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东京博士 >> 中日文化篇
字体∶
从《含泪活着》重新思考什么是幸福?

东京博士 (发表日期:2006-11-06 21:59:44 阅读人次:9508 回复数:59)

  近日看到不少有关介绍丁尚彪的那个《含泪活着》的在日华人以及日本观众的评论,夸主人公了不起的占大多数,我也认为的确非常的了不起,但是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着另外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幸福的家庭。

  
我认为,家人还是尽量不要长期分开为好,有时候对方的沉默不一定就是对你的支持,更何况女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其实我看了那个电视后,一直有股说不出的想法,除了钦佩老丁的毅力(其实我来日本后也曾有那种毅力),我觉得既然老丁能为女儿牺牲,为何不能也为了妻子做点什么呢?老丁那样的做法是个好父亲,但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个好丈夫,在无法两全其美的时候,我可能会选择善待妻子,而不是为了女儿。我可以想象老丁在牺牲自己的同时,在当时也无法与国内家庭充分沟通的客观环境下,让妻子也不知不觉地搭进了牺牲的圈子,也许当时是走一步看一步,并没有想过妻子是否愿意像自己一样为孩子如此牺牲。这是我唯一不能理解的这个电视中的一个情节。

  
我这么说并不是突然心血来潮,因为我也有过与家人分离的体验,虽然时间不长。我女儿出生在国内,当时因为妻子恐惧在日本单独生孩子,以及产后没有家人照顾的生活,那时我在日本创业,几乎一直出差,早出晚归根本无法顾及家庭。

  
孩子生后6个月我们在东京团聚了,没多久,由于我们夫妻都工作繁忙,孩子送回国内10个月,那10个月的变化终于让我们明白了钱财一切都是身外物,家庭的幸福在于让每个人都幸福,而不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也就是死也要死在一起。因此我们把孩子又接回日本,一家人再也没有分开过。

  
日本的中文媒体常有讨论海外华人的孩子究竟是送回国教育培养好,还是留在身边好的话题,我觉得不管哪种选择,保持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是最好的选择,孩子有几个童年?人生有几个10年?父母和子女的亲情,启蒙教育,夫妻最美好的共同生活的时光,一起为家庭忧愁,分担,无论是精打细算还是偶尔奢侈,缺了谁都不会快乐。

  
昨天的东洋镜东京聚会,与[九哥],[每天早上]同席时谈到了孩子的出息和教育问题,我觉得不能把父母的价值观强加与孩子,父母最多引导,九哥拉琴,但是九哥如果逼着他儿子一定也要拉琴就不一定是儿子本人真正幸福的人生,我是搞技术的,我也不会逼迫女儿将来非做电子工程师不可。

  
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每个时代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我们的父母不能强求我们做的事,为何我们在成为人父时要强加自己的孩子呢?这里面有浓重的中国式的亲子关系的经典模式,包括介绍老丁的那个电视,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教子育女的传统精神枷锁下,老丁不得不说是一个中国文化的悲剧人物。

  
老丁的女儿成功了,所以有这样的电视片让人感动流泪。但是这世上其实有很多老丁,他们的儿女不一定都能有那样的成功,这里面有千千万个老丁的孩子们由于机遇,甚至由于智商,或者他们本人的贪玩,甚至长期单亲家庭的教育不周的不尽人意的结局,他们都不如老丁的女儿,难道他们今后就没有幸福的人生了?

  
老丁的这15年是否真的值得,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如果抛开老丁的女儿这个特定的结果来看,老丁的15年我认为是不太值得的,当然我说不值得不等于全盘否定他的牺牲精神本身,相反我无法否认老丁是在日华人中的一个非常努力的人物缩影,这不以这个人物的年龄,出身,学历,经济水准的高低而改变,有这样精神素质的人,不管他在哪里,是黑户口还是白户口,他都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但我还是希望他当时能分一点什么出来给自己的妻子,而不是太执著于赚钱替女儿实现那么高的目标。

  
孩子的路将来很长很长,有很多很多的机会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妻子是自己的同辈人同路人,一直要走向坟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在考虑家庭的完整性时,是不是应该把妻子放在第一位呢?老丁的女儿我想越是有出息,越是个懂事的人,她今后的心理包袱也不会小,因为自己,父母分离了整整15年,这绝对不是她能用任何形式弥补的。

