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陈希我 >> 我的后悔录
字体∶
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 中国作家四面楚歌

陈希我 (发表日期:2007-01-02 22:53:25 阅读人次:2263 回复数:4)

  (来源:南都周刊)

  
顾彬最近接受"德国之声"采访,这位素以严肃严谨著称的德国汉学家矛头直指中国当代文学,坦率地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不高,存在种种弊病,诸如作家不敢直面现实,"胆子特别小,而且互相看不起",中国作家

  
缺乏自己的声音等等。

  
这是中国作家在今年遭受的新一轮批评,回顾2006年,质疑中国作家、中国当代文学的声浪可以说贯穿始

  
终,对于中国作家来说,2006年堪称四面楚歌的一年。

  


  
3月韩寒和批评家白烨展开骂战,"我早就看这些文学评论家不顺眼,他们把握了部分话语权,徇私作假,

  
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5月学术界学者云集武汉,猛烈批评当代作家丧失思考的能力和表达的勇气,学者的

  
观点尖锐而直接:"众多的作家或者是为了商业利益,或者是为了政治利益而投机"。10月众多网民将赵丽华旧

  
作戏称为"梨花体",并质疑其所谓国家级诗人的身份,一时间对"当代诗人"的嘲弄铺天盖地。11月作家洪峰上

  
街乞讨引发对作协体制的批评,差不多同时,诗人叶匡政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长文《揭露中国当代文学的十四

  
种死状》,几乎要把文学的各个相关行当一网打尽,"作家的创作欲,今天,只随着市场行情波动。他们把文学

  
看做应市的蔬菜,都想赶个早市,都想取得文学小贩与买菜婆的欢心。为此,他们倒是用尽了心机"。12月15日

  
在顾彬批评中国作家之后没几天,作家残雪发表长文《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卑情结》,激烈抨击自己的同道,"写

  
过两三部东西就空掉了,江郎才尽,用劣质品来蒙骗读者的比比皆是"。

  
这些批评的声音尽管有不同的背景和视角,但对于当代文学和作家的失望都是其核心内容。如果作家们对

  
网友和学术界的批评可以不以为然(他们不懂文学嘛),对叶匡政的"檄文"一笑置之(又是炒作嘛),那么对于汉

  
学家的意见作家们总不能置之不理吧,这些汉学家可是中国作家通向西方的重要桥梁--补充一句,不是通向西

  
方文化,而是通向西方文学市场或是更振奋人心的西方文学奖(诺贝尔就不要说出来了,放在心里就好)。当代

  
文学的一个悖论是:中国作家和西方作家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密,文学翻译越来越畅通,可是中国上世纪九

  
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无论在形式和精神内涵上都越来越趋向于封闭和保守。

  
当然汉学家很可能也不懂文学,至少是不懂他的或是她的文学,但关系还是要处好,"道路"要畅通,君不

  
见中国作家里以和汉学家交往为荣甚至沾沾自喜的可不在少数。那么我们正好顺水推舟,邀请多位有影响力的

  
汉学家就顾彬事件、就中国当代文学发表看法,以期引起作家们的足够重视。我们也邀请被批评的作家们发言

  
,是希望作家们找出顾彬的漏洞,以便准确地完美地找出当代文学整体疲软的关键所在。我们还邀请了港台的

  
几位作家发言,他们远距离的观察也许可以带来崭新的观念和视角。

  
我们并不讳言,这个专题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对当代文学悲观的评价和估计,可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作家出

  
丑,或是把中国当代文学摔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接受采访的作家和汉学家都是自

  
己领域中的杰出者,他们的许多说法颇为精彩,我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概述他们所有观点。这需要读者自己去

  
文字中细察,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你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们清楚地知道

  
文学的复兴是一条漫长的路,但这也不是姑息丑陋的文学现象和低下的文学品质的正当理由。不管怎么说,中

  
国文学总是要好起来的,以对得起它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对得起快速变化中的充满着喜怒哀乐的人生图景的

  
中国现实。

  


  
陈希我:把原因推给客观是一种怯弱

  
南都周刊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不知道您是否听说了德国汉学家顾彬最近对中国文学的评价?

  
陈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说中国作家是胆小鬼吧,这种话可能说得极端了一点,但是他确实是说中了中

  
国作家的要害。

  
南都周刊:这种勇气在你看来具体是指什么呢?

  
陈希我:指的是作家敢于揭示真相,敢于发言。中国作家这方面确实是比较差,但是这里说的作家,应该

  
是顾彬看到的那些作家,还有一些作家顾彬是没有看到的,他的眼界还只是在体制文坛的范围内,之外的他看

  
不到。

  
南都周刊:顾彬是不是对一些声音视而不见。

  
陈希我:对,就是这个意思。即使被承认的作家,比如说我本人,现在虽然被允许发表和出版作品了,但

  
也只是允许发表和出版我的部分作品,也就是被允许的那部分,我自己得意的作品还是没法出来。

  
南都周刊:他也认为不应该埋怨环境,应该像鲁迅那个时候那么敢说话。

  
陈希我:我也喜欢像鲁迅那样。我常常想,我为什么不生活在鲁迅那个时代呢?不是经常听到一个词吗,"

  
失踪的思想者",我现在就提出,中国文坛也有"失踪的真作家"。即使你呼喊,你没有舞台,也没人知道你;你

  
抗争,你被关在屋子里,你也只能撞墙。当然我也不赞成完全强调客观环境,现在许多中国作家不是没有感慨

  
自由写作之难,但是他们往往都轻松地把原因推给客观了,这是一种怯弱。我赞成即使只是成为行为艺术了,

  
甚至自取灭亡,也要突围。作为作家,义无反顾应该这么做。

  
南都周刊:基于这样,他也批评中国作家关在小房子里面,视野是有问题的。

  
陈希我:视野是一个问题,我曾经引用哈金的一句话:中国作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眼光不如人。但是顾

  
彬把这种眼界跟外语联系起来,我觉得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南都周刊:对于顾彬的声音,有一种看法认为不值得过分地关注他们的说法,对外国人的看法如此重视,

  
这是不是太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陈希我:自信不是掩耳盗铃。听听不同的声音,没有坏处。他说得对,我们肯定要听,但是如果他说的不

  
对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理睬了,不必迷信他们。作为作家,我们自己写自己的。现在问题在于,中国作家乃至

  
中国人都有一个传统积淀:闭关自守,又崇洋媚外。这看是两个问题,但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德国基本上发表过中国当代重要诗人的诗集,有一些诗人在德国甚至有六七本诗集

  
,但是德国当代重要的诗人在中国可能最好的连一本都没有。

  
陈希我:对中国现在诗歌的处境,我也很感慨,甚至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心病。在德国的境况我不知道,诗

  
歌在中国的境况确实不太好。我历来觉得文学从广义上说都应该是诗,一切文体都应该用诗的精神来写。一个

  
不爱诗的小说家只能写故事,只能描摹生活。我觉得诗歌在中国的处境不好,主要原因并不在诗人,而在整个

  
社会,我们的社会是个急功近利没有诗情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是庸俗不堪没有诗心的人民。很多时候都把理由

  
推到诗人身上,说诗人写得不好,什么叫写得好?像当初那样喊口号的诗歌那叫好吗?当时代的传声筒?现在

  
就要用诗歌去呼唤物价不要飞涨?去宣传2008奥运?我怀疑他们恰是用恶俗来诋毁诗。你问他真的喜欢诗吗?

