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文炜 >> 硬的
字体∶
爱国与尊重他国

文炜 (发表日期:2006-04-28 22:31:21 阅读人次:1702 回复数:1)

  这本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笔者选的切入点是:4月12日,日本自民党、公明党改正的《教育基本法》中初此出现“爱国”的概念,这是1947年《教育基本法》制定以来的首次。修改后的《教育基本法》将“爱国”表述为“尊重传统与文化,热爱孕育着传统与文化的祖国和故乡,同时也要尊重他国,培育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态度”。

  
有日本学者觉得“尊重他国”本属于自由、民主主义之范畴,“爱国”中加入此言是多余之笔。笔者倒是觉得爱国与尊重他国有一种逻辑上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理性或者说是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准。排斥他国的“爱国”行动往往到头来伤害的是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实为耻辱;反之,把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爱国情怀让世人喝彩。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发生时,传当时在当地的中国一记者团成员为世贸大楼遭恐怖袭击而鼓掌,为此被驱逐出美国。为他国的灾难而幸灾乐祸,这是缺乏基本是非观、人性阴暗的表现,以排斥他国为精神基础的“爱国”是狭隘而让人鄙夷的。爱国与民主、平等、自由、反战的理念更是息息相关,美国兵于1900年在中国卷入“八国联军”,尽管有保卫他们的使馆与侨民的充分理由,依然遭到国内反战派的强烈反对。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发表支持“义和团”杀美国士兵的言论,没有人说他不爱国,相反许多人为他的反战行为喝彩。

  
在中日关系中,两国间诸多矛盾与争端可以说是因“爱国而不尊重他国”而引起。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最大的理由是“向在战争中为日本捐躯的人表示致意”,这从“爱国”的角度来说是很冠冕堂皇的,虽然他们也言辞凿凿地表示“祈愿不再发生战争”,但被指为“不尊重亚洲人民的感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只知有己国,不知有外国,只知褒己,而贬损他人,这无异于精神上的闭关自守。一个国家不管经济上改革开放是如何的如火如荼,如果在意识形态方面一味民族意识高涨而排他,民主意识欠缺,社会矛盾就容易激化,稳定的局面难以长期保全。长期以来,中国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对先进国家充满了一种莫名的“仇恨”,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发生了什么灾难,竟是冷笑加狂笑,让人不寒而栗,让世界摇头。外国的“愤青”多是反本国政府,中国的“愤青”却是把矛头对准外国,这一点让人深思。不尊重他国的“爱国”与极端民主主义无异,排他,其实是没有自信、弱者的表现。

  
“爱国”这两字对中国人来说是从小到大最熟悉不过的字眼,而日本人似乎刚刚想起这事。对于“爱国”中国人从来没有什么疑问,而日本政界却曾为此争吵不休。正因为是初次而为,所以爱国的概念中加上“尊重他国”还是必要与及时的,毕竟日本战前的那段国家主义的历史还是让人刻骨铭心的,多一些国际视野、多为国际社会做贡献就是把决心避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落实到了行动。而对中国来说,“尊重他国”,就是更多地遵循国际规则,融入国际轨道,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最后补充一句,不管对何种体制来说,不能把“爱国”和“爱统治机构”混淆。有人提出中国应把“三热爱”减少为“两热爱”,请读者诸君判断这是否有道理。

  
(2006年4月)

  




 回复[1]:  东京博士 (2007-01-22 08:35:25)  
 
  这帖子发在这里对一部分爱国势力来说似乎早了10年。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硬的
    构建中日平等的对话平台 
    “高铁”杂谈  
    对待中日历史问题需要大智慧 
    安倍为何对“美丽国家”走火入魔?  
    透视靖国神社的“与时俱进” 
    什么样的新闻值得报道 
    什么样的历史值得纪念 
    求同存异 跨越历史认识 
    安倍的“豹变”和中国的“渐变”  
    中日首脑会谈,同床异梦?  
    日本人为何选择安倍晋三  
    从日本人在中国自杀谈起 
    此“三光”非彼“三光”也  
    谁的“爱国刀片”在飞 
    中国向日本展示军事透明化的联想 
    应理解日本的“健康志向”  
    日本请中国律师“对付”中国企业 
    爱国与尊重他国 
    让民族感情诉求更符合中国战略──反思千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入常” 
    中日决战岂止在赛场  
    靖国神社问题在考验谁的智慧?  
    关于入境留指纹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