  
——东京博士 2006年11月6日于秋田





Page: 2 | 1 |

 回复[1]:  食蟹猴 (2006-11-06 23:18:01)  
 
  非常沉重的话题。

  
在孩子和爱人之间,如果要做出什么选择的话,孩子始终是第一位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不知道我是受到传统思想毒害太深呢,还是出于动物的本能。

  
问题是,尽量要避免把自己处于“爱人和孩子”的选择其一的境地。这样的选择,无论是任何一方,都是极其痛苦和悲哀的。

 回复[2]:  陈梅林 (2006-11-06 23:28:53)  
 
  俺非常赞同东博的观点,这也是俺一直想说而没说的。

 回复[3]:  风 (2006-11-07 00:13:54)  
 
  东博,俺来说几句。如果码字之间没有别人发言,俺就坐东博的沙发了。

  
很抱歉,坐着沙发来泼冷水:俺想,没必要轻言牺牲。《含泪活着》是描述了一种活法。牺牲云云,硬要说也不是说不得,不过就过于牵强了。

  
活法,换句话说就是工作,像老丁说的,“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是故乡”。

  
大家都工作的,特别是男人。如果要说牺牲,那俺们都在牺牲。早出晚归,极端地说,就是牺牲。不极端的例子,日本的单身赴任,中国的夫妇两地分居,等等。更贴切一些的,在中国,一个乡下人跑大城市打工。即使在日本等发达国家,比如远洋渔船的渔民,一出海就是大半年,有时候更长,老婆就得一个人守在家里。大家都工作。一大半是为了收入,收入主要是为了家用。还有一小部分,可以说是为了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

  
老丁的故事,就是一种为了工作的活法。成为典型,一个是因为时间长。还有些其他方面的凸显,是有关一个很大群体的客观原因:中日之间的经济格差(简单说,时给),工作职位是否容易找到,等等。还有一个原因:黑户口。

  
对女儿妻子的爱和思念;女儿了得,在美国拿到高级学位等等,那都是老丁的个人之事。俺看,在这里都不重要。唯一有些作用的,就是女儿赴美途中见一面那部分,能凸现黑户口的无奈:合法地相见非常难;中途要是回去了,就可能再也没有做这份工作的机会了。

  
俺这么说,可能有人要说俺把话又说得索然无味了。不过,俺看实质就是这样。不用说那些拔高的东西。

  
想想《老人与海》。一个老头就是想把钓的大鱼拉回家。千辛万苦,差点儿把命都送了,即使只剩下鱼骨头了,还是拉回去了。就这,说透了,说绝了,诺贝尔奖都能说来。

  
要是老丁看了俺这几个字,别误会。俺想老丁知道,俺没有贬低老丁的意思。

  


  

 回复[4]:  风 (2006-11-07 00:05:29)  
 
  食蟹猴和梅林快!俺没坐着沙发泼冷水,释然。

 回复[5]:  东京博士 (2006-11-07 00:39:27)  
 
  [风]果真看懂了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想说什么了?我这篇在为丁夫人鸣冤叫屈,并非否定老丁的活法,而是从一个丈夫如何善待自己妻子的角度谈了些看法,妻子和丈夫是家庭中平等的地位,但是不能擅自代替对方选择人生,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老丁的做法暂且不做评论,事实上丁夫人守了15年的活寡(抱歉,我没有丝毫的贬低或刺激当事人,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语)。

  
丁夫人年轻时已经吃了文革的苦,或许很坚强,再吃15年苦也没啥,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我却十分理解为何她要再吃第2次的苦呢?老丁的出国时代就是我的出国时代,阿拉上海人那时不仅有去日本是“空麻袋背米”的说法,还有“当作当年插队落户”,甚至有人说“当作去坐十年牢”,那也比国内10年劳改有收获,至少在经济上的确如此,所以老丁的出国,以及他的黑户口我都能理解,如果我处于他的地步或许也会黑它几年,谁叫自己国家没有比黑户口更好的出路呢?我大姐与陈梅林同年的,在江西山沟沟里插队了整整10年,在我出国来日本前夕对我说:“我们是土插队10年,你是去洋插队,又有文凭,一定会比我们那时有成果的。”

