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二子 >> 专栏文章
字体∶
日本产品的背后(一)

阮翔 (发表日期:2006-12-15 16:11:59 阅读人次:3447 回复数:16)

   “日本货”这三个字在日本经济还没有腾飞的年代是低质便宜的代名词,名声还不如现在的Made in China。但是日本人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走到了世界的顶点。日本货现在是时尚、先进和质量超群的同义词,尽管近两年日货的声誉不如从前,但依然是世界的一个标杆。这是一个事实,在我们心中没有各种情绪的时候,无法否认它。

  
日货为什么做得好?其实在现代社会想要领先世界,准则就那么几条,日本人只是把该做到的都做到了而已。有时候成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说到底,就是把需要做好的事情做好。其一就是创新。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习惯于否认日本人的创新能力,强调日本人古板、死用功。尽管这些是事实,但是从随身听、录像机、洗衣机到24小时便利店等等,甚至中国人最常用的饭店里的转盘餐桌都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人对现代生活的贡献如此之多,却被评论成缺乏创造力,实在有点可笑。其实创新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聪明人可以创新,一个用心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也可以创新。更何况没有任何遗传学上的证据证明日本人脑子笨。必须承认,日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创新能力相当的强。当然事情有另外一面,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谈到。

  
和身边随处可见的日本文化一脉相承,日本人的创新源于对细节的关注。在饭勺上面加上颗粒防止饭粒沾粘,在浴室的地板上加入某些条纹使得下水更加流畅,这些事情没有高技术含量,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有了就非常便利。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去做?日本人在产品上的脚踏实地非常让人佩服。他们不刻意追求技术上的领先,不轻视哪怕是看上去毫无意义但是确有新意的改进。其实“创新”两个字分开看,一个“创”,一个“新”,这些未必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未必需要多么先进的技术,关键是别人没做的事情,我们是不是想到了,并且付出努力把它做出来。

  
日本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质量好。我刚到日本的时候买的一辆自行车因为各种原因长年放在露天风吹雨打却不去用它。最近因为要经常骑车,又搬了出来,很多地方都生锈了,前面的货物框因为被各种东西碰撞,变形得放不下东西。但就是这样的状况,当我骑上它上坡下坡地四处跑的时候,依然没有一点声音,各种零件运转得非常平滑。至少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这种自行车在中国是没有的。我父亲新买的自行车,上路第一天,整个链条都掉了下来。很显然,从任何一个角度上讲,这种差距都不是技术上的,我们只能把它归结为工作态度。而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做事的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造就世界一流的产品。这句话人人都说得出,心里也明白,但是能做到实在不容易。认真,彷佛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中国人远远不如。我们可以在身边的日本人中找到一些马马虎虎的人,但是在这个一亿多人的群体中,这些特例实在很少。如果从生产线上的机器到操作的活人都按照既定的程序精准地运行著,这样的工厂里做出的东西没有任何理由是不好的。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上立足,仅有创新和认真两样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永不松懈的刻苦努力。非常恐怖的是,这个恰恰又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一个品质。尽管日本人也会偷懒,但是对大部分日本人来说,当他确立某个目标后,会彷佛本能一样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付出多少代价、付出多少体力精力都毫无怨言。看美国人的创业传奇,常常是想到一个idea,实现后发大财,而日本人的创业则是心里定下一个目标,百折不挠千方百计,在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拨云见日。应该说美国式的成功让人仰视,但是日本式的成功则更接近现实,更像是你我普通人可能实现的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永远是通向成功的最直接道路。战后日本要生产自己的汽车,卧薪尝胆十几年就有了那么多日本品牌横行全球汽车市场。类似汽车工业这样的系统工程,短时间内从无到有,绝不是仅仅有科学技术和聪明的脑子可以实现的。

  
创新、认真、努力三大因素作为日本产品占领世界市场背后的原动力并不是什么秘密,你看到这里可能会说我一直在说废话。确实是废话,但是为什么我们早就知道并且重复过千百遍的道理却无法按照它去行事呢?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自己在认真和努力方面不如周围的很多日本人,Made in China什么时候能超越Make in Japan?日本人用了十几年就走到世界前列,我们中国人要用多少年?这些问题看似很难解答,其实也不难。这些问题就等同于,我什么时候能真正在方方面面超越身边的日本人。每个中国人解答了自己的问题,中国产品也就取代日本产品了。只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待续)

  




 回复[1]:  陈梅林 (2006-12-15 16:23:44)  
 
