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龍昇 >> 九州华影
字体∶
外 郎

龍昇 (发表日期:2011-06-12 14:31:14 阅读人次:3131 回复数:9)

  博多古门户町的一部分旧称妙乐寺町,源自那里有座1316年建立的临济宗禅寺妙乐寺。妙乐寺曾是日本遣元使出发寄居的据点,是日元日朝贸易商聚集之地,是日中两国禅僧宗教文化交流的殿堂。妙乐寺山门名“吞碧楼”,高百尺,日中僧人常在那里吟诗作画,中国僧人詹玉对“吞碧楼”有诗云:

  
飞楼突兀耸晴空 浩浩乾坤一望中

  
远对好山青不动 下临沧海碧无穷

  


  
妙乐寺本堂挂着“吞碧”匾额


  
元末明初,有叫陈延佑的一家人流亡到了博多。陈延佑乃元末礼部员外郎,流亡日本是因不愿奉侍两朝帝王,也因他是被朱元璋讨伐而毙的“大汉国”土皇帝陈友谅的同宗之人。元代礼部员外郎乃从六品官,掌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有点今日外交礼宾官员的意思。京都幕府将军慕其名,请他上洛当外交顾问,他因决意淡出政治而未从,而令儿子去了,精通医道的他还托儿子给幕府将军带上了礼物——“灵宝丹”。陈延佑的儿子叫陈宗奇,从小受过外交政治家庭的熏陶,因此得到了将军足利义满和后来的将军足利义持的重用,还被日本人以其父亲陈延佑的官职礼部员外郎而称作了陈外郎。陈延佑皈依于妙乐寺主持无方宗应,并和一个叫亮椿书记的僧人一起继承了他的衣钵,他出资在妙乐寺内修建了明照庵,在那里静静地安度晚年,直至1407年逝世,葬于明照庵。陈宗奇有子陈常佑,他没跟父亲去京都,而是留在了爷爷身旁,他后来改日名为平方吉久,成了做中国、朝鲜、日本三角贸易的豪商,他以法号月海之名籍在于妙乐寺,和当寺主持无涯亮倪保持着爷爷与老主持无方宗应一样的良好关系。

  
陈延佑去世十二年后的1419年6月,朝鲜由李从茂将军发战船227艘、率兵1万7千人突袭了九州外海的对马岛,焚烧岛上船只杀数百人俘虏数百人后旋即退兵,搞了个日本统管九州的九州探提涩川父子莫名其妙,京都室町幕府也仅有“蒙古、大明、朝鲜联合海军五百艘侵犯对马岛”和“进而攻大日本本土”的不准确的传闻,令人想起余年前可怕的“元寇袭来”。在如何判断这后来被称做“应永外寇”事件的性质和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上,陈延佑的子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既摸不清朝鲜出兵来意也摸不清幕府将军的对策的九州探提涩川父子,找来他们的亲信博多商人兼僧人宗金商量如何是好。宗金说:“那好办,请出妙乐寺和外郎家即可。”

  


  
妙乐寺


  


  
宗金替九州探提涩川父子献出一道计策:也做日朝贸易的他和在妙乐寺的平方吉久是朋友--平方吉久的爸爸是陈外郎--陈外郎是京都幕府将军的外交顾问,他可以直接见到将军足利义持并出谋划策。 宗金找平方吉久去了,两人在高僧无涯亮倪面前商量出一套方案。然后,宗金带着平方吉久的介绍上洛找到陈外郎,陈外郎见到足利义持,将涩川父子对朝鲜军来犯的汇报及他们想了解朝廷的对策的意思婉转地转达了上去。陈外郎在转达情况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令将军决定先派出一个使节团去朝鲜打听他们打对马岛的用意,任命的使节团正副团长正是妙乐寺高僧无涯亮倪和陈外郎之子陈宗奇——平方吉久。

  
一个以妙乐寺僧人无涯亮倪和陈外郎之子平方吉久为正副大使的访朝使节团组成,带着足立义持的外交文书从博多出发了。他们带上重礼,委言是向朝鲜敬请经书而来。朝鲜国王世宗接见了他们,还礼大藏经一部。他们乘世宗喜悦时婉转地试探了对马岛之事。使节团从世宗口中听到:“经本朝和大明、日本共同努力,东海倭寇之势沉寂有年。不想今夏又有残余结聚五十余艘贼船窜往大明,回程又猖狂骚扰抢掠我疆土国民,故朕下决心乘隙派重兵捣毁倭寇在对马岛的巢穴。吾军速战速决,功成即退。当朝并无进犯日本本土之意,请转告贵国国王、将军、政府,大可安心。”

  
有这句话听到,使节团的任务圆满完成,于1420年闰正月回国。朝鲜国王世宗为对日本将军回礼,派了号为老松堂的文官宋希景率回礼使团随同妙乐寺使节团来到博多,再去京都向幕府将军当面作出解释。既使如此解释,幕府将军还是有些不愉快的,之后的故事还很长,但最后还是通过外交交涉的手段避免了因《应永外寇》而引起一场日朝国际战争。而在这场外交交涉中,陈外郎父子功不可没。

