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东京博士 >> 经济科技篇
字体∶
[原创]高瞻远瞩的东芝集团

东京博士 (发表日期:2008-04-05 09:43:11 阅读人次:5388 回复数:33)

  东芝是大家都熟悉的著名日本家电公司,但是东芝集团究竟是干啥的,大家不一定都知道,战前战时,东芝集团与三菱集团等大集团公司一样制造了很多的用于军事的重型机械,日本战败之后,东芝的重机技术几乎全部转向民用,一般人都知道的日本的各种地铁车辆,电车机车等等有很大部分是东芝集团制造的,东京的府中有东芝专门的电车测试线和车库。

  
前不久,HD-DVD与BD蓝光之战,终于由索尼松下联合军的BD获胜,东芝宣布中止HD-DVD方式告终,虽然HD-DVD在日本尚未形成强大的消费者市场,但是据说在北美已经有100万客户,这100万客户实在是可怜,指责东芝完全把他们给扔了,由此国际媒体舆论对东芝的整体信誉表示担忧。

  
然而东芝社长对当时的状态报以淡淡的微笑,说转型是东芝集团高瞻远瞩的战略性决定,并流露出虽然HD-DVD与BD之争常人看来是未来的数码录像新方式市场,但是对东芝来说未必就是大市场,言下之一,俺们东芝不是靠做这种小买卖牟利的公司。

  
其实东芝早在以前就已经摆出了这副姿态,虽然从液晶电视到冰箱洗衣机吸尘器之类的家电都生产,但那都不是东芝的大头生意,东芝大量投资的是世界闪存(フラッシュメモリ)市场,该产品对于个人终端用户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却是占据着东芝集团的生命线中的一条大动脉。

  
前天,日本媒体更是报道了东芝集团的一大新闻,东芝获得了美国原子能发电站4基的订单,其新闻效应绝不亚于前几年三菱集团获得参与设计制造美国波音飞机40%的订单。本次东芝获得的美国和发电机组的正式金额为1兆4000亿日元(1兆=1万亿?)。

  
据东芝集团内部消息,这个订单意义重大,核发电站订单必将带动东芝属下的公司群周围设备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专家推算由此东芝集团的稳定业绩起码能保持30年,根据是订单的意义不仅仅是1兆4000亿日元的金额,而是这样的订货单是由设备导后的长期维护所发生的追加订货,核发电站的建设初期投资庞大,但是一旦运行,长期的维护投资更是庞大,因此东芝可算是又增加了一条大动脉,怎么还会看得上什么BD之争这种小儿科东西呢。

  
核电站的建设涉及电子,机械,材料,化学,基础物理,自控,精密仪表几乎所有子行业,东芝集团内的所有公司都将被注入强心剂,有数据表明,东芝在宣布退出BD之争时股市小有波动,预测不久将来东芝的股价会上升,此刻已经展露趋势。

  
闪存,重机,核电站成套设备,听上去东芝都是玩大的,其实人家本来就是玩大的,家电只不过是普通百姓耳闻目睹比较熟悉罢了,东芝本来就是玩大家伙的集团公司下的一个子公司,现在儿子在外面玩大的时候,儿子的名气比老子还响,这就是东芝。

  
——东京博士 2008/04/5

  





Page: 2 | 1 |

 回复[1]: 是不是推销股票的? 陈某 (2008-04-05 11:09:38)  
 
   买点你们公司的股票,亏了找你

 回复[2]:  大象 (2008-04-05 12:04:11)  
 
  这些事日本人请楚得很,一般外国人恐怕少有过问.

 回复[3]: 千万别说我针对你 二子 (2008-04-06 00:11:11)  
 
  我只是实在觉得你总是对不懂的事情乱发言,很不好

  
>并流露出虽然HD-DVD与BD之争常人看来是未来的数码录像新方式市场,

  
>但是对东芝来说未必就是大市场,言下之一,俺们东芝不是靠做这种小买卖牟利的公司。

  
搞笑死了!

  
>本次东芝获得的美国和发电机组的正式金额为1兆4000亿日元(1兆=1万亿?)。

  
希望我没算错。1万亿日元是100亿美金吧?

