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吴卫建 >> 忆往事
字体∶
从新外长上任想起

吴卫建 (发表日期:2008-03-13 11:36:30 阅读人次:5512 回复数:36)

   

  
黄金周回日本度假的一日晚间,我在网上浏览着,不经意间我看到中国官方任命杨洁篪为外交部长之新闻,读罢,我不禁一阵感慨。杨洁篪以往出镜率并不高,本人平时也较低调,为此,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太熟悉,而我知道杨洁篪这个姓名已有20余个年头了。

  
往事悠悠亦难忘,记得在80年代初,那时我在国内一单位供职。一日,我与往常一样,在通勤的公交车上看着一份《参考消息》,此时,在搭乘同辆公交车的同单位一年轻女同事见此,热情地与我说,“如你需要,我以后可以带你些《编译参考》和《国际问题研究》看看”。

  
数日后,她果然带了几本《编译参考》和《国际问题研究》杂志给我,那时《编译参考》和《国际问题研究》是供一定级别的干部和外事部门领导阅读的内部刊物,我能读到自然颇高兴。

  
此后,这位娟秀文静的女同事悄悄告我说,他丈夫当时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国际关系研究生,此《编译参考》和《国际问题研究》中有些文章是他丈夫编译撰写的,以后如你要看这些资料的话,告我一下即可。

  
未几,这位女同事将她丈夫介绍与我,于是我相识了这位杨洁勉,并知道他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后获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硕士,以后杨洁勉又被官派赴美国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留学获硕士,后又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现杨洁勉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撰写过不少中美关系的专著,是国内著名的“美国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时,我对杨洁勉的学识表示敬佩时,杨洁勉谦和的说,没什么的,这是自己的专业和工作而已,此时,杨洁勉的妻子道,他的兄长杨洁篪更有才华,并告我杨洁篪当时为外交部翻译,英语娴熟和学识渊博,常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各国。

  
那时,我也稍有些许不解,为何这哥俩如此成功,会不会有其他因素呢,此后,杨洁勉的妻子陆陆续续告我,她丈夫的家庭很普通,丈夫的父亲仅是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当时他们家住黄浦区温州路,这是一条很平民的小街。看来他们哥俩的成功完全是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晶。

  
杨洁篪属于老三届,六六届初中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附属中学,当时由于文革的爆发没能继续上高中。1968年毕业分配时,杨洁篪被分到上海浦江电表厂当学徒,成了一名小青工,当时他年仅18岁。

  
在72年初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的坚冰打破,外交部开始培养年轻翻译人才,并从有外语基础者中选拔人员出国学习,这样品学兼优的杨洁篪被选上了,这在当时的文革期间不啻为天方夜谭。甫后,杨洁篪告别了工作四年的工厂,选调到北京集中培训,1973年幸运的杨洁篪走出国门,远涉重洋去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从此走上了中国新一代职业外交家的道路。

  
1975年杨洁篪学成回国任外交部译员,83年赴驻美使馆任职,以后又任驻美使馆公使,杨洁篪先后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12年。经过多年磨练,杨洁篪从当年使馆的二秘一步步升为驻美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现又成为首位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外交部长,也是新中国第十任外交部长。

  
当国家领导人翻译是光鲜亮丽的,现我依然记得杨洁勉的妻子当时特意捎给我看杨洁篪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影集一事,至今我仍很清晰的记得此影集中的华国锋访美、邓小平访美之照片。在当时这些出访活动中,似乎冀朝铸是主译,杨洁篪是副译。

  
在这厚厚的几大册影集中,还有些照片是杨洁篪在国内与当时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首脑会晤以及其他一些外事活动之留影,记得还有邓颖超,赵紫阳等要人的照片,由于这些都是没有公开的照片,有些还属私人性质的照片,为此,杨洁勉妻子在外借我看时,还特意关照说,“不要给外人看”。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很多年过去了,但这几大本影集仍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

