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邓星 >> 2012
字体∶
三分春色

邓星 (发表日期:2012-04-26 17:54:02 阅读人次:6767 回复数:5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每次去上海时已经搜刮不出什么欣喜。尽管是在阳光渐渐温暖的四月,梧桐树开始冒出嫩绿的太平日子里。

  


  
多么可悲,那曾经是我唯一感到亲近的地方。

  


  
可能是因为那个城市里的人多数已经逐个离去,同时也带走了大部分共同度过的时间,发生过的故事。如一件量身裁制的衣服,原本做得再好,穿衣服的人改了,尺寸全部移位。哪能抱怨新人鸡胸龟背瘌痢头呢,当然是衣服不合适。

  


  
上街,也很少有以前上海的感觉了。已经很少有人字正腔圆地说点地道上海话出来,服务行业更甚,几乎全部都是有口音的外来同胞。那也算了,很多新富的地方都是如此。可不同的是,人家做是在做,心里大概随时集体做着世界首富的雄伟大梦,不甘不忿全写在了脸上,不时发泄给客人看看,表示根本不屑干。

  


  
朋友定在某购物中心吃饭,人家按高兴上菜,要就干等,要就十分钟内飞将上来,你刚刚开始品那道菜,一盘水果也已飞出来,表示上完。都给你上了还罗嗦?啥顺序,吃下去都一样不是。

  


  
于是,想要有较高的规格,就必须去寻找非常昂贵的地方。当然,昂贵是一定的,是不是真好还要看运气了。基本上,那是用来迎合新贵的。

  


  
最幽静的地方强行冒出一些高楼,建筑商们各自为营,既不统一风格也不顾及那一区原有的美感,全部像是在跑单帮般抢到算数。老上海风情扫到角落里,都成了“总统公寓”、“呼啸山庄”、“香榭里榭”、“海德别墅”等等,总统们住到了这里,天可怜见的。

  


  
穿条马路,几近有生命危险。明明是绿灯,还正经踩在斑马线上的,可人家开车了呀,这也是权利,怎能不使劲用用。这叫小转弯,当然一定要抢在你行人前头。千万别吵架啊,万一人家跳出来穿帮了更难看,还是塞在车里头好。

  


  
所以,真遗憾,两天下来,已经足够。可笑,非驴非马。

  


  
出生地,又如何?不过是生来如此的事。还是想穿一点好,上海人让给人家去做吧,眼不见为净。

  


  
春天的阳光斜斜照在窗帘上,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情。可能自己属于那种惯性很强的人,凡事希望天长地久。幸亏那里局部倒还没有怎么变,每次住下,都很安心。

  


  
还有一点点人情,几个老友,可以痛快地讲讲上海话。这是我对上海剩下的唯一一点好感了。





Page: 2 | 1 |

 回复[1]: 抢个沙发 开明乡绅 (2012-04-26 19:41:44)  
 
  星姐,不多说了,

 回复[2]:  旅人 (2012-04-26 20:28:00)  
 
  三分春色,5分悲哀

  
落花流水春去也------

 回复[3]: 很久以前就听人说 汉奸甲 (2012-04-26 21:37:21)  
 
  上海人特别排外,非常歧视外地人。一直固执地不信。

  
现在,感觉这话是绝对可信的。上海人的排外和歧视是骨子里的东西

 回复[4]:  hahaha (2012-04-26 23:49:53)  
 
  说得极是,上海的风景如今就是这样。

  
据说,北京也是这样了。

  
据说,杭州也是,重庆也是……

  
看得懂的,知道这是一种对灵魂跟不上的飞奔的不赞同。

  
看不懂的,就只知道似是而非地发泄源于自卑的无名火。

 回复[5]:  邓星 (2012-04-27 01:05:57)  
 