  
DVD格式确定后,西方的评估,不带周边产品,仅仅DVD相关产品一项两年之内就有300亿美金左右的市场。你要算上音乐,电影这些最直接的影响,这个市场大得你都想不到。

  
东芝疼也疼死了,你知道他们投了多少在这么多年的DVD格式大战上么?

  
闪存市场,全球在未来一两年也就200忆美金左右,而且东芝不是闪存share第一的。加上下一代闪存,合在一起不超过40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

  
而且世界上有多少家闪存生产商?

  
拿到新一代DVD,那是一枝独秀。

  


  
别怪我针对你,你这些东西太误导人了。

  
不懂的事情最好少说话,实在要说,也先查查数据再说。

  
你真的是理工科毕业的?

 回复[4]:  东京博士 (2008-04-06 00:18:53)  
 
  我只能对你说,也许你什么都懂,就这个事情,你懂个P。我说一兆日元在日币范围内换算多少万,你要换美元尽管去跟黄牛算。

 回复[5]: 请问 二子 (2008-04-06 00:23:46)  
 
  >我说一兆日元在日币范围内换算多少万,你要换美元尽管去跟黄牛算。

  
这句话什么意思?

  
可能我说错了什么,不过你能解释一下,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么?

  


  
简单的说,你的错误很简单。

  
下一代DVD市场要比闪存市场大得多,而且闪存市场是群雄逐鹿的,而且东芝不是share第一的。

  


  
够清楚了么

 回复[6]:  东京博士 (2008-04-06 00:28:30)  
 
  我以为你脑子一直很清楚的,既然你认为你比我懂,还来问我干吗,你就一直认为你什么都懂,不就OK了?你说什么我一点都不清楚,因为我什么都不清楚,清楚的东西也没必要跟你说,就这么简单,因为我不可能尊重别人(比如你),这是你早就清楚的事。

 回复[7]: OK 二子 (2008-04-06 00:31:02)  
 
  那我明白了。呵呵。

  


  
反正你是死不认错的。

  
顾左右而言其他,是吧。没问题。

  
作文儿是你写的,丢人是你丢,我又多事儿了。

  
签名:

  
承认自己错了,就这么难么?

 回复[8]:  东京博士 (2008-04-06 00:41:54)  
 
  你感觉太好了,自个儿玩完全没问题,我也懒得说你胡搅蛮缠123,随便你在我帖子后面评论,但以后千万不要向我提问,我不爱跟你玩你也知道,484啊,88喽。

 回复[9]: 哈哈 二子 (2008-04-06 00:45:25)  
 
  没事儿。您玩您的。

  
该说的话我也已经说了。而且我指出的问题,你也没有反驳,知道你心里也知道自己错了。

  


  
最后说一句,那不是提问。只是想告诉你,硬着头皮撑没什么意思,用这种含含糊糊的话来支开话题更没意思。我不指望你回答,因为你根本回答不了什么。

 回复[10]:  老鼠氏 (2008-04-06 01:37:06)  
 
  你不用笑人家。书记问你的问题,你答了吗?这问题点正你的死穴。答那一方,你都丢人现眼。所以被个上海女人骂的狗血喷头,你也只能咬牙忍者,不敢放一屁。

  

 回复[11]: 老鼠,庭有气势啊 二子 (2008-04-06 08:37:10)  
 
  你们这些人除了问些没建设性的SB问题,还会干嘛?

  
还我想不想回中国,还“答哪一方”都丢人现眼。

  
请问这个2B问题和我的那个帖子有什么直接联系?你或者提问者出来分析清楚了再说。

  
请问,答哪一方都丢人现眼是为什么。现在我回答yes,你给分析分析有什么丢人的。

  
现在我回答no,你给分析分析有什么丢人的?

  
我倒想看看你们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太逗了。

  


  
另外,什么上海女人?谁啊?

