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知日散录
字体∶
随风而逝的古典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4-23 21:01:14 阅读人次:1932 回复数:1)

  

  
石田英一郎是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他曾在随笔文集《东西抄》中举过一些时人误用古典用语的例子,颇有感慨。这些文字随手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今天读来照样让人心有戚戚。

  
当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发生激烈冲突,一位知名时事解说员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形容以阿恩仇是“睚眦之怨”。石田解释说,战国时范睢当上秦国宰相后,对以前接济过他一口饭菜的小恩必偿,对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必报。所谓“睚眦之怨”,本意是指互相瞪一眼这样的小怨小怒,用来描述以色列与阿拉伯之间的血海深仇,未为妥当。

  
又如,某大新闻社的记者从中国现地发回报导,称位於西安以东的华清池遗迹从前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沉醉于“酒池肉林”耽于玩乐的地方。其实,所谓“酒池肉林”在历史上被举例用来揭露商代末年纣王的暴政,与“春寒赐浴华清池”这样浪漫的历史场景和温馨感觉相去甚远,可谓张冠李戴。

  
另有一位知名演员爱读《论语》,他著文称《论语》有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讲法非常让人感动,是充满想象力的杰作。但细查古典,“身体发肤”之谓,语出《孝经》而非《论语》,该演员引古语为自豪,却发生了记忆误植。

  
日本曾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优等生,整个社会的汉学修养相当深厚。象以上这种程度的中国古典知识,迟至明治大正年间,都是日本学生基础教养的一部分,是融入血液里的东西。但昭和以降,日本人的教养基础发生变化。尤其在战后,日本社会大踏步由东向西转,惜别了传统的古典用语,大量引进欧美新名词和外来语,形成了音形并重、和洋并用的大杂烩式的现代日本语。上个世纪50-60年代是变动激烈的过渡期,象时事解说员、新闻记者、歌手演员这样的文化人,在日常会话或遣词造句中引用汉语古典,已属记忆遗存,他们的时代过渡性显示为虽然“知其然”,却已“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出现了以上种种误用。

  
对照日本人在文化转型期和语言过渡期发生的有趣现象,中国社会的现实同样错综复杂,在劫难逃。今天,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能信手引用“睚眦必报”、“酒池肉林”、 “身体发肤”之类的古典用语,已属有“文化”的表现,当然无须再深究其是否用得贴切妥当、是否用在原型本意上。当前,对传统和古典进行创造性的音型置换,或做将错就错式的音意引申,或自以为是地旧瓶装新酒,已成为时代流行;以游戏手段来翻弄语词,用图象符号来置换文字,更兼肆意创造集团或个人话语,正成为新人类新世代的标志。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语言流变,交流走向平民化、生活化,是大势所趋。古典随风而逝,虽然可惜,但同时成为颠覆传统和知识特权的一个必然过程。伴随着古典的沉淀、风化、消逝,新的经典又会不断诞生,文化与语言的累进生成永远是推陈出新,后来居上。

  
石田英一郎对古典消逝感到惋惜,同时也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个人觉悟,与时代共进的体验。《左传》成公十年记事,晋景公病危,招秦国名医问诊,答曰病魔转身为两个小孩子,逃到肓之上,膏之下,为药力所不及,所谓“病入膏肓”是也。石田与前辈民俗学者、东大教授柳田国男先生对话,听先生讲“病入膏肓”一语时,心里充满了敬佩之情,但石田后来向自己的学生们讲到“病入膏肓”时,却有学生提醒他肯定是“病入膏盲”之误,因为下一代学生不知“盲”“肓”之别,连“知其然”都很奢侈了。

  
面对如此生动的过渡期经历,石田没有指责学生们不学无知之过,而是自我反省残存在内心的东洋传统读书人的特权意识。他进而认识到,在日本语的发展进程中,过於复杂的表意文字将遭清算,生僻的单语将会因表音文字大行其道而遭淘汰。从此,无论在日常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话语中,石田不再使用“病入膏肓”一词──他对此并不愤然,也不茫然,而是感到释然。

  
2007。3。8

  




 回复[1]: 中国人更厉害 刘大卫 (2007-04-23 21:54:20)  
 
  不要说古典,就连现代成语都胡编乱造。

  
网络上时不时地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其实都是不对的。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知日散录
    百年之“驿”东京站 
    近江商人与三方好合 
    江户遗产 
    安倍经济学也有陷阱 
    日本人的座右铭 
    从东京塔遥望天空树 
    坚守也是一种美德 
    桦太犬的故事 
    全媒体时代的日本政治 
    战后日本首相研究 
    九亿年收高不高? 
    无国籍华人旅日15年奋斗纪实 
    低智商社会 
    一生需要多少钱 
    激斗甲子园 
    草食男子 
    女性刺客 
    卑弥呼是谁  
    圣德太子 
    棋士终焉 
    皇室风云五十年 
    为日本棒球喝采 
    难民大国日本 
    一休的汉诗 
    从日本看减赈灾之要  
    孙中山与日本  
    日本人的两重性 
    老歌新唱的背后 
    日本人的强项 
    正是菖蒲盛开时  
    鉴真上人日本行 
    舜水先生日本行 
    随风而逝的古典 
    万年青年 
    帽子下的文人像 
    说茶 
    论语与算盘之辩 
    习惯寂寞的开放 
    地震不惊魂 
    战后日本慰安小史 
    莲的故事 
    初富士 
    一期一会 
    善解人意 
    路边响起萨克斯风 
    感动花事 
    城市的文学地图 
    三岛之死今昔观 
    花火的季节 
    符号帝国的尴尬 
    感受诺贝尔的气息 
    喧嚣与骚动 
    男人女人相爱在红色年代 
    托起黎明的感动 
    绚烂靠平淡追认 
    见证城市细节 
    与孔子相遇在东京 
    笔走龙蛇 
    诺贝尔奖应该授给谁 
    我们正在失去什麽?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