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水双 >> 滴水穿石
字体∶
读李长声《谁救了京都》后与诸网友问答

水双 (发表日期:2006-07-31 08:51:34 阅读人次:2110 回复数:5)

  (原创)谁救了京都

  
李长声 (发表日期:2006-04-13 22:03:56 阅读人次:233)

  
读陈舜臣自传《路半》,发现他搞错了一件事。

  
陈氏写道∶一九九九年,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建校一百年,“邀请了梁思永的儿子(曾留学美国的建筑师)”,据这位儿子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空袭日本各地,由于他父亲进言,古迹荟萃的京都、奈良幸免于难,遗存至今。

  
其实,陈氏所说的“儿子”是梁从诫,乃梁思成与林徽因所生,应该叫梁思永叔叔。梁思成是粱启超的长子,出生于东京,而梁思永出自如夫人,同父异母。“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人才之本”,百日维新后粱启超亡命日本,在神户讲演时倡议办学校。当时神户华侨不足两千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办起了第一所华侨学校。粱启超举家迁居神户的须磨后,梁思成也就读于此校。

  
二十多年来中国百废俱兴,积淀泛起,“曾留学美国的建筑师”梁思成也成了故事人物,特别是他和林徽因的浪漫爱情,有诗人徐志摩插上一脚,还有人为林徽因而终身不娶,不仅演义成小说,还搬上电视。关于梁思成从战火中挽救了京都、奈良之说,传闻今年(二○○五年)一月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也予以宣扬,始作俑者似乎是刊登在《人物》杂志二○○一年第一期上的访谈。以往颇信任该杂志,但此文却经不起推敲,好似米饭里有砂,越细嚼越硌牙,疑窦丛生。梁思成在一九六四年给日本人写过一篇文章,动情地回忆∶我同我的堂兄弟姐妹们从家里徒步走到通往神户的铁路车站,去神户同文学校上学。铁路售票员对我们很好,即使我们只有一天没去上学,他们也会担心,第二天一定要问问发生了什么事。遗憾的是,他对这个历史性功绩“缄口不言”。

  
日本人四出侵略,杀人放火,无恶不做,但战争结束后,发现自家的京都、奈良安然无恙,那里并非没有军事设施,却未遭兵燹(准确地说,是不曾遭受大规模空袭),匪夷所思。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朝日新闻》这样报道∶京都和奈良为啥没挨炸?战争结束三个月了,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原来美国人尊重美术与历史,开战伊始组成“战争地域美术及历史遗迹保护挽救委员会”,空袭日本各城市之初就没把京都、奈良列为目标。哈佛大学美术馆东方部主任兰登·沃纳为此付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他是日本美术专家,比日本人更爱日本,尤其是奈良、京都。在麦克阿瑟司令部职司文教的亨德森中校也是美术研究家,他进驻日本后宣扬了沃纳的不朽功绩。云云。这个报道不无拿文化说事、给美国贴金之嫌,从此沃纳大恩人之说不胫而走,成为战后日本人的一个“共识”或“常识”。

  
兰登·沃纳(Langdon Warner 1881-1955)生于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毕业。一九○七年至○九年初次来日,师事冈仓天心,和横山大观等同学日本美术。自一九二三年在母校哈佛大学执教。一九三一年再度来日,在奈良学习佛教造像。妻子是罗斯福总统的侄女。战后他旧地重游,日本举国欢迎,热点话题当然是他仗义使奈良、京都不曾被夷为平地,他却不买帐,始终予以否认。

  
“战争地域美术及历史遗迹保护挽救委员会”中负责远东战线文化财产保护的成员有沃纳等七人,而地中海战线为三十八人,欧洲战线为一百八十六人,编制了四十本目录。有关日本文化设施的目录共三十一页,附有京都、奈良、东京的略图,被称作“沃纳手册”,于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初版发行。“沃纳手册”并非沃纳一人之功,这可能是他坚拒归功于己的原因。

  
沃纳去世时日本各报齐哀悼,奈良举行追悼会,日本政府颁赠“勋二等瑞宝章”,这是给外国人的最高荣誉。所以,恐怕日本人不会听仨俩中国人一说,就“朝野得知了京都、奈良大量国宝文物得以保护下来的真实原因,均称赞梁思成先生为‘古都的恩人’。与此同时,成为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工作仅有的参与者的罗哲文,也赢得了京都和奈良人民的尊敬”。(语见《人物》)无须调查,我也敢说某清华大学教授说的,奈良人铺红地毯迎接罗哲文,以示感激(语见《中国经济时报》),不过是关起门来说瞎话,自个儿哄自个儿玩,顶多有一点比着桑树说槐树的意思。说来日本人对此事已不大关心,从他们的言行来看,好像挨了原子弹的广岛、长崎更别有价值。