  
我有工夫整天看你们的家谱么?真逗。

  


  
我承认,这个周末我有点毛病,连你们这些人的帖子都回。

 回复[12]:  老鼠氏 (2008-04-06 10:06:33)  
 
  偷换概念,左右言他。搞不清到底你是椰丝还是肉,不确定一个如何点你死穴?你的一句话形容你:

  
最后说一句,那不是提问。只是想告诉你,硬着头皮撑没什么意思,用这种含含糊糊的话来支开话题更没意思。我不指望你回答,因为你根本回答不了什么。

 回复[13]:  我 (2008-04-06 10:38:45)  
 
  > 下一代DVD市场要比闪存市场大得多,而且闪存市场是群雄逐鹿的,而且东芝不是share第一的。

  
从已经、或即将走向坟墓的磁带、录像带、CD、DVD等的历史经验看,新DVD的前景未必光明。

  
各种媒体的市场寿命:

  
磁带、录像带:30多年

  
CD:25年

  
DVD:5-10年

  
新DVD:n年(个人意见:n <= 5)

  
储存媒体主要有两大市场

  
1.家用录制保存

  
和磁带、录像带时代相比,现在个人保存contents的意义越来越小,这种使用习惯也在逐渐消失。这个市场的利益规模,今后会小到不足以谈。这些都是网络的功劳。即使有这种需要,在功能和价格上,新DVD也未必能拼得过、硬盘和闪存。

  
2.电影、游戏、音乐的销售流通

  
这是新DVD们打斗的主战场。拿音乐看,得益于网络、MP3、Apple,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迈进到了苟延残喘的新阶段。B-DVD的胜利,主要是Sony在好莱坞的胜出和自己拥有PS3的优势。对电影和游戏的流通业来讲,在网络、硬盘、闪存的侵蚀下,新DVD的普及恐怕也只是多一条防线而已,并不能改变节节败退的守势局面。

  
上面是对客观形势的看法,以下是主观的牢骚。

  
本人一直对Sony不感冒,它老是推出与众不同的媒体制式。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在选择媒体时首先考虑的是兼容:和自己现有配置的兼容、和周围他人的兼容。录像带的制式、Memory Stick以及这次的B-DVD,都是只看自己的市场利益,不顾用户的方便。相对来说,我一直是希望兼容现有DVD的HD-DVD能够胜出。

 回复[14]: 我知道二子老师  处长 (2008-04-06 10:39:00)  
 
  这个周末喝多点,话就多了。

 回复[15]:  东京博士 (2008-04-06 11:21:40)  
 
  他说我的很多话,比如看不起别人(读文科的说人家你真的读文科科的?读理工科的他问你真的读文科的?),不懂装懂(他连别人的企业秘密都比当事人知道,哈哈),其实套在他自己头上实在是太准确无误了,我说1兆日元大约是1万个亿的日元,他也非要用100万美元来搞一下,就因为这个是东京博士说的,不搞体现不出他世界第一的什么都懂,就这一点他特“可爱”,可惜那个女的现在不太来给他送花了,有点傻B喜一,嘿嘿。

 回复[16]: 哈哈。回答一下。挺有喜剧成分的 二子 (2008-04-06 11:33:55)  
 
  >我说1兆日元大约是1万个亿的日元,他也非要用100万美元来搞一下

  
请认真阅读中文。我说的是100亿美金。你的幽默越来越厉害了。

  
>他连别人的企业秘密都比当事人知道,

  
你又来风趣了。我那句话说了企业秘密了?市场规模是一个开放的评估系统。你的明白。我说的是全球市场规模评估。你随便上网查都查得到的。和企业秘密一点关系没有。什么企业他秘密策划多大的规模都没有用,市场需求就那么多。

  
2 老鼠:

  
多大了还学人说话。你不丢人啊。

  
2 “我”朋友:

  
有时间咱们移步到其他地方聊聊吧。跟这帮没脑子的东西混在一起,好玩的话题都变得无趣了。呵呵。

 回复[17]:  东京博士 (2008-04-06 12:02:18)  
 
  100亿错打成100完你都能无聊,也够无聊的,我又打错了一个字,请继续无聊。以下是与你无关的回帖。

  
我的首帖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1兆4000亿日元(约等于140亿美元)的订单对东芝来说应该算是大订单,但是这个订单的意义不仅仅是140亿美元,而是看你干什么,比如我们一台半导体设备卖给客户假如是1亿日元,这种级别的设备不可能卖了就完结了,客户在购买时或购买之后立刻会加入我们的维护系统,否则保修期外的费用昂贵,即时对应不周到还会对客户的设备连续运行造成更大的损失,严重时1亿的设备近乎报废,因此购买设备对一般客户都加入我们的维护系统,每年缴纳固定的费用,我们提供全天候服务,类似技术保险,比如我们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就只靠这个业务盈利的,我们日本总公司卖给中国大陆的设备的售后服务全部由上海公司对应,他们本身并不设计制造设备。

