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龍昇 >> 博一客
字体∶
油饼红豆粥

龍昇 (发表日期:2011-04-20 10:04:58 阅读人次:6511 回复数:52)

   地震来时尚能沉痛镇静,过去月余却觉得脑袋被震裂了缝儿,觉得大脑小脑颠倒、左脑右脑移位,说话颠三倒四。昨晚把红豆说成了绿豆,太座问“你阿大妈太屎郎了吧?”别人听那话会摸不着脑袋,我摸的着,她说话老是带协和语,那是汉语中加了日语和维语,意为“你脑袋坏了吧?”我说可能是的,她说那明天早粥加点干的吧,炸油饼给你补补脑。

  
太座昨晚就和了面,今早就开炸。平时我们早餐就是一人一碗粥,今早她加了一个油饼我加了俩,吃罢觉的脑袋清醒了些。

  


  


  
红豆粥(小豆粥、赤豆粥)

  





Page: 2 | 1 |

 回复[1]: 北京式?新疆式? 马挺 (2011-04-20 13:35:56)  
 
  龙兄:尊夫人的油饼是北京式的,还是新疆式的?真馋人啊!

  
在北京,看着油饼,想吃上海油条;到了日本,觉得北京的油饼也将就了,但却吃不到了。横滨中华街有油条,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还有,天津的油饼(果子?),那是切了论斤约的——规模巨大。

 回复[2]: 在日本的家庭能有什么大的面板。 深层次 (2011-04-20 10:58:53)  
 
  还真是很不容易呢你。壮观壮观。

 回复[3]: 马老师看看我当年的老油条 科长 (2011-04-20 11:25:55)  
 
  


  
http://www.dongyangjing.com/disp1.cgi?zno=10001&&kno=008&&no=0002

 回复[4]: 哈哈!龙爷又来搀我们了! 小林 (2011-04-20 11:53:02)  
 
  我家就是不会炸油饼,油条。

  

 回复[5]:  采夫 (2011-04-20 12:15:44)  
 
  俺喜欢那两碗粥。

  
前几天在仓库里发现一瓶油卤腐,存放N年啦,大喜!家人都不吃,我一人独占。哈哈!用它来下粥很爽。

 回复[6]: 却也诱人 马挺 (2011-04-20 13:35:21)  
 
  科长的油条,却也诱人!上海有一种早点:粢饭,就是用糯米饭包上油条(好像还要加糖)来吃——久违啦。

  
请问采夫先生:“油卤腐”是北京所谓的“酱豆腐”吗?

 回复[7]: 科长,油条怎么做? 独屏 (2011-04-20 13:55:37)  
 
  有时间的时候写一个手顺行不行?

  
非常想吃油条

  
啊,对不起,看到链接了,谢谢

 回复[8]:  采夫 (2011-04-20 14:53:21)  
 
  回马老师。

  
查了一下做法好像都是用臭豆腐腌制的。“油卤腐”是云南方言,相当于你们北京方言的“酱豆腐”,也大约是普通话的“豆腐乳”。但“油卤腐”或“卤腐(没有油的)”很辣,那红颜色的汁是朝天辣冲成粉后腌出来的,吃起来“很下饭”。嘿嘿。

  


  
俺那天一时犯了“好人为师”之疾给您的文章做了批评,没想到那之后注家峰起,给您添了很多嚜哇库。抱歉!

 回复[9]:  邓星 (2011-04-20 15:01:38)  
 
  哦,龙爷,看见这些真开心。。我看上那碟油饼了。。

 回复[10]: 家庭的话似乎更加适合油饼而不是油条。 深层次 (2011-04-20 16:04:44)  
 
  因为家里的锅都是圆的小锅,而且油放得少,油饼相对油条的吃油更浅一些。因该更加适合家里做。

  
龙爷的油饼看起来很充实的样子,就是没炸之前的样子,很有烙饼的风采呢。

  
在国内的时候几乎没月至少炸一回油条,来日本这些年总是舍不得这精致的小家,这门手艺硬是荒掉了。不过我当年做的比龙爷的要软发许多。炸的十余张油饼基本一次吃光,不比龙爷,炸14张吃3张那么富余。

 回复[11]: 油饼炸得不算好, 龍昇 (2011-04-20 16:44:25)  
 
  贴上来是想给诸位调剂调剂心情。

  
也算北京式也算新疆式样吧,因为虽在京就吃油饼,但自己动手却是在新疆,那时用的红花油。小家有大面板,是因为常吃手擀面或自制馄饨皮,没个大面板不行。最多时候是喝白粥就些咸菜,冬季来点红豆粥,夏天会喝些绿豆粥。

 回复[12]: 龙兄、采夫兄: 马挺 (2011-04-20 19:09:11)  
 