  
他看小说,也可能只是看一些恶俗小说,他们能挂在嘴上的经典也只是那些老牌坊。通俗的就很受欢迎很畅销

  
,现在不只是诗歌受不受欢迎,好的小说也不受欢迎,也卖不动。你看看市场上卖得好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南都周刊:像卫慧的《上海宝贝》,在日本也卖得很好,但是日本学者对它的评价也不高。

  
陈希我:这个是两回事。它卖得好,要看因为什么卖得好,可能人家把它作为了解中国当代社会、了解"新生代

  
"的途径了,跟文学无关。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常常遇到这种尴尬。当初我在日本,去书

  
店,还是一些大书店,有中国文学专柜,很考究地供在那里。认真一看,是中国古代文学。而现当代的呢,很

  
多时候就是跟社会类读物放在一起,而且畅销的基本都是跟中国局势有关的。也许在他们眼里,中国现当代根

  
本就没有文学。一些中国作家虽然受欢迎,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受欢迎。莫言算是受欢迎的一个,但是他们怎

  
么解读莫言的呢?中日关系,战争,还有把莫言《红高粱》里的"酒神精神",解读成是对中国当局进行无政府

  
主义式的反抗。莫言的文学价值没有得到重视。

  


  
韩东:中国文艺批评缺乏独立精神

  
南都周刊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像卫慧、棉棉等美女作家的写作是垃圾。而另外一位台湾作家在我的采访

  
当中认为她们不应该属于文学,不知道您怎么看?

  
韩东:我认为棉棉的写作很好!顾彬他是个人的一些发言,不管他褒谁或者贬谁,只能代表他个人的一些

  
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尤其是棉棉,我觉得这有点没有道理。棉棉的写作我认为是很好的。

  
南都周刊:那像卫慧呢?

  
韩东:卫慧,我认为写作是不好的。

  
南都周刊:卫慧的《上海宝贝》在日本的销量比较好,有日本学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她涉及了性描写,触发

  
了好奇心。

  
韩东:这个销量,尤其是在西方的销量,这个说明不了问题。中国销量最好的作家也不一定是好作家,不

  
用说西方,在国内也是这样的。这个销量不是一个判断的标准。

  
南都周刊:这种销量比较广的作品是否会影响到汉学家对中国的了解?

  
韩东:汉学家是一个渠道吧,把中国的东西通过翻译,弄到外面去,还有一些,包括出版商,西方人也在

  
做这个事情。他们把什么人的东西弄出去,什么人看见,这个很难说。而且这个事情跟文学也没有太大关系。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最看不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不是我们外国人,是中国人自己。问题就在中国人本身

  
,中国人根本不给他们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什么地位。"您同意他的看法吗?

  
韩东:这就是互相诋毁吧。这个互相诋毁呢,也没问题,确实是诋毁,这个诋毁呢,也多数在私下的层面

  
,就是在私下谈起来,大家谁都瞧不起谁。但是在公开的发言里面,我确实觉得中国的诗人缺乏批评精神,都

  
是一团和气。特别是成名人物,他谈到其他的成名人物的时候,都是一概赞美之词,溢美之至。台面上大家都

  
是好好的,互相诋毁那是下面的事,说中国人不够光明磊落,可能是有的作家有看法啊,那是可以在台面上说

  
,但是台面上恰恰不说,就在下面说。

  
南都周刊:就是说批评不是纯粹独立的批评,而变成一个人情的交易?

  
韩东:批评确实是毛病挺大的。因为他是一碗饭,每个大学都有现当代,然后生生不息,这个行当我觉得

  
应该取消。你可以靠这个吃饭,但是你批评的对象是针对谁,就是给谁看。都是为了评教授职称啊为了评博导

  
啊,中国这个文艺批评是谈不上了,谈不上独立精神,整体来讲。谈不上对于作者读者有一个沟通桥梁。

  
南都周刊:您觉得我们的批评的环境是有问题的?

  
韩东:环境问题大了,当然是有问题的,不仅是文学环境,还有经济环境,各种环境,都有问题。没有问

  
题倒奇怪了,确实问题重重,中国的人性、人心,都是一样啦,问题大啦。所以,某些方面我还是赞同顾彬的

  
,不是他的具体结论,而是说有问题,这个我非常赞成。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个我觉得是粉饰太平。

  


  
七嘴八舌说顾彬

  


  
这个人傲慢无礼

  
我见过顾彬一面,我没怎么理他。我觉得他这个人傲慢无礼。他有点拉帮结派,这在西方人中很少见。德

  
国的几个汉学家我都认识,都不像他这样。顾彬非常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学。中国人跟在他后面像一条狗一

  
样,他就会说这人好。

  
顾彬主要是研究中国诗歌的,他自己也是个很不错的诗人,在德国汉学界比较有影响。但是我怀疑,他称

  
为垃圾的书没有一本是他读过的。很多汉学家如果没有助手,根本没办法阅读中文书。顾彬的中文读小说恐怕

  
够呛吧?他对这些人的看法也来自于他周围人的影响。一个真正的学者怎么能不读作品就先入为主?他也骂过

  
我,他好像说过,"虹影的作品我不看,因为畅销。"他觉得畅销的都是垃圾。

  
--虹影(著名作家,其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学在英美德法意等国出版。)

  


  
顾彬教授,我认识他

  
顾彬教授,我认识他,处得不错。他安排过我到波恩朗诵,为我的德文版诗集写过热情的出版鉴定。他是

  
一个汉学家,看中国的东西我想他跟我有不一样的出发点。他对中国文学,我觉得是比较了解的。他在出版一

  
部八卷本还是九卷本的中国文学史。中国自己没写,全世界也没写,他一个人做那么大一个工程,这个是非常

  
肯定的功德。另外呢,我估计顾彬跟我一样没读过多少中国当代的小说,也许他比我读得多,但是他做那么大

  
事情哪有时间读那么多小说啊。所以这个我不知道,他可能是抽空看了一些,可能不一定满意。

  
--肖开愚(当代著名诗人,现居柏林)

  


  
这个人有些武断

  
对于顾彬教授最近的言论,我正在为一家书评杂志写文章详谈。我程度不同地接触过几个更年轻的德国汉

  
学家,他们对中国文学的看法,不像顾彬那么武断。

  
--李大卫(早年从事诗歌,后致力于小说写作)

  
我真的很失望

  
我起先只是听到这位德国汉学家的观点时,还很感兴趣,想听听他是用怎样的标准把中国的文学作品打入

  
垃圾的行列的,但是看到他谈话的具体内容时,我真的很失望。

  
--张悦然(新概念作家)

  
(记者 陈黎 彭晓芸)

  