  
明白了上述概念,回到主题来说,我在文中提到了东芝集团今后30年不仅将稳定吃这口饭,而且带动的集团内的相关产业的盈利绝不仅仅是核电站设备,也绝不是停留在140亿美元上,娱乐,影视个人或家庭用户,都少不了基础的东西,比如电力能源,娱乐影视设备的生产设备,一台BD录像机对个人来说2千美元算比较昂贵的了,但是生产一台BD录像机需要的整套设备或许2亿美元都搞不定,就算2亿搞定了,维护和升级费用不断,个人是家电公司的客户,但是家电公司是谁的客户呢?当然是大型设备公司的客户,市场规模,单价,性质完全不同。

  

 回复[18]:  書記 (2008-04-06 12:28:06)  
 
  >>>>可惜那个女的现在不太来给他送花了

  
哪个那个女阿?如此人杰(误:渣。已改),居然有人暗念/这网开到这地步,真有点绝堕罗。

  

 回复[19]: DB 二子 (2008-04-06 12:56:54)  
 
  既然你终于可以说两句了,那我也接几句。

  
我并不是想要羞辱你,第一个回帖口气不好,我有不对的地方。

  


  
你所说的情况和BD是一样。我提到的300亿美金的市场,说的仅仅是DVD和高清晰度视频产品的规模。所有的技术都有周边产品。为什么sony和东芝为了新一代DVD标准打得你死我活的?因为一旦掌握了标准,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市场影响力现在根本无法评估。远远不止300亿这么简单。

  
至于你说的闪存市场,我上面已经给出了数据,你可以去查查相关的数据库。

  
我想指出的是,你所说的东芝对DVD标准不屑一顾是不对的。HD因为在技术指标上确实比不上BD,在经过6,7年的斗争后只能壮士断腕,忍痛割爱了。就在去年,东芝为了打败sony,还学当年JVC的做法,找成人电影厂商谈判呢。这都是历历在目的事情。HD对BD的最大优势是cost。SONY的最大弱点也是COST。但是东芝实在耗不起这场争斗了。SONY几乎把好莱坞半壁江山都拿下了,好莱坞有一半都是日本人的了,这DVD之争对东芝太沉重了。

  


  
另外,题外话,是关于“我”朋友的回帖。这个话题其实挺好玩儿的,见仁见智。有机会可以好好聊聊。其实我自己也不看好这个BD,因为就在东芝和SONY争斗的这几年里,跟更新一代的存储技术也相继出炉了,现在谁赢都是在内耗过多的情况下的胜利。

  
不过我觉得任何事情的讨论,结论可以可异,但是基本数据不可以有错误。

  
你说DVD标准对东芝是小菜一碟,而且论证是说市场规模,这个真的太武断和偏颇了。

 回复[20]:  东京博士 (2008-04-06 13:41:29)  
 
  外面天气很好,但是花粉厉害。。。。。

 回复[21]:  我 (2008-04-06 18:32:46)  
 
  > 一台BD录像机对个人来说2千美元算比较昂贵的了,但是生产一台BD录像机需要的整套设备或许2亿美元都搞不定

  
S和T争夺的不是设备、商品份额等硬件上的直接利益,而是谁的成为标准制式以后,谁就进入间接利益的收获期:向所有厂商坐收专利费——所有碟片和播放机的用户都必须向他们进贡。

  
问题是如果这个收获期如果太短、范围不够大,他们很有可能收不回早期的成本。

  
1990年代以后,除了硬盘HDD,还没有一种媒体能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维持10年以上的寿命。以今天的技术发展,新DVD胜者的最终结果可能也是不容乐观的。

  
-------------------------------------------------------

  
東芝、新世代DVDから撤退――「巨額特許料」深追いし傷(経営の視点)