  
但这些都不是我要提起讨论的关键,我是一个男人,但是我比较注重女性的感受,尤其是我说过,自己也有过那种家庭分离的短暂经验,我能想象,并体验丁夫人的种种精神到肉体的创伤累累,尽管不能说是老丁加害与她,但是事实上是这样,女人,并没有男人们想象的那么坚强,你们太拔高现实中的男人和女人了,其实这是非人性和非生活的。

  
前几天,有一个罗某人的帖子其实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是由于使用了比较“肮脏”的语言,我才没有搭话,但是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夫妻究竟是什么?中国古代有很多催人泪下的一等就是几十年,甚至空等一生的悲剧,那种文艺作品宣传的唯美主义,我认为现实中根本不值得去提倡,是实际上的加害女人,或者说潜意识中的男权主义,根本不考虑女性的感受和忍受能力,所以女性为之精神或心理失常等等发生病理变化我认为都不足为奇。

  

 回复[6]: 给东博送花! 唐辛子 (2006-11-07 00:58:31)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一家人就应该在一起。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欣赏东博此文中的观点。

 回复[7]: 另外再冒着“生命危险”说一句 唐辛子 (2006-11-07 01:04:54)  
 
  在东洋镜一边倒的“感动”中,我站在罗鸣兄那一边。虽然他说话过直,却是大实话--希望被丁先生感动的镜友们不要“拍”我的砖,既然有人被感动,也会有人不被感动,请原谅。

 回复[8]:  风 (2006-11-07 01:19:19)  
 
  哈哈,东博什么时候成女权主义者,或男女平权主义者了?赶紧找采夫借个大背篓,明天这帖子下一定是鲜花堆成山了。

  
我自认为是看懂了东博文章的主题的。我也没有一点想说东博“否定老丁的活法”的意思。东博文章没这个否定的意思。我那几个字也没指责东博。

  
我想说的是针对这些的:

  
“既然老丁能为女儿牺牲,为何不能也为了妻子做点什么呢?”

  
“太执著于赚钱替女儿实现那么高的目标。”

  
如果硬要说牺牲,也不该说是“为女儿牺牲”,应该说是为了那个“家”牺牲。或者说是在当时为了“家”的将来,牺牲当时的一些东西。有了经济实力,一家将来会过得很舒适,这是实在的。女儿能否将来出国去名牌留学,更主要的是靠其将来的能力,而不是钱。这个是很显然的。

  
东博有关“完整的家庭”的文字,我也很赞成。只不过是想,老丁的故事应该能显示出一些其他方面的,更深刻的东西。如果只是值不值,太可惜。有关人性的论述,见仁见智。

  
不过无论如何,能见到东博写篇为女士“鸣冤叫屈”的文章,那是值了。

 回复[9]:  雪非雪 (2006-11-07 01:49:55)  
 
  以上各位的观点都同意。都有道理。可能的话,谁家也不愿意分着过,当然就有许多人家就非得分开不可,那另当别论。要是能既不分开又能攒钱以备后顾之忧,一定就不是这种状况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是说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时候。唐辛子的看法我也认可,但是从真人故事角度来看,的确是深受感动,我想我不会对着电视流出谎言的泪水。比如其中的几个细节,想不被感动都不能自抑。夫人的确不容易,但是换个角度说,遇上这样能忍辱负重在外为家赚钱的老公,也算幸运的一种了。现实中有很多每天生活在一起却丝毫看不出男人姿态的丈夫,离离不得,教育也教育不成,让妻子长年累月的无可奈何半生一生。一家一个风格一个尺寸。看得出,东博和辛子都生活在理想家庭中并且把自己的角色都完成得十分好,但不是每一家都这样。虽不是含泪活着,但整日在无奈的叹息中维持家庭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形式。幸福美满是解释不了不幸的。

  


  
(要砸砖也轻一点啊,我脆弱。

 回复[10]:  东京博士 (2006-11-07 02:09:31)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相反,可能比较大男人主义,有人说过我是不是来日本了,学日本男人样,非也,我本来就如此,我认为一个家庭的大方向必须由男人来掌舵,理由我不多说了,家庭跟国家一样。

