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孙秀萍 >> 广而告之
字体∶
译著:满洲国物语

孙秀萍 (发表日期:2006-04-28 09:13:05 阅读人次:2257 回复数:27)

  
满洲国物语(上、下) 河出书房新社


  


  


  


  
参见:雅马逊网站


  


  


  


  




 回复[1]:  赵普 (2006-09-20 19:46:41)  
 
  充满了殖民情结的书名!

 回复[2]: 何为“殖民情节”? 孙秀萍 (2006-09-21 01:28:34)  
 
  这位赵先生,来者都是客,先问声好!并感谢你花时间看我的文章!

  
很想请教一下,何为殖民情节?

  
满洲国并不是殖民地,而且,这个“国家”可是咱自己的皇帝请日本人帮着建的。所以,中国人首先需要反省自己,然后才去指责别人或他国。

  
退一万步说,这部书可是经过国内的人民出版社“政审”后出版的,属于从人性的角度写抗日。所以请发言慎重。

  
那篇国民素质的文章亦同,正因为我还把大家当做同胞去关注,把自己的祖国看得很重,也爱得很深才能写出那么许多看似“指责”的文字,爱之深才责之切的。总觉得这样比那些盲目自赞中国一切都好的愤青更有利于中国的强盛。

  
不多说了,幸亏有诸位大侠帮忙,感谢不尽

  
也欢迎赵先生继续经常光临,不打不成交吗

 回复[3]: 如果赵普先生翻译 雪非雪 (2006-09-21 01:41:18)  
 
  迟子健小说中文名《伪满洲国》,要是赵普先生翻译的话,一定会把它译成没有“殖民情节”的日语书名,该怎么译呢?还叫《伪满洲国》?那不等于没翻译吗?

 回复[4]:  陈梅林 (2006-09-21 10:45:15)  
 
  有异议:“这个“国家”可是咱自己的皇帝请日本人帮着建的。”主意和计划可能都是日本人出的。

 回复[5]:  陈梅林 (2006-09-21 10:46:40)  
 
  日语翻译中有的情况确实可以直接用。

 回复[6]:  雪非雪 (2006-09-21 11:16:04)  
 
  该小说中文版曾拿来看,没看多少就丧失了看完的毅力。很长很长。孙桑能全译下来真是实力加毅力的大功夫,感佩。

  
梅林桑:回复3是捂嘴说的一句半无理取闹的话,别介意。有些中文作品名译成的日文,很有一层文学色彩甚至浪漫色彩,甚佳。比如《我的父亲母亲》(「初恋の来た道」)和这个〉《伪满洲国》(「満州国物語」),日译名看上去就比中文名“集客率”高。

 回复[7]:  郭家 (2006-09-21 12:34:08)  
 
  汉语的用词褒贬色彩太浓,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所以往往改一个字就会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印象。伪满洲国也好,满洲国也好,都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只要将这段历史真实地写出来,用什么名词都有价值,即便作者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回复[8]:  风 (2006-09-21 12:23:53)  
 
  郭家名言。重要的就是“真实”二字。

  
骂的,捧的也是怎么个理。只要是“真实”的就好。遣词造句是作者的风格和偏好,无所谓的。

 回复[9]:  陈梅林 (2006-09-21 12:43:09)  
 
  贵在真实。

 回复[10]:  陈梅林 (2006-09-21 12:47:20)  
 
  秀萍为迟子建翻译的小说这本不是第一本。

 回复[11]:  东京博士 (2006-09-21 12:53:32)  
 
  “认识”孙秀萍是因为看了这本书,但似乎不是这本,封面没有这么花,是日文版的。

 回复[12]:  我 (2006-09-21 12:59:14)  
 
  》汉语的用词褒贬色彩太浓,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不是汉语本身的问题,而是读汉语的人的问题。

  
大陆政治文化熏制出来的人,读什么东西都带着敏锐的政治嗅觉,这些已经成了本能了。

 回复[13]:  东京博士 (2006-09-21 13:17:00)  
 
  都是我党教育出来的好孩子,昨晚看了日本电视里北朝鲜公开枪毙一个偷了10公斤玉米的女性的偷拍实录,震撼极了。。。。想起了刚工作时在上海江湾参加民兵训练的射击场。。。。

 回复[14]:  郭家 (2006-09-21 13:20:16)  
 
  关于汉语的褒贬问题,林思云写过一个帖子,刚才找了一下,现转贴于下。

  
大陆的政治文化是指共产党时代呢还是有史以来?文字狱可不是从共产党才开始的,清朝的文字狱可是有名的。同样一件事情,这样写要杀头,那样写可做官,这不说明汉字本身有问题吗?