  
汉学家的声音

  
马丁·温特 奥地利汉学家

  
顾彬是德国很有名的汉学家,我见过他,但是不熟悉。

  
顾彬喜欢吸引媒体的关注,他喜欢说着玩,比较夸张,他就是这样的人。他要引起舆论的反应,他就达到

  
目的了。他的发言有刺激性,有一点可能有点正面的作用,比如中国作家不敢写中国的问题,这点我觉得对。

  
这也是他这次发言唯一的作用。他的观点在汉学界不一定有代表性。大部分汉学家也不像顾彬那样要代表谁,

  
他们不轻易对媒体发言。

  
北岛编辑海外的《今天》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作家,有王家新,也有朱文,所以北岛的视野在当代文学上并

  
不窄。顾彬要注意两三千年前的文学,也注意三四十年代,也注意五六十年代,同时也注意近三十年和现在。

  
他做的事情太多。比如他尽量翻译了北岛所有的诗,这很了不起,他用的德语也时常让你很佩服。可是北岛的

  
《一切》这首诗,在顾彬的翻译忽略了一行,虽然只有十几行。还有在顾彬最近出版的文学史里,他研究比较

  
早的文学做得很仔细,可是最近二十年并不仔细。比如他说刘索拉早不写作。很多作家他只是偶尔地提到,但

  
是却加以判断,给读者很乱七八糟的感觉。这是说近三十年的作家,早一点的文学他研究得很仔细。

  
评论中国当代文学,不要光看大陆文坛,大陆只是一部分。我喜欢哈金的《战废品》,写得很好。应该把

  
华语作家都包括进去,像严歌苓。这几年我翻译虹影、刘震云和马兰的作品。我很喜欢高行健,也喜欢余华的

  
第一本长篇《在细雨中呼喊》,《兄弟》我还没来得及看。80后生的作家我没看过。49以前的作家,老舍的《

  
猫城记》中学时候看了德译本,非常喜欢。

  


  
马悦然 瑞典汉学家

  
我和顾彬教授认识很多年了。我很难相信,一个几十年来致力于向西方引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知名学者,

  
会认为中国文学都是垃圾。他一定是被某个失职的记者所歪曲了。

  


  
宇文所安 美国汉学家

  
尽管顾彬教授的言辞激烈,但是媒体明显歪曲了他的意思。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可以代表国外汉学家

  
的意见。顾彬教授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的观点值得倾听;但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国外的学者和国内的

  
学者同样是众说纷纭的。

  


  
近藤直子 日本汉学家

  
我觉得他(指顾彬)是把十多亿中国人作为一个集团来评价的吧。比如说像鲁迅那样重视中国文化的人在外

  
国好像还没有。重视不一定是称赞。重视自己的人对自身都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如果自认为没有比自己更好的

  
人了,这样的人才是最轻视自己的人,他们对自己要求那么低,没有像爬山一样,有往上爬的愿望。对自己严

  
格要求的人才是重视自己的文化的人。日本最近的情况糟糕得要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丧失了对自己国家和文

  
化的批判的能力,不敢正视自己。一定要说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什么都好,这样才是最轻视最践踏自己国

  
家的表现。不管什么文化,都应该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中国目前的情况好像比日本好,现在还有像残雪这样

  
拼命批判自己文化的作家,正好表现了她对于自己文化的热爱与重视。

  


  
残雪:那些汉学家想法都很幼稚

  
记者 彭晓芸 实习生 袁玉

  
南都周刊:德国汉学家顾彬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49年以后基本上你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中国作家。

  
所以他不能够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您认为外语能力是否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水平?

  
残雪:不能这么说。我印象中,大部分汉学家都没有搞文学的天分。一般是搞不好其他专业就来搞文学了

  
,这里好混。这样的人占绝大多数。汉学家里面真正有搞文学能力的比较少。有的文字水平比较好,懂文言文

  
,但就是不懂文学。外语能力与中国作家的创作水平之间哪有什么关系,哪一种文字不能搞出最好的东西呢,

  
通过翻译,一样地可以吸收西方的文化。我没看到他的谈话,莫名其妙,那个人!虽然我自己可以翻译英文作

  
品,我也要这样说他,蠢里蠢气。他根本就不懂文学。

  
南都周刊:您刚才说吸收欧洲的文学,您看欧洲作品的时候是看原著还是看翻译的呢?

  
残雪:我都看。因为我之前写过5本关于西方经典作品的评论集。国外包括美国、日本都出版了或即将出版

  
我的评论集。我都看的,并不是原著,是英语的。像我搞研究,懂点英语就够了。不搞研究的作家,不学外语

  
也没关系。那个人他懂什么原著,懂几国的,那有很多国家的。按他的逻辑文学就不是相通的了。交流不一定

  
就非得懂那国语言,按照原汁原味的来理解。有迷惑,有歧义,这才是希望。他这根本就是不懂文学的说法嘛

  
。文学都是人类的文学,我们看西方的作品看什么东西?就是看里面的可以相通的共同的东西嘛。西方看我们

  
的文学也是一样的。虽然说文化的差异可能造成很多误解,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可能会损失一些原汁原味,

  
但是通过共同的东西可以很意外地得到一些收获。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这就是交流。比如说东方的民族

  
看西方的东西,可能又有另外一种体验。这些都是好事情。不一定非得把别国的语言学了才来看作品,他的那

  
些观念都落后得要死。我没看他的文章,什么鬼汉学家。那些人没几个像样的,真正懂文学的。我只相信那些

  
懂文学的汉学家。

  
南都周刊:你说很多汉学家不喜欢您的作品,原因是什么?

  
残雪:他们的想法都很幼稚。同国内差不多,要他们想象的原汁原味。他们本来也不是搞文学的。很多汉

  
学家都这样,喜欢指手画脚的。我的作品在国外一般不是通过圈子里的汉学家来翻译的,圈子里的人多半不喜

  
欢我的作品,我的作品都是西方爱好文学的高级读者和研究者在传播的。很少有汉学家肯定我的作品,一般来

  
说都是持抵触态度。他们不懂我的作品。这些汉学家之所以不懂文学,是因为他们没有天分。外国人学中文不

  
像我们学外文那样容易,他们自幼的环境远远没有我们严酷,所以他们都学不会,他们只能学同他们相近的语

  
种。唯一学会的少数人就成了汉学家。大部分都是"文字"学家,文学天赋缺少。

  
南都周刊:在您看来,中国当代作家的中文水平是不是也不如五四之后的那批作家,比如鲁迅、林语堂、

  
张爱玲、萧红等等?

  
残雪:这些事没什么要紧。都是蠢里蠢气,要吊什么俗段子。现在的人语感又回去了。什么文字能力,什

  
么古典文学的能力都是非常次要的。人性的深度,创造力的大小才是体现一部作品到底成功还是失败的根本。

  
追求技巧、文字的这些人说话就像幼儿园的小孩。什么先把字写好啊之类的规矩。

  
南都周刊:您认为中国作家在世界上有没有自己的声音?

