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水双 >> 水土不服
字体∶
我为什么要写作(断想)

水双 (发表日期:2006-09-13 10:44:33 阅读人次:2276 回复数:27)

  在一个市民教室教中文,学生都是社会人,水平也不低,其中不少是中国旅行的达人。有位老学生对我说:“老师,想拜读您的中文作品”。我想他大概是想惦惦我的份量吧,于是就花了点力气,写了几篇与专业有关的文章。文章在报纸上登出来后,那位学生拿着剪报来问我,“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句成语该翻成什么样的日语惯用句?”好家伙,他把我的文章翻成了日语,用汉日对照的格式,工工整整地打印下来了。我一边给他解释,一边在想,今后写汉语文章,马虎不得。有人写,就有人看,也许有的人看得很仔细呢。

  


  
我居住的城市是日本的一个开港城市,从明治时代起就有华侨活动的足迹,现在,这个城市依然保留着一些中国文化的名胜,但是却没有一本比较完整的由华侨自己写的历史书。水灾、空袭、地震,还有许多人为的、说不清的理由把应该保留下来的资料掩埋了。现在,只能把别人记录华侨的资料(其中不乏歧视诬蔑的语句)凑起来,拼出一本简史和一本名人志而已。华侨为丰富日本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与之相应的记录却是很不够的。自己的文字的份量,毫无疑问,是很沉重的。

  
华侨们知道自己文字的份量,在100多年前就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历尽风霜雪雨,坚持至今,在本地区也是名门。战后坚持提高中华民族自豪感(Hokori)的“民族教育”,但是,“民族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衡量“民族教育”的成果,却是很难的,唯一的指标最后好像只能归结到学生们的汉语水平考试的合格率了。很遗憾,这项指标并不乐观,许多毕业生在与中国做生意时,还得依靠翻译。

  


  
回沪探亲,和老弟谈起我们兄弟都非常钟爱的花生,我说,花生是从日本传到中国来的。老弟不高兴了,说:不可能,扯谈。理由是,古已有之。其实,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汇来自日本,100多年前的事就不用说了,即使最近,“人气”、“职场”等日文词汇也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中文里来了。有些肯定是在日华文作者带回去的。例如毛丹青把“狂走”一词索性用在书名上带回去了。可是使用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这些词汇的来源,如果问起词源,他们大概也会象老弟一样,用一个“古已有之”来塘塞过去了。体现汉语生命力是它的造词功能,只要约定俗成,就可以无限地扩大词汇量,例如与“职场”相似的还有“战场”、“展场”、“赌场”、“情场”、“冷场”、“清场”等等。这也是汉语有容乃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在日文中得到了不少的发挥。所以,在日本写作汉语,即使是仅仅从吸收光大造词功能的一面来说,也还是不无意义的吧。

  


  
今年元旦,为一家出版社校对面向香港的中学古汉语教科书,要求把简体字改成繁体字。于是不得不把“茴香豆的茴字应该有几种写法”的功夫使出来,整整当了两个星期的孔乙己。有些繁体字是有阶段性的,该用哪个繁体字,颇费脑汁。索性买了本《全译汉辞海》(户川芳郎监修,佐藤进、滨口富士雄编,三省堂,2006年1月版)来看,才解决了一些问题。买辞典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但是辞典要归出版社。我不干,把辞典和发票一起扣押下来了。

  


  
戴季陶在《日本论》中是这样评论日本文明的:“日本文明是甚么东西?日本的学者虽然有许多的附会,许多的粉饰,但是如果从日本史籍里面把中国的、印度的、欧美的文化通同取了出来,赤裸裸的留下一个日本固有的本质,我想会和南洋土番差不多。”这好像是论述日本文明本质的名言。如果,我们把后半句的“日本史籍”换成“现代汉语”,相关的概念作一些调整来表述的话,是不是暴论呢?“如果从现代汉语里的日本的、印度的、欧美的词汇通同取了出来,赤裸裸的留下一个汉语固有的本质,我想会和秦汉时代差不多。”戴季陶继续说:“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明的同化性,不能吸收世界的文明,一定不能进步,不能在文化的生活上面立足。但是如果没有一种自己保存,自己发展的能力,只是被人同化而不能同化人,也是不能立足的。”文明如此,言语亦应如此,汉语更应如此吧。

