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朝花偶拾
字体∶
母亲今年七十岁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8-15 15:48:08 阅读人次:1950 回复数:1)

   母亲今年70岁,不是虚张声势的望七之年,而是实实在在的70整岁。

  
中国古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说明一个人能无病无灾到七十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过去的70年又是何等风云变幻、岁月激荡的70年。也许,从今天的时代眼光和社会背景出发,人生七十不再值得惊叹,但对于经历了不足与外人道的艰辛和坎坷的母亲来说,平凡的70年人生依然是充满回味、值得称耀的。

  
过去,日本人从苦难年代里走过来,惯称“人生五十年”;后来社会走向富裕,日本人长寿冠绝世界,又喜称“人生八十年”;现在面对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日本人更愿称“人生百年”。无论是80年还是100年,以我的观察,母亲在70岁前后真正迈进了人生的自由期——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不过如此了。伴随著人生跨度的衡量标准不断延长,母亲也显出与时俱进的信心和活力。这种令人羡慕的状态表现为,母亲的日常生活摆脱了为减轻负担或抵消压力而做永无止境的消耗性活动,她满怀放松的心情,每天接触新事物感受新世界,主动融入社会群体,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终于迎来了“为自己而活”的充实和喜悦。我想这恐怕是渐入老境之人的最佳身心状态;我深为母亲晚年能获得这样的状态而感到欣慰。

  
现在的我,显然还无法想像70岁人的真实心境和想法,就像幼年的我无法体会父母当年的人生经验和时代感受一样。人非经历,不得体验;人非体验,不能理解——这是人生永恒的相对论。今天,我已经走到了父母当年的年纪,一定程度上拥有了30岁世代共通的人生感觉和体验,但我离70岁还很遥远,依然无法真切感受70岁人的时间、生命和价值观。不过,我愿意花时间去倾听母亲的心声,愿意用心去理解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创造价值、获得意义。

  
母亲出生在1937年,童年经历了抗战,少年经历了内战,青壮年经历了反右和文革,40岁以后又经历了改革开放引起的世道转换和人心巨变,可谓阅尽沧桑。但在母亲嘴里,一切都显得很淡然。她时常说:普通人安于过平凡的日子就好,不求升官发财,不求出人头地,任何天翻地覆和世事变异落到个人头上,都会化解,远不如身边的遭遇和变故来得深切沉痛。

  
母亲1959年参加工作,30多年一直坚守教育岗位,直到晚年都没有离开这条战线。日常挂在嘴边的“人民教师”称呼,让她感到自尊而自豪。从60年代到80年代,时光匆匆似流水。母亲走过3所学校,每校呆上10年,30年的人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轻易拿下来了。其间,虽然没有惊涛骇浪,却也并非水波不兴,只是那些走过的沟沟坎坎到如今看来已不值再提,除了彰显时代通病和人心局限外,没有太多铭记在胸的价值。在沉闷而动乱的年代里,母亲心无旁骛地勤俭持家、养育儿女,生活简单而平静。我如今回想起来,那样的日子彷佛冬天午后的阳光。母亲的喜怒哀乐大多寄寓家庭,而非投注社会,她在辛劳与希望交织的日子里度过了前半生。

  
55岁退休后,母亲遭遇到真正的人生挑战,包括父亲的早逝和某些意料之外的家庭变故。对于一生都以家庭儿女为中心的母亲来说,这样的打击有如灾难,几乎把她压垮,致她死命。所幸,她最后靠自己的力量挺了过来,不仅走出生活阴影,还赢得了人生新境界。父亲谢世后,母亲一个人在上海生活了10年,她的精神自立和心理调节令人叹服。迄今,她非但没有随岁月俱老,走向自我封闭或自我退缩,反而在精神上拾级而上,闯出了一番自足的新天地。我认为这非常了不起,体现出母亲的能力,更表现了一位时代女性的伟大。