  日本产品,在心中有情绪的时候,也无法否认它。

 回复[2]:  雪非雪 (2006-12-15 18:42:27)  
 
  使用实践是检验商品质量的试金石。日本货的优良处处看得出制造方的无微不至,他们就是靠这样的细节征服了消费者赢得了市场。此外还有市场流通环节的服务也令人信服。一句话,花钱要买什么的时候,看一眼是“日本制”就有安心感。日本市场的很多“中国制”日用品,比起国内市场流通的同类商品也过硬得多,因为商品检验过程比较精密。价格接近的日用纺织品,在中国买来的东西放进洗衣机洗的话,就会脱色把其他衣服染得一塌糊涂,而看上去外观同样的进口商品(中国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皮鞋布鞋也同样,在国内买来的上千元的鞋,遇到雨天或者脚出汗,袜子就会被染色。

 回复[3]: 说说服装业 小橘灯 (2006-12-15 19:26:11)  
 
  看行业,服装缝制业都几乎搬到中国了,在中国作后返日本市场,也在中国卖,价钱比日本还贵。家庭式服装加工业,从中国进研修生来做,做完后贴上日本制造的标签。

 回复[4]:  蓝色海洋 (2006-12-15 22:49:37)  
 
  看了阮翔的文章感受很多。“日本人只是把该做到的都做到了而已。”日本人的成功没有秘诀。日本人能做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记得刚回国的时候,问父亲在日本怎样做才会成功。父亲说:“坚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

 回复[5]:  风 (2006-12-15 23:05:24)  
 
  如是。継続は力なり。日本人常说的一句话。

 回复[6]: to阮翔 麦田 (2006-12-15 23:31:16)  
 
  除了日语说不过日本人,其他,该不输他们。

 回复[7]:  jiaying8 (2006-12-16 23:57:01)  
 
  区别在:责任。聪明的中国人是边制造边在想:反正我是不会吃的(用的),

  
而被中国人视为脑子不转弯的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是:如果是我用的话。

 回复[8]:  东京博士 (2006-12-17 17:37:26)  
 
  阮博这篇文章写得好。对于长期混迹在岛国制造业中的俺这个大陆人,感想颇多,曾经因为听见一个中国同事被日本人说“大陆性”的,俺差点跟那个日本人干上,不过事后俺还是找自己的中国人同事说了,你要不被人家看不起,问题不在你有多少超过人家的水平,而在于本该做好的事情你是不是确实做好了。“大陆性”的含义那个同事并不清楚,我解说了那就是在说中国人做事“雑(ざつ)”虽然很不中听,却非常的一针见血,这里面既有中国大地上游牧民的遗传气质,近代中国更把传统的商业信誉砸的粉碎,社会和信仰的不稳定又使人们只能自己维护自己的短期利益,我们自身的弱点只能自己解决,谁都不愿被人说,别人也不是轻易要说咱们。

 回复[9]:  东京博士 (2006-12-17 17:54:48)  
 
  跟阮博说一声,此文收录了。

 回复[10]:  烧饼 (2006-12-17 17:55:23)  
 
  哪位高人给科普一下:

  
几十年前Made in Japan的牌子真的那么不堪?

  
比咱眼下Made in China还磕颤?

 回复[11]:  东京博士 (2006-12-17 18:03:48)  
 
  这话可能稍微有点言过其实,不过1960年代初之前,日本的汽车质量确实不怎么样,是不是比中国还差就难说了,解放牌卡车似乎很耐用,面向私家的轿车比较的话,社会主义共产中国没有,所以也就没法比。

  
60年代日本有了新干线,中国呢?有了卫星,谁牛不好说啊。但是战争遗留下的满铁今天一部分设备还在使用,足见日货的质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尽管楼上挑了根骨头,但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大部分说的还是在点子上的,中国人输给日本的不是智商,也不是个人的不努力,不认真,而是整体的意识落后。有其社会原因。

 回复[12]: 据我的长辈那一代人说 陈某 (2006-12-17 18:05:07)  
 
  那时候东洋货就是质量很差的同义词

 回复[13]: 网上一找,还真有东洋货一说 陈某 (2006-12-17 18:09:12)  
 
  

  
--------- 记忆把我拉回到30年代,想起我家第一次买“鹅牌”汗衫的往事。原来以前我家穿的汗衫多是买价钱便宜的“东洋货”,什么双喜牌、花女牌之类,名目繁多,缺点就是一穿就坏,所以当时老百姓把“东洋货”当作“蹩脚货”的代名词。