  
却说陈延佑托儿子陈外郎带给幕府将军的“灵宝丹”,放进帽子里,可发清香可除毛发中的臭气,因此它也叫“透顶香”。“透顶香”是以麝香、丁香、樟脑、薄荷等配成的成药,它可清凉消口臭、止咳化痰,对中暑、晕船晕车、恶心呕吐、胃痛牙痛都有很好的疗效,颇似后世出现的仁丹,它被幕府将军爱用。陈延佑去世后,在京都的陈外郎仍常托留在博多做生意的儿子陈常——佑平方吉久去中国做生意时带回配置“透顶香”原料,做成成药送给幕府将军。及至近代,“透顶香”被陈氏后制成了面向民间的药,被起名为“外郎药”,成了日本成药之祖。陈氏家族是外交世家,还是医道世家,还是美食世家。他们依照透顶香的味、色、香,用米粉、麦粉、蕨根粉为主料,做出一种型美味绝的茶点,它又因分别配以黑糖、白糖、小豆泥、日本抹茶而分出几种颜色来,形状颇似羊羹。这种茶点开始只是陈氏家族招待客人和自家享用,经世代流传,最后进入民间成了日本名食之一的“外郎糕”。

  
“外郎药”也好 “外郎糕”也好,它们都被写成日文的ういろう,ういろう的发音是WEIYIRO,就是日文“外郎”之发音。

  


  
小田原外郎(这种的写成ういらう)


  


  


  
名古屋外郎


  


  


  
宫崎外郎


  
今日ういろう被称为静冈县小田原的“名物”——特产,是因陈氏后代外郎藤右卫门在那里经营ういろう的作坊店铺。ういろう还被称为名古屋“名物”特产、还被称为山口县“名物”,均有各自道理。我想象会不会是陈外郎的子孙们辗转迁移到了日本许多地方,或其它地方的日本人学到了陈氏ういろう手艺。

  
回到博多妙乐寺来吧,它于1586年遭遇兵火而烧失,又于1600年在早于它多年就存在的博多两大禅宗寺院圣福寺和承天寺的中间重建,陈延佑的小院“明照庵”也随之重建。如今,你可以在“明照庵”前右手看到一块石碑,上刻“ういろう传来之地”。

  


  




 回复[1]: 这东西没有吃过 科长 (2011-06-12 17:00:41)  
 
  

 回复[2]: 没有吃过就瞧瞧吧 龍昇 (2011-06-12 17:27:04)  
 
  挺好吃的。

 回复[3]:  趙然 (2011-06-13 00:23:28)  
 
  嗯

  
我也没吃过

  
哪天买一盒尝尝

 回复[4]: 我小时候吃过啊 自带板凳 (2011-06-13 11:42:26)  
 
  我们老家那边叫冰砖。

 回复[5]: 给它们屁股里插根棍儿, 龍昇 (2011-06-13 12:01:01)  
 
  往冻箱里放会儿,就像冰砖了。

 回复[6]:  树上鱼 (2011-06-13 14:55:06)  
 
  爷爷好,您吉祥!

  
爷爷见长,照片越拍越好,清清楚楚跟眼瞅着似的……

  

 回复[7]: 树上鱼也吉祥!还兴隆! 龍昇 (2011-06-13 17:33:51)  
 
  我估摸您是拿精于围棋的吧?借您吉言,还得练。

  

 回复[8]: 看着很想羊羹么~~~ 阿蓓 (2011-06-15 03:51:10)  
 
  我可稀饭羊羹了~~~~龙爷爷最近没吃揪大片儿阿~~~~

 回复[9]: 像羊羹还像肉皮冻哩 龍昇 (2011-06-15 10:22:14)  
 
  〉〉〉看着很想羊羹么~~~我可稀饭羊羹了~~~~

  
呵呵,稀饭啥给啥:

  


  


  


  
外郎是挺像羊羮。羊羮本是羊肉的羮汤冷却成的“冻”,我们看不到古时的羊肉冻了,但能看到今日的“肉皮冻”“鱼冻”“果冻”什么的,它们都挺像羊羮也很像“外郎”。

  
羊羮起源中国,八百年前因佛教禅宗在日本兴起而被带进日本,又因僧侣食品素,而演变为加豆类的(如小豆、栗子等——故也有“栗羊羮”之名。)后出口又返销,成了京津及许多地方的中国羊羮。关于出口又返销,周作人有《羊肝饼》一文描述过。

  
羊羮与外郎区别之一是:前者放麦粉后者加米粉。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九州华影
    宫崎兄弟资料馆和宫崎兄弟故居 
    元顺号和日中友好碑 
    从玄奘顶骨舍利到“水星” 
    柏文蔚的一首诗 
    冲绳狮子/琉球狮子 
    孟二宽及其孙武林唯七 
    张振甫 
    陈元赟 
    何钦吉和陈明德 
    长崎孔子庙 
    彩船流——精灵流 
    唐人屋敷 
    唐三寺或四福寺 
    海寇英雄皆遗迹——平户岛上 
    外 郎 
    唐船塔 
    散步柳川 
    大楠爷 
    宋人百堂上的圣福寺 
    四海楼 
    石垣岛唐人墓 
    锦带桥 
    贵妃东渡 
    朱舜水和安东省庵 
    定远馆 
    黄帝社和唐人墓 
    七夕神社 
    藤、茶、岩、桥 
    兴福寺——致水双: 
    唐人町 
    漫步徐福之路  
    志贺岛、金印 
    宗像大社 
    琉球……冲绳 
    多久圣庙  
    石敢当、禹稷坛、石佛 
    八女古坟徐福坟 
    富春、钱塘、龙门 
    长崎灯会 
    游坊津 
    眼镜桥 
    雄渊雌渊  
    扶桑国里看牡丹 
    樱花国里梅花赞 
    英彦山传说 
    天满宫曲水之宴 
    博多山笠祭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