  


  
网络文化为我们写字的人提供了好“网场”。但是正如有心人(例如本坛之阮博)深刻地指出的那样,即使是在网上,也应该把中文写得象样一些,至少用词造句,修辞逻辑等等的基本功还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坛主陈骏开辟了本人可以修改文字的功能(金十字),用意大概也在于此吧。如果发现文字上的误点,就要改正,别怕羞。网友诸贤,当共勉之。

  


  
回到主题,我为什么要用汉语写作?理由有很多,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作为一个会写中文的人,想用比较象样的中文把我和我周围的人记录下来。这样,好像就会觉得不至于白白地来到和离开这个世间。 




 回复[1]:  雪非雪 (2006-09-13 14:12:27)  
 
  即使是在网上,也应该把中文写得象样一些,至少用词造句,修辞逻辑等等的基本功还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坛主陈某开辟了本人可以修改文字的功能(金十字),用意大概也在于此吧。如果发现文字上的误点,就要改正,别怕羞。

  
………………………………………………………………………

  
网友诸贤,当共勉之。

  
…………………………………………………………………………

  
水桑,同感。

 回复[2]:  风 (2006-09-13 11:28:12)  
 
  水双好文。

 回复[3]: 谢诸友 水双 (2006-09-13 11:39:08)  
 
  雪非雪san

  
似曾相识,慢慢聊啊。

  
风san

  
感谢鼓励。胡思乱想的结晶,恐缩恐缩。

 回复[4]: 水桑说的好 陈某 (2006-09-13 11:54:55)  
 
  除了网络语言也要规范以外

  
行文中尽量不要夹杂英文日文

  
我一般不用,但是偶尔也会犯错误

  
最近在小菜院贴子里说“大手企业”,就有朋友看不明白

  
水桑的文章开头就用了一个“达人”,不好

 回复[5]: 贤达人士 水双 (2006-09-13 12:02:44)  
 
  坛主:

  
改成“贤达人士”,如何?

 回复[6]: 赞同水双《我为什么要写作》 龍昇 (2006-09-13 12:16:12)  
 
  “华侨为丰富日本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与之相应的记录却是很不够的。自己的文字的份量,毫无疑问,是很沉重的。”——同感。因此我决心来记一部分。这几年记了二十余万字。博多(福冈)——平户——长崎——九州的。业余的,以后想陆续贴出,盼你指教。

  
“我居住的城市是日本的一个开港城市,从明治时代起就有华侨活动的足迹”——?因你是搞研究的,下面这段文字请指正有错否:

  
“1859年横滨开港,欧美商人络绎进入,和他们同时来的是需要依靠的叫做“买办”的中国人,那些中国人来自香港、上海、长崎。很快,横滨出现了中华街。

  
1868年,神户开港。根据条约,在海边划出一片外国人居留地,欧美商馆和住宅一栋栋建立起来。同年,从长崎赶去十余名华侨,因为还没有“日清友好条约”签订,他们在外国人居留地旁边的杂居地——“海岸通” 和“荣町”住下,行商坐商,那里后来成了神户中华街——南京街。

  
也成为自由贸易港的长崎失去了独占鳌头的地位。1858年,长崎开始在常磐等海岸填海造田,建立外国人居留地(1859年初成),原来突在海中的收容荷兰人的“出岛”和收容来航唐人的“新地蔵”也逐渐连成了陆地。和横滨一样,随着欧美自由商人进住长崎,也跟进了一批假借西方外商雇员名义而来的唐人,暗中从事贸易工作,他们和仍残留在唐人屋敷中的唐人并存,形成了新旧唐商。套今日语,我们是否可以说前者是搞市场经济的,后者是局限于计划经济的。

