后是毛泽东的葬礼报道和听上去永远也喊不完的口号、以及无边无际的哀乐。

  
与周总理逝世时不同的是、这一次、除了造反派、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走资派、老百姓都没有人真正地想哭。那些哀乐也许正好可以掩盖人们无话可说时帯来的沈闷。

  
1976年9月9日零时刚过,毛泽东在被告知他还有救后,便面露喜色地离开了人世。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是毛泽东鼓动“大跃进”的话,也可以说是他自注其一生的话。

  
在漫长的四十一个年头中、毛泽东形成、充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被誉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马列主义”。

  
这样、毛泽东成为中国的政治巨人。于是、产生了一个时代、即“毛泽东时代”。

  
毛泽东时代的上限、是一个模糊的数字、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毛泽东时代的下限欲是非常清晰的、即1976年9月9日。

  
正像人们在将要离开某个使其流连忘返的风景地时常常要回首身后那蜿蜒小路一样、老人家在将要离开这个让他牵肠挂肚的世界时禁不住回首自己一生风雨历程、慨然而言:“我一生办了两件事、一是搞民主革命、夺取全国政权、对此持异议者少;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对此拥护者不多、反对者不少。”

  
老人家说的这两件事、一是属打江山事、二是属坐江山事。老人家坐江山27年、办了许多事、其中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搞经济建设、最终搞出了“大跃进”;二是搞政治运动、最终搞出了“文化大革命”。就实际情況看、前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后者的重要性、以至可以说没有“大跃进”就没有“文化大革命”。不知老人家为何只提后者不提前者。

  
中国人崇拜龙、向来以为龙年是“吉利的年头”。中国人在龙年的出生率比平常年高、因为中国人以为在龙年出生、属龙的人会是幸运的人。

  
1976年是龙年。可是对于中国来说、1976年欲是天灾与人禍交錯频降的一年。 

  
1月8日、七十八的周恩来因膀胱癌病逝。

  
3月8日、吉林地区降了一次世所罕見的隕石雨。

  
四月清明节、爆发天安门事件、广大群众遭到镇圧。

  
7月6日、九十岁的朱德因病去世。

  
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

  
9月9日、八十二岁的毛泽东因病去世。

  
1976年10月6日,平地一声惊雷,华国鋒,叶剑英, 汪东兴一举粉碎“四人帮”。中国历史从此掲开新的一页。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划上了句号。

  
这是中国在1976年的两记重錘响鼓。这是中国在历史上大转折之前的两次急转弯。

  
中国能夠在1976年爆发“十月革命”、其原因是毛泽东在1976年9月9日去世。

  
当粉碎“四人帮”的消息通过种种渠道传到城市,农村,机关,学校,工厂和部队时,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顿时一片沸腾。人们自发地上街游行庆祝,小林清和作为组成“人民”这个抽象概念的无数个人一样,他在激情和欢呼的短暂爆发之后是不平静的等待,他有理由期待个人前途和命运从此出现转机。

  
十年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地过去了,对于小林清来讲是二十二年的恶梦。

  
十二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通知,对纯属反对“四人帮”的人和案件予以平反。这是积淀在中国天空中厚厚的政治阴云裂开的第一道缝隙。

  
此后两年,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开始发生一系列缓慢却令人属目的变化;邓小平复出,华国鋒代表党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十一大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的宏伟目标,平反冤假错案,召开各种会议,恢复高考制度,展开真理标准讨论等等。这些变化与其说卓有成効,不如说順其自然。因为作为国家主人的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利益暂时未能被顾及,工人依然吃大锅饭,农民依旧走公社化的道路,知识青年依然坚持上山下乡……

  
次年二月,华国鋒首次提出“两个凡是”的口号,指出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应当“三七开”,即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并以此作为“抓纲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則。

  
三月,华国鋒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立场,并为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拨乱反正设置重重障碍。

  
同年八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大召开,华国鋒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