  哦,谢谢科长啊。。

  
乡绅好啊,谢花。要是长命,我以后去学麻将。。

  
旅人,哈哈5分,居然涨了三分上去?与时俱进。。

  
汉奸甲,你应该继续固执地不信。不好意思,你好像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hahaha, 好呀?烦伐侬看?隔邦炒螺丝。

 回复[6]: 好。 自带板凳 (2012-04-27 09:06:46)  
 
  “全部像是在跑单帮般抢到算数。”

  
哈哈哈,到处都这样,任何行业都这样。

  

 回复[7]: 刚从吃拿回来 独屏 (2012-04-27 10:58:26)  
 
  本来计划7日去20日返,到那里刚一个星期就趴下了,每天打针吃药,高烧不退,

  
还把前后左右几乎每个来观照我的亲、友都传染了,最后还不得不延期,昨天才回来。

  
据说是染上了甲型流感,因为我已有3年未归,身子板儿已不能适应那边的环境,

  
所以首先中弹了....

  
回去半月有余,一个印象,就是,脏!

  
脏得你那叫一个烦不胜烦,垃圾遍地,浓痰遍地。照说本府也不算是在偏僻之地了,

  
虽说是天朝海军的地盘一般设在“郊区”,但如今天朝京城无限扩大,往昔的“郊区”

  
早就没有“郊”样了,翻开地图看看,军博、公主坟,整个儿就算是京城的中心地段了,

  
但是还是个脏,垃圾随柳絮飘扬....

  
东长安街那条大道上,每天数次有清扫车扫荡,架不住在铺得还算漂亮的红砖行人道上,

  
密密麻麻(不夸张地说,三步之内至少有俩)写着“办证1360xxxxxx”的电话号码,

  
大煞风景。(这是公主坟往西的光景,从公主坟向东的那段市中心地区如何,我没去也就没看到)

  
办证,就是什么“证”都可以用钱来“办”,从发票、证明,到公证、文凭,

  
整个儿一个造假产业链,估计鸡的屁不小,能养活不少人口。

  
再有,看病贼贵!一个感冒发烧,打个点滴开些药,动不动就花医药费1000多元,

  
那里的人月收入不到3000的大有人在,就算有医疗保险,按照日本的常识想象了一下,

  
一个流感,看一次医生医药费是月收入的1/3(10万日元),自己负担30%,

  
那是什么光景?吓死谁!

  
打点滴时更有意思,问我是躺着输还是坐着输,我心想,我都烧到39度以上了,

  
大爷的,能坐着输吗?结果躺着输是要另收费9元....

  
我向来排斥去医院,再说家里有医生,就没怎么去看病,大概去了3次左右吧,

  
被开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药,医药费花了4000多,想想这是一个吃拿白领的一个月的工资了,

  
天朝屁民,真生不起病呀,这还只是一个感冒的病呢....

  
更改机票时,打东航的热线电话,打得我手指头都快肿了,“热线”总算通了,

  
对方态度倒也不坏,帮我取消了20号的座席预定了25号的,最后告诉我,

  
我这里是上海本部,我不知道北京营业所的地址,请您自己查,然后到那里缴费。

  
她姐姐的,上海本部的怎么操着一口山东煎饼腔?嘛,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她还不知道北京营业所的地址还要我自己查!?

 回复[8]: 现在祖国大总统太多了 龍昇 (2012-04-27 09:40:52)  
 
  〉〉都成了“总统公寓”……

  
我家附近边一栋楼叫“二奶公寓”,“主人”都是香港人。

 回复[9]: 是想当总统的人太多了。 自带板凳 (2012-04-27 10:39:58)  
 
  喧闹了一阵子的那个湖南什么湖旁边用了6天盖起来的那个15层的国际酒店,据说也有总统套房。

  
我靠,你他妈在那么个鸡不生蛋狗都不拉屎的地方,花了6天就盖了一座酒店,你还指望哪位总统去住啊。总统找死也没这么找的。

  
除了农民企业家土鳖们,谁去啊。

  
都是一帮神经病。

 回复[10]: 独大人,欢迎您顺利归来。 自带板凳 (2012-04-27 11:12:17)  
 
  上海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本部来个鲁国人,也是正常么。

  
鲁国也是国啊,不要歧视。

  
我们赵国人当年也在越国烧杀抢掠强奸民女啊。

  
想想挺对不住越国人民

 回复[11]:  采夫 (2012-04-27 12:56:14)  
 
  就当是陈毅又带着革命军扭着秧歌再次入城吧。嘿嘿!