  龙兄“居然”也会擀馄饨皮?!本来是在下想留在何时也“显摆”一下的。完了!不过,来了日本就没有再擀过。看见日本人擀荞麦的长擀面杖就手痒痒。超市的大饺子皮,做南方的大馅馄饨,不比自己擀的难用。到反而是卖的馄饨皮就嫌拮据了。

  
采夫兄的臭豆腐、酱豆腐、豆腐乳等的概念,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

  
按北京庶民的分法:三四公分见方,一公分厚的,红的是酱豆腐;灰色的臭豆腐。到小铺,没有带碗,撕一角荷叶,也能捧回一块。

  
而豆腐乳则一般指装瓶的,色偏白,味道也比“酱”、“臭”复杂些。我吃过桂花的。

  
那时的酱豆腐,并不一定次次都好。不够酥的,加上些香油、白糖,沁几天,也好吃。

  
臭豆腐嘛,除了代替cheese,抹在馒头上吃的“特殊吃法”,还有一种功效。以下故事只是听说的,与我本人的“恶行”,绝无关系!

  
在工厂干活时,唐山地震后,被调到总务科搞基建。总务科长不招大家戴敬。有些嘎杂子就想治治他——

  
方法是,在他办公桌抽屉后边,抹上些臭豆腐,只见他一个星期里,总是挥着手,到处找臭味在哪儿。很是解气。要领是,一定要抹在抽屉后帮的后面,就不容易被发现了。

  
前些年,日本还买不到臭豆腐。我从国内“密輸”了一瓶。藏在冰箱深处,没有馒头,也极少煮粥,几成世界遗产级藏品。却在搬家时,被帮闲的扔掉(外加一包经年永川豆豉)!心疼至今。

  
“嚜哇库”?是“迷惑”?我不记得了。采夫兄言过了。镜子本是自由发言之所在。只是大家均是有幸摆脱了了樊笼的,都应该好好珍惜这块镜子。

 回复[13]:  东京博士 (2011-04-20 19:06:44)  
 
  天津大麻花论斤卖的来了,你们谁敢吃?(摄于北京前门大街的胡同口)

  

 回复[14]:  趙然 (2011-04-20 20:08:49)  
 
  呵呵

  
都敢吃,环境不同的话

  
习惯马上就变了

  


  
汗。。。。

 回复[15]: 我也喜欢龙爷那小红豆粥,看着就想吃.是不是甜的? 夏夏 (2011-04-20 20:35:21)  
 
  东博的油条从哪儿弄来的?那么多,都能卖掉吗?

 回复[16]:  东京博士 (2011-04-20 21:25:35)  
 
  夏夏同学,油条和麻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油条年龄80岁,麻花年龄60岁,搞错了会崩牙的。

 回复[17]: 夏夏对东博之问不成立。 龍昇 (2011-04-20 21:35:06)  
 
  东博明明说“天津大麻花论斤卖的来了……”

  
夏夏怎么问“东博的油条从哪儿弄来的?”

  
呵呵,运来了,就能卖掉。红豆粥放糖了。

 回复[18]: 嘎杂子?还琉璃球哪。 龍昇 (2011-04-20 22:02:50)  
 
  马老师的京片子挺地道。

  
馄饨皮上学时就会擀了。用一个大干面杖擀,用两个大擀面杖,擀好特大又薄的面饼后,切成两寸宽的条码好,左斜一刀右斜一刀,就切成一沓沓的梯形馄饨皮了。

  
是的,日本超市的馄饨皮包的馄饨易破,用日本超市的饺子皮还行,但包出的馄饨其貌稍逊,故我仍是自擀。你“显摆”一下嘛,只当交流。

 回复[19]:  东京博士 (2011-04-20 22:10:07)  
 
  我有一点点搞不懂,在我们南方(暂且用我有较长生活经历的上海苏州一带代表了)我感觉油条这个东西人们都是买现炸的新鲜货,可是我刚工作的头两年出差几乎跑遍了全中国(除了西藏和新疆),我第一次发现北方(包括山东)人买油条不像我们是论根,而是称分量的,而且油条不是现炸,如上面的照片那样,南北饮食习惯不一样我知道,油炸食品一般是现吃比较美味,比如我也很讨厌吃日本便当内软不垃圾的油炸物(から揚げなど),但现做的油炸物我爱吃,北方人为什么这样卖油条呢?难道是做菜?还是买回家自己重新炸热了吃?

 回复[20]:  河东河西 (2011-04-20 22:35:42)  
 
  俺脚的马老师的杂谈比大块文章更真纯、自然、朴实。

  
龙爷的油炸饼那两刀很专业,还有龙爷家的协和语也很窝摸喜劳衣,俺家也说自家的协和语,还食协和饭。

 回复[21]: 东博的问题, 龍昇 (2011-04-20 22:30:47)  
 
  容先确认一下:你讲的北方人的油条,是长条形的油条,还是方圆形的油饼?