  
我还记得当时杨洁篪因公出国时,常给家人捎来些国外的小礼物,杨洁勉的妻子还特意转赠些与我。

  
也许由于兄长的影响,仅差一岁的杨洁勉在学习上也很勤勉。杨洁勉是六七届初中生,文革中下放去了市郊农场,由于各方面表现优秀,后被推荐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去郊县一中学任英语教师。粉碎“四人帮”后杨洁勉考上研究生,以后一路走来升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现杨洁勉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杨洁勉由于熟悉美国事务和中美关系,对美国问题研究也颇有建树,为此,在现美国朝野发生一些重大事情时,杨洁勉常在各种媒体上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时,由于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乃台湾问题,为此,当美国官方在台海事务上有所反应和表示时,我常能看到杨洁勉的文章和电视访谈等。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将现就读高中的儿子唤到身旁,将杨洁篪、杨洁勉兄俩的成长道路与儿子说教一番,最后,我语重心长地说,这样一位无任何背景的人,今天能担任中国第一大部的外交部部长,完全是杨洁篪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他当年刻苦学习的回报,现我们在日本也无任何社会背景和资源,今后你惟有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才能在异国有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间,儿子默默点头称是之。

  
(2007年5月18《日本新华侨报》)

  





Page: 2 | 1 |

 回复[31]:  書記 (2008-03-13 22:24:58)  
 
  像当年老吴与陈太可是留学生新闻的顶梁柱阿,还获个10周年1等奖什么的。现在还有投稿吗?有没稿费?

 回复[32]:  蛇 (2008-03-13 23:05:52)  
 
  > 1991-1995年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 摘自兰大李某的官方简历

  
挖塞,中央党校也能授予博士学位了?

  
另,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习,怎么能授予个法学博士学位呢?

  
+++++

  
这世界变化快、快、快~~~

 回复[33]:  吴卫建 (2008-03-13 23:55:16)  
 
  书记官,以前给《留新》写些都是闹着玩滴,几乎无稿费,如今忙为稻粱谋,基本不写啦。

 回复[34]:  吴卫建 (2008-03-14 00:12:09)  
 
  相比之下,李某算好的了,最起码他能考入兰大。而那王储只是所谓什么大学普通班毕业,殊不知此大学有否特别班。

 回复[35]:  赵然 (2008-03-14 00:44:00)  
 
  俺也认识一个名人得外孙滴

  
呵呵

  
虽然不是政治局滴

  
哈哈,

  
喝多了就不感觉无耻了

  
呵呵

  

 回复[36]: 蛇,人家比你考证得更详细 陈某 (2008-03-14 08:29:20)  
 
  中共政治局四博士学位考

  
动向杂志 2007年11月28日

  
 

  
十七大进入中共最高权力核心的新科政治局成员中,有四位博士。此四人乃是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法学博士)、李克强(经济学博士)及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法学博士)、李源潮(法学博士)。

  
按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四人的智商及能力,当年他们如果不从政而选择继续攻读学位的话,笔者相信他们获得博士学位大概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这四位的博士学位,却是在职时得到的。在职继续进修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他们四位都是在担任繁重的行政职务时得到的,其中的两人还是异地读书。这就难怪有不少网民要质疑他们的学位是如何得来的,也有人归之于"假的真文凭"。

  
笔者一向痛恨中国大学公开卖文凭的恶劣风气,一边捞钱,一边向当朝官员卖身求荣。也痛恨权贵以官以财谋学位。所以就不惜花费时间,将这四位政治局博士的学位来历作了点考证。

  
李克强精力超人工作读书两不误

  
李克强於78年通过高考进入北大法律系,82年毕业。88-94年成为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的职务是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按研究生培养年限来看,硕士生与博士生各为三年,这是全职的,在职的根据情况不同相应延长,但不是必须条件。所以李克强用六年时间读完硕士博士课程,至少从表面上看,还是正规的。当然,如果考虑到他在此期间担任的工作,就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超人精力,可以工作读书两不误。

