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二子 >> 专栏文章
字体∶
中国人和奥斯卡

二子 (发表日期:2009-03-12 17:06:54 阅读人次:2776 回复数:8)

  日本人得了奥斯卡奖,不知道中国电影人怎么想,反正和诺贝尔奖一样,日本人再次走在中国人前面了。

  
要说起电影,19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人在世界上的名气和成就都要远远大于日本电影人。影星从成龙、李连杰到章子怡,扬名世界享誉全球的实在不在少数。除了奥斯卡,其他的电影节上,中国电影人满载而归也是常有的事情。唯独奥斯卡,中国人从来没有染指过,只能拿李安这样的半美国人来自我安慰一下。

  
有奥斯卡歧视中国的说法,不过这种说法听起来很酸葡萄,而且也没什么证据证明美国佬需要在奥斯卡上给中国人难看。还有说奥斯卡是商业电影的天下,而中国没有好的商业电影人所以很难拿奥斯卡。这话的后半部倒是对的,前半部就值得商榷了。奥斯卡固然是商业电影的天下,但是仔细看看历来高傲而且中国人常常拿奖的戛纳电影节其实也是商业电影做主。不过是欧洲人摆惯了高雅姿态,刻意做出一幅和奥斯卡不同的艺术气息罢了。其实哪里有什么非商业电影主流的电影节?倒也不是真的没有,只是这种电影节中国媒体肯定不会去关注,老百姓自然也不会真的关心。

  
而我见过的关于奥斯卡最恐怖的说法,是说奥斯卡评委意识形态观念重,红色中国的作品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这说法已经接近怨妇,而且只奔泼妇层次而去了。先不说奥斯卡评委如何,就说中国历年来参加奥斯卡的电影,哪里有过反映现实意识形态的作品?

  
中国人得不到奥斯卡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

  
从前中国人看奥斯卡是惊为天人,远在天边一样,所以战战兢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后来长了见识,也明白了奥斯卡是个什么东西。虽然和艺术不沾边,但是和票房大大相干,所以大家开始蜂拥而上,搞点大片,大而无当,大而不知所云的片子,主要靠制作费的数字来显示片子档次的片子往奥斯卡上扔。仿佛奥斯卡的评委都是银行家一样,只对货币的数量感兴趣。

  
说起来中国人是真喜欢奥斯卡,真想得奥斯卡,可惜美国佬不给面子。因此不知道伤了多少脆弱的中国电影人的小心脏。其实呢,奥斯卡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电影奖不如说是好莱坞的狂欢节。人家本来也就没打算让美国本土以外的人来玩,你非得凑过去,人家爱搭不理也是正常的。

  
说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奥斯卡?其实什么为什么都没有,就是奥斯卡评委没选中国人的电影罢了。和艺术还是商业一点关系都没有。外语片奖是奥斯卡评委们用来给好莱坞大佬们修补寂寞用的,以显示世界电影中心的老大们没有忘记其他各国翘首以盼的穷苦兄弟们。这些苦人们里面脖子伸得最长的就是中国人,不过老大们还没来得及来安抚一下,这个,需要慢慢等。

  
说起来得奥斯卡最大的意义在于能赚钱,获奖电影能拿到足够大的市场。对哪个国家的电影人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中国电影人为了这个还没得到的市场投下的资本实在是非常巨大,而且前仆后继锲而不舍。要我说,拿外语片奖其实很容易,关键是咱们迄今为止一直没找到美国佬的死穴。有那么多背著领导偷偷摸摸,先斩后奏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的先例,为什么奥斯卡参赛就不能如法炮制呢?拍一个文革电影,编排出一位悲天悯人的同学,在文革中偷偷留下个什么名单(管它是真是假,物理上有没有可能),拯救了N 多要被迫害的倒霉蛋儿的故事。背著领导,和各种变态审查,直接往奥斯卡上一扔,什么宣传也不用,就是奥斯卡外语片最有力的候选。一部不行两部,两部不行三部。不出三年肯定获奖。别误会,我不是说奥斯卡评委的评选有为意识形态左右的倾向。和意识形态没关系,而是美国佬好这口儿,他们对一些他们叫做“普世价值”的玩意儿有天生的敏感和不能自控的瘾。这点和咱们国家过了多少年都不能忘记纪念毛泽东一样,是习惯成自然的东西,改不了。抓住这点基本上也就抓住了奥斯卡外语片奖。别怕重复,一遍一遍地复制同样的内容,可以一遍一遍地得到奥斯卡。这不奇怪,你看中央电视台厌倦过在春晚上读祝贺信和电报么?