  
但是这并非说做任何事男人都可以独断专横,正因为家庭的舵手,你就必须处处体谅和主动去体察家庭所有成员的感受,不管你能解决多少,她们在想什么,是否理解你的决定和作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好比在一个公司里,你是老板,就肩负着对所有雇员的责任,他们都是家庭的大黑柱,所以其实老板还肩负着所有雇员家族的责任。

  
日本的女人因为能体谅男人,在人前给足男人面子,所以她们即使长的不一定很漂亮,但是非常可爱。这一点大多数中国女人不是很懂。

  
中国的男人因为处处能从细节上体谅女人的苦衷,才显得更让女人喜欢,但这并不影响男人做大事,相反还会获得女人理解之后的支持。这一点日本男人在家庭中比较欠缺交流。

 回复[11]:  taya (2006-11-07 03:29:47)  
 
  其实我是蛮有体会的

 回复[12]:  小林 (2006-11-07 07:50:51)  
 
  同情丁嫂,也佩服老丁。就我自己来说,我做不到独身生活15年。

  
负笈远行,域外求学的生活除了是清苦外,独在异国为异客的思乡之苦无时不在。但有良伴同行,途不知远。每当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我都会由衷地感谢太座,她和我一同在日本最重要的时刻,支持我,一同走过最困难的一段路程。

 回复[13]:  陈梅林 (2006-11-07 08:38:52)  
 
  俺和唐妹子在许多问题上都不约而同,奇怪呀。

 回复[14]:  风 (2006-11-07 11:12:49)  
 
  谢谢雪非雪在隔壁的担心。

  
送上电视节目中的那首歌。

  
http://210.41.70.13/jsgrzy/hkj/mp3/qs.mp3

  
牵手 (苏芮唱,电影"喜宴"片尾曲)

  
作词:李子恒 作曲:李子恒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因为誓言不敢听 因为承诺不敢信

  
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 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没有风雨躲得过 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地牵你的手 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也许牵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 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 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没有岁月可回头

 回复[15]:  小小鸟儿 (2006-11-07 11:20:18)  
 
  如果让我评论老丁一家的故事的话,我想说的只有我的钦佩和祝福。老丁一家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值得我钦佩;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他们最终得到了自己认为更幸福的生活,值得我祝福。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认可的幸福,也许吃糠咽菜只要合家团圆是有些人认为的幸福,也许漂泊他乡苦苦奋斗追求自己的理想是另一些人的幸福。我想,老丁他是个有思想的倔强的人,也是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他所追求的是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平淡和平凡。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也许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最终得到了回报。

  
所以,我祝福他们!

  

 回复[16]:  东京博士 (2006-11-07 11:39:07)  
 
  影片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美好的想象和潜意识的希望。我也是,但是过后,我会从其他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甚至用自己来设身处地取代每个人物我到了那样的地步会怎么想怎么做,在这个替换过程中,对我最为震撼的是丁夫人,而不是老丁,也不是她女儿,这里面的人物我都能做到,唯一就是丁夫人的一切我做不到,做不到如此平静,做不到让岁月如此煎熬的15年,丁夫人在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说“丈夫不在了,什么都得自己干,习惯了”,其实这是一句非常可怕的台词,其他不多说了。

 回复[17]: 憋不住还是要说一句 陈某 (2006-11-07 11:58:15)  
 
  严重同意楼上那只鸟说的:“如果让我评论老丁一家的故事的话,我想说的只有我的钦佩和祝福。”

  
我那天在聚会上也说了,我想,所有心理正常的观众,看了这个电视片子以后的第一反应,只能是“感动”。

 回复[18]:  风 (2006-11-07 12:09:31)  
 
  哈哈,陈某憋的功夫,与煮红烧肉相比还差点火候?

  
一句“所有心理正常的观众,。。。,只能是。。。”,就替心理医生做了个大广告啊。骏人忧镜,是不是镜子的经费有点儿困难?

 回复[19]: 呵呵呵 陈某 (2006-11-07 12:25:34)  
 
  被你们搞得,差一点点忘记放酱油了,东博还跟我捣浆糊,说是要放一块豆腐。

  
这怎么行?

