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龍昇 >> 平户倭寇
字体∶
平户倭寇(五)

龍昇 (发表日期:2009-07-07 09:22:10 阅读人次:2128 回复数:15)

   徐海带领大偶、萨摩等九州南部倭寇进犯浙江和被胡宗宪灭亡时,王直正带蒋洲在北部九州诸岛传达敕谕。有他的面子,山口大名源义长,丰后大名源义镇等表示了禁止倭寇,送回了被掠来的明人,还有地方备礼谢罪的,令蒋洲本是大义名分的使命也顺利完成。一五五七年十月,王直率部千余,乘大船五艘,追随蒋洲船之后回国归降。他怀抱终于可以自由地经营海上贸易的愿望,还带来了以源义镇的使僧善妙为首的进贡互市的商团。但当他到达舟山的岑港时,却发现气氛不对。

  
他哪里知道在他带着蒋洲在日本游说诸侯时、国内形势和官军倭寇力量对比的变化?更不知朝廷内对他的归降争论的结果。

  
朝廷既同意派蒋洲出使日本劝降王直,不久后又纳南京御使之进言悬赏拿杀王直“有能擒斩王直来献者,封以伯爵,赏银一万两,授坐营坐府职衔事”。

  
陈可愿先期回来曾带着王直的上疏文,内写有“蒋洲前来,赉文日本各谕。偶遇臣松浦,备道天恩至意,臣不胜感激……如皇上慈仁恩宥,赦臣之罪,得效犬马微劳,驱驰浙江、定海、外长途等港。仍如广中事例,通关纳税。又使不失贡期,宜谕诸岛,其主各为禁制,倭奴不得复为跋扈……敢不捐躯报效。赎万死之罪。”

  
朝廷部覆是:“直等本为遍民,既称孝顺立功,自当释兵归正。乃……第求通贡……此其奸未易量也。宜令宗宪等……严加提备。仍移文晓谕直等,俾剿除舟山等处贼巢。以自明其诚信。果海濡清荡,朝廷自有非常恩赉。其互市通贡,姑俟蒋洲回日,夷情保无它变,然后议之。”

  
待蒋洲先期回朝禀报王直即归信息,胡宗宪正喜大倭寇之乱可以王直归顺画一圆满的和平的句号时,正来巡按浙江的御史王本固上朝奏了一本:“纳王直恐招外辱大祸。”招致朝议哄然,多年与倭寇奋战的武将们也抱此态度。胡宗宪尚想雄弁招降纳叛之利,但朝野已有对他不利的“胡宗宪纳王直和善妙贿赂金银数十万”的传说。最后,他不得不改写上疏文为--擒获王直。

  
胡宗宪将捣毁沥港、王直的死对头俞大猷调往金山卫,以大战双屿但没抓到王直的卢镗镇守舟山群岛对面的定海,用以麻痹王直,却命戚继光潜伏把守水陆要害,布下天罗地网。他强摆好笑脸相迎的准备,但等待王直的是一派戒备森严,萧萧杀气。

  
王直令已在军门的义子王敖跟胡宗宪交涉:“吾等奉招而来,将以息兵安邦。谓宜信使远迓……今,兵陈俨然,即贩蔬小舟无一近岛者。公其诒我乎。”

  
胡宗宪以那是国家防卫部署解释,推挡过去。不料卢镗在舟山会见日本使僧妙善时,却诱其缚王直以献。因此胡宗宪再百方说之,王直也不信了。但是,王直侦知岑港四面兵威甚盛,包围重重,力量上已不可与昔日双屿、沥港对比,终无脱逃之计。他只好传言道:“吾愿归顺,我部无统,欲得毛海峰慑之。”

  
胡宗宪想:“海上贼惟直机警难制,其余皆鼠子辈,毋足虑”遂遣毛海峰往。但毛海峰并非鼠辈,他提出邀指挥夏正同往,实际是留了个人质,为王直留了根稻草。

  
十一月,王直和前年到达的叶宗满等人来到了杭州胡宗宪军门。胡宗宪唯恐其部下余党生变,一面为他安排下宿轿马、令巡察司按察司轮番设宴款待,一面密疏上报擒获王直。

  
那是软禁。直到转年正月二十五日,御使王本固一再追究,掌管监狱的按察司的孟让怕万一王直逃脱,自己责任难当,再三请求胡宗宪后,将他收入了按察司监狱……

  
一五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杭州城被一场鹅毛大雪铺盖过,天空的阴霾却未被洗得纯净。大狱牢门敞开,重兵警戒之下,五花大绑的王直被推了出来,他的身后跟着两名红衣黑须的刽子手,他即将被押往官巷口斩首示众。