  
——————————————————————————————

  
汉语的精髓是褒贬赞骂──与芦笛先生商榷

  
林思云

  
芦笛先生《也谈中文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一文中的很多观点我都赞同,特别是“中文的美,美在它的模糊上头”一节,犹为精辟。但在这里还是主要谈谈我和芦先生观点的不同之处。

  
 我认为汉语和英文的最大区别之一,莫过于汉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很多,而中性词却很少。相反英文基本上都是中性词,褒义词和贬义词则很少。汉语文化的精髓其实就是“褒”“贬”二字。自从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褒君子、贬小人的“春秋笔法”,中华文化就一直贯穿着“褒”和“贬”的主线,把人物分成“忠”和“奸” 两派。“褒忠者、贬奸者”一直成为中国历代文人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有人敢违反中华文化中“褒忠贬奸”这一条铁则,就一定会被斥为“不是中国人”。

  
 西方文化崇尚公正客观的“公正性”,中华文化却强调“褒忠贬奸”的偏向性,即所谓“一边倒”的表现手法。为了强调鲜明立场,中国人创造了很多褒贬之词。谈到政治问题时,汉语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带有褒贬之义的偏向性。比如我们只能说 “美国敌视中国”,这样才能表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如果有人反过来说: “中国敌视美国”,那肯定不会认为是中国人说的。然而欧美人谈到中国时,就不会用“敌视”这样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贬义词。

  
 再比如“抗日战争”是个褒义词,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直观地明白这场战争是中国正义,日本非正义。而中国的“抗日战争”翻译成英文,就变成非常罗嗦的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这显然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而英文则用“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这样简洁的中性词,我们从字面上无法直接看出谁正义、谁非正义。西方人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中性词,而不用“抗德意日战争” 这样的褒义词,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方文化中没有“褒忠贬奸”的表现手法。

  
 如果用“中日战争”“朝鲜战争”这样的中性词,人们还要想一想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这个问题。而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这样的褒义词,人们一看就知道谁是正义的一方,根本不会再思考正义是非的问题了。所以褒贬化的语言也扼杀了中国人的思考能力。

  
 在文学创作时,美化正面人物,丑化反面人物,使用褒贬手法来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中国人却把文学的褒贬手法,推广应用到政治、历史等领域。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被神化的人、就是被丑化的人,却看不到真实的人。中国搞历史教育,不是意在让学生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而是意在教导学生谁是最可爱的英雄,要歌颂赞美;谁是最可恨的奸逆,要贬斥唾骂。

  
 正因为中国的褒贬文化和西方的求实文化不同,中文翻成英文就要被中性化。比如汉语中的“恶霸”,翻成英文叫local tyrant,失去了中文原有的贬义。又比如蒋匪军的“匪军”,英文则硬翻成bandit troop,如果不作特别的解释,英国人还以为bandit troop是一支由职业强盗组成的强盗军团。其实“蒋匪军”倒是正规的政府军队,英美人怎么也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如实地称呼“国民党政府军”,而喜欢用“蒋匪军”这样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的词汇。英美人没有用蒋匪、共匪、剿匪这样的贬义词来称呼敌军的习惯。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人没有把临时拼凑起来的反英独立军称为“匪军”,美国人也只是中性地讲“南北战争”,没有人称林肯部队是在进行“剿匪”或“讨逆”。

  
 相反英文翻成中文则要被褒贬感情化。在英文中hegemony(领导权,权威)这个词本来没有什么贬义,hegemonism翻成中文却成为贬义的“霸权主义”。西方人说 “非人道”本来是中性的表述,用汉语则感情地表现为“惨无人道”。中国人喜欢用“日本鬼子”、“四人帮”等贬义词,翻成英文也变成了“日本人”、“四人集团”这样的中性说法。

  
 我非常赞成芦先生下面一段话:“老芦生平最怕的事,就是去看科技书或哲学书的中译本。虽然看的是母语,似乎远远不如看原文清楚明白。无论说的是多复杂的事儿,西文的句法结构一目了然,不会让你买椟还珠,把脑筋全用在弄清句子之间和句子成份之间的关系上,至于句子运载的思想反倒没工夫去琢磨了。”我本人对看中译本科技书或哲学书的痛苦也是深有体会。中文本来就不擅长表达科技哲学这样要求精确的理性叙述,所以硬译过来的中译科技哲学文章,总是让人看起来发毛。

  
 英文追求语言的精确性,而中文则追求语言的褒贬性。中国人善于用文字来进行 “口诛笔伐”,却不善于用文字进行“客观评述”。最近在中文网上,人们不遗余力地笔伐李登辉,贬称李登辉为“李灯灰”、“日本狗”之类,却很少看到站在中间立场上介绍李登辉其人其事的文章。好象大部分中国人上网的目的和兴趣似乎就是为了“口诛笔伐”,搞大批判,根本没有兴趣进行冷静求实的探讨和交换思想。

  
 汉语经过汉代的“赋”,两晋的“玄谈”以后,形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文章里尽是堆砌美丽的词藻,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比如司马相如的“赋”写到洛阳纸贵的地步,却没有任何具体的思想内涵。到了中唐以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发起了古文复兴运动,提倡写简朴达意的“古文”,反对花哨做作的“今文”,也算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文艺复兴运动。