  
2008/02/25, 日本経済新聞 朝刊, 9ページ

  
東芝が新世代DVD「HD―DVD」からの撤退を決めた。ソニー、松下電器産業、蘭フィリップスなど家電業界の巨人が推す競合商品「ブルーレイ·ディスク(BD)」に比べ、東芝が孤軍奮闘するHDの劣勢は否めない。ここまで踏ん張ってこれたのは、膨大な世界需要が期待できるAV(音響·映像)機器の規格制定者になれば巨額のパテント料が入るからだろう。

  
先例はある。日本ビクターが開発した家庭用ビデオ「VHS」(一九七六年発売)は世界市場を制し、最盛時には一年で百六十六億円(八八年度)もの特許料を稼ぎ出した。お金だけではない。“ミスターVHS”と異名を取ったビクターの高野鎮雄元副社長はライセンス供与を通じて世界の家電メーカーに人脈を築く。そこから吸い上げた情報を駆使して各社と巧みな駆け引きを重ねた。浮き沈みの激しい家電業界で、中堅のビクターが社名を残せた理由の一つだ。

  
フィリップスの提唱するカセットテープがオープンリールのテープレコーダーを代替できたのは「規格の無償公開を私がフィリップスに働きかけたからだ」とソニーの大賀典雄元会長が誇らしげに語ったことがある。ただ、カセットでの逸失利益に懲りたのか、フィリップスはソニーと共同開発した「CD」(八二年発売)では音楽ソフトで一枚あたり約六セント、プレーヤーで出荷価格の二%前後の特許料を求め、両社で分けたという。

  
実はCDの規格制定時にフィリップスは松下にも接触していた。松下がつれない態度を取り、ソニーがパートナーになったことを、松下の村瀬通三元副社長が「あれは痛恨の一事」と後々まで悔やむほどにCDは大ヒットした。

  
規格制定者がいつもおいしい思いをするとは限らない。VHSの次に登場した八ミリビデオでは、国内外百二十八社が参加する「八ミリビデオ懇談会」が八四年に規格統一案をまとめた。あまりに大規模な呉越同舟で、特定企業が特許で潤ったという話は聞かない。

  
AV機器の規格間競争には二つの経験則がある。「大容量が勝つ」と「現行規格を引きずると負ける」だ。VHSは記録時間の長さでベータに勝利した。VHSの延長線上の「VHS―C」は八ミリに、CDを発展させた「MMCD」はDVDに敗れた。容量が小さく、現行DVD規格を継承するHDは経験則に照らせば勝ち目が薄かった。

  
それでも東芝がHDにこだわったのはDVDでの成功体験ゆえか。DVDは東芝、日立製作所、松下、ビクター、米IBMなど日米七社が基本特許を持つ。当初、ハードウエア販売価格の四%か一台あたり最低六ドル、ディスクは販売価格の四%か一枚あたり七·五セントの特許料を徴収、プールしてから分配した。後に値下げしたものの、東芝はいい目をみた。HDの基礎となる特許はNECと共同で提唱しており、DVDの時よりも取り分が増える可能性もあった。

  
ソニーの昔の知的財産権担当役員の言葉は意味深だ。「特許料がたくさん入るというのは必ずしも良いことばかりではない。他社の製品がたくさん売れたということだから」

 回复[22]: 恩。和“我”朋友聊天还有点意思。呵呵 二子 (2008-04-06 19:52:10)  
 
  说两句。

  
SONY为什么看中DVD,当然有市场份额的原因,但是不完全。正如你说的,SONY在标准之争中很少胜利,而近年来SONY江河日下,DVD标准的胜利对他品牌的重生有很重大的意义。

  
关于新产品的寿命,我认为您只看到了一面,另外一面恰恰在反面。

  
正因为新产品层出不穷,所以所有的厂商才更重视标准。一旦有了现行标准,新产品的上市将被延缓。

  
去年,新的大容量光介质出了很多。我记得英国有一家公司,他们开发了单面50G的光介质,成本只有DB的一半。具体名字记不清了,我是在IEEE Spectrum上看到的。去年出了好几家类似的公司,但是现在标准定型后,短期内,这些小公司基本上没活路了。再好的东西都没戏了。这就是大公司一定要抓住标准的原因。

