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文炜 >> 软的
字体∶
他们把青春留在了建国前后的中国(二)

文炜 (发表日期:2006-09-16 11:12:14 阅读人次:1885 回复数:0)

  在留用者中最多的是医疗行业人员,大约有三千人,有医生、护士以及后勤抬担架人员,他们长期与共产党的军队一起行动。中国方面说他们是自愿参加共产党军队的,其实面对“留用”的要求,日本医务人员无法拒绝,当时共产党内医务人员极其缺乏,这就决定了他们回不了国。

  
关于日本医务人员的“留用”经过,曾任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的孙仪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中有所表述。“为了治疗从四平送下来的伤兵,召集医务人员成为当务之急。我向李立三(当时的日本人移送事务所所长)要求让日本人留下来,但是由于与国民党之间有日本人移送协定,起初没有得到许可。”可后来,共产党得知,移送出去的日本人被国民党留下来了,李立三终于同意了孙仪之的留用日本人的要求。“进入东北的我军,治疗伤兵和防止伤寒的蔓延迫在眉睫,等待送还的日本人中有很多医务人员,不得不把他们留用。”

  
1946年2月,国民党军开始向共产党军进攻,在四平保卫战中,共产党军伤亡惨重,在这种状况下,日本人的留用就理所当然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中有记载,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在《友谊铸春秋》一书中,介绍了多位原日军医务人员变成解放军队伍中的大夫与护士的故事。在日本放送协会还出版的《被留用的日本人》一书中,用较多的篇幅描写了加入解放军的日本医务人员的生活,颇有故事性,这里选取其一,我们来看看一个普通的日本女孩在解放军队伍中的成长经历。

  
女孩十四当护士

  
小木曾博子是日本战败前4个月才来到中国东北的,当时她刚小学毕业,才14岁,出身贫苦农家,是6个姐妹中的老四,她的理想是继续上学,长大后当个老师。但家境不好,实现理想并非易事。后来听老师说如果去了“满洲”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念书,为了实现读书梦,博子决心奔赴满洲。当时她与家人都未料到,日本会很快战败。从家乡出发一周后,她来到了中国鞍山,被带到了鞍山制铁医院护士培训所,有人告诉她“为了国家当护士”,博子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不是说可以边工作边上学吗?仅仅4个月后,日军投降,8月苏联军进驻鞍山,10月东北民主联军来接收。日本败仗前培训所里有500名护士,现在只剩下20左右人了。在东北有亲友的都往那儿跑了,还有的在苏军进驻期间不知去向。一天,中国人所长与日本人护士长来到了博子她们护士的房间。所长说:“国民党军开始进攻,我们不得不开始撤退,不是要强迫你们,我们希望有几个人参军,照顾伤病员。”听了这话,大家都感到不安,难道鞍山要变成战场?国民党能接受日本人吗?与处境不利的共产党军队一起走,能活命吗?博子想,就算回日本也没有工作,不如……她站起来说:“我去。”“你好好想想再决定。”比博子年纪大的同伙小声劝她。“我没地方可去。”博子说不出更好的理由。

  
第二天撤退就开始了,博子抱着自己的小小包裹坐上了颠簸的卡车。随着苏联军队的撤退国民党军也开始向东北进攻。在中国混乱的内战中,博子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

  
1946年春,小木曾博子随部队到达离鞍山一百公里左右的小市,行军的3个月中为躲避国民军走走停停。部队里还有从其他医院来的日本医务人员,共40人左右,其中也被强制来的,在行军的过程中,有一名医生逃跑了。从此,大家开始议论逃跑的事。博子听着大人们的话,不由自言自语道:“在这么大的地方往哪儿逃啊,语言又不通……我只能留下来努力干活。”但到了夜晚,她只有偷偷地抹眼泪。

  
部队里,有曾与日本侵略军打过战山东来的兵,他们毫不留情地把眼前的日本人叫做“日本鬼子”。共产党的干部听到了曾教育战士别这样叫,但战士不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于对日本人有了许多新的了解。

  
博子只学了4个月的护理知识,对她来说什么都是第一次。起初,为伤病员扎针不能“一针见血”,伤员发火的事也是常有的。博子在勤学苦练业务的同时,有空就帮忙干杂活,渐渐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部队行军到了长白山的深处,生活更加艰苦,吃的东西也少,有玉米、高粱就不错了,总是饿肚子等着开饭的时间。

  
接受思想教育

  
博子他们觉得共产党军队是一支奇怪的军队,到农家住宿后,除了付钱以外,还要帮忙打扫、砍柴,以及干农活。日本的军队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农民们都很高兴,但对他们这些日本人来说,共产党的军队真是没事找事。部队的纪律很严格,制定了“不准争吵”,“不能偷东西”等条例,象学校的清规戒律一样。农家出身的博子觉得,共产党军队是好样的。