  
此后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无不蒙上来自“两个凡是”和“三七开”的浓重阴影。

  
夜深人静,小林清久久凝视着边彊塞外深邃的夜空和剪影般的大青山峦。漫漫长夜,他不知道这黎明前的黒夜何时是尽头,如同不知道自己命运的出路在哪里一样。

  
为了安抚小林清那骚动,不安分的灵魂,妻子建议他要玩世不恭,自得其乐,想开点。他接受妻子的意见,上午去旧城大西街烧卖馆,吃二盤烧卖,喝一壶茶,同时他和一起在烧卖馆里喝茶的人聊天,熟悉起来,后来发展到一起打麻将作乐。

  
烧麦吃得多了,和做烧麦的师傅熟悉起来,交了朋友。1983年,这个师傅被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统战部长烏兰夫调到北京民族文化宮做饭,他去北京时还专程到民族文化宮吃一顿烧麦,师傅骄傲地说,他经常去烏兰夫家里做饭。

  
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呼和浩特市的气候仿佛北京天高气爽的秋天,高原上晴朗的天空, 碧兰澄清,树协在阳光温暖的抚照下,呈现出透明的青绿。白极了的云,远远的挂在天边。

  
日子就这样过下来,有苦也有乐,苦中寻乐,苦中找乐,苦中作乐。有时,他和孩子们一块去釣魚,在呼和浩特市西郊外,流着一条小河,叫西河,是从大青山上流下来的,经过旧城边,一直流到大黒河,注入黄河。后来这条河因为旧城通順街上建了一座造纸厂,流出的汚水,把这条河染成了红褐色。

  
在流过食品公司到八里庄的途中,刚漫脚面的河水拐了个湾,打了个旋,这个湾有一人多深,可以游泳,孩子们在这里扎猛子,玩水。

  
岸边长着一大片绿油油的柳树,柳枝垂到地上。因为发现有热恋的年青人在这里约会,孩子们管这里叫“一貫道”。他就在这里的下游釣魚,半天也釣不上一条魚。

  
他有一次在河边看一位老汉垂釣。浮标开始沈落,小林清脱口说一声“上鈎了!”话声才落,那浮标又漂起不动了。

  
“谁这么没静气?” 老汉头也不回地问。

  
“对不起,是我多嘴了。”小林清道歉。

  
老汉朝后瞟一眼,继续望着浮标慢条斯理地说:

  
“釣魚要有静气。最忌浮躁。浮則错,躁則昏,又错又昏,哪有釣上来之理!”

  
小林清心动,连称“有学问,有学问!”

  
于是他也釣上魚来了,是巴掌大的鯽魚。他高高兴兴地把釣来的魚做生魚片吃,没想到河里的魚土味很大,不能生吃,和日本的魚不一样。

  
所以干什么事不能着急,他想起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冬季的胶东那次大“扫荡”。他耳畔仿佛开始响起轰响;机枪连射点射,歩枪排射散射,中间点綴了砲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弹片撕裂空气的尖鋭的呼啸声。日军长途奔袭,一下子就插到昆嵛山腹地,对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实行铁壁合围。

  
战争年代,小林清五次履生死之险,第一次不用说是和八路军胶东五支队作战,日军扫荡小队弹尽人乏,不得不退,而小林清负重伤,被八路军俘虏。第二次的胶东反扫荡可算得是艰苦卓绝的一次。

  
后半夜接到命令,司令部,政治部直属机关上千人马紧急转移。两天两夜行进于丛山峻嶺中,走到昆嵛山腰的一个小村子里打尖喘气,小米粥刚煮好,还没来得及喝,许世友司令员从北边骑着高大的日本军马奔来,在马背上扬臂大吼:“赶快走,快走,快上山啊!”

  
吼声如雷,直属机关上千人马立刻感到了迫近的危机,吶喊着紧随许司令向山上沖去。

  
两天两夜,人困马乏,沖出没多远便纷纷喘成一团,两腿灌了鉛一样。有作战经验的同志呼喊:“快啊,赶快抢占至高点,叫鬼子合上口子就完了!”