  
李克强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论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换",副题名为"国际比较与中国的经验",他的论文指导教授挂的是吴树青的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后,必须提交一份给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收藏整理。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李克强的学科专业为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学位授予单位为北京大学。学位授予日期1994.论文页码总数183页。馆藏号为bslw /1998 /f40 /6.李克强的论文导师吴树青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专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邓小平经济理论。89年六四动乱后,他从人大第四副校长的位置调到北大任校长,他能受到青睐,当然与其支持平乱的极左立场有关。此后热衷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成为邓小平经济理论专家。现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退而不休。

  
李克强投在吴树青门下(挂名亦罢),应该说是气味相投。六四后,李克强能在共青团系统内稳步上升,与其政治立场必有很大关系。从他的论文题目看,显然还算中规中矩。只是不知这篇论文是否全部出自他手。

  
李源潮的的博士论文像领导的发言稿

  
李源潮78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82年毕业。83年后到共青团中央工作,86年获北大经济管理硕士学位。98年获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于93年5月至96年3月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96年3月至2000年10月任文化部副部长。也就是说,他的博士学位,是在文化部副部长任内获得的。

  
他的论文题目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生产的若干问题",没有副标题。导师是江流教授。学科专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研究,学位授予单位为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日期1998年,论文页码总数161页,馆藏号bslw /1999 /g12 /1.

  
李源潮的这篇"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生产的若干问题"的博士论文,光从标题上看,不免使人联想到领导干部的大会发言稿。他当时担任的是文化部副部长,这篇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倒是与他的职务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他的论文指导教授江流是中共老党员,38年参加革命,43年加入中共。曾任青年团潍坊市委书记、山东省委学生部部长。51年入马列学院学习,54年留校任教。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长,88年到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第四的副院长(共有10位副院长,院长为胡绳)。

  
刘延东如何异地读书考试?

  
刘延东文革前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70年毕业。82年开始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此后在团中央工作直到91年。91年后到中央统战部工作。按北京官方公布的简历,刘延东在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期间,就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在职博士学位。

  
她的论文题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中国的政治发展",没有副标题。指导教授王惠岩。学科专业政治学理论。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授予日期1998年,论文页码总数230页。馆藏号bslw /1999 /d621 /3.

  
王惠岩是吉林大学教授,号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在国内政治学界人脉深广。刘延东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的身份作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者王惠岩的博士生,从专业及工作性质来说,倒也比较合适。她的论文讨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发展正是工作中每天要遇到的事。但有疑问的是,刘延东身在北京做副部长及学院书记,如何到长春去读书考试?难道是王惠岩到北京去给刘延东上课?

  
博士招牌为习进平徒添烦恼

  
在这四位博士中,习近平的博士学位水分最多。习近平是工农兵大学生,75年到79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98年到2002年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并於2002年转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担任地方大吏,其工作繁忙程度,比京官李克强、李源潮、刘延东更甚,如何上京读书?难道由清华大学派人去闽浙为习近平上课?在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查不到习近平的博士论文,不符惯例,所以使人怀疑他并没有通过博士论文,或者根本没有提交博士论文。

  
习近平是习仲勋之子,在中共元老中,习仲勋是极少几位开明者之一,有政治远见及头脑。习近平当年在中央军委担任耿飚秘书,不恋北京官场,主动提出下放基层锻炼,是高干子女中要求出京到地方工作的异数,显示出其父辈的遗传基因,是目前太子党中较少的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被太子党帮主曾庆红看重,绝非无因。但他也不能免俗,非要弄个水份博士招牌挂在身上。这块招牌,非但不能为他增光,还徒添烦恼。依目前的形势看,习近平将是最有力的胡锦涛接班人之一,有可能在今后十多年中,成为中共的领袖人物。那时他难道还要拿那"法学博士"头衔为自己添光吗?如果那样,就好像身穿名牌西装却舍不得剪去袖口那块标签一样,岂非成为众人的笑料?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忆往事
    从新外长上任想起 
    介绍《梦迴沪江》一书 
    周总理照片 
    四海为家 
    我的文革回忆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