  
母亲70岁了,依然忙碌于老年大学的教务工作。她从学校的事务、学生的召唤中印证著自己仍然被别人需要,被社会需要,没有被突飞猛进的时代所淘汰。相比于不少同龄的亲朋、同学、友人们已经早早退回家庭的事实,母亲非常满意目前的生活内容和生命状态,时时乐在其中,每天都在享受这个过程。人生来就不是自足性的动物,人的社会性首先表现为被别人需要。被需要的感觉有多好?被需要的过程何其重要?这一切对于被家庭和社会需要过度的青壮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上了年纪的人们来说堪为维系身心不倒的重要精神支撑。由此,为银发族提供需要、创造需要,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主要课题。

  
近年来,日本面临战后出生的“团块世代”大量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话题引人注目。著名作家五木宽之发表的《林住期》、女作家桐岛洋子写作的《享受林住期》畅销一时,掀动了以“林住期”概念为核心的第三人生热潮。所谓“林住期”,源于古代印度教的人生四期理论。印度教的奥义书提到“四住期”,以25年为限,把人生分成四个阶段:从出生到25岁为“学生期”,主要是学习和奉祀;从26岁到50岁为“家长期”,要养儿育女,施行祭祀;从51岁到75岁为“林住期”,或个人独行,或夫妻结伴,住在森林中,重新检视真正的自我,自由地过纯宗教的日子;76岁到100岁为“游行期”,即舍弃固定住家,放浪四海漫游,在圣地之间乞食巡礼,最终让生命的烛光远离人世气息所扰而不再摇曳。我对“林住期”的理解是,一个人完成了世俗的责任和义务后重新去实践找回自我、活出自己的自由人生,那种“从心所欲”的解放感带来了人生的最高阶段。

  
出身名门的桐岛洋子今年70岁,恰与母亲同龄。桐岛洋子1937年出生在东京,3岁时随父母去上海,战后回到日本经历了严酷的生活。她年轻时进入《文艺春秋》编辑部,发挥写作才能如鱼得水。为了显示新女性的时代特性,她与美国人谈了一场急风暴雨式的恋爱,不仅以自由撰稿人身份环游世界,更成为那个时代少有的单身妈妈。1967年,桐岛洋子进入越南战场,成为越战中为数极少的战地女记者;1972年,桐岛洋子写出了深刻洞察人生世相和文化差异的纪实作品《寂寞的美国人》,获第三届“大宅壮一纪实作品大赏”。桐岛洋子独立养育了3个子女,靠个人之力完成了人生的“家长期”。50岁后,她来往于加拿大和日本之间,自我宣布进入“林住期”,并把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住宅命名为“林住庵”。桐岛洋子迄今一直享受著晴耕雨读的“林住期”生活。1998年,她把个人经历和感受写成《享受林住期》一书,成为“林住期”生活方式的重要提倡者和诠释者。

  
我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桐岛洋子的长篇访谈录,深为她的身世经历所感动。母亲与洋子同年,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年,分别出生在上海和东京。她们阅历不同、见识不同,各自经历了截然不同的波澜人生,最终却殊途同归,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了人生最高的“林住期”。母亲信佛多年,她最近告诉我看到了“天堂”。所谓天堂一样的日子,就是拥有健康的身心,想吃就吃,想走即走,没有超越能力的欲望,没有承受不起的压力,身心愉悦地度过每一个今天。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触摸到了“林住期”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内涵,在我听来颇感安慰。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五木宽之在75岁时写下《林住期》一书,其实是在精神的高度、以优雅的方式探讨了“死”的问题。我觉得,经历了一生的长短曲折和大小坎坷后,母亲即使不成为“生”的解人,至少也算得上一个知者,她拥有足够的资格可以非常从容地谈谈“生”与“死”的问题,而我们还走在人生半路上,对许多事仍然一知半解,正处在惑与不惑之间。

  
2007.8.9

  




 回复[1]:  陈梅林 (2007-08-16 15:47:53)  
 
  感慨万分。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朝花偶拾
    母亲今年七十岁 
    怀念上海话 
    我的1976 
    我与武侠迎面相遇的日子 
    亲孝行 
    读书年代 
    山水有相逢 
    春节杂忆 
    让思想和感情走出去 
    毕业十年 
    我的棋缘 
    启蒙 
    朋友存在的理由 
    迁徙 
    亮出我们的精神胎记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