  
他的死也许会给朝廷和百姓带来新年快乐,也许是场历史悲剧的落幕,杭州城里的人们万巷皆空地走出家门,观看斩首王直。他们满以为看到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凶煞,想不道却是个既伟岸魁梧又文质彬彬的汉子。他们在每一个路口都为他捧上大碗酒喝,希望能听到他有破口大骂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之类的豪言壮语留下。想不到他却摇头晃脑吟出了他呈递给胡宗宪的《王直上疏》一文:

  
“带罪犯人王直即汪五峰,直隶徽州县民,奏为陈悃报国以靖边疆,以弭群凶事。窃臣觅利商海,卖货浙福,与人同利,为国捍边,绝无勾引党贼侵扰之事,此天地神人共知者。夫何屡立微功,蒙蔽不能上达,反惧籍没家产,举家竟做无辜,臣心实有不甘。前此嘉靖二十九年,海贼卢七抢掳我船,直犯杭州,江头、西兴、坝堰,劫掠妇女财货,复出马迹山港停泊,臣即擒贼船一十三,杀贼千余,生擒贼党七名,被掳妇二口,解送定海卫掌印指挥李寿,送巡按衙门。三十年,大伙贼陈四在海,官兵不能拒敌,海道衙门委宁波府唐通判张把总托臣剿获,得陈四等一百三十四名,被掳妇女一十二口,烧毁大船七只,小船二十只,解丁海道。三十一年,倭贼攻围舟山所城,军民告急,李海道差把总指挥张四维会臣解救,杀追倭船二只,此皆赤心补报,诸司俱许录申奏,何反诬引罪逆于一家,不惟湮没臣功,亦昧微忠多矣。

  
连年倭贼犯边,为浙直等处患,皆贼众所掳奸民,反为响导,劫掠满城,致使来贼闻风仿效沓来,遂成中国大患。旧年四月,贼船大小千余,盟誓复行深入,分途抢劫,幸我朝福德格天,海神默佑,反风阻滞,久泊食尽,遂劫本国五岛地方,纵烧庐舍,自相吞噬,但其间先得渡海者,已至中国地方,余党乘风顺流海上,南侵琉球,北掠高丽,后归聚本国萨摩州者尚众。此臣拊心刻骨,欲插翅上达愚忠,请为游客游说诸国,自相禁治,适督察军务侍郎赵巡抚、浙福都御使胡,差官蒋洲前来,赉文日本各谕,偶遇臣松浦,备道天恩至意,臣不胜感激,愿得涓尘补报,即欲归国效劳,累白心事。

  
但日本虽统于一君,近来君弱臣强,不过徒存名号而已,其国尚有六十六国,互相雄长,往年山口主君强力霸伏诸夷,凡事犹得专主,旧年四月,内与邻国争夺境界,堕计自刎,以沿海九州十有二岛,俱用遍历晓谕,方得杜绝诸夷,使臣到日至今,已行五岛,松浦及马肥前岛,博多等处十禁三,四。今年贼船殆至矣,乃恐菩摩未散之贼,复返浙直,急令养子毛海峰船送副使陈可愿回国通报,使得预防,其马迹志山前港船,更番巡哨截来,今春不容省懈也。臣同正使蒋洲抚谕各国事毕方回,我浙直尚有余贼,臣抚谕归岛,必不敢仍前故犯,万一不从,即当征兵剿灭以夷攻夷,此臣素志,事犹反掌也。如皇上慈仁恩宥,赦臣之罪,得效犬马微劳驱驰,浙江定海外长涂等港,仍如广中事例,通关纳税,又使不失贡朝,宣谕诸岛,其主各为禁例,倭奴不得复为跋扈,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也。敢不捐躯报效,赎万死之罪……”

  
吟罢上疏文,已至官巷口。校场炮响,刽子手举起鬼头刀。王直淡然一笑:“看来是非死不可,吾去矣。”

  
毛海峰将人质夏正分身碎骨、扬言要为王直报仇,善妙痛骂胡宗宪言而无信,改变不了王直人头落地、血溅江南!