  
残雪:自己的声音比较小。相信以后慢慢会多一些。西方的作家和读者在接受中国作品时还远远做得不够

  
。但我们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好的作品不是太多。所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声音还不大。

  
南都周刊:顾彬说诗歌在中国死了没有关系,会在德国"活着",您认为在中国,文学的地位与西方国家相

  
比,是高还是低了?

  
残雪:我听说在德国像我这一门类的小说没有什么市场。德国这几年的文学都在衰落。在日本根本都没人

  
看文学书。日本的青年读者相对于中国年青一代的读者群来说,差得远。出版商一般都出版通俗文学、民族文

  
学,外国翻译过去的西方纯文学都没有销路。读者只会关注娱乐的东西,导致纯文学市场越来越狭隘。有一次

  
我问几个研究生,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他们一本都没有看过,一提起动画就眉飞色舞。日本的文化根基比较浅

  
。现在每个国家搞文学的还是有一部分人,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多。相对来说,中国的情况还可以。我认为希望

  
就在还没有出名的那些青年里头。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最看不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不是我们外国人,是中国人自己。"您同意他的看法吗

  


  
残雪:对本国文学我是持批判态度的。批判才会有希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文学的水平下降得不成样

  
子了。我认为应该从文化上来反思。中国文化本来就不能搞纯文学,搞大众娱乐文学可以有点经济效益,搞纯

  
文学是不行的,没有根基,它不是一种人性的文化。

  
南都周刊:您觉得突破这种困境,作家学者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残雪:不能光做样子,要老老实实向别人学习。

  


  
朱天文:这些人的东西根本不是文学啊

  
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在写作《荒人手记》之后,您自己曾说:"终于可以和张爱玲平了",可知您受张爱玲的影响非

  
常大。除了张爱玲,整个的传统资源以及西方的文化滋养,在您的写作当中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朱天文:其实在小的时候我们接触欧美的东西比较多,当时翻译作品是我们阅读的最主要来源,那时不大

  
看中国的东西。(都是看原版的著作吗?)没有,都是翻译,欧美的小说非常多。所以,我想应该这么说,中国

  
的文学是后来补修的学分,是长大以后有意识地去读的。

  
南都周刊:那么,决定您创作的激情和写作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朱天文:人活着的处境吧。我们处在这样的环境、社会以及时代里头,是绝无仅有的。从细节上看,每一

  
个活着的人、每一个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一个存在都是绝无仅有的。不管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创作者,都是

  
活在这个现状里头,然后对这个现状观察和作出回应。我想,人是无法自外于他活着的时代与现状的吧,这就

  
是我的动力。总是在看,在想,作出回应。(可能就是说保持一种对生活对存在的敏感度)对,就是你看到了很

  
多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希望把你看到的东西造型出来,用细节、用颜色、用感官、用言语。如果眼界够大的

  
话,还可以从这个人和他所处的背景,这个背景不仅是社会--讲中国传统,还应该放在一个天地古今的时空里

  
头--你不仅置身于这个现状,还会有一个角度,够远够大,看到来龙和去脉。

  
南都周刊:最近一位德国汉学家顾彬提出批评,认为中国作家只局限于自己的小房间里面,没有走出去,

  
他觉得他们的视野有问题。台湾的中西交融环境是比较早产生的,您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请问这对您的视野

  
产生了什么作用?还有您觉得顾彬的这种批评有没有道理?

  
朱天文: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小说会不会遇上这样一个处境,就是后来欧美现代小说的处境。现代小说基本

  
上是,城市无故事,他们往人的深处去挖掘,某方面来讲,很像是瞪视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顾彬的文章我没

  
读,不知道他何所指。相对于拉美文学来说,拉美文学总是跟他们的家族、国族、神话结合在一起,很波澜壮

  
阔的。在中国,城市化、资本主义化尚浅,地方又大,小说仍以题材见长,说故事一时还说不完。至于台湾,

  
现代化比大陆要早二十年吧,在现代化的困境突围里,有其深度和视野,值得一观。

  
南都周刊:顾彬提到大陆这边的美女作家,像什么卫慧、棉棉等这些人的作品都是垃圾,这些比较直接的

  
批评,经过媒体报道以后,似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联想到中国的当代文学到底是不是垃圾?

  
朱天文:他指的这些人,根本不是文学的东西啊。你想到文学时会想到他们吗?不会嘛。你只会想到莫言

  
,想到贾平凹,想到李锐,想到王安忆,想到张承志,怎么会想到棉棉、卫慧呢?这是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拉

  
到一起说了,他们是不同范畴的东西啊。《上海宝贝》译成多国文字,那是猎奇,一个奇观,不是文学。其实

  
一代一代,像海浪冲上岸,岸上看到最多的是垃圾,也没错。海水深深,不是那么容易看到的。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

  
。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基本上没有。"您认为中国作家在世界上有

  
没有自己的声音?

  
朱天文:什么叫做代表德国,代表德国人说话?既不是总统,又不是国会议员,谁能代表谁说话呢。我很

  
难想象有谁说,莫言代表中国,或是李锐代表中国人说话,或是我们有一个中国的声音──如果只有一个中国

  
的声音,那简直太可怕了。作家只代表他自己,谁也不代表。

  
朱天文,台湾著名作家。著有《世纪末华丽》、《花忆前身》、《炎夏之都》、《荒人手记》等。

  


  
董启章:没有声音是因为"过于中国"

  
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德国汉学家顾彬最近批评中国作家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没有走出去,您怎么看?

  
董启章:流徙曾经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重要经验,但流徙也不一定限于地域的迁移,也有卡夫卡和佩索

  
柯这一类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城市的精神流徙者。是否"走出去"并不取决于出国的行为本身,而在于对待本

  
土和世界的态度。关键在于语言,也在于思想状态。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作家也应该同时把自己定位为本土

  
和世界的作家。不关心本土体验而奢谈世界,只会流于空洞,只看见身边的事情而没有宏观的视野,却局限了

  
对事情的洞察和判断。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1949年以后基本上你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中国作家。所以他不能够从另外一个语

  
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您认为外语能力是否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水平?

  
董启章:我们不能说外语能力是个绝对的因素,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语的要求显然比从前迫切。不读

  
外国书肯定是个缺憾,只能读翻译的外文书也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大量质量低劣的翻译充斥固然是个大问题,

  
原文的语感和深远而微妙的文化意涵也会在翻译中流失。最理想当然是读原文,或质量更有保证的外语译本。

  
运用外语的经验也可以提升对自己母语的习惯的敏感。我个人认为,作家应该把外语当作自己的母语来思考,

  
来感受,然后把自己熟悉的、习以为常的母语当作外语来写。

  
南都周刊: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是怎样的?当代文学,也就是49年以后的文学,是不是不如五

  
四时期的文学?

