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集合 >> 杨文凯 >> 艺文类聚
字体∶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杨文凯 (发表日期:2007-01-03 22:17:56 阅读人次:2780 回复数:2)

  

  
东山魁夷(1908-1999)生前是否有机会与林风眠(1900-1991)缘铿一面,这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也应成为现代中日美术交流史上值得考证的悬案。大胆提出这个令人惶惑的假设,无非想表达我强烈的一厢情愿,希望两位大师曾经相逢,能切磋绘艺,共研心得。在我看来,即使生前无缘谋面,如今在天堂他们也应该不期而遇,为了异曲同工的创作实践,为了殊途同归的艺术理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融合东西美术精意,探索民族绘画新路,并以自己杰出的作品在日本和中国之间互为印证者,大概只有东山魁夷和林风眠。如果我们至今对这两位现代日本画和中国画革新的旗手相似得惊人的创作手法熟视无睹,并继而对两位同道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联系缺乏敏感,我想这种令人可怕的沉默是专业评论界无可原谅的过失。

  
走过漫漫世纪路,东山魁夷和林风眠经历了不同的坎坷和磨难,譬如林风眠少年得志,老来寂寞,而东山魁夷则是青春埋没,大器晚成。但他们融合东西绘画的追求和成果却是如此相似,这使我坚信,当别人为了沾光附丽而谬托知己的时候,只有他们两位才有资格成为20世纪东洋绘画史上真正的跨国知音。

  
东山魁夷1908年生于横滨,1931年从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部毕业,1933年留学欧洲,在德国柏林大学哲学部美术史科学习。1935年,东山因父疾而归国。后连遭丧父、征兵之劫,心爱的绘画之于年轻的东山已成为人生的奢侈品。直到战后的1950年,东山魁夷才以《道》在第六届“日展”上大获成功,真正确立起风景画家的地位。当时东山已经42岁了,但《道》这幅画往往被收入其作品集的第一页,预示著他此后发展的方向。东山魁夷一生的辉煌巨作是为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和尚“御影堂”绘制障壁画。这一巨大的绘画工程起于1971年,前后耗费了11年。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山云》、《涛声》;1980年完成第二期工程《黄山晓云》、《扬州薰风》、《桂林月霄》;1981年完成鉴真和尚像厨子绘《瑞光》后,大功告成。以此为标志,东山魁夷登上了战后日本画的最高峰。

  
东山接受过西洋绘画的基本训练,且多年游历欧洲各地,他最大的创新在于用西洋画的平面厚涂技法融合水墨渲染,改变了一味注重线条和笔法的传统日本画技法,表现力大增。东山的创作从实地写生开始,继而绘制样稿,再到正式成画,仔细琢磨,一丝不苟,是写实性与装饰感的完美结合。也许习惯于西洋画创作技法和过程的人更能体会并欣赏东山作品的细腻和完整,但在本质上,东山的作品又传神地表现了日本传统的“物之哀”的审美观,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依恋和淡淡感伤。川端康成说:“东山的风景画是日本大自然美的灵魂。”从尺幅小品到百丈巨作,东山魁夷异常深刻地表现了大和民族追求的情调之美,一种平和、澄澈、忧伤、眷恋的纯粹的情调。

  
如果我们手头有林风眠的作品以相对照,那么东山魁夷革新现代日本画的创作技法,与林风眠庶几相近,源出一辙。林风眠1900年生于广东梅县,18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学习油画,后又游历德国,敬仰欧洲古典绘画大师,亦对后期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等现代诸流派怀有兴趣。1925年,林风眠回国后受蔡元培提携,出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首任校长,20年代末又转任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堪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第一人。林风眠40年代后期离开教学,潜心创作。与同时期的另一位中西绘画大师徐悲鸿不同的是,林风眠锐意革新中国画的步伐已然跳出了传统笔墨技法的局限,他不再用书法线条来作为造型手段,而是习惯于大块面的涂染,以一种脱中国画的方式而表达出东方的诗意。配合以感情的真实投入,林风眠的作品透露出唯其独有的孤寂、空漠的情调,有一种平和而含蓄的美。林风眠机杼独出的中国画创作,与东山魁夷在战后日臻成熟的创作方法互相辉映,这是上苍在现代中国和日本先后播撒的两颗艺术种子,尽管土壤、气候多有不同,却结出了相同的艺术果实。