  




 回复[1]:  小木樨花 (2009-07-07 11:58:09)  
 
  网上看到的一段:

  
---------

  
而在中国,当时仍然是“稳定压倒一切”。政府最关心的是自己政权是否稳固,而不是国家的整体商业利益能否得到扩张。像王直这样的人,本来可以被利用来扩张华夏民族的利益。但是,在当时政府的眼里,他们只是急需拔去的眼中钉、肉中刺。政府不断打压自己国民中最富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那些个体。长期逆淘汰的结果,华夏民族的扩张天性不断退化,最终从16世纪初那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19世纪末闭关自守、处处挨打的一个二流民族。

  
王直墓中埋葬的这个人,也许的确是汉奸,是海盗。但他身上也的确曾经寄居过华夏民族的商业扩张精神。王直墓碑被砸了,砸就砸了吧。只是,我们不要把华夏民族曾经有过的商业扩张意识也一起砸了就好。

  

 回复[2]:  层林尽染 (2009-07-07 12:02:52)  
 
  > 政府不断打压自己国民中最富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那些个体。长期逆淘汰的结果,华夏民族的扩张天性不断退化,最终从16世纪初那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19世纪末闭关自守、处处挨打的一个二流民族。

  
目前也是一个尿样!

  

 回复[3]: 爷爷!您老赶啰我! 新局长 (2009-07-07 12:31:30)  
 
  对于胡宗宪而言,汪直实在是太强大了,据统计,除了他的嫡系部队外,受他控制和影响的倭寇人数多达五万余人,而胡宗宪手中能够调集的全部兵力不过十余万人,还要防守直浙两省,武力解决根本不可能。

  
但要用计谋除掉他,也是困难重重,汪直已经下海了几十年,比徐海狡猾得多,更重要的是,胡宗宪逐渐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徐海不过是个打工的,靠个人力量奋斗,干掉了就没事了,但汪直是老板,数十年来,他兼并了几十股势力,且已经形成规模化经营,汪老板当老大,群众都听他的话,如果杀了汪老板,他手下的诸多头目们将会失去控制,到时事情会更加麻烦。所以胡宗宪得出了一个极为悲观的结论:汪直绝不能死。

  
汪直不死,倭患如何平息?这是一个胡宗宪无法解决的问题,他陷入了冥思苦想,直到徐渭为他找到那个合适的答案。

  
“要平定倭乱,并不需要杀掉汪直”,徐渭胸有成竹地说道:“只需诱他上岸,大事必成!”

  
胡宗宪明白了徐渭的意图,准备派出使者,请汪直前来谈判,然而他没有想到,汪直竟然不请自来了。

  
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月,汪直率领数千军队,携带大量火枪火炮,突然开赴浙江沿海,并停泊于舟山岑港。

  
胡宗宪吓了一跳,如此领兵来访,必定不怀好意,当即下令加强戒备,修筑堡垒,并实施了戒严,做好开战的准备。

  
然而这一次他的判断是错误的。

  
胡宗宪的行动大大惹恼了汪直,他派出了毛海峰,表达他的愤怒:“我这次之所以前来,是决心履行协议,停止交战,阁下你应该派使者远迎,至少也应该请我吃顿饭,但现在你却调集大军,禁船往来,难道你是在忽悠我吗(绐我焉)?!”

  
事实证明,汪老板确实是很有诚意的,他不但亲自前来,还带来了几个日本诸侯,却吃了闭门羹,实在很没有面子。

  
胡宗宪失算了,一贯耍诈的他没有想到,汪直竟然如此实诚,慌乱之下,他立刻再次派出使者,表示歉意,希望汪直上岸谈判。

  
但被伤了自尊的汪直不肯同意了,他表示双方已经失去信任,自己不会上岸。

  
胡宗宪十分头疼,思索良久终于想出一招,他找来了汪直的儿子(亲生,非义子,软禁于金华),让他给自己老爹写信,催他快点上岸谈判,并且暗示,如果不乖乖就范,就要拿儿子开刀。没过多久,胡宗宪收到了回信,拆开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在信中,对于谈判的事,汪直连提都没提,只对他的儿子说了这样一番话:“儿子,你怎么就笨到了这个份上?你爹在外面,你才能好吃好住,你爹要是来了,那就全家死光光了!(阖门死矣)

