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视点一周
字体∶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9-05-11 22:06:28 阅读人次:1647 回复数:1)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迎来一周年。

  
虽然,重温摄自地震现场的照片和镜头,重读发自地震前线的报道和纪实,依然是那样具有冲击性的震憾力,催人泪下,敲打心灵,但震后一年了,生活仍在继续,世界仍在发展,新的震憾性变化仍在高频率地发生,大有掩盖四川大地震灾难性记忆的趋势。所以,大地震一周年来得非常及时,纪念大地震一周年显得非常必要,因为有一个时刻让人永远记忆犹新、有一种关爱必将持续到天长地久。

  
四川大地震发生一年,世界又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让人眼花了乱,应接不暇。举其大且要者: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举国沉浸于世纪性的光荣和梦想,数月前的悲天悯人为之一扫,欢庆与自豪成为社会主旋律;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重创全球经济,各国自顾不暇,中国忙于“保八”;源发于北美的新型流感瞬间流布世界,各国严阵以待,全球陷入比2003年非典流行时期更大的恐慌——这些新的弥漫性话题逐渐掩盖了四川大地震的震憾级数,可能使之退化为一个局部性事件,退居成一种过去式。但是事实上,国家的荣耀、民族的自豪、投资的输赢、个人的得失,甚至于似是而非的瘟疫大流行的恐惧性预感,都不足于同死难十万人的巨大的灾难性既成事实相提并论。所有的精神性感受都会过去,而四川大地震却已铸筑成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一块永恒的墓碑。

  
地震发生一年了,但艰苦繁难的赈灾行动并没有过去。由“救援-安置-疗伤-恢复—振兴”等一系列行为构成的完整的赈灾过程,仍然处于漫长的现在进行式中。对很多远离震灾的人来说,废墟的清理需要时间,而记忆的平整却要快得多。仅此,地震一周年就有了值得纪念的充足理由。纪念地震一周年,是为了消除逐渐生成的历史屏蔽,让昨日的影像在今天变得更加鲜明;是为了重新启动记忆程序,记爱的奉献更加源远流长。

  
所以,在清明节前后,在震后第一个母亲节,在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又有那么多人重新回到灾区,去凭吊死难者的亡灵、去输送爱心和关怀、去检验捐赠的成果,甚至去完成自我人格的救赎。当然,还有更大多数的人无以赶赴现场,无从援助钱款和实物,只能以一颗善良的心,从遥远的地方向灾区人民表达精神声援,为灾区人民默默祈祷祝福。

  
无疑,四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灾难刺激政府,使它作出了快速而有效的反应。那么在政府以外的广大民间,在群体之外的众多个体,从这场大震灾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这正是地震一周年时需要总结的课题。有人把四川地震中那些大规模的血淋淋的死亡影像比喻为“精神原子弹”,在中国民众中引发了罕见的“情感大爆炸”。这场爆炸,“唤醒了沉睡的社会良知,引起了震惊、悲悯、同情、善性、博爱的连锁精神反应”。纪念地震一周年,某种程度上正可检验这种精神反应,究竟是临时性的应急情感,还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力量和普世之爱。大到民族的本性,小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元素,都可以借地震纪念一周年之际,获得自我反思和认证。

  
面对大灾大难,人性的觉醒、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大灾之后更需要接受检验的应该是,国家的应变机制是否获得改善、政府的防灾体制是否趋于完备、各种行业和领域的救援对策是否由零起步开始建立,还有巨额善款的管理和运用是否充分体现出透明性和诚信感——这一切都是为了面对下一次不期而至的灾难,我们能够不再一片空白、行无所据,不再措手不及、空掷血肉之躯。

  
四川大地震一周年,今年是第一个纪念日。这样的纪念日能够持续多久,标志着民族的记忆有多深。纪念需要仪式,但更重要的是心灵。只有让灾难记忆留存为历史记忆,再转化为文化记忆,才能在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进程中烙下永恒不灭的印迹。

  
2009。5。11




 回复[1]:  是的 (2009-05-12 10:33:26)  
 
  合掌祈愿。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视点一周
    学者朱炎解读中日高铁技术之辩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毒奶粉摧毁中国食品安全信心 
    也为了忘却的纪念 
    地方参政权唤醒华人政治意识 
    明天会更好并非理所当然 
    十七大解谜容易解惑难 
    关注十七大的台海议程 
    叩响通胀时代的机遇之门 
    从羽田直飞虹桥的标本意义 
    香港回归十年 重解一国两制 
    山西黑奴事件暴露制度灾难 
    世界华商大会百日总动员 
    中国股市听不见狼来了 
    倾听外国劳动者主体心声 
    日本的问题首推人的问题 
    孔子学院背后的文化战略 
    战后赔偿并非一无所获 
    谨防媒体沦落自由陷阱 
    温家宝融冰展示热情与韧劲 
    中日关系背后的东西南北 
    温家宝访日成安倍救命绳 
    习近平如何念好上海这本经 
    物权法为私权盖上金钟罩 
    历史钝感力带来现实杀伤力 
    中国威胁背后的逻辑陷阱 
    人生起跑从考学开始 
    拉近日朝距离 中国不做谁做 
    华人共创春节文化新景观 
    公民海外安全保障何所依 
    用行动消弥新殖民主义喧嚣 
    中国苦心积累大国本钱 
    摆脱中日互为假想敌之害 
    没有开放就没有成长 
    华人需要顶天立地的自信 
    改善中日关系事在人为 
    从北高选举提前看08变局 
    残孤新生从赢回尊严开始 
    网络时代的生存与毁灭 
    亚太经合会的认证效应 
    为旅日华人史添加浓墨重彩 
    第一夫人不是好当的 
    中国实现大国外交试金石 
    让和谐从概念落实到行动 
    中日人和从政治决断开始 
    陈良宇落马是谁的危机 
    试看安倍如何超越父辈前贤 
    新闻自由不是他人给予的 
    9.11五周年后的文明世界 
    中国面临对日关系再挑战 
    华人企业无心失足与有意下水 
    投资中国 魅力无法挡 
    胜之不武的丑陋日本人 
    从乌来事件看留学生人权现状 
    重视天皇遗言的示范作用 
    解除零利率的欢喜和忧愁 
    华人与日本共迎挑战新十年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在生涯学习中重拾自我 
    上海合作组织羽翼渐丰之后 
    村上基金的罪与罚 
    展开外国人政策新视野 
    窃国型腐败者走向政治末日 
    让和解与融合成为历史关键词 
    文革浩劫永为民族反面教材 
    日美军事统合的现实威胁 
    中美首脑互访的终极意义 
    让旅日生活充满笑声 
    人生二百年 水击三千里 
    重视中日关系的感情投资 
    人妻杀夫的中国式解读 
    鼎沸民生下的落寞民权 
    两岸变数出现从量到质的危险 
    防范悲剧需要自觉与付出 
    拿什么拯救你 华人同胞 
    重视培养孩子的成长意识 
    倾听民间舆论和国际共识 
    中日媒体的自存之道 
    迎接600期的新挑战 
    中日贸易让人忧喜参半 
    打破僵持 中日关系悬念何在 
    期盼中日关系实现二次正常化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