  


  
日本比美国到底差在哪儿?就两个字:标准。

 回复[23]:  我 (2008-04-06 20:16:14)  
 
  > 这就是大公司一定要抓住标准的原因。

  
我觉得未必。市场规模第一,标准只是手段。

  
在PC领域,IBM标准得兼容机以他为名,却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MS虽然没有拿到标准的名目,但他的市场份额却建立了无形的标准。

  
Sony的产品如果能象Apple一样创出品牌效果,那么,他的标准之战不打也罢。

  
Apple何尝不想在标准席占一个位子,但他还是把经营的焦点对准了品牌本身。

  
松下在标准之争中两次都是风派角色,却也沾了光。录像带之争时,他加入Victor阵营和Sony对阵,胜出。这次混入Sony一派,结果也捞到了稻草。

  
.....

 回复[24]:  小小鸟儿 (2008-04-06 20:16:47)  
 
  从早晨就看到你们在这儿吵,出去玩儿了一圈回来看到还没吵完呢!通过你们的争论学到东西,镜子上的人都渔翁得利了,8错8错!

 回复[25]: 这么说sony实在有点太冤枉人了 二子 (2008-04-06 20:28:49)  
 
  sony在他风光无限的时候直比apple强不比apple差。他的问题是纯粹的

  
apple为什么在90年代苦成那样儿?不就是因为PC的标准被IBM抢去了么?搞得他到现在也没真的缓过劲儿来。在美国APPLE号称宗教。其实要按着apple开始在个人电脑业的成就,中间不被人抢了标准去,发展到现在哪儿有微软什么事儿啊。apple在jobs回归后,号称风光无限,可是这么风光到现在也不过是微软的几分之一规模,就是当年给折腾的。

  

 回复[26]: 风水轮流转 陈某 (2008-04-06 21:22:34)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胜利者

 回复[27]:  蛇 (2008-04-07 10:05:40)  
 
  怎么没人提一下中国呢?

  
东芝在中国扶植HD的研究和开发,例如清华那里就有一个研究所。这几年,在东芝的帮助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很多成果,自主技术和产权的HD的player在国内也开发出来了,产品也好像上市了。

  
我估计这是对美日等最大的威胁,made in china的DVD player好像才100美金左右,如果今后的世界标准是HD了,那中国产DVD player还不得独霸天下?

  
利益权衡之下,蓝光才是确保美日的最大利润的最佳选择,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如果想制造,今后还得付专利使用费,只能做代理生产,所以,蓝光之所以胜出,只不过是一种新型的“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政策而已。

  
+++++

  
瞎白活~~~~

 回复[28]: 没有绝对的胜利者…… 我是局长 (2008-04-07 10:05:06)  
 
  有相对的胜利者,就行了。嘿嘿。

 回复[29]: 蛇 二子 (2008-04-07 13:44:12)  
 
  中国产的HD的消息,有网页可看么?

  
有点兴趣。

  
据我所知,中国只是做了一个和当年VCD,DVD时代SVCD一样的东西,而且是否是100%自主产权,搞不清楚。

  


  
东芝输是输在技术上,没办法的。先天不如人家,靠成本来补挺难的。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经济科技篇
    再谈转基因食品 
    浅谈转基因食品 
    日本的宇宙观测技术 
    谈谈星链网 (Starlink) 
    华为的未来,凶多吉少 
    中兴被灭事件之我见 
    谈谈3D影视技术和产品现状 
    简谈OLED 
    背面照射CMOS为何未被数码相机采用? 
    谈谈不景气下的派遣社员 
    日本发放临时红包的感想 
    [原创]我的英寸世界回忆录 
    [原创]高瞻远瞩的东芝集团 
    从非洲蚂蚁的智慧谈起 
    与阮博士讨论日本企业的科研 
    [原创]我的日本理解——日本的技术问题 
    [原创]漫谈日本的自动检测设备的发展 
    [原创]日本的电视技术究竟比中国先进多少? 
    [原创]谈谈地震即时预报系统 
    [原创]杂谈地震 
    [原創]中國何時能真正的提速? 
    [原创]中国真的造不出自己的汽车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