 回复[12]:  邓星 (2012-04-27 15:24:40)  
 
  哈哈,各位好。独屏好久不见。龙爷板凳采夫好。

  
其实大家都知道上海在一个世纪前就是包容东西文化,各地方人,雅俗共赏的商业大都市。

  
说点生活小事,三十年代它就有绝代中西餐,一流裁缝(今天要叫设计师)保龄球舞厅台球泳池等

  
各种高级娱乐设施,当时也有私家车。大概唯一没有卡拉OK。

  
例如,外人都知道的上海バンド,那是在南京路大世界盛世时就有的,那些乐师反应敏捷上手极快,

  
后来好几位进入电影乐团为电影配乐。有人放个屁,指挥都可立即在钢琴上按出属于那个音。

  
我想说的是,老上海有的特殊魅力,没有得到保存和发展。那是因为今天的新贵没有底蕴。

  

 回复[13]: 是。 自带板凳 (2012-04-27 17:34:39)  
 
  那天在Youtube上看来看去,竟然看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时间关系,看了后半部,天亮前后。

  
还是那么感人。那种当年的艺术家们特有的味道。

  
几乎要流泪。娘的。

  
演张忠良母亲的那个老太太是谁,到底没弄清楚。

  

 回复[14]:  老十 (2012-04-27 18:24:15)  
 
  是张老太太

 回复[15]:  吴卫建 (2012-04-27 18:43:39)  
 
  有中国影坛“第一老太婆”之称的吴茵。

 回复[16]:  邓星 (2012-04-27 19:00:51)  
 
  对,那电影不错。今天仍然可以这么说。还有,推荐正在上演的<アーテイスト>,也很

  
好看。

 回复[17]: 上海闲话 水双 (2012-04-28 16:42:20)  
 
  小侄的语文老师,口音浓郁,把侄儿的普通话教到了淮扬方面去了。老弟每听其发音辄愠怒,曰﹕吾家怎么出了个江总。

  

 回复[18]:  邓星 (2012-04-28 01:49:53)  
 
  水双常去上海么?

 回复[19]: 亲爱di~~ 阿蓓 (2012-04-28 03:30:13)  
 
  回上海看老美人儿了么?

  
内个亲爱哒,一江春水向东流据说原先是找您家美人儿演,后来那啥,错过liao。。。要不演素珍zhei个角色多好哇~~

  
我觉着吧,老美人儿内形象吧,不大适合演防林嫂这种,也不大适合演林红,就适合演国统区出来的资本主义太太。。。千万别打我,老美人儿太美le,真的不能演革命同志阿,内眼睛和鼻梁一看就不是我党的哇~~~国军的可能还凑活哈~~~~

  
我先撤了,谁打我谁明儿个胖5斤,瞅着哒

 回复[20]:  与禅寺 (2012-04-28 11:09:49)  
 
  那男主人公张忠良像郭开贞

 回复[21]:  laowu (2012-04-28 12:14:30)  
 
  "有人放个屁,指挥都可立即在钢琴上按出属于那个音。"

  
哈哈,节棍哦。 楼主个种文章斜起恶劣,硬竟让人家想起“老”上海。长远没来打招呼了,问声好哦。

  

 回复[22]:  雪非雪 (2012-04-28 13:06:40)  
 
  

  
邓星,东北人对上海人的你表示严重理解和深切同情。

  
去年在上海听人说上海中心部说英语,好像叫一环?然后吧说二环说普通话,三环四环说上海话。

  
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估计是夸张得相当离谱。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来由的吧。

