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九哥 >> 九哥游记
字体∶
马克的故事

九哥 (发表日期:2007-03-14 09:26:08 阅读人次:2081 回复数:2)

  好莱坞月记第21天

  
马克的故事

  
今天晚上,三藩友带我访问了另一位(美籍)华人朋友,叫“马克”。

  
别说中国人叫“马克”不像,一见面,看着他茂盛的胡根,我就敢肯定要是他把胡子留出来,别说叫“马克”,就是叫他“马克思”也不会过分。

  
马克和三藩友并没有住在一个城市。之所以三藩友觉得有必要让我去马克家看看,是因为他读了我《好莱坞月记》第十九天,有关介绍他本人的日记后,觉得我对在美华人情况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具体的说,是他觉得自己仅仅属于“在美华人”中的小康,所以想让我见识见识在美华人中比较中康一点的。

  
马克家门前的小花园里有两棵大棕树(palm tree),像两个守门的壮士一样挺立着。从外面看那座大房子,按现在的市场估估价大约在70万美金左右。马克说买了十几年了∶“当时很便宜很便宜。”那让我直后悔没有早点到美国来小小地投资一点房地产。

  
一进马克家的门,用日本人的眼光,是一个巨大的客厅。客厅的装璜摆设都很讲究现代。看了这样的客厅,就不能不使人猜想女主人精明能干的程度。走进厨房,(有日本连厨房带客厅那么大的面积)马克的妻子在做饭。从背影就看出了比她的“精明能干”更明显的特征∶漂亮。女主人一开口,铃铛般清晰的普通话就露出了上海人的细腻,像女主人皮肤一样的白净细腻。怪不得∶阿拉上海人嘛!(老九是假上海人,真湖南人)

  
马克是个电脑工程师,和许多在美华人电脑工程师不一样的是,马克不是“自学成才”的那一类,而是在美国受过专门教育,手里有美国正式文凭的电脑工程师。他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工作。没好意思直接问他整年收成有多少银子,但据说像他那样的情况大约在10万美金左右,交掉收入税和七七八八,实际所得7万美金上下。

  
还有一点和一般电脑工程师不一样的,是马克对政治文化特别有兴趣,而对历史,用“兴趣”恐怕还不够,应该说“有研究”才接近。他每年都要外出旅行,去过很多地方。当他谈到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与建筑时,为我们中国人开口闭口“我们古老的祖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的骄傲感到伤心和脸红。当话题转到“我们的元朝是如何如何之强大”,甚至“成吉思汗(这名字听起来怎么像个外国人)几乎征服了全世界的丰功伟绩”时,马克又愤怒起来了。“那些野蛮的外国人,残杀了我们多少同胞,有些地方的汉人都几乎灭绝,这样不共戴天的仇敌,到如今反而成了我们的民族英雄……照这样的逻辑,如果二战时日本人全面统治了中国,那今天我们岂不要管‘民国’叫‘日朝’,而日本人,也就自然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优秀少数民族!”

  
这时,刚来美国看望儿子的两位老人不乐意了,说∶“日本人怎么会是我们的少数民族,他们杀了我们多少人!提起那小日本就气愤!!”

  
“日本有多少人?我们中国又有多少人?日本皇军有多少人?我们的国军共军伪军汉奸又有多少人?为什么那么个小日本可以打进我们中国那么大片土地?为什么两个鬼子兵可以赶走我们几个村子?万恶的日本鬼子是杀了我们很多的人,但和中国人自相残杀死的人,还有祖国这50年来的政治运动整死和闹饥荒饿死的人比起来,你有没有勇气统计一下做个比较?日本鬼子自然可恨,但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有中国这几十年执政党里的坏人,可不可恨?”

  
三个“臭皮匠”越讲越欢畅,弄得马克的父母懒得再和我们这些小家伙费神。我们的上辈,虽然从道理上,已经慢慢习惯和理解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反动”,但从感情上,还是随时随地都在本能地捍卫着我们伟大祖国光辉彩球的形状。

  
讲起“伟大祖国”,马克又提起了他那滚瓜烂熟的故事:

  
《马克的故事》

  
话说马克在美国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个美国护照,成了地道的假洋鬼子,却突然发恋国情,想回祖国看看,看看祖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

  
去了旅行社咨询机票和签证的事,凑巧碰到住在同一条街道的真洋鬼子麦克。更凑巧的是,麦克也在打听去中国的事。旅行社说,如果两天后出发去上海的话,正好还有两张特别折扣票。

  
“那签证怎么办?”马克的提问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头痛。

  
“不用怕,可以到上海后补一个,顶多交20来个美金的罚款,那也比托旅行社办的手续费合算。”麦克说。

  
可马克不信。于是问了旅行社的人。得到的回答是:“美国公民去中国,从原则上是可以落地签证的。但是,中国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是不按原则办事的” 旅行社的说法,我很同意。因为我就有过同样的经历,在上海落地拿不到签证,在深圳交钱拿6天签证,在珠海免费拿3个月的签证。怪不得许多外国人不理解,同一个国家,是有好几个政策,还是没有政策?