  
中国人要得奥斯卡,我说的这个是唯一的灵丹妙药。想走其他的路肯定是没门儿。不是我悲观,像日本这次获奖的《入殓师》这样的电影,中国大陆还拍不出来。中国电影人的身心还没有这份悠闲来慢慢地、淡淡地谈论生活。当然这不是电影人的责任,是谁的责任,大家都知道。我嘴严,当然也不说。

  
打住。




 回复[1]:  是的 (2009-03-12 17:55:29)  
 
  一直没整明白,汉语叫“奥斯卡奖”。日语叫“アカデミー賞”。。。按理都应该是翻译而来。。。为何这般不同~~~

 回复[2]: 是这样的 二子 (2009-03-12 20:43:40)  
 
  中文的奥斯卡是音译,oscar的音译。

  
但是oscar只是一个别称,这个奖的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协会的“学院奖”,アカデミー是学院的音译。

  
从这个角度讲,两个都是音译。不过日文用的是正式名称。而中文用的是别称。

  
oscar是那个得奖雕塑的名字。好像是哪个演员给起的。

  
现在oscar这个别称比它的官方正式名称要流行得多。

  
由此倒是可见,日本人关注奥斯卡比中国人早得多,不然也不会用这个早就很多人都忘记得官方名称了。

 回复[3]:  老赵 (2009-03-12 21:28:57)  
 
  如果没记错好像读书时候听说奥斯卡是个人随口说开的

  
呵呵

  
我狗下,20年前的记忆了

  
汗。。。。。。。。。。

 回复[4]: 嗯,找到了,嘿嘿 老赵 (2009-03-12 21:31:07)  
 
  说法一: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说法二:著名演员蓓蒂·台维丝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奥斯卡的。她说自己首次领金像奖时,无意中叫了声丈夫海蒙·奥斯卡·奈尔逊的名字“奥斯卡”,被现场采访的记者听到,于是一下子传开来了。

  
说法三:好莱坞专栏作家史柯尔斯基在第六届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用打字机写一篇报导时,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过的某歌舞剧里的一场戏。那是一群喜剧演员走到乐池跟前,打趣地对指挥说:“奥斯卡,要香烟么?”指挥伸出手欲取,哪知这些喜剧演员不给香烟而躲开了。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象征着欲望,应该具有喜剧性色彩。于是他在报导中写道 :“ 凯瑟琳·赫本以《惊才绝艳》里艾娃一角赢得了奥斯卡。”

  
据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上述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蓓蒂·台维丝首次获最佳女主角奖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时奥斯卡这一别名早已家喻户晓了。到于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座应具有喜剧性色彩,这样的看法未必为广大电影界人士所接受。

  
[编辑本段]【奥斯卡颁奖典礼历史】

  
http://iask.sina.com.cn/b/14800290.html

 回复[5]:  夏夏 (2009-03-13 09:41:25)  
 
  二子真快,已经看了《入殓师》.我还要等几日看DVD.

  
总的来说,奥斯卡得奖的影片质量都高.所以,我去租片子时,只要看到获アカデミ奖字样都租,每次都不会失望.

 回复[6]: 笔记: “奥斯卡金像奖”豌豆知识(东洋镜版): 是的 (2009-03-13 12:08:13)  
 
  作求学课堂笔记如下。也作为对二位指教的致谢。

  


  
“奥斯卡金像奖”豌豆知识 (东洋镜版):

  


  
设奖机构组织: 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缩写为A.M.P.A.S.)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机构奖项设立: 1927年5月。

  
设奖意图宗旨: 表彰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

  
正式奖项名称: Academy Award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学院奖”之简称更准确?)。

  
规定颁奖地点: 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首届奖项颁发: 1929年5月16日 私人聚会 参加者约250人 好莱坞罗斯福酒店。

  
名称演变时期: 大约从1931年以后,“学院奖”之称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如今, 其正式名称,似反而鲜为人知。

  
演变经纬参考: 一般有三说。其中,据说似乎可信的一说: 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流传开来。

  


  
关于金像奖座: 结构。重量。尺寸。价值...等等麻烦烦琐,且前后期有异。拉倒。略!