  
 我希望现在网上也能发起一次古文复兴运动,把网文复古到“五四”时代。“五四”时期的争论文章,固然言词激烈,但还没有出现“丧家狗”等骂语,这些话直到1930年代才洋洋登场。鲁迅固然骂人,但也还没有写过“撒尿当镜子照”这样的粗人秽语。直到毛主席写出“不须放屁”这样的工农兵粗话,成为全国中小学必读诗词之后,中国人才把最后一块见不得人的脏皮也搬上了文坛,还自得其乐。

  
 汉语本身就是一种追求褒贬性、不善于进行公正客观评述的语言。用汉语写政论文章,自然比较容易出现煽情的倾向,因为汉语中的中性词毕竟太少了一些。是汉语的褒贬性、模糊性造成了中国人的缺乏理性?还是中国人缺乏理性才创造出汉语这样缺乏客观性的语言?这又是一个“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后天努力不够,人们一般还可以接受,但如果说该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先天不足,就往往要被人指骂。

  
 记得以前在中学里学过半点辩证法:凡事都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按照辩证法,中国人的遗传基因缺少理性思维是内因,汉语和中华文化太具感性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造就了现在一批缺乏理性雍智的中国人。不知芦先生是否赞成这个辩证法的三段论。

 回复[15]:  陈梅林 (2006-09-21 13:22:57)  
 
  一点异议:“春秋笔法”就是指褒贬很难分清的意思,与“褒君子、贬小人”无干。真正雄辩家最善用“春秋笔法”。

 回复[16]:  雪非雪 (2006-09-21 13:31:39)  
 
  “我”的话有道理。这种熏陶不仅仅体现在阅读,行文造句的时候,每每会不自觉地被这种“本能”干扰,同时就不得不与这种下意识作斗争予以排除。好在本人“政治嗅觉”迟钝,不过有些成型的用词和句式总觉得挥之不去老跟着捣乱。为摆脱这些纠缠,有时候真觉得话都不会说了。一些80后写的东西内容尚且不论,那种未受过定性模式语文训练的自如表述方式还真的令人羡慕。文革期间的“八股”遗风,要彻底消失恐怕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哪怕是批判文革反思文革的文章,也依然沿用着文革的作文风格,可见文化革命的力量之强大。

  
看了14楼的转贴不免丧失信心。汉语本身成了缺乏理性的“内因”,本人再努力也只能在自己的迷糊圈子里转来转去打太极拳了。以后注意多用中性词。

 回复[17]:  东京博士 (2006-09-21 14:05:29)  
 
  没有中性人,哪来中性词呢,呵呵,这雪非雪也逗,下次俺注册一个紫菜屋的“山本山”来回你帖

 回复[18]: 东博 雪非雪 (2006-09-21 14:12:00)  
 
  要是注册个“赵本山”那就成东北老乡了。

  
中性词呢,就是既不卿卿我我也不抛砖砸砖,本本分分地说话,就像“雪非雪”“山本山”,平和,不刺激人。

 回复[19]:  东京博士 (2006-09-21 14:15:42)  
 
  哈哈,我就知道你会搬出老赵。

 回复[20]: 我收回自己的话 赵普 (2006-09-21 19:52:18)  
 
  就然大家都反对,那好,我收回自己的话,因为我也是一个满洲国人!

 回复[21]:  雪非雪 (2006-09-24 15:04:32)  
 
  赵普你好。满洲国是一段荒唐的历史,恐怕你我出生的时候,这个国就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将永远无法消失。看来你也是东北人,老乡,接花吧

 回复[22]: 老乡见老乡! 孙秀萍 (2006-09-22 13:05:59)  
 
  两眼泪汪汪!俺也是东北银哪,和雪姐握手加拥抱!

  
雪姐送花,俺送

  


  


  
赵普,你是一个有勇气的人,素直!

  
因为不知性别,没敢造次握手什么的

 回复[23]:  雪非雪 (2006-09-21 20:08:09)  
 
  为结识孙秀萍这样优秀的老乡自豪。

 回复[24]:  赵普 (2006-09-23 13:26:24)  
 
  为结识孙秀萍这样优秀的老乡自豪。

 回复[25]: 俺感动得热泪盈眶! 孙秀萍 (2006-09-23 18:02:09)  
 
  

  
这几天俺好像运气特别地好!竟受到表扬!

  
俺也同感,为有雪姐,赵普这样的老乡而自豪,学姐才是俺应该学习的榜样,很长时间一直不愿意接受主妇这个光荣职称(中老毛男女平等的毒害太深),所以很欣赏雪姐的勇气呢。

  
雪姐在大阪,真遗憾,不然很想见面聊聊呢。有机会来东京不要忘记告诉俺阿,

  
赵普也一样,欢迎光临!

 回复[26]:  陈梅林 (2006-09-23 21:25:43)  
 
  去了趟英国,水分多了很多嘛。

  
雪桑岛东京,指名要吃你亲手包的饺子和包子。

 回复[27]:  风 (2006-09-24 13:07:57)  
 
  无怪乎说东北银豪爽,都是活雷锋。网上送花送蛋糕都是按打来的。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广而告之
    谢谢李长声老师 
    我翻译的--显摆一下 
    日本人的地震知识(根据资料整理) 
    译著:满洲国物语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