  
原文

  
http://www.shyp.gov.cn/website/overview/overviewContent.jsp?ct_id=2149&sj_id=17

  

 回复[14]:  东京博士 (2006-12-17 18:15:17)  
 
  30年代时的东洋货的确是那样的,不过东洋医学和纺织那时就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至少在亚洲算上乘。据说上海纺织行业不久前还有30年代的东洋纺机在使用,不知是真是假。

 回复[15]:  烧饼 (2006-12-17 19:23:35)  
 
  作为本论坛“砖家”是经常被人误会。

  
我纯粹是想学习进步。

  
真的不知道过去日本货质量差。我一直以为自打明治维新后就比咱强。

  
你看茅盾《林家铺子》里“东洋货”的描写,我以为自打那时候人家就比咱强了呢。

  
可没有挑根骨头耍小聪明的意思。

 回复[16]:  吴卫建 (2006-12-17 20:29:13)  
 
  "那时候东洋货就是质量很差的同义词"之说,我年少时也常听老一辈如此说过,其实那倒不是说那时日本工业水平差,而是泛指当时日本的一些民生用品的质量不如欧洲产品和上海的一些当时名牌产品。27年-37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10年,那时上海有一些较好的民族工业企业,其产品质量是不错的,如味精,肥皂,绒线,火柴,奶粉,纺织品,罐头食品,花露水,雪花膏等。当然,从整体来说,当时日本的工业是很强的,那时日本企图用武力征服亚洲,为此,工业技术大都用于制造航空母舰,飞机,造船,坦克,常规武器等。这情况大概与冷战时期的苏联有些相似。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专栏文章
    赛德克巴莱 
    韩方一战 
    张绍刚之觞 
    选秀 
    救助 
    离开苹果 
    下台之辩 
    裸婚 
    选择信任 
    天灾人祸里的别样话题 
    子弹往哪里飞? 
    有关于钱云会事件 
    《剑雨》 
    网络 
    写在和平奖之后 
    日本的样子 
    关闭 
    人在旅途 
    猪流感下的理想主义 
    喝酒的罪过有多大? 
    闲谈日本明星 
    又谈iPhone 
    有关劳模的若干问题 
    中国人和奥斯卡 
    加班 
    说说赵本山 
    恶评系列之水浒宋江 
    重读《回忆录》 
    乱谈经济危机 
    说说新闻报道 
    小谈林嘉祥事件 
    传教 
    李米的猜想 
    由神七想到的 
    逐鹿 
    恶评系列之射雕英雄传(下) 
    恶评系列之射雕英雄传(上) 
    烂评《赤壁》 
    退休快乐 
    闲聊iphone 
    震出来的“友好”? 
    四川大地震感受 
    假期 
    购物盲 
    艺人和律师艺人 
    开诚布公 
    集结号 
    香港功夫武侠片(12) 
    香港功夫武侠片(11) 
    香港功夫武侠片 (10) 
    香港功夫武侠片(9) 
    香港功夫武侠片(8) 
    香港功夫武侠片(7) 
    香港功夫武侠片(6) 
    香港功夫武侠片(5) 
    香港功夫武侠片(4) 
    香港功夫武侠片(3) 
    香港功夫武侠片(2) 
    香港功夫武侠片(1) 
    纯粹闲话 
    再读鲁迅 
    珍惜时间 
    八IT(9) 
    八IT(8) 
    八IT(7) 
    八IT(6) 
    八IT(5) 
    八IT(4) 
    八IT(三) 
    八IT(二) 
    八IT(一) 
    一年一度说春晚 
    写作 
    奴才 
    日本产品的背后(三) 
    日本产品的背后(二) 
    日本产品的背后(一) 
    辱华? 
    我看博客 
    吃西餐 
    韩流观 
    梦想照不进现实 
    手帐 
    Home Center 
    中国人看中国人 
     一举两得三国四记 五鹊六雁八和九生 
    说说《24小时》 
    网络十年 
    阮氏三顾茅庐(之五,隆中对) 
    阮氏三顾茅庐(之四,理想) 
    阮氏三顾茅庐(之三,刘关张) 
    阮氏三顾茅庐(之二,路上) 
    阮氏三顾茅庐(之一,启程) 
    呜呼,陈凯歌 
    三面《艺伎》 
    三十而立 
    相声回来了 
    青春豆与摇滚 
    牯岭街里残酷的杀人事件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