  
人们掙扎着,拼出全身最后的热力朝山上沖。鬼子的飞机来了,呼啸着俯沖下来,机枪扫射,炸弹像冰雹一样落下,黄色的火焰一闪,紧接着便腾起一根根烟柱,立刻弥漫成一团,石块和齿状的弹片向四面八方飞濺,扫荡着周围的一切。不少人像被割断的谷草一般纷纷倒下,小林清本能地想臥倒闪避,却听到许司令的吼声滾雷一样在山坡下隆隆响过:“不要怕飞机,不要怕炸弹,往山上沖,上山是唯一的生路!”

  
回头望去,无数鬼子像捕猎的狼群一样左右包抄,追屁股猛扑,钢盔和刺刀在阳光下闪耀着,黄色的身影狼一样竄个不停。这比任何兴奋剤都更能刺激人去捨命拼搏。直属机关有不少女同志和文弱书生,这时却表现出非凡的体力和勇气,在砲弹轰炸下,前仆后继向山頂沖去。

  
长风浩荡,扑面而来,终于爬上山頂。小林清刚想喘口气,却见人们吶喊着順着山梁直向北沖去。目光一扫,发现山梁两側闪动着狼一样的身影,鬼子拼命要将这个口子堵死,小林清张着大嘴喘气,山风像是灌入喉嚨直接吹动着那剧跳的心脏。他只剩下一个念头:沖!沖过去就是胜利!

  
两側敌人朝山梁上打砲,空气里弥漫着钢铁燃烧的辛辣气味和烧焦的泥土,艾蒿的苦渋味。这些火力交差着形成二道封鎖线,小林清随着大队沖过一道封鎖线,身边战友被打的人仰马翻,一片片倒下。鮮血染红了整条山梁。

  
小林清感到生命走到了尽头,再也没有力量跨出一歩。他两腿一软,一跤跌坐在地,两手抚胸拼命喘。他听到身边有人喊:“小林,快跑,不能坐下呀,坐下就只有等死!”

  
他无力回答,也无力站起来,说什么也須先喘几口气。就那么怪,一个劲猛沖猛跑时,脑子稀里糊涂,现在一坐下,脑子顿时清醒了。他眨动着眼忙察看周围形势:前方就是第二道封鎖线,密集的机枪火力从两側山下交差扫射,沖到那里的人马纷纷倒下,十个有九个不能幸免。

  
不能再硬沖了。他心思一转奋力跳起身,順山梁下山,设法绕过第二道封鎖线。真是生死系于一念,若硬沖第二道封鎖线,他活下来的希望几乎没有。事后才知道,许多同志们都是在过这第二道封鎖线时牺牲的。

  
跳下一层梯田,一顆砲弹正落在他几秒钟前停留的位置,被炸弹濺起的石块泥土山一样圧下来。他不知从哪里来的神力,奋身一拱,钻出石土堆,跑几歩,发现帽子没有了。丟了帽子成何体统?大冬天的,他居然跑回去从泥土里翻出帽子重新戴在头上。因为他发现,鬼子的注意力和火力全集中于山梁上,活动在鬼子眼皮底下反而安全。

  
半山坡上,政治部副主任欧阳文吼声阵阵,指挥警卫班抗击沖来日本鬼子。再朝前看,是许世友司令。紧跟着许司令,前后只有十几个人,从山沟里绕过第二道封鎖线,翻身再爬上山,順着山梁向北猛沖。

  
天渐渐黒了,小林清跑进一个山窩,看见有茅屋。跌跌撞撞奔过去,发现猪食槽角落里有残渣,伸手抓来,往嘴里挤水,又把头拱入草丛,狗一样吸着里面的潮气,那一种焦渴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身后传来赵保原部队上汉奸的喊叫声:“别跑了,你们跑不了啦,毎人一斤二两小米,不要跑了!” 