  
董启章:五四时期的作家也有他们的局限,越往后期也越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失去了个人的独立性。

  
近二十年,好些中国作家也许不再在表面上宣扬那些意识形态,但也未必能够超越界线,向权威作出挑战。于

  
是转而顾及其它,先是在文学形式上追赶潮流,然后又变成了迎合大众品位。潮流和通俗品位成为了新的权威

  
。还未能发展出强而有力的独立精神,那是1949年前后没有两样的事情。

  
南都周刊:您认为中国作家在世界上有没有自己的声音?顾彬认为:"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

  
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特别

  
小,基本上没有。"

  
董启章:何谓"中国的声音",或者"德国的声音"?没错,作家也有国籍,他也关心自己生活其中的国家的

  
状况,并且在行动上履行其国民的责任,但当他身为作家而发声时,我不认为应该出于国族的身份和立场。如

  
果说中国作家在世界上没有声音,那不是指他们不够"中国",我倒以为是因为"过于中国",而在世界性的视野

  
上有所不足。在外国人眼中,我们有"中国情调"而没有"中国声音"。但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中国声音,而是

  
众多从中国发出的面向世界的呼唤。

  
董启章,香港著名小说家,著有小说多部。

  


  
港台作家访谈

  
黄灿然:作家才能是环境限制不了的

  
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德国汉学家顾彬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张爱玲、林语堂、胡适,他们都能够用外语写作。

  
有些作家两种外语都没问题,比方说鲁迅。49年以后基本上你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中国作家。所以他不能够

  
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您怎么看他的这个批评意见?

  
黄灿然:总的来说,我认为顾彬的谈话是对中国当代文学一些现象的描述,在我看来都挺准确的,也是常

  
识,只不过换上汉学家来说,显得新鲜罢了。但是现象归现象(四九年以后作家都不懂外语,这是准确的描述)

  
,如果深究下去,我们会发现还没有触及本质。譬如说,林语堂和胡适都不是纯文学创作的作家,鲁迅也不是

  
,张爱玲是。但我们还有一个沈从文,他的数量和质量应该在其它纯文学作家之上,可偏偏他是不懂外文的。

  
还有,我们整个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家们都不懂外文。

  
南都周刊:生活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您觉得这个环境对你的视野产生了什么作用?顾彬批

  
评中国作家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没有走出去,您怎么看?

  
黄灿然:我想,我比较爱自由,而香港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自由。但对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环境不重要。

  
真正的作家创造环境,而不是由环境来创造他。另外,作家的才能是环境限制不了的。香港是所谓中西文化交

  
融,但它也被称为文化沙漠。我觉得如果我有什么视野,那也是我自己创造的,而不是香港提供的。香港人也

  
没有什么视野,更谈不上文化视野──当然这也是现象描述。真正有视野的人可能也就不在我的视野之内了。

  
关于作家局限在自己的小屋,我觉得这也不是问题。局限在自己的小桌上更好。我想顾彬又是作现象描述。但

  
真正的作家肯定不在现象内。或者说,不在他的评断内。有些大家作(或者说大多数大作家)就是局限在小桌上

  
的。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中国作家太不想局限在小屋里了,老想往外跑,跟着汉学家转。事实上,现在中国

  
作家往外跑的人数和次数,要比以前任何中国作家都多。中国人、中国作家想走向世界的动作和姿态已达到令

  
人生厌的地步。所以,小屋不小屋,往不往外跑,似乎也都跟产不产生好作家没关系。

  
南都周刊:香港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大陆则还保存着作家协会这样的制

  
度,供养了一批作家,但这个制度现在也倍受批评指责,大众并不满意由国家供养作家。您认为,在商业社会

  
里,文学遭遇的困难是什么?

  
黄灿然:顾彬对作家协会的批评,描述,我也认为很准确。对这现象的描述是最准确的,因为这现象本身

  
就是现象,没有本质,所以特别准确。西方作家也不妙,他们也有民间基金和机构供养他们。我自己不觉得在

  
香港这个商业社会里有什么困难,它的困难与写作本身的困难相比,真是不算什么。我甚至觉得,我与香港商

  
业社会是没有联系的,就像我与中国作家协会没有联系。

  
南都周刊:顾彬对德国作家的状况特别自信,他认为:"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代表德国人说

  
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基本上没

  
有。"

  
黄灿然:顾彬对现象的描述再次是准确的。但为什么必须在世界上有声音呢?另外,这个声音要实时发出

  
实时被听到吗?例如歌德的声音,他的谈话录,是死后才发出的。一百多年后才抵达我心灵。巴赫也是死后才

  
被听见。陶渊明和杜甫的声音,都是几百年后才被听见的,在那几百年间几乎所有耳朵都向他们关闭。我们现

  
代文学的一些声音例如穆旦和沈从文,也是沉寂后才被经典化,被听见。所以现在没有声音,那只是表示没有

  
被听到。这声音可能已发出,但它是如此宽泛,向四面扩散,可能要数十年后才开始形成和凝集起来,令人振

  
聋发聩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最看不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不是我们外国人,是中国人自己。"您同意他的看法吗

  


  
黄灿然:作家要激发自己的能动性,必须有所依傍又有所回避。中国作家瞧不起中国作家,这没什么可大

  
惊小怪的。你看歌德的谈话录,哪里有说当代德国作家好话的。相反,我看顾彬那样描述德国人如何如何,我

  
真替德国作家担心。但愿那只是顾彬之言,而不是德国作家的真实情况。顺便一提,我刚在两天前看英文报道

  
,说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做了调查,列出2006年"最不畅销书榜"。其中意大利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蒙

  
塔莱(我和不少朋友都非常喜欢他)的诗集只卖了十四册,因此我们别对中国诗人在德国的复活寄予太大期望。

  
黄灿然,诗人,翻译家,现居香港。

  


  
汉学家访谈

  
林培瑞:中国作家不能面对现实

  
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德国汉学家顾彬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当代中国作家不仅英语水平不如林语堂、鲁迅、

  
张爱玲等作家,就是中文水平也不行,认为"他们先应该好好掌握他们的母语。中国作家大部分的中文非常不好

  
",在您看来,问题是这样吗?

  
林培瑞:一般当代作家的中文底子比不上鲁迅的或张爱玲的恐怕属实吧?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汪曾祺

  
,钟阿城的文字的魅力也是因为中文底子不错。贾平凹功底也不坏。何况,我们应该分析什么叫"中文好"。比

  
如王朔:你说什么"古文底子"那当然没有,但语言活泼,真实,有感染力,这也是一种"中文好"。王朔的小说

  
里投用"一不留神(如何如何)......"这个说法已经进入了老百姓的口语,甚至传到台湾去了。这算"中文好"还

  
是"中文不好"?我不知道。莫言讲故事的魅力也不是书念出来的"功底",但好像也是一种"中文好"。

  
南都周刊:顾彬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如果要了解为什么北岛在西方成功,但是别的中国诗人完全在国

  
外失败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作家们应该会外语。语言也涉及到他们自己在国外的印象。"您对中国作家是否应该

  
精通外语这个问题怎么看?