  
胡宗宪,跟我斗?你还太嫩!计谋失败了,胡宗宪清楚意识到,汪直的智商比徐海高得多,绝不在自己之下,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然而面对如此强劲的敌手,胡宗宪并未放弃,却更加兴奋起来:这场游戏越来越有趣了。

  
胡宗宪相信,虽然汪直很强大,但他毕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弱点,就有容易攻破的软肋,而汪直的软肋,就是通商入贡。

  
汪直毕竟是个商人,不远万里赶过来,也不过是想谈这个问题,而与此同时,胡宗宪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汪直表示不愿谈判,却始终呆着不动窝。

  
于是,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汪直很想谈判,但碍于面子,也不信任自己,所以进退两难。只要突破这层隔膜,引他上岸,必能将其操控于股掌之间。

  
但要获取汪直的信任,谈何容易?在经过认真思考和仔细谋略之后,胡宗宪终于拿定了主意,和之前一样,他又选中了一个人作为突破口,但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次,他有必胜的把握。很快,汪直船上的毛海峰就收到了胡宗宪的秘信,邀请他上岸一游。

  
对于胡宗宪,毛海峰一向有着强烈的好感,但他毕竟是汪直的养子,所以在收到信后,他第一时间就交给了汪直。汪直看完信后,沉思片刻,对毛海峰下达了指令:“你还是去吧。”

  
于是在汪直的指使下,毛海峰驾船上岸,看到了满面笑容,热情迎接的胡宗宪。

  
毛海峰是来办事的,他开门见山,询问胡宗宪请他来的目的,以及打破目前僵局的诚意。但胡宗宪似乎不是来办事的,他拉着毛海峰,去参加一个接风酒局,并且表示,大家都是兄弟,先不要谈这些,填饱肚子再说。在酒桌上谈事是我国的光荣传统,毛海峰高兴地去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胡宗宪说吃饭就真的只吃饭,啥也不谈,他几次想开口,都被胡宗宪有意无意地打断。

  
天色越来越晚,酒越喝越多,胡宗宪似乎已经喝得不太清醒了,而毛海峰却始终心神不定,他不会忘记,汪直亲自交待给他任务——探听虚实,摸清底细。

  
事实上,在这个酒局中,毛海峰并非唯一忧心忡忡的人,喝醉(疑似)的胡宗宪此时也非常地紧张,而从事情的后续发展看,在此之前,他应该读过很多次三国演义——特别是书中的某一著名章节。胡宗宪彻底喝醉了,他拉着毛海峰,表示大家都是兄弟,今晚你就不要住招待所了,一定要住到我那里去。

  
毛海峰坚决推辞,胡宗宪坚持,毛海峰答应了。拉着烂醉如泥的胡宗宪,毛海峰第一次进入了总督的卧室,他将不省人事的胡大人扶到了床上,便径自走向了一旁的书案。因为在进来的时候他已经发现,在书桌上堆积着许多公文,而他相信,其中必定有一些是与汪直有关的。躺在床上的胡宗宪也十分确信这一点。

  
很快,毛海峰就找到了他想要的那堆文件,而一一打开之后,他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首先是一大摞请战的公文,主要作者是俞大猷和卢镗,内容不外乎痛恨倭寇,要把汪直扒皮抽筋之类,但当毛海峰翻到这堆公文的最下面时,他发现了另一封截然不同的文书。

  
这是一封写给朝廷的奏疏,文中反复为汪直说话,并表示应以和为贵,不能动武,作者是胡宗宪。看完了这封文书,毛海峰彻底放心了,他躺到了床上,静悄悄地平复着自己那紧张到极点的情绪。当然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翻阅文书的时候,有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他,这就是应该早已睡着的胡宗宪大人,事实上,他比毛海峰还要紧张——如果兄弟你翻不到,我就白忙活了。

  
第二天一早,吃了定心丸的毛海峰高兴地去向胡宗宪告别,胡宗宪并没有留他,因为他们之间已经不必再谈些什么了。你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兴奋。毛海峰略带得意地离开了这里。其实我全都知道。胡宗宪似乎更有得意的理由。

  
汪直终于相信了胡宗宪,因为他相信自己养子的亲眼所见,于是在犹豫片刻之后,他提出了最后的条件:“派一个人过来做人质,我就上岸归顺。”