  
广阔天地都可自由贸易,仅在一个大院中做有限的生意只能是渐趋灭亡,什么“私割符制”“相对商卖”“市法商卖”“定高制”均成历史,唐人屋敷于毫无意义中解体了,残留在那里的唐人终于突出禁锢走到市中。

  
外国人居留地是为与幕府签订友好通商条约的欧美诸国准备的,尚无国家支持的旧唐商大多搬进了临近外国人居留地的、也失去作用的唐人屋敷的仓库“新地蔵”,令那里变成了“新地町”1859年在长崎的中国人有七、八百人,居住在外国人居留地、唐人屋敷、新地各三分之一,合起来远远超过欧美人,积聚了许多中国商号的新地已具中华街雏形。

  
1870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唐人屋敷,从此在未重建,只留下几座庙宇,留居在那里的唐人大多搬到了新地。1871年日清修好条约签订,1878年长崎清领事馆设立。唐人们也被称为支那人、中国人了。1899年废除外国人居留地,允许外国商人在市内混居,假借欧美人之名暗中做生意的中国人,进入新地堂堂正正开起了商馆洋行。”

  
那么水双在其中哪个城市居住呢?

 回复[7]: 几个小问题 水双 (2006-09-13 14:06:55)  
 
  回龙san

  
1,――――――――――――――――――――

  
同年,从长崎赶去十余名华侨,因为还没有“日清友好条约”签订,

  
―――――――――――――――――――――

  
建议改为:同年,从长崎赶去十余名华侨,因为还没有《日清修好条规》签订,

  
2,――――――――――――――――――――

  
他们在外国人居留地旁边的杂居地——“海岸通” 和“荣町”住下,行商坐商,那里后来成了神户中华街——南京街。

  
―――――――――――――――――――――

  
建议改为:他们在外国人居留地旁边的杂居地——“海岸通” 和“荣町”住下,开设了不少饮食、杂货店,后来那里形成了一条中华街――南京町。

  
3,――――――――――――――――――――

  
和横滨一样,随着欧美自由商人进住长崎,也跟进了一批假借西方外商雇员名义而来的唐人,暗中从事贸易工作,他们和仍残留在唐人屋敷中的唐人并存,形成了新旧唐商。套今日语,我们是否可以说前者是搞市场经济的,后者是局限于计划经济的。

  
―――――――――――――――――――――

  
建议改为:和横滨一样,随着欧美自由商人进住长崎,也跟进了一批西方外商雇员的唐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合伙开设商号,从事贸易工作,和原来在唐人屋敷中从事官方许可贸易的商社一起,形成了长崎华侨社会。

  
4,―――――――――――――――――――――

  
1871年日清修好条约签订,1878年长崎清领事馆设立。唐人们也被称为支那人、中国人了。1899年废除外国人居留地,允许外国商人在市内混居,假借欧美人之名暗中做生意的中国人,进入新地堂堂正正开起了商馆洋行。

  
――――――――――――――――――――――

  
建议改为:1871年《日清修好条规》签订,1878年长崎清领事馆设立。唐人们也被称为支那人、清人。1899年废除外国人居留地,允许外国商人在市内混居,中国商人集中居住的新地逐渐地形成了唐人街。 

  
关于第三、第四个问题,想说明一下。所谓“假借”、“暗中”等说法是不成立的。作为外商雇员的中国人买办都是按照日本的规矩,登记在册的,有名有姓。别受今人的影响,与“黑户口”等联想起来。另外当时的华商们都很团结(通过地缘、血缘等关系),几乎所有商人都是在前辈商人的店里先学几年生意,等有了才华、资金、机遇后,才独立出来。从老主人、老掌柜那里分得一个字作自己商号名字。例如从“泰益号”独立出来的是“益祥商社”那样(此例为完全杜撰,请勿当真)。不象今人,开店立号,无根无源,所以“新旧唐商”的说法,不妥。至于“套今日语……”一句,多有障碍,建议删去不用为妥。