  
林培瑞:"成功"的意思不应该等同于"在西方成功"。一个中国作家精通外语应该说是好事情,但并不是必

  
须具备的条件。沈从文不懂外语,连中国普通话说得也很差,但我们能说沈的作品"不成功"吗?上面说鲁迅、

  
张爱玲都懂外语,不错,但我并不认为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好,主要是因为懂外语的缘故。张爱玲继承了金瓶梅

  
,红楼梦的传统。鲁迅的确在小说结构上受了东欧作家的影响,但他的语言好是因为他的"想脱离也脱离不了"

  
的中文底子。鲁迅的诗也是旧体诗,不比北岛的差,外国人看不懂不意味着"不成功"。

  
南都周刊:您认为中国作家在世界上有没有自己的声音?顾彬认为:"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

  
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特别

  
小,基本上没有。"

  
林培瑞:不能说中国完全"没有声音",但是我基本上同意顾彬的说法。比如希特勒在欧洲闯祸若干年以后

  
,德国作家面对了事实,能够吸收,领略自己国家的过去和将来。中国作家还没有(能)扮演同样的角色。

  
南都周刊:有一些中国作家是比较肯定像顾彬这样的汉学家的意见的,但是有一些就表示怀疑,比如残雪

  
就说,在她的印象中大部分汉学家都没有搞文学的天分,真正有能力搞文学的比较少。顾彬本人则认为,宇文

  
所安是一个了不起的美国汉学家,恐怕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方面上连一个中国学者也没办法跟他比。"不知道您

  
如何看待来自中国作家对汉学家的怀疑?

  
林培瑞:残雪,顾彬都对。让宇文所安或Perry Link写小说肯定有问题,让残雪做宇文所安那种古代诗歌

  
的研究还更牵强。宇文所安的现代汉语不太会说,但非常精通中国古代诗歌。听来是怪事,但完全属实。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德国基本上发表过中国当代重要诗人的诗集,有一些诗人在德国甚至有六七本诗集

  
,但是德国当代重要的诗人在中国可能最好的连一本都没有。他说假如诗歌在中国"死了",会在德国"活着",

  
意思是诗歌在德国的境况比在中国要好得多。

  
林培瑞:不管是当代世界的哪国,诗不是一件热门儿的东西。哪儿都没死,哪儿都不活得很景气。但我不

  
像顾彬那么担心翻译的问题。我认为诗没法子翻译。你可以用第二种语言去创作类似的一首诗,但十足的"翻译

  
"不存在,是海市蜃楼。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中国作家缺少的是Public Spirit(公共精神),您认为他的指向是什么?

  
林培瑞:顾彬的意思当然得问顾彬。我认为中国作家在80年代的时候有一点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

  
神,近几年来比较难找。不是说没有,只是难找一点。

  
林培瑞,美国著名汉学家,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

  


  
宫尾正树:我看还是小说好

  
记者 彭晓芸 实习生 张坚

  
南都周刊: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是怎样的?比如说是现代文学水平高呢,还是当代文学更吸引

  
您?

  
宫尾正树:除了鲁迅以外,当代文学80年代以后的文学水平比现代文学水平高。

  
南都周刊:为什么呢?

  
宫尾正树:主要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开始可以比较普遍地看到很多欧美国家或

  
日本的文学,有了新的作用,促进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南都周刊:在您看来,中国当代作家的中文水平是不是也不如五四之后的那批作家,比如鲁迅、林语堂、

  
张爱玲、萧红等等?

  
宫尾正树:对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五四时期的中文文学作品更容易懂,现在有的作家,例如王朔,总之

  
读起来很费力气,查词典也查不到,这是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

  
南都周刊:您认为是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不是他们语言的水平问题吗?

  
宫尾正树:从语言的水平来说,我看80年代以后作家的汉语比五四时期欧化的国语水平要高。总体上来说

  
,他们的语言更生动。作为文学语言的水平,现在的作家,比如王安忆,还有到法国去的高行健,他们的语言

  
水平比过去的作家水平高得多。

  
南都周刊:您认为中国诗歌和小说,从整体水平来说的话,哪个在您眼中高一点?德国的汉学家认为中国

  
的诗歌有部分还可以,小说则没什么成就。

  
宫尾正树:我看还是小说好吧,诗呢我是外行,可是大概日本的诗人,美国的诗人做过语言的试验,中国

  
大陆诗人大概晚几十年。从70年代末开始,诗的语言提高了,但听说可能比台湾的诗歌要差点,我自己不是经

  
常看中国诗,这只是我的感想。

  
南都周刊:您认为中国作家在世界上有没有自己的声音?顾彬认为:"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

  
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特别

  
小,基本上没有。"

  
宫尾正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日本也是一样,亚洲的、第三世界的作家就无法避免学习西方小说的叙

  
事方式,不能完全属于自己,日本就不能是完全日本人的语言。一定会有欧美思想以及文学艺术的影响,这是

  
不能避免的。欧美作家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语言来写作,可是我们不是这样,我们历史里边不可避免受到欧美

  
现代艺术文化的影响,这个不能否定。要否定作家作品里有外来的因素,这是脱离现实的看法。

  
我们的出发点第一步我们要承认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西方和自己混合的、交融的文化。

  
宫尾正树,现任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文教育学部教授。著有《乌呼哀哉--中国文学面对死亡》等。

  


  
葛浩文:美女作家是一个极端无聊的说法

  
记者 陈黎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中国1949年以前的那些作家,他们的外语都不错。为什么1949年以后没有什么伟大

  
的作家,为什么这些作家肯定比不上1949年以前的作家呢,问题就在这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本人

  
是否赞同他的观点,会不会外语对作家的写作有影响吗?要求作家会外语,是不是有点古怪?

  
葛浩文:1949年以前的作家有的会外语,有的不会。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两位大作家肖红和沈从文,都不会

  
外语。所以会不会外语是否可以作为评论一个作家的标准,有点问题。1949年以前的作家对外国文学有其基本

  
的认识,这是否一定对他们的作品产生正面的影响,见仁见智。其实,目前中国人能看得到的外国作品(包括翻

  
译在内),比1949年以前多多了吧。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像棉棉、卫慧这样的美女作家是垃圾;你翻译过春树的小说,也翻译过虹影的《饥饿

  
的女儿》,为什么选择翻译春树和虹影?你对美女作家如何评价,对卫慧和棉棉的作品有什么看法?

  
葛浩文:首先,我要说,我觉得美女作家是一个极端无聊的说法。我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我,我会

  
觉得是一种侮辱,作品好坏无关外表美丑。当然啦,我是美国六十年代自由风气的产物,我的想法不一定能配

  
合中国现况。我翻译春树的作品是因为出版社请我翻,另外出版社老板跟我都认为美国的年轻人看了春树的作

  
品可能会有所感触。至于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我翻译,是因为我觉得她写得真的很好,这跟外表一点关系

  
都没有。

  
南都周刊:你主要是翻译中国小说,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评价远远高于小说。你认为顾彬对中国当代小

  
说的贬低是不是很片面?

  
葛浩文:顾彬兄是位研究诗的汉学家,我是阅读小说的翻译家,这一点就别听他的吧。

  
南都周刊:顾彬还说:中国文人互相看不起,胆子小,他们先应该好好掌握他们的母语。中国作家大部分

  
的中文非常不好。他们的意识是很有问题的,他们的视野是非常有问题的。你翻译了这么多中国当代小说,你

  
认为顾彬的批评是不是很夸张呢?