  
老邓不是说了,不管猪肉牛肉,放酱油的才是红烧肉。

  

 回复[20]:  雪非雪 (2006-11-07 12:37:08)  
 
  谢谢风的歌。在听。以前听的时候就不是这种感觉。又要被感动了,被镜子里的同胞们。不管大家从哪个角度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说的都是由这个节目引发出的话题,这本身就是对同胞的关注。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

  

 回复[21]:  琥珀 (2006-11-07 13:02:43)  
 
  如果往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扯扯的话,我觉得老丁的女儿学有所成是一个生存能力方面的成功,但是在情感方面是否会缺少平衡呢?在恋爱和将来的婚姻生活当中,丈夫的顺序能否排到父母之前呢?如果我是老丁的女儿,会觉得很难很难......老丁完成了他的梦想,女儿开始背负起责任......承受爱,也不轻松啊

 回复[22]:  东京博士 (2006-11-07 13:23:52)  
 
  翻译2个日本人的影片观后感——

  
————————————————————————————————

  
黑户口当然是不应该的,但是成了黑户口也是一个事实。就是这样的黑户口,在日本打工赚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开拓人生,我还是第一次知道。

  
一个人同时打3份工的艰苦生活面前,没有眼泪,但是丁尚彪的眼睛里“父母的责任就是要好好的培养孩子”,这样的信念让主人公直面人生,每天去获得成果,他女儿也能理解父亲的希望,还有对妻子的爱,另外我能察觉出那些时光的流逝,妻子的动摇中交织着对丈夫的思念。

  
最有印象的就是他们夫妇异口同声地说:“生活很艰难但是我们不怕,但是一个人真的很苦”。丁尚彪对家人的思念也是非常率直的,如此炫目,一条路笔直的往前走,他是一个生活的强者。

  
———————————————————————————————————

  
依靠丁桑的资金,女儿终于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在去纽约途中的24小时利用过境签证父女俩在东京8年重见的场面实在催人泪下。

  
父亲说:“你应该减肥了”

  
女儿平淡地说:“这样也蛮好啊”

  
虽然这样,但是,在电车内再次分别时,没有拥抱,只是互相默默地流泪分别,父亲站在站台上,列车启动时,女儿再也不管车内的乘客,哭了出来。

  
与父女8年相会比较,13年分离后与妻子的东京再会更是太悲切了。文革时代共同患难的命运结合,此后他们也没有怎么一起生活就又开始饱尝了分离的生活。 新婚的那对各自保管了13年的大红绣花枕头,搁在了东京的连浴室都没有的铁路沿线的陋室,迎接妻子的到来,乘坐东京市内的观光巴士,为妻子做饭,让妻子看着自己的微笑,观众们实在是笑不出来。

  
妻子的过境签证时间到了,还是那个只能送到机场前一站必须下车的黑户口的因素,与丈夫分别后,妻子说:“他老多了,以前牙齿也没有那么分开的。”边说,眼泪一边静静地留了下来。

  
父亲,母亲,女儿,他们充满着对生活的期盼和爱,坚强的性格让他们完全失去了语言的表达,如果是欧美人,一定会是惊天动地的号啕大哭的场面,但是他们却强压感情,只是在默默地流泪。

  
看了这个影片,我一下子感觉到了我们东方人与欧美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互相理解的。

  

 回复[23]:  雪非雪 (2006-11-07 13:25:24)  
 
  纽约州立大学的学费对本州住民以外的学生毫无优惠,很贵。这一点新西兰也一样,留学生的公园门票就比本国人贵。

 回复[24]:  琥珀 (2006-11-07 13:38:22)  
 
  留学生的公园门票就比本国人贵。

  
居然也这样?我还以为这个违反wto的有关内容

 回复[25]:  风 (2006-11-07 13:41:21)  
 
  东博的翻译,好工作。这两个日本人的影片观后感非常好。

  
雪非雪:据说是那样的。有些留学生能拿到奖学金。大学院能拿TA,RA,不过理工科容易些,文科难。父母能提供那样的条件,把路铺好,不容易。

 回复[26]:  appleyang (2006-11-07 13:43:23)  
 
  做人就是有這麽多的無奈既然女兒考上美國高級學位那末老丁作為父親所付出的犧牲也值得了,因為老丁已給女兒開了一道路以後的路就該她自己去走,在美國半工讀是每個學生必經之路,如果女兒能做到這一點那末老丁可回中國和丁夫人團聚這是女兒給父母最好的報答。我在此祝福老丁全家!!!