  
建议:如想学习日本华侨史,先到图书馆去借一本《华侨·华人事典》(可儿弘明等编,弘文社,2002年6月)来看一下,必有收获。小册子的话,《素颜の中华街》(王维著,洋泉社,2003年5月)虽然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描述不太准确,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可以参考。

 回复[8]: 通知一楼和四楼 水双 (2006-09-13 14:23:33)  
 
  雪san

  
我打错了一个字,改好了,你也自己改一下吧。

  
即使是在网上,也应该把中文写的象样一些,至少用词造句,修辞逻辑等等的基本功还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写的象样一些”,应为“写得象样一些”。

  
坛主,你的标题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了。

  
大手企业,好像已经有点儿被认同起来了。大概用不了多久,就会行(沪语,念háng)起来的。

 回复[9]: 可以咨询日中词汇的翻译吗 美子 (2006-09-13 14:29:56)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如何准确地互译中日词汇的问题和烦恼,比如キーワード一词字典上的解释是关键词。可是这句话该如何翻译呢?2006年中国のキーワード一は純朴です。敬请各位高人不吝赐教!

 回复[10]: 谢水双订正,即改。关于王维的 龍昇 (2006-09-13 14:46:25)  
 
  《素颜的中华街》有一处(22页)“……三江(江苏、浙江、安徽的地域)、福建、广东出身的商人和文化人、船主……”我认为“三江”和“三江帮”指的是“江苏、浙江、江西”而不是“江苏、浙江、安徽”。因为(1)长崎第一座华寺兴福寺的创建者和开山均为江西人,大施主们也多江西人。(2)安徽不带“江”字。你认识王维吗,帮忙探讨一下。

 回复[11]: 回美子 郭家 (2006-09-13 15:46:03)  
 
  根据上下文,应该有几种译法,例如

  
“2006年中国的流行词是纯朴”

  
“2006年中国的关键问题是纯朴”

  
“2006年中国的主要课题是纯朴”

  
“2006年中国的流行口号是纯朴”

  
“2006年中国的关键论点是纯朴”

  
“2006年中国的热门话题是纯朴”

  
............

 回复[12]: 跟贴有两错字想改找不到金十字 龍昇 (2006-09-13 14:44:38)  
 
  

 回复[13]:  郭家 (2006-09-13 14:48:34)  
 
  龙桑,要受洗礼后才能挂上十字架(登陆后才能出现金十字)

 回复[14]: 受洗礼了,挂上了,谢。 龍昇 (2006-09-13 14:52:32)  
 
  

 回复[15]:  唐辛子 (2006-09-13 15:04:15)  
 
  如果我翻译的话,大概就这样写:

  
“2006年中国的关键词:纯朴”。

  
我的个人理解是:“关键词”一说,已经包含了“主打”,“热点”,“中心内容”,“重点”等等含义。“关键词”虽然是由互联网派生出来的新生词,但现在中文媒体和网络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和其他的用词相比,这个词感觉更传神-----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而已,对词语并没有认真研究,班门弄斧了,不好意思。

  

 回复[16]:  虫草 (2006-09-13 15:03:16)  
 
  汗颜的不行了,我一直是觉得文字重在交流,彼此词能达意心领神会就够了的,反省去了。

 回复[17]:  郭家 (2006-09-13 15:30:38)  
 
  唐mm的解释有道理,既然“关键词”已经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的话,许多场合可以直接翻译。

  
不过我理解美子原文的意思是,虽然キーワード在字典上的意译是“关键词”,但是实际应用中是否都能用“关键词”来翻译。所以我说根据上下文,应该有多种不用“关键词”的译法。

  

 回复[18]: 谢谢水兄指正 陈某 (2006-09-13 15:31:35)  
 
  

  
俺是偷懒,拷贝人家楼上的

 回复[19]:  雪非雪 (2006-09-13 15:37:18)  
 