  


  
日本翻译名称: “寂寞冷清”却保持原初原貌的正式名称: Academy Award =アカデミー賞

  
中国翻译名称: “时尚热闹”而易忘原版原貌的走俏名称: oscar = 奥斯卡(金像奖)

  


  
猛谢掘宝挖矿: 二子( )

  
猛谢热情掷玉: 老赵( )

  
猛扔砖头求学: 是的( )

  


  
课后作业问题: 中国和日本,各自引进翻译和介绍该奖项的时期和年代。以及介绍翻译的相关经纬和趣事(若能查到的话)。

  

 回复[7]:  我 (2009-03-13 16:44:57)  
 
  > 只是中国电影人为了这个还没得到的市场投下的资本实在是非常巨大,而且前仆后继锲而不舍。

  
我不知道方面的行情,斗胆问一下,中国有哪些片子是瞄准奥斯卡奖拍的?

  
以我的孤闻寡见,恐怕连美国都没有谁拍片是以奥斯卡奖为实际准星的。

  
当然,这里的“实际准星”是指具体操作,不包括那些相关的口号、理想、抱负。。。。

  

 回复[8]:  我 (2009-03-13 18:05:04)  
 
  再烦一句。

  
中国现在是薄积厚发的时代,市场太大,怎么混也能收成本,商业上不允许你厚积薄发。

  
但电影需要厚积薄发,所以暂时没戏。

  
近几十年来,中国厚积薄发的事只有一件:奥运、开幕式。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专栏文章
    赛德克巴莱 
    韩方一战 
    张绍刚之觞 
    选秀 
    救助 
    离开苹果 
    下台之辩 
    裸婚 
    选择信任 
    天灾人祸里的别样话题 
    子弹往哪里飞? 
    有关于钱云会事件 
    《剑雨》 
    网络 
    写在和平奖之后 
    日本的样子 
    关闭 
    人在旅途 
    猪流感下的理想主义 
    喝酒的罪过有多大? 
    闲谈日本明星 
    又谈iPhone 
    有关劳模的若干问题 
    中国人和奥斯卡 
    加班 
    说说赵本山 
    恶评系列之水浒宋江 
    重读《回忆录》 
    乱谈经济危机 
    说说新闻报道 
    小谈林嘉祥事件 
    传教 
    李米的猜想 
    由神七想到的 
    逐鹿 
    恶评系列之射雕英雄传(下) 
    恶评系列之射雕英雄传(上) 
    烂评《赤壁》 
    退休快乐 
    闲聊iphone 
    震出来的“友好”? 
    四川大地震感受 
    假期 
    购物盲 
    艺人和律师艺人 
    开诚布公 
    集结号 
    香港功夫武侠片(12) 
    香港功夫武侠片(11) 
    香港功夫武侠片 (10) 
    香港功夫武侠片(9) 
    香港功夫武侠片(8) 
    香港功夫武侠片(7) 
    香港功夫武侠片(6) 
    香港功夫武侠片(5) 
    香港功夫武侠片(4) 
    香港功夫武侠片(3) 
    香港功夫武侠片(2) 
    香港功夫武侠片(1) 
    纯粹闲话 
    再读鲁迅 
    珍惜时间 
    八IT(9) 
    八IT(8) 
    八IT(7) 
    八IT(6) 
    八IT(5) 
    八IT(4) 
    八IT(三) 
    八IT(二) 
    八IT(一) 
    一年一度说春晚 
    写作 
    奴才 
    日本产品的背后(三) 
    日本产品的背后(二) 
    日本产品的背后(一) 
    辱华? 
    我看博客 
    吃西餐 
    韩流观 
    梦想照不进现实 
    手帐 
    Home Center 
    中国人看中国人 
     一举两得三国四记 五鹊六雁八和九生 
    说说《24小时》 
    网络十年 
    阮氏三顾茅庐(之五,隆中对) 
    阮氏三顾茅庐(之四,理想) 
    阮氏三顾茅庐(之三,刘关张) 
    阮氏三顾茅庐(之二,路上) 
    阮氏三顾茅庐(之一,启程) 
    呜呼,陈凯歌 
    三面《艺伎》 
    三十而立 
    相声回来了 
    青春豆与摇滚 
    牯岭街里残酷的杀人事件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