 回复[22]:  采夫 (2011-04-20 22:41:22)  
 
  回马老师。

  


  
我本来想说“油卤腐”(云南话)、“酱豆腐”(北京话)、“豆腐乳”(普通话)大概指的是一回事,虽然细节上可能有区别,但都是指用臭豆腐腌制的咸菜。

  


  
不过这玩意儿在日本绝对受排斥,一次一个中国来的研修生吃了之后也不漱口就去上班,弄得那个职场骚乱起来。

 回复[23]:  东京博士 (2011-04-20 22:55:07)  
 
  龙爷,什么叫北方人的油条,长条形的油条?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吗?

  
我说的就是在北方看到他们卖的跟上海一样的冷油条,别处大量加工好之后,跟上面的那个麻花一样运到某个地方街头在称分量卖,早晨不少市民买了油条与蔬菜一起放在网兜里(那时80年代中期,还没有塑料马甲袋),看那样子,油条与蔬菜放在一起觉得不卫生,估计不是直接吃的,可能作为菜肴的材料,比如上海的苏北人有丝瓜油条这道菜,还有类似的东西,比如麻油撒子冲汤。

 回复[24]: 再致龙兄、采夫兄 马挺 (2011-04-20 23:53:01)  
 
  龙兄:先父北京话很地道。表兄弟又都是北京生北京长。文革中,我又在“小漆作(属于特艺公司)”学徒,干了8年。地点在安德路。师傅里老北京多(嘎杂子、琉璃球都有)。那一带的人的北京话,土得掉渣。不过,也有极文雅的。比如,管“明天”叫ler。后来才悟到,可能是把“翌日”念白了。后来,又跟一家旗人邻居。又学了些有旗人味道的北京话,比如“怹”。当然,还是人艺老舍《茶馆》的京片子最过瘾。您那“ 嘎杂子?还琉璃球哪”,亦是极地道的北京嘎杂子腔。

  
馄饨皮,不龙门弄擀面杖了。看看您的照片,过过瘾算了。

  
采夫兄:我姥姥会用自家做臭豆腐剩下的卤,蒸菜根。困难时期,那可是一道好菜啊。现在在日本,你敢做,就一定会有人报警,说是你家藏着沙林毒气!

 回复[25]: 龙爷爷,我快不成了都~~~ 阿蓓 (2011-04-21 02:56:05)  
 
  这活不下去了看着,aiyouwei~~~~~ ,内油饼儿上头要是带层红糖就好了,我先前还特喜欢吃糖油饼儿~~~还有汤面儿炸糕~~~~~哭死我了~~~~~

 回复[26]:  东京博士 (2011-04-21 07:27:14)  
 
  糖+油+饼,aiyouwei,这卡洛力不得了。。。

 回复[27]: 龙爷和东博早上好. 夏夏 (2011-04-21 09:25:27)  
 
  瞧我这表达方式.真不好意思.

  
我其实是想问东博,那个天津麻花那么多,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我这个不懂行的南方人认为,麻花和油条基本是一回事,只是那个麻花卷得比较紧,长得象麻花,油条比较松软而已.

  
东博说的,<油条和麻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油条年龄80岁,麻花年龄60岁>指的是啥?

  
又要让你们见笑了,原谅我这个很少吃麻花的南方人.

  

 回复[28]: 和东博瞎聊聊,给阿蓓吃吃: 龍昇 (2011-04-21 20:52:12)  
 
  想向东博确认:“你讲的北方人的油条,是长条形的油条,还是方圆形的油饼?”是担心你将油条和油饼看成一码事了。见你回答说就是跟上海一样的(冷)油条,就不担心了。

  
油条起缘油炸秦侩两口子成油炸鬼是传说故事,但我想它最早应出自产麦区,比如山东,这比如一是从你讲的“我第一次发现北方(包括山东)”来,二是北方的,天津果子(天津管油条叫果子,有种大个儿的叫做棒槌果子。)也起源于山东。

  
我想象啊,山东油条到南方变秀气了,往北走保持或发展了粗犷。也许山东的用称称是"“自古以来”的。也许你(那时80年代中期)走过的地方还没取消粮票制度,拿称称称还是可以理解(不知现在还称不?)。

  


  
我没见过称油条或果子的,但见过称油饼卖的,都是在河北农村集市上见的,因为它太大了。引段旧文在下:

