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知日散录
字体∶
见证城市细节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6-04-30 01:20:22 阅读人次:1752 回复数:1)

  

  
在我上下班经常出没的那个车站,一件不起眼的平常摆设,让刚刚过去的黄梅雨季不再只有晦黯和潮湿。在风吹雨打,阴晴不定的日子里,车站里新增了一个小小的伞架,里面安静地置放着几十把颜色各异的简易塑料小伞。旁边的指示牌上赫然写着:“遇到困难时,谨请使用。”我留心观察过许多天。每一个风云突变,骤雨遽起的傍晚,这些小伞总会落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帮他们撑过一段回家的风雨路。艳阳高照的清晨,这些小伞又会无声无息地物归原位,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及时的遮风挡雨。

  
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情景细节,如果隐去季节特征,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它的发生。人们对此或许已习以为常,并视为理所当然。但这个细节还是触动了我。我惊讶于个人和社会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达成的默契,已如此细微而深入地浸润到寻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我也欣赏由这种生活细节烘染出来的社会温情,并认为一个社会的精致化程度是由温情牵引,由体贴维护的。

  
初来乍到日本的人,难免会对许多司空见惯的城市生活细节做一些寓言式的引申和发挥,我想这主要是身心受到冲击所致,不能简单地归入肤浅范畴。随意而率兴的所见所闻连缀起来,无意间可以构成日益完整的答案,回答我们关于这个城市,关于现代生活的种种疑问。显然,一座城市令人流连忘返,不在于那些千篇一律的高楼巨厦,实出于身边的每一个情景,每一处细节。我想这种看法值得细细考量和推广。

  
走出车站不远,是一块巨大的都市生活区,已开发十余年了。铺展整齐的彩色路面每天被匆匆的行人踩在脚下,毫无惊艳之处。很偶然地,我发现了镶嵌在地面上的一幅幅笔触稚拙却不乏生动的儿童画,并从此对这些标明由小学六年生创作的作品耿耿于怀。从表面上看,这些画寥寥数笔,不过是几株青果,一朵小花,还有飞翔的海鸥,或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顶。十多年来,这些画在路人长久的踩踏下,渐呈破旧磨损之色。但我异常理解当年创意者的匠心。在寻常视野里,现代化都市生存空间的建设,从来都是设计师和施工者的任务,普通市民往往只是坐享其成,更不关孩子们什么事。但另一方面,都市文化的创造和积累,又不是建造单纯的物理空间所能毕尽其功的。可以想像,当年的孩子们在接受创作任务时是如何欢天喜地,在参与绘制过程中又是如何一丝不苟。他们用稚拙的笔触描摹着眼前的世界,勾划出心中的梦想,也将自己的童年永远嵌刻进了故乡的道路。如今,他们都长大了,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这些小小的作品就是他们与故乡之间丝丝的牵挂,就像一道童年的胎记,永不褪色。

  
身边的城市细节多不胜举,关键在于留心捕捉,继而感受其真其美。地下铁新御茶水车站长长的站台两边,飞扬流转、气韵生动的巨幅抽象拼贴画精心列举着一年十二个月的英文日文读法,还有那些令人起敬的学名雅称,时时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提示着岁月流动的进程。落成不久的南北线溜池山王车站两边,以稻谷粟米为主题的图文壁画也每天向过路的人群普及着农耕文化对于自然馈赠的感谢和敬意。在城市交通异常发达的东京,四通八达的铁道和川流不息的列车,不仅是运输工具,也是信息轨道,更是文化载体。凡事从小处入手,追求细节的精致和完美,最终由种种细节堆积起来而完成社会整体格调和品味的提升,这是日本人擅长的做法。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空白的生存空间有待填充,太多糙粝的生活方式需要打磨。平凡而琐碎的生活真的很渴望有细节来点缀来充实,譬如春风里响一声钟,夏夜里飘一缕香。

  
东京湾竹芝,原本是一个热闹的所在,那里有东京的游轮码头,也是豪华宾馆成群的所在。自从隔海相望的台场临海副都心渐次落成之后,那里就辉煌不再了。但我每次经过,依然心有牵挂。吸引我的,是那凭海临风的观景平台上有一个关于船的字库。这个字库镌刻在清洁的地面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与“ 舟”有关的汉字引发游人的遐想。我不知道这些与“ 舟”有关的汉字是否已穷尽了古今中外的轮船一族,不过这个“ 舟”字库在有心者的眼中,其内涵未必有逊于坐落在台场由实物建成的“ 船的科学馆”。为了这个常人忽略的细节,我很喜欢去竹芝走走,从那里近望横跨东京湾的彩虹大桥,远眺隅田川两岸的高楼巨厦,同时也从那些凝聚着岁月印痕的“ 舟”字中去想像古船泊岸的宁静,体会巨舟扬帆的意兴;去听取四季海浪的涌动,品味早晚潮汐的气息。

  
2001。7。19

  




 回复[1]:  xuezi (2006-06-03 09:09:13)  
 
  留心捕捉,感受真美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知日散录
    百年之“驿”东京站 
    近江商人与三方好合 
    江户遗产 
    安倍经济学也有陷阱 
    日本人的座右铭 
    从东京塔遥望天空树 
    坚守也是一种美德 
    桦太犬的故事 
    全媒体时代的日本政治 
    战后日本首相研究 
    九亿年收高不高? 
    无国籍华人旅日15年奋斗纪实 
    低智商社会 
    一生需要多少钱 
    激斗甲子园 
    草食男子 
    女性刺客 
    卑弥呼是谁  
    圣德太子 
    棋士终焉 
    皇室风云五十年 
    为日本棒球喝采 
    难民大国日本 
    一休的汉诗 
    从日本看减赈灾之要  
    孙中山与日本  
    日本人的两重性 
    老歌新唱的背后 
    日本人的强项 
    正是菖蒲盛开时  
    鉴真上人日本行 
    舜水先生日本行 
    随风而逝的古典 
    万年青年 
    帽子下的文人像 
    说茶 
    论语与算盘之辩 
    习惯寂寞的开放 
    地震不惊魂 
    战后日本慰安小史 
    莲的故事 
    初富士 
    一期一会 
    善解人意 
    路边响起萨克斯风 
    感动花事 
    城市的文学地图 
    三岛之死今昔观 
    花火的季节 
    符号帝国的尴尬 
    感受诺贝尔的气息 
    喧嚣与骚动 
    男人女人相爱在红色年代 
    托起黎明的感动 
    绚烂靠平淡追认 
    见证城市细节 
    与孔子相遇在东京 
    笔走龙蛇 
    诺贝尔奖应该授给谁 
    我们正在失去什麽?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