  
除了皇宫,列入“沃纳手册”也未必不炸。一九四五年五月十日至十一日美国第二次开会研究往哪里扔原子弹,首选就是那京都,继之为广岛、横滨、小仓。京都地处盆地,原子弹尤能施威,而日本文化集中于此,定然吃不消,早早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予以反对。日本人自作解释,说他战前曾两度来日本,参观过京都、奈良,对古寺等留下深刻印象,不忍毁灭日本文化,因此也有人认定史汀生才是大恩人。京都几上几下,最终被拿掉,列入毁灭名单的是广岛、新泻、小仓、长崎。横滨免了原子弹,十多天后便惨遭B29狂轰滥炸;原来不进行大规模空袭是为了保持原状,以便观察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事情才过去六十年就语焉不详,可见认知史实之难。人们喜欢给伟人编造奇闻逸事,虽足以添彩,却终归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陈舜臣毕竟是历史小说家,既不姑妄听之,也不听风就是雨,说“既然是正式委托,应记录在案,过一定时期会公开,那时我要调查一下”。他好像不知道二次大战期间的档案早就开始解密了。美国往长崎投原子弹,事先知道那里有俘虏营,关押二百多名美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战俘,这件事也因档案解密而大白于天下。

  
--------------------------------------------------------------------------------

  
回复[1]: 梁启超与神户同文学校 水双 (2006-07-30 11:17:33)

  
-----------------------

  
百日维新后粱启超亡命日本,在神户讲演时倡议办学校。当时神户华侨不足两千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办起了第一所华侨学校。粱启超举家迁居神户的须磨后,梁思成也就读于此校。

  
-----------------------

  
房东,你好。

  
神户华侨同文学校(现在神户中华同文学校的前身的一部分)并非因梁启超倡议所办,而是华侨们自己动议创设的。

  
1898年10月14日,神户当地的报纸在题为<清人学校设立の计画>(《神户又新日报》1898年10月14日)的报道中说到,神户华侨由于受到横滨的华侨学校(大同学校)正式开课(1898年3月)的刺激,商议开办学校,并决定规模不必搞得太大,学校的名称也不用“大同”,云云。梁在翌年(1899年5月28日)在神户的中华会馆举行演说,面对广东同乡们,大力倡议办学。当时,与梁启超同行的还有大隈重信。他们在一起商议,大隈慷慨赞助,并建议由犬养毅出任名誉校长。这样,在神户华侨(主要领袖是麦少彭)、大隈、梁等人的商议下,学校建设的步伐加快。1900年3月,神户华侨同文学校正式开学。因为梁启超在1899年6月18日刊行的《清议报》第十八册中,刊登了<神户倡建大同学校公启>一文,好像学校的创办是由于他的提倡而开始的。后人因梁的名声,故将“倡议办学”的美名归在梁的名下,实在是误会。

  
另外,梁思成除了赴同文学校学习以外,还就读于神户须磨国民小学校。那儿离梁在神户的寓所很近。

  
陈舜臣的《道なかば》的书名是否可以翻成《路途中》?

  
--------------------------------------------------------------------------------

  
回复[2]: 《道なかば》 蓝方 (2006-07-30 13:05:09)

  
读李先生的文章,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历史面目,而且是在日中国人有必要知道的历史。真是很高兴的。

  
我也曾听日本人说过对于美国不炸京都等地表示感谢。一个强盗杀了很多人,再计划救一个人,那么罪行就可以饶恕了?美国人尊重美术与历史?人的生命比美术和历史来得轻微?令人啼笑皆非。如果战后日本不必依靠美国生存的话,不知道日本人又会怎么说?以我的妇人之间,日本政府不过是教育老百姓和美国老大搞好关系,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对强盗加以利用罢了。

  
中国人愿意把功绩记录到中国人头上,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水双先生的加注,也是的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每次读水双先生在各处的留言,都获益匪浅。

  
《道なかば》我没有读过。内容不知道。但是一看名字,就想起《人在旅途》这个名字来。根据谁双先生的意见,我觉得翻译成《途中》或者《在途中》也可以。“路”和“途”是不是重复了呢?