  
我曾看过完整记录东山魁夷绘制唐招提寺障壁画的纪录片,我深为东山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如此浩大的山河气魄和澎湃的创作激情而感动。能够目睹东山的创作过程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种不朽是如何诞生的。我想东山的作品堪与不朽划上等号,因为这些作品不只是文明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已成为文明本身的巨大构成。这种看法,也可以用来表述林风眠的绘画之于中国现代美术独一无二的存在感。令人遗憾的是,当东山魁夷在战后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顶点时,早享盛名的林风眠却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相忘于画坛,孑然一身,在上海南昌路闭门作画的孤寂生活。在东山魁夷屡获机遇,得创不朽的日子里,掌握着同样的笔墨,已在长年寂寞耕耘中将“林风眠格体”发扬至炉火纯青境界的大师,面对文革期间一次次抄家,不得不将集数十年心血的千余张精心之作没入浴缸浸烂,再由抽水马桶冲走。如果也有镜头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我们将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不朽是如何被泯灭的。

  
东山魁夷为创作唐招提寺障壁画,于1976、77、78年三次赴中国桂林、太湖、扬州、黄山等地写生。1978年,规模空前的《东山魁夷展》在北京、沈阳举办,重叩中国画坛的大门。时值中日关系正常化不久,当时中国唯一的美术刊物《美术》曾经多次重点介绍东山魁夷的艺术世界,这在我幼年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想,当年移居香港的林风眠看到与自己殊途同归的东山的作品做何感想,颇值得追问。如今大师们俱已驾鹤西归,仙踪难觅,但我们有理由大胆猜测,在东山魁夷和林风眠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惺惺相惜的精神共鸣,这种感情源于各自探索一生的东西绘画融合终于在邻邦有了镜子般的印证。人生、艺术,得一知己足矣,吾道不孤,不亦快哉。

  
林风眠在晚年的血泪自述中说:“后来在欧洲留学的年代里,在四处奔波的战乱中,仍不时回忆起家乡片片的浮云,清清的小溪,远远的松林和屋旁的翠竹。我感到万物在生长,在颤动。”这种逐渐升华为宗教情感般的对自然的关怀和感动,是所有震古铄今的杰作诞生的先声。东山魁夷一生放眼风景,他曾在《花.月.我》一文中说:“无论是什么场合,能够与风景偶然相遇,哪怕只有一次,也是值得庆幸的。……把这种偶然相遇视为重要之事的缘由,就是把人生看作一个旅程,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流逝。”对无常的宿命论的真诚信仰,使东山产生了与自然同生同在的连带感,这种感受也正辉映着林风眠尝遍人生孤寂和悲凉之后却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

  
2001。6。7

  




 回复[1]:  雪非雪 (2007-01-03 23:11:06)  
 
  東山魁夷版画

  
緑響く

  


  
緑詩

  


  

 回复[2]:  陸朗 (2007-01-04 00:07:37)  
 
  据俺所见,谈美术家的比较,学术上基本上是从比较两者的作品风格入手,尤其要谈交流的话,必看有无影响关系,否则成了画家经历比较。

  
抛开具体作品的风格比较,只谈画家经历,那样这二人所处国家环境不同,自然就没什么可比的了,让人感到非常茫然。

  
谢谢雪桑提供的图片,再次勾起俺对日本文化中追求「静谧」的思考。也从这追求「静谧」文化一点上看,和林风眠的作品究竟能说得上多少共同点,俺很怀疑(俺是指作品)。

  
顺便提一下,日语「人民中国」有对林风眠 如此定位为「贯彻人道主义」,「人道主義を貫き通した作品 林風眠」http://www.peoplechina.com.cn/maindoc/html/wenhua/meishu/200111.htm

  


  


  

 敬请留言(尚未注册的用户请先回首页注册)
用户名(必须)
密 码(必须)
标 题(任意)
内 容(1000字以内,图片引用格式:[img]图片连接地址[/img])
    添加图片
    

       艺文类聚
    东京中央秋拍会成交近25亿创纪录  
    台北故宫 
    光与回忆的变奏曲 
    看得见白马的风景 
    对子杂抄 
    小说可以这样读 
    黑泽明的文学趣味 
    走过浪漫的一代人 
    邓丽君的日本缘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浪漫路上日本病 
    滥竽充数时代的写作 
    谁的失败 
    《读书》点滴谈 
    老歌的力量 
    小说家的说话方式 
    我看王蒙的人生哲学 
    福斯特先生如是说 
    白先勇的爱与怜 
    逝者如斯:萨特和存在主义的今昔 
    出走又一次成全了余秋雨 
    中国漫画的伤逝 
    上海闲话 
    清算网络文学 
    日本文化笼罩下的周作人 
    今天 我又想起了先生 
    一代遗编名自重 
    东山魁夷与林风眠 
    让批评重归个性化本色 
    “飘一代”鼻祖三毛十年祭 
    借腹怀胎 
    从李泽厚到余秋雨 
    告别大师的日子 
    话题突围 
    以笔为旗 
 
Copyright ◎ 2006-2010 东洋镜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