  
葛浩文:我翻译过的内地作家,有的我认识,有的只闻其名,无缘相识,他们与我相隔千里,他们是否互

  
相看不起,或者是否胆子小,我实在无从得知。要我这个中文不是母语的人来说他们中文好不好,是不是有点

  
班门弄斧?如果顾彬说的是文笔的话,那我当然可以说我比较欣赏某某的文笔,可是这跟能不能掌握他们的母

  
语是不一样的。我是文学翻译家,不是修辞家,看中文作品时我的重点是,如何用最贴切传神的英文把中文原

  
著翻出来,而不是去评价他们的文字、意识或视野。不过,不瞒你说,我翻译时,偶尔会说此句不通,或怎么

  
会写成这个样子,甚至,我会认为应该如此如此写会比较好一点。但这不一定是一个作家能否掌握母语的问题

  
,话又说回来,我认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作家,写完一部作品以后,都应该从读者的角度把自己的小说再看一

  
遍,就比较容易看出作品可能有的问题,然后加以修改,经过这个过程的小说当然会比较好。

  
南都周刊:你翻译了约25位作家(内地与台湾)的四十多本书,包括长篇和短篇小说集。翻译的最多有两位(

  
各五本):民国时代的作家萧红和当代作家莫言。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你眼中萧红和莫言是最出色的作家?

  
葛浩文:我特别欣赏萧红的作品,依我看来,她确实是民国时代的好作家,死得早,否则可能就是那时候

  
最出色的小说家。莫言还年轻,但他小说写得又多又精彩,没准他将来也会成为他那一代最出色的小说家。

  
南都周刊:顾彬是德国知名的汉学家,却认为中国当代没有出什么像样的作家,这对于汉学家是不是一种

  
悲哀?面对垃圾,汉学家何以立足?

  
葛浩文:中国现在有垃圾文学,也有世界水平的作品;美国文坛有垃圾,也有好作品;德国文坛......垃

  
圾有垃圾的价值,有其存在的必要。更何况,一个人眼中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杰作。

  
南都周刊:铁凝刚当选为作协主席,你喜欢她的小说吗?

  
葛浩文:她的作品我只看过早期的一个短篇,《星期八》挺喜欢,后来还收入一个我编选的短篇小说集。

  
葛浩文,美国知名翻译家和汉学家,现任圣母大学教授。他从内地和台湾翻译到西方的小说达40多部。

  


  
尚德兰:来不及培养独立纯正的文学

  
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德国汉学家顾彬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张爱玲、林语堂、胡适,他们都能够用外语写作。有

  
些作家两种外语都没问题,比方说鲁迅。49年以后基本上你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中国作家。所以他不能够从

  
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您认为外语能力是否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水平?

  
尚德兰:通另一种语言对自己的创作的水平不应很重要。重要的是五四作家因为通别的语言就能翻译用这

  
种语言来创造的作家,如戴望舒通西班牙文和法文,他翻Baudelaire,Lorca的诗歌便翻得最美,因为他也是诗

  
人,现在有哪位中国作家能翻译其他国家的同行的作品?翻译工作很重要,它的过程中可以推动母语,如果没

  
有二十至五十年代的那些兼写作又翻译的作家白话文这种新语言就不会有如今的水平。

  
南都周刊:在您看来,中国当代作家的中文水平是不是也不如五四之后的那批作家,比如鲁迅、林语堂、

  
张爱玲等等?

  
尚德兰:不如五四之后的作家。那时白话文还没成熟,除了一些短篇,小说还没定型,诗歌也在探索,那

  
时的作家以散文最惹人注目的,如鲁迅最明显,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宝贵的作家之一,写短篇,散文诗,

  
短评,这些方面都很成功,而他成功的一个原因是他通古典文学。当代作家也有他的长处,比如朦胧诗人在八

  
十年代对中国诗歌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作用,各类小说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短篇、长篇都是。

  
南都周刊:诗歌、小说等等文学形式,在中国已经不像八十年代那么引人注目了,文学的地位已经渐渐边

  
缘化,您怎么看中国的这种现象?法国的情况怎样?

  
尚德兰:恐怕这个现象是世界性的。法国文化部每年组织一些大众性活动如《诗人之春》、《秋天节》,

  
还有《文学之回归》。还有文学奖也很重要,这些群众性活动虽然大部分是文化部组织的,但是与什么政治路

  
线无关,此外也有很多地方性的活动,也是独立的。法兰西广播电台有很多文学节目。

  
南都周刊:顾彬认为"最看不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不是我们外国人,是中国人自己。"您同意他的看法吗

  


  
尚德兰:有吗?如果真是这样也许是因为中国文学从官方制度一下跳到商场制度(除了八十年代初以外)来

  
不及培养独立而纯正的文学感。

  
尚德兰,法国著名汉学家,译有中国当代诗歌多部。

  


  
回访顾彬

  
中国作家缺乏Public Spirit

  
南都周刊:不少中国作家认为,懂不懂外语与是否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没有关系。文学的关键还是在于作

  
家的思考力、对人性的剖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方面。你怎么看?

  
顾彬:1949年后的中国作家们除了一批当代诗人以外,比不上1949年前的作家的原因肯定跟外语能力有密

  
切的关系。1949年前的作家有的时候会翻译自己。比方说卞之琳他自己翻成英文的诗歌比他用中文写的诗歌更

  
好。林语堂在这个方面上更有意思。他的英语是非常精彩的,但是他的中国译者中文差得很。这也可能是一个

  
原因,他为什么在西方这么成功。

  
目前不少用中文写作的诗人是被汉学家们翻成外文的。不过不少汉学家们不掌握他们自己的母语。若要了

  
解为何北岛在西方成功,但是别的中国诗人完全在国外失败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作家们应该会外语。语言也涉

  
及到他们在国外的印象。

  
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为什么外语能够丰富写作,不过在这里不能多说。但是可以提到一个作家看原文的重

  
要性,翻成中文的外国作品不是原文,区别很大。另外,谁会外语,谁会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和文化系统看自

  
己的语言水平等。从国际文坛来看,中国当代作家语言水平一般来说是有问题的。

  
南都周刊:不少作家提出,外语对他们并不成为问题,比如残雪自己就可以翻译英文作品。您的批评是不

  
是针对您所接触的部分作家?而不是中国当代作家的整体状况呢?

  
顾彬:连很长时间住在国外的中国作家也不一定会说好的英文。好的英文是非常复杂的。当然也有例外的

  


  
南都周刊:有受访者直接说,汉学家都不真正懂中国文学,他们只是懂汉语。

  
顾彬:如果有道理的话,那么我们德国人也可以问,搞日耳曼文学的中国学者他们也只懂德文,不懂德国

  
文学吗?