  
许世友司令巳经远远消失在前方,敌工科干事孟凡同志坐倒在地上,嗓子眼呼呼作响:“你跑吧!我,我实在不行了。”

  
“我等你!”小林清不肯丟下战友。

  
“我实在一歩也跑不动了!”

  
小林清奋力拖起他,拉着他跑。人就是这样,那个极限明明存在,却又是个“无穷数”。以为绝不可能再走出一歩,却又跑出一里;以为再也站不起来,却又爬上一座山。敌人在身后打枪,小林清却完全放了心,因为日军的战术他知道,只要两側不再响枪就没有事。他拉着孟凡順北坡滾下来,算是沖出了包围圈。

  
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工作的孟凡同志老说小林清救了他一命。

  
以后,小林清多了两条经验:凡事不要赶,坐下来看看并不误事;人到绝望时,还要有勇气再坚持坚持。等待天亮。

  


  
生活实在累人。人民累,统治者也累,整个历史都被这个运动,那个运动搞得很累,阳吉写小林清也写累了。阳吉想,恐怕读者也一定读得很累,那就到此为止吧。这是一个没有明确结论的历史,没有终点的叙述,走笔至此,满心怅然。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林清一个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命运究竟如何呢?往往是被大历史席巻而走。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但改变不了。只能留下无奈,焦灼和愴涼。所以,小林清的下场对于今日的我们,便给予一种教训,当我们落入非常境遇时,能够不向自身卑劣的一面屈服,并保持人的尊严,挣扎着活下去,还要痛苦地学会如何作人,重新鍛练自己的信仰。

  
的确,小林清的一生命运,是像个英雄式的悲剧。打击他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和“极左路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他勇敢顽强地战斗过,轰轰烈烈地争吵过,但毎次争吵的结果,是一歩一歩地走向悲剧结局。仔细地看他一生走过的道路,充满凄愴之感。

  
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开国元勋蒙冤,著名作家自杀,体育界的世界冠军上吊,妻子出卖了丈夫,儿女和父母断绝家庭关系,有多少无辜的人被抄家,被侮辱,被囚禁,被折磨,被杀害。他们的悲剧,他们的悲痛,一点也不会比小林清轻。中国人民和小林清一样黙黙的忍受……

  
跟中国人的命运一样。但小林清,一个外国人毕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痕跡。悲愴的一生,经过了无数年代之后,仍在后人的心中激起波澜。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人物传记
    父亲前传9 战场被俘 
    父亲前传8 战地生活(下) 
    父亲前传7 战地生活(上) 
    父亲前传6 初到中国 
    父亲前传5 洒泪别亲人 
    父亲前传4 军事训练 
    父亲前传3 征召入伍 
    父亲前传2 支那事变 
    父亲前传1 故乡 
    生是日本人、死为中国魂(后记) 
    父亲二十七 他走得让人痛惜,让人凄怆!(最终回) 
    父亲二十六 日本战友们的委託 
    父亲二十五 久别重逢的恋人 
    父亲二十四 日本人政协委员 
    父亲二十三 乡关何处 
    父亲二十二 落实政策 
    父亲二十一 历史的转折 
    父亲二十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父亲十九 私自上访组织 
    父亲十八 同是天涯沦落人 
    父亲十七 文化大革命浩劫(下) 
    父亲十六 文化大革命浩劫(上) 
    父亲十五 响应毛主席号召,想回日本闹革命 
    我为什么写父亲(前言) 
    父亲十四 艰苦生活 
    父亲十三 在内蒙古学习 
    父亲十二 生活的另一面 
    父亲十一 临危受命 
    父亲十 遣送日本侨民回国 
    父親九 接收东北 
    父亲八 我还是八路军 
    父亲七 奇袭龙須島日本海军陆战队 
    父亲六 跟许世友司令员参加秋季攻势战役 
    父亲五 在机枪训练班任教 
    父亲四 冬季大扫荡 
    父亲三 向日军宣传喊话 
    父亲二 创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胶东支部 
    父亲一 痛苦的觉醒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