  


  

 回复[23]:  河东河西 (2012-04-28 15:15:55)  
 
  偶听说黄浦静安说英语,卢湾徐汇说法语,虹口杨浦说日语,南市说沪语,闸北说江总式国语,浦东新区说国语,其余地方说洋泾浜语。

 回复[24]:  南海浪 (2012-04-28 15:55:24)  
 
  那就成了新租借了,期限70年?听说古北地区也说日语,不知道下图是哪国语的实力圈。

  


  
理解Star-san的感想。支持传扬上海传统文化。要撑沪语的话请打个招呼,南越支持你们。

  
〉还有一点点人情,几个老友,可以痛快地讲讲上海话

  
也理解独屏-san的心情。84,85年小生常去北京出差,留下美好的回忆。那时候在黄寺和三环住了半年。怀念北京和北京的朋友们。另外,独屏“观照”一词很生动,这词用得太合心水了。

  

 回复[25]:  邓星 (2012-04-28 17:13:28)  
 
  哦这么热闹啊,谢谢大家。laowu 好呀,真的好久没见你冒出来了。刚巧昨天半夜里

  
我还在想,以前半夜里上东洋镜,偶尔可以遇见laowu的,现在也没了。。哈哈,今天

  
居然看见了。

  
阿蓓别瞎七搭八。先罚你自个儿胖5斤。

  
非雪好呀。我完全不清楚你说的事,瞎侃的吧。那真的成了南海浪桑说的了。还有,

  
怎么我从上到下没有看到独屏哪里有写“观照”呢?

 回复[26]:  河东河西 (2012-04-28 22:26:24)  
 
  好像古北更多的是台湾人,那里流行台语的。

 回复[27]:  laowu (2012-04-28 22:46:43)  
 
  22楼讲个有来由的。楼主请看个篇文章 http://blog.renren.com/share/235146117/472781704

  
呵呵,不过,侬看了以后估计又要气昏过去。

  

 回复[28]:  南海浪 (2012-04-28 23:00:59)  
 
  谢谢河东河西。小生公司駐在員都住古北,听他们说那里很多日本人,就片面猜想那里是日本租界而已。

  
Star-san,据说解放前夕和50年代初,不少上海的音乐精英南下香港。今天Canto Pop在音乐界有一席之地也有他们的功劳。和平饭店的Band不知道还有没有。

 回复[29]:  邓星 (2012-04-29 04:05:19)  
 
  河东河西,古北啊,哈哈,也不都是台湾人。

  
laowu,我昏不过去的哦。因为我早就没有奢望了。

  
迭拔人那能勿讲正宗英国精英都像江主席呢。。

  
南海浪桑,听说了。那是因为担心。和平饭店的现在好像没有了,

  
不清楚其它地方有没有类似的。

  
也因为原先的已经都上年纪了,新的又不是那回事。原先有吹色士风

  
吹得非常出色的。还有倍司。

 回复[30]:  张三 (2012-04-29 07:47:22)  
 
  嘻嘻,一看邓mm就还是在浦西活动来着,要浦东也是陆家嘴。家母住浦南,那里居民绝大部分要么是当年上钢厂职工,要么当年20年前从浦西搬来,也没有什么办公楼、企业,居民和商店的流行语言还仍然基本是上海话,生活也很方便,有热闹有清静。社区老了,没什么上档次的地方,但是温暖。我从小在文化广场边上的法式公寓里长大,算是人人称羡的所谓上只角。但家母和我还都觉得是现在的好。

Page: 2 | 1 |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2012
    风雨飘摇 
    网络联想 
    生活甜品 
    圈外 
    墓地 
    善良的人 
    幸福的对面 
    天空树的时代 
    霸王风月 
    三分春色 
    大恶大善 
    缘尽今生 
    又见炊烟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