  
南都周刊:作家残雪认为,大部分汉学家都没有搞文学的天分。一般是搞不好其他专业就来搞文学了,这

  
里好混。这样的人占绝大多数。

  
顾彬:残雪了解外国汉学界吗?宇文所安是一个了不起的美国汉学家,恐怕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方面上连

  
一个中国学者也没办法跟他比。

  
南都周刊:从这次国内作家的反应来看,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似乎都挺强的。并不像你说的"看不起中国文学

  
和文化的正是中国人自己"?

  
顾彬: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如果我跟一个中国作家在一起,他--肯定是男的,不会是女的--会骂所有其他

  
的中国作家,最后留下来的唯一一个他不骂的作家是他自己!

  
南都周刊:有作家质疑,你是否阅读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不够多,所以对当代文学的认识比较片面。因为你

  
只是提到了卫慧、棉棉这些作家。而那些优秀的作家,比如王安忆、陈忠实、莫言、韩少功、李锐等,你都没

  
有提及。

  
顾彬:我是从1974年开始研究和翻译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你提到的当代作家我基本上都看过,翻译过

  
,写过评论或者介绍过他们的书等。

  
南都周刊:诗人黄灿然说有些中国作家现在在国内的声音已非常清晰了,但他要突破汉学家们的音障,真

  
不知要到什么时候。问题是否如作家们所言,您有时候对中国作家的声音视而不见?

  
顾彬:中国作家缺少的是英文说的Public Spirit,德文说的Zivilcourage(大致意思为公共精神,不怕自

  
身受到损害而坚持正义的社会责任感--编者注)。

  
南都周刊:听到中国作家的这些话是什么感觉?有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顾彬:我最近跟德国之声进行访问的时候,我才说了我早在2004年在上海,2006年在北京就公开说过的话

  
。当时没有人特别注意到我的看法。为什么现在什么都不一样,我根本不明白。

  


  


  




 回复[1]: 有同感。 刘大卫 (2007-01-03 00:34:20)  
 
  我每次从北京机场回日本的时候,都会在机场的书店里买一两本文学杂志,供飞行途中消遣之用。当然,杂志也会保存下来,传给其他朋友。

  
经常买的是《收获》或《十月》这类的国家级大型文学杂志。

  
我不是文学评论家,但是从最近买的杂志看起来,似乎真正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学作品的确不多见。很多都是家长里短生活琐事照搬上来,就成了小说。看完以后什么印象也没有。

  
令我想起现在流行的电视剧,演员根本不具备表演才能,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就成了明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文学,之所以丧失了其思想性,与国家的思想钳制的大环境,难脱干系。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在实行“文字狱”的国家。

  
我认为,外语并不是影响作家水准的因素。本土作家不懂外语应该没问题。

  
根本的问题仍然在于:即使在母语环境里,有没有思想的自由。

 回复[2]: 刘兄所说甚是! 陈希我 (2007-01-03 09:53:54)  
 
  

 回复[3]:  刘世基 (2007-01-03 22:26:52)  
 
  是不是大环境的问题,中国从秦始皇开始何曾少过文字狱。再说全世界有多少作家像中国作家那样有国家级的待遇?不仅仅是作家还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你还怎么既拿那人家的钱,还去说人家的坏话,怎么有良心来反映良心的问题?没看见刘心武都要续写红楼梦了吗?现实可写,还去续貂吗?

 回复[4]:  雪非雪 (2007-01-03 22:42:26)  
 
  即使天生有才华,也需要后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滋养和润泽。有些作家天资很好,但是创作心理状态有时很难摆脱创作以外的紧张。这样写东西就不容易进入百分之百的自然发挥境界,心灵世界里的干扰和杂念作梗。这不是作家本身的过错。当然,有的作家实在是称其为作家很勉强,先天后天都不够。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我的后悔录
    “圣徒”之“恶” 
    后藤健二的责任感与无责任感——答日本某媒体问 
    为什么不能直面正常国家日本? 
    安倍的腰 
    张艺谋做错了什么? 
    大岛渚的“性政治”  
    夏目漱石:永远的困境 
    太宰治的“生”、“罪”、“死” 
    社会转型期与作家的选择 
    答《信息时报》“中国文学最好的时期?”专题 
    致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公开信 
    北京人 
    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公开信 
    答《晨报周刊》:我们易怒易怨像个怨妇 
    铁主席,请用“哲学”说服我!——致铁凝主席的公开信 
    自由下的囚徒 
    “爱国贼”以及“爱国奴” 
    生命不是用来糟蹋的 
    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魔咒 
    理想者的挣扎  
     败诉:战斗到2009  
    "审判"《冒犯书》 
    我们屡屡被“爱国”绑架 
    审前会议被委以“国家机密” 
    哭谢晋 
    我起诉! 
    亡民的饕餮 
    我与老师的劫缘 
    茶世界 
    答《东南快报》问:“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 
    我们该遭“天谴”吗? 
    母亲(小说) 
    罪恶(小说) 
    奥运:改头换面的战争 
    答《晨报周刊》问:索尔仁尼琴——文学、祖国与良心 
    过去,而无法过去 
    向“老愤青”柏杨告别 
    久入鱼肆之后 
    考试 
    我们什么时候学会道歉? 
    瞧人家境界 
    穿和服的女人 
    换个角度看重庆“钉子户” 
    打屁股 
    我的真善美 
    新书《冒犯书》代后记:一个作家的诞生 
    答《南国都市报》问:陈希我与文学:谁冒犯着谁?  
    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 中国作家四面楚歌 
    为《新京报》“鲁迅逝世70周年”专题而作:《超越和未超越的》 
    三岛由纪夫、平冈公威与我 
    两耳锅系草鞋耳 
    应台湾《中国时报》“中国印象”专题之约而作:《尴尬之土》 
    东京审判,审判了什么? 
    抽烟 
    小说《我的补肾生活》连载三 
    小说《我的补肾生活》连载二 
    小说《我的补肾生活》连载一 
    另一种世界大战 
    第三只眼看道歉 
    小说《带刀的男人》连载二 
    小说《带刀的男人》连载一 
    小说《旅游客》连载二 
    小说《旅游客》连载一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三封信 
    小说《我们的骨》连载三 
    小说《我们的骨》连载二 
    小说《我们的骨》连载一 
    小说《晒月亮》连载三 
    小说《晒月亮》连载二 
    小说《晒月亮》连载一 
    小说《上邪》连载三 
    小说《上邪》连载二 
    小说《上邪》连载一 
    战场---也为母亲节作 
    小说《遮蔽》连载之三 
    小说《遮蔽》连载之二 
    小说《遮蔽》连载之一 
    小说《又见小芳》连载三 
    小说《又见小芳》连载二 
    小说《又见小芳》连载一 
    小说《风吕》连载四 
    小说《风吕》连载三 
    小说《风吕》连载二 
    小说《风吕》连载一 
    到丽江去 
    与命拉扯 
    被豢养的狼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我的后悔录 
    长寿则辱 
    大写意的吃 
    请让我成为您的孩子 
    何谓边缘生活 
    爱你,咬你! 
    又是一年樱飞时 
    手表如妻 
    开会 
    小说《抓痒》初版后记 
    小说《抓痒》台湾繁体版自序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