  
“真的不用怕,我以前经常这样干。最近的一次还不到半年前。”说着麦克把自己的护照打开,亮出补发的上海签证。“我们是美国人,怕什么?”

  
说来也是,马克如今是美国人了,那美国人可是世界警察。当警察的,看戏还得先买票吗?尤其是在中国!更况乎有麦克,那真洋鬼子壮胆,有什么好怕!

  
和麦克同机到了上海。为了原中国人的那点客气,出关时马克让麦克排在了自己的前面。马克万万想不到,他的这点“客气”,便成了他这次中国行的第一个大错误。

  
麦克把护照交给移民官,用英语说明了“这次又是因为走的急,没能事先申请签证。”虽然那移民官在麦克身上花了比其他人多一两分钟的时间,但果然让他过去了。麦克回过头向马克做了个“good luck”的手势,那意思可以是“我没骗你吧”,也可以是再见。便消失在人流中。

  
马克总算放松了,把自己崭新的护照递了过去。那移民官一页页翻着马克的护照,没能找到一个印章。他看了看马克,又看了看护照的封面,叫马克“waite a moment”,便拿起电话,开始用上海话请示着。跟电话讲了一大通,那移民官放下电话,用很生硬的英语问:“You,no visa吗?”

  
可我们可爱的马克,用了他标准的普通话跟机场的移民官套起热乎来。马克又万万想不到,他的这点“普通话热乎”,便成了他这次中国行致命的祸根。因为那移民官一听到他说中国话,马上把脸拉长了。用带着特权的声音居高临下地说:“你没有签证,我不能让你进,得跟她去一下。”

  
马克被一位工作小姐带到小办公室。之后又来了一男同志。马克拿出了我们中国人求情所有的本事,甚至运用了跟老婆学的那几句“洋京浜”上海话。这使得那对男女觉得马克还不仅仅是可疑,简直就是恶心,就像他们听到在上海打工的外地民工讲上海话一样恶心。于是决定让马克搭下班飞机回美国。

  
马克想着外面焦急等待的丈母娘也有把年纪了,要是等不到一着急出点什么事,那回家怎么向老婆交代。但是,任凭马克“好说歹说好说歹说不顶用呀不顶用。咳,真是急死人呀真是气死人。”

  
就这样,马克又回到了侯机室,是中国国境以外的侯机室。

  
在那走投无路的时刻,伟大导师的教导在耳边响起∶“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马克从包包的最底层找出了他当年费尽心血,如今“留着纪念”的中国护照,打开一看,还有两个月的有效期。于是,重新排一次队,走另一个通道,顺利地回到了祖国丈母娘的怀抱。

  
本以为,“美国鬼子滚回美国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想到出境时一亮美国护照,那移民官找了半天没找到入境的公章。我们的马克老弟知道不妙,便解释说∶“进来时我是用的祖国的护照,为的是最后过一次中国公民的瘾,以表示我对祖国的留恋。”说着他递上了那本饱经沧桑的国产护照。那位移民官用了普通国人罕见的耐心,又把中国护照一页页翻了一遍,说∶“你没有去美国的签证呀?”我们故事的男主角立刻补充说∶“我的名字叫马克,就是马克思的马克,我是美国公民,去美国是不需要签证的。”那位全中国最耐烦的移民官终于不耐烦了∶“你美国公民拿中国护照,什么乱七八糟?今天我很忙,就当你这人头脑有毛病,赶快去美国使馆签证去,签好证再来。”说着那两本红与黑就抛在了马克的面前。“下一个”,那移民官喊到。“可是……”我们的马克还不愿妥协。“你再多罗嗦一句,我就把你送打假办。冒充外国人,使用假护照是要坐牢的。要不是我今天特忙……”马克是深知“打假办”的厉害和“坐牢”的难受劲。

  
求救求到了自己的新属国,美国大使馆门前,一出示美国护照,那看守一个立正敬礼,请美国朋友走别门。从别门进去,和自己新属国的新同胞说是“要办签证”,那办事员(且叫他史密斯好了)的回答是∶“美国人去美国不需要签证,中国人办签证请走前门排队。”

  
拿着中国护照,跟着长长的队伍,像多年前一样,好不容易排到了警卫处,那飒爽英姿的警卫打开护照一看∶“你的护照还过一个半月就要作废了,申请签证护照至少需要有三个月的有效期,请去所属公安局延长好护照的有效期再来。”