  郭家桑的多种翻译可做重要参考资料收藏。哪一种译法更合适要看是否适合文体和通篇语境,另外还有译者个人选词的爱好倾向等等因素吧。

 回复[20]:  郭家 (2006-09-13 16:04:54)  
 
  谢雪桑鼓励。我是理工出身的一介武夫,在文化人云集的东洋镜附庸风雅,望多指教。

 回复[21]:  雪非雪 (2006-09-13 16:14:20)  
 
  郭家桑不必自谦,看这东洋镜里的几位大角不好几位都是理工出身?做理工的要是拿起文字来进入意识形态,我可是见了就心虚。你们那些一丝不苟的严密逻辑用不上两个来回就把所谓文化人给击得体无完肤不见血。给工学系学生上中文课深有体会,他们能用因为x所以y之类的公式般的思维模式证明出中文造句的成立……。服了服了。

 回复[22]: 关于三江帮 水双 (2006-09-13 16:17:52)  
 
  回10楼龙san

  
三江一词,相当暧昧。我的理解是:江苏,浙江,江南。

  
江南是历史地名,唐时设江南道,其范围大约在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宋时设江南东路,范围大约在皖南。元时皖南属江浙省。明时皖南属南京省。至清时,皖南才开始属于安徽省(劉鈞仁原著、編著塩英哲『中国歴史地名大辞典·第三巻』、凌雲書房、1980年10月、1006~1007頁)。一些到日本的华商在自报籍贯时,有时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南京人,江南人。大概就是受这些历史地名的影响吧。

  
所谓安徽商人实际上就是指徽州商人。他们曾经在明清时代活跃在大江南北。到了晚清,经过几代人的变迁,他们在上海江浙一带扎根落户,与江浙商人融为一体。开港后,又以上海等开港城市为起点,赴日经商,以三江帮的团体活跃在日本华侨社会中。

  
长崎兴福寺开山祖师刘觉虽然是江西人,但以后的主持和尚均为浙江人(杭人居多),可见此寺并不是江西人独有的。应该说,江西商人也有可能在日本活动,但是很遗憾,关于江西人,现在除了刘某以外,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摘录一条史料,原文较长,摘录有关部分,供参考。

  
《三江会所碑序》

  
窃维公所会馆,原联桑梓之情,客宇寮房,用备帷幄之驻,此我国之盛举。……三江者,江南、江西、浙江是也。祠由是名,帮由是立。(宋越伦著,熊谷治译《中日民族文化交流史》255―256页,弘文堂,1970年11月)。

 回复[23]:  唐辛子 (2006-09-13 16:26:34)  
 
  刚认真看过了水双兄和龙先生的贴,敬佩!!!学习中~~~~

 回复[24]: 关于王维 水双 (2006-09-13 16:28:23)  
 
  回龙san

  
王维的介绍如下:

  
http://koho.kagawa-u.ac.jp/Souran/hp.asp?ID=205

  
找一下坛主,要一下我的妹儿,再细说。

 回复[25]: 谢水双,进一步的妹儿中请教 龍昇 (2006-09-13 17:53:48)  
 
  

 回复[26]: 谢谢各位的不吝赐教!有点感觉了! 美子 (2006-09-13 19:56:55)  
 
  

 回复[27]:  陈梅林 (2006-09-13 22:21:59)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恍惚中。

  
好气象!心平气和探讨,各有所得。学习中。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水土不服
    辛亥百年祭 
    避讳 
    上海工人阶级的挽歌--读李逊《大崩溃--上海工人造反派兴亡史》 
    我错了 
    号召 
    乱码 
    呼叫阿骏 
    口罩 
    预防新型流感的“十不” 
    你救了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解 
    阪神大地震追忆(下) 
    阪神大地震追忆(上) 
    我在日本打工 
    我为什么要写作(断想) 
    嘴和脸 
    入坛落网记 
    变脸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