  
作为胡宗宪的亲信,夏正承担了这个重任,他孤身前往敌船,以换取汪直的信任,遗憾的是,这位仁兄再也没能回去,因为一个愚蠢的错误。

  
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一月,在打了几年交道之后,胡宗宪和汪直这两位老对手终于见面并坐在了一起,正如胡宗宪所承诺的那样,他对待汪直十分客气,且从不限制他的自由,这倒不是因为胡大人坚持泱泱大国,诚信为本,只不过是面对强者时的必然准则。

  
历史告诉我们,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来讨论,所以徐海死了,而汪直还活着。

  
对于这一点,汪直本人有着十分清醒地认识,所以他放心大胆地参观旅游,等待着朝廷开出的价码。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参与这场智力游戏的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徐海、汪直、徐渭、胡宗宪,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懂得规则,也愿赌服输。可惜这个世界上总是不缺蠢人的。

  
吃饱喝足玩够之后,汪直觉得闷了,这时胡宗宪对他说,你去杭州转转吧。

  
这是一个让他后悔了一辈子的建议。汪直高高兴兴地去了杭州,胡宗宪与徐渭商议多年,费尽心机的除倭大计将就此被彻底葬送,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一个白痴的横空出世。

  
这个白痴的名字,叫做王本固。王本固先生的职位是浙江巡按御史,几年之前,这原本是胡宗宪的工作,但要和他的前任比起来,这位继任者的智慧水平足可以牢牢地定格在低能的标准线上。

  
我们之前说过,巡按御史只是七品,但是权力很大,可以负责监督巡抚和总督,并有权上奏,而这位王本固先生人如其名,本就是个固执的人,不见抗倭有何成就,但见口水飞溅横流。

  
胡宗宪对这个人十分头疼,但又不好得罪他,一直以来都是消极应对,这次汪直去杭州,胡宗宪怕这个二百五惹事,提前打了招呼,让他妥善接待,安排住处

  
当汪直到达杭州的时候,王本固履行了他的诺言,为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一个居所——牢房。

  
王本固先生的逻辑很简单,汪直是倭寇,那就应该抓起来,况且这么多年,自己什么贡献都没做,现在这么一条大鱼送上门来,不拿去邀功还要等什么?

  
胡宗宪气坏了,他立刻派人找到王本固,要他放人,然而王御史打仗抗倭都是白痴水平,告状却是专家,他当即向朝廷上书,说自己做得没错,与此同时,他还极其无耻地进行了猜测——胡宗宪如此袒护汪直,是否违犯纪律,受了贿赂?

  
胡宗宪反复上书,希望朝廷考虑实际情况,不要杀掉汪直,让他为朝廷效力,约束倭寇(系番夷心)。然而朝廷中的无数“正义凛然”之士立即慷慨陈词,说胡宗宪竟敢公开放纵罪犯,其中必有内情等等,一时之间,大有把胡宗宪关入监狱之势。

  
为了不致跟汪直作邻居,胡宗宪向现实妥协了,他上书修正了自己意见,并表明态度:同意处死汪直。数年辛苦筹划,就此全部毁于一旦。

  
在接到消息之后,毛海峰当即处死了夏正,并且残忍地肢解了他,这也是他发泄愤怒的唯一方法。一年之后,汪直被押赴刑场处决,与他一同被杀的,还有他的儿子。就如同那封让胡宗宪瞠目结舌的信件一样,汪直在这最后一刻,面对他的儿子,再次做出了一个判断——他一生中最为大胆的判断。

  
“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浙东和浙西),我死之后,此地必大乱十年!”

  
事实证明,这是一句十分靠谱的话。

  
选自《明朝那些事》第四卷

  

 回复[4]: 层林兄饶命! 自带板凳 (2009-07-07 13:52:52)  
 
  我觉得现在的中华民族挺好的,就这样吧……谢谢。

  


  
他们要是再扩张的话,请告诉他们奔西边或北边去,拿下土耳其和西伯利亚,就该知足了吧……

  


  
千万别让他们往东扩张,我们日本是个小国,战略纵深很浅,他们要是扩张到我们这边,那我们只能跑海里头呆着……

  


  
惹不起啊。。。。。

  


  


  

 回复[5]: 板凳 小木樨花 (2009-07-07 13:53:26)  
 
