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燕子 >> 文
字体∶
青春像小鸟一去不回来

燕子 (发表日期:2008-02-12 14:39:10 阅读人次:1734 回复数:1)

  

  
太阳下去明朝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朝还会一样地开,

  
美丽的小鸟一去无踪影,

  
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回来。

  
罗大佑这首歌的前半部分为我挺喜欢,后半部分说“地下埋着为自由付出的代价,是否我们已经忘记,黄花岗的魂,他们地下有知,能否原谅我们。”大概罗先生是指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却在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虚掷了小鸟般的青春吧。终于听出了罗先生的苦口婆心,心中充满了羞愧与悔恨。

  
谁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陈嘉美是我的小学同学,又是我的中学同学。我的小学、中学一半跟着爸爸在江西的铜矿上的,一半跟着妈妈在湖南的工厂上的。我爸爸在井岗山附近的“五•七干校”劳动了几年后被分配在赣北的一个小铜矿。铜矿的旁边是一个地质勘测队,地质队连家属在一块儿也有二三百号人,加上附近农村的孩子,合成了一个学校,分为小学部、中学部。学校设在矿上。陈嘉美是地质队的孩子,她妈妈在赣南的农村,她和她爸爸在地质队吃食堂,住男人集体宿舍。我父母被迫分居20多年,所以我也跟陈嘉美一样,跟爸爸在矿里吃食堂,住男人集体宿舍。我跟陈嘉美说我们宿舍住了8个单身男人,上、下高低床,我跟爸爸睡下床,各人睡一头,冬天我就把脚伸到他的胸窝上取暖。陈嘉美说她爸爸的宿舍也住了8个单身男人,上、下高低床,她跟她爸爸睡上床,老要爬上爬下,夜里不方便,她晚饭后就不喝水了。陈嘉美的爸爸是个戴眼镜的技术员,总是穿着带拉链的旧夹克,颧骨特亮特突出,如同矿帽上的探照灯。陈嘉美的爸爸一年有几个月在外面跑勘探,我爸爸老在井下,所以我们在一起玩的时间比跟我们的爸爸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那时候我们在一起玩什么,现在都想不起来了。好像没有什么好玩的,生活是那么单调,贫瘠。食堂开饭时间不到,我俩就在窗口开始敲铁饭盒,同学“董猪油”的妈妈管食堂,在里面用江西话煞吼∶“吃了去困死呀。”同学中传谣言,说“董猪油”家地下埋了好几坛猪油,他家经常吃猪油拌饭,不管谣言是否属实,“董猪油”每天来学校时嘴上油抹令光。我们班主任都讨好“董猪油”,他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班主任老师只文绉绉地恼一句∶“孺子不可教也。”陈嘉美比我懂事,偶尔她的酸菜汤里有一片白花花的肉,或者我给她一颗糖粒子,她都舍不得吃,她留给她爸爸。陈嘉美还捡来一节节的旧毛线,拆我们矿上扔掉的黑不拉几的纱手套,织背心,织围巾,织袜子。她问我爸爸要作废的砂纸,那种砂纸一面是铁砂,一面是帆布,用来磨擦机器的。陈嘉美用小刀将砂子一点点刮掉,将帆布拼起来做成前后一样圆的裤子,自己穿,还带回乡下给她弟弟、妹妹穿。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眼眶里挤满了白生生的泪水。

  
陈嘉美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发育得像个大人了。她的胸脯多美啊,她的小屁股多美啊,我在日本的周刊杂志上看到“巨乳军团”,做作地挤着“巨乳”,撅着“美臀”,一点也不觉得美,甚至有点晕吐,哪能跟陈嘉美比呢。我们的体育老师彭小进是个上海知青,兼教图画、唱歌。彭小进最喜欢陈嘉美,谁都看得出来。彭小进教我们画画时,放一个塑料花瓶在讲台上,叫我们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画,至于线条、明暗等绘画基本手法讲得并不仔细,他自己却单独画陈嘉美。三门课中,他似乎只对陈嘉美热心一些。比如,上体育课时跳木山羊,别的孩子跳不过坐在木山羊上下不来时,彭小进不大理会,吹吹口哨∶“自己下来。”陈嘉美跳时,他就守在旁边,扶稳她,帮她滑下来。彭小进有一个手风琴,唱歌课时,“董猪油”怪声怪调,将“多,来,米,发,索”拉成大锯一样.彭小进就扭着“董猪油”的耳朵,叫他竖直站在教室外面的寒风中。对陈嘉美呢,他就捏住她的手,在自己腿上打拍子,教陈嘉美识简谱,哼《阿佤人民唱新歌》。军训时,别的孩子都伏在地上练习打靶,彭小进伏在陈嘉美的身上帮她瞄准靶心。“董猪油”恨透了彭小进,回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妈。他妈通过食堂打饭的窗口传播到了全矿、全地质队。

  
小学毕业那年,一辆军用吉普开进了我们操场,带走了正在讲课的彭小进,也带走了正在听课的陈嘉美。几天后陈嘉美回来了,彭小进永远再没回来。陈嘉美还和我一起玩,玩什么,现在真的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好像没有什么好玩的,生活是那么单调、贫瘠啊。不久听说彭小进因强奸幼女罪被判了20年徒刑,再后来陈嘉美回乡下去了。我爸爸因此提高了革命警惕,不让我住男人单身宿舍了,我被送回湖南去了。初中二年级快毕业时,(我那时的学制是初中、高中各两年)陈嘉美又回来了,我也回来了。陈嘉美初中毕业后,当了粮店的营业员,我回户口所在地湖南上高中、考大学去了。