  
马克重新拿出他的美国护照又从鬼子门进去求情,但那美国fellow伙计说∶“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选择做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也是你的自由,既然你这次已经选择了做中国人,你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我们美国是决不会干涉中国内政的。我唯一能帮你忙的是,等你拿到有效期够长的中国护照,立刻给你签证,决不让你排队。”

  
看来只好回老家,去当地公安局延长中国护照的有效期了。老家,那是个什么地方!去了公安局找不到办事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办事的人,又“对此业务还不熟悉,你先去单位开个证明,到派出所复印张户口去公证处公证……”“单位”,哪辈子的事儿,早就破产关门了。“户口”,也早就被吊销了。

  
这个故事要继续讲下去,会刚好是一个两个来小时的喜剧,九哥今天累了,这么好的笑料就送给读者们一个自由创作的机会。内容是∶我们的马克老弟在老家折腾了两个星期,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找尽了熟人,开尽了后门,掏空了钱包,还是没能创造奇迹。最后,马克老弟想出了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再去美国大使馆,从鬼子门进去后,立刻申请政治庇护,这比从西藏翻过西玛拉雅山逃往印度,要来得轻松安全可靠,反正只要回到“祖国”美国的怀抱,一切麻烦都将成为过去。为此马克还编了一个极为精彩完美的故事,像所有在严酷情况下人们表现出非凡的潜能一样,马克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具有小说家的天赋。

  
正当他坐在一个路边小餐馆拨着他的如意算盘的时候,碰到了一位中学时代的铁哥们。那哥们听了马克的故事,淡淡一笑∶“这事我给你办。”马克为那位哥们付饭钱时,哥们并没有过于客气。两天后,一本崭新的护照就到了马克的手里。马克拿着护照,仔细看了又看∶“像真的一样!”那哥们还是淡淡一笑∶“当然像真的一样,因为它就是真的。”

  
事到如此,离马克回美国的班机只有一天了。马克连夜从老家乘火车,没有坐票,便将就在打工的万众之中一直站到上海,一大早就等在美国大使馆,等一开门就从侧门进去签证。但正巧那天办事的史密斯先生休息。这下可把马克急成了名副其实要尿裤子的热锅蚂蚁。也正在这个时候,他碰到了麦克。麦克大大地恭维了马克一番,恭维他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把自己晒的又黑又油亮。

  
麦克听了马克的遭遇,二话没说就把他拽上了出租车。一车来到了专门为外国人解决此类问题的地方。麦克把马克的美国护照递了进去,里面的办事员问了马克一句什么话,麦克赶紧解释说:“他是个哑巴,是我的邻居,和我一起同机来上海的。但不知怎么一出机场就走散了。好在今天在使馆找到,要不我真不知道回去如何向他老婆交代。哈哈哈。”

  
150块钱人民币加十来分钟,麦克就办成了马克可能用一辈子也办不成的事。我们的马克又深刻地感觉了一次:“中国与任何外国都相反,是进去容易出去难。”

  
第二天在机场碰到麦克,这一次马克没有跟他客气,抢在了前面。顺利进入到侯机室,祖国国境以外的侯机室,马克以为万事大吉,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当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时候,他被人推醒。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头一次在小办公室接待过他的那对男女边检,叫马克“跟我们走一趟。”马克的英语使得那对边检更加愤怒。

  
中文不能讲,英文又讲不得。马克终于彻底绝望了。他除了仰望着天空祷告外,别的,就什么也使不上劲。就在马克的班机起飞前两分钟,那对边检接到上级指示:“让那麻烦走人算了。”

  
至于马克是用什么样的速度去到飞机上的,如果谁用跑表测量了的话,那奥林比克的短跑记录就很可能有重新制定的必要。

  
当飞机离开了祖国的大地,马克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他一口气把这两个星期的喜剧描述给了坐在旁边的华人同胞。那同胞的结论是:“这事儿只能怪你自己。在中国,你怎么可以讲中文呢?”停了停,那同胞又补充说:“不过现在,你不用那么辛苦跟我讲英文,因为我们已经离开了祖国,到了讲中文自由安全的空间了。”

  
和麦克一起回到美国“sweet home甜蜜的家”的时候,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对着麦克的儿子喊到∶“你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个黑人。”而马克对妻子的解释是∶“跟朋友去一个煤矿体验了一段时间的生活,那儿挺、、挺那个什么的!”