 回复[27]:  唐辛子 (2006-11-07 14:07:59)  
 
  17楼这句话太绝对了:“所有心理正常的观众,看了这个电视片子以后的第一反应,只能是“感动”。” 说话过于绝对,有时令人感觉很无趣。

  
不想就这个问题再多说什么,说多了也是废话。愿意不愿意感动,是自己的事,但不要因此就开口说人家“心理”正常与否。

  

 回复[28]:  东京博士 (2006-11-07 14:15:08)  
 
  烧红烧肉下次也要看看肉的质量,不能太依赖反正多放点酱油客人吃不出的。

 回复[29]: 紅燒肉 appleyang (2006-11-07 14:26:09)  
 
  做紅燒肉我最拿手:(1)要買連皮的肉,切塊(大,小,随意),(2)放入煎鑊把油先煎出,用紙吸去多餘的油份(3)落紹興酒,薑,可樂(半罐)先煮5分鐘(4)落生抽,老抽(一茶匙)油(一湯匙)黑砂糖迶意,煮滾後用中小火慢慢墩,途中試味,看顏色,顏色不夠加老抽,如果顏色夠味道不夠加鹽,直至軟度適中汁起膠就ok了。下次聚會請不要點紅燒肉我煮了帶來

 回复[30]:  陈梅林 (2006-11-07 14:29:19)  
 
  版主最近异乎常寻常地追捧《泪》,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版主自暴贴出合影,俺恍然大悟!唐妹子,没辙,当回“心理不正常”者吧,要不版主又要烧红烧肉了。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中日文化篇
    喧哗两成败的经典事件:忠臣藏 
    日本人为什么是非不分? 
    福原爱在台湾究竟感受到了什么? 
    福原爱带来的国际大地震 
    中日文化比较:儒教的分歧点 
    我在日本“看”广场舞 
    无声的震撼 
    五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四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三谈中日男女的平等观念 
    欣赏日本茶道 
    今日上海滩:东台路古玩市场  
    中日消费小事的杂感 
    中日生意经的差异 
    日本人吃鲸鱼与保护动物的矛盾 
    再谈中日男女平等观念 
    [原创]简评杨逸获日本芥川文学奖 
    漫步[柴又]——寅次郎的故乡 
    海外中秋话月饼 
    中国大米为何不如日本大米——与龙之醒商榷 
    日本人为何冷酷无情? 
    谈谈日企为何不愿意雇佣外国人 
    上海滩的文化新热点——泰康路田子坊 
    日本社会的日常五[心] 
    木子美改邪归正了吗? 
    扭曲的人性——三评《我的女友里美》 
    嘲笑他人的民族心理——再评《我的女友里美》 
    爱情的自私与本能——评《我的女友里美》 
    中日文化交流:再谈教养问题 
    中日文化交流:教养问题 
    中日文化交流:宁波,麻将及其他 
    中日文化交流:不可思议的日本立食 
    从日本的“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 
    从《含泪活着》重新思考什么是幸福? 
    打倒[你好厕所]! 
    我们需要欧洲的Renaissance精神 
    漫谈中日拉面 
    暧昧的日本人 
    日本人究竟是否歧视中国人? 
    日本饮食文化谈[四]  
    日本饮食文化谈[二]  
    日本饮食文化谈[三]  
    日本饮食文化谈[一]  
    人情与自由 
    再谈大中华与小日本  
    中国人的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心理 
    [原创]Never give up! 
    [原创]日本的咕老肉和天津饭 
    [原创]星巴克与喝凉水 
    [原创]欧洲归来看日本 
    [原创]法国老太太鲁西 
    [原创]阿Q先生新说 
    [原创]谁动了我的蛋糕? 
    [原创]情人旅馆体验记 
    [原创]盒子旅馆体验 
    [原创]我的麦当劳历史情结 
    [原创]吹“牛” 
    [原创]书包情怀 
    [原创]从茶叶盖子看中日差距 
    [原创]我无法理解酒吧文化 
    [原创]浅谈日本文化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