  
恳请指教。

  
--------------------------------------------------------------------------------

  
回复[3]: 多谢水、蓝二位指教 李长声 (2006-07-30 15:34:01)

  
“后人因梁的名声,故将‘倡议办学’的美名归在梁的名下”,这就不是误会,而是作伪了。小文意在指出某些国人玩尿泥,却也失于人云亦云,惭愧。

  
--------------------------------------------------------------------------------

  
回复[4]: 书名的翻译 水双 (2006-07-30 16:04:41)

  
回蓝方:《道なかば》是著名作家陈舜臣先生的最近写的自传随笔集。很感人,但是是用日语写的,陈先生是用日语写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台湾有翻译出版的,但那是翻译作品,不是原作。《道なかば》是否有翻译?不知道。

  
“道”在日文中既有路的意思,也有方法、道理等含义(与中文差不多)。问题是“nakaba”,其训读是“半ば”,其含义在字面上是半,但实际上不是一半,而是还差一步的意思。日文中有这么一句谚语:“百里を行く者は九十里をもって半ばとす”意思是说,行百里的人总是在走了九十里后,还说只走了“半ば”。从这里可以看到,“半ば”是日文中一个诙谐而又深刻、谦虚的语词。如果望文生义地翻译成“路半”的话,就有可能失去日文原来的“差一步”的感觉。所以“中”比“半”更接近日文的原意。

  
妳说的《人在旅途》不错,是比较好的意译。《途中》本身是一个单词(日文,中文都有),意思和“道なかば”略有不同。《在途中》的“在”字,强调了动作的静态的主体性,与日文的尽量不突出主体性的感觉(动词名词化)稍有异样,《人在旅途》也有这种感觉。我因为不想完全放弃“道”的含义,所以保留了一个“路”字。比起单个的“旅”、“途”等字,“路”的含义更加接近“道”,所以我选用“路途中”。仅供参考。

  
还是看一下原书吧。在那里,作者告诉我们,一个听到过“228”枪声的青年是如何用历史小说的方法来行走他的“道”的。

  
--------------------------------------------------------------------------------

  
回复[5]: 谨受教 李长声 (2006-07-30 16:25:37)

  
不好意思,那个书名是照搬了原文的汉字部分。我向来有个笨想法,那就是在文中提及日本书的时候尽可能照搬汉字,为的是感兴趣的人可以由汉字推想原文书名。 (网上黑话这时应该说:汗?)

  
关于“百里を行く者は九十里をもって半ばとす”,我总是按我们古时候的说法“行百里者半九十”理解的,又汗。

  
听说日本的一里约等于我们的八里,那么百里简直要千里走单骑了。

  
--------------------------------------------------------------------------------

  
回复[6]: 恐缩 水双 (2006-07-30 16:35:08)

  
不瞒房东,那句谚语也是为了写小条子,刚从《日中辞典》(小学馆,1987年4月,1398页)批发来的。恐缩,恐缩。

  
--------------------------------------------------------------------------------

  
回复[7]: 多谢两位先生! 蓝方 (2006-07-30 23:16:37)

  
两位先生的帖子也是我的教科书。感谢感谢!

  
水双先生:很惭愧我在BOOKOOF经常看到陈舜臣先生的书,就在宫城谷昌光的附近,但是我就是没有买,当然也就没有读。有一段时间我迷上宫城谷昌光,晚上不睡觉。真是鬼使神差。

  
您对《道なかば》的题目的解释,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一下看来非“路途中”不行了,不知道国内的不懂日语的同胞们能不能接受。如果能两全其美就好了。228的事情,我在日语学校的时候听到一位台湾的同学(年纪比较大,姓吴)说起过。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时候我很想问一下我那位在台湾的伯伯,但是没有勇气。

  
您推荐的书,我找机会读。我也觉得好书应该看原文的(恨不得精通世界文字)。

  
非常感谢两位老师。




 回复[1]: 再谢两位先生 蓝方 (2006-07-31 18:32:20)  
 
  两位先生认真研究学问的态度和谦逊的胸怀令我感动。从这方面说,也是一种学习。

 回复[2]: 改题的几句话 水双 (2006-07-31 21:08:19)  
 
  李长声先生:

  
因为想把有些问答的内容保留下来,就冒昧地收在自己的文档里了。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突出你的原创性,故改现题。如有不妥,请斧正,随时修改或撤退。

 回复[3]:  风 (2006-09-14 16:45:28)  
 
  水双认真

 回复[4]:  水双 (2006-09-14 17:09:55)  
 
  听了风言风语,更加恐缩了。谢花。

 回复[5]:  莫邦富 (2006-09-14 21:01:45)  
 
  《人在旅途》,译得好!受益匪浅。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滴水穿石
    暗証番号 
    中西功《中国革命与毛泽东思想》译后赘语 
    “华流”的尴尬 
    倾听 
    书带 
    找人说话 
    秋天街景 
    追忆中的冈本 
    守住“九条” 
    那天我在干什么? 
    用双手刷牙 
    如何看待色情文学 
    读李长声《谁救了京都》后与诸网友问答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