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视点一周
字体∶
第一夫人不是好当的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11-19 16:28:10 阅读人次:1532 回复数:0)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走过多年单身路,在他任期五年里,日本的“第一夫人”长时付阙,让国民不无遗憾——这可以解释新首相安倍晋三上任后,安倍昭惠夫人何以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和媒体宠儿的一个重要理由。日本人为重获“第一夫人”而欣慰而欢呼,安倍昭惠也确实以她清新、智慧的时代形象开始履行“第一夫人”的职责。

  
在安倍当选前,昭惠夫人已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并毫不讳言个人对韩流的追星,对中国的喜爱。安倍上任后,昭惠夫人陪同首相出访中国、韩国,并热情接待访日中国高中生,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个人风采,还看到了日本的新形象。可以说,在安倍上任后致力于改善日本同中、韩等亚洲国家关系的努力中,昭惠夫人的影响即使不是决定性的,至少也是积极的、良性的,是值得评价和赞赏的——在这个方面,昭惠夫人切实发挥了第一夫人的作用。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台湾第一夫人吴淑珍因涉嫌诈取国务机要费贪腐大案而遭检察机构起诉,酿成台湾历史上空前的政治海啸,并迫使丈夫陈水扁走向政治末日。一般来说,现代社会里“第一夫人”的责职,并非宪法明文规定,却带有约定俗成的性质。“第一夫人”的角色定位,与个人的素质和性格、当时当地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还有民众的期待等因素休戚相关。吴淑珍在台湾政党轮替后成为第一夫人,从好感度极高的传奇政治伴侣沦为千夫所指的窃国贪腐典型,为时不过数年。在这个过程中,吴淑珍个性张狂,素质见底,树立了“第一夫人”的反面典型。

  
台湾舆论曾经赞赏吴淑珍有别于穿金戴银、珠光宝气的“第一夫人”形象,肯定她简单亮丽的造型,并认为她活泼随和,作风平民化,有“菜市场”性格,并在夫妻关系中处于强势,不时扮演陈水扁的危机处理者角色。所以,吴淑珍被喻为陈水扁最好的发言人。但“菜市场”性格的反面,则是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见钱眼开,为人格局小,气宇狭,不足以母仪天下,为世典范。吴淑珍借贵为第一夫人之便,在总统府内热炒股票、大收百货公司礼券,发展到想尽各种方法把国务机要费划进自家口袋,这一切都显示了她在本质上没有理解“第一夫人”的角色定位,更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第一夫人”。

  
美国国家博物馆曾经举办过有关“第一夫人”的展览会,按照现代“第一夫人”的五个主要角色布展,分别是:保护文化与历史的倡导者,社交伙伴和国家女主人,社会活动家,各项社会事业的倡导者,各种场合下的政治角色。这说明“第一夫人”应该是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国家形象的软性存在,而排斥热衷争权逐利的强硬角色。在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夫人普遍受人称道的,当推“贤妻良母”的品德、“相夫教子”的责任、“不慕虚荣”的性格。

  
劳拉·布什年轻时是人见人爱的淑女,并以她的美德驯化了花花公子布什。劳拉出任美国第一夫人后,对官场政治保持距离,衣着突出朴素品位,甘于寻常生活。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夫人贝尔纳·戴特的形象是非政治性的,法国人非常赞赏她贤妻良母型的角色定位。俄罗斯第一夫人柳德米拉43岁即入主克里姆林宫,尽管她当过空姐、翻译、德语教师,但在家里是“贤内助九段”。韩国第一夫人权良淑没有华贵外表,没学历职历,没有显赫家族,她的愿望就是做一个贤惠开明的妻子,帮助卢武铉渡过总统任期。儿子结婚时,权良淑摒弃一切排场,不收贺礼,新房靠银行贷款才买下,让韩国民众很放心。

  
与以上这些第一夫人相比,吴淑珍可谓雄心长在,手段精明,但结果却治家无策,适得其反,使陈水扁一家成为台湾政治的耻辱,成为台港民众的公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第一夫人的为人风格和行为垂范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对此体会尤深。普遍地看,人们总是喜欢第一夫人思路敏捷、行为能干,是有风采的,具亲和力的,最好还是漂亮的,但这一切都必须以第一夫人明确自我角色定位的底线和上限为前提,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会带来灾难,古今中外不乏先例。

  
2006。11。9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视点一周
    学者朱炎解读中日高铁技术之辩 
    川震周年祭:历史没有翻过去 
    毒奶粉摧毁中国食品安全信心 
    也为了忘却的纪念 
    地方参政权唤醒华人政治意识 
    明天会更好并非理所当然 
    十七大解谜容易解惑难 
    关注十七大的台海议程 
    叩响通胀时代的机遇之门 
    从羽田直飞虹桥的标本意义 
    香港回归十年 重解一国两制 
    山西黑奴事件暴露制度灾难 
    世界华商大会百日总动员 
    中国股市听不见狼来了 
    倾听外国劳动者主体心声 
    日本的问题首推人的问题 
    孔子学院背后的文化战略 
    战后赔偿并非一无所获 
    谨防媒体沦落自由陷阱 
    温家宝融冰展示热情与韧劲 
    中日关系背后的东西南北 
    温家宝访日成安倍救命绳 
    习近平如何念好上海这本经 
    物权法为私权盖上金钟罩 
    历史钝感力带来现实杀伤力 
    中国威胁背后的逻辑陷阱 
    人生起跑从考学开始 
    拉近日朝距离 中国不做谁做 
    华人共创春节文化新景观 
    公民海外安全保障何所依 
    用行动消弥新殖民主义喧嚣 
    中国苦心积累大国本钱 
    摆脱中日互为假想敌之害 
    没有开放就没有成长 
    华人需要顶天立地的自信 
    改善中日关系事在人为 
    从北高选举提前看08变局 
    残孤新生从赢回尊严开始 
    网络时代的生存与毁灭 
    亚太经合会的认证效应 
    为旅日华人史添加浓墨重彩 
    第一夫人不是好当的 
    中国实现大国外交试金石 
    让和谐从概念落实到行动 
    中日人和从政治决断开始 
    陈良宇落马是谁的危机 
    试看安倍如何超越父辈前贤 
    新闻自由不是他人给予的 
    9.11五周年后的文明世界 
    中国面临对日关系再挑战 
    华人企业无心失足与有意下水 
    投资中国 魅力无法挡 
    胜之不武的丑陋日本人 
    从乌来事件看留学生人权现状 
    重视天皇遗言的示范作用 
    解除零利率的欢喜和忧愁 
    华人与日本共迎挑战新十年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在生涯学习中重拾自我 
    上海合作组织羽翼渐丰之后 
    村上基金的罪与罚 
    展开外国人政策新视野 
    窃国型腐败者走向政治末日 
    让和解与融合成为历史关键词 
    文革浩劫永为民族反面教材 
    日美军事统合的现实威胁 
    中美首脑互访的终极意义 
    让旅日生活充满笑声 
    人生二百年 水击三千里 
    重视中日关系的感情投资 
    人妻杀夫的中国式解读 
    鼎沸民生下的落寞民权 
    两岸变数出现从量到质的危险 
    防范悲剧需要自觉与付出 
    拿什么拯救你 华人同胞 
    重视培养孩子的成长意识 
    倾听民间舆论和国际共识 
    中日媒体的自存之道 
    迎接600期的新挑战 
    中日贸易让人忧喜参半 
    打破僵持 中日关系悬念何在 
    期盼中日关系实现二次正常化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