  
我念大学时开始模仿舒婷写朦胧诗,到毕业前居然发表了30多首,得了一些奖,加入当地作家协会(诗歌按行数算),学校把我当作了个人物,省里也把我当作可培养的对象,所以尽管念的是师范学校,却没像别的同学一样去吃粉笔灰,分配到了共青团做专职团干。却又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安心工作,一会儿跟人去在电视剧里跑龙套,一会儿英语班进日语出,浪潮中卷到了日本。小时候玩迷藏时唱∶鸡蛋白,动不得;鸡蛋黄,换地方。应验了这句童谣,到了日本,我又蹦到美国,东张西望中发现美国非我等闲之辈能混,还是日本的社会主义好,于是躲在日本夹着尾巴做人。光阴似箭,徒增马齿,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陈嘉美的故事离我已经很远了――如果不是去年在上海偶尔碰到了彭小进。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去年我在上海参加了一个民间组织的诗人节。多难能可贵啊,充满了商业气的大上海滩,一些年轻的,不怎么年轻的诗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啊,久违了,我被那纯洁、热情的气氛感动了,有勇无谋地跳了上台去,也朗诵了一首旧作。彭小进是那次诗人节上一个诗人带来凑热闹的。我和彭小进都有点激动,他是我的小学老师,我是他教过的小学生啊。激动过去后,彭小进用气得要掐死谁的口吻问我记不记得陈嘉美,怎么不记得呢?当然。彭小进说他这一辈子被这条疯母狗咬住不放,什么青春呀,家庭呀,人生呀,事业呀,全都是狗屎!彭小进说他在监狱20年,陈嘉美探监了20年,出狱以后下深圳,上北京,回上海,走南闯北想开辟一番新天地,不管他走到哪儿,不管他怎样变地址,换手机号码,陈嘉美都能嗅到他的蛛丝马迹,她像一个幽灵,永远贴着他背后。她并不说话,静静地,眼神里白骨嶙峋,笑容在行刑。彭小进至今没结婚,他谈不成对象,陈嘉美时时刻刻在空气里一刀一刀有条不紊地凌迟他,你说你和她真没那回事,谁信?有人劝彭小进就当出了场交通事故,赔点钱,得。但陈嘉美丝毫不被糖衣炮弹打中。彭小进说出狱后这10年比在狱中20年还难受。毛主席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之地。但彭小进就是没有回旋之地,连生存之地都没有。陈嘉美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我说:“彭老师,陈嘉美这么爱你,何况你必须对她的人生负责,你们组成一个家吧,陈嘉美真是个能干的好女孩。”彭小进的目光开了无数挺重机关枪扫射我:“我凭什么对她负责,我根本没有碰过她那儿一根汗毛,那年‘人民法廷’就凭一张‘处女膜已破’判我20年,我根本没有跟她发生过任何关系,陈嘉美要有一点爱、一点良心,也不会作伪证。谁搞了她,她自己心里最清楚。她为什么要栽赃于我?我上半身上有100张嘴巴也辩不过她下半身一张嘴巴。我什么法子都用过了,求她放我一条生路,哀她,求她,骂她,打她,撕她的脸皮,吐她的口水,泼她的粪尿,我宁愿出钱送她进疯人院。我到底欠了她什么?我到底欠了她什么?!我在中国活不下去了,你赶紧帮我想办法搞张护照,把我弄到日本去吧。”

  
我知道那会儿我若立马不答应彭小进,他那张着缺了几颗牙的口肯定会生吞活剥了我。

  
“美丽的小鸟一去无踪影/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回来/别那样哟/别那样哟”。我也想放声嚎啕,别那样哟,别那样哟,但青春的小鸟却斩钉截铁地一去不回来。我的青春如前所述,麻雀一样扑腾了几下,最终乏善可陈,确实对不住黄花岗地下的魂。陈嘉美呢,彭小进呢,那一对小鸟是命里双簧啊。

  
(2003/7)




 回复[1]: 挺生动的! 小林 (2008-02-12 14:44:20)  
 
  “上半身上有100张嘴巴也辩不过她下半身一张嘴巴。”

  
想办法搞张护照,把我弄到日本去吧。光有张护照是来不了日本的。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文
    朝日小学生报向日本孩子说六四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一些断想--与焦国标先生商榷 
    《风雅颂》 
    《你的东土,我的西域》 
    墓碑——中国大饥荒纪实 
    敬赠拙书--给东洋镜的朋友 
    我的父亲在望我 
    火车来了我不怕,我跟火车打一架 
    青春像小鸟一去不回来 
    这条河,流过谁的前生与后世? 
    借给毛泽东10银元,捡回我父亲一条命 
    一寸的虫豸,五分的魂儿 
    知己知彼――介绍《最新右翼辞典》 
    那个苦瘦的人,寒伧的人,疲惫的人,与我同行 
    踏下去吧,我知道你的脚一定很痛――读远藤周作的《沉默》 
    英雄的光与影--大盐平八郎的另一张脸 
    “恐惧得连逃命都想不到” 
    红色牧师赤岩荣 
    大历史中小人物-接生婆婆杉本百合  
    会津娘子军的故事--败者看明治维新 
    追忆一九八九――读《青山不老-马共的历程》 
    日本的犹大――画师山田右卫门作 
    人生总是吃后悔药 
    读音谷健郎的『文学的力量』 
    我挂念的人 
    山有决微 
    日本还会发生学生运动吗? 
    北田们:日本“68年世代” 
    红色诗人谷川雁  
    从“水商卖”观察日本人的生态  
    永远的寅次郎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