  
”我的眼睛还一直盯着集市上的食摊儿上的东西:也跟小磨盘似的油炸饼、带肉馅的缸炉烧饼、裹黄豆面的驴打滚儿……

  
三姨夫的一车烟叶子卖的钱,去掉买六块豆饼,出了点蝇头小利,他从驴皮影棚子里找出我,买了三个缸炉烧饼和六张油炸饼。缸炉烧饼就在集上吃了,他吃一个我吃两个。缸炉烧饼外皮粘芝麻里层装肉馅,是乐亭或以唐山为中心的冀东风味小吃,是将大缸横放,膛里贴上饼,缸里缸外两边加火烤出来的,喷喷香味大概只有新疆烤肉包子能与其比美。那油炸饼有北京的油饼的五、六个大,六张油炸饼分成两份,被用报纸和牛皮纸裹好,三姨夫让我回去将一份交给姥姥。”

  
那么为什么南方比如上海苏州不用称?那里人精明(褒意),买的卖的心里都有称。卖的早算好了我这一块面该出多少根油条,笃笃笃,两条并拢的面条排一排,大小一致,心明眼亮,大家有数。

  


  
对了,吃剩下的油饼,我回放进朝那种随便扯的塑料袋(保鲜?)中,下顿吃虽凉些却软乎,再下顿我会将它们做成烩油饼——可想成比较稠的鸡蛋汤中烩着切成方块菱形块的油饼。

  
糖油饼不是把糖混在整个油饼中,而是在油饼面团上薄薄地贴一层用红糖和了的面擀成的。卡洛力再不得了阿蓓也得吃,有张我咬了一口的给她吧,保她啊哟崴!

  


  

 回复[29]:  东京博士 (2011-04-21 10:24:20)  
 
  东博说的,<油条和麻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油条年龄80岁,麻花年龄60岁>指的是啥?

  


  
——————————————————————————

  
麻花比较硬(牙口好的年轻人叫脆),60岁以上的人吃起来有点危险吧,油条则比较蓬松,80岁的人也能吃,哪怕没牙的豆浆内泡一下即可食用。

 回复[30]: 代东博答夏夏: 龍昇 (2011-04-21 10:37:28)  
 
  “我其实是想问东博,那个天津麻花那么多,是怎么做出来的?”

  
答:是一根一根做出来的。

  
不是开玩笑。

  
你要是把"“那么多”三个字去掉,则会是另一个答案。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博一客
    北上的大象 
    走步点滴 
    错票 
    不知新冠肺炎情的苏浙沪行 
    猫姐姐 
    远足二 
    别来有恙又无恙 
    妈妈走了 
    休闲五 
    新年好 
    回了趟上海 
    记于2016、3、11 
    挺惊险也挺刺激 
    休闲四 
    休闲三 
    休闲二 
    休闲 
    讨教: 
    杂七杂八的一天 
    远足 
    秋瓜秋果 
    中秋闲话 
    花草树木 
    三月心花兼跟众人帖 
    我今冬满眼青葱 
    秋果秋叶 
    我被敬了 
    渐识《绿岛小夜曲》 
    啊,亲爱的战友,你们会再看到我的身影吗 
    粽叶小考 
    替水双兄出点力(入点力) 
    东拼西凑永康路 
    桃花盛开的地方 
    東風ふかば 
    巴旦木 
    驴友的费用 
    准老汉爬山 
    驴友或背包客 
    故地旧居 
    致老地主——续板凳《民歌札记》(二) 
    一月樱花开 
    五世同堂 
    答老地主——续板凳《民歌札记》 
    两连八路毙伤日伪军160万人! 
    李大仙迫降福岡 
    我行我素我装B 
    六四杏子黄 
    博多どんたく 
    油饼红豆粥 
    樱花雨 
    镜子 
    两会中散步 
    献丑技 
    谷个歌 
    小林同学没沉沦成 
    从胡兰成到“华人古迹” 
    我们新疆好地方 
    图片收藏 
    添点儿离别钩勾出的《盲点》的盲点 
    “嘣!” 
    小野鸭 
    差点儿要了盒儿钱! 
    冒几个泡儿 
    今年没有红烧肉?有的。 
    祝大家新年快乐! 
    冒泡儿 
    神奇的小本子 
    请待于泥原谅: 
    十大优秀××× 
    上镜三年 
    我的1978 
    印度恒河求救: 
    《我看见落日如火》 
    两只羊 
    试发一篇竖排的: 
    我又沉痛哀悼了 
    沉痛哀悼四川地震遇难同胞 
    “头七”致哀和反思 
    翻出一篇长辈手稿来了 
    掰竹笋 
    那孙子的爷爷是老地主 
    何书记,吃元宵罗! 
    我这年过得不算太好 
    又发现乾隆爷蝈蝈笼 
    老头儿老太太 
    发发神经: 
    八月那个十五哎~~月儿明 
    小肚儿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