  
至于那本朋友为他办的,崭新的,还有五年有效期的中国护照,马克立刻把它压在了“历史文件堆”的最底下,免的下次拿错。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一段话∶“唉!我们海外的华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一群人。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给我们的温度远远不够维持我们对她回爱的能量,而我们祖国的伟大,也没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理直气壮去为之自豪骄傲。”

  




 回复[1]: CCP xtr (2007-03-15 11:03:38)  
 
  talking about passport, I lost my Chinese passport while I was China and was told "you are in US now, you have to go to US to get a new Chinese passport", when I got back in US and trying to get a new passport from Chinese embassy and was told "you have to get the new passport from where you got the original one". I was so pissed, I got a US passport.

  
it's sad most Chinese don't realize how bad the ccp government is. ccp brain wash its slaves with "祖国" "爱国" bullshit.

  
under the ccp's ruling,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going backwards, it's getting worse,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appalling.

  

 回复[2]:  蛇 (2007-03-15 14:06:28)  
 
  > "you are in US now, you have to go to US to get a new Chinese passport"

  
> "you have to get the new passport from where you got the original one"

  
这是什么年代的事?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九哥游记
    九哥南美行计划 
    伊斯坦布尔之夜 
    品味缅甸(1) 
    九哥旅行经验谈 
    九哥老挝行(跟帖式,注意更新) 
    泰国Khon Kaen小镇(有视频) 
    曼谷交通与夜生活(有视频) 
    春游第七站:泰国曼谷(2) 
    第七站:泰国曼谷(有视频) 
    九哥泰国风情录(跟帖式) 
    第六站:泰国Hat Yai小镇 
    九哥2015春游第五站:吉隆坡 
    九哥2015春游第四站:沙巴 
    九哥:拐杖世界一周 
    印象最深的菲律宾女人(图) 
    二,Why菲成为西方人理想的退休之地? 
    丹尼看菲律宾(图 视频)一,前言 
    新疆的警察  
    美国房地产走马观花(1 - 10) 
    九哥《重返Oslo》 
    《罗马尼亚疯情录》结局、后记与总结 
    《罗马尼亚疯情录》十五,私奔 
     《罗马尼亚疯情录》十四,车祸 
    《罗马尼亚疯情录》十三,咪咪与孩子  
    《罗马尼亚疯情录》十二,高潮比看(写真) 
    《罗马尼亚疯情录》十一,与娜塔尼雅订婚 
    罗马尼亚疯情录》十,娜塔尼雅的决定 
    《罗马尼亚疯情录》九,家政妇  
    《罗马尼亚疯情录》八,娜塔尼雅之迷  
    《罗马尼亚疯情录》七,耶酥的滋味 
    《罗马尼亚疯情录》六,娜塔尼雅(写真) 
    《罗马尼亚疯情录》五,卡门(图) 
    《罗马尼亚疯情录》四,布加勒斯特(图) 
    《罗马尼亚疯情录》三,Sibiu的咪咪  
    《罗马尼亚疯情录》二,进入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疯情录》一,由头 
    《越南印象》九(谅山) 
    《越南印象》八(西贡) 
    《越南印象》七(美泥&西贡) 
    《越南印象》之六(芽庄) 
    九哥《越南印象》之五(美圣) 
    九哥《越南印象》之四(会安) 
    九哥《越南印象》之三(顺化) 
    越南印象(图)之二 
    越南印象(图)之一 
    马克的故事 
    台湾人的日本情怀 
    女人啊,永远的味精 
    草庵与他的对手 
    拜访犯罪学专家Paul与法功张弟子 
    访问Berkeley市和大学 
    我游旧金山 
    好莱坞月记第十三天 
    “烂电影”和“牛B”也算美国特色 
    关于电影写作 
    《好莱坞月记》第十天 
    美国房地产简况 
    拜访UCLA的辛劳 
    人人都有权利,人人的权利都有限度 
    文学与政治 
    美国,远比日本好混 
    《好莱坞月记》第四天 
    《好莱坞月记》第三天 
    《好莱坞月记》第二天 
    《好莱坞月记》第一天 
    《好莱坞月记》序言 
    非人性的美国社会 
    开车乱游欧洲(三十)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九)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八)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七)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五)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四)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三)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二)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一) 
    开车乱游欧洲(二十) 
    开车乱游欧洲(十九) 
    开车乱游欧洲(十八) 
    开车乱游欧洲(十七) 
    开车乱游欧洲(十六) 
    开车乱游欧洲(十五) 
    开车乱游欧洲(十四) 
    开车乱游欧洲(十三) 
    开车乱游欧洲(十二) 
    开车乱游欧洲(十一) 
    开车乱游欧洲(十) 
    开车乱游欧洲(九) 
    开车乱游欧洲(八) 
    开车乱游欧洲(七) 
    开车乱游欧洲(六) 
    开车乱游欧洲(五) 
    开车乱游欧洲(四) 
    开车乱游欧洲(三) 
    开车乱游欧洲(二) 
    开车乱游欧洲(一)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