  
9月,部队到了通化以东60公里一个叫林子头的小镇,这里驻屯着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三后方医院,那里有50名日本医务工作者,博子他们和原部队分离与医院的同胞会合了。那时候,博子已学了些中国话,军队里的战士多是农村出身,他们没什么文化,但对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却讲得头头是道。不久,日本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担任教员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被共产党俘虏在延安受过教育的日本人。博子开始还挺高兴,可以学习了,但不久就觉得枯燥,因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类。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中有如下记载:“被留用的日本人对我党、我军不能很好地理解,抱有恐怖和不安的情绪,也有人制造流言。我们很快派了懂日语的人员前往做思想工作,但因民族与习惯不同,日本人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在抗日战争中被共产党俘虏的日本兵有2500人,其中300人在延安的“日本劳动学校”学习过,其中几十人受共产党之托担任留用日本人的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并没有持续多久,10月开始国民党军向林子头进攻。博子他们随部队向山中撤离,准备向临江进发。到了临江,众多的伤员就抬下来了,医务人员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日本护士们开始熟悉药品的名称及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她们甚至互相在对方身上练习打针。两个月后,护士们被召集起来,说前线需要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吱声,谁都明白这是有生命危险的事。“我去。”有两位护士站了起来,她们是博子与羽生,一起从鞍山来的,羽生比博子大两岁。博子深知到前线有危险,但她想试一试自己究竟有多大能耐。

  
感情的涟漪

  
1948年,17岁的小木曾博子随前线部队转战南北,日夜忙着照顾伤员,部队中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新的解放区在不断增加,大家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不久,博子又接受了新的任务,到司令部负责军队干部的健康保健工作,24小时待命,随时要准备好针管与药品。在那儿,博子遇见了卫兵吴桐喜。吴经常与博子说说笑笑,在几乎没有娱乐的环境里,吴的到来成了博子最大的期待。偶尔有电影放映,博子因为有任务在身,总不能去。

  
有一天,有人来敲博子的门,是位干部。

  
“小木曾同志不去看电影吗?”

  
“护士的工作不分昼夜,没有命令我不能离开这里。”

  
干部有些失望地走了。

  
不到5分钟又有人敲门,是吴桐喜来了。他说:“小木曾同志,有新的命令,你现在马上和我一起去看电影。这是命令。

  
有这么愉快的命令何乐而不为呢,他们手拉手,唱着歌去看电影。忽然博子意识到他们这样手拉手要是被别人看到了是会被批评,在军队中男女交往是禁止的。看完电影回家的时候,吴把自己的手表摘下,说:“博子同志,我要到前线去了,这支表你拿着做个纪念,在前线用不上这个……不要忘了我,我也忘不了博子同志,一定等着我。”博子不知道怎样回答,回到屋里激动得一个人哭起来,14岁漂泊异乡到现在,第一次听到这样热乎乎的话。

  
有一次,吴的朋友来访,临走时塞给博子一张字条,那是吴的信。信上说自己出发的日子已定,领导对博子的工作很满意等等,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信。

  
博子把信放在自己枕头底下,看了一遍又一遍。她每天边看信边笑的样子引起了同伴的怀疑,信被班长看到了,所长把她叫去问话。博子如实坦白,但那只手表的事还是有口难辩,因为那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东西,赠送这样的礼物,两人都违反了军纪,还被怀疑有了男女关系。

  
博子被审问了一星期,最后还是博子负责医疗保健的干部出面说话,说博子是清白的。

  
14年后回日本

  
博子随部队来到了湖南省冷水滩,不久伤员就送到了,伤员治疗快结束时,指导员快步走来满面笑容地向大家报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大家欢呼雀跃,“同志们,我们要加把劲,争取早日解放全中国。”

  
不久,部队奉命向丹东挺进,准备作为志愿军向朝鲜进发,博子也作好了向新的战场进军的准备。但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府考虑到国际影响,不让日本人到朝鲜去。这时博子才深切地意识到,自己是日本人。当初听到中国建国的消息,博子是多么兴奋啊。

  
博子在这儿还巧遇吴桐喜,他一直驻留在丹东,但第二天便要出征了。博子想起了因为他的信而给被部队审问的事,只好抑制自己的感情。但又想到吴明天就要离开,想送他一件纪念品。

  
但他们的见面正好被周围的战友看到了,议论纷纷,领导也问博子是怎么一回事,她说只想送件纪念品给吴,领导说:“战士上战场之前,要想着立功,不能有儿女情长。与其送礼物,不如写几句话送他就行了,这是命令。”

  
博子只好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不爱你,你不要来找我了。”这样绝情的信,吴桐喜也小心地收好走了,博子最难忘的是他那憨厚的笑脸。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1958年,小木曾博子28岁时终于回日本了。回国前她与在中国认识的同样做医务工作的同胞结婚,后来带着4岁的小孩一起回日本。博子整整在中国呆了14年,与家人重逢时,不由抱头痛哭。

  
那天家里还来了五位警察,刨根问底地询问博子在中国的经历,博子强忍着怒火,巴不得他们快点走。

  
他们问:“在中国的军队中被强奸了吗?”博子感到被侮辱了,她大声地说:“解放军与日本军队不一样,他们绝不会干那样的事!”大家一下子静下来,有人小声说:“到底变成‘赤色’的了。”博子气得在心中叫道:“早知要被如此审问,我倒不如不回来。”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软的
    中日80后作家心灵相通 
    日本人对中国古典文学怀有敬意  
    把阅读进行到底  
    日本的免费阅读盛宴  
    在日本的枯山水中找寻文学遗迹 
    我心中的朝鲜 
    他们把青春留在了建国前后的中国(四) 
    他们把青春留在了建国前后的中国(三) 
    他们把青春留在了建国前后的中国(二) 
    他们把青春留在了建国前后的中国(一) 
    福建人为什么漂泊异乡 
    他们跨越了历史  
    难忘那个小城和那群50年代末出生的男人  
    香港是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 
    世界杯今夜开幕——关于足球的片断 
    徘徊在情人与家庭之间  
    以平常心看待“文化侵略” 
    日本大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后写的感想  
    住到乡下 
    在日本感受职业平等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