   我转来的那个一小段,那个文章中所说的商贸扩张主义,确实有通过贸易发展国力,进而将本国势力对外扩张的要素。不过,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通行的国际准则。

  


  
我同感于该文中“中国海盗和欧洲海盗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在16-17世纪,两种文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的说法。

  
全文如下。

  


  
-----------

  
ZT:

  
16世纪时候,出了这么一个人物。他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到邻国去寻求发展。他组织船队,远航海外,建立了一个移民居住地。他既是商人,也是海盗。他以通商为主要手段,但也没少干烧杀掠抢的事情。

  
这个人是谁?是前不久墓碑被砸、引起国内极大争议的明朝“倭寇”首领王直吗?错了。我说的是克里斯托佛·哥伦布,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

  
哥伦布本是热那亚人(今意大利境内),后来投靠了西班牙,发现西印度群岛之后插上的是西班牙国旗。哥伦布年轻时当过海盗,西班牙人应该清楚他这背景。不过,在16世纪的欧洲,各国都不忌讳用海盗或有海盗背景的人,充当自己对外扩张的先行军。

  
不光哥伦布是海盗出身。弗兰西斯·德雷克爵士,最早完成环球航海英国人,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海盗。另一个英国名海盗是亨利·摩根。他后来被招募为英国驻牙买加罗伊港民兵队长,业余仍未放弃海盗勾当。1670年,他旧习发作,袭击了巴拿马的一家金店,结果被抓获,按律应当处死。但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赦免了他,而且授予其骑士称号,封其为牙买加副总督,负责剿灭海上其它海盗。到1688年摩根死时,那一带海上治安已基本有了保障。

  
和这些欧洲海盗比起来,中国海盗王直实在运气太差。其实,王直有机会成为中国的哥伦布。他利用当时日本诸侯割据、缺乏中央政权的形势,在平户(今长崎县)挂起“徽王”旗号,带去了3000多中国移民。如果明王朝当时能承认王直的“徽王”爵位,则平户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海外殖民地,比哥伦布在美洲建立殖民地要早近50年。王直也曾有机会成为中国的亨利·摩根。1556年,王直派人传话给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协助剿除其它海盗,以此换得明政府开放沿海贸易的许诺。明王朝假装同意,实际却诱捕了王直。和亨利·摩根得到英王优待不同,中国的皇帝没有看出王直有任何价值,在囚禁两年后处死了他。最倒霉的是:死后将近450年,王直还因为曾与日本人合作,而被几位热血沸腾的当代中国人将其墓碑砸毁。

  
我并不是历史学家,不打算加入“王直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历史学争论。老实说,对王直个人的名誉,我并不感兴趣。复述这段历史,对我来说,注重的是个人命运背后的文明宿命。中国海盗和欧洲海盗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在16-17世纪,两种文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当时,欧洲的统治者们,在同伊斯兰文明争夺海上霸权的激烈竞争中,已经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外贸易是迅速壮大一国国力的最好办法。为此,必须建立更为宽容、宽松的政治制度,允许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行动起来,自由地进行商业扩张。16-18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少见的一个时期,欧洲各国以政府的力量,扶持民间势力向海外扩张。扶持的对象,既包括达伽马这样贵族出身的航海家,包括麦哲伦这样的军人,也包括哥伦布、德雷克这样的半商半盗。还包括宗教上的“不同政见者”——后来成为美国立国重要势力的美洲清教徒。经过这一轮贸易和劫掠并举的对外扩张,欧洲文明在世界文明竞争中,先是战胜了伊斯兰文明,而后又逐步把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文明——华夏文明——抛在背后。至今,欧美文明仍稳踞为地球上的强势文明。

  
而在中国,当时仍然是“稳定压倒一切”。政府最关心的是自己政权是否稳固,而不是国家的整体商业利益能否得到扩张。像王直这样的人,本来可以被利用来扩张华夏民族的利益。但是,在当时政府的眼里,他们只是急需拔去的眼中钉、肉中刺。政府不断打压自己国民中最富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那些个体。长期逆淘汰的结果,华夏民族的扩张天性不断退化,最终从16世纪初那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19世纪末闭关自守、处处挨打的一个二流民族。

  
王直墓中埋葬的这个人,也许的确是汉奸,是海盗。但他身上也的确曾经寄居过华夏民族的商业扩张精神。王直墓碑被砸了,砸就砸了吧。只是,我们不要把华夏民族曾经有过的商业扩张意识也一起砸了就好。

  
是为鸡年新春的祈愿。

  


  

 回复[6]: 嗯。。。有道理 自带板凳 (2009-07-07 14:15:41)  
 
  别忘了,中国现在是核大国,有核蛋!再次扩张的话,就不是什么哥伦布那么简单啦!

  


  
拿东京来说啊,你想想看,来两颗中型的,足够了吧。

  
咣!咣!

  


  
两朵巨大的绚丽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你的豪宅和农场,老唤黑白子的公寓,还有爱国人士老王的房产,顷刻间化为灰烬,你们也都哏儿屁了……

  


  
而我,蛇和班主就没事儿。

  
我住在横滨乡下,他们俩更远,都在奇遇县,炸不到。

  


  
我们回头看了一眼东京的蘑菇云,擦干了眼泪,互道珍重,各奔前程。

  
我奔了纽西兰,蛇大概投奔加拿大……

  
可怜的斑竹,到现在还没想好去哪儿避难……

  


  
老地主可以接着续……

  

 回复[7]: 谢小花层林板凳: 龍昇 (2009-07-07 17:04:38)  
 
  王直篇落幕了,下回换一人物登场。

  


  
哈哈,怎么接龙到老地主那里去了。你说的“哏儿屁了”大部分人听的懂吗?

 回复[8]: 不赶啰新局长了,我要歇两天: 龍昇 (2009-07-07 17:11:55)  
 
  王直已死,从第(六)起,将由李旦登场,这两天您可准备他的材料。

 回复[9]: 听不懂的可以举手! 自带板凳 (2009-07-07 17:13:04)  
 
  北方人基本知道。

  
一部分南方人大概也知道,他们写“葛屁”什么的。

  

 回复[10]: 哏儿屁了着凉大海洋。 深层次 (2009-07-07 17:32:44)  
 
  最近听说外交部吃瘪,军队鹰派嚣张登场,结果刚一改方针,发现要打的架实在太多,而且这方针一改别的国家都不等您远交近攻的慢慢拾掇了。印度,越南,南海诸国通通冒出来了。毛主席在朝鲜战争之初就指出要“打得一拳开,免得万拳来”。而眼下的架势怕是“打得一拳开,引得万拳来”。愤青们跟着嚷嚷了半天发现军头们也尿了。正好新疆闹事,还是杀杀百姓立立威风来的安全些。

  
我猜测这两天新疆怕是要开杀戒。立此为据。

 回复[11]: 我的手机短信。 自带板凳 (2009-07-07 17:54:01)  
 
  我给我的维族好朋友发信:

  
ウルムチは大変見たいね。ご家族は大丈夫?

  


  
他的回信:

  
心配してくれて有難う!長年のつけが爆発しましたね。家族は大丈夫ですが、なくなられた方、拘束された方は大変かと思います。

  

 回复[12]: 问候龙爷. 夏夏 (2009-07-09 22:02:22)  
 
  新疆发生一些事,龙爷心里一定很沉重.

  
除了问好,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回复[13]: 谢夏夏理解我的心情 龍昇 (2009-07-10 08:55:02)  
 
  我沉默了三天了。

  
许多人找我,希望我出来说两句,我说该说的以前都说过了。

 回复[14]: 龙爷早上好. 夏夏 (2009-07-10 11:03:04)  
 
  

  
看到你这句话,"我沉默了三天了",我几乎要流下泪来.

  
我明白这沉默的份量,有多重,有多痛.

  

 回复[15]: 龙爷 甄士隐 (2009-07-10 11:05:42)  
 
  >>我说该说的以前都说过了。

  
-------

  
到您的个人合集看了看,好多文章!但还没找到“以前都说过”的,麻烦您给提个醒儿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平户倭寇
    平户倭寇(终篇) 
    平户倭寇(十三) 
    平户倭寇(十二) 
    平户倭寇(十一) 
    平户倭寇(十) 
    平户倭寇(九) 
    平户倭寇(八) 
    平户倭寇(七) 
    平户倭寇(六) 
    平户倭寇(五) 
    平户倭寇(四) 
    平户倭寇(三) 
    平